Workflow
中国文化传播
icon
搜索文档
记者手记|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
新华网· 2025-09-18 09:11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9月18日电 记者手记|在南非,中文学习者有自己的节日 新华社记者白舸 蒋国鹏 柯蒂斯·恩孔多高中校长琳迪韦·恩扎拉2024年曾走访中国。中国的发展令她深受触动,回国后,她 便决定在本校引入中文课程。 "汉语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我希望学生们学好中文,亲自去体验我在中国所见的美好事物, 去学习技能、拓宽视野。"恩扎拉说。 目前,南非是非洲大陆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7所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 堂。在南非,"中文热"早已超越课堂成为备受追捧的潮流:走在旅游景区或商业场所,常常能遇到当地 人用一句亲切的"你好"主动打招呼;在餐厅用中文交谈时,也时常会引来当地人友好的"搭讪";越来越 多的南非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或凭借中文特长找到心仪的工作…… 随着中南关系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南非人认识到学习中文的必要性,中文教育也更加注重实用性。 据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孔子课堂中方院长戴文红介绍,南非中文教育近年来覆盖面越发广 泛,教学内容除了语言、书法、武术等,还针对不同行业推出了"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旅 游、酒店餐饮等多领域的需求。 24岁的南非青年马贝罗7年前在孔子课堂 ...
外国人爱上中国视听作品(体验“中国味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22:22
中国影视文化内容海外传播影响力 - 中国电影、电视剧、综艺等视听作品受到越来越多海外人士青睐 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窗口 [4] - 外国观众通过影视作品获得审美愉悦 体会当代中国文化魅力 拉近与中国的距离 [4] 古装剧与文化传播 - 意大利博主因《满城尽带黄金甲》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宫廷礼仪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 [5] - 《甄嬛传》吸引外国观众研究清朝皇帝生平、服饰文化和古汉语表达 激发对中国历史兴趣 [7] - 古装剧华丽旗装、精致头饰与米兰时尚文化产生共鸣 体现美的共通性 [7] - 影视剧带动实地文化探索 如清西陵旅行引发海外观众对历史遗址的关注 [8] 综艺节目社会影响力 - 马来西亚观众通过《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综艺了解中国流行文化和社会话题 [9] - 中国综艺形式多样 涵盖音乐、选秀、脱口秀、文化对谈、国风演绎等类型 [9] - 探案普法类综艺紧扣社会议题 兼具娱乐性和深度 引发跨国界情感共鸣 [10][11] - 线下脱口秀演出一年追看约10场 即兴互动成为文化体验新方式 [11] 电影产业内容创新 - 西班牙影迷通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学习中文 逐步接触《霸王别姬》《重庆森林》等经典影片 [14] - 近年涌现《流浪地球》等科幻佳作 展现行业制作能力和想象力 [14] - 女性导演作品如《好东西》关注女性真实处境 呈现叙事多样性 [14] - 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传递的互助情谊和团结精神超越国界 [15] 内容出海与跨文化传播 - 中国电影运用留白与隐喻手法 体现水墨画般的美学意境 需耐心品味文化深意 [15] - 行业有意识将传统美学与现代视听语言结合 通过全人类共通情感增强本土故事国际共鸣 [16] - 影视内容成为跨圈层社交语言 外国观众主动担任文化传播者 向亲友推荐并解读中国作品 [8][15] - 网络平台和二次创作赋予内容持续生命力 推动作品在海外引发超预期讨论 [9][16]
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开启欧洲多国巡演
新华网· 2025-08-07 07:00
文化演出行业 - 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爱丁堡完成英国首演,开启建团15年来首次欧洲多国巡演 [1] - 巡演作为2025年爱丁堡艺术节重点节目之一,吸引约2000名观众观看 [1] - 乐团将在英国、西班牙、德国的5座城市举办音乐会,并在爱丁堡、法兰克福开展两场文化交流活动 [1] 演出内容 - 乐团与国际著名指挥家郑明勋、钢琴家刘晓禹合作演奏中外经典曲目 [1] - 演出曲目包括陈其钢作品《五行》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1] 文化影响 - 巡演通过交响乐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1] - 法国观众评价演出"富有力量和情感",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1]
“上海日”闪耀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
人民日报· 2025-07-28 22:30
文化活动影响力 - "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举办,吸引现场观众达2万人次 [1] - 活动包含10余场演出与互动体验,涵盖舞剧、动画、民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1] - 上海大剧院原创舞剧《白蛇》进行海外首演,融合芭蕾与传统水袖元素 [1] 文化内容表现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大闹天宫》动画放映吸引游戏《黑神话:悟空》粉丝参与 [1] - 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国乐中的十二生肖》,使用唢呐、琵琶等传统乐器 [1] - "魔都游园会"市集展示剪纸、盘扣、书法等中国传统手工艺 [2] 观众反馈 - 纽约观众评价舞剧《白蛇》"触摸到中国文化之美" [1] - 观众因《大闹天宫》表示"不虚此行",并计划中国之旅 [1][2] - 时尚博主通过网络分享中国剪纸艺术大师作品 [2] 机构合作 - 活动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联合主办 [1] -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总裁表示"艺术在不同文化间架起桥梁" [2]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指出演出内容受到纽约观众喜爱 [2]
印尼巴陵康孔子学院夏令营活动圆满收官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9 08:00
活动概述 - 信阳师范大学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印尼中小学生汉语学习夏令营活动"在印尼巴陵康孔子学院举办,活动为期15天,分为两期 [1] - 活动吸引了当地2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沉浸式体验中国语言与传统文化 [1] 活动内容 - 夏令营围绕语言学习、节日习俗、当代中国等主题展开,学生从基础中文问候语和数字入手,逐步学习生肖、美食、衣服、住房、人民币和交通工具等词汇 [3] - 学生深入了解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货币、衣装、美食、建筑、购物、交通、旅游等当代中国概况及其历史演变 [3] - 课程设置茶艺品鉴、剪纸创作、书法练习、汉服试穿、戏曲欣赏以及画竹子、制灯笼、编龙舟、做鞭炮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做中学" [3] - 学生还学习了编中国结、唱中文歌、打八段锦等中华才艺,激发了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3] 学生反馈 - 学生阿贡表示学习中文使他快乐,了解了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学习了购物、旅游等实用知识,最喜欢学习功夫 [4] - 学生狄俄尼索斯表示很喜欢学习中文,活动收获很大,希望再次参加夏令营并去中国旅游和留学 [4] 活动成果 - 中方院长朱敏霞为每位学生颁发结业证书,活动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4][5] - 巴陵康孔子学院表示将继续推出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当地学生提供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的平台,促进中印尼人文交流与友谊 [5]
古筝声飘马德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23:59
文化传播与艺术创新 - 代安娜在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留学期间,通过街头古筝表演传播中国音乐文化,吸引了大量社交媒体关注 [2] - 代安娜身着汉服演奏古筝,独特的东方气韵显著提升了街头表演的吸引力 [3] - 代安娜与西班牙芭蕾舞者亚历珊德拉合作,将古筝与芭蕾舞融合创作,作品在社交媒体获得高人气 [4][5] - 代安娜创新演奏英文歌曲《see you again》,用古筝演绎流行音乐,赋予曲目舒缓悠扬的东方韵味 [5] 跨文化合作与商业活动 - 代安娜在中秋节期间参与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活动,演奏《左手指月》等曲目,并与华裔及西班牙表演者合作 [6] - 代安娜受云南企业邀请,在巴黎化妆品展会上演奏《彝族舞曲》等民族音乐,并穿着纳西族服饰推广云南文化 [6] - 代安娜在巴塞罗那全球移动通信大会上为中国光纤企业展台演奏古筝,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吸引了参展观众 [6] 未来计划与艺术探索 - 代安娜计划将古筝轮指技巧与LED灯跑马效果结合,提升表演的舞台视觉效果 [6] - 代安娜未来拟尝试古筝与弗拉明戈等西方艺术元素的融合创作 [6] - 代安娜表示将继续通过音乐传播中国文化,并希望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7]
向阿拉伯读者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03 00:31
公司业务发展 - 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成立于2016年,由芙蓉与丈夫共同创办,主要致力于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向突尼斯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读者传播中国文化 [1] - 在9年时间里,公司引进并翻译出版了80多种中国图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等内容 [2] - 公司出版的知名书籍包括《郑和与非洲》《中国道路与中国道理》《故宫史话》《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等 [2] - 公司在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国际书展上展出多种优秀作品,深受当地读者欢迎 [2] 市场策略 - 公司通过与当地读者交流、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读者对哪些类别的中国作品更感兴趣 [2] - 公司挑选领域内较为知名的作者及影响力较大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翻译出版 [2] - 公司关注作品是否能够生动地展现中国社会的真实风貌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2] 市场需求 - 突尼斯国内书店很少出售有关中国的图书,但读者对中国图书很感兴趣 [1] - 在第三十九届突尼斯国际书展上,读者对中国的热情、对中国故事的喜爱超出预期 [2] - 读者不仅想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还想了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秘诀 [2] - 突尼斯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对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来中国做生意有需求,需要更专业的中文教材 [2]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出版一系列高质量的中文教材 [2] - 公司将继续翻译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 [2] - 公司以书籍为桥梁,推动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2]
用歌声连接彼此,用真心搭建桥梁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文化交流与青年互动 -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17名师生到访中国进行14天游学之旅,探寻大熊猫故乡、三星堆博物馆等地,感受中华文明底蕴和当代中国创新活力 [1] - 该合唱团是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成立的,11年来通过"唱歌学中文"活动促进德中民间交流,每周固定排练4小时,吸引周边地区学生驱车100多公里参与 [2] - 合唱团成员在中国街头即兴演唱《成都》引发中国民众共鸣,并参与上海快闪、桂林支教、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活动,用音乐传递友谊 [3] 文化体验与科技认知 - 合唱团成员在三星堆博物馆被古蜀文明震撼,在武侯祠感受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力量,在成都熊猫基地观察大熊猫生活习性 [5] - 成员体验西南交通大学高铁模拟驾驶,称赞中国高铁在速度、智能化和安全性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并对刷脸进站、机器人送餐等科技应用表示叹服 [6] - 成员表示中国科技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日常生活高度科技化,社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6] 教育合作与未来展望 - 西南交通大学组织中德青年交流活动,包括川剧表演、太极拳体验和双语《茉莉花》合唱,德国学生还尝试演奏古筝曲目《打虎上山》 [7] - 成员表示近距离人际交流比书本知识更可贵,中国之行点燃了对跨文化交流的热爱,希望未来成为德中合作参与者 [6][7] - 合唱团被视为德中友谊之船,用歌声连接彼此,促进两国年轻一代理解、倾听和共同成长 [7]
织就非中友好的同心结(环球走笔)
人民日报· 2025-05-05 22:17
文化基础设施援建项目 - 中国援建吉布提国家图书档案馆并于2020年启用 该项目配备现代化设施和丰富藏书 提供舒适阅读环境[1][3] - 图书馆项目支持吉布提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有效保护民族语言并提升民族自豪感[3] 文化传播与教育合作 - 吉布提孔子学院举办春节联欢会 设有中国结展位吸引大量学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1] - 通过孔子学院 艺术演出和媒体合作等途径 吉中两国人文交流持续深化[3] 文化产品本地化与影响力 - 国家图书档案馆藏有索马里语版《孙子兵法》 其蕴含的战略思维对当地读者产生实际工作生活指导价值[2] - 中国结作为传统文化符号被赋予好运 如意和成功寓意 在吉布提形成文化认同[1][3] 经贸合作与商业机遇 - 中国发展红利为非洲国家创造就业机会并助推新业态发展 当地商人通过参与两国经贸交流实现个人价值[3] - 中文学习需求增长源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当地商人计划拓展线上线下业务以扩大商业朋友圈[3]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暨中国汉字中的生活美学展览开幕式在波兰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9 02:30
中波文化交流活动 - 中国驻波兰使馆在波兰社会科学大学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近300人出席,包括中国驻波兰大使孙霖江、罗兹省督办公室主任布查尔斯基、罗兹市常务副市长普斯泰勒尼克等 [1] - 孙霖江大使强调语言是民心相通的桥梁,希望更多波兰青年通过学习中文成为中波友好交流使者 [1] - 普斯泰勒尼克表示罗兹愿在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深化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2] - 帕托拉校长表示愿在开设中文、中医课程等方面加强与中国高校合作 [2] 中文教育合作 -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静炜表示语合中心愿为波兰汉学和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2] - 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主席哈伯教授作《语言是民族认同和文化遗产传承的基础》主题演讲 [2] - 维斯瓦大学孔子课堂负责人高永革作《中文之美:从仓颉到东方美学》主题演讲 [2] 中国文化展示 - 师生参观《雅正·和鸣:中国汉字中的生活美学》展览,欣赏中国竹笛、古筝、舞蹈表演 [2] - 现场体验书法、剪纸、茶艺等中国文化项目 [2] - 活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波文化交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