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oneer! "Wind Enterprise Library" Completes Gen AI Registration
Wind万得· 2025-09-25 01:35
Wind Credit Service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Wind Credit, recently announced that its flagship product, Wind Enterprise Library,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registration under the Shanghai Generative AI Service Registration Bulletin (September 11), published by the official WeChat account "Shanghai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This recognition makes Wind Enterprise Library one of the first platforms in China's business information search sector to receive official generative AI service registrati ...
Fed Trimmed Rates, More Cuts Expected
Wind万得· 2025-09-18 04:44
美联储利率决议 - 美联储于9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符合市场预期[2][3] - 这是自2024年以来第四次降息 累计降息幅度达125个基点 包括2024年11月7日(+25BP)、12月18日(+25BP)、9月18日(+50BP)及2025年9月18日(+25BP)[2][3] - 决议以11-1票数通过 新任理事Stephen Miran持异议 主张更激进的50个基点降幅[3] 经济背景与政策立场 - 美国经济呈现"温和放缓" 就业创造疲软 8月失业率升至4.3% 为2021年底以来最高水平[5] - 通胀压力持续高企 仍高于美联储舒适区间[5] - 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义为"风险管理式降息" 强调政策立场正从"适度限制"转向中性[6] 点阵图与政策分歧 - 19位官员中10人预计2025年还将降息两次 9人预计仅一次 一人反对任何降息[8] - 最鸽派预测显示2025年累计降息125个基点 普遍认为反映Miran立场[9] - 2026年预测中值显示仅再加息一次 长期中性利率中值维持在3%[9] 市场反应与板块表现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260点(0.6%) 收于46,018.32点历史新高[12] - 标普500指数下跌0.1%至6,600.35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3%至22,261.33点[12] - 科技股遭遇获利了结(Nvidia、Oracle、Palantir、Broadcom收低) 利率敏感板块上涨(Walmart、摩根大通、美国运通表现突出)[13] - 罗素2000小型股指数上涨0.18% 反映其对浮动利率融资的依赖性[13] 历史周期表现参考 - 2001年首次降息后3个月标普500下跌16.3% 6个月跌12.4% 1年跌14.9%[3] - 2007年首次降息后3个月跌4.4% 6个月跌11.8% 1年跌7.2%[3] - 2019年首次降息后3个月涨3.8% 6个月涨13.3% 1年涨14.5%[3] - 2024年周期首次降息后3个月涨4.5% 6个月跌0.1% 1年涨17.5%[3] 政治环境与政策前景 - 决策前数月面临政治压力 特朗普总统公开呼吁更激进降息以支持住房市场和减轻政府债务负担[11] - Miran的任命被视为特朗普试图增强对货币政策影响力的举措[11] - 市场预计2025年剩余两次会议中至少还有一次降息 具体路径将取决于通胀放缓程度及劳动力市场疲软是否演变为更广泛经济压力[15]
5.2%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4:19
核心观点 -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工业生产、服务业、消费、进出口等主要指标保持增长 新动能领域表现突出[3][12] 工业生产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环比增长0.37% 1-8月累计增长6.2%[1][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3% 分别高于规上工业2.9和4.1个百分点[4]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0.4%、22.7%、14.4%[4] -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9.4% 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53.7% 上升1.1个百分点[4] 消费市场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1-8月累计323906亿元 增长4.6%[2][6] - 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7.7%、5.8%、16.9%[6] - 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8.6%、14.3%、14.2%[6] - 1-8月网上零售额99828亿元 增长9.6%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0964亿元 增长6.4%[7] 固定资产投资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4.2%[3][8] - 制造业投资增长5.1%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9%[8] -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4.1%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0%[8] 服务业 - 8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1-8月累计增长5.9%[5] - 信息传输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2.1%、9.2%、7.4%[5] - 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5] 对外贸易 - 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 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增长4.8% 进口增长1.7%[9] - 1-8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2% 占出口总额比重60.2%[9]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5.4%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4% 占比57.1%[9] 价格指数 - 8月CPI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11]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 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11]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 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11]
One night in Munich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09 04:00
中国汽车出海战略与行业动态 - 2025轩辕新汽车之夜在慕尼黑举行 超过100位中外汽车人参与活动 展现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交流的强烈意愿 [3][5][11] - 活动由瑞声科技和德赛西威赞助 旨在打造中外汽车产业深入交流的"产业熔炉" 推动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圈建设 [5][13] 慕尼黑车展中国参与度 - 参展中国主机厂超过10家 包括阿维塔 长安 东风风行 广汽 红旗 赛力斯 小鹏 零跑 比亚迪 奇瑞等品牌 [8] - 中国供应链企业大规模参展 覆盖动力电池 自动驾驶 激光雷达 智能座舱等领域 如宁德时代 中创新航 地平线 黑芝麻等 [10] 技术趋势与用户需求 - 瑞声科技指出80%用户上车后首先使用音乐应用 单次使用时长达0.5-2小时 占行车时间50% [23] - 内容源从立体声升级至杜比全景声(需7.1.4声道) 90%视频电视内容已采用新标准 [24] - 中欧美用户听觉差异显著:中国人敏感频段6k-8k赫兹(重语音清晰度) 欧美用户偏好2k-4k赫兹中频平和音质 低频需求也不同 [27] 车企出海策略与实践 - 长安汽车提出"12345+1"出海结构:一号工程(一把手直接支持) 数一数二合作伙伴原则 三步走策略(贸易→KD组装→重资产) 四化管理(长期主义/本地化/体系化/责任担当) 五大地区事业部 [46][47][49][50][51][52] - 赛力斯强调海外市场需长期扎根 世界需要时间理解中国汽车产业 建议多路径融入当地市场 [40][43] - FF总结美国市场"2+4+5"逻辑:政府关注制造业回流和信息安全 四大机会(增程混动/智能座舱/MPV/4万美元以下纯电) 五大支持能力(软件AI/合规/生产基地/营销/资本) [63][64][65][67] 产业文化与发展阶段 - 中国汽车海外存在感巨变:从4年前活动仅1-2个中国人 到如今大规模聚会 反映产业真实转型 [37] - 需避免海外市场形成"便宜 抄袭 内卷"刻板印象 应沉淀"创新 智能化 反应快"的新标签 [33] - 工程师文化成为中德产业共鸣点 中国在政策治理、科技进步、商业进化层面体现浓厚工程师气质 [16] 全球化协作与生态建设 - 轩辕矩阵已形成"5532111"布局(5媒体/3奖项/2论坛/1商学院/1智库/1技术平台) 构建复杂生态建设 [5][17] - 活动参与者包括场景实验室吴声、德赛西威CEO徐建、地平线余凯等 共同探讨中国汽车出海真知灼见 [13]
Agenda | The New Geoeconomic Paradigm
中金点睛· 2025-09-08 23:55
会议概况 - 中金公司举办2025地缘经济主题研讨会 聚焦新地缘经济范式 会议于2025年9月16日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行[2][4] - 会议包含上午主论坛和下午四个平行主题分论坛 涵盖数字金融、能源转型、战略产业及科技金融等核心议题[5][6][10][13][15] 主论坛议程 - 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致欢迎辞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Jeffrey Sachs等发表主题演讲[5] -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发布中金地缘经济研究报告[6] 数字金融与地缘经济新格局分论坛 -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Harald Uhlig与复旦大学教授王永钦发表主题演讲[7][8] - 圆桌讨论聚焦数字金融发展 参与方包括香港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尤阳、OSL集团首席财务官Ivan Wong等[9][10] 能源转型地缘新趋势分论坛 - 国际能源转型研究会主席孙贤胜与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Michael Mehling发表演讲[11] - 标普全球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研究总监彭程瑶参与圆桌讨论 探讨全球能源转型趋势[12] 战略产业与地缘产业政策分论坛 -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与哈萨克斯坦KIMEP大学教授在线参与主题演讲[13][14] - 张江实验室规划发展部部长王建利与银河航天董事会秘书杨诗雅等参与产业战略讨论[14] 科技金融发展分论坛 -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荣誉所长王田苗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发表主题演讲[17] - 圆桌讨论聚焦科技融资 芯星科技董事长Robert Lin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浩参与研讨[17]
YMTC → HBM ?
是说芯语· 2025-09-02 06:37
中国半导体行业HBM技术发展 - 长江存储科技正积极研发DRAM并寻求与本土DRAM制造商合作 特别关注HBM技术[1] - HBM是一种垂直堆叠多个DRAM的内存技术 可显著增强数据处理性能 被视为AI数据中心重要组成部分[1] - 长江存储正与合作伙伴商讨订购HBM用DRAM研发设备 预计最早2024年底完成设备采购[1] - 长江存储与CXMT合作开发DRAM和HBM CXMT提供DRAM晶圆 长江存储提供混合键合技术[1] 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进展 - 中国政府2024年已投资超过84亿美元推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国产化[3]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计划到2026年将国产AI芯片产量提高两倍 2027年AI芯片自给率达到82%[3] - 中国地方政府承诺到2027年将国产AI芯片在数据中心占比提高到70%或更高[3] - 中国领先DRAM供应商准备2025年量产第四代HBM3芯片 技术差距正快速缩小[3] - 华为推出专为高性能数据中心设计的AI固态硬盘 进军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主导的存储市场[3]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芯片制造商拥有雄厚资本和人力资源 在国家干预和人才流入下技术进步急剧加速[4] - 专家警告若趋势持续 韩国内存芯片制造商领先地位可能被削弱[4] - 韩国需要加强HBM技术开发 大胆投资AI半导体创新 政府支持至关重要[4] - 中国崛起可能使集中化市场多元化 为韩国内存芯片供应商带来新的增长机会[4]
Foresee the Unseen, Wind 2026 Campus Recruitment Launched!
Wind万得· 2025-09-01 02:47
公司概况 - 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领先的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 [2] - 公司愿景是做一家让数据垂手可得的全球企业 [2] 招聘计划 - 2026届全球校园招聘正式启动,面向2025年9月至2026年8月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9] - 招聘岗位涵盖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数据分析、职能类及管理培训生 [10] - 工作地点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深圳及美国旧金山/硅谷 [11] 人才需求方向 - 人工智能方向招聘博士后研究员、大语言模型、多模态、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计算机视觉/推荐系统/搜索算法等专业人才 [10] - 软件开发方向招聘AI架构师及Java、Web、iOS、Android、C++、C、Go、Python、大数据、测试等工程师 [10] - 数据分析方向招聘具备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法语、德语、英语能力的人工智能训练师 [10] 公司优势 - 提供AI创新平台,自主研发金融领域AI技术生态系统,推动AI×数据×云的协同演进 [11][15] - 拥有顶级AI团队和技术专家一对一指导,设立学术峰会项目 [12][16] - 提供数百个GPU免费使用权限和万亿级金融沙箱环境 [17] - 提供具有高度竞争力的薪酬及AI成果专项激励 [17] 职业发展 - 设立技术技能与领导力双晋升通道 [18] - 提供业务轮岗机制和AI实战训练营 [18] - 实施AI时代领导力培养项目 [14] 招聘流程 - 采用五步直通录用流程:网申→编程测试→技术面试→HR面试→录用 [19] - 提供官方网站在线申请和二维码扫描投递两种申请方式 [20][21]
September Preview | Top-Notch Courses + Wind Alice
Wind万得· 2025-09-01 00:59
万得全球在线课程布局 - 公司通过Wind New Insight主题培训和Wind Insights基础培训系列提供高质量在线课程 每周进行直播 覆盖全球金融专业人士[2] - 2025年9月课程安排包含中文 西班牙语 俄语 葡萄牙语和法语等多语言内容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提供定制化分析[3][4] - 课程主题涵盖人工智能金融助手 稀土行业周期 银行客户获取及区域经济分析等前沿领域[2][3][4] 人工智能金融产品发展 - Wind Alice智能金融助手推出解码大消费行业专题 于9月4日16:00以中文直播[2] - Alice Agent功能重新定义智能期权研究与投资 计划在9月11日16:00展示[2] - 公司开发AI驱动的市场分析与投资策略工具 9月3日17:00提供西班牙语版本[3] 大宗商品与工业链研究 - 稀土行业专题分析将于9月18日16:00举行 重点讨论"超级周期"战略布局[3] - 8月课程回顾包含AI信用债券研究实践验证及收益领先者追踪等中文内容[5] 跨国经济与市场分析 - 区域经济专题覆盖俄罗斯经济基本面AI分析(9月10日18:00俄语) 葡萄牙经济复苏驱动(9月17日17:00葡萄牙语) 法国金融市场深度研究(9月24日16:00法语)[4] - 全球资产关联性分析包含美国国债对全球资产影响专题 通过Alice EDB提供英语见解[5] 数据服务与专业工具 - 万得数据深度分析提供基本面专业指南 8月推出日语版本课程[5] - 银行客户获取专题突破传统尽调模式 采用AI驱动勘探与5分钟报告生成技术 定于9月25日16:00中文直播[3]
Beyond the Hype: Unlocking Value from the AI Revolution
麦肯锡· 2025-08-29 11:18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虽引发投资热潮但80%公司未实现显著财务收益 形成"生成式AI价值悖论" [2][3][4] - 智能体AI将重塑组织结构 单个员工可协调15-20个AI代理 生产力提升高达20倍 [7][10] - 大中华区企业面临四大部署痛点:价值聚焦不清晰、关键人才短缺、执行机制薄弱、技术数据基础碎片化 [11][12][13][14][15][16] - 成功部署需围绕价值路线图、人才建设、变革管理、可扩展技术架构四大维度 [21][22][25][26] - 三个案例证明通过系统化部署可实现利润率翻倍等实质性业务价值 [28][36][46][52] 生成式AI应用现状 - 80%企业使用最新AI技术但同等比例未获得收入或利润显著增长 [3] - 通用AI工具提升员工生产力但微小时间节省难以转化为显著财务收益 [3] - 高价值垂直应用场景多数停留在试点阶段 [4] - 中国企业额外面临云采用率低的技术复杂性 影响AI应用测试迭代和扩展效率 [17] 大中华区企业部署挑战 - 价值聚焦不明确 缺乏与业务战略匹配的路线图导致投资碎片化 [13] - 关键人才短缺 数据工程师和AI运营专家等角色供给不足 [14] - 业务与技术团队协作不畅 IT团队在组织内影响力有限加剧理解鸿沟 [14] - 执行机制薄弱 高层支持与一线执行存在脱节 [15] - 技术基础碎片化 缺乏统一架构阻碍能力复用和安全标准化 [16] 成功部署框架 - 定义价值导向转型路线图 优先排序高影响力和可行性用例 [21] - 建立人才能力和敏捷交付模式 通过系统化能力建设计划培养内部高潜力员工 [22][24] - 推动针对性变革管理 通过清晰沟通、培训及激励机制确保工具落地 [25] - 构建可扩展技术架构 采用混合云架构分阶段建设基础设施 [26] 制造企业转型案例 - 结合分析AI、生成式AI和传统数字工具建立生产瓶颈闭环管理系统 [31] - 通过数字确认工具跟踪解决进度 强化责任落实和能力嵌入 [33] - 组建数字交付工厂 通过每日站会和冲刺计划实现快速迭代 [35][36] - 系统化方法使利润率在两年内翻倍 [36] 高科技企业技术架构案例 - 构建模块化松散耦合架构支持多样化AI服务和模型 [38] - 建立集中数据湖整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43] - 部署多LLM模型并纳入评估机制确保输出质量 [43] - 采用混合云模式提供高性能GPU集群和容器工具支持 [45] 互联网企业变革管理案例 - 领导层通过战略宣导、内部活动和现场演示建立组织共识 [49] - 为关键角色设计定制化学习路径 包括研讨会和内部知识中心 [49] - 将AI工具嵌入OKR和团队会议等日常流程 通过徽章等激励机制推动使用 [50] - 建立明确KPI和使用跟踪机制 通过调研数据识别摩擦点 [52]
China Daily︱China powering global green shift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08:22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从40%提升至约60% [18] - 风能和太阳能年度装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18]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 煤炭消费同步下降 [18] 绿色技术全球领先 - 持有全球超过40%的新能源专利 [22] - 持续刷新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纪录 [22] - 私营企业占电力设施建设领域85%以上 年均增长率超15% [24] 产业投资与出口贡献 - 能源领域投资年均增长率超过16% [23] - 2024年新型储能等关键项目投资达2000亿元(约280亿美元) [23] - 风光产品出口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41亿吨 [19] 新兴商业模式 - 智能微电网和虚拟电厂快速发展 [22] - 新兴模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 [22] - 绿色电力扩张推动多领域电气化进程 [21] 国际合作与战略关系 - 中俄关系在动荡变革期具有"空前战略意义" [10] - 立法机构合作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伙伴型组织在亚洲崛起背景下重要性提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