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02367):品牌定力与业绩韧性彰显,期待25H2增长提速
华泰证券· 2025-09-09 09:5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85港元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5H1在外部因素影响下仍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彰显品牌定力和业绩韧性 [1] - 双11旺季临近 品牌宣传和达人推广活动恢复有望带动H2增长提速 [1] - 7-8月新增重组IV型胶原蛋白和人参皂苷相关独家专利 研发储备丰富且商业化变现能力受看好 [1][3] -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东南亚、韩国、法国布局为成长带来新机遇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5H1可复美/可丽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7%/26.9% [2] -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26.00/32.03/38.12亿元 对应EPS 2.53/3.11/3.71元 [5] - 25年PE 31倍 目标价85港元(前值82.5港元) [5]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71.15/87.77/104.61亿元 同比增长28.45%/23.37%/19.18% [10] 渠道与销售表现 - 7月可复美/可丽金抖音+淘系+京东GMV合计1.72/0.19亿元 同比增48%/77% [2] - 8月可复美抖音大单品胶原棒2.0次抛精华GMV表现热度不减 [2] - 9月8日贾乃亮直播单场GMV超1600万元 有效拉动自播销售 [2] - 可复美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韩国首尔新罗免税店 实现海外主流渠道落地 [4] 研发与品牌建设 - 7月取得富含人参皂苷Rg3/Rk1/Rg5的人参发酵产物专利 [3] - 8月取得修护基底膜和舒缓褪红的重组IV型胶原蛋白组合物专利 [3] - 7月可复美入驻cdf三亚国际免税城 8月帧域密修系列入驻丝芙兰80家核心门店 [3] - 参与美沃斯研究型大会、健康产业生态大会 品宣活动逐渐密集 [3] 海外拓展 - 与股东星纳赫资本设立合资公司 重点拓展东南亚市场 [4] - 可复美随出海综艺《巴黎合伙人》登陆法国市场 推广3款明星产品 [4]
万咖壹联(01762):上半年收入增长加速,营收指引强劲
国证国际· 2025-09-09 09:14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提供明确的投资评级 [6] 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加速 1H25总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39% 对比1H24/2H24增速为18%/33% [2] - 公司指引2025年收入38-40亿元 同比增长45%-52% 隐含下半年收入增速50%-64% [1][4] - 现价对应2025年市销率约为0.47倍 对比同业汇量科技为1.7倍 建议关注 [1][4] 业务表现 - 公司是手机应用商店游戏广告分发商 移动广告收入占比从2021年97%提升至1H25的99% [1][2] - 1H25移动广告收入同比增43% 快于国内手游市场流水增长17% [2] - 合作手机厂商包括华为 小米 OPPO vivo 荣耀 苹果 链接手机终端超20亿 [2]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同比增29%至1.8亿元 毛利率10.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2] - 1H25经营利润7000万元 同比增11% 净利润5200万元 同比增10% 净利润率3% [2] - 2024年总收入26亿元 同比增25% 经调整净利润3400万元 利润率1.3% [2] 海外业务 - 1H25海外收入4187万元 同比增4.4倍 环比增70% 占总收入2.4% [3] - 管理层指引下半年海外收入增速较上半年加速 全年海外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7% [3] - 未来3年海外收入占比目标提升至30% 拟支持Meta/Google/TikTok等生态广告投放 [3] 战略合作 - 与阿里云达成为期3年的AI+营销战略合作 接入通义千问实现投放全链路自动化 [3] - 合作领域包括AI营销和AI终端智能体 涉及端侧大模型数据服务和智能服务分发 [3] 股份回购与管理层增持 - 2025年7月宣布上限2亿港元回购计划 截至9月5日已回购2181万股 合计1765万港元 [3] - 9月5日管理层高弟男 蒋宇通过公开市场各自增持30万股股份 [3] 财务前景 - 中期目标2029年实现营收超100亿元 隐含2024-2029E复合年增长率31% [4] - 指引2025年毛利率10.5% 隐含毛利同比增超70% [4] 市场表现 -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491% 最近20个交易日涨幅53% [1] - 最近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2500万港元 总市值1947百万港元 [1][6] - 12个月股价区间0.2-1.2港元 3个月平均成交额14.8百万港元 [6]
龙源电力(00916):国补发放提速,8月发电数据表现良好

国元香港· 2025-09-09 09:13
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9.60港元/股 较现价7.87港元有22%上涨空间 [1][6][12] 核心观点 - 新能源国补发放金额超预期 8月发放规模显著 释放存量补贴回款提速积极信号 公司作为新能源发电领军企业 项目优质且第一批合规比例达70% 存量补贴欠款余额超300亿元 将显著受益于现金流改善 [3][9] - 公司明确2025-2027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30% 且2025年中期首次分红 拟每股分红0.1元 体现对股东回报高度重视 预期补贴回收后将保障分红稳步提升 [4][10] - 2025年8月发电量表现强劲 合并口径发电量5,273,319兆瓦时 同比增长5.56% 剔除火电影响后大幅增长32.97% 其中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2.38% 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74.41% 2025年累计发电量51,254,555兆瓦时 剔除火电影响后增长15.53% 风电增长7.42% 光伏增长77.04% [5][11] - 2025年新增装机目标维持5GW不变 包括集中式风电265万千瓦(占比53%) 光伏176万千瓦及光热项目 新增装机将保障业绩稳定增长 [5][1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32,526百万元 同比增长3.7% 2026年收入35,812百万元 增长10.1% 2027年收入38,891百万元 增长8.6% [7] - 预计2025年归属股东净利润6,622百万元 同比增长3.8% 2026年净利润7,255百万元 增长9.6% 2027年净利润7,906百万元 增长9.0% [7] - 对应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0.79元 2026年0.87元 2027年0.95元 [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9.1倍 2026年8.3倍 2027年7.6倍 [7] - 预计2025年每股股息23.8分 股息现价比率3.31% 2026年股息26.0分 比率3.63% 2027年股息28.4分 比率3.96% [7] 行业比较 - 行业平均2025年市盈率8.4倍 2026年7.6倍 公司估值略高于行业平均 [13] - 公司当前市盈率9.4倍(2024年) 9.1倍(2025年) 8.3倍(2026年) 7.6倍(2027年) [7][13] - 公司市净率0.8倍(2024年) 与行业平均0.7倍基本持平 [13]
中国财险(02328):综合成本率改善驱动业绩增长,财险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第一上海证券· 2025-09-09 09:05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 目标价22.2港元 较现价18.17港元有22.3%上升空间 对应1.6倍市净率[5][7] 核心观点 - 综合成本率改善驱动业绩增长 财险龙头地位稳固 马太效应加剧[3][7] - 公司通过数据分析和科技赋能实现风险减量 承保盈利能力达到新高度[7] - 作为港股唯一纯财险标的 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强 长期ROE和股息率稳定 具备长期投资价值[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保险服务收入2490亿元 同比增长5.6% 其中车险1503亿元增3.5% 非车险987亿元增8.8%[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承保利润130亿元 大幅增长44.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477/515亿元 同比增长35.9%/5.7%/8.1%[4][7] - 每股收益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03/2.14/2.32元[4][9]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2025年达16.5% 2026-2027年分别为15.8%和15.6%[8] 综合成本率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降至94.8%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7] - 车险综合成本率改善至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7] - 非车险中农险综合成本率88.4%改善0.6个百分点 责任险103.6%改善0.5个百分点 企财险90.1%改善9.5个百分点[7] - 2025年目标车险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6%以内 非车险控制在99%以内[7] 投资收益 - 2025年上半年总投资收益172.6亿元 同比增长26.6% 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2.6%提升0.2个百分点[7] - 总投资资产7115亿元 同比增长5.2%[7] - 权益资产配置提升 股票占比升至9.2% 重点布局高股息蓝筹股及"新质生产力"相关标的[7] 股息与估值 - 2025年中期拟派息0.24元/股 同比增长15.4%[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股息分别为0.83/0.91/1.00元 股息现价比率4.58%/5.01%/5.49%[4] - 当前市盈率8.3倍(2025年) 市净率1.3倍(2025年)[4] 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大灾损失25.1亿元 同比减少38.3% 截至8月13日大灾累计净亏损41.8亿元 同比下降39.9%[7] - 净资产较年初增长7.9%[7] - 保费收入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5621/5872/6136亿元[8]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2025H1收入同比增长67%,征程6系列芯片在手订单充沛
国信证券· 2025-09-09 09:0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地平线机器人-W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5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67.1% [1][8] - 2025H1净利润-52.3亿元,同比亏损略扩大 [1][8] - 2025H1经调整经营亏损-11.1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1][8] - 汽车解决方案收入15.16亿元,同比增长66.1%,其中汽车产品解决方案收入7.78亿元(同比增250%),授权及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6.9%) [1][9] - 非车解决方案收入0.50亿元,同比增长134.5% [1][9] - 毛利率65.3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净利率-334%,同比提升209.6个百分点 [2][16] - 三费率18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46.8% [2][2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3.9/53.4/74.5亿元,归母净利润-18.7/-3.4/7.9亿元 [3][58] 业务进展 - 2025H1车载级征程系列硬件出货量198万套,同比翻倍 [2][24] - 截至2025年8月,征程家族芯片累计出货超1000万套 [2][49] - 累计获得近400款新车型定点,其中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及以上功能车型超100款 [2][28] - 征程6系列获超20家主流OEM平台化定点,覆盖超100款智能车型 [3][45] - 海外拓展取得进展,获两家日本车企海外市场定点,全生命周期预计出货750万套 [30] 产品与技术 - 征程6系列芯片基于7nm工艺,算力覆盖10-560TOPS,支持L2-L4级智能驾驶 [34][40] - 征程6B(18TOPS)面向低阶ADAS市场,博世基于其开发的多功能摄像头平台2026年量产 [3][42] - 征程6E(80TOPS)推动高速NOA普及,征程6M(128TOPS)聚焦城区NOA性价比方案 [43][45] - 征程6P(560TOPS)支持高阶智驾,搭载HSD全场景系统,已获10+款车型定点 [47] - HSD系统采用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实现全场景辅助驾驶能力 [47][56] 行业与市场地位 - 2025H1在中国车企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45.8%,整体辅助驾驶市场份额32.4%,保持双第一 [24] - 支持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功能的硬件出货量98万套,占总出货量49.5%,为去年同期六倍 [28] - 自主品牌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从2024年底51%升至2025H1的59%,中高阶功能占比从20%升至32% [24] - 与博世、大陆、四维图新等全球Tier 1及轻舟智航、小马智行等算法伙伴深度合作 [41] 战略与展望 - 推动智驾平权,城区NOA功能下探至15万元价格带车型 [54] - 布局L4领域,预计2025年下半年与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商合作 [3][56] - 通过软硬结合路径和全球化合作拓展智能驾驶生态系统 [3][56]
比亚迪电子(00285):盈利能力逐季度改善,布局AI服务器多环节
国信证券· 2025-09-09 08:51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4][6] 核心观点 - 公司盈利能力逐季度改善 1H25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YoY +14.0%) 2Q25归母净利润达11.1亿元(QoQ +78.1%)[1]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增长引擎 1H25该业务营收124.5亿元(YoY +60.50%) 单车价值量超5000元[2] - 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业务取得突破 液冷技术和电源产品通过行业认证 1H25新型智能产品收入72.09亿元[3] - 消费电子业务稳健增长 1H25实现营收609.47亿元 其中零部件收入137.52亿元 组装收入471.95亿元[3]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806.1亿元(YoY +2.6%) 毛利率6.88%(YoY +0.03pct) 净利率2.15%(YoY +0.24pct)[1] - 2Q25营收437.3亿元(QoQ +18.6%) 毛利率7.36%(QoQ +1.06pct) 净利率2.53%(QoQ +0.85pct)[1]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10%) 2026年63亿元(同比增长34%) 2027年78亿元(同比增长24%)[4]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21/15/12倍 PB分别为2.43/2.08/1.76倍[4][13] 业务板块分析 - 汽车电子业务占比提升至总营收15.45% 受益于智能座舱向智能驾驶域控等高附加值产品升级[2] - AI服务器开始批量出货 全球AI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达2364亿美元(YoY +41%) 液冷技术市场增长88%至49亿美元[3] - 消费电子业务通过自动化提升运营效率 安卓业务聚焦高端产品[3] 市场环境 - 1H25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696.8万辆(YoY +41.4%) 出口106万辆(YoY +75.2%)[2]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214.60万辆(YoY +33.04%) 海外市场销售超47万辆(超去年全年41.72万辆)[2]
理想汽车-W(02015):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后续产品、销售优化带动公司反转

长江证券· 2025-09-09 08: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8]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2025Q2业绩符合预期 后续产品与销售优化有望带动公司反转 [1][2][5] - 产品优势和品牌设计深入人心 "双能战略"有望进一步扩大优势 [2][8] - 后续车型规划清晰 直营渠道持续优化 未来销量空间广阔 [2][8] 财务表现 - 2025Q2销量11.1万辆 同比+2.3% 月均销量3.7万辆 [2][8] - 营收302.5亿元 同比-4.5% 环比+16.7% [2][5] - 车辆销售收入288.9亿元 同比-4.7% 环比+17.0% [8] - 单车售价26.0万元 同比-1.9万元 环比-0.6万元 [8] - 毛利率20.1% 车辆毛利率19.4% 同比+0.6pct 环比-0.4pct [8] -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0.9% 环比+68.0% [5][8] - 归母净利润(Non-GAAP)14.7亿元 同比-2.3% 环比+44.7% [8] - 归母净利率4.9% 同比+0.1pct 环比+0.9pct [8] - 单车盈利1.3万元 同比-0.1万元 环比+0.2万元 [8] 费用结构 - 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27.2亿元 费用率9.0% 同比+0.1pct 环比-0.8pct [8] - 研发费用28.1亿元 同比-7.2% 环比+11.8% [8] - 研发费用率9.3% 同比-0.3pct 环比-0.4pct [8] 车型销量分布 - L6销量5.2万辆 占比47% [8] - L7销量2.6万辆 [8] - L8销量1.5万辆 [8] - L9销量1.4万辆 [8] - MEGA销量0.3万辆 [8] 业务展望 - 2025Q3预计交付量9.0-9.5万辆 同比下滑41.1%-37.8% [8] - 2025Q3预计收入248-262亿元 同比下滑42.1%-38.8% [8] - 2025Q3预计单车收入27.6万元 同比下降0.4万元 环比上升1.0万元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GAAP)分别为31.4亿元、84.8亿元、126.1亿元 [8] - 对应PE分别为57.8X、21.4X、14.4X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Non-GAAP)分别为51.4亿元、104.8亿元、146.1亿元 [8] - 对应PE分别为35.3X、17.3X、12.4X [8] 战略布局 - 高压纯电产品加速发力 理想i8已于7月上市 理想i6将于9月上市 [8] - 将形成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纯电SUV的产品布局 [8] - 截至2025年7月底 零售中心535家 覆盖153个城市 [8] - 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27家 覆盖222个城市 [8] - 超充站投入使用3,028座 充电桩16,671个 年底规划4,000座超充站 [8]
TCL电子(01070):中高端战略现成效,创新业务超预期
招商证券· 2025-09-09 08:3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1][6]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业绩高增长 受益于内销国补政策红利和外销关税不确定性落地 [1] - 中长期看好全球高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及全球供应链布局优势 [1] - 创新业务扩张和费用效率优化推动公司发展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54777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204% [6]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8%至1090百万港元 [6] - 利润增长远超收入增长 得益于显示业务中高端转型成效显著和费用率下降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99322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26% [2] - 2025E预计营业总收入116149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17%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759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137% [2] - 2025E预计归母净利润2307百万港元 同比增长31% [2] - 2024年每股收益070港元 2025E预计092港元 [2] - 当前PE为86倍(2025E) 71倍(2026E) [2][6] - 当前PB为11倍(2025E) 10倍(2026E) [2] 显示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TCL TV全球出货量1346万台 同比增长76% [6] - 全球出货量市占率达142% 稳居全球前二 [6] - Mini LED TV全球出货量137万台 同比飙升1761% [6] - Mini LED TV全球市占率达287% 位居全球第一 [6] - 量子点TV出货量同比增长737% [6] - 全球出货平均尺寸提升至534吋 [6]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4% 毛利率提升17个百分点至194% [6] - 国际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18% [6] 创新业务发展 - 光伏业务收入11136百万港元 同比暴增1113% [6] - 光伏业务占总收入比重已达204% [6] - 采用"相对轻资产"模式 通过渠道合作和海外市场拓展实现快速扩张 [6] - 雷鸟创新在AR/XR领域领先 618期间线上销量市占率位居第一 [6] - 发布全球首款分体式智能家居陪伴机器人TCL AiMe [6] 盈利能力改善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至115% [6] - 毛利率从2023年的187%提升至2025E的163% [2][14] - 净利率从2023年的09%提升至2025E的20% [2][14] - ROE从2023年的45%提升至2025E的123% [2][14] 股价表现 - 过去12个月绝对涨幅126%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80% [5] - 过去6个月绝对涨幅50%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42% [5] - 过去1个月绝对涨幅3% 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1% [5]
中国电力(02380):中报业绩略超预期,水电资产整合推进

华源证券· 2025-09-09 08:0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1倍、10倍和9倍 [5][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报业绩略超预期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6%至28.35亿元 [8] - 燃料成本大幅下降抵消来水偏枯影响 煤电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14%至234.52元/兆瓦时 [8] - 水电资产整合持续推进 拟注入五凌电力及长洲水电换取远达环保控股权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58亿元 同比下降13.48% [8] - 归母净利润(含永续债利息)28.35亿元 同比增长1.16% [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扣除永续债利息)分别为37亿元、40亿元和45亿元 [6] - 2024年每股分红0.162元人民币 对应股息率5.1% [6] 业务板块分析 - 煤电业绩9.19亿元 同比增长17% 主要受益于燃料成本下降 [8] - 水电业绩3.68亿元 同比下降23% 受来水偏枯影响 [8] - 风电业绩13.16亿元 同比增长5% 因收购电厂带来售电量增长 [8] - 光伏业绩4.53亿元 同比下降39% 与新能源消纳及电价承压有关 [8] 经营数据 - 控股总装机53.94GW 其中煤电9.82GW、水电6GW、风电15.77GW、光伏21.51GW [8] - 上半年新增风电1.64GW、光伏2.89GW 计划2025年底风电达16.4GW、光伏22.4GW [8] - 上半年售电量625亿千瓦时 其中煤电229亿千瓦时(-15%)、水电82亿千瓦时(-23%) [8] - 风电售电量167亿千瓦时(+27%)、光伏130亿千瓦时(+10%) [8] 度电盈利能力 - 煤电度电利润7.2分/千瓦时 同比增加2.2分 [8] - 水电度电利润9.8分/千瓦时 同比增加0.8分 [8] - 风电度电利润14.5分/千瓦时 同比下降2.2分 [8] - 光伏度电利润7.1分/千瓦时 同比下降4.2分 [8] 公司战略定位 - 作为国电投集团电力旗舰平台 定位全球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 [8] - 中信金融资管于2024年5月增持至5% 体现长期资金认可 [8] - 集团未上市优质资产包括黄河上游水电公司(装机30GW 2023年净利润56亿元) [8]
小鹏汽车-W(09868):2025年8月销量点评:P7上市产品矩阵完善,研发能力充分验证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09 08: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交付新车37,709台 同比增长169% 环比增长3% [4][12] - P7上市7分钟大定破万 创小鹏汽车新车上市最快破万纪录 [4][12] - 预计2025-2027年销量分别为52.4/78.6/96.6万辆 [4][14]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业收入为977.6/1581.0/1970.7亿元 [4][1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9.9/94.2亿元 [4][14] 交付表现 - Mona M03车型8月销量超1.5万台 [12] - P7+、G6、G7等车型凭借产品力提升交付水平 [12] - 新P7发布四款车型 定价21.98-30.18万元 [12] - 新P7有效算力2,250TOPS 本地配置VLA+VLM大模型 [12] 技术优势 - XNGP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85% [12] - AI天玑XOS系统升级后人机共驾模式受关注 [12] - 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协议 [12] - 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覆盖大众纯电、插电混、燃油未来车型 [12] - 图灵芯片提供硬件支撑 AI模型能力持续迭代 [12] 全球拓展 - 2025H1品牌进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新市场 [13] - 覆盖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 [13] - 全新G6在泰国上市并开启预订 [13] - G6已在超3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13] - 印尼本地化生产 欧洲市场拓展加速 [13]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977.64亿元 同比增长139.23% [1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1581.01亿元 同比增长61.72% [15]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1970.66亿元 同比增长24.65% [15]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5.56% 2026年15.11% 2027年15.23% [1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5亿元 同比扭亏 [15]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9.86亿元 同比增长5095.33% [15]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94.18亿元 同比增长57.3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