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住集团(HTHT)
icon
搜索文档
加盟商也有“贵即赔” 华住发布供应链“九大服务承诺”
中国经营报· 2025-09-12 15:0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酒店供应链存在效率损耗和信任博弈问题 包括物资选型无标准 采购价格不透明 交期无法保障 售后流程繁复等环节[1] - 连锁化率提升和标准化运营加速使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品牌一致性与加盟商投资信心的关键变量[1] - 加盟商从筹建期到运营期涉及上百品类 数千供应商 任何环节卡壳都可能压垮利润并损害品牌信誉[1] 华住集团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华住易购网站平台&供应商九大服务承诺》 包括正品销售 按时送达(延期赔) 优价保证(贵即赔) 降价退差(降即退) 7天无理由退货 30天包换 先行赔付 发票无忧和公开透明承诺[1] - 九大承诺是系统性设计 由质量标准 履约机制和价格模型支撑 确保质量 价格与服务之间的动态平衡[1] - 通过制度化机制 数字化系统与平台治理相结合重塑酒店供应链服务模型 推动责任从模糊协商走向清晰履约[2] 具体机制设计 - 交付时效承诺:非定制类非进口运营物资7天到店 定制类运营物资15天到店 非定制类非进口筹建物资25天到店 定制类筹建物资45天履约 超期即赔[2] - 价格机制:建立30天退差加全网比价规则 避免签约价锁定带来的价格下行损失[3] - 售后处理:设定30天包换加平台先行赔付机制 将风险前置并责任清晰化[3] - 品质保障:以品质零容忍为底线 通过高门槛准入机制与系统抽检强化正品保障[3] 平台能力支撑 - 公司设立高于国标的供应商准入门槛 确保商品质量可控[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 华住国内在营酒店达12016家 待开门店超过2900家 凭借稳定采购体量反向推动上游优化[5] - 汉庭4.0在供应链支撑下采购成本下降6%至20%不等 模组化生产模式将营建周期缩短30天[5] - 平台上线差价退还 交期超时赔付 先行赔付等功能模块 将服务信用嵌入系统规则[6]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九大承诺有助于加盟商在价格 交付 品质 售后等全流程中获得更高确定性[7] - 供应链平台不仅连接上下游 还通过规则和责任机制帮助行业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并推动标准化水平提升[7] - 在连锁化率提升 投资回报周期趋紧的背景下 供应链能力成为衡量酒店集团持续增长的重要标准[7] - 公司通过完善平台能力和体系建设 探索适合中国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8]
线下零售+AI应用+体验消费,18只核心公司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03
宏观趋势 - 服务消费在整体消费中呈现结构性繁荣 社零总额月度持续超过4万亿元但增速处于中低个位数 而服务业PMI连续两年高于制造业[11] - 需求端呈现质价比 情绪价值和出海三大新趋势 其中情绪经济市场规模2024年达2.31万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5万亿元[25][26] - 供给端线下消费加速连锁化 2024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升至23% 对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提升空间[38][40] 线下业态重塑 - 即时零售渠道高速增长 2024年规模约7800亿元同比增长20% 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约23%[61][64] - 下沉市场零售规模已达20万亿元 县域即时零售2023年规模1500亿元同比增长23.42% 占全国即时零售总规模近四分之一[67][68] - 平台企业加速整合线下零售 2025年7月美团即时零售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骑手日收入增长111%[70] 餐饮茶饮行业 - 大众便民餐饮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 其中50-100元客单价细分市场2028年有望突破3.4万亿元[76][77] - 茶饮行业进入整合阶段 2025年上半年餐饮企业注销吊销数量超过2024年同期的55%[51][54] - 头部茶饮品牌逆势扩张 古茗2025年门店较2024年底增长32%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已超4000家[2][33] 酒店行业 - 酒店行业开启新一轮品牌洗牌 华住集团在营门店达12137家 亚朵酒店门店数量突破1800家[3][99] - 中高端品牌通过门店升级和下沉市场扩张实现市占率提升 亚朵零售业务2025年Q2 GMV同比增长84.6%[3][99] - 经济型酒店品牌表现分化 汉庭2024年市占率12.5%较2019年提升3.2个百分点 如家下降4.0个百分点[92] AI应用落地 -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2023年达2.76万亿元 预计2028年达到5.03万亿元 复合增长率12.7%[104] - 科锐国际旗下"禾蛙"平台2025年上半年运营岗位超3.7万个 推荐量超20万人次 环比2024年下半年提升180%[4][112] - 教育行业AI应用加速落地 天立国际教育AI学伴产品落地全国107所学校 服务师生超25万人[4] 体验消费高景气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旅游总花费3.15万亿元[5] - 景区收入恢复并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 OTA平台业绩大幅增长 携程一季度净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6%[5][31] - 体育行业支出明显提升 赛事培训健身服务需求高增 我国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5][10]
美股异动 | 华住(HTHT.US)涨近4%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5:51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酒店营业额269亿元 同比增长15% [1] - 二季度收入64亿元 同比增长4.5% [1] - 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7.6% [1] - 经调整EBITDA达23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业务规模扩张 - 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 同比增长18% [1] - 在营客房总数1,184,915间 同比增加18.3% [1] - 新开业酒店597家 待开业酒店2,947家 [1] - 运营中及待开业酒店覆盖城市达1,522个 [1] 业绩展望 - 三季度预期收入同比增长2%-6%(含华住国际)或4%-8%(不含华住国际) [1] - 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24% [1] 市场反应 - 股价上涨近4% 报收37.79美元 [1]
“有点钱,但不多,不急花”:2025上半年消费者现状
虎嗅· 2025-09-05 06:26
消费市场宏观表现 - 2025年6月CPI同比上涨0.1% 结束连续负增长 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 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扩大 [1]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 同比增长5% 较去年全年增速提升1.5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 [1] - 7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7% 较上半年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品类增速放缓 [22] 情绪消费崛起 - 情绪消费产业2013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12%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4]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 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 毛利率由64%提升至70.3% [7] - LABUBU单IP创造48.1亿元收入 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均超10亿元收入 [7] - 卡游2024年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 借《哪吒2》爆火导演签名卡牌炒至9.5万元 [8] - 名创优品潮玩子品牌TOP TOY上半年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73% 估值达100亿港元 [8] - 小米汽车二季度收入突破200亿元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盈利 [9] 传统消费退潮 - 白酒行业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0%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 21家上市公司中仅6家保持正增长 [10] - 片仔癀2025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 为近11年来首次 市值从2900亿元跌至1200亿元 [10] - 天福茗茶上半年收入6.73亿元同比下滑17.1% 净利率从8.5%降至7.2% [10] 性价比消费主导 - 民航上半年旅客运输3.7亿人次同比增长5.9% 但国内经济舱含税平均票价740元同比下降6.9% [15] - 南方航空客运量8328万人次但亏损同比增加 华住集团一季度RevPAR同比下降4%至208元/晚 [16] - 上海千元餐厅数量较2022年缩减40% 北京减47% 深圳减57% 杭州减35% 内地整体缩减50% [17] - 呷哺呷哺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8.9% 全聚德收入6.3亿元同比下降8.34% 九毛九收入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 [17] - 海底捞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18] - 外卖业务逆势增长 海底捞外卖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59.6% 百胜中国外卖销售同比增长17% [19] - 蜜雪冰城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增长44.1% 古茗净利润10.86亿元同比增长42.4% [20] 政策拉动效应 - 家电以旧换新超1.09亿台 美的营收同比增长超10%净利润增30% 海尔净利润增15.6% 格力营收同比下降2.46% [21] - 手机国补实施一周销量同比增长65%超950万部 小米一季度手机份额提升至18.8% ASP达1211元 [21] - 国补结束后7月家电零售额增速较6月回落3.7个百分点 文化办公用品回落10.6个百分点 [22] 投资行为变化 - 7月居民新增贷款-4893亿元创历史新低 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 [24][25] - 贝壳上半年二手房交易占比提升至76% 一线城市豪宅热销与三四线滞销并存 [27] - A股新上市51家企业募资373亿元 香港新上市44家企业募资1070.61亿港元 [27] - 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123.5亿元同比增长251% 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290.6% [27]
酒店MVP承压,华住靠什么稳住大盘?
美股研究社· 2025-09-03 12:56
核心观点 - 华住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酒店行业供需失衡、业绩普遍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圈地扩张"和"轻资产转型"策略实现逆势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5%至118亿元,净利润同比飙升超40%至24亿元 [5][7] - 公司通过规模化扩张降低单店运营成本14.56%,同时轻资产加盟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5.4%,推动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4.3% [11][17][26] - 行业面临RevPAR同比下降5%、全国酒店数量超36万家的供给过剩压力,华住通过下沉市场布局和产品升级应对竞争,汉庭品牌在下沉市场酒店数量排名第一 [5][28][30][32] 圈地扩张应对压力 - 2025年二季度新开业门店595家,上半年总门店数达12137家,同比增长18%,待开业酒店2947家 [11] - 单店运营成本同比下降14.56%至60.6万元,供应链核心品类采购成本降低10%-20%,汉庭4.0模组化生产缩短营建周期30天 [11][13] - 华住中国核心运营指标承压:ADR同比下降1.9%至290元,入住率微降1.6个百分点至81%,RevPAR同比下降3.8%至235元 [7] 轻资产转型 - 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占比达92%,但收入贡献仅45%,直营酒店以8%的门店占比贡献超50%收入 [17][18] - 二季度加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8%至28亿元,经营毛利同比增23.2%至19亿元,贡献集团近三分之二经营毛利 [17][26] - 轻资产模式综合收费率约16.8%,单加盟店年收入贡献约262.8万-315.4万元,低于直营店全收入计入模式 [23][24] 行业环境与竞争策略 -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RevPAR同比下降5%,中高端酒店RevPAR跌幅达3%-5%,行业采用"以价换市"策略 [5][8][30] - 全国酒店数量超36万家,客房供给达2019年103%,但旅游人次仅为2019年90%,供需严重失衡 [30] - 华住聚焦县域下沉市场(人口近6亿,连锁化率仅30.7%),汉庭和全季品牌在下沉市场酒店数量排名第一和第四 [31][32]
华住20周年“硬核”局:开“样板房车”重走318川藏线,全线酒店让天险变通途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30
华住集团在318川藏线的战略布局 - 华住集团在318川藏线沿线已开设300多家酒店 覆盖从成都到西藏日喀则的必停站点 实现经济型到高端品牌的全类型布局[3][7] - 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汉庭 全季 桔子 花间堂 施柏阁和城际酒店 针对高海拔地区提供弥散供氧 地暖 24小时热水和免费洗衣等标准化服务[7][11][15] - 2024年7月华住第一万家门店落户林芝墨脱县 该县是中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 此前连锁酒店稀缺[7] 市场需求与旅游增长 - 318川藏线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2024年国庆假期四川甘孜州接待游客312.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3.85% 创历史新高[5] - 沿线基础设施落后 酒店连锁化率低 游客面临高反 住宿条件差等痛点 对标准化住宿需求迫切[8][11][17] - 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要打造多元旅游服务设施 拓展休憩场所功能 为酒店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19] 品牌营销与会员体系 - 华住会拥有2.9亿会员 通过"贵即赔"政策提供价格保障 会员预订可享受更优房价[3][16] - 公司推出"华住会酒店样板间房车"巡展活动 沿318国道行驶4580公里进行品牌推广 并在木格措景区开展专场直播[3][5][7] -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用户真实体验 突出高海拔地区酒店的服务优势 如汉庭理塘店的弥散供氧和可乐接待服务[1][3][15] 基础设施发展与行业机遇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 极大改善藏区基础设施水平[20] - 巴塘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打造"最美318巴塘段" 华住2022-2024年已在当地开设汉庭 全季 海友 星程等多品牌酒店[19] - 连锁酒店集团布局填补了沿线服务空白 为游客提供确定性住宿体验 推动"此生必驾318"从口号转化为可行旅程[20][22]
暑期落幕,酒店价格回调 北上广深商务酒店普遍降价超10%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23:11
酒店价格趋势 - 8月1日至9月1日期间 北上广深酒店价格普遍回调 10个品牌中9个均价下降 仅希尔顿逆势上涨3.5% [6][7] -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降幅显著 如家下跌27.2%至281.88元 汉庭降24.1%至317.95元 全季降20.7%至413.53元 [6] - 高端品牌波动温和 喜来登降8.0%至856.95元 反映高端需求稳定性 [7] 品牌表现分化 - 亚朵酒店2025年一季度ADR为418元 低于2019年429.5元 RevPAR同比降7.3%至304元 入住率降至70.2% [10] - 华住集团2025年二季度ADR同比降2%至290元 RevPAR降3.7%至235元 入住率从82.6%降至81% [13] - 首旅酒店2024年RevPAR降至167元 同比降3.2%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141元 同比降4.6% [12] OTA平台价格策略 - 平台间价差显著 飞猪出现19次最高价 携程出现16次最低价 [22] - 北京地区携程均价降13.0%至498.4元 去哪儿降12.5%至504.6元 [9] - 上海地区去哪儿均价降11.8% 维也纳某门店降幅达34.3% [9] 区域市场动态 - 北京酒店整体跌幅13.5% 桔子水晶跌36.9% 如家跌29.8% 亚朵跌19% [16] - 上海酒店整体跌幅14.6% 维也纳跌28.1% 锦江之星跌26.8% [16] - 广州经济型酒店价差扩大 如家某门店飞猪与携程价差达42元 [18] 行业供需结构 - 2024年底中国住宿设施达57万家 客房总数19.27万间 酒店供给恢复至2019年103%水平 [14] - 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仅恢复2019年同期89% 供需失衡导致五星级酒店出租率跌至58.25% [15] - 2025年暑期首周全国RevPAR同比降8% 入住率下滑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14] 品牌战略调整 - 中高端品牌如全季和桔子水晶在广州价格稳定 全季维持在387-456元区间 桔子水晶在309-362元区间 [20] - 维也纳广州某门店9月1日飞猪报价跳涨24%至323元 反映节假日价格弹性 [20] - 希尔顿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广州天河店涨价6%至689元 万富店降价8.6%至533元 [19]
亚朵上半年营收增长33.96% 中高端市场杀成红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4:36
核心观点 - 亚朵集团凭借"住宿+零售"双轮驱动模式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收入与利润双增长 其中零售业务表现尤为亮眼 同比增长80% [2] - 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压力 RevPAR等核心指标普遍下滑 中高端市场从蓝海转向红海 竞争加剧 [3][8] - 华住集团依托规模优势和下沉市场布局展现韧性 收入增长4.5% 净利润增长44.7% [4] 亚朵集团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37.4%至24.69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增长30.2%至4.27亿元 调整后EBITDA增长37.7%至6.1亿元 [2] - 2025财年前六月累计收入43.74亿元 较去年同期32.65亿元增长33.96% 累计净利润6.68亿元 较去年同期5.62亿元增长19.02% [2] - 零售业务收入9.65亿元 同比增长80% 零售GMV达11.44亿元 同比增长84.6% 其中618购物节GMV达5.78亿元 同比增长86.1% [2][6] 住宿业务运营指标 - 在营酒店数量达到1824家 同比增长29.2% 客房总数21.3万间 同比增长30.7% 管道内待开业酒店816家 [3] - RevPAR降至343元 同比下降4.4% ADR降至422元 同比下降4.1% 入住率降至76.4% 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 [3] - 4.0版本首店RevPAR超710元 目前已开业超30家 管道项目超60个 高端品牌萨和酒店首月RevPAR超800元 [3] 华住集团对比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增长4.5%至64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44.7%至15亿元 [4] - 在营酒店总数达12137家 同比增长18% 客房总数118.5万间 同比增长18.3% 新开业595家酒店 [4] - RevPAR同比下降3.8%至235元 ADR下降1.9%至290元 入住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至81% [4] 零售业务战略价值 - 零售业务毛利率高达52.7% 远超主营业务 2024年三季度零售收入已达自营租赁酒店收入的2.5倍 [6] - 注册会员数突破9600万 同比增长35.4% CRS渠道销售间夜占比达65.1% [6] - 通过海外仓向东南亚出口产品 Q2跨境GMV达1200万元 毛利率较国内高8个百分点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RevPAR同比下降6% ADR下降4% 入住率下降2% [3] - 全国酒店门店数量从2019年底33.8万家增至2024年底34.87万家 客房数量从不到1762万间增至1764万间 [8] - 华住通过规模化将单间造价降至11万元/间 经济型和中档酒店占比分别达44%和42% 中高端占比提升至7.3% [4][8] 产品创新与运营优化 - 亚朵3.6版本优化商旅场景便捷性与舒适度 4.0版本融合空间美学与属地文化 [3] - "疗愈酒店"主题房入住率较普通房型高15% 溢价达20% [8] - 西安大雁塔亚朵酒店通过盛唐文化IP改造 RevPAR提升至680元 新加坡乌节路亚朵酒店采用新中式美学+智能客控模式 入住率达85% [7] 管理质量提升 - 上半年关店34家 预计全年关店70-80家 主动淘汰不符合标准的酒店 [9] - 对在营门店的经营、体验进行动态评估 推动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9]
暑假接近尾声!酒店价格出现回调,如家、汉庭、全季跌幅靠前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07:21
酒店价格趋势 - 旅游旺季向开学季过渡期间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酒店价格普遍回调 在观察的10个酒店品牌中9个出现均价下降 仅希尔顿逆势上涨3.5% [3][5] - 经济型和中端品牌对季节变化敏感 普遍出现10%以上降价 如家酒店均价从387.15元降至281.88元 跌幅达27.2% 汉庭下降24.1% 全季酒店降幅20.7% [5] - 高端品牌波动较为温和 喜来登酒店均价降幅8.0% 希尔顿成为唯一均价上涨品牌 反映高端需求具有相对稳定性 [5] 不同等级酒店表现 - 经济型品牌价格调整幅度最大 如家 汉庭 全季降幅均超20% 中端品牌桔子水晶酒店均价下降19.3% 维也纳降幅11.1% 锦江之星降幅10.9% [5] - 高端品牌整体价格波动较小 喜来登酒店均价从931.1元降至856.95元 希尔顿从894.4元升至925.95元 显示品质需求支撑 [5] - 麗枫酒店降幅最小为5.1% 均价从355.3元微降至337.28元 显示相对稳健的市场定位 [5] OTA平台价格差异 - 不同OTA平台价格策略呈现显著分化 8月20日北京地区同程旅行以594.2元整体均价居首 较飞猪平台高出2.0% 携程平台572.9元处于最低价位 [7] - 上海区域携程平台以506.8元整体均价占据最高价位 较去哪儿平台484.4元高出4.6% 飞猪平台503.2元紧随其后 [7] - 9月1日淡季到来后平台价格调整策略显现两极分化 北京地区携程降幅最显著达13.0% 去哪儿均价下降12.5% 上海区域去哪儿平台降幅最大达11.8% [8] 区域市场表现 - 北京酒店价格下行幅度显著达13.5% 桔子水晶以36.9%跌幅居首 如家下滑29.8% 全季下滑24.1% 亚朵和汉庭分别回调19%与17.5% [10] - 上海酒店价格整体跌幅达14.6% 维也纳录得28.1%显著跌幅 锦江之星下滑26.8% 麗枫下滑19.1% [10] - 广州经济型酒店平台价差明显 如家酒店飞猪与携程价差达42元 五星级酒店各平台价格波动较小 价差不超过32元 [13] 公司经营数据 - 亚朵集团2024年全年ADR和RevPAR分别较上年下滑5.8%和6.8% 2025年第一季度均价418元不及五年前水平 RevPAR仅304元同比降幅达7.3% [22] - 华住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日均房价同比下降2%至290元 入住率从82.6%下降至81% RevPAR同比下降3.7%至235元 [25] - 北京首旅酒店集团2024年全年RevPAR回落至167元同比下降3.2% 2025年第一季度RevPAR进一步降至141元同比下降4.6% [25] 行业供需状况 - 酒店供给侧扩张速度显著快于需求恢复 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仅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9% 同期新增酒店客房总量达2019年的103% [29] - 供需失衡导致经营压力加剧 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五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跌至58.25% 三亚2024年暑期注册运营酒店达21522家较2023年增长6% [29] - 2025年暑期首周中国酒店RevPAR同比下降8% 入住率下滑成为主要拖累因素 多个城市高星级酒店入住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15% [30]
美股三大指数均小幅收涨,礼来涨近6%,中概股蔚来涨超10%
格隆汇APP· 2025-08-26 22:52
美股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纳指涨0.44% 标普500指数涨0.41% 道指涨0.3%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特斯拉和英伟达涨超1% 苹果、奈飞、亚马逊、Meta小幅上涨 [1] - 谷歌、微软、英特尔小幅下跌 [1] 制药行业动态 - 礼来涨近6% 公司口服GLP-1RAorforglipron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3期临床研究成功 [1]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72% [1] - 蔚来涨10.02% 亚朵涨5.84% 小鹏涨5.46% 理想涨2.71% 华住涨2.33% [1] - 腾讯音乐、万国数据、小马智行、名创优品、中通快递、网易至多涨1.98% [1] - 小米集团ADR涨1.65% 台积电ADR涨1.33% 腾讯控股ADR涨0.19% [1] - 拼多多ADR跌3.3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