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OBALFOUNDRIES(GFS)
icon
搜索文档
GLOBALFOUNDRIES(GF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5 12:30
业绩总结 - 第二季度2025年收入为1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 - Q2'25净收入为1,68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6%[58] - Q2'25净收入为22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7%[5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每股收益为0.42美元,同比增长11%[12] - Q2'25稀释每股收益(EPS)为0.41美元,同比增长46%[58] 用户数据 - 第二季度汽车市场收入为3.6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9] - 第二季度智能移动设备市场收入为6.83亿美元,同比下降10%[37] - 第二季度通信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市场收入为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46] - 第二季度家庭和工业物联网市场收入为3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财务指标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毛利率为25.2%,与去年持平[12] - Q2'25毛利润为408百万美元,毛利率为24.2%[58] - Q2'25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毛利润为425百万美元,非IFRS毛利率为25.2%[58] - Q2'25运营利润为196百万美元,运营利润率为11.6%[58] - 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率约为16%[17] - 截至Q2'25,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可交易证券总额为3.9十亿美元[50]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将超过10亿美元[51] - Q3'25净收入指导为1,675百万美元,毛利率预计为24.4%[53]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公司宣布与苹果、AMD、Qualcomm、NXP、SpaceX等合作,计划进行160亿美元的投资[17] 资本支出与现金流 - 2025年6月30日的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4.31亿美元,资本支出净额为1.54亿美元[69] - 2025年3月31日的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31亿美元,资本支出净额为1.66亿美元[69]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的报告显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计算,毛利润为3.55亿美元,净收入为2.11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EPS)为0.38美元[64] - 非IFRS调整后毛利润为3.79亿美元,非IFRS调整后净收入为1.89亿美元,非IFRS稀释每股收益(EPS)为0.34美元[64] - 2025年6月30日的报告显示,按IFRS计算,毛利润为3.95亿美元,净收入为1.55亿美元,稀释每股收益(EPS)为0.28美元[66] - 非IFRS调整后毛利润为4.11亿美元,非IFRS调整后净收入为2.11亿美元,非IFRS稀释每股收益(EPS)为0.38美元[66] - 2025年6月30日的非IFRS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2.77亿美元,非IFRS调整后自由现金流利润率为16%[69] - 2025年3月31日的非IFRS调整后EBITDA为5.58亿美元,非IFRS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5.2%[72] - 2024年6月30日的非IFRS调整后EBITDA为6.10亿美元,非IFRS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37.4%[72]
GlobalFoundries Reports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8-05 11:00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收入达16.88亿美元 环比增长6% 同比增长3% [6][7] - 毛利率为24.2% 与去年同期持平 但环比提升180个基点 [6] - 非IFRS每股收益为0.42美元 超出指导区间高端 [3][7] - 运营现金流达4.31亿美元 环比增长30% [7][15] - 非IFRS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2.77亿美元 环比大幅改善 [7][19]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及通信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终端市场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3] - 晶圆出货量(300mm等效)达58.1万片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7% [9] - 期末现金及有价证券总额达39亿美元 流动性保持充裕 [7] 战略举措进展 - 成为大陆集团高级电子与半导体解决方案独家制造合作伙伴 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 [8] - 签署收购AI处理器IP供应商MIPS的最终协议 增强RISC-V处理器IP组合 [8] - 推进"中国为中国"战略 与本土代工厂达成协议服务国内汽车芯片需求 [8] 下季度业绩指引 - 第三季度收入指引为16.75亿美元±2500万美元 [10] - 非IFRS毛利率指引为25.5%±100个基点 [10] - 非IFRS每股收益指引为0.38美元±0.05美元 [10]
GLOBALFOUNDRIES(GFS)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9 1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无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无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议程包括宣布会议开始和业务顺序、说明投票事项、进行投票并公布选举结果、休会正式会议以及问答环节 [3] - 截至2025年6月6日,公司有权投票的554,914,211股普通股中,约98.58%(即547,052,182股)亲自或通过代理出席会议,满足法定人数 [5] - 会议提议一是选举四名董事担任第一类董事,任期三年;提议二是批准任命普华永道为公司截至2025年12月31日财年的独立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 [10][11] -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多数投票赞成选举四名第一类董事和批准普华永道为公司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1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无
见证历史!美联储,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00:24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跌316.38点,跌幅0.70%,报44693.91点;纳指涨37.94点,涨幅0.18%,报21057.96点;标普500指数涨4.44点,涨幅0.07%,报6363.35点 [3] - 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2][3] - 银行股多数上涨:高盛涨0.25%,摩根士丹利涨0.18%,美国银行涨0.57%,富国银行涨0.2%;摩根大通跌0.05%,花旗跌0.61% [6][7] 特朗普与美联储动态 - 特朗普造访美联储,与鲍威尔讨论利率问题,称若利率降低3个百分点至1%,美国可省下1万亿美元 [5] - 特朗普提及可能解雇鲍威尔,但未明确行动 [5]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可能在12月或明年1月宣布新一任美联储主席提名人选 [5] 美联储银行资本监管会议 - 美联储史上首次召开银行资本监管公开会议,副主席鲍曼主持,鲍威尔未发言 [5] - 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参与“炉边对谈”,首次将AI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纳入公开议程 [5] 科技股与芯片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涨1.73%,亚马逊涨1.73%,谷歌涨1.02%,微软涨0.99%,脸书涨0.17%;苹果跌0.18%,特斯拉跌8.20% [7][8] - 芯片股涨跌不一:超威半导体涨2.19%,博通涨1.77%,英伟达涨1.73%,阿斯麦涨1.14%;英特尔跌3.66%,格芯跌2.24% [9][10] 公司动态与财报 - 特斯拉股价大跌8.20%,特朗普否认要“摧毁”马斯克公司 [7][8] - 英特尔Q2每股收益-0.67美元(预期-0.26美元),营收129亿美元(预期119.2亿美元),净亏损29亿美元(预期-12.6亿美元) [10][11] - 英特尔计划裁员15%,预计Q3营收126亿至136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26.4亿美元) [11] 行业前瞻 -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目标2031年实现年收入10亿美元,每年为2万人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9] - 微软工程师为OpenAI GPT-5准备服务器容量,预计最早下月发布 [9]
这类芯片,全球首颗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0 04:06
量子技术集成芯片突破 - 跨学科学术团队成功将量子光源和控制电子设备集成到单个硅芯片上,采用标准45纳米半导体工艺制造 [3] - 该芯片能产生连续的相关光子对流,这是量子应用的基本组成部分,标志着"量子光工厂"芯片大规模生产的重要一步 [4] - 芯片包含12个可并行操作的量子光源,每个谐振器必须与入射激光保持同步,克服温度漂移和干扰 [6] 技术细节与创新 - 通过集成光电二极管监测入射激光对准度并保持量子光产生,片上加热器和控制逻辑不断调整谐振频率 [7] - 采用内置反馈稳定每个光源,使性能在温度和制造工艺变化下保持可预测性 [7] - 芯片采用商用45纳米CMOS芯片平台制造,由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芯和Ayar Labs合作开发 [7]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该技术不仅可用于AI和超级计算的光互连,还能在硅平台上实现复杂量子光子系统 [7] - 随着量子光子系统规模和复杂性进步,该芯片可能成为安全通信网络、先进传感和量子计算基础设施的基石 [8] - 多位研究生作者已加入PsiQuantum、Ayar Labs、Aurora和Google X等公司,推动硅光子学和量子技术发展 [8] 研究背景与支持 - 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电子学》杂志,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帕卡德科学与工程奖学金和催化剂基金会支持 [9] - 芯片制造由Ayar Labs和GlobalFoundries提供 [9]
格罗方德与RISC-V芯片公司MIPS达成最终收购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2:12
收购概述 - 格罗方德宣布与人工智能和处理器IP领先供应商MIPS达成最终收购协议[1] - MIPS拥有40年历史,将扩大格罗方德的可定制IP产品组合[1] - 收购将帮助格罗方德通过IP和软件能力进一步实现工艺技术差异化[1] 技术协同 - MIPS最近推出Atlas产品组合,扩展了基于开放RISC-V规范的处理器IP产品[1] - Atlas产品组合包含专为实时和应用处理以及专门AI边缘处理内核设计的全面计算内核[1] - MIPS还推出Atlas Explorer虚拟平台,可在设计周期内优化性能、功耗和面积[1] 战略意义 - 收购符合不同市场对AI平台不断发展的需求[2] - 将帮助格罗方德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结合差异化工艺技术和世界级制造工艺[2] - 是公司在汽车、工业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应用中推动效率和性能极限的重要一步[2] MIPS发展历程 - MIPS历史上曾为游戏领域提供基于RISC架构的处理器,随后转向汽车领域[2] - 2022年战略重心调整为专注于为各类应用的实时计算场景(尤其边缘AI领域)提供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IP及软件工具[2] RISC-V技术 - RISC-V是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采用精简指令集计算原则[2] - 设计简洁、高效且模块化,支持多种数据宽度(如32位、64位、128位)[2] - 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工业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满足从微控制器到超级计算机的各种需求[2] 收购后规划 - 收购完成后MIPS将作为格罗方德旗下独立业务部门运营[3]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收购,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和监管部门批准[3] - 收购将加速MIPS发展路线图,提升性能、增加功能并推动RISC-V发展[3] 市场机遇 - MIPS在汽车、物理AI以及特定应用实时处理器领域看到机遇[3] - 与格罗方德的制造布局(40纳米、22纳米和12纳米制程)存在显著协同效应[3]
GlobalFoundries to Acquire MIPS to Accelerate AI and Compute Capabilities
Globenewswire· 2025-07-08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晶圆代工企业GlobalFoundries宣布收购AI和处理器IP领先供应商MIPS,此次收购将扩大其可定制IP产品组合,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 [1][3] 收购情况 - 收购战略意义:收购可扩大GlobalFoundries可定制IP产品组合,使其能通过IP和软件能力进一步差异化其工艺技术,为客户提供更灵活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工业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领域效率和性能提升 [1][2] - MIPS近期发展:基于开放RISC - V规范扩展处理器IP产品,推出Atlas系列计算核心套件和Atlas Explorer虚拟平台 [2] - 收购后续安排:收购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并获得监管批准,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收购后MIPS将作为独立业务在GlobalFoundries内运营并服务广泛技术领域客户 [3] 公司介绍 - MIPS:是汽车、工业和嵌入式市场自主平台计算子系统领先供应商,有40年RISC计算创新和安全处理经验,其技术基于开放RISC - V指令集架构,具备多线程能力 [4] - GlobalFoundries:是全球领先的必需半导体制造商,与客户合作创新,为多个高增长市场提供高能效、高性能产品,在美、欧、亚有全球制造布局 [5]
GlobalFoundries Announces Conference Call to Review Second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7-02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8月5日上午8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结果后举行电话会议 [1] 会议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5日上午8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与金融界举行电话会议 [1][2] - 有意者可通过指定链接注册参加电话会议 [2] - 公司财务结果和电话会议网络直播将在GlobalFoundries投资者关系网站上公布 [2] 公司介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为汽车、智能移动设备等多个高增长市场提供产品 [3] - 公司全球制造基地遍布美国、欧洲和亚洲,是全球客户值得信赖的可靠合作伙伴 [3] 联系方式 - 如需更多信息可联系ir@gf.com [5]
订单转向中芯国际,台湾联电要搞6nm?
观察者网· 2025-07-02 10:39
联华电子战略动向 - 公司正在评估进军6纳米尖端芯片生产的可行性,该领域目前由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主导 [1] - 探索潜在合作选项,包括扩大与英特尔在12纳米芯片生产方面的合作,并可能纳入6纳米技术 [1] - 首席财务官表示公司将依赖合作伙伴关系和协作以减轻财务负担,但未确认与英特尔的进一步合作 [2] - 公司考虑采用"轻资产"模式,寻求合作伙伴分担先进制程的资本支出 [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台积电(67.6%)、三星(7.7%)、中芯国际(6.0%)、联电(4.7%)、格芯(4.2%) [3][4] - 中芯国际已取代联华电子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制造商 [2] - 中国大陆预计到2030年占据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的30%,2024年以21%份额位居第二 [5] 技术挑战与成本 - 建设6纳米生产线起步成本可能高达50亿美元,年产量约2万片晶圆 [7] - 开发6纳米芯片需尖端EUV光刻机,每台成本1.8亿美元,或使用DUV光刻机但会降低质量效率 [8] - 联华电子2024年资本支出仅18亿美元,远低于中芯国际的70亿美元 [7] 市场环境与客户压力 - 中国大陆推动芯片生产本地化,联华电子部分客户将订单转移至大陆代工厂 [7] - 成熟节点半导体需求反弹低于预期,加剧行业竞争 [7] - 分析师指出进军先进制程的最大挑战是确保足够客户承担新增产能 [8] 潜在合作与合并 - 公司曾与格芯探讨合并事宜以应对中国大陆传统芯片生产的竞争 [8] - 与英特尔合作可使联华电子快速获得美国的生产能力、供应链和劳动力资源 [1]
赴美建厂税收抵免升至35%!“大美丽法案”有望加速推进“芯片制造回流美国”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9:32
美国政府推动半导体产业本土化政策 - 参议院通过法案修正案将半导体企业建厂税收抵免比例从25%提升至35% [1] - 该政策是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延伸 包含390亿美元专项拨款和750亿美元贷款支持 [1] - 英特尔 台积电 美光科技等企业若在2026年前完成美国本土先进制造产能扩建可享受升级后税收优惠 [1] 半导体企业投资动态 - 台积电正扩大美国建厂规模 英伟达 美光 格芯等美资企业相继追加本土投资 [2] - 相关芯片半导体企业股价截止发稿均无明显异动 [1] - 特朗普政府对半导体技术进口展开关税调查 强化了企业赴美设厂紧迫性 [2] 政策影响与产业趋势 - 关税风险与税收优惠形成政策组合拳 推动全球半导体巨头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 [2] - 法案修正案仍需众议院在7月4日前完成二次表决 [2] - 两届政府通过税收调节和贸易壁垒双重杠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目标形成跨党派共识 [2] 政府策略差异 - 特朗普团队更倾向通过关税工具和税收减免引导产业布局 而非直接补贴 [1] - 美国商务部正就既有补贴项目与业界展开重新谈判 [1] - 尽管策略不同 但推动半导体供应链回流的目标一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