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缘科技(301117)

搜索文档
佳缘科技(301117)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0
会议相关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2] - 决定于2025年9月12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11] 报告审议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3]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4][5] 资金与项目 - 同意使用不超8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12个月[6] - 同意调整两项目投资结构并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7] 制度修订 - 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8][9] - 审议通过修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和买卖本公司股票管理制度》[10]
佳缘科技(301117) - 《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7 11:50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值管理制度 二〇二五年八月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市值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市值管理行为, 维护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 —市值管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 件及《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 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指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 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公司应当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采取措施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 益,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稳健经营,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运用, 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 露质量和透明度,必要时积极采取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公司投资价值合理、 充分反映公司价值。 第二章 市值管理的目的与基本原则 第三条 市值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合规的信息披露,增强公司透明度, 引导公司的市 ...
佳缘科技(30111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和买卖本公司股票管理制度》(2025年8月)
2025-08-27 11:50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和买卖本公司股票 管理制度 二〇二五年八月 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是指登记在其名下和利 用他人账户持有的所有本公司股份。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从事融资融券交易的,还包括记载在其信用账户内 的本公司股份,也应遵守本制度并履行相关询问和报告义务。公司董事和高级管 理人员不得从事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证券的融资融券交易。 第四条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买卖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前,应知 悉《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相关 规定中关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短线交易等禁止行为的规定,不得进行违法违 规的交易。 在锁定期间,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依法享有的收益权、表决 权、优先配售权等相关权益不受影响。 第二章 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申报 1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和买卖本公司股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佳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 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及买卖本公司股票的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 ...
佳缘科技(3011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668亿元,同比增长6.87%[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7%至1.67亿元[58] - 公司营业收入从1.56亿元增至1.67亿元,同比增长6.9%[163][1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7.07万元,同比下降29.6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3.7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1.91%[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778万元降至547万元,同比下降29.7%[1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股,同比下降25.00%[21]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8元降至0.06元,同比下降25%[165] - 母公司净利润从1827万元降至1632万元,同比下降10.7%[168] - 综合收益总额为1631.72万元,同比下降10.7%[16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78,104,462.62元[17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190.51元[183]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269333.93元[18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6.81%至9102.42万元[58] - 营业成本从7792万元增至9102万元,同比增长16.8%[164]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9%至3045.21万元[59] - 研发费用从2979万元增至3045万元,同比增长2.2%[16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至842.32万元[58] - 所得税费用同比减少74.46%至-67.04万元[58] - 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8.02%至6563.58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2.11%[64] - 职工薪酬成本同比上升37.38%至345.18万元,主要因代加工业务增长[64][65] - 信用减值损失达1344.42万元,占利润总额-342.87%[67]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69万元收窄至-1344万元,改善35.1%[16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政务服务医疗健康信息安全及解决方案等[12] - 公司专注于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主要服务国防军工、医疗健康和政务服务领域[28] - 公司产品包括信息安全产品专用芯片板卡安全平台及整机安全平台[12][13] - 网络信息安全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43%至5238.44万元,毛利率为63.92%[61][62] - 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82%至1.1亿元,毛利率为36.66%[61][62] - 军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32%至1.42亿元,毛利率下降7.89个百分点至46.95%[61][62] - 云安全收入占公司最近会计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10%以上[47] - 公司AI产品销售以经销商模式为主,充分利用经销商服务能力及市场资源进行区域市场开拓和维护[34]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同比激增401.01%至6055.48万元,但毛利率下降18.27个百分点[6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2]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接待国信资管、诚通资管、国金证券实地调研,讨论经营业绩、研发投入及业务布局[97][98] - 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应社会投资者提问[98] - 公司于2025年6月11日接待中泰证券、朱雀投资实地调研,讨论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及业务进展[98]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99]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99]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99] - 公司于2025年3月3日完成董事会换届,王进任董事长、朱伟民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00][101] - 公司于2025年3月3日聘任付超、沈加志、唐华为副总经理[101]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朱伟民[2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进与尹明君夫妇[190] - 股东王进直接持股比例为37.68%,持股数量为48,671,700股[145] - 股东朱伟华持股比例为8.18%,持股数量为10,560,340股[145] - 股东朱伟民持股比例为5.47%,持股数量为7,059,605股[145] - 成都佳多吉商务信息咨询中心持股比例为2.43%,持股数量为3,136,000股[145] - 王进通过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37.80%的股权[146] - 王进与尹明君为夫妻关系,两人合计控制公司37.97%的股权[146] - 尹明君通过佳多吉间接控制公司2.43%的股权[146] - 公司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期初46,444,756股变更为期末49,718,733股,变动比例约7.0%[140]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由期初45,818,544股增至期末79,449,887股,增幅约73.4%[139] - 股份总数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36,905,320股,期末总股本为129,168,620股[14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802户[14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股份限售承诺正常履行中[11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13] - 公司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六个月[113] - 公司股东成都佳多吉商务信息咨询中心股份限售承诺已履行完毕,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14]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10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募集资金净额9.95亿元,报告期内使用268.97万元[79]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25亿元,使用比例72.84%[79] - 期末尚未使用募集资金3.12亿元,存放于专户[7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99,499.28万元,超募资金为40,478.07万元[84]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总金额12,000.00万元,占超募资金总额29.65%[84]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000.00万元,后于2023年6月26日全部提前归还[84] - 2023年使用超募资金12,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65%[84] - 2024年使用超募资金12,0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65%[84] - 2025年使用超募资金6,123.11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15.13%[84] - 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026.00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267.44万元,总计2,293.44万元[85] - 2023年10月使用不超过8,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4年6月7日提前全部归还[85] - 2024年8月再次使用不超过8,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6,849.97万元并于2025年6月24日提前归还[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85] - 信息化数据平台升级建设项目在报告期内产生收入6,622.34万元[84] - 研发及检测中心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时间调整至2026年12月31日[84] - 信息化数据平台升级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天辰路333号[84] - 研发及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变更为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天辰路333号及北京市海淀区建枫路(南延)6号院[84] - 研发及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5.4%[8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100.08%[83] - 研发中心项目未达计划进度因设备购置延期及选址调整[83] - 研发中心项目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至2025年12月31日[83] - 承诺投资项目整体累计投入金额占承诺总额的73.15%[8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5.01万元,同比改善17.1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7.14%至-4245.01万元[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0.86%至-2445.59万元[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4.58亿元,同比增长58.2%[17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3.86亿元,同比增长59.0%[17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2.73亿元,同比增长50.9%[170] - 支付给职工现金为4033.34万元,同比增长3.4%[1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07亿元,其中收到其他投资活动现金13亿元[17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60亿元,同比下降34.8%[17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84.38万元,同比改善11.9%[172]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6.41亿元,其中支付其他投资活动现金13亿元[173]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3.40亿元,同比下降38.1%[17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5.47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20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2%[21] - 货币资金减少5.14个百分点至3.62亿元,占总资产23.4%[69] - 存货增长2.9个百分点至4.38亿元,占总资产28.28%[69] - 应收账款增长0.73个百分点至4.11亿元,占总资产26.55%[6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62,220,966.89元,较期初436,860,691.32元下降17.1%[15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10,966,485.53元,较期初395,256,580.12元增长4.0%[155] - 存货期末余额437,730,881.63元,较期初388,421,516.09元增长12.7%[15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10,743,336.91元,较期初200,737,670.01元增长5.0%[15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60,051,666.67元,较期初61,135,402.86元下降1.8%[15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27,816,405.44元,较期初108,113,283.82元增长18.2%[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320,215,042.84元,较期初1,314,706,171.80元增长0.4%[159]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41,340,904.13元,较期初419,160,828.73元下降18.6%[158]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92,488,147.34元,较期初375,020,747.88元增长4.7%[160]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153,694,172.60元,较期初144,519,908.78元增长6.3%[160] - 流动负债合计从1.96亿元增至2.11亿元,同比增长7.7%[161] - 租赁负债从1644万元增至1772万元,同比增长7.8%[1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系收到业绩补偿款[73]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本期购入及售出金额均为1.3亿元[78] 投资与子公司情况 - 报告期投资额900万元,较上年同期612万元增长47.06%[74] - 重大股权投资总额900万元,涉及四川安全、中科柒贰、上海航缘汇等5家公司[75][76] - 公司子公司包括前进医信中科柒贰实验室京缘和航缘汇新宏安川石克锐达及雄安子公司[12] - 子公司四川前进医信科技净利润为-1,651,761.24元,净资产3,786,353.27元[92] - 子公司北京市京缘和科技净利润为-5,811,554.25元,净资产28,925,258.34元[92] - 子公司上海航缘汇科技净利润为-2,288,097.63元,净资产1,352,029.35元[92] - 子公司成都新宏安微波科技净利润为-1,162,650.44元,净资产11,436,637.22元[92] - 公司设立子公司河北雄安佳缘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认缴出资510万元,占注册资本51%[13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主要客户付款周期较长但坏账风险较低[95] - 公司存在订单波动风险,受客户采购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96] - 公司报告期存在劳动纠纷诉讼,涉案金额40.53万元,一审庭审结束待判决[120] 行业与市场前景 - 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47] - 健康产业规模到2030年将达16万亿元[48] - 国防预算投入增加信息化专项资金占比显著提升[48] - 中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预计2025年达1245亿元(2021-2025年CAGR 27.9%)[51] - AI医疗市场预计2024-2032年以43%年增速达4910亿美元[51] - 国家明确要求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41] - 网络安全被定位为数字经济的"安全底座",覆盖国防、经济、民生等重点领域[38]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31项及软件著作权199项[56] - 公司掌握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安全防护等核心技术[45] - 公司研发采用自主研发和受托研发两种模式,自主研发聚焦前瞻性技术研究[37] - 受托研发模式中客户通过招投标选择技术方案优秀且成本报价合理的供应商[37] - 公司网络安全产品生产环节包含贴片、焊接、软件加注、硬件总装和试验测试,由自建产线承担[36] - 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原材料采购包括芯片裸片、结构件、连接器、印制板、阻容、辅料等[34] - 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集成业务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存储卡、计算机、显示设备、应用服务器、数通设备、综合布线设备等[35] 公司基本信息与地位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指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2]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11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5]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张顺证券事务代表为刘贝贝[16]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为成都高新区天辰路333号[16] - 公司联系电话为028-86938681传真为028-62122223电子信箱为dongban@jykjzb.com[16] - 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GB/T4754-2017中的I6531类别)[38] - 公司网络信息安全产品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38] - 公司是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装备供应商与研制单位[43] - 公司在网络信息安全行业民营企业中占据优势地位[43] - 公司产品用于航天航空地面等领域[43] - 公司获得国防军工医疗健康和政务服务领域客户高度认可[43] - 公司是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43] - 公司于202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188]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9.96万元[26]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68.94万元[2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2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6]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7]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1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11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处罚及整改情况[12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22]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11] - 报告期内公司未出现环保违法违规受处罚情况[111] - 公司采取不裁员不降薪政策并适时开展招聘[110] - 公司及时缴纳各项税款并积极促进就业[111] - 公司通过现场调研电话咨询等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110] - 公司及子公司共租赁物业20处,租赁面积合计4624.58平方米[131] - 所有权受限资产详情见合并报表项目注释[73] - 报告期未发生重大资产计量属性变化[73]
佳缘科技股价震荡下行 盘中一度快速反弹2%
金融界· 2025-08-26 19:02
股价表现 - 8月26日开盘价37.00元 最高价37.85元 最低价35.83元 收盘价36.4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83% [1] - 盘中出现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成交金额达9487.50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属于软件开发行业 主营业务涵盖数据安全和国产芯片领域 [1] - 四川板块上市公司 当前总市值47.06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96.78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1.55亿元 [1]
A股异动丨佳缘科技跌逾4% 部分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3.41%公司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26 06:49
股价表现 - 公司盘中股价一度下跌4.43%至35.83元 [1]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兼副总经理朱伟华计划减持不超过26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04% [1] - 持股5%以上股东兼副董事长、总经理朱伟民计划减持不超过176.4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37% [1]
8月25日A股投资避雷针︱隆基绿能:上半年净亏损25.69亿元;华钰矿业:股东青海稀贵金属拟减持不超1%股份





格隆汇· 2025-08-23 01:59
股东减持 - 盾安环境股东紫金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 [1] - 新强联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肖争强与肖高强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 [1] - 佳缘科技高管朱伟华与朱伟民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3.41%的公司股份 [1] - 顺威股份股东西部利得增盈1号计划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 [1] - 生意宝股东涉其网络计划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 [1] - 华钰矿业股东青海稀贵金属计划减持不超过1%的公司股份 [1] - 德才股份股东红塔创新计划减持不超过140万股公司股份 [1] - 赛伍技术一致行动人苏州苏宇与苏州赛盈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1.32%的公司股份 [1] 项目终止 - 江苏国泰决定终止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1] 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25.69亿元 [1]
8月22日增减持汇总:长江电力增持 圣诺生物等8股减持(表)
新浪证券· 2025-08-22 14:37
长江电力增持情况 - 控股股东拟增持40亿元至80亿元公司股份 [1][2] 上市公司减持情况 - 盾安环境股东紫金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 - 佳缘科技部分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41%股份 [2] - 顺威股份股东西部利得增盈1号拟减持3%股份 [2] - 新强联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2] - 德才股份股东红塔创新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2] - 圣诺生物股东川发投资、卢昌亮、王晓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43%股份 [2] - 安乃达股东宁波思辉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2] - 万业企业第二大股东三林万业拟减持不超过2.76%股份 [2]
佳缘科技(301117.SZ):高管朱伟华、朱伟民拟减持合计不超3.41%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22 13:22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兼副总经理朱伟华持有公司股份10,560,340股 占总股本比例8.18% 计划减持不超过2,640,000股 占总股本比例2.04% [1] - 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和/或集中竞价交易 实施时间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 [1] - 持股5%以上股东兼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伟民持有公司股份7,059,605股 占总股本比例5.47% 计划减持不超过1,764,900股 占总股本比例1.37% [1] - 两位股东合计减持股份不超过4,404,900股 合计减持比例不超过3.41% [1]
佳缘科技:朱伟华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64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2:57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兼副总经理朱伟华持有公司股份约105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8.18%,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6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04% [1] - 持股5%以上股东兼副董事长、总经理朱伟民持有公司股份约70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47%,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7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37% [1] - 减持计划执行窗口为公告发布后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涉及两位关键管理人员合计减持比例达3.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