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星股份(300421)
icon
搜索文档
A股公告精选 | 机器人概念股众辰科技(603275.SH)提示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1:43
邮储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 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全资一级子公司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亿元 [1] - 旨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 对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需监管批准 [1] 拓新药业增资生物科技公司 - 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增资江苏仅三生物 持股比例增至1.75% [2] - 标的公司实现高纯度麦角硫因制备 产品涵盖护肤品、口服胶囊等 [2] 安克创新研究境外融资 - 正研究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以扩大全球化布局 [3] - 具体方案尚未确定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3] 合盛硅业股权转让 - 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5.08%股份(6000万股)予肖秀艮 总价26.34亿元 [4] - 不涉及控制权变更 需交易所审核及登记过户 [4] 珠海冠宇专利诉讼结果 - 最高人民法院终审驳回宁德新能源(ATL)诉讼请求 [5] - 累计14个ATL专利被宣告无效 12案撤诉 4案被驳回 不影响公司经营 [5] 力星股份终止收购 - 因条款未达成一致 终止现金收购飞燕钢球控股权 [6] - 不影响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 [6] 中报业绩预告 - 品茗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800万至3400万元 同比增231.79%-302.89% [7] - 天德钰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净利1.52亿元 同比增50.89% [7] 重大合同中标 - 金帝股份与璧山区政府签订不低于15亿元工业项目投资合同 [8] - 平高电气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合计14.50亿元 [8] - 白云电器预中标1.64亿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 [8] 股份回购与减持 - 华源控股拟回购2000万至4000万元A股股份 [10] - 亚信安全股东南京乐信等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0] - 嘉和美康股东国寿成达已累计减持3%股份 [10] - 福莱新材股东拟减持不超1.33%股份 [10] - 秦川物联计划减持不超过1%已回购股份补充流动资金 [10]
时隔三个半月!这事告吹!
IPO日报· 2025-07-16 11:26
收购终止事件 - 力星股份宣布终止筹划收购飞燕钢球控股权事项 因双方无法就收购条款达成一致 [1] - 公司表示终止收购不会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 收购标的分析 - 飞燕钢球成立于2004年 专注于∮0.5—∮12.7mm精密钢球研发制造 产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3] - 飞燕钢球在∮3mm以下微小钢球领域具有技术壁垒 微型钢球冷镦球坯工艺国内领先 [3] - 飞燕钢球占据国内商用车及重卡市场90%以上份额 为美国牧马人、福特皮卡等国际品牌配套 [3] 收购战略意图 - 力星股份主营业务为精密轴承滚动体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 [3] - 收购旨在补充非轴承领域技术空白 形成"技术互补+市场协同"战略格局 [3] - 通过整合飞燕钢球技术积累 快速切入微型高精度滚动体赛道 拓展高端装备制造市场 [3] 公司财务状况 - 力星股份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2021-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90亿元、0.62亿元、0.60亿元、0.55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52亿元(同比+4.66%) 归母净利润1712.93万元(同比+11.28%) [5]
与交易对方未能就收购相关条款达成一致 ,力星股份终止收购飞燕钢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0:35
收购终止 - 力星股份决定终止收购飞燕钢球控股权事项 因双方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就收购条款达成一致 [1] - 公司此前于3月31日公告拟以现金方式收购飞燕钢球控股权 旨在拓展产业链 [1] - 终止收购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寻求其他发展机会 [3] 飞燕钢球业务与技术 - 飞燕钢球核心产品涵盖∮0 5—∮12 7mm的轴承钢 不锈钢钢球 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 精密机械等领域 [1] - 在∮3mm以下微小钢球领域具备技术壁垒 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工艺在国内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 - 汽车转向器领域钢球产品占据国内商用车及重卡市场90%以上份额 间接为美国牧马人 福特皮卡等配套 [2] - 2008年通过TS16949国际质量认证 微型钢球冷镦球坯工艺开发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2] 力星股份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精密轴承滚动体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产品包括轴承钢球和轴承滚子 [2] - 轴承钢球应用于汽车 精密数控机床 轻工家电 机器人 风电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轴承滚子应用于轨道交通 盾构机主轴 风电主轴 重卡等负荷能力要求较高的领域 [2] 收购的战略意义 - 收购飞燕钢球可补充非轴承市场 形成"技术互补+市场协同"的战略格局 [2] - 增强公司在微型高精度滚动体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2] - 飞燕钢球位于青岛临港路 距离青岛港40分钟车程 地理优势显著 便于辐射东北亚及欧美市场 [3] - 整合飞燕钢球制造能力与港口资源 可快速切入山东及东北的重工业集群 填补区域市场空白 [3]
力星股份(300421) - 关于终止筹划收购股权事项的公告
2025-07-16 07: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现金收购飞燕钢球控股权[2] - 2025 年 3 月 31 日披露收购事项公告[2] - 因条款未达成一致终止收购[3] 未来展望 - 终止收购不影响业绩和财务状况[4] - 公司围绕既定战略寻发展机会[4]
力星股份:终止筹划收购股权事项
快讯· 2025-07-16 07:44
力星股份终止收购事项 - 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收购青岛飞燕临港精密钢球制造有限公司控股权 [1] - 终止原因为在约定时间内未能就收购条款达成一致 [1] - 收购筹划期间已积极推进工作并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 [1] - 此次终止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1]
A股减速器概念午后活跃,福达股份封板涨停,金道科技、精锻科技、豪能股份、隆盛科技、中大力德、力星股份等跟涨。
快讯· 2025-07-16 05:07
A股减速器概念板块表现 - 减速器概念板块午后活跃,福达股份封板涨停 [1] - 金道科技、精锻科技、豪能股份、隆盛科技、中大力德、力星股份等个股跟涨 [1]
风电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深远海加速推进,供需催生结构性涨价
广发证券· 2025-07-04 08:20
核心观点 - 国内深远海大型化加速推进,风机价格拐点已至,预计25年陆风装机100GW左右,海风装机15GW;聚焦铸锻件、叶片环节结构性涨价;海外风电发展向好,国内深远海市场启动;投资关注搭载“两海”东风&产值抗通缩主线 [5] 政策护航深远海发展,整机价格迎拐点 国内:深远海催化不断,风电发展进入快车道 - 十四五目标下各省市海风发展目标坚定,看好25/26年海风招标与装机高增,2025年并网项目或在24Q4及2025年开工,2026年并网项目或在2025年招标开工 [15] - “十四五”风电总装机量新增278.79GW,大部分省市风电新增装机量占风光总装机量达50%以上 [18] - 2025年1 - 3月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28.6GW,同比+22.7%,预计25年陆风装机100GW左右,海风装机15GW [21] - 预计2025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增长至4.2GW,同比高增36%,2026年达8.7GW,2024 - 2029年CAGR达27% [24] - 东南亚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大,预计2025年亚非拉地区风电装机约23.9GW [5] - 国内深远海项目进展良好,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降本助力发展,未来降本空间大 [35] - 大兆瓦降本推动收益率提升,深远海开发驱动大型化趋势可持续 [36] - 海上风电平价化进程中,规划放量与价格承压并行,“十四五”海风装机容量规划明确 [42] 整机告别低价中标,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 2024年以来政策防控行业“内卷”,风电行业调整策略,注重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 [42] - 2024年10月风电整机商签署自律公约,制止恶性竞争 [47] - 央国企开发商调整招投标策略,遏制恶性低价竞争,未来通过“价格 + 技术 + 服务”评标体系实现良性循环 [48][50] 出海:海外政策加码提升海风装机需求,国产厂商出口优势凸显 - 全球海上风电景气度高,各国政策加速发展,预计2023 - 2027年新增装机量CAGR达18.92%,2026年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65GW [51] - 欧洲电价高,对可再生能源成本接受度高,国内厂商整机价格优势明显 [53] 大兆瓦铸锻件供需偏紧,或迎结构性涨价机会 主轴:铸造主轴在深远海渐成趋势,25年大兆瓦型号供需偏紧 - 主轴是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工艺分锻造和铸造,不同风机技术路线和容量应用场景不同 [66][69][71] - 风机大型化下,大兆瓦主轴有望价量齐升,海上多用铸造主轴,陆上多用锻造主轴 [83][84] 铸件:竞争要素在于成本,差异体现在工艺水平和规模优势 - 风电铸件市场将从产能过剩变为供不应求,24 - 26年总需求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8%,26年需求近319万吨 [86] - 长扩产周期叠加置换设备产能效率降低,未来3年产能增长有限,26年有效产能预计280万吨左右 [87] - 铸件竞争要素主要是成本,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产品价格和利润影响大 [92][93] 定价模式:成本加成为主,稀缺产能具备一定议价能力 - 风电铸锻件定价以成本加成模式为主,格局优的环节具备议价权 [102][106] - 铸件环节国内具备全球话语权,龙头全球份额约30%;主轴环节国内具备全球话语权,双寡头格局相对稳定 [109] 海风助力叶片大型化,供需偏紧催生涨价机会 格局:双寡头竞争,25年供需偏紧催生结构性涨价 - 全球海上风电景气度高,预计2022 - 2026年新增装机量CAGR达29.18%,2026年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460.5GW [110] - 风电装机大型化推动叶片升级,行业门槛提升,集中度提高 [120] - 2025年风电叶片市场有望量价齐升,需求侧国内新增装机容量预计达115GW,同比+32.20%;供给端扩产周期长,短期新增供给弹性小 [120][121] - 叶片行业双寡头特征明显,时代新材和中材科技市占率接近50%,下游客户绑定紧密,海外市场拓展有望提升市占率 [124][130] 产业发展趋势:大型化、轻量化 - 风电新装机大容量增大趋势明显,大叶片是必然趋势,风机大型化对整机研发和叶片供应链提出更高要求 [131] - 时代新材在风电叶片技术领域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技术突破带来产能提升 [133] - 风电叶片碳纤维替代化可减重又经济,未来碳纤渗透率将提高 [138] 定价模式:成本加成模式,原材料价格传导需3 - 6个月 - 风电叶片制造对上游材料依赖性强,时代新材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传导时滞影响 [141][142] - 原材料价格与叶片报价联动周期有3 - 6个月滞后期,预计2025年二季度叶片订单合同单价增长 [147] - 环氧树脂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玻璃纤维是风电叶片重要原材料,玻纤市场需求缓慢复苏,产能供过于求 [147][149] 风电产业链:“两海”共振,聚焦结构性涨价环节 整机:竞争格局优化,价格有望筑底企稳 - 陆风大型化进入瓶颈期价格拐点初现,2025年陆风整机盈利有望触底回升 [153] - 《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发布,拉长陆风景气周期 [157] - 海风竞争格局变化,头部厂商凭借成本管控与区位优势有望受益,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升高 [157] 铸件:供需反转支持结构性涨价,行业格局持续优化 - 铸件成本竞争要素体现为成本,技术壁垒相对较低 [158][159] - 24 - 26年市场供需反转,从产能过剩变为供不应求,国内具备全球话语权,行业龙头为日月股份 [163][164] 主轴:双寡头竞争,大兆瓦配套产能仍稀缺 - 主轴是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行业壁垒高,格局较稳定,大兆瓦机型适配的铸造主轴产能有一定稀缺性 [168][176][178] 塔筒:技术要求提高 + 码头资源稀缺,集中度有望提升 - 风机大型化提高塔筒技术壁垒,柔塔、桁架塔、钢混塔等新型塔筒发展良好 [182][183][184] - 码头资源稀缺,优良码头有利于产品出口和公司控费,2024原材料价格下降、产业规划集中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189][191] 海缆:深海化不断推进,高电压等级量利齐升 - 需求侧海缆环节量利齐涨,供给侧行业壁垒高,预计25年风机大型化下海缆保持抗通缩特性 [196] - 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企业处于海缆行业第一梯队,亨通光电等有望获取外溢订单 [200] 叶片:双寡头格局,供需紧平衡催生结构性涨价机会 - 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预计达170GW,国内风电需求预计达115GW,同比增长32.20%,大叶片供需紧张 [201] - 风电装机大型化推动叶片升级,行业门槛提升,集中度提高,2025年叶片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206][209] - 叶片行业双寡头特征明显,时代新材和中材科技市占率接近50% [210] 投资建议 - 投资主线核心关注搭载“两海”东风&产值抗通缩,关注整机及零部件具备大兆瓦生产能力、积极推进海风部署及海外客户占比较高的厂商 [214]
力星股份(300421) - 力星股份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
2025-06-18 09:50
股东持股及减持情况 - 三位股东合计持股8844843股,占总股本比例3.01%[2] - 三位股东合计拟减持不超2180000股,占比0.74%[9] 减持相关信息 - 拟减持原因是自身资金需要[4]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时间2025年7月9日至10月8日[6] - 减持价格依市场及交易方式定[6]
京东方A拟收购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30%股权;黑芝麻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3:15
并购重组 - 海螺新材控股子公司海螺环境拟收购河南康宁特环保科技80%股权及郑州康宁特环境工程100%股权 合计交易价格约1 86亿元 最终价格根据资产负债盘点调整[1] - 京东方A拟参与公开竞价收购咸阳彩虹光电30%股权 挂牌底价48 49亿元 目前处于公开征集受让方阶段[2] - 吴通控股拟以8400万元现金收购控股子公司吴通智能电子20%股权 以推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3] 增减持 - 思特威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45万股 持股比例由7 35%降至6 99%[4] - 双飞集团两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10万股 其中顺飞投资减持90万股(0 4123%) 腾飞投资减持120万股(0 5497%)[5] - 力星股份三名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18万股 包括赵高明减持88万股(0 30%) 汤国华减持65万股(0 22%) 沙小建减持65万股(0 22%)[6] 风险事项 - 华阳新材澄清主营业务未涉及稀土永磁领域 目前主业为铂铑钯等贵金属回收加工 近期原材料采购成本因贵金属价格上涨而上升[7] - 黑芝麻收到广西证监局警示函 涉及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问题 公司将按要求整改[8] - 拉卡拉H股上市事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尚未确定[9]
力星股份: 力星股份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2:31
股东减持计划公告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赵高明计划减持不超过880,000股,占总股本0.30% [1]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汤国华计划减持不超过650,000股,占总股本0.22% [1] - 公司总经理助理沙小建计划减持不超过650,000股,占总股本0.22% [1] - 三位股东合计计划减持不超过2,180,000股,占总股本0.74% [1] 股东基本情况 - 赵高明现任董事、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持有3,566,275股,占总股本1.21% [1] - 汤国华现任董事、副总经理,持有2,639,284股,占总股本0.90% [1] - 沙小建现任总经理助理,持有2,639,284股,占总股本0.90% [1] - 三位股东合计持有8,844,843股,占总股本3.01% [1] 减持计划实施细节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1] - 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 [1] - 减持期间若发生送股或转增股本等情况,将对减持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