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300308)

搜索文档
光模块CPO延续调整,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81)成交额超1亿元,中际旭创跌超4%
新浪财经· 2025-09-09 06:15
市场表现 - AI算力方向震荡调整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2.26% [1] - 光模块CPO概念股权重占比超50%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易点天下领涨1.65% 华策影视领跌5.45%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下跌2.24% 成交额超1.8亿元 [1] 资金动向 - 近两周ETF规模增长2.51亿元 近10日吸金近2.8亿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4.04亿元 [1] - 近2周ETF累计上涨0.86%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行业前景 - 科技巨头持续加大算力投入 资本开支指引乐观 [2] - OpenAI 2025-2029年累计现金消耗预计达1150亿美元 较半年前预期激增800亿美元 [2] - 博通财报强化ASIC叙事 海内外科技厂商对ASIC需求将大幅增长 [2] - 光模块产业链作为海外AI门票资产 持续受益FOMO 2.0时代 [2]
中际旭创、新易盛成交额均超1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9 05:52
公司成交表现 - 中际旭创单日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2] - 新易盛单日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2] 行业交易活跃度 - 光模块行业单日出现两家公司成交额均突破百亿级规模 [2]
中际旭创-025 年亚洲领袖会议董事长会议-需求强劲、SiPho(硅基光子学)趋势及供应动态;买入评级
2025-09-09 02:40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光模块制造商中际旭创 (Innolight, 300308 SZ) [1] * 行业为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 (AI) 网络所用的光收发器 (optical transceiver) 行业 [1][4][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长期需求前景 * 主要客户拥有多年的数据中心计划 表明对光收发器的需求将持续 [1][4] * 在目前主要使用铜连接的扩展网络 (scale-up networks) 中 有可能引入光学连接 这将为光收发器创造长期的增量需求 [1][4] * 3 2T产品的升级可能成为未来新的增长动力 预计放量将在2027-28年时间框架开始 [1][5] 硅光技术 (SiPho) 与成本优势 * 硅光技术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 并能改善公司的利润率状况 [6] * 硅光收发器已占中际旭创出货量的重要部分 [7] * 通过每台收发器使用更少的连续波 (CW) 激光器 (例如 新技术下800G收发器仅需2个激光器 而非目前的4个) 可降低物料清单 (BOM) 成本 [10] * 光子集成电路 (PIC) 的更高集成度 通过集成更多功能 (如接收功能) 减少有源/分立元件数量 从而进一步降低BOM成本 [10] 供应动态与瓶颈 * 需求增长超过供应 上游组件是关键的供应瓶颈 包括光学激光器 特定电子芯片 硅光集成电路 (SiPho ICs) 和某些无源组件 [8] * 考虑到建设新产能和培训新工人所需的时间 需求的快速攀升使得上游组件供应难以跟上 [8] * 公司已锁定关键供应商的供应以满足明年的收发器出货预测 并将探索可行的新供应商以确保整体组件需求 [9] 竞争壁垒与市场地位 * 产能和按时交付的能力 在没有足够产能的情况下 新供应商很难被客户接受 [11] * 新产品 新技术开发的能力和效率 随着升级加速和技术快速变化 新进入者难以跟上客户的路线图 [12] * 客户通常偏好拥有3~4家供应商的健康生态系统 在已有3~4家供应商后 引入新供应商的动机通常较低 [12] * 这些因素为新进入者建立了相对较高的壁垒 表明竞争格局将比一些投资者担心的更为稳定 [13] 财务与估值 * 公司当前估值为基础情景下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 (EPS) 的28倍和2027年预期每股收益的22倍 在历史背景下并不显得昂贵 [15] * 目标价格为人民币442元 基于3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P/E) [19] * Goldman Sachs对中际旭创持有买入 (Buy) 评级 [1][14][16]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下行风险包括 800G需求慢于 差于预期 1 6T爬坡速度慢于 差于预期 利润率不稳定 地缘政治风险 以及组件供应状况恶化限制出货增长 [19] 公司优势 * 中际旭创是中國数通市场收入最大的光收发器供应商 [16] * 公司在用于AI网络的全球800G 1 6T光收发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7] * 公司的关键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执行能力 能满足客户的部署计划和技术路线图 其与全球领先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网络 GPU供应商的紧密供应关系巩固了其先发优势和市场地位 [17][18] 利益披露 * Goldman Sachs及其关联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与中际旭创有投资银行业务关系 [27] * Goldman Sachs可能寻求在未来3个月内获得中际旭创的投资银行业务报酬 [27] * Goldman Sachs在最近一个月月底 beneficial ownership 中际旭创1%或以上的普通股 [27]
中际旭创--第二季度业绩后更新;利润率改善。买入
2025-09-09 02:40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为光模块制造商Innolight(300308 SZ)[1] * 行业涉及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AI)网络所用的光收发器[10][11]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期**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达41.5% 超出预印估计的38.7%[2] * 实际净利润较预印估计高出8.6%[2]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4%至5%[2]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分别上调至41.6% 45.2% 45.5% 较此前预测提升1.6至1.8个百分点[6]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350.42亿 505.83亿 614.09亿人民币[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Buy)评级[1] * 12个月目标价从392人民币上调至442人民币[2] * 目标价基于3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高于之前的28倍 以反映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更快的盈利增长潜力[2] **增长驱动因素** * 利润率扩张是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1] * 硅光(SiPho)技术扩张带来的成本下降和生产良率改善推动了第二季度的强劲利润率增长[1] * 公司在全球用于AI网络的800G/1.6T光收发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是AI/数据中心扩张的主要受益者[11] * 光收发器产品升级周期加快和更有利的产品组合推动了毛利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的改善[11] **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数通市场收入最大的光收发器供应商[10] * 其关键优势在于强大的执行能力 能满足客户的部署时间表和产品路线图[11] * 与全球领先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网络/GPU供应商紧密的供应关系巩固了其先发优势和市场地位[13] **潜在风险因素** * 800G需求慢于或差于预期[14] * 1.6T产品上量进度慢于或差于预期[14] * 利润率不稳定[14] * 地缘政治风险[14] * 恶化的组件供应情况可能限制出货增长[14] **估值参考** * 当前估值(2026年预期市盈率)处于历史平均水平 风险回报具有吸引力[10] * 目标市盈率倍数设定大致与公司2021年以来的历史平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持平[2]
“老登争议”致中际旭创大跌,250亿净利预测惹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9 00:51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成为市场抱团方向但出现显著分歧 买方专业人士质疑行业长期利润预测的合理性 认为线性外推方法存在缺陷 而卖方机构普遍看好行业前景并上调盈利预期 市场波动加剧反映观点对立 [1][2][8] 行业动态 - CPO指数自4月9日低点累计上涨179.74% 成为年内最强主线 但近期出现大幅调整 9月8日板块多只个股跌幅超9% [8] - 光模块是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转换的核心组件 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电信网络和5G基站等场景 [8] - 行业高度景气 受益于800G等高端产品需求显著增长 并加速向1.6T及以上速率技术迭代 [7] 公司业绩 - 中际旭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89亿元 同比增长36.95% 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18亿元 同比增加232.45% [6] - 公司年初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超200% 但9月8日单日下跌9.09%至369.99元 [1] 机构观点分歧 买方质疑 - 专业人士质疑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利润预测 认为零部件制造业难以达到如此高利润 线性外推方法忽略行业周期性和降价可能性 [1][3][4] - 指出预测基于两个假设:产能投放形成供给 企业维持不降价策略并按当前30%净利率计算 但半导体行业属传统行业 商业模式无本质创新 [4] 卖方推荐 - 17家券商发布中际旭创半年报点评 其中国盛证券、长江证券等8家给出买入评级 4家给出增持评级 [6] - 国盛证券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98.2亿元 开源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46亿元、160.04亿元和208.34亿元 营业收入分别为411.24亿元、752.69亿元和998.33亿元 [1][6] - 看好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的市占率优势 受益于重点客户增加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6][7] 市场表现 - 光模块板块成为全市场抱团方向 过快涨幅使前期资金获利较大 增量资金不足时出现短线资金踩踏导致大幅下跌 [8] -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卖方预测过于乐观 强调周期波动规律 建议在过热时保持谨慎 [8]
中际旭创“250亿元净利润预测”引发交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13:5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 同比增长37.0%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 同比增长69.4%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9.75亿元 同比增长70.4% [1] 卖方机构盈利预测 - 国盛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154.9亿元、198.2亿元 [4] - 东北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42亿元、180.90亿元、236.04亿元 [5] - 开源证券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46亿元、160.04亿元、208.34亿元 [6] - 多数券商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80亿元 包括东吴证券184.0亿元 兴业证券182.82亿元 招商证券181.3亿元 [6] 买方机构质疑观点 - 荒原投资质疑2027年250亿元净利润预测的合理性 强调制造业周期风险与价值回归逻辑 [1][3] - 指出预测基于产能投放和不降价假设 但半导体行业存在周期性降价风险 [3] - 认为产业调研断言不能作为投资依据 需冷静客观判断 [6] 行业发展趋势 - AI集群向十万卡甚至百万卡升级推动通信价值量提升 [4] - 8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快速增加 加速向1.6T及以上速率技术迭代 [5][6] - 下游客户增加资本开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5] 市场争议焦点 - 买卖双方对2027年净利润预测存在显著分歧 卖方普遍乐观 买方强调周期风险 [1][3][7] - 公募投研人士认为卖方乐观情绪过热 股价可能阶段性脱离基本面 [7] - 光模块行业高景气源于下游需求爆发 但可能随资本开支放缓而回落 [7]
中际旭创一度大跌超15%!买方大佬凌鹏质疑利润预测超250亿被国盛证券分析师怒怼: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格隆汇· 2025-09-08 06:37
股价异动与市场争议 - 中际旭创盘中股价一度大跌超15%至344元 [1] - 买方人士凌鹏质疑公司2027年利润预测超250亿元的合理性 认为线性外推存在缺陷 [1] - 国盛通信分析师在社交媒体发表激烈回应 引发行业关注 [1] 行业分析师争议事件 - 当前事件与2021年"你算老几"事件形成历史呼应 均发生在科技行业热度高涨时期 [3] - 2021年事件后市场出现风格切换 半导体板块显著回调 [3] - 芯片ETF在2021年8月2日逆市大跌2.11% 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 [3] 分析师行业生态 - 参与争议的国盛通信分析师为2022年新晋从业人员 [1] - 科技行业分析师与买方机构之间存在明显观点分歧 [1][3]
买方大佬质疑中际旭创利润预测,遭国盛通信新人分析师朋友圈怒怼
搜狐财经· 2025-09-08 06:30
核心观点 - 金融圈对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净利润预测存在显著分歧 争议焦点在于预测方法的合理性和商业逻辑的动态性 [1][3] 市场预测依据 - 支持方基于产能全面释放和管理层不降价承诺进行财务模型推算 采用当前产能紧缺阶段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约30%作为计算基准 [3] - 推算结果显著高于同业水平 立讯精密净利率仅5% 凸显行业阶段性高盈利特征 [3] 质疑观点 - 买方人士批评线性外推法忽视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和技术迭代风险 认为零部件制造业利润不可简单延续当前高增长态势 [1][3] - 以反向类比强调商业逻辑缺陷:企业不会在预期产品大幅降价时坚持扩产 如同基金经理不会在预期净值下跌时重仓 [3] 行业分析范式冲突 - 争议反映金融行业两种分析方法的碰撞:财务模型推导派坚持数据量化 商业逻辑派强调动态变量影响 [3] - 行业进入技术快速迭代期 产能扩张与价格策略的平衡成为预测能力的关键考验 [3] 舆论发酵 - 券商分析师公开质疑买方人士对制造业的理解深度 使用"买你的白酒去吧"等表述引发二次关注 [3] - 该分析师2022年转型行业研究 此次事件使其成为舆论新焦点 [3]
CPO概念股震荡走弱 中际旭创跌超10%
第一财经· 2025-09-08 06:30
光通信行业股价表现 - 源杰科技股价跌幅超过10% [1] - 中际旭创股价跌幅超过10% [1] - 新易盛股价跌幅超过8% [1] - 生益电子股价跌幅超过8% [1] - 天孚通信股价跌幅超过8% [1] - 胜宏科技股价跌幅超过8% [1] - 仕佳光子股价跟跌 [1] - 光库科技股价跟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