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002507)

搜索文档
涪陵榨菜(002507) - 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进展公告
2025-05-25 07: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味滋美51%股权[2] 交易进展 - 2025年4月25日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2] - 审计、评估等工作仍在推进[6] - 发出股东大会通知前每三十日发进展公告[3] 交易审批 - 交易尚需董事会再审议、股东会批准,经深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7]
涪陵榨菜(002507) - 关于变更投资者热线电话的公告
2025-05-23 08:45
联系方式变更 - 公司自2025年5月26日起启用新投资者热线电话[2] - 董事会秘书联系电话变更为023 - 88516507[2] - 证券事务代表联系电话变更为023 - 88516507[2] 邮箱信息 - 董事会秘书邮箱为weiys@flzc.com[2] - 证券事务代表邮箱为xiezj@flzc.com[2] 人员信息 - 董事会秘书为韦永生[2] - 证券事务代表为谢正锦[2]
调味品掀“餐桌争夺战”行业普遍重营销轻研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23:08
行业整体表现 - 调味品行业2024年面临"倒春寒",18家上市公司中四成营收下滑,八家净利润下滑[2] - 2025年一季度超半数企业营收持续萎缩,部分企业净利润加速下滑[2] - 行业渠道剧烈震荡,涪陵榨菜削减607家经销商(-18.74%),佳隆股份经销商从156家暴增至535家(+242.95%)[2][6] 重点公司业绩 - **雪天盐业**:2024年营收53.91亿元(-13.9%),净利润3.03亿元(-57.13%);2025年Q1营收11.31亿元(-27.24%),净利润0.267亿元(-85%)[4] - **中炬高新**:2024年净利润8.93亿元(-47.37%),2025年Q1营收/净利润双降(-25.81%/-24.24%)[4] - **加加食品**:2024年巨亏2.43亿元,主因加工业务终止、植物油销量下降及营销费用增加[5] - **天味食品**:2025年Q1营收6.41亿元(-24.8%),净利润0.74亿元(-65.41%)[5] - **佳隆股份**:经销商激增但业绩疲软,2024年营收仅增3.02%至2.68亿元,盈利0.25亿元[6] 渠道与营销策略 - 涪陵榨菜优化经销商2632家(-18.74%),严控价格并区隔线上线下渠道[6][7] - 雪天盐业2024年削减超3000家经销商,2025年Q1再减2000家[8] - 11/18家企业销售费用增长,莲花控股销售费用1.8亿元(+79.6%)远超研发投入4058万元(+41.26%)[8] - 海天味业销售费用16.28亿元(+24.73%),研发费用8.39亿元(+17.35%)[9] 行业结构性矛盾 - "重营销轻研发"成通病:18家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均<5%,销售费用占比普遍>10%,恒顺醋业销售费用占比达17.95%[9] - 成本与创新博弈加剧,部分企业通过渠道下沉(如佳隆股份)或客户优化(如雪天盐业)应对压力[6][8]
调味品上市企业餐桌“争夺战”:中炬高新、雪天盐业净利腰斩,加加食品巨亏超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1 16:32
行业整体表现 - 调味品行业2024年面临显著下行压力,18家上市公司中四成营收下滑,龙头企业如雪天盐业、中炬高新净利润几近"腰斩"[1] - 2025年一季度超半数企业营收持续萎缩,天味食品一季度净利润暴跌57%[1] - 行业渠道震荡剧烈,涪陵榨菜一年砍掉607家经销商,雪天盐业省外网点骤减超3000家[1] 公司财务数据 2024年业绩 - 海天味业营收269.01亿元(+9.53%),净利润63.44亿元(+12.75%)[2] - 中炬高新净利润8.93亿元(-47.37%),雪天盐业净利润3.03亿元(-57.13%)[2][4] - 加加食品亏损2.43亿元,主因销售收入下滑及市场费用增加[9]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雪天盐业营收11.31亿元(-27.24%),净利润0.267亿元(-85.64%)[4][5] - 天味食品营收6.41亿元(-24.80%),净利润0.74亿元(-57.53%)[5] - 莲花控股净利润1.01亿元(+105.19%),表现亮眼[5] 渠道与经销商动态 - 涪陵榨菜经销商减少607家(-18.74%),主因价格管控和渠道优化[12][16] - 雪天盐业经销商减少3813家(-2.64%),省外网点大幅缩减[13][17] - 佳隆股份经销商暴增379家(+242.95%),但业绩未明显改善[12][13] 费用与研发投入 - 莲花控股销售费用激增80%,但营收增速仅25.98%,研发费用4058.76万元(+41.26%)[18][20] - 海天味业销售费用16.28亿元(+24.73%),研发费用8.39亿元(+17.35%)[20] - 行业普遍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现象,成本与创新博弈加剧[1] 公司解释与回应 - 雪天盐业称业绩下滑主因产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6] - 中炬高新净利润大跌47.37%涉及诉讼和解导致的预计负债转回[9] - 天味食品表示一季度消费疲软、终端动销不及预期[11]
盘点国内15家仿人机械臂企业
DT新材料· 2025-05-21 15:38
行业概述 - 仿人机械臂是人形机器人最关键的执行部件之一,成为企业技术布局的重要方向,部分企业提供独立机器人手臂产品,部分从协作机器人切入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2] - 在国家政策驱动下,具身机器人产业加速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人形机器人量产成本年均下降18%,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21] - 化工新材料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关键支撑,高性能树脂、特种橡胶等提升轻量化和耐用性,电子化学品和高分子材料助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21] 代表性企业盘点 越疆机器人 - 成立于2015年,推出20余款协作机器人产品,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人形机器人Atom,全球部署超80,000台,覆盖80+国家和地区[3] - 连续7年中国出口量第一,获80+世界500强认可,应用于15+行业的200+场景[3] 睿尔曼智能 - 专注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核心团队拥有10年以上机器人底层技术经验,产品应用于新零售、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4] 大象机器人 - 成立于2016年,产品涵盖消费级协作机器人、仿生陪伴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已发布水星系列七轴机械臂、半人形双臂机器人等[5] 钛虎机器人 - 成立于2020年,拥有人形机器人产品"瑶光"与"墨翟",专注核心硬件研发如一体化关节、灵巧手等,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6][7] 天链机器人 - 成立于2012年,拥有50+项发明专利(20+项人形机器人相关),自主研发全球首台极限抓重比大于2:1的协作机械臂,具备一体化关节专利技术[8] 巨蟹智能 - 2019年创立,专注谐波减速器和关节模组研发,推出国内首款双臂载荷50kg的纯电驱人形机械臂,应用于危险救援和工业化工场景[9] 中科新松 - 多可品牌拥有六轴、七轴、双臂等工业协作机器人产品,2024年透露已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10] 华沿机器人(原大族机器人) -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覆盖100+国家和地区,将推出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具备20+年电机和运动控制经验[11] 非夕科技 - 成立于2016年,研发自适应机器人Rizon系列,融合力控、机器视觉和AI技术,可适应不确定环境完成复杂任务[12] 天机机器人 - 长盈精密子公司,2024年发布全关节力控双臂机器人Marvin,工业款M6双臂负载25kg,商用款M3负载10kg,采用MEMS技术[13][14] 遨博智能 - 专注高精度协作机器人,推出智能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展示仿人精细动作能力,应用于装配、搬运等多场景[15] 节卡机器人 - 国内首家尝试做人形双臂机器人的协作机器人厂商,JAKA K-1具备29个活动关节,双臂14个自由度[16] 里工实业 - 发布国内首款双臂载荷40kg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里工D1",2024年推出"里掂F1"自由度30个,续航超6小时[17] 珞石机器人 - 成立于2015年,推进人形机器人通用化与智能化,双臂机器人可自主完成服务器机箱装配等复杂操作[18] 埃斯顿酷卓 - 成立于2022年,2024年发布人形机器人Codroid 01,聚焦具身智能技术,推进工业场景验证[19] 行业活动 - 第一届具身机器人创新制造论坛将于2025年9月在合肥举办,规模800人,探讨高分子材料在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仿生结构等领域的应用[22][24] - 论坛核心议题包括产业政策、轻量化结构件(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核心运动系统、仿生结构与柔性交互系统等[27][28][29] - 同期举办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设立终端用户免费参会通道(50个名额)[34][37]
调味品餐桌“争夺战”:中炬高新等净利腰斩,加加食品巨亏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0:08
行业整体表现 - 调味品行业2024年四成企业营收下滑,8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雪天盐业、中炬高新等龙头企业净利润几近"腰斩"[1][2] - 2025年一季度超半数企业营收持续萎缩,天味食品一季度净利润暴跌超57%[1][11] - 行业经历剧烈渠道震荡,涪陵榨菜一年砍掉607家经销商,雪天盐业省外网点骤减超3000家[1][17] 重点公司业绩 - 雪天盐业2024年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滑57.13%,营收53.91亿元同比下滑13.90%;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267亿元同比大跌85.64%[3][4] - 中炬高新2024年净利润8.93亿元同比下滑47.37%,2025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25.81%、24.24%[3][9] - 加加食品2024年巨亏2.43亿元,主因销售收入下滑及市场费用增加[3][9] - 天味食品2025年一季度营收6.41亿元同比下滑24.8%,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滑57.53%[5][11] 渠道与经销商动态 - 行业经销商分化明显:佳隆股份经销商数量同比暴增242.95%至535家,但营收仅微增3.02%[12][14] - 涪陵榨菜经销商数量减少607家至2632家,主因严管价格及优化渠道[13][16] - 雪天盐业经销商减少超3000家,一季度再减2000家,系营销战略升级优化客户[17] 费用结构分析 - 18家企业中11家销售费用增长,莲花控股销售费用1.8亿元同比激增79.60%,但营收增速仅25.98%[18][20] - 海天味业销售费用16.28亿元同比增长24.73%,研发费用8.39亿元同比增长17.35%[20] - 行业普遍"重营销轻研发",恒顺醋业销售费用占比达17.95%,加加食品占比17.9%[22]
涪陵榨菜(002507):25Q1略承压,并购项目或望落地
天风证券· 2025-05-20 0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 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 7.13/2.72 亿元,同比-4.75%/+0.24%,主力榨菜稳健,产品不断优化,利润率提升显著,费用投放加大 [1] - 公司拟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购买味滋美 51%股权,味滋美 24 年营收 2.65 亿元,净利润 3962 万元,二期项目计划 25 年 5 月试生产,力争 2025 年底达 5 亿产值,并购后可获味滋美 B 端资源 [2] - 展望 25 年,公司坚持“双轮驱动”,产品优化升级,渠道持续深耕,餐饮渠道有望延续,预计 25 - 27 年营收分别 25/27/29 亿元,同增 6%/6%/6%;归母净利润分别 8.7/9.3/9.9 亿元,同增 9%/7%/7% [3]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 营收分别为 24.4985/23.8713/25.4051/26.9867/28.6517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86%/-2.65%/6.43%/6.23%/6.17% [4] - 2023 - 2027E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2658/7.9935/8.7075/9.2939/9.9096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03%/-3.29%/8.93%/6.73%/6.62% [4] - 2023 - 2027E 市盈率分别为 18.51/19.14/17.57/16.46/15.44 [4] - 2023 - 2027E 市净率分别为 1.86/1.76/1.66/1.56/1.48 [4] - 2023 - 2027E 市销率分别为 6.25/6.41/6.02/5.67/5.34 [4] - 2023 - 2027E EV/EBITDA 分别为 11.09/10.15/7.34/6.31/5.46 [4] 公司基本数据 - A 股总股本 11.5392 亿股,流通 A 股股本 11.4891 亿股 [5] - A 股总市值 153.0097 亿元,流通 A 股市值 152.3461 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 7.77 元,资产负债率 7.44% [5] - 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 17.20/11.47 元 [5]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 货币资金分别为 36.7999/32.7161/34.6336/41.3504/47.1537 亿元 [10] - 2023 - 2027E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 0.105/0.0819/0.068/0.1145/0.0812 亿元 [10] - 2023 - 2027E 存货分别为 4.9537/5.6151/3.8526/6.3888/4.496 亿元 [10] - 2023 - 2027E 固定资产分别为 10.5555/9.8232/11.3/11.9031/12.0444 亿元 [10] - 2023 - 2027E 资产总计分别为 87.6939/93.9369/98.1274/105.193/109.88 亿元 [10] 利润表 - 2023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4.4985/23.8713/25.4051/26.9867/28.6517 亿元 [10] - 2023 - 2027E 营业成本分别为 12.0141/11.6997/11.6724/12.2194/12.7928 亿元 [10] - 2023 - 2027E 销售费用分别为 3.2752/3.2405/3.1756/3.3733/3.6244 亿元 [10] - 2023 - 2027E 管理费用分别为 0.8788/0.94/0.7622/0.7556/0.8022 亿元 [10] - 2023 - 2027E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8.2658/7.9935/8.7075/9.2939/9.9096 亿元 [10]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 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4.3549/8.1694/6.2263/10.65/10.4331 亿元 [10] - 2023 - 2027E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2.7071/-10.96/-8.174/-6.307/-6.657 亿元 [10] - 2023 - 2027E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3884/-3.4704/-3.4914/-3.7175/-3.9638 亿元 [10]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86%/-2.65%/6.43%/6.23%/6.17% [10] - 2023 - 2027E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 50.72%/50.99%/54.05%/54.72%/55.35% [10] - 2023 - 2027E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5.99%/7.41%/6.04%/7.05%/5.60% [10] - 2023 - 2027E 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 304.89/255.39/338.99/295.7/292.76 [10] - 2023 - 2027E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 0.72/0.69/0.75/0.81/0.86 元 [10] - 2023 - 2027E 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 18.51/19.14/17.57/16.46/15.44 [10]
涪陵榨菜:对电商渠道积极拥抱、谨慎对待,并针对该渠道与线下渠道进行产品区隔
财经网· 2025-05-16 12:50
渠道布局与策略 - 公司渠道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近几年布局了电商渠道、社区团购、零食店渠道等新兴渠道 [1] - 电商渠道价格战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低于线下渠道,费用投入成本更高 [1] - 公司对电商渠道采取积极拥抱、谨慎对待的态度,针对电商与线下渠道进行产品区隔 [1] 餐饮渠道发展 - 2024年度餐饮渠道增速达到30%,最初以榨菜产品进入,2024年下半年加快定制性产品研发 [1] - 新增萝卜、泡菜品类进入餐饮渠道,持续丰富产品品种 [1] 并购复合调味料企业 - 公司通过并购形式快速进入复合调味料市场,因该细分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大 [2] - 并购后管理团队以标的公司原管理人员为主,依托其B端渠道优势助力公司餐饮渠道发展 [2] - 公司利用线下C端渠道优势推广并购企业的复合调味料产品,实现产品与渠道互补 [2] 推广费用投入 - 一季度推广费用投入较少,二三季度为传统消费旺季,二季度将逐步加大推广费用投入 [2] - 二季度环比费用将有所增长,全年预计费用投入总额较去年有所增长 [2]
涪陵榨菜与涪陵黑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环球网· 2025-05-16 10:13
产业融合合作 - 涪陵榨菜集团与重庆海林生猪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 标志着两大产业深度融合 共同探索"种养循环 绿色低碳"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1] - 双方共同为"乌江榨菜·涪陵黑猪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基地"揭牌 构建"菜猪共生"的循环经济链 [3] - 海林生猪为榨菜种植提供有机肥 推动标准化种植 涪陵榨菜集团则提供绿色种植技术 优先收购优质原料用于高端产品生产 [3] 技术创新与效益 - "菜猪融合"新模式在饲料改良 土壤改良和环境效益上已取得显著成效 [3] - 通过榨菜茎叶研发的生物饲料可替代20%传统饲料 每头猪养殖效益提升150元以上 [3] - 有机肥还田后 化肥使用量减少30% 青菜头增产8%-12% [3] 新产品开发 - 双方联合推出首批融合创新产品 包括榨菜黑猪扣肉 榨菜黑猪肉包子 榨菜黑猪肉香肠等 [5] - 未来还将开发"涪陵黑猪榨菜肉丝""涪陵榨菜黑猪肉臊"等预制菜及调味酱 [5] - 涪陵榨菜集团推出的"乌江轻盐榨菜系列" 榨菜月饼 榨菜咖啡等创新产品 展现了传统产业跨界融合的潜力 [5] 产学研合作 - 涪陵榨菜集团联合江南大学 西南大学等成立"未来榨菜产学研联合创新中心" 聚焦保鲜技术 功能成分提取等领域 [5] 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 此次合作是产业融合的典范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8] - 涪陵区将加速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增值体系 [8] - 涪陵榨菜与涪陵黑猪的强强联合 是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也是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 [8]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09:28
市场竞争与战略应对 - 公司应对榨菜市场存量竞争,执行“拓品类、拓渠道”战略,开发新品类、拓宽新兴及餐饮渠道,在竞争激烈市场开展定向爆破项目 [2] - 公司“双拓”战略效果初步显现,针对外部市场和内部组织架构、经营条线开展多项工作并持续改善 [4] 窖池与成本控制 - 2024 年底公司新投入约 3 万吨新建窖池,提升了应对原料价格波动能力,近两年收购青菜头价低量多,减少年中半成品收购比例,提升成本控制水平 [3] 渠道拓展情况 新兴渠道 - 公司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布局电商等新兴渠道,但电商渠道价格战激烈,利润率低于线下且费用投入高,公司对其积极拥抱、谨慎对待并进行产品区隔 [5] 餐饮渠道 - 2024 年度餐饮渠道增速达 30%,最初以榨菜产品进入,24 年下半年加快定制性产品研发,增加萝卜、泡菜品类 [8] 并购与业务发展 - 公司并购复合调味料企业,因其市场空间大、潜力大,公司经验不足,并购后以原管理团队为主,实现产品与渠道互补 [9] 费用投入与产品规划 推广费用 - 今年一季度公司推广费用投入少,二三季度是消费旺季,二季度将逐步加大投入,全年预计费用总额较去年增长 [10] 休闲化产品 - 公司近两年尝试榨菜休闲化,2023 年推出小脆口产品,目前未大规模推广休闲零食类产品 [11] 生产与研发改善 - 公司调整内部组织架构,紧密联系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缩短新品开发时间,能针对终端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 [12] 股权激励 - 公司会根据发展需要推进股权激励相关计划,如有安排将及时公告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