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核钛白(002145)
icon
搜索文档
中核钛白:钛白粉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等领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9 11:08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钛白粉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化纤、橡胶等领域 [1] - 终端产品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工业、装饰纸等高速发展行业 [1] - 消费领域拓展到新能源、高端装备、环保、医用等新兴领域 [1] 行业发展前景 - 钛白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 科技发展推动应用领域持续扩展 [1]
基础化工行业报告:反内卷政策陆续出台,化工行业优先受益
招商证券· 2025-07-25 10: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防范整治“内卷式”竞争势在必行,未来有望出台更多反内卷政策,部分产品低于成本销售的情况有望改善,价格或触底反弹 [5] - 化工领域内卷式竞争多,后续稳增长方案出台后,部分落后小产能有望淘汰,行业供需格局改变,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建议关注过去竞争激烈、价格在历史百分位20%以下的8个产品,即氨纶、有机硅、PVC、钛白粉、纯碱、环氧丙烷、草甘膦、TDI [5] - 考虑到部分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甚至低于成本线,建议关注相关公司,如氨纶领域的华峰化学、新乡化纤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反内卷政策有望陆续出台,化工行业优先受益 - 2024年中央相关会议及各级政府、部委均提及反对内卷式竞争,2025年工信部提出实施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未来或持续整治内卷式竞争 [13][14] - 石化和化工领域过去资本开支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盈利下降甚至亏损,后续稳增长方案出台后,落后小产能有望淘汰,供需格局改变,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建议关注价格在历史百分位20%以下的8个产品 [15] 氨纶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有望触底反弹 - 氨纶是高端纺织面料,下游需求稳步提升,其产业链上游包括PTMEG和MDI等,中游为生产环节,下游以纺织服装为主,近年来在高端服装中渗透率提升,与其他纤维混纺技术成熟 [19][21] - 氨纶产量稳步增加,但库存价格双承压,近五年纺织服装业利润总额波动增长、库存相对稳定、资产负债率上升,全球氨纶产能增长,中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国,行业集中度较高,新增产能增速放缓,短期内供需失衡局面仍将持续 [22][25][31] - 未来氨纶行业发展受消费升级、产业转移、环保政策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驱动,具备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39] - 重点关注公司包括华峰化学和新乡化纤,华峰化学形成三大产业,具备产业链集成优势和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强;新乡化纤产品种类多,可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两大主导产品有规模优势,产品声誉良好 [40][43] 有机硅价格处于近五年低位 - 有机硅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链包括原料、单体、产品三个环节,下游主要用于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以用作密封剂等为主 [44][48] - 有机硅价格底部盘整,行业新增产能有限,电子与汽车制造业增长为需求提供支撑,国内行业发展质量提高,但产能利用率有所降低,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集中度提高,未来新增产能规划有限,行业景气度低迷,价格处于底部盘整状态,我国人均消费量有提升空间 [49][52][61] - 重点关注公司有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新安股份和兴发集团,合盛硅业业务链完整,具备协同效应和成本优势,布局合理;东岳硅材具备产业链一体化能力,通过策略实现满产满销,综合竞争优势强;新安股份产业链完整,绿色制造领先,产品体系丰富,客户结构优化;兴发集团加速有机硅业务布局,具备产业链协同与资源优势,未来有望增强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63][65][67] 反内卷政策有望解决PVC产能分散问题 - PVC是全球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产业链上游包括电石或乙烯等,中游为生产环节,下游以建材为主,近年来环保要求推动行业绿色转型,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制需求,但基础设施投资和新能源领域提供新市场空间 [68][70] - PVC产能分散,全球行业呈现多极化竞争格局,中国市场CR10超过60%,未来新增产能预计约1200万吨/年,中国占比超60%,行业价格经历波动后预计2025年后景气度温和回升,价格中枢可能上移 [76][78][87] - 未来PVC行业发展受能源结构转型、高端化应用拓展、循环经济推进和区域供需重构等因素驱动,政策层面“禁铅令”和建筑节能标准将影响行业 [88] - 重点关注公司有中泰化学和新疆天业,中泰化学依托资源发展两大主业,构建一体化生产体系,具备核心竞争力;新疆天业具备循环经济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差异化、高端化,有规模优势和行业竞争力 [90][91] 钛白粉库存较高,价格创近五年新低 - 钛白粉主要应用于涂料领域,产业链上游包括钛矿和硫酸等,中游为生产环节,下游以涂料行业为主,近年来高端需求增长,新兴领域应用拓展 [91][94] - 房地产行业和钛白粉息息相关,2024年我国钛白粉产能和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为76.9%,全球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中国企业以硫酸法为主,未来供给增速将放缓,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95][96][102] - 未来钛白粉行业发展受高端应用需求增长、环保政策、钛矿资源供应和国际化布局等因素驱动,新兴领域应用拓展是重要增长点 [112] - 重点关注公司有中核钛白和龙佰集团,中核钛白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强,具备先发优势,产能位列国内第二,将打造绿色循环产业经济;龙佰集团是多元企业集团,主营产品产能居全球第一,初步形成绿色产业链 [115][117] 纯碱库存已经创5年新高 - 纯碱下游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和光伏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原盐等,中游为生产环节,下游以玻璃行业为主,近年来光伏玻璃发展拉动重质纯碱需求,纯碱在锂电行业应用逐步拓展 [119][121] - 纯碱未来仍有较多产能待投产,光伏行业带动需求增长,但房地产待售面积上升,2024年中国纯碱产能和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为91.2%,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供给增速将高于需求增速,2025 - 2026年可能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价格承压 [122][125][128] - 未来纯碱行业发展受光伏玻璃扩张、环保政策、天然碱资源开发和新能源应用拓展等因素驱动,出口市场变化是重要变量,具备天然碱资源等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137] - 重点关注公司有博源化工、山东海化和三友化工,博源化工是老牌企业,拥有品牌知名度和丰富的天然碱资源,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山东海化打造海洋化工生态工业体系,产业链完善,企业韧性和核心竞争能力强;三友化工致力于主业发展,规模经济效益显著,首创循环经济体系,产品质量领先,可定制化生产 [138][140][142] 环氧丙烷产能集中度较低 - 环氧丙烷下游应用广泛,产业链上游包括丙烯等,中游为生产环节,下游以聚醚多元醇为主,近年来新兴领域需求增长,采用绿色工艺的PO - PPG一体化装置成为主流 [143][147] - 环氧丙烷产能集中度较低,下游消费结构多元,总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024年国内产能和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为63.4%,全球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中国市场“三分天下”,未来产能结构将优化,但可能出现阶段性供给过剩 [148][151][155] - 未来环氧丙烷行业发展受聚氨酯应用创新、工艺技术升级、原料多元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等因素驱动,具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绿色生产工艺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机遇 [165] - 重点关注公司有滨化股份和维远股份,滨化股份环氧丙烷产能居全国前列,装置技术和运行水平领先,具备成本控制、循环经济、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等优势;维远股份推进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产业链,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实现原材料供应稳定,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167][168] 草甘膦有望迎来景气周期 - 草甘膦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产业链上游包括甘氨酸等,中游为生产环节,下游以农业为主,随着转基因作物推广需求增长,但面临环保争议和使用限制 [169][171] - 农作物产量持续增长为草甘膦下游需求贡献增量,2024年国内产能和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为75.8%,全球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中国企业以原药生产和成本优势见长,未来竞争体现在工艺绿色化、产业链延伸和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国内新增产能以IDA法为主,若规划产能如期投产可能出现供需失衡 [172][175][179] - 未来草甘膦行业发展受转基因作物推广、工艺升级、抗性管理和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驱动,具备掌握IDA法技术、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和建立分销网络等特征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183][185] - 重点关注公司有兴发集团、江山股份和新安股份,兴发集团磷矿资源丰富,拥有绿电资源,具备草甘膦等多种产品产能;江山股份产品种类多,有草甘膦产能,部分产品工艺领先;新安股份从事硅基新材料和作物保护产品业务,形成一体化发展模式,草甘膦和有机硅产能领先,终端产品品类齐全 [186][188][190] TDI受事故检修等影响,供需格局持续紧张 - TDI生产门槛较高,行业高度集中,产业链上游包括甲苯等,中游生产环节技术门槛高、投资规模大,下游以软质聚氨酯泡沫为主,汽车轻量化和环保要求推动需求变化,中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市场 [191][194] - TDI产能规划较多,但实际投产进度严重低于预期,房地产行业需求温和,汽车行业需求增长,2024年国内产能和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为87.1%,全球行业呈现寡头竞争格局,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提高,竞争重点转向工艺创新等方面,若规划产能如期投产,2026年可能面临阶段性过剩压力 [195][199][205] - 未来TDI行业发展受新能源汽车发展、工艺创新、安全环保标准提升和全球化布局等因素驱动,具备掌握核心工艺、原料自给和建立全球化销售网络等特征的企业将更具竞争力 [211][212] - 重点关注公司有沧州大化和万华化学,沧州大化拥有一定规模优势,在TDI生产领域有领导地位,进入聚氨酯高端应用领域,PC和双酚A产品有优势;万华化学是全球最大的MDI和TDI供应商,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聚醚业务有协同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 [213][214]
市场情绪监控周报(20250714-20250718):本周热度变化最大行业为房地产、公用事业-20250722
华创证券· 2025-07-22 04:46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宽基轮动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不同宽基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及"其他"组)的热度变化率构建轮动策略,捕捉市场情绪驱动的短期收益机会[7][8][11][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各组股票周度热度变化率: $$ 热度变化率 = \frac{本周总热度 - 上周总热度}{上周总热度} \times 100\% $$ 2. 对变化率取2周移动平均(MA2)平滑处理 3. 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买入MA2变化率最大的宽基组合,若最大变化率为"其他"组则空仓[11][13] - **模型评价**:策略通过捕捉市场注意力转移带来的短期动量效应,适用于高波动市场环境[13][16] 2. **模型名称**:概念热度组合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利用热门概念板块内个股热度分化现象,构建高热度概念中的低热度个股组合[30][32][3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周筛选热度变化率最大的5个概念 2. 排除概念成分股中流通市值最小的20%股票 3. 从每个概念中分别选取: - 总热度排名前10的个股构建TOP组合 - 总热度排名后10的个股构建BOTTOM组合 4. 等权重持有组合股票[32][34] - **模型评价**:BOTTOM组合通过捕捉概念板块内的"洼地效应"获得稳定超额收益[3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宽基轮动策略**: - 年化收益率:8.74% - 最大回撤:23.5% - 2025年收益:14.7%[16] 2. **概念热度BOTTOM组合**: - 年化收益率:15.71% - 最大回撤:28.89% - 2025年收益:25.5%[34]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个股总热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归一化处理反映个股受市场关注程度[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单日个股行为数据: $$ 原始热度 = 浏览次数 + 自选次数 + 点击次数 $$ 2. 全市场归一化: $$ 归一化热度 = \frac{个股原始热度}{全市场总原始热度} \times 10000 $$ 3. 指标取值范围[0,10000][7] 2. **因子名称**:行业热度变化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监测申万一级/二级行业情绪波动[20][22][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聚合行业成分股的总热度指标 2. 计算周度变化率: $$ 行业热度变化率 = \frac{本周行业总热度 - 上周行业总热度}{上周行业总热度} \times 100\% $$ 3. 取MA2平滑处理[20][22]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热度变化率因子**: - 本周正向变化最大行业:房地产(+63.3%) - 本周负向变化最大行业:国防军工(-27.8%)[27] 2. **概念热度变化率因子**: - 本周TOP5概念:钛白粉(+145.9%)、自由贸易港(+108.6%)、上海国企改革(+105.9%)、中国AI 50(+90%)、ERP概念(+85.5%)[31][36]
中核钛白(002145) - 关于全资子公司完成注销的公告
2025-07-11 08:45
公司变动 - 公司注销全资子公司会理钒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3] - 会理钒能已完成注销登记,不再纳入合并报表[3] - 注销不影响业务发展和盈利,无损害股东利益情形[3] 时间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5年7月12日[5]
中核钛白(002145)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7-01 09:03
回购计划 - 公司计划回购资金3 - 5亿元,价格不超5.98元/股[2] 首次回购 - 2025年5月9日首次回购6273970股,占比0.1621%,金额26597546.60元[3] - 首次回购最高成交价4.28元/股,最低4.18元/股[3] 累计回购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46215450股,占比1.2141%,金额199950827.75元[4] - 累计回购最高成交价4.39元/股,最低4.18元/股[4]
储能与锂电领域动态频出:巨头竞逐、项目签约与跨界调整并行
环球网· 2025-07-01 08:22
储能与锂电行业竞争格局 - 阳光电源发布搭载684Ah电芯的新款储能系统 电芯由欣旺达供应 与宁德时代围绕第三代储能电芯定义权展开竞争 [1] - 宁德时代宣布587Ah电芯于4月投产 当前行业处于二代(314Ah)向三代电芯过渡期 两大阵营分化明显 [1] - 阳光电源为全球储能系统装机与订单量第一的集成商 宁德时代为全球最大储能电芯供应商 近年双方电芯供应合作减少 [1] 特斯拉储能业务进展 - 特斯拉与中国康富等四方签约构网型零碳能源国际合作示范中心项目 计划在临港新片区投资40亿建设GWh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3] - 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建成投运 储能规模300MWh 将使用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Megapack [3] - 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为美国本土外首座储能工厂 今年2月投产 Megapack超95%零部件国产化 已出口多国并开始国内批量交付 [3] 亿纬锂能海外扩张 - 亿纬锂能宣布在马来西亚投资不超86.5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 建设期不超2.5年 [3] - 马来西亚工厂为亿纬锂能首个海外电池制造基地 一期已投产 二期储能电池产线预计2026年初量产 [3] - 扩建产线旨在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美国面临高额关税壁垒 公司还在匈牙利等地布局海外工厂 海外投资总额约260亿元 [3] 钛白粉企业跨界锂电受阻 - 2021年以来多家钛白粉企业公布跨界新能源锂电池计划 但因国内磷酸铁产能过剩 项目盈利前景不明 相关投资相继暂缓或终止 [4] - 中核钛白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募投项目 惠云钛业 龙佰集团 金浦钛业也已收缩或暂缓磷酸铁项目投资 [4]
中核钛白(002145) - 关于部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注销的公告
2025-06-27 08:00
融资情况 - 公司向16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8.932亿股,募资52.87744亿元,净额52.4944396228亿元[1] - 2023年2月17日收到认购款余款52.5630528亿元[1] 账户管理 - 2023年2月注销多个用于项目的银行账号[3][4] - 2025年6月完成部分募集资金专项账户销户[1] 项目决策 - 2025年终止两个项目[7] - 剩余募集资金及结息16.66327084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7]
中核钛白(002145)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20 12:15
会议安排 - 2025年5月30日董事会决议召开本次股东会[5] - 6月3日公告会议通知[5] - 6月20日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召开股东会[6] 参会情况 - 612名股东出席,代表股份1,454,360,446股,占比40.3078%[7] 议案表决 - 《关于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1,449,212,679股,占比99.6460%[12] - 中小股东同意154,467,449股,占比96.7749%[13]
中核钛白(002145)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6-20 12:15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股东会股东及代表612人,代表股份1454360446股,占比40.3078%[3] - 现场出席2人,代表股份1294745730股,占比35.8840%[4] - 网络投票610人,代表股份159614716股,占比4.4237%[4] - 中小股东及代表611人,代表股份159615216股,占比4.4238%[4] 议案投票情况 - 《关于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议案》同意票数1449212679,比例99.6460%[6] - 中小股东对该议案同意票数154467449,比例96.7749%[8]
锂电产业链周记 | 中核钛白叫停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远景动力法国超级工厂投产
新浪财经· 2025-06-06 14:03
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战略合作 - 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电池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方面构建全链条深度合作 [1] - 宁德时代将优先应用全域超充、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于东风日产车型开发 [1] - 计划到2026年推出多款搭载联合开发电池系统的车型 [1] 远景动力法国超级工厂投产 - 远景动力法国杜埃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首期产能10GWh 可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配套需求 [2] - 工厂将为雷诺等国际车企提供动力电池 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投产仪式 [2] - 远景动力已在全球6个国家布局13座电池制造基地 包括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 [2] 德尔股份锂电池及智能电机项目 - 德尔股份拟投资3亿元在湖州市吴兴区建设新型锂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 [4] - 项目固定投资约2.5亿元 包括建设新型锂电池产线 一期开展中试研发 二期规划年产1GWh产能 [4] - 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