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钛白(002145)

搜索文档
逝者|永远不停息的许美征老师
经济观察报· 2025-09-27 05:33
中核钛白破产重整案例 - 中核钛白是核工业集团下属上市公司 位于嘉峪关核工业基地 拥有1200名员工 2012年面临破产重整[1] - 重整方案通过将中小债权人清偿率从41.69%提升至69.82 与金融债权人损失基本持平 最终以超过90%高票通过重整计划[6] - 重整核心矛盾是股东利益与职工利益平衡 最终采取"顾两头"方案 既保护股东权益又保障职工生计[8] 许美征专业背景 - 许美征是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原副司长 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基础性改革 包括证券市场初设和债券市场萌芽[3] - 2000年操刀郑百文案 开创市场化法治化破产处理方式 为2007年《企业破产法》制定积累经验[3] - 1999年加入北京中和应泰财务顾问公司 专注于重组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3] 钛白粉行业技术基础 - 中核钛白2007年上市时拥有钛白粉行业最好技术和装备 原为安置"核二代"而设立[2] 破产重整行业实践 - 《破产法》规定重整计划需获得债权人过半数同意且债权额占组总额三分之二以上[5] - 许美征提出设立中小债权组创新方案 由大股东出资2000万元提升清偿率 突破财政部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限制[6] -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传统方式侧重卖壳保股东利益 中核钛白案例开创兼顾职工利益的新模式[8] 纪录片行业影响 - 《绝境求生》纪录片获得2016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最受社会关注纪录片"奖及多项学院奖[10] - 影片通过中核钛白案例展现中国资本市场重整实践 获得海外经济学教授关注[10]
化学原料板块9月25日跌0.68%,金浦钛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5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38
板块表现 - 化学原料板块整体下跌0.68% 跑输上证指数(跌0.01%)和深证成指(涨0.67%)[1] - 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涨幅最高为新金路(5.00%)和*ST亚太(5.00%) 跌幅最大为金浦钛业(-5.63%)和中核钛白(-5.55%)[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53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3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16亿元[2] - 新金路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811.67万元(占比15.83%)居首 博源化工获主力净流入1358.82万元(占比5.86%)[3] - 善水科技获主力净流入1188.60万元(占比9.42%)同时获游资净流入628.91万元(占比4.99%)[3]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金浦钛业成交量达152.63万手 成交额4.17亿元 为跌幅最大个股[2] - 中核钛白成交量155.79万手 成交额8.64亿元 为成交额最高下跌个股[2] - 新金路成交量78.14万手 成交额4.30亿元 为涨幅最大个股[1]
中核钛白股价跌5.03%,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2500.34万股浮亏损失72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5:34
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下跌5.03%至5.48元/股 成交额5.89亿元 换手率2.82% 总市值208.6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甘肃省白银市 成立于2001年2月23日 2007年8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钛白粉80.17% 黄磷7.30% 物流类4.96% 新能源材料3.40% 其他2.84% 磷矿石1.32%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二季度增持469.8万股 持股数达2500.34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67%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725.1万元 最新规模649.53亿元 [2] - 基金经理崔蕾任职6年324天 管理规模949.76亿元 最佳回报137.49% 最差回报-15.93% [2] 基金业绩表现 - 南方中证1000ETF今年以来收益27.85% 同类排名1954/4220 [2] - 近一年收益63.96% 同类排名1325/3820 [2] - 成立以来收益13.14% [2]
中核钛白拟1.21亿关联出售亏损资产 钛白粉价格下行半年净利降14.83%
长江商报· 2025-09-24 19:15
资产出售 - 公司以1.21亿元底价挂牌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予关联方盈晟实业 [1][3] - 标的公司2024年及2025年前8个月分别亏损27.28万元和25.17万元 营业收入均为0元 [1][4] - 交易后资产总额1.23亿元 评估增值率0.82% 负债总额337.73万元 [4] 战略调整 - 出售原因为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聚焦"钛化工、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产业耦合发展 [1][5] - 计划集中资源建设甘肃白银、甘肃嘉峪关、安徽马鞍山及贵州开阳四大生产区 [5] - 拟更名为"钛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同步变更以匹配新战略定位 [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同比增长19.66% 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 [1][5] - 钛白粉主业收入30.22亿元 毛利率13.2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6] - 第二季度净利润1.25亿元同比降27.54% 主因钛白粉价格二季度连续下滑 [5][6] 业务背景 - 哈密中合钒钛成立于2023年3月 原计划整合西北钒钛资源打造产业生态圈 [1][3] - 设立初衷为锁定上游钒钛矿资源 保障钛白粉及全钒液流电池原材料供应 [3] - 国内营业收入23.38亿元同比增长29.31% 海外收入14.32亿元增6.66% [6]
“95后”实控人拟1.2亿元向父亲转让成立2年的子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4 16:00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为顺应"钛化工、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耦合循环发展战略 集中资源聚焦打造甘肃白银、甘肃嘉峪关、安徽马鞍山及贵州开阳四大核心生产区 实现投资布局优化升级[3] - 公司于2025年8月5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 挂牌底价为评估价12080.36万元[3] - 公司拟将名称由"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钛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同步改为"钛能化学" 以匹配"硫-磷-铁-钛"绿色循环战略[10] 关联交易详情 - 公司关联方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拟按照评估价购买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3] - 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由实际控制人王泽龙的父亲王德亮持股70% 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5] - 该交易经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 表决结果为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哈密中合钒钛成立于2023年3月 注册资本5亿元[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评估基准日 公司总资产账面值12315.13万元 总负债账面值332.73万元 所有者权益账面值11982.4万元[8] - 经资产基础法评估后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2080.36万元 评估增值97.96万元 增值率0.82%[8] - 截至8月末营业收入为0元 营业利润-31.93万元 净利润-25.17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85万元[7] 收购方财务情况 - 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6年9月14日 王德亮于2024年9月成为第一大股东[5] - 截至8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23.78亿元 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亏损365万元[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75亿元 同比增长38.98% 归母净利润5.65亿元 同比增长34.84%[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7亿元 同比增长19.66% 归母净利润2.59亿元 同比下降14.83%[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65亿元 2023年同期为-9933.52万元[9] 实际控制人背景 - 实际控制人王泽龙出生于1996年 2019年以16.35亿元收购中核钛白27.05%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4] - 2021年通过非公开发行以16亿元认购中核钛白4.61亿股 两次资本运作总计投入32.35亿元[4] - 2024年4月因定增多空套利被证监会罚款725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6063万元 合计罚没1.33亿元[5] 业务发展规划 - 哈密中合钒钛原计划依托周边钒钛矿产资源建设钛精矿、铁精矿及钒产品生产线[7] - 钒钛资源是公司主营业务金红石型钛白粉及规划投资的全钒液流电池产业的重要原材料[7] - 哈密是中国最重要的钒钛资源富集区之一 资源潜力仅次于四川攀枝花和河北承德[7]
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4 04:21
董事会决议公告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9月23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全体9名董事出席并表决 [2] - 会议审议通过四项议案 包括补充关联交易、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修订公司章程、召开临时股东会 所有议案均获9票同意 [3][5][7][8] 关联交易事项 - 公司以评估价120,803,600元向关联方温州盈晟实业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31][32] - 交易标的评估基准日净资产估值120,803,600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979,600元 增值率0.82% [43] - 交易价款分三期支付:已付保证金3000万元 协议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200,892.81元 90天内支付剩余90,602,678.41元 [46][47][48] 公司名称变更 - 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钛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变更为"钛能化学" 英文名称变更为"Tinergy Chemical Co., Ltd" [5][56] - 变更原因系匹配"钛化工、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耦合发展战略 打造"硫-磷-铁-钛"绿色循环模式 [57] - 证券代码002145保持不变 变更事项已获深交所审核无异议 [60] 公司章程修订 - 因公司名称变更对应修订《公司章程》相关条款 具体修订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公告 [58] - 修订依据为《公司法》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58] 临时股东会安排 - 定于2025年10月13日14:30以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召开第五次临时股东会 [11][14]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29日 会议将审议公司名称变更及章程修订两项特别决议事项 [15][18] -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及互联网投票系统进行 投票代码362145 简称"钛白投票" [23][25][27] 交易对方信息 - 受让方温州盈晟实业注册资本1亿元 主要股东王德亮持股70% 系公司实控人王泽龙父亲控制企业 [33][34][35] - 该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矿产开采、贵金属冶炼、固体废物治理等领域 非失信被执行人 [33][36] 标的资产状况 - 哈密中合钒钛注册资本5亿元 实缴1.2亿元 剩余出资需于2032年6月30日前缴足 [46][49] - 标的公司无抵押质押事项 无重大诉讼仲裁 公司未提供担保或财务资助 [40][41] - 交易完成后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52]
从规划“钒钛生态圈”到1.2亿元出售:中核钛白拟剥离零营收资产, 接盘方为实控人父亲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29
公司资产剥离计划 - 中核钛白计划以1.2亿元评估价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给关联方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 [2][3] - 标的公司2024年及2025年前8个月营收均为零 分别亏损27万元和25万元 [7] - 公司剥离理由为集中资源聚焦四大核心生产区(甘肃白银 甘肃嘉峪关 安徽马鞍山 贵州开阳)并更名钛能化学强化主业 [7] 标的资产状况 - 哈密中合钒钛成立于2023年 注册资本5亿元 涉及选矿及矿物洗选加工业务 [7]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资产1.23亿元 净资产1.2亿元 [7] - 原计划依托哈密钒钛资源建设钛精矿 铁精矿及钒产品生产线 打造西北钒钛产业生态圈 [7] 交易关联方背景 - 受让方温州盈晟实控人为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父亲王德亮 [9] - 温州盈晟2023年曾以65.08亿元竞得攀枝花经质矿产重整投资人资格 [8][9] - 通过瑞泰矿业持有新疆德晟新材料科技49%股权 与中核钛白存在股权合作关系(共同持股新疆德晟) [8] 行业资源背景 - 哈密地区是中国最重要钒钛资源富集区之一 资源潜力巨大 开发进展迅速 [7] - 该区域已成为全国钒钛产业"第三极" 仅次于四川攀枝花和河北承德 [7] - 小黑菁经质铁矿采矿权面积2.4725平方公里 年生产规模260万吨 [9]
中核钛白(002145.SZ):拟挂牌出售哈密中合钒钛100%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9-23 09:53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为顺应"钛化工、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耦合循环发展战略 集中资源聚焦打造甘肃白银 甘肃嘉峪关 安徽马鞍山及贵州开阳四大核心生产区 [1] - 通过出售哈密中合钒钛有限公司100%股权实现投资布局优化升级 服务公司主业发展 [1] 资产处置交易 - 公司于2025年8月5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出售哈密中合钒钛有限公司100%股权 挂牌底价为评估价12080.36万元(不含税) [1] - 关联方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拟按照评估价购买标的股权 交易各方将在履行审批程序后签署相关协议 [1]
中核钛白(002145.SZ):拟变更证券简称为“钛能化学”
格隆汇APP· 2025-09-23 09:53
公司战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拟变更名称及证券简称为"钛能化学"以更好匹配发展战略和品牌建设 [1] - 变更后名称与主营业务相匹配 符合未来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规划 [1] - 新名称契合公司"钛化工 磷化工 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耦合发展战略 [1] 业务发展模式 - 公司致力于打造"硫-磷-铁-钛"绿色循环发展模式 [1] - 战略重点聚焦钛化工 磷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领域 [1]
中核钛白:挂牌出售公司持有的哈密中合钒钛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09:36
核心交易 - 公司以1.21亿元挂牌出售哈密中合钒钛有限公司100%股权 不含税 挂牌底价即为评估价 [1] - 关联方温州盈晟实业有限公司拟按评估价收购标的股权 [1] - 交易需履行审批程序后签署正式协议 [1] 战略背景 - 出售行为旨在顺应公司"钛化工 磷化工 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耦合循环发展战略 [1] - 通过资源集中聚焦打造甘肃白银 甘肃嘉峪关 安徽马鞍山及贵州开阳四大核心生产区 [1] - 实现投资布局优化升级并服务主业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