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化智联(002010)
icon
搜索文档
传化智联(002010) - 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03 09:00
公司决策 - 传化智联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7月3日通讯召开[1] - 会议审议通过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议案,7票同意[1] - 公司拟将23,939,600股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并减资[2] - 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办理注销手续[2] - 该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2]
花2000元冤枉钱买了一勺盐,浙江父子却靠它撑起一个千亿帝国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30 04:10
核心观点 - 徐传化父子从一勺价值2000元的盐中汲取教训,掌握核心技术后,将家庭作坊发展为年收入千亿的传化集团 [3][4][56][58]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901特效去油灵"打开全国市场,并逐步拓展至物流、农业等领域,形成多元化产业布局 [74][91][97] - 创始人徐冠巨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将传统化工业务延伸至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领域 [104][106] 创业历程 初始阶段 - 1985年徐传化借2000元创办液体肥皂作坊,使用七石缸和铁锅作为生产设备,首年销售额33万元 [33][34][47] - 1988年徐冠巨研制10个新品种,销售额达140万元,企业更名为萧山市宁围助剂厂 [64] - 1989年租地建厂,员工增至40人,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65] 技术突破 - 1990年推出"901特效去油灵",使印染前处理成本降低50%,单吨产品节约8500度电和12吨煤 [74][83] - 1992年该产品带动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获11项国家和省级发明奖 [85] - 1995年成立传化集团,业务扩展至造纸、塑料化学品等领域 [91] 业务转型与扩张 物流板块 - 2003年首创"公路港"模式,2024年建成73个公路港,日均处理7000辆货车和4.8万吨货物 [97][100][109] - 物流服务使客户到货及时率提升5%-20%,物流管理费用降低10%-30% [108] - 2016年传化股份更名为传化智联,向智能物流转型 [106] 化工升级 - 化工产品扩展至近2万个品类,应用于芯片、半导体、光伏等高科技产业 [104] - 2024年营收达267.17亿元,全球布局20多个生产基地和8个研发中心 [106] 经营数据 - 2016年徐氏父子以464亿元身家成为萧山首富 [105] - 2024年公司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业务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 [106][110]
传化智联(002010) - 关于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20 08:15
担保额度 - 2025年度为子公司担保额度总计不超47.3亿元[3] - 为资产负债率低于70%子公司担保不超36.8亿元[3] - 为高于70%子公司担保不超10.5亿元[3] 传化化学品担保 - 2025年6月19日为其提供1亿连带责任担保[4] - 担保后累计最高担保额1.8亿元,可用额度2亿[4] 传化化学品业绩 - 2024年末营业总收入35.26亿元,净利润1.40亿元[7] - 2025年1 - 3月营业总收入8.15亿元,净利润0.41亿元[7] 其他 - 截至2025年6月19日累计担保总额30.18亿元[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等担保不良情形[9]
刘非赴萧山区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6-19 02:36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萧山区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1] - 长龙航空加快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建设,做强航空运输物流、服务贸易、智能制造等核心业务[3] - 科百特过滤器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发挥链主型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3]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 梅林村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新模式推进"五个振兴"[2] - 传化集团通过"政企村农"多主体共建模式带动谢家、径游、安山三村共同富裕[2] - 支持企业探索"科创+农创"协同路径,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可复制经验[2] 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聚焦前沿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制造业[3] - 云尖信息技术公司参与打造"中国视谷",集聚高端要素构建视觉智能产业集群[3] - 推动"两新"深度融合(新科技与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3] 重大项目建设 -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列入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点项目[3] - 地方政府高质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支持企业抢抓发展机遇[3]
传化智联携手马来西亚国家石油 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并辐射全球
证券日报· 2025-06-17 07:12
战略合作 - 传化智联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提升全球合成橡胶产业链竞争力 [2] - 双方将在中国和马来西亚边佳兰合资建设聚丁二烯橡胶生产设施,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并辐射全球 [2] - PETRONAS是全球能源巨头,业务覆盖油气勘探、炼油分销、天然气加工、能源贸易及石化制造全产业链,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67位 [2] 传化合成材料业务优势 - 传化智联旗下传化合成是国内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专注顺丁橡胶研发生产,年产能达27万吨,为全球最大顺丁橡胶单体工厂 [3] - 公司拥有30项全球专利,包括镍系/钕系顺丁橡胶连续制备工艺等国内首创技术,产品销往全球30余国,服务国际TOP25轮胎企业 [3] - 传化合成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稳定的国际市场口碑与占有率 [3] 合作协同效应 - 合作将实现PETRONAS石化原料产能优势与传化合成橡胶生产的协同,通过丁二烯原料直供降低采购成本并增强供应链稳定性 [3] - 双方将联合开发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业内人士评价此次合作为"强强联手",有望进一步释放协同效应 [3]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此次合作打造"技术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全球分销"的产业链共同体,体现传化智联全球化战略的坚定执行力 [4] - 未来公司将通过"技术出海+产能出海"双轮驱动模式,高效协同国内国际双循环 [4]
传化智联牵手亚洲能源巨头 加速顺丁橡胶业务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3:21
战略合作签约 - 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探索在中国、马来西亚边佳兰合资建设聚丁二烯橡胶生产设施[1] - 合作旨在服务东南亚地区和全球市场,奠定双方紧密战略伙伴关系[1] - 马石油拥有从上游石油、天然气开发到下游石化产品的全链条竞争力[1] 合作价值维度 - 资源整合:马石油的石化原料直供机制将显著降低传化合成采购成本,保障生产供应稳定[2] - 市场拓展:借助马石油在东南亚、欧洲的渠道网络,加速切入"一带一路"沿线高端制造供应链[2] - 技术互补:传化合成的镍系/钕系顺丁橡胶连续制备技术与马石油的绿色化工解决方案形成互补[2] 东南亚市场机遇 - 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顺丁橡胶消费量达60万吨,东南亚市场占比50%,年增速2%-3%[3] - 中国轮胎企业海外产能的9%已聚集在东南亚,为上游材料本地化供应创造机遇[3] - 传化合成作为全球最大顺丁橡胶单体工厂,预计2025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30%[3] 国际化战略升级 - 合作标志公司国际化战略从"产品贸易"向"产业链共同体"升级[3] - 采用"技术出海+产能出海"双轮驱动模式,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3] - 以顺丁橡胶为突破点,驱动化学业务迈向新阶段[3]
传化智联(002010) - 关于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公告
2025-06-16 0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传化智联与马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3] - 探索在中国、边佳兰合资建设生产设施生产和销售聚丁二烯橡胶[6] 未来展望 - 合作将优化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9] 其他信息 - 备忘录有效期三年,经协商可延长[7][8] - 本次签署对公司2025年度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2][9] - 与蚂蚁科技合作协议正常履行[11] - 签署前三月相关人员持股无变动,未收到未来三月减持通知[11] - 具体合作待落实,实施有变动可能[10]
“政企村农”共探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每日商报· 2025-06-10 22:24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由谢家村、径游村和安山村共同组成,名为谢径安·传化农创村 [2] 合作模式与利益分配 - 采用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四方合作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传化集团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村集体负责组织协调,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和创业参与 [3] - 该模式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的资金和技术难题,并确保农民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实际收益 [3] 科技应用与产业升级 - 传化公司建设数字种苗工厂和生物育种实验室,引入数字农业技术和生物育种技术 [4] - 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监控和管理,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4] 公益项目与社会效益 - 谢径安公益基金会启动乡村文化复兴项目,挖掘乡村历史、民俗、农耕文化,实施特色文化活动 [5] - 围绕"一老一小"开展重阳节敬老、公益夏令营等项目,提升村民幸福感 [5] - 设立"公墙议事"机制,增加村民参与感 [5] - "传化·慈善大棚"公益项目使每户家庭一亩地年平均增收3万元、最高增收4万元,保障残低保农户受益 [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更多乡村发展提供经验 [5]
培养技能人才助企转型
经济日报· 2025-06-10 22:08
传化集团AI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 - 公司自主开发AI助手"传化小智"每日响应超千次业务问询 成为业务拓展智能引擎 [1] - AI助手已应用于物流公司推荐等场景 通过优势分析和建议方案提升效率 [1] - 年轻员工快速成长 如26岁硕士毕业生3个月轮岗后即参与关键项目开发 [1] 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 公司与10余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 构建定向培养机制 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 [2] - 今年以来已开展20余场招聘活动 入职正式员工680人 主要覆盖化工和物流等专业领域 [2] - 设立"传化技能学院"下设七大子学堂 覆盖31个专业领域 年均培训超3500人次 [3] - 实施3年轮岗计划和项目历练路径 分类设立应届生、基层员工等培养机制 [3] - 每年投入超1亿元用于职工技能培养 推动蓝领工人向工程师转型 [2][3] 公司业务转型与创新 - 近3年招聘岗位集中在技术研发领域 包括化工工艺、物流供应链等 强化核心竞争力 [2] - 建设智能化黑灯工厂 用智能工具处理重复管理工作 工作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2] - 在科技创新领域突破精草铵膦"卡脖子"技术 实现化工到生物合成的跨越 [3] - 推进12大领域58个"AI+"场景建设 覆盖智造、办公、供应链等领域 [3] 公司发展成果 - 近年来年业务量增长5倍 税收贡献增长3倍 [4] - 科技人才复合增长率达30% 技能型人才复合增长率16% [4] - 员工总数超1.6万人 业务涵盖化工、物流、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 [1][3] - 全球化拓展加速 越来越多员工走出国门深耕本土服务全球 [3]
企业搭舞台 职工唱主角
消费日报网· 2025-06-09 02:33
公司战略与员工发展 - 传化集团作为拥有1.6万名员工的多元化实业集团,通过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平台赋能等举措,走出"稳岗位、提技能、促发展"的特色路径 [1] - 公司连续7年召开战略研讨会,组织职工赴标杆企业学习,并通过"变革行动"激发全员创新活力,2024年职工人均学习时长同比翻番至75小时 [2] - 职工思想转变带动业务量增加五倍,同时员工规模稳定在1.6万人左右,实现稳就业与业务增长的双赢 [2] 技能培训体系 - 传化集团每年投入上亿元专项培训资金,建立"传化技能学院"体系,年均培养技能人才超过3500人次 [3] - 公司设立2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组织100余名中后台人员轮岗实践,每两年举办全员技能大比武,去年覆盖31个专业,参与职工突破1.5万人次 [3] - 智能化转型推动传统蓝领工人向工程师转变,关键技术岗位人才留存率保持较高水平 [3]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平台 - 传化集团深入12大领域58个场景开展"AI+"建设,包括数字孪生系统和智能算法平台,为职工提供技术成长舞台 [4] - 公司创新推出"合伙人二元机制",孵化新业务新产品,助力职工从"打工人"进阶为创业者或企业家 [4] - 通过AI特训营等平台培育国际化核心人才,支持集团全球化发展战略 [4][5] 未来发展方向 - 传化集团将坚持依靠员工发展企业,聚焦稳岗位提技能,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 [5] - 公司计划持续推动变革创新,向新质生产力方向稳步迈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