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顺科技(001400)
icon
搜索文档
两笔关联租赁交易列示出错 江顺科技收监管函
中国经营报· 2025-09-27 01:03
关联租赁披露问题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关联租赁列示不准确 涉及嘉斯顿家居和大宅配家居两家关联企业 均为实际控制人配偶控制企业[2][3] - 因误认两家企业为同一关联方而合并披露 导致漏披租赁主体变更事项 2025年1月1日承租方由嘉斯顿家居变更为大宅配家居[3] - 更正后上期承租方调整为嘉斯顿家居 本期承租方为大宅配家居 上期租赁收入约27.52万元[3] 关联应付项目错误 - 对关联方中奕达列示应付账款约1.91万元有误 更正后不再归为关联应付款项[5] - 错误原因系厂房出租方2024年由中奕达变更为非关联方兴业聚化 但公司未及时调整账务处理[6] - 该款项实为2024年水电结算产生 后续支付对象应为兴业聚化 因水表电表未完成过户交接暂记中奕达账户[7] 关键管理人员报酬调整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更正关键管理人员报酬 上期发生额由314.76万元调整为314万元[4] - 差异系2024年6月末工资计提数与实际发放数差异 该调整实际发生于2024年7月不应计入上半年总额[4] 公司整改措施 - 已对相关披露问题进行更正 并加强信息披露培训[2] - 承诺加强定期报告编制与审核工作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2] - 明确本次更正事项不涉及财务指标变更 不影响2025年半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7]
江顺科技: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5 13:37
公司投资动态 - 公司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南京一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合伙人共同投资江阴一合乙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认缴出资总额4848万元[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000万元 占认缴出资总额41.25%[1] - 合伙协议已与南京一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阴市康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1] 基金设立进展 - 江阴一合乙巳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于2025年9月9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1] - 基金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手续并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1] - 基金管理人为南京一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担任普通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角色[1]
江顺科技(001400) - 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基金的进展公告
2025-09-25 10:00
投资情况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对江阴一合认缴2000.00万元,占比41.25%[1] 基金信息 - 江阴一合2025年9月9日完成工商注册,9月24日基金备案[1][3] - 基金备案编码为SBFK73,管理人是南京一合,托管人为杭州银行[2][3]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6]
江顺科技上市5个月收监管函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6:32
监管函内容 - 深交所对江顺科技发出监管函 因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关联资金往来表存在信息披露不准确和遗漏问题[1] - 具体问题包括关联租赁情况 关联应付项目列示不准确以及遗漏部分关联方经营性往来情况[1] - 公司违反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5年修订)》第1.4条和第2.1.1条第一款规定[1] 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1500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发行价格37.36元/股[2] - 募集资金总额5.604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905亿元 较原计划少7001.59万元[2] - 募资原计划用于铝型材精密工模具扩产建设 铝挤压成套设备生产线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4亿元 同比下降14.1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55.51万元 同比下降40.73%[3][4] - 扣非净利润4912.96万元 同比下降35.06%[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07.63万元 较上年同期1043.91万元下降177.37%[3][4] 发行费用构成 - 总发行费用6993.03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4571.12万元[3]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09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00:13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22点,单日下跌0.18%,近1月下跌1.04% [1] - 深证综指收盘2467点,单日下跌0.78%,近5日上涨3.08% [1] - 中盘指数近6个月累计涨幅20.45%,表现优于大盘指数(16.36%)和小盘指数(16.35%) [1] - 家电零部件行业涨幅显著,近1月上涨21.07%,近6个月累计涨幅39.42% [1] - 旅游及景区行业单日跌幅达5.47%,酒店餐饮行业近6个月累计下跌5.44% [1] 华康洁净(301235)核心分析 - 公司为洁净室集成服务商,具备全产业链能力,业务覆盖医疗、实验室及电子洁净三大领域,服务超800家客户包括长江存储控股子公司及知名医疗机构 [3][12] - 医疗业务在手订单从2022年17.27亿元增长至2025H1的37.06亿元,保障业务持续增长 [3][12] - 2024年成立电子事业部切入电子洁净领域,已中标浙江晶引、宏茂微电子等项目 [3][12]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5.42亿元、35.47亿元和45.98亿元,同比增长49%、40%和30% [3][12] - 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1.53亿元(同比增长129%),2026年2.25亿元(同比增长47%) [3][12] - 基于可比公司23倍2026年市盈率,测算合理市值51亿元,较2025年9月15日市值存在43%上涨空间 [3][12] 福瑞股份(300049)设备前景 - 参股公司Theraclion的Sonovein设备美国FDA临床取得成功,治疗后12个月闭塞率达96.8% [13][14] - Sonovein为全球首个采用HIFU技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无创平台,已完成3500多例治疗 [13][14] - 礼来MASH三期临床采用无创检测(VCTE技术),预计加速MASH药物开发进程 [1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亿元、3.13亿元和4.26亿元 [16] 江顺科技(001400)行业地位与增长 - 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从2018年3.85%提升至2024年7.57% [17] - 2024年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规模62.91亿元,公司模具收入达4.76亿元 [17] - 2018-2024年营业收入CAGR为17.5%,归母净利润CAGR达28.4% [17] - 2025H1海外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31.91%),占比提升至38.51% [17] - 微通道模具技术有望拓展至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1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75亿元和2.42亿元 [17]
江顺科技(001400) - 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更正后)
2025-09-22 13:15
整体资金情况 - 2025年期初往来资金余额22236.97万元[2] - 2025年1 - 6月往来累计发生额(不含利息)49461.48万元[2] - 2025年1 - 6月偿还累计发生额15739.83万元[2] - 2025年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55958.63万元[2] 各子公司情况 - 江苏嘉斯顿大宅配2025年1 - 6月往来累计发生额30.00万元[2] - 江苏江顺精密机电2025年1 - 6月往来累计发生额3300.00万元[2] - 江顺精密技术(滁州)2025年期初余额2200.00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4929.00万元,6月末余额7129.00万元[2] - 江顺精密科技(湖州)2025年期初余额19825.47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41058.47万元,偿还额15600.00万元,6月末余额45283.94万元[2] - 江阴鑫裕装潢2025年1 - 6月累计发生额75.79万元,偿还额69.55万元,6月末余额131.52万元[2] - 江阴鑫源轻合金2025年期初余额35.49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68.22万元,偿还额70.28万元,6月末余额33.44万元[2]
江顺科技(001400) - 2025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9-22 13: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94亿元,同比下降14.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55.51万元,同比下降40.7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12.96万元,同比下降35.06%[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911元/股,同比下降46.66%[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9911元/股,同比下降46.6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7%,同比下降8.70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为494,136,941.77元,同比下降14.11%[62][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55.51万元,同比下降40.73%[6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11%至4.94亿元,上年同期为5.75亿元[6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4.1%至4.94亿元(2024年同期:5.75亿元)[187] - 净利润同比下降40.7%至4955.5万元(2024年同期:8361.0万元)[18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6.7%至0.9911元(2024年同期:1.8580元)[1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22,171,042.76元,同比下降14.78%[66] - 管理费用为57,841,724.32元,同比上升14.08%[66] - 财务费用为1,106,514.02元,同比下降38.43%[66] - 研发投入为24,797,116.62元,同比下降5.18%[66]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4.8%至3.22亿元(2024年同期:3.78亿元)[18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2%至2479.7万元(2024年同期:2615.0万元)[187]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32.3%至994.7万元(2024年同期:1468.9万元)[18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7.0%至-212.1万元(2024年同期:-227.9万元)[187]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7.63万元,同比下降177.37%[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76,308.92元,同比下降177.37%[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242,095.31元,同比上升186.85%[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45,462,611.14元,同比上升590.30%[6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1043.91万元变为-807.63万元[19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从-2.25亿元扩大至-5917.69万元[1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187.88%,从1.43亿元增至4.11亿元[1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显著改善,从-7045.95万元增至3.45亿元[1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销售商品收款同比下降9.1%至3.93亿元(2024年同期:4.32亿元)[19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26.33%,从2.36亿元降至1.74亿元[19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7.13%,从3.2亿元增至3.43亿元[195]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129.77%,从2.72亿元增至6.25亿元[195] 业务线表现 - 通用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5.49%至2.61亿元,毛利率31.65%[68] - 专用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1.50%至2.06亿元,毛利率36.26%[68] - 精密机械零部件收入同比增长3.67%至7427.59万元[68] - 外销收入为19,028.06万元,同比增长31.91%[62] - 内销收入同比下降29.51%至3.04亿元,外销收入同比增长31.91%至1.90亿元[67] - 公司产品覆盖建筑装饰、新能源、交通运输等多元领域[45] - 微通道挤压模具主要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47] -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品覆盖直径从50mm微通道模具至1200mm大规格模具[56] - 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包括冷床、加热炉、牵引机、淬火系统等全产线集成[56] - 加热炉类设备可处理直径380mm以下各类铝合金棒材[48] - 单棒快速热剪/热锯炉可实现铝棒从室温至500℃极速升温[49] - 精密机械零部件产品应用于轨道交通、风力发电、工程机械领域[50] 地区表现 - 外销收入为19,028.06万元,同比增长31.91%[62] - 内销收入同比下降29.51%至3.04亿元,外销收入同比增长31.91%至1.90亿元[67] - 境外销售收入以美元和欧元结算,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09]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江顺机电报告期营业收入135,244,062.58元,净利润18,075,580.14元,同比下降42.48%[95][97] - 子公司江顺装备报告期营业收入76,669,850.28元,净利润12,617,069.77元[95] - 子公司江利进出口报告期营业收入164,676,347.04元,净利润19,461,708.81元,同比增长44.78%[95][97] - 子公司江顺湖州报告期营业收入37,589,666.38元,净亏损1,660,942.80元[95] - 子公司湖州设备报告期营业收入25,125,006.45元,净亏损311,221.24元[9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8.9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3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6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6.64%[21]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29.6%至4.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6.02%[70]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20.12%至1.59亿元,长期借款降至0元[70]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647.1%至5.58亿元,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70]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8.58%至2.64亿元,存货同比下降10.23%至2.16亿元[7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94,050,559.26元,较期初114,999,882.81元增长329.6%[18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63,565,042.87元,较期初240,537,640.50元增长9.6%[180] - 存货期末余额为216,264,329.59元,较期初240,923,412.05元下降10.2%[18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67,133,937.75元,较期初99,563,481.52元下降32.6%[180]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02,272,673.10元,较期初760,146,415.55元增长45.0%[180] - 公司总资产从1,491,115,359.54元增长至1,898,641,748.70元,增幅27.3%[181][182]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730,968,943.99元增至796,369,075.60元,增长8.9%[181] - 在建工程从42,660,446.67元大幅增加至70,136,837.79元,增幅64.4%[181] - 短期借款从199,163,671.81元减少至159,125,478.31元,下降20.1%[181] - 应付账款从190,129,565.10元降至148,645,905.88元,减少21.8%[181] - 合同负债从158,011,428.16元下降至124,148,221.16元,降幅21.5%[18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31,127,452.33元激增至137,074,444.88元,增长340.4%[184]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88,619,996.88元增加至120,076,010.66元,增长35.5%[185]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223,756,960.96元大幅增长至561,123,040.53元,增幅150.8%[185] - 母公司资本公积从70,254,289.82元增至553,315,197.32元,增长687.4%[186] - 公司股本增加33.33%,从4500万元增至6000万元[196] - 资本公积大幅增长547.05%,从7464.61万元增至4.83亿元[196]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262,106,999.71元[200] - 公司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557,706,985.05元[200]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14,009,513.78元[200] - 公司期末盈余公积余额为30,390,500.88元[200] - 公司股本总额为60,000,000.00元[200] 研发和技术 - 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拥有30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4项[42] - 公司拥有20余年生产实践积累,持续加强研发投入[55] - 公司产品定制化程度高,需持续进行技术研发与设计以保持产品竞争力[98] - 公司面临骨干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可能对研发升级和技术改进造成短期不利影响[99] 行业趋势和市场环境 - 中国乘用车平均用铝量2018年为156kg/辆[36] - 中国乘用车平均用铝量2025年目标为250kg/辆[36] - 中国乘用车平均用铝量2030年目标为350kg/辆[36] -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受益于建筑汽车清洁能源航空航天需求保持稳定增长[29] - 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向高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稳定性低耗能耗材方向发展[30] - 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0%[40] - 光伏铝型材边框和支架因轻量化耐腐蚀等优势占据市场主流应用[37] - 消费电子领域铝型材渗透率持续上升,国际品牌扩大旗舰产品采用比例[37] - 航空航天领域铝挤压型材需求预计保持强劲增长[38] - 轨道交通领域因高铁网络扩展推动高精度机械零部件需求提升[39] - 工程机械行业向高效节能智能化转型,带动高性能零部件需求[40] -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稳步上升,欧美拉美市场积极扩大建设[40] - 公司主要产品下游应用面向铝型材制造行业,包括建筑铝型材和工业铝型材的生产制造[107] - 精密机械零部件下游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新能源风电及工程机械等行业[107] 募集资金使用 - 铝型材精密模具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2589.81万元[79] - 铝型材精密模具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5682.98万元[79] - 铝型材精密模具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进度为53.36%[7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604亿元[8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9047亿元[83] - 报告期内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9599亿元[87] - 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使用比例为60.35%[87] - 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9474亿元[87] - 铝型材精密模具项目(承诺投资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9369.34万元[86] - 铝型材精密模具项目(承诺投资项目)投资进度为53.29%[86] - 工模具扩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3,455.70万元,实际投入9,289.76万元,投资进度45.26%[8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2,500.00万元,实际投入10,939.94万元,投资进度100.01%[89] - 承诺投资项目合计承诺投资总额56,048.56万元,实际投入29,599.04万元[89]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8,509.41万元[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94,738,904.66元[90] - 投资额同比下降78.32%至6008.91万元[76]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原材料采购模式[52] - 生产模式聚焦核心工序,非核心工序采用委外加工[53] - 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发挥模具与挤压设备的协同效应[54] - 产品配套服务能力较强,增强客户粘性[56] - 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类、电气类、五金类,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存在波动[10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因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升或客户需求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102] - 应收账款金额可能随业务规模扩大而增加,存在回收不及时及周转率下降风险[103] - 若未能巩固竞争优势或下游行业波动,可能出现业绩下滑风险[100]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影响公司生产经营[105] - 公司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增加导致新增折旧摊销对当期盈利产生不利影响[112] 利润分配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总股本6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00元(含税)[4]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8.00元(含税),总股本基数60,000,000股,现金分红总额48,000,000.00元[116]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16] - 可分配利润为392,194,324.71元[116] - 公司已制定上市后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以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12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0,044.40元[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46,860.08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43,928.93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87,563.19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425,412.36元[25]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董事会秘书陈锦红于2025年6月18日离任,原因为工作调动[115] - 钟志颖于2025年6月18日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115] - 公司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劳动合同覆盖率为100%[119]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113]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113]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113] 股东承诺和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理罡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至2028年4月23日[12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至2025年10月23日[124] - 控股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有效期至2030年4月23日[124] - 控股股东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24] - 持股5%以上股东、副总经理雷以金承诺自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至2026年4月23日[12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持股5%以上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至2025年10月23日[124]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有效期至2028年4月23日[124]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24] - 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持股5%以上股东苏新华、陈继忠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5] - 持股5%以上股东陈天斌承诺自取得公司股票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陈天斌所持股份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25] - 董事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25] - 陈天斌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25]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5] - 股东陈锦红、张振峰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25] - 所有承诺均明确不因职务变更或离职而失效[125] - 违反承诺需在监管要求期限内纠正并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125] - 承诺履行期限集中分布于2025年4月至2028年4月期间[125]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26] - 陈锦红、张振峰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26] -
江顺科技(001400) - 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的更正公告
2025-09-22 13:02
租赁业务 - 嘉斯顿家居江苏有限公司本期租赁收入为0元,上期为275,229.36元[8] - 江苏嘉斯顿大宅配家居有限公司本期租赁收入为275,229.36元,上期为0元[8] - 2022 - 2024年,子公司将6,000平方米闲置厂房租给嘉斯顿家居江苏有限公司,租金60万元/年(含税)[8] - 2025年起,上述厂房租赁主体变更为江苏嘉斯顿大宅配家居有限公司[8] - 2020 - 2023年,江顺机电向中奕达租厂房,2024年转为向兴业聚化承租[16] - 2024年起,厂房使用权和出租权转移至兴业聚化,中奕达不再享有[16] 薪酬与账款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本期发生额为3,198,404.50元,上期更正后为3,140,000.00元[12] - 原关联方应付账款中,江阴中奕达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期初、期末账面余额更正前均为19,147.49元,更正后无余额[13][15]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上期发生额差异因2024年6月末工资计提与实际发放数差异,于2024年7月调整[12] - 江顺机电因水电结算将款项记在中奕达账上未变更,致关联方应付款项披露有误[17] - 兴业聚化与公司无关联关系,该笔款项不属于关联方应付款项[17] 关联资金往来 - 2025年1 - 6月江苏江顺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额为3300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3300万元[19,21] - 2025年期初江顺精密技术(滁州)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余额为2200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为4929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7129万元[19,21] - 2025年期初江顺精密科技(湖州)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余额为19825.47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为41058.47万元,1 - 6月偿还累计发生额为15600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45283.94万元[19,21] - 2025年1 - 6月江苏嘉斯顿大宅配家居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额为30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30万元[21] - 2025年期初江阴中奕达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余额为50.73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50.73万元[22] - 2025年期初江阴鑫裕装潢材料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余额为125.28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为75.79万元,1 - 6月偿还累计发生额为69.55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131.52万元[22] - 2025年期初江阴鑫源轻合金特种材料有限公司关联资金往来余额为35.49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为68.22万元,1 - 6月偿还累计发生额为70.28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余额为33.44万元[22] - 2025年期初关联资金往来总余额为22236.97万元,1 - 6月累计发生额为49461.48万元,1 - 6月偿还累计发生额为15739.83万元,6月末往来资金总余额为55958.63万元[22] 报告更正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更正不涉及变更财务指标数据,不影响半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2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更正后)》等同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23]
江顺科技(001400):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领跑者,海外市场星辰大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2 11:2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江顺科技并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深耕铝型材挤压模具及设备行业多年 主业业绩扎实稳健 同时积极打造成长曲线 微通道技术有望复用至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海外市场拓展持续推进 未来有望凭借产品性能和性价比优势抢占海外品牌份额 [8][9] 核心观点 - 江顺科技是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套设备行业领先企业 产品矩阵完善 涵盖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 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和精密机械零部件三大领域 [8][18][22] - 公司通过模具和配套设备两类产品优势叠加 业务协同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 利用高频产品切入低频产品领域 低频产品带动高频产品销售 两类核心产品相互促进 [8] - 公司全面深化国际化战略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2025H1海外收入1.90亿元 同比增长31.91%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8.51% 未来随着加速海外布局 设立海外本地化团队和产能 有望进一步强化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扩大海外收入规模 [8] - 公司已有布局微通道模具业务 技术有望拓展应用至数据中心液冷领域 近日与九宇建木成立合资公司江宇科技 主营3D打印业务 持股55% 基于九宇建木的技术优势 合资公司有望进军液冷板3D打印业务 [8][87]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36亿元 同比增长9.0% 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同比增长6.3% 毛利率35.5% ROE 21.7% [2] - 2025H1营业总收入4.94亿元 同比下降14.1% 归母净利润0.50亿元 同比下降40.7% 毛利率34.8% ROE 3.9% [2] - 预计2025E营业总收入10.40亿元 同比下降8.5% 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下降22.5% 每股收益2.00元/股 毛利率32.0% ROE 8.6% 市盈率41X [2][8][9] - 预计2026E营业总收入12.34亿元 同比增长18.6%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增长45.6% 每股收益2.91元/股 毛利率34.3% ROE 11.1% 市盈率28X [2][8][9] - 预计2027E营业总收入14.66亿元 同比增长18.8%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 同比增长38.4% 每股收益4.03元/股 毛利率36.2% ROE 13.3% 市盈率20X [2][8][9] 公司业务与竞争优势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起家于铝型材挤压模具制造 业务逐步延伸至配套设备和精密零部件 形成研发 设计 制造 销售一体化的业务格局 能够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18][21]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稳定 实际控制人张理罡直接持有36.71%股权 并通过天峰管理间接持有2.48%股权 合计持股39.19% 控制44.96%的表决权 [19] - 公司围绕产品 客户 技术三方面强化自身竞争优势 定制开发 规格丰富 配套服务三维打造产品优势 深耕行业20余年 积累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 包括华建铝业 栋梁铝业 鑫铝股份 豪美新材 敏实集团 旭升集团 兴发铝业等 [72][73][77] - 公司持续自主研发和人才引进 保持技术领先性 主持起草了有色金属行业首部铝型材热挤压模具行业标准 获批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和省高精度工业模具数字化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7] 行业市场规模与格局 - 2024年我国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规模超60亿元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 2018-2024年我国铝挤压材产量从1980万吨增长至2330万吨 测算对应的挤压模具市场从53.46亿元增长至62.91亿元 [8][69] - 铝型材挤压模具行业玩家以中小企业为主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逐步提升份额 公司作为头部企业 模具收入从2018年2.06亿元增长至2024年4.76亿元 市场份额从3.85%提升至7.57% [8][65][69] - 我国模具行业实现稳步增长 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590亿元扩张至2023年的3434亿元 CAGR 6.63% 模具产量从2011年的1046万套增长至2023年的2696万套 CAGR 8.21% [8] 业务分项预测 - 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业务 预计2025年收入4.29亿元 同比下降10% 毛利率37% 2026年收入5.14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40% 2027年收入6.17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42% [9] - 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业务 预计2025年收入3.64亿元 同比下降15% 毛利率32% 2026年收入4.37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33% 2027年收入5.24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34% [10] - 精密机械零部件业务 预计2025年收入1.74亿元 同比增长10% 毛利率33% 2026年收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35% 2027年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20% 毛利率37% [10]
液冷行业点评:英伟达Rubin引领散热革命,微通道液冷技术价值凸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9 11:24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液冷行业 [3] 核心观点 - 英伟达AI新平台Rubin与下一代Feynman平台功耗预计高达2000W以上 现有散热方案无法应对 要求供应商开发全新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 该技术深度整合多种散热元件 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3-5倍 [3] - 华为全联接大会首次明确披露昇腾芯片演进规划和目标 昇腾自身迭代将推动液冷技术发展 为国产算力导入微通道技术提供可能性 [3] - 微通道水冷板MLCP技术是应对超高功耗芯片散热挑战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通过微米级流体通道设计实现高效热交换 [5] - 微通道水冷板MLCP具有高超散热性能 能处理超过2000W热功耗以及超过1kW/cm²极端热流密度 突破风冷和水冷散热极限 [5] - 作为液冷重要介质材料 氟化液有望打开新增量空间 [5] 技术特点 - 微米级通道设计带来极大比表面积和极高散热密度 [5] - 强迫对流通过水泵驱动冷却液在微通道内高速流动持续带走热量 [5] - 优化流体动力学使热边界层非常薄 热阻显著降低 强化换热过程 [5] - 结构设计紧凑 微通道紧密排列覆盖整个发热区域 避免局部热点 使芯片表面温度更均匀 [5] 加工工艺 - 蚀刻工艺能够制造高精度微通道但成本高昂加工速度较慢 [5] - 3D打印可实现复杂结构制造但表面精度较低 [5] - 冲压成本较低但对微通道尺寸和形状限制较大 [5] - 需确保微通道密封性和均匀性 避免泄漏和冷却液分布不均 [5] 重点公司推荐 - 江顺科技早前布局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微通道挤压模具 有望拓展至数据中心散热领域 [5] - 英维克为液冷全产业链头部企业 已获得一项微通道冷板专利 [5] - 康盛股份在热交换器 微通道 精密钎焊等核心技术领域领先 子公司云创智达专注液冷技术研发与应用 [5] - 南风股份子公司南方增材拟投资5000万元用于3D打印设备投资 为液冷业务储备产能 [5] - 华曙高科为3D打印设备头部企业 有望受益于微通道加工需求 [5] - 鸿日达在微通道液冷方向具备技术积累及制造能力 [5] - 银轮股份已在微通道相变散热器等产品有布局 且在CDU等产品上获北美头部客户订单 [5] - 宁波精达深耕微通道技术 后续加大在数据中心换热产品的设备和模具开发 [5] - 博杰股份自研微通道分层式水冷头等零部件用于公司测试设备 [5] - 同星科技微通道换热器生产线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5] - 远东股份在微通道液冷技术方向推进研发攻关 [5] - 海亮股份已有数据中心铜散热材布局 美国铜管厂业绩弹性大 [5] - 大族激光大族聚维全新研发绿光金属3D打印设备 针对性解决高反 难熔金属材料加工难核心问题 产品涵盖精密导热部件 微型散热结构等 尺寸精度达微米级 [5] - 氟化液介质材料相关公司包括东阳光 巨化股份 永和股份 新宙邦 八亿时空 三美股份 昊华科技 东岳集团 [5] 重点公司估值 - 江顺科技市值48.74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亿 PE 37倍 [6] - 英维克市值756.6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36亿 PE 119倍 [6] - 康盛股份市值54.89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0.98亿 [6] - 南风股份市值67.68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0.74亿 [6] - 华曙高科市值246.4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88亿 PE 282倍 [6] - 鸿日达市值101.0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46亿 PE 221倍 [6] - 银轮股份市值367.3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0.60亿 PE 35倍 [6] - 宁波精达市值57.52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3亿 PE 30倍 [6] - 博杰股份市值111.8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0.98亿 PE 115倍 [6] - 同星科技市值52.76亿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7亿 [6] - 远东股份市值181.54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68亿 PE 32倍 [6] - 海亮股份市值271.71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6.00亿 PE 17倍 [6] - 大族激光市值429.4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11亿 PE 35倍 [6] - 东阳光市值741.86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45亿 PE 55倍 [6] - 巨化股份市值992.4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4.61亿 PE 22倍 [6] - 永和股份市值136.8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6.36亿 PE 22倍 [6] - 新宙邦市值356.17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84亿 PE 30倍 [6] - 八亿时空市值53.17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31亿 PE 41倍 [6] - 三美股份市值339.73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1.62亿 PE 16倍 [6] - 昊华科技市值376.29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4.31亿 PE 26倍 [6] - 东岳集团市值207.75亿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9.50亿 PE 11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