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000802)

搜索文档
北京文化(00080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8 12: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169亿元,同比下降46.20%[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6亿元,同比减亏44.40%[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174元/股,同比改善44.40%[1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32%,同比改善6.76个百分点[18]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21亿元,同比减亏18.67%[18]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1,692.97万元,同比下降46.20%[3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63.65万元,同比减亏44.40%[3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169亿元,同比下降46.20%[46]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31,692.97万元[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总成本从450,748,585.09下降至741,216,788.53,降幅39.2%[200]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从-15,108,166.92改善至-23,886,768.57,亏损收窄36.8%[200]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从-6,301,034.44改善至-19,351,900.00,亏损收窄67.4%[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已由旅游景区业务转型为影视文化业务,涵盖电影、电视剧网剧等全产业链[16] - 电影业务收入5588万元,同比下降90.46%,占营业收入比重从99.43%降至17.63%[46] - 电视剧网剧业务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7447.20%,占营业收入比重从0.56%大幅提升至78.20%[46] - 演唱会业务收入1317万元,为公司新增业务板块,占营业收入4.16%[46] - 公司影视及经纪业务营业收入为3.17亿元,同比下降46.20%,毛利率为-10.00%,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48] - 电影产品营业收入5588万元,同比下降90.46%,毛利率为-83.18%,同比下降74.09个百分点[48] - 电视剧网剧产品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激增7447.20%,毛利率为6.20%,同比上升165.05个百分点[48] 各地区表现 - 北京地区收入2.724亿元,同比下降53.75%,占营业收入85.96%[46] - 成都地区收入4449万元,为公司新增业务区域,占营业收入14.04%[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4年度不分配利润,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116] - 公司2025年计划推出《封神第三部》《东极岛》等影片及《暗夜之光》等电视剧网剧[71] - 公司正在开发密云东方山水国际电影文旅小镇项目,布局影视文化旅游产业[45] 现金流量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5亿元,同比下降937.51%[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分别为13,467.12万元、-17,036.75万元、-10,772.43万元、-7,705.41万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0亿元,同比下降937.51%,主要因影视项目投资增加[55][5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6亿元,同比上升1008.33%,主要因取得项目固投款及借款[55][56]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6.608亿元,同比下降3.08%[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847亿元,同比下降13.32%[18] - 货币资金余额624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9个百分点至2.35%[60] - 短期借款余额2.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11个百分点至9.41%[6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2,411,495.78元,较期初下降33.8%[1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25,273,298.22元,较期初增长10.4%[193]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951,640,837.57元,较期初增长9.2%[193] - 存货期末余额为201,320,078.99元,较期初下降21%[19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50,496,527.78元,较期初增长25%[194] - 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598,395,844.04元,较期初增长759.4%[194]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503,328,654.65元,较期初下降44.6%[19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859,961,779.72元,亏损扩大5.8%[195] 影视作品表现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票房12.25亿元,获2025年春节档第三名[39] - 《一闪一闪亮星星》票房7.02亿元,获2024元旦档冠军[40] - 《云边有个小卖部》最终票房4.98亿,位列2024年暑期档第四位[40] - 《749局》最终收获3.75亿总票房,位列2024年国庆档第三[40] - 台网剧《你比星光美丽》全网累计播放量达21.22亿次,位列2024年下半年猫眼都市剧热度榜第二名[41] - 古装剧《珠帘玉幕》创优酷2024年热度值最快破万记录,并连续两日登顶Netflix中国台湾区剧集榜首[42] - 电视剧《好运家》开播当天在多个平台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率第一[42] - 电影《封神第一部》票房26.36亿元[158] - 电影《封神第二部》票房12.25亿元[158] 行业数据 - 2024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同比下降22.3%[29] - 2024年国产影片票房324.6亿元,占全年大盘的76%,喜剧片贡献大盘票房的36.2%[29] - 2024年影院数量1.32万家,同比增长4%,银幕总数8.1万块,同比增长4.1%[29] - 2024年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115部,较2023年下降26.3%,现实题材占比76.52%[30] - 2024年获准发行国产网络剧166部,发行数量呈下降趋势[31] -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33] 公司治理 - 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与第一大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完全独立[85][87] -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拥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核算体系[87] - 公司制定了《舆情管理制度》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沟通[83][86] - 公司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会议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并对中小投资者表决情况单独计票[84]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8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第一大股东单位担任职务[87]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435,000股,占总股本0.06%[167]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715,465,255股,占总股本99.94%[167] - 股份总数715,900,255股,无变动[16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2,401户[169] - 富德生命人寿持有公司股份111,649,909股,占总股本的15.60%,为公司第一大股东[170][172][174] - 青岛海发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9,059,319股,占总股本的6.85%,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70][172][174] 诉讼和纠纷 - 公司与浙江大灰兔影业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8700万元,已和解并履行完毕[138] - 公司与新疆微影幕纬空间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三起合同纠纷案涉案金额分别为165.18万元、21.94万元和52.48万元,均已和解[138] - 公司与嘉影上行(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涉案金额为2750万元,已和解并履行完毕[139] - 公司与投资者集体诉讼涉案金额为2066.11万元,部分案件已结案,公司已按判决履行完毕[14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转让《封神》三部影片各25%份额,实际共收到5.5亿元投资款[157] - 公司已支付《封神一》回购款8,000万元,回购利率调整为8%[157] - 公司对121件投资者诉讼进行赔偿,赔偿金及诉讼费共计1,250.02万元[159] - 公司以自有资金84,000万元收购北京东方山水度假村有限公司100%股权[162] - 东方山水拥有北京市密云区187,200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16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支付交易价款7.2亿元[163]
A股影视院线板块走高,北京文化涨停,华谊兄弟涨超9%,博纳影业、欢瑞世纪、慈文传媒跟涨。消息面上, 国家电影局称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快讯· 2025-04-11 01:36
行业动态 - A股影视院线板块整体表现强势,多只个股出现显著上涨 [1] - 北京文化涨停,华谊兄弟涨幅超过9%,博纳影业、欢瑞世纪、慈文传媒等公司股价跟涨 [1] 政策影响 - 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这一政策变化对行业产生直接影响 [1]
影视院线板块走高 北京文化涨停
快讯· 2025-04-11 01:35
影视院线板块市场表现 - 北京文化(000802)涨停 [1] - 华谊兄弟(300027)涨幅超过9% [1] - 博纳影业(001330)、欢瑞世纪(000892)、慈文传媒(002343)跟涨 [1]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电影局表示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1] 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正涌入影视院线相关股票 [1]
推进文化文物空间利用 北京文化论坛发布首批17处会客厅
北京商报· 2025-04-10 10:24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启动 -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场地发布 包括东城区太庙 天坛 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等9处 西城区先农坛庆成宫 湖广会馆等8处 [1] - 场地主要为文化保护腾退空间 承载古都历史底蕴 具有鲜明文化特色 将根据活动性质主题精心选择场所 非会期恢复日常功能 [3] - 颜料会馆为例 始建于明代 2021年"会馆有戏"项目启动 已演出300余场 接待市民5万余人 连续三年作为论坛观摩点位 [3] 会客厅模式意义 - 会客厅模式将增加北京老城文化文物空间吸引力和人文价值 使论坛成为永不落幕的交流活动 [3] - 论坛与空间结合将提升北京整体人文水准 [3] 北京文化论坛背景与发展 - 论坛创办于2022年 永久主题为"传承·创新·互鉴" 致力打造展示中华文化 博览世界文化的窗口 [4] - 2023年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创新设立会客厅 常态化组织国内外文化领域交流 [4] - 承办方将整合对接北京市优质文化活动 重点吸纳文化属性强的论坛 对话 学术交流类活动 [4] - 将与各领域企业机构深度合作 构建招商推广和会员募集机制 拓展市场资源 增强论坛关注度 [4]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首场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凤凰网财经· 2025-04-10 06:58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启动 -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首场活动"对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天坛公园神乐署启动,突出"传承、创新、互鉴"主题 [1] - 北京市将持续推动文化交流,以会客厅作为常态化落地的创新举措,统筹优质文化项目和资源,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科技创新等主题 [1] - 活动发布了太庙、天坛、先农坛庆成宫等首批17处会客厅场地,均为文化保护腾退空间,具有鲜明文化特色 [2] 活动内容与参与方 - 对话环节聚焦"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性价值"和"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单霁翔等嘉宾参与交流 [2] - 现场设置非遗和文创展示区,提供"京"味文化体验 [2] - 约120人出席活动,包括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场地运营方代表、非遗传承人等 [2] 北京文化论坛背景与规划 - 北京文化论坛创办于2022年,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旨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3] - 会客厅将常态化组织国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围绕文化传承发展开展活动,打造"永远在线"的论坛 [3] - 承办方将整合北京市优质文化活动,重点吸纳论坛类、对话类、学术交流类活动,并建立企业合作机制拓展资源 [3]
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全年常态化活动,首批17个会客厅公布
新京报· 2025-04-10 04:25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0日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首场活动启动并发布首批17处场地 2025年创立会客厅开展常态化活动推进老城文化文物空间活化利用 [1] 北京文化论坛介绍 - 创办于2022年 永久主题为"传承.创新.互鉴" 致力打造展示中华文化、博览世界文化的窗口 引领文化潮流、聚合创新力量的国际品牌 搭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平台 [1] - 坚持国际性定位 影响力迅速扩大 成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 [1] 2025北京文化论坛新亮点 - 创立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 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论坛活动 [1] - 邀请国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以多种形式开展交流研讨、对话合作 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 [1] 首批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场地情况 - 共17处 分布在东城区和西城区 [1][2] - 主要是文化保护腾退空间 承载古都历史底蕴 有鲜明文化特色 [2] - 主办方根据活动性质和主题选举办场所 非会期恢复日常功能 推进老城文化文物空间活化利用 [2]
打造永远在线的北京文化论坛,17处“会客厅”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0 03:53
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设立背景 - 北京文化论坛创办于2022年,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旨在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精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一流平台[1] - 2024年创新设立"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将常态化组织国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交流研讨,打造永远在线的文化论坛[1] - 论坛坚持国际性定位,影响力迅速扩大,已成为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1] 首批会客厅场地特点 - 首批17处会客厅场地以文化保护腾退空间为主,承载了厚重的古都历史底蕴,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1] - 场地将根据活动性质和主题精心选择,非会期恢复日常功能,推进北京老城文化文物空间的活化利用[1] - 场地包括太庙、天坛、先农坛庆成宫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1][3][5][23] 会客厅运营模式 - 承办方将整合对接北京市现有优质文化活动和演出,重点吸纳文化属性强的论坛类、对话类、学术交流类活动[2] - 将与各领域企业、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构建招商推广和会员募集机制,拓展市场优质资源[2] - 通过常态化活动组织运营体系,进一步增强论坛的关注度和吸引力[2] 代表性场地介绍 - 太庙:始建于1420年,明清两代皇家宗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 天坛: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始建于1420年,以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著称[5] - 先农坛庆成宫:中国古代皇家祭祀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2024年随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3] - 正乙祠: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35] - 颜料会馆:明代商业会馆,2021年起举办"会馆有戏"项目,已演出300余场,接待市民5万余人[14]
北京文化(000802)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2-09 07:45
股价情况 - 公司股票2025年2月5 - 7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20%,属异常波动[2] 信息披露 - 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补充[3] - 无应披露而未披露事项[5] - 《2024年度业绩预告》暂无需修正[6] 经营情况 - 公司目前经营及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3] 股东情况 - 异常波动期间富德生命人寿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3] - 异常波动期间富德生命人寿无买卖公司股票行为[4] 其他 - 2025年2月6日披露《关于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票房公告》[4]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6]
2024年北京文化及相关产业收入超2.3万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2-07 01:16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收入增长 文化新业态表现突出[1][2] 分组1:整体收入情况 - 2024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收入合计23022.6亿元 同比增长6.6% [1][3] - 2024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512.4亿元 同比增长6.7% [1][3] 分组2:分领域收入情况 文化核心领域 - 2024年文化核心领域实现收入合计20951.5亿元 同比增长7.6% [1][3] - 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投资运营5个领域收入合计同比分别增长5.6%、14.3%、2.3%、3.8%和2.1% [1][3] 文化相关领域 - 2024年文化相关领域实现收入合计2071.1亿元 同比下降2.5% [1][3] - 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收入合计同比增长5.2% [1][3] 分组3:文化新业态情况 - 2024年全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906.9亿元 同比增长11.1% 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0.7% [2][4] - 文化新业态包含广播电视集成播控等16个行业小类 [2][4]
北京文化(000802) - 关于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票房公告
2025-02-06 11:17
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2月4日,影片累计票房超公司上一财年营收50%[2] - 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该影片营收约9000 - 12000万元[2] 数据相关 - 截至2025年2月4日,影片上映7日大陆累计票房约10.13亿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