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集团(000759)

搜索文档
中百集团(000759) - 总经理工作细则
2025-08-26 13:06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工作细则 (2025 年 8 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法 人治理结构,明确公司经理层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经理层内部机构及运作程序, 保证总经理充分履行职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 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及《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人员范围为总经理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其他高级管 理人员。 第三条 总经理和《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 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忠实履 行职责,保证履行诚信和勤勉的义务,维护全体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第二章 任职资格及任免 第四条 公司设总经理一名,设副总经理若干名,实行董事会聘任制。 第五条 总经理每届任期为三年(与董事会届期一致),连聘可以连任。总 经理可以在任期届满前提出辞职。有关总经理辞职的具体程序和办法按公司章程 办理。 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任期、辞职的程序和办法与总经理相同。 (四) ...
中百集团(000759) - 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
2025-08-26 13:06
战略委员会组成 - 由五名董事组成[4] - 任期与董事会任期一致[6] 会议规则 - 召开前三天通知全体委员[11] - 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11] - 决议须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11] 职责与运作 - 负责研究公司长期战略和投资决策并提建议[6] - 提案提交董事会审议[7] - 有关部门或企业负责人做前期准备[9] - 会议根据需要和提议不定期举行[11] 细则施行 - 本细则自董事会通过起施行,原细则废止[15]
中百集团(00075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
2025-08-26 13:06
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董事(非独立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 ——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 司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公司特设立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并制定本实 施细则。 第二条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工作机构,主要负责研究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提出建议;研究和审查公司董 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与方案,对董事会负责。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董事是指在本公司支取薪酬的董事长、董事,高级管 理人员是指董事会聘任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 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章 人员组成 第四条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应当过半 数。 第五条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中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 (2025 年 8 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设召集人一名,由独立董事委员担任,负责主 ...
中百集团(00075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12:45
营业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下降19.1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55亿元,同比扩大79.50%[18] - 基本每股收益-0.38元/股,同比下降80.95%[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34%,同比下降8.96个百分点[18]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2595.88万元[21] - 公司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下降19.13%[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下降79.50%[27]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9.1%,从57.11亿元减少至46.18亿元[105] - 净利润亏损扩大76.8%,从-1.43亿元恶化至-2.53亿元[106] - 基本每股收益从-0.21元恶化至-0.38元[106] - 母公司净利润从盈利55万元转为亏损1449万元[107]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48.7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5.02万元大幅下降[108]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35.54亿元,同比下降20.42%[4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0.4%,从44.66亿元减少至35.54亿元[105]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0%,从10.45亿元减少至9.41亿元[10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3.0%,从329万元减少至254万元[10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亿元,同比下降67.68%[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01亿元,同比下降67.68%[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03亿元下降67.7%[10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2.01亿元,同比下降20.3%[10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9.59亿元,同比下降19.8%[10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6.0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11亿元改善97.7%[11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71亿元改善29.1%[1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1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09亿元下降33.0%[11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1.0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94亿元下降15.0%[110]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10.87万元恶化231.0%[111][112]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34亿元下降50.4%[11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线上业务实现销售约8.5亿元[35] - 自有品牌商品实现销售3.28亿元[27] - 大卖场业态营业收入29.26亿元,坪效1203元/平方米/月,可比营收下降12.09%[30][34] - 社区超市业态营业收入6.43亿元,坪效1344元/平方米/月,可比营收下降14.47%[30][35] - 便利店业态营业收入8.79亿元,坪效2573元/平方米/月,可比营收下降4.93%[30][35] - 超市业务收入42.07亿元,同比下降17.84%,毛利率23.34%[45] 门店与网点 - 公司门店总经营面积约144万平方米,连锁网点总数1526家[30] - 报告期新增网点89家,关闭亏损网点177家[27][33] - 仓储业态调改后客流量增长9%,社区超市业态调改后客流量增长6%[27] 地区表现 - 湖北地区收入44.26亿元,同比下降19.63%,占营业收入比重95.84%[44][45] - 重庆地区收入5433万元,同比增长35.33%,但毛利率下降13.05个百分点至9.25%[45]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99.1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3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36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4.11%[1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8.7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8.85%,较上年末微增0.01%[48] - 存货余额为10.0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0.09%,较上年末下降4.08个百分点[48] - 固定资产余额为39.6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9.96%,较上年末增长2.16个百分点[48] - 短期借款余额为13.4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3.61%,较上年末增长1.47个百分点[48] - 合同负债余额为21.8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1.99%,较上年末增长0.95个百分点[48] - 货币资金减少至8.7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7.3%[98] - 应收账款增加至5.0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6%[98] - 存货减少至10.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4.1%[98] - 流动资产合计减少至26.6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8.2%[98] - 长期股权投资减少至0.6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4.3%[99] - 在建工程增加至2.4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3.9%[99] - 资产总计减少至99.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7.4%[99] - 短期借款增加至13.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8%[99] - 应付账款减少至16.1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9.9%[99]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4.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恶化156.8%[100] - 公司总资产同比下降3.4%,从543.89亿元减少至525.28亿元[103][104] - 其他应付款同比下降6.6%,从26.53亿元减少至24.80亿元[10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0%,从7.31亿元增加至7.16亿元[104] 投资与项目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97.69%,主要因收回东湖百瑞基金投资[41] - 报告期投资额1.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38.30%[53] - 江夏中百现代工业园二期项目本期投入1.08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39亿元人民币,项目进度达90%[5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365万元人民币,报告期内无变动[50] 子公司与担保 - 主要子公司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报告期净亏损2.15亿元人民币[57] - 公司对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25,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0,000万元,占比40%[75] - 公司对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等下属公司提供担保额度75,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21,563.97万元,占比28.75%[75] - 公司对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等下属公司提供担保额度6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21,770万元,占比36.28%[75] - 公司对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4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4,901.26万元,占比37.25%[75] - 公司对中百仓储孝感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15,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2,000万元,占比80%[76] - 公司对中百仓储咸宁购物广场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15,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2,000万元,占比80%[76] - 公司对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33,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7,697.69万元,占比53.63%[76] - 公司对武汉中百现代食品加工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5,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1,000万元,占比20%[76] - 公司对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10,000万元,未提实际担保金额[75][76] - 公司对武汉汉鹏物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额度5,000万元,未提实际担保金额[76]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审批总额为752,900万元[78]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为110,717.21万元[78]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135,630.47万元[78] - 公司实际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为88.32%[78] - 公司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余额135,630.47万元[78] - 武汉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获连带责任担保额度14,300万元[77] - 武汉中百现代食品加工物流获担保额度4,400万元[77] - 中百仓储超市有限公司获担保额度30,000万元[78] - 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获担保额度12,000万元[77] 股东与股权 - 第一大股东武商联完成增持计划,累计增持6,810,200股(占总股本1.02%),增持金额20,255,924元[82] - 武商联及一致行动人华汉投资合计持股比例达35.58%[82] - 公司股份总数669,971,694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2.13%(14,265,669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7.87%(655,706,025股)[8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10,858户[88] - 第一大股东武汉商联(国有法人)持股21.42%(143,494,290股),其中无限售股份143,429,549股[88] - 第二大股东武汉华汉投资(国有法人)持股14.16%(94,853,195股),均为无限售股份[88] - 第三大股东李新胜(自然人)持股1.00%(6,726,800股),报告期内增持2,817,400股[88] - 国有法人持股包括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持股0.94%(6,296,831股)[88] - 新进股东湖北福荣紫宏商贸物流集团持股0.58%(3,899,500股)[88] - 高盛国际新进持股0.17%(1,136,266股)[88]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7,397,104股,股份总数由669,971,694股变更为662,574,590股[64] - 公司总股本在2024年因回购股份减少1,104.98万股,从68,102.15万股降至66,997.17万股[125] - 公司注册资本为669,971,694.00元[125] 采购与物流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2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76%[36] - 仓储与物流支出总额2.2017亿元,其中仓储类支出5779万元,运输类支出1.6239亿元[38] - 外包物流支出1.5968亿元,占运输类支出98.34%;自有物流支出270万元,占比1.66%[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24个贫困县采购农产品2071吨,采购金额4339万元[65] 其他财务数据 - 营业外支出4391万元,主要因关店损失及资产报废,占利润总额17.81%[47] - 货币资金中受限资金合计8858.51万元人民币,包括银行承兑票据保证金3451.05万元[5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开展委托理财业务[79] -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8户[126]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0%[25] - 公司位列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第9名[26] - 武汉商联承诺5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承诺期限自2024年10月起[6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数量为1家[6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68]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9]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0] - 公司涉及物业租赁、劳动用工等纠纷诉讼,涉案金额14,183.51万元[71]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72] - 公司报告期租赁事项未产生达到利润总额10%以上损益的项目[74]
大悦城撤出长沙;全国首座华润“万象里”落子济南;LV美妆全球首店开业;盒马鲜生四地同开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27
传统零售业绩下滑与转型 - 百盛集团上半年同店销售暴跌18.4%并宣布关闭北京复兴门店[3] - 新华百货营收下降0.99%且净利润下滑2.52%[3][15] - 天虹股份营收下降1.79%[3][18] - 银座股份营收下降0.87%且净利润重挫8.33%[3][18] - 南宁百货净利润亏损1338万元且亏损幅度扩大653.3%[3][18] - 中百集团提出三年自救计划力争2027年实现盈利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数字化赋能转型[4] 奥特莱斯业态扩张 - 武汉杉杉奥特莱斯9月25日开业为华中首家滨湖奥莱引入260个品牌[5][18] - 杭州同步新增3家仓储式城市奥莱[5][18] - 上海百联青浦奥特莱斯二期2026年竣工后成为亚洲最大奥莱总体量20万㎡[5][18] - 华北最大奥莱年底开业招商进度超90%含35米高水幕装置[5][18] - 泉州复悦·尚柏奥莱11月开业为泉州首座奥莱引入超200个品牌[5][18] 购物中心品牌重塑 - 长沙北辰三角洲大悦城更名为长沙北辰荟由业主方独立运营[7][18] - 沈阳万科广场升级为万芊荟更名后客流增长15%且销售额增长26%[7][8][18] - 佛山顺德新世界中心启用NEW MALL新名字运营26年后品牌焕新[7][18] - 华润万象里产品线重启济南万象里商业面积5.5万㎡定位社区型购物中心[9][18] 首店经济与品牌创新 - LV美妆全球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唇膏定价1200元[10][18] - 海底捞北京亦庄推出全国首家创新概念店引入甜品站与三时段智能切换系统[10][18] - TravelDepot全球首家旗舰店计划落户杭州5年内布局超200家门店实现超百亿营收[10][18] - 浙江首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15] - 南昌上半年新增品牌首店超50家涵盖零售餐饮娱乐多领域[15] 国际与本土品牌双向流动 - 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2%鞋履成为增长最快品类[12][24] - lululemon在美网赛事打造主题快闪店签约网球运动员扩大体育营销[12][24] - 泡泡玛特海外营收占比达40.3%美洲地区营收增长超十倍[13][24] - 安踏冠军李宁等本土运动品牌通过主题店深化市场渗透[13][24] 企业业绩与动态 - 龙湖集团前7月实现运营收入约87.6亿元且经营性收入约154.5亿元[15] - 嘉里建设上半年营收80.59亿港元同比增长60%股东溢利6.12亿港元[18] - 香港K11 Art Mall2025财年客流创新高出租率达100%动漫潮玩销售飙升65%[18] - 京东折扣超市首店在河北涿州开业精选超5000款民生商品低于市场常规售价[24] - 永辉超市二季度关闭186家门店预计损失8.27亿元[24] 项目开发与开业 - 石家庄安兴城市广场8月15日开业建面7.3万㎡定位城市白领社交中心[18] - 江门利和广场9月21日开业体量超13万㎡引入超200家品牌[18] - 杭州城北招商花园城11月底开业24万㎡超复合体招商率超80%[18] - 北京副中心儿童主题公园预计2026年建成成为亚洲最大室内儿童主题乐园投资18亿元[18] - 东莞万象城招商启动预计2026年开业引入奢侈品米其林餐饮等高端品牌[18] 消费政策与市场活动 - 国务院要求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系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增长点[15] - 机器人消费节总销售额突破3.3亿元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超19万台[15] - 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58亿美元增长30.1%电商销售占比超50%[25]
中百集团上半年业绩预亏2.13亿至2.9亿元 战略或陷入“东施效颦”窘境
新浪证券· 2025-08-22 06:1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为2.13亿至2.9亿元 [1] 数字化转型问题 - 数字化转型落地效果差 智能供应链体系陷入数据孤岛困境 仓储模块与物流系统各自为政 [1] - 生鲜流转效率大幅滑坡 采购决策仍停留在手工填单阶段 爆款断货与冗余库存并存 [1] - 伪数字化消耗大量资金但未带来实质性效率提升 [1] 供应链管理失误 - 激进淘汰上千家供应商后自有品牌建设形同虚设 [1] - 研发团队投入不足导致商品创新能力弱 品质升级异化为包装改良游戏 [1] - 烘焙熟食等自营品类频现食品安全事故 品控失序问题严重 [1] 资金链状况 - 激进闭店扩张策略加剧现金流枯竭 短期偿债压力逼近极限 [2] - 为维系转型压缩供应商账期 削弱渠道合作根基形成恶性循环 [2] - 公司正滑向资金链断裂的深渊 [2] 门店改造战略 - 模仿胖东来战略陷入东施效颦窘境 核心分润机制与组织文化未触动 [2] - 基层员工低薪与高压管理矛盾尖锐 服务品质在形式主义改造中不进反退 [2] - 调改示范店曝出蟑螂事件 消费者戳破体验升级谎言 [2] 线上线下融合 - 多线作战导致资源分散 电商业务沦为摆设 [2] - 到家服务体验滞后 数字化投入持续缩水 与年轻消费群体渐行渐远 [2] 内部控制问题 - 采购腐败链条未斩断 员工职务侵占丑闻持续发酵 [2] - 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品牌公信力已然瓦解 [2] 组织管理问题 - 核心人才持续流失与管理层薪酬倒挂 内部士气降至冰点 [3] - 董事会决策效率低下 战略共识难以形成 [3] - 企业陷入高层画饼 中层观望 基层躺平的瘫痪状态 [3]
中百集团上半年业绩预亏2.13亿至2.9亿元 学习胖东来战略或陷入“东施效颦”窘境
新浪证券· 2025-08-22 05:01
核心观点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13亿至2.9亿元 反映区域零售商在数字化变革中战略摇摆、资源错配与组织板结的集中爆发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13亿至2.9亿元 [1] - 资金链持续恶化 短期偿债压力逼近极限 [2] - 激进闭店扩张策略加剧现金流枯竭 [2] 数字化战略问题 - 数字化转型落地沦为空中楼阁 未带来实质性效率提升 [1] - 智能供应链体系陷入数据孤岛困境 仓储模块与物流系统各自为政 [1] - 生鲜流转效率大幅滑坡 采购决策仍停留在手工填单阶段 [1] - 爆款断货与冗余库存并存 [1] - 线上线下融合溃败 电商业务沦为摆设 [2] - 到家服务体验滞后 数字化投入持续缩水 [2] 供应链管理 - 激进淘汰上千家供应商 [1] - 自有品牌建设形同虚设 投入不足的研发团队难以支撑商品创新 [1] - 产品竞争力不进反退 品质升级异化为包装改良 [1] - 烘焙熟食等自营品类因品控失序频现食品安全事故 [1] - 压缩供应商账期 削弱渠道合作根基 [2] 组织与管理 - 学习胖东来战略陷入东施效颦窘境 核心分润机制与组织文化未触动 [2] - 基层员工长期低薪与高压管理形成尖锐矛盾 服务品质不进反退 [2] - 组织生态荒漠化 核心人才持续流失与管理层薪酬倒挂 [3] - 内部士气降至冰点 董事会决策效率低下 [3] - 企业陷入高层画饼、中层观望、基层躺平的瘫痪状态 [3] 运营与品牌 - 门店调改形式主义 调改示范店曝出蟑螂事件 [2] - 与年轻消费群体渐行渐远 [2] - 采购腐败链条未斩断 员工职务侵占丑闻持续发酵 [2] - 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品牌公信力瓦解 [2] - 消费者用脚投票 供应商集体撤退 [2]
中百集团董事长汪梅方:力争2027年实现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8-19 05:02
核心战略规划 - 未来2-3年以关闭亏损门店为核心减负措施 [1] - 通过小业态扩张、千店千面转型及数字化赋能实现2027年盈利目标 [1] - 深耕社区便民服务并定位为邻里生活服务商 [1] 业务转型方向 - 重点突出小业态门店的扩张策略 [1] - 推进门店个性化定制(千店千面)的运营模式转型 [1] - 强化数字化技术对业务运营的赋能作用 [1] 发展目标 - 明确设定2027年为盈利目标达成时间节点 [1]
以小业态换赛道!中百集团董事长汪梅方:力争2027年实现盈利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4:45
公司战略调整 - 未来2-3年将以关闭亏损门店"减负"为重要抓手,通过突出小业态扩张、推进"千店千面"转型及数字化赋能,攻坚2027年盈利目标 [1] - 公司未来三年将围绕"稳存量、换赛道、数字化"三大方面实施主动调整策略,核心是践行"经营有质量,发展可持续"理念 [4] - 未来2-3年是中百"过关"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解决亏损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便是关闭亏损门店及时止损 [8] 门店调改成效 - 首个调改门店(中百仓储关山光谷店)开业三天平均日销约120万元,是平时的7-8倍 [2] - 已完成13家大业态以及42家小业态门店的闭店调改,另有60多家小业态门店通过边营业边调优的方式微调 [2] - 调改门店的销售额和来客数同比均增长10%以上,未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降幅约18% [2] 业态结构调整 - 未来2-3年将把大业态门店从现有147家优化至100家左右 [4] - 小业态发展重点聚焦中百罗森与中百超市,未来三年计划使小业态规模达到1600家 [4] - 中百罗森现有近900家网点,盈利能力在罗森中国系统内领先 [4] - 中百超市去年亏损超1亿元,调整后砍掉一半雷同价高商品,压降整体SKU数,增加自有品牌 [4] 数字化建设 - 整合各业态信息科技部成立数智云公司,目前已集成40多个系统及100多个应用场景 [5] - 未来数字化将双轨并进:持续推进经营相关系统集成和发展线上到家业务 [6] - 线上到家业务包括中百集团自营的"中百邻里购""抱抱生活"小程序平台 [6] 经营模式创新 - 打破"千店一面"固定模式,将"千店千面""一店一策"作为转型核心方向 [7] - 大小业态均在发力折扣店赛道,中百仓储已新开2家折扣店 [7] - 大业态推进前置仓建设,计划年内开出3个点位 [7] - 部分大业态门店升级为"中百·邻里汇",整合多种社区服务功能 [7] 供应链优化 - 订货权全面下放到门店,由门店根据区域商品动销情况自主决策 [8] - 中央仓二期8月投产后将集中承载大小业态商品存储,实现"一线多送" [8] - 利用大卖场分拨功能与前置仓,保障商品及时补货 [8] 管理机制改革 - 取消区域管理层级,由总部直接对接门店 [8] - 推行"目标完成+超额分成+专项激励"模式 [8] - 门店完成既定目标后,可自主提出超额利润分成比例 [8]
中百集团董事长汪梅方:以小业态换赛道 2-3年攻坚盈利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2:23
公司战略调整 - 未来2-3年将以关闭亏损门店"减负"为重点,通过小业态扩张、"千店千面"转型及数字化赋能实现2027年盈利目标 [2] - 计划将大业态门店从147家优化至100家左右,关闭长期亏损且无扭转希望的门店 [5] - 小业态规模未来三年计划达到1600家,中百罗森现有近900家网点,盈利能力在罗森中国系统内领先 [6] 门店调改成效 - 首个调改门店(中百仓储关山光谷店)开业三天平均日销约120万元,是平时的7-8倍 [3] - 已完成13家大业态及42家小业态门店闭店调改,60多家小业态门店通过边营业边调优方式微调 [3] - 调改门店销售额和来客数同比均增长10%以上,未调改门店销售额同比降幅约18% [3] 业态创新与转型 - 打破"千店一面"模式,推行"千店千面""一店一策"转型方向 [8] - 大小业态发力折扣店赛道,中百仓储新开2家折扣店,中百超市9月跟进布局 [8] - 大业态推进前置仓建设,计划年内开出3个点位,部分门店升级为"中百·邻里汇"整合社区服务功能 [8] 数字化建设 - 数智云公司已集成40多个系统及100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业务降本增效 [7] - 未来数字化双轨并进:经营系统集成(如小业态加盟系统)和线上到家业务发展 [7] - 线上平台包括"中百邻里购""抱抱生活"小程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7] 供应链与运营优化 - 订货权全面下放到门店,结合数字化管理实现自动补货 [9] - 中央仓二期8月投产后实现"一线多送"配送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9] - 取消区域管理层级,总部直接对接门店,推行"目标完成+超额分成+专项激励"机制 [9] 行业现状与应对 - 超市行业整体处于下行态势,大规模闭店是零售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调整举措 [4] - 实体零售业态下行主因是无法适应消费需求,传统业态必须调整经营模式融入新业态元素 [4] - 线上渠道分流、大卖场商品与线上同质化严重且价格偏高导致未调改门店销售下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