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股份(000709)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粉末高速钢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产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制造需求增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9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6 01:23
行业概述 - 粉末高速钢通过粉末冶金技术制备 具有细小均匀的碳化物分布 解决传统熔铸工艺的碳化物偏析问题 显著提升强度、韧性和硬度 [2] - 材料具备高韧性、极佳机加工性、红硬性和耐磨性 合金含量高且无偏析 适用于高速切削和重载切削条件 [4] - 发展历程跨越三代:第一代始于20世纪60年代性能提升但杂质高 1991年电渣加热技术解决杂质问题 2000年后细颗粒钢粉进一步提升抗弯强度并降低杂质 [6] 市场规模与产量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39亿元 同比增长4% [1][12] - 行业产量从2018年1.56万吨增长至2024年1.95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3.8% [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硬质合金钢粉、碳素钢及钨、钼、铬、钒、钴等金属 [8]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下游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航空及模具制造领域 [8] 竞争格局 - 国际企业如瑞典Sandvik、法国Erasteel、日本Toshiba Materials和美国Kennametal主导高端市场 [14] - 国内头部企业如天工国际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中高端进口替代 中小企业集中于低端市场 [14][16] 主要企业 - 天工国际始建于1981年 为首家实现粉末冶金工模具钢规模化生产的中国企业 产品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 2024财年营收48.32亿元同比下降6.42% [15][16] - 河冶科技为安泰科技控股企业 主营高速工具钢和模具钢 产品覆盖刀具、模具及关键零部件材料 销售至26个国内省市及国际市场 [15][18] - 其他企业包括深圳市国富特模具材料有限公司(专注预硬特钢)、浙江友创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粉末高速钢销售)、东莞市中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高品质钢材供应商) [15]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和改进烧结工艺开发高性能产品 智能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致性 [20] - 市场竞争加剧推动企业加强品牌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增强国际竞争力 [21] - 环保政策驱动绿色转型 采用节能设备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 [22][23]
河钢股份: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中期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8-25 11:41
公司财务披露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中期报告 [2] - 报告将包含期末股东人数及相关情况披露 [2]
河钢股份:将于2025年8月29日发布中期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1:38
股东信息查询 - 投资者于8月20日通过互动平台请求披露股东户数信息 [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8月29日中期报告中公布报告期末股东人数及相关情况 [2] - 本次回应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于8月25日发布 [2]
普钢板块8月21日涨0.68%,杭钢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5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08:26
普钢板块市场表现 - 普钢板块整体上涨0.68%,领涨个股为杭钢股份(涨幅3.48%)[1] - 上证指数上涨0.13%至3771.1点,深证成指下跌0.06%至11919.76点[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明显,包钢股份成交量达1910.89万手(成交额51.89亿元),凌钢股份成交量仅38.56万手[1] 个股价格变动 - 杭钢股份收盘价9.8元位列板块最高,酒钢宏兴1.75元为最低价[1] - 涨幅超1%的个股包括南钢股份(1.69%)、包钢股份(1.52%)、凌钢股份(1.44%)、山东钢铁(1.30%)[1] - 首钢股份(0.95%)、河钢股份(0.84%)等五只个股涨幅低于1%[1] 资金流向特征 - 主力资金净流入5.53亿元,游资净流出3.53亿元,散户净流出2.0亿元[3] - 杭钢股份成交额20.82亿元居首,包钢股份51.89亿元成交额显示最高流动性[1] - 南钢股份(3.14亿元)、柳钢股份(3.02亿元)成交额显著高于板块平均值[1]
河钢股份(000709)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95.8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10:2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2025年8月19日收盘价2.36元 单日下跌0.42% [1] - 换手率0.69% 成交量71.39万手 成交金额1.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95.83万元 占成交额7.07%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838.48万元(4.96%)大单净流入357.35万元(2.11%)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340.04万元 占成交额2.01%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1535.87万元 占成交额9.0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25.41亿元 同比增长9.38% [1] - 归属净利润2.32亿元 同比增长46.01% 扣非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02.87% [1] - 流动比率0.470 速动比率0.329 资产负债率74.90%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7年 总部位于石家庄市 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 - 注册资本103.37亿人民币 实缴资本6.74亿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兰玉 [1] 企业经营生态 - 对外投资3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812次 [2] - 拥有商标12条 专利1372条 行政许可2个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出口情况、重点企业及前景展望:下游汽车产量持续增长,汽车玻璃升降器规模将达164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1:08
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概述 - 汽车玻璃升降器主要分为电动和手动两大类,结构上包括臂式(单臂式、双臂式)和柔式(绳轮式、带式、软轴式)[2] - 臂式升降器采用齿轮齿板传动,成本低且在国内普遍使用,柔式升降器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的特点[2] - 核心组件包括操纵机构、传动机构、升降机构、玻璃支承机构及平衡弹簧等[3] 行业发展历程与产业链 - 中国汽车玻璃升降器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技术差距[5] - 上游包括钢材、塑料、电动机等原材料,中游为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汽车整车[7] - 电动机作为核心部件,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从2017年27918.2万千瓦增至2024年35321.7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3.42%[9] 市场规模与出口情况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60.24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5.93%,预计2025年增至163.89亿元[1][15]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61.35亿美元增至2024年73.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76%,预计2025年达74.31亿美元[13] - 中国车窗玻璃升降器出口量从2020年0.87万吨增至2024年1.4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3.23%[16] 行业竞争格局与代表企业 - 国际领先企业包括Brose、Grupo Antolin、Hi-Lex Corporation等[19] - 国内代表企业有贵航股份(2025年Q1营收5.92亿元,同比增8.77%)、龙口泰进机械(配套北汽福田、一汽等)、芜湖莫森泰克等[20][22]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集成传感器实现防夹、语音控制,结合车联网优化交互[24] - 轻量化:采用铝合金、工程塑料减轻重量,模块化设计简化结构[26] - 环保化:推广无铬化处理、可回收材料,降低制造过程污染[27]
2025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为5.1亿吨 累计下降3%
产业信息网· 2025-08-16 03:36
粗钢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粗钢产量为0 8亿吨 同比下降9 2%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粗钢累计产量为5 1亿吨 累计下降3% [1] 涉及上市钢企 - 主要上市钢企包括宝钢股份(600019) 鞍钢股份(000898) 马钢股份(600808) 沙钢股份(002075) 首钢股份(000959) 包钢股份(600010) 太钢不锈(000825) 华菱钢铁(000932) 河钢股份(000709) 八一钢铁(600581)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由智研咨询整理 [3]
研判2025!中国桥梁板行业产业链、产量及进出口分析:产量上扬,贸易壁垒加剧及国际市场需求波动致进出口“双降”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3 01:24
行业概述 - 桥梁板是制造桥梁结构件的专用厚钢板 采用桥梁建筑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造 钢号末尾标注"q"以标识其专用属性[2] - 核心功能是承受桥梁的载荷与冲击 需具备高强度 高韧性 抗疲劳性 低温韧性及耐大气腐蚀性等特性[2]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重点统计企业桥梁板带产量为134万吨 同比增长3.8%[1][8] - 屈服强度要求大于345MPa(Q345qE) 抗拉强度大于470MPa(Q420gE) 板厚方向断面收缩率不低于35%[3] - 低温韧性要求-40℃冲击功不低于120J(Q420gE) 特殊产品可达200J[3] - 碳当量不超过0.44%以保证焊接质量 2向性能达Z25级别防层状撕裂[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主要包括铁矿石 煤炭 防腐涂料等原材料 以及高炉 烧结机 电炉 转炉 轧机 涂层生产线等生产设备[4] - 中游为桥梁板生产制造环节[4] - 下游主要应用于公路交通 铁路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政工程等领域 例如公路桥梁 铁路高架桥 城市立交桥 跨江跨海大桥等[4] 政策与需求驱动 - 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升公路网络韧性 推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全覆盖[6]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公路桥梁数量达110.81万座 同比增长2.67% 桥梁总里程突破1.02亿延米 同比增长7.02%[6] - 特大型桥梁(单孔跨径≥150米)数量占比提升至18.3% 反映跨江跨海 城市立体交通等复杂工程需求激增[6] 进出口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钢铁制桥梁及桥梁体段进口数量111.28吨 同比下降68.04% 进口金额265.45万元 同比下降87.09%[10] - 同期出口数量4.39万吨 同比下降39.10% 出口金额5.85亿元 同比下降44.81%[10] - 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但全球贸易壁垒和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对出口造成挑战[10] 重点企业分析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产品等级从Q345至Q690系列全覆盖 国内首创桥梁高强钢 全疆域桥梁耐候钢 桥梁缆索钢等高性能桥梁钢[14] - 河钢集团开发240余个新产品 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项目定制研发抗震螺纹钢筋和高强易焊接桥梁板[14] - 鞍钢集团起草桥梁钢生产国家标准《GB/T714-2015桥梁结构用钢》以及3项团体标准 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14] - 山东钢铁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2.55亿元 同比增长15.66% 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同比下降97.74%[14] - 河钢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216.17亿元 同比下降0.92% 研发投入金额23.43亿元 同比下降8.52%[16] 技术发展趋势 - 高强度 耐久性材料应用成为主流 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高强钢 耐候钢等[18] -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全面渗透 5G+工业互联网 BIM+GIS技术 智能传感器推动制造向"黑灯工厂"模式转型[18] - 装配式桥梁板 模块化施工工艺普及缩短建设周期 降低施工成本[18] 绿色低碳转型 - 国家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等文件强制要求新建桥梁满足绿色建材使用要求[19] - 超高性能混凝土桥面板使耐久性提升40% 使用寿命延长至80年以上[20] - 氢基直接还原铁工艺使钢材生产碳排放下降90% 再生钢材应用使碳排放减少70%[20] 市场多元化与国际化 - 中西部地区因"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求激增 农村桥梁改造需求旺盛[21] - 中国桥梁企业通过技术输出 标准国际化 海外基地建设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21] - 跨海通道 智慧运维等细分赛道成为新增长极[21]
河钢股份: 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2025年付息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2 11:14
债券基本信息 - 债券简称为24河钢Y3 债券代码为148862 SZ 由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 - 本期债券为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三期)[1] - 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 评级展望稳定 本期债券无评级 存续期内每年进行跟踪评级[1] 付息安排 - 付息日为2025年8月14日 计息期间为2024年8月14日至2025年8月13日 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13日[1] - 票面利率为2.61% 每10张(面值1000元)派发利息26.10元(含税)[1] - 个人及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实际每手派息20.88元 非居民企业(含QFII、RQFII)实际每10张派息26.10元[1] 付息操作流程 - 付息对象为2025年8月13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债券持有人[2] - 公司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进行派息 在付息日前2个交易日将资金划转至指定账户[3] - 若未按时足额划款 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将终止委托代理 后续兑付工作由公司自行办理[3] 税务处理 - 个人及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需缴纳20%利息个人所得税 由付息网点代扣代缴[3] - 根据2019年64号公告 永续债利息收入按股息红利性质处理 居民企业间免征企业所得税[1] - 根据2021年34号公告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自2021年起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4] 债券条款特性 - 本期债券为可续期公司债券 发行人有权选择将期限延长1个周期(不超过5年)或到期兑付[1] - 按年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 若发行人行使递延支付利息选择权 付息日以公告为准[1] - 发行方支付的永续债利息支出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