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科通信(688702)

搜索文档
盛科通信(688702.SH):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降至15%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2:09
股东权益变动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盛科通信股份1885.69万股[1] - 产业基金持股比例由19.60%减少至15.00% 变动幅度达4.60个百分点[1] - 本次权益变动触及5%刻度线 符合监管披露要求[1] 时间范围 - 减持操作时间区间为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9月24日[1] - 权益变动报告书与告知函在减持完成后及时提交[1]
盛科通信(688702) - 盛科通信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5%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4 11:48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9月产业基金减持公司股份18,856,943股,持股占比从19.60%降至15.00%[6] 交易情况 - 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减持价格区间分别为60.00 - 86.59元/股、102.26 - 144.74元/股[8] 权益变动影响 - 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不影响控股权情况[4] 合规情况 - 本次权益变动合规,已编制报告书,仍处减持计划实施期[10][11]
盛科通信(688702)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9-24 11:48
公司信息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注册资本987.2亿元,财政部占比36.47%,国开金融占比22.29%[8] - 上市公司为苏州盛科通信,代码688702[29] 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23日,在国微等多家公司持股超5%[11] - 本次权益变动前,持有盛科通信19.60%股份[15] - 权益变动后,持有盛科通信15.00%股份[17] 减持情况 - 2025年两次减持盛科通信共18,856,943股,占比4.60%[16] - 因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减持[12] 未来展望 - 未来12个月暂无明确增减持计划,不拟继续增持[13][30]
盛科通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降至15%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11:40
股东结构变动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2024年1月14日至9月2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盛科通信股份1885.69万股 [1] - 减持后持股比例从19.6%下降至15%,减少4.6个百分点 [1] - 本次减持涉及两种交易方式,显示股东采用多元化操作路径 [1]
盛科通信:产业基金持股比例已降至1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1:31
减持计划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计划减持盛科通信股份1885.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0%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时间区间为2025年1月14日至2025年9月24日 [1] - 减持后产业基金持股比例将从19.60%降至15.00%,剩余持股数量为6150.02万股 [1] 股份性质 - 产业基金所持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不存在任何权利限制 [1] - 未来12个月内产业基金尚未有明确计划、协议或安排增加或减少其在公司中拥有的权益 [1]
盛科通信9月23日获融资买入9253.42万元,融资余额5.7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1:40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下跌1.43% 成交额9.9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9253.42万元 融资偿还1.07亿元 融资净流出1492.18万元[1] - 融资余额5.74亿元(占流通市值2.06%) 融券余额765.69万元 两者均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180户 较上期减少8.47%[2] - 人均流通股28062股 较上期增加9.25%[2]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显著调整 三只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 三只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行列[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 同比下降4.56%[2] - 归母净利润-2368.91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58.36%[2] 业务构成 - 以太网交换芯片为核心业务 占比72.43%[1] - 以太网交换芯片模组占比11.94% 以太网交换机占比10.48%[1] - 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他业务占比3.18% 授权许可业务占比1.97%[1] 机构持仓动向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14.30万股至291.81万股[2] - 诺安成长混合A持股281.60万股保持不变[2] - 南方中证500ETF(185.85万股)等三只基金新进前十大股东[2]
盛科通信20250922
2025-09-23 02:34
公司概况与商业模式 * 公司专注于以太网交换芯片及模组 产品覆盖工业园区 5G 数据中心等领域[2] * 公司采用 Fabric 商业模式 专注于芯片后端设计和解决方案 晶圆生产封装及测试环节交由第三方合作厂商完成[2][6] * 美马 Marvell 创意电子 格罗方德等是其采购供应商[2][6] * 中国电子 中国振华电子 中电金投 中国电子信息以及苏州君脉为一致行动人 共同构成公司第一大股东[2][6] 管理团队与研发能力 * 管理团队拥有思科等知名网络公司背景 为研发提供强有力支持[2][7] *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2][10] * 研发投入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是实现国产产品赶超海外高端芯片的重要支出[11] * 自研 CTC OS 操作系统 并支持 Sonic 开源网络操作系统 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方案[4][1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范围从 100G 到 2.4T 再到 12.8T 和 25.6T 端口速率从 100MB 到 800G 全覆盖[5] * 具备 16 核高性能架构技术 并将 4 核及 8 核核心技术应用于最新的 12.8T 和 25.6T 高端旗舰芯片[4][5] * 12.8T 和 25.6T 高端芯片已小批量应用 并持续投入更大容量交换芯片的研发[2][3] * 高端 Arctic 系列芯片已逐步应用 去年处于送样阶段 今年开始逐步应用[4][11] * 产品性能不逊色于国际竞争者 如博通 Tomahawk 4 美满 TeraScale 8 或思科 G100[17]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是国内少数自研以太网交换芯片的企业之一 在国产厂商中排名第一[3] * 产品已进入锐捷 新华三 中兴 迈普技术等主流网络设备供应商的供应链[2][3] * 已成功切入国内知名交换机厂商 如新华三和锐捷网络等头部客户 并持续供货[21]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期 * 营收从 2019 年的 1.92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0.37 亿元[2][8] *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5.08 亿元[8] * 因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及毛利波动因素 自 2019 年以来尚未盈利[2][8] * 预计未来一两年内有望扭亏为盈[2][8] 业务板块与毛利情况 * 以太网交换芯片业务占比从 2019 年的约 30% 提升至 60% 以上[9] * 2025 年上半年 以太网交换模组业务毛利率达 63.43%[2][9] * 2025 年上半年 以太网交换机业务毛利率达 60.72%[2][9] 费用控制 * 公司费用控制能力较好 2025 年三费保持下降趋势[10] 行业与市场需求 * 国内以太网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574.2 亿元 2020年至2025年复合增速预计为10.8% 是全球市场增速的三倍[4][14] * 数据中心需求旺盛 将持续拉动对以太网设备的需求[4] * 数据中心以太网设备需求到 2025 年将超过 250 亿美元[15] * 数据中心占据 47% 的市场份额 并随着 AI 发展持续拉动需求[15] 行业特点与竞争格局 * 交换芯片行业技术门槛非常高 产品一旦切入客户后具有很强的客户粘性 生命周期较长(约 8-10 年)[19] * 新进入者在该行业面临较大的接纳难度[20] * 在 AI 集群的发展中 公司有望受益于 scale up 和 scale out 两大方向[3] 未来发展预期与增量市场 * 公司有望从百卡 千卡向万卡 十万卡乃至百万卡发展[23] * 在 2026 年的 Scale Up 领域也有望受益[23][24] * 华为已发布 384 Cloud Matrix 超级点方案 其他国产厂商也将在 2026 年陆续推出配套方案 公司将继续受益于这些增量市场[22] * 中高端 Arctek 系列累计投入 1.58 亿研发费用[22]
“国产GPU第一股”即将诞生?芯片ETF天弘(159310)一度涨超5%,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28
芯片ETF天弘(159310)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2日13:36 芯片ETF天弘(159310)一度涨超5% 现涨4.53% 成交1840.87万元[3] - 近1周规模增长1674.95万元 近1年净值上涨123.20%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3] - 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 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寒武纪-U等龙头股 寒武纪估算权重占比达12.26%[5] 科创综指ETF天弘(589860)表现 - 上涨2.11% 盘中换手18.23% 成交5909.19万元 市场交投活跃[4] - 覆盖科创板97%市值 全面覆盖硬科技 均衡配置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80%[5] - 跟踪指数成分股宏力达上涨20.00% 中科蓝讯上涨19.02% 芯原股份上涨18.02%[4] 成分股表现 - 芯原股份(688521)上涨18.02%[3][4] - 海光信息(688041)上涨14.17%[3] - 盛科通信(688702)上涨11.33%[3] - 江波龙(301308)和晶晨股份(688099)等个股跟涨[3] 行业热点事件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由中信证券保荐 拟募资80亿元投向AI与图形芯片研发 若过会有望成A股"国产GPU第一股"[5] - 小米旗下基金入股旗芯微半导体 小米系第四次重仓该公司 其车规级MCU产品已批量上车 小米17系列将全球首发高通新一代旗舰芯片[5] - OpenAI与立讯精密计划共同生产AI硬件设备 设备原型在研 初定口袋便携形态 整合ChatGPT[6]
大基金概念板块9月19日跌0.29%,盛科通信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0.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19 09:14
大基金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大基金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29% 领跌个股为盛科通信(跌幅7.55%)[1] - 上证指数下跌0.3%至3820.09点 深证成指下跌0.04%至13070.86点[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涨幅最高为江波龙(12.25%)跌幅最深为盛科通信(7.55%)[1][2] 个股涨跌及成交情况 - 涨幅前三位:江波龙(301308)涨12.25%至127.95元 成交34.10亿元[1] 晶瑞电材(300655)涨3.75%至13.55元 成交18.11亿元[1] 佰维存储(688525)涨2.74%至79.97元 成交29.63亿元[1] - 跌幅显著个股:盛科通信(688702)跌7.55%至127.21元[2] 中巨芯(688549)跌4.02%至9.55元 成交7.00亿元[2] 沪硅产业(688126)跌3.04%至21.06元 成交12.31亿元[2] - 成交额超40亿个股:北方华创(002371)成交41.48亿元[2] 通富微电(002156)成交46.51亿元[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态势 主力资金净流出10.62亿元[2] 游资资金净流入2.22亿元[2] 散户资金净流入8.4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佰维存储(688525)净流入1.31亿元(占比4.42%)[3] 北方华创(002371)净流入8592.79万元(占比2.07%)[3] 英世(001287)净流入7840.80万元(占比10.47%)[3] - 资金净流出显著个股:佰维存储游资净流出1.31亿元(占比-4.41%)[3] 北方华创游资净流出8355.52万元(占比-2.01%)[3] 雅克科技(002409)游资净流出4480.98万元(占比-2.34%)[3]
滚动更新|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科创50指数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02:45
美联储降息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 [1] 主要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此前创业板指一度跌超1% [1] - 科创50指数涨超4% [1][3] - 恒生指数突破27000点关口 创2021年7月以来新高 [4]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涨势扩大 多股创新高 [2][5] - 中芯国际AH股双双涨超6% 续创历史新高 [2] - 海光信息涨超7% 北方华创涨超5% 均创历史新高 [2][3] - 瑞芯微涨停 汇成股份涨停 利扬芯片涨超10% [2][5] - 灿芯股份 盛科通信 翱捷科技 华虹公司 中微公司跟涨 [5] 个股表现 - 科创权重股中微公司涨超8% 海光信息涨超7% 中芯国际涨超6% [1][3] - 沪深京三市上涨个股超2100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