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源东谷(603950)
icon
搜索文档
长源东谷(60395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11: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367,231.70元,母公司报告期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26,193,179.12元[3] - 2025年2月公司实施完毕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现金红利总额30,051,164.40元(含税)[3] - 2024年度公司利润分配方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3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39,745,088.40元(含税)[3] - 2024年营业收入191,968.62万元,较2023年增长30.38%[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36.72万元,较2023年增长5.37%[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656.74万元,较2023年增长9.30%[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299.83万元,较2023年增长34.19%[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8,367.54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8.59%[18] - 2024年末总资产508,343.66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18.47%[18]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74元/股,较2023年的0.67元/股增长10.45%[1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95%,较2023年减少0.30个百分点[19]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49,751,080.23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94,236.36元[22]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 -197,814.83元,2023年为44,714.22元[24]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486,352.00元,2023年为16,319,814.12元[24] - 权益工具投资期初余额64,527,824.00元,期末余额4,300,576.00元,当期变动 -60,227,248.00元[27]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968.62万元,同比增长30.38%[30] - 2024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3,018.11万元,同比增长5.37%[30] -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08,343.66万元,负债总额237,348.83万元[30]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968.62万元,同比增长30.38%;营业利润26,879.72万元,同比增长10.09%;净利润23,018.11万元,同比增长5.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36.72万元,同比增长5.37%[46] -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08,343.66万元,负债总额237,348.8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68,367.54万元[46] - 营业成本147,817.01万元,同比增长34.72%,变动原因与收入上升相关[47] - 销售费用1,216.64万元,同比增长0.54%[47] - 管理费用6,771.65万元,同比下降8.95%[47] - 财务费用753.21万元,同比增长175.40%,变动原因是贷款增加,利息支出高于同期,与资金余额相关的利息收入低于同期[47] - 研发费用10,652.86万元,同比增长41.25%,变动原因是新项目拓展,开发力度加大,研发投入增加[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299.83万元,同比增长34.19%,变动原因是销售上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增加[4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46.00万元,同比增长72.78%,变动原因是新项目投资建设,本期银行借款净增加1.3亿元,高于同期[48]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06,528,611.99元,研发投入合计106,528,611.99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55%[57]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28,582.24万元,占总资产的5.62%,较上期期末变动8.67%[60]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85,219.42万元,占总资产的16.76%,较上期期末变动94.79%,因新能源项目本年销售增加[60]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13,228.32万元,占总资产的41.95%,较上期期末变动26.12%,因新项目建设设备、厂房投资增加[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5,430.06万元,占总资产的1.07%,较上期期末变动 -15.85%[60]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52,696.18万元,占总资产的10.37%,较上期期末变动23.72%[60] - 受限资产合计账面余额为2,139,428,862.16元,账面价值为1,844,313,931.56元[61][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50.83亿元,较2023年的42.91亿元增长18.47%[185][18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23.73亿元,较2023年的17.91亿元增长32.50%[18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7.09亿元,较2023年的24.99亿元增长8.41%[186] - 2024年应收账款8.52亿元,较2023年的4.37亿元增长94.79%[184] - 2024年存货5.26亿元,较2023年的4.25亿元增长23.72%[184] - 2024年短期借款2.00亿元,较2023年的1.00亿元增长100%[185] - 2024年应付账款8.73亿元,较2023年的4.92亿元增长77.10%[185] - 2024年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1.32亿元,较2023年的18.00亿元增长18.49%[187] - 2024年母公司其他应收款9.30亿元,较2023年的8.76亿元增长6.20%[187] - 2024年母公司存货2.51亿元,较2023年的1.79亿元增长40.17%[187] - 2024年资产总计40.47亿元,较2023年的36.29亿元增长11.51%[188] - 2024年负债合计20.81亿元,较2023年的17.78亿元增长16.93%[189] - 2024年所有者权益合计19.66亿元,较2023年的18.51亿元增长6.26%[189]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9.20亿元,较2023年的14.72亿元增长30.38%[191] - 2024年营业总成本16.81亿元,较2023年的12.62亿元增长33.20%[191] - 2024年营业利润2.69亿元,较2023年的2.44亿元增长10.09%[192] - 2024年净利润2.30亿元,较2023年的2.18亿元增长5.37%[192]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2.30亿元,较2023年的2.17亿元增长5.54%[19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74元/股,较2023年的0.67元/股增长10.45%[193] - 2024年母公司营业收入10.58亿元,较2023年的8.71亿元增长21.48%[195] - 2024年营业利润为148,311,112.45元,2023年为208,087,426元[196] - 2024年净利润为132,791,011.16元,2023年为182,692,754.36元[19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2,333,244.35元,2023年为182,711,036.55元[196]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57,111,698.11元,2023年为916,935,619.54元[19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998,281.25元,2023年为270,500,905.31元[198]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19,540,100.48元,2023年为 - 682,765,507.30元[198]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459,989.63元,2023年为62,194,856.44元[19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0,918,168.56元,2023年为 - 350,069,716.48元[199]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9,381,407.93元,期末为240,299,576.49元[199]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9,451,124.41元,期末为189,381,407.93元[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成功拓展重庆康明斯等客户,拓展业务领域[31] - 2024年比亚迪、赛力斯混动车缸体缸盖销量从2023年的8.98万套跃升至约54.5万套[32] - 2024年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34] - 2024年货车销量336.2万辆,同比降5%[34]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3.2万辆,市场渗透率从2023年的10.5%跃升至17.9%,占商用车总销量的13.7%[34] - 2024年中国柴油商用车销量为195.1万辆,同比下降约5%[35] - 2024年中国天然气商用车销量达17.82万辆,同比增长17%[35]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86.60万辆,同比增长35.5%[37] - 2024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514.1万辆,占比突破40%,较2023年上升10.4个百分点[37] - 缸体营业收入101,780.03,同比增长28.69%,毛利率28.20%,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50] - 缸盖营业收入71,171.29,同比增长48.62%,毛利率19.55%,同比减少9.04个百分点[50] - 缸体生产量907,894件,同比增长81.42%,销售量899,471件,同比增长88.58%,库存量21,810件,同比减少58.64%[51] - 缸盖生产量1,028,758件,同比增长51.81%,销售量1,032,721件,同比增长64.13%,库存量32,561件,同比减少59.23%[51] - 汽车零部件直接材料本期金额96,228.83万元,占总成本比例67.15%,较上年同期变动47.27%[5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64,500.2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5.69%,关联方销售额为0[5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0,785.0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4.83%,关联方采购额为0[56] - 新能源项目销量大幅上升,带来“缸体缸盖”和“其他省市”收入成本增长;传统产品销售下降,导致“连杆”“湖北省”“北京市”产品收入成本下降[50] - 新能源项目销售模式多为“产品销售业务”,该业务收入成本增长较多,受托加工业务略有增长[50] 公司治理与决策相关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4月24日召开,审议通过13项议案[83]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4年9月19日召开,审议通过1项议案[83] - 2024年4月陈绪周先生任期届满后离任非独立董事[90] - 2024年4月24日公司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李易轩先生为非独立董事[90] - 2024年4月王玲玲女士、李双庆先生任期届满后离任公司监事[91] - 2024年3月27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2024年4月24日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张友群先生和宋新河先生为公司监事[91] - 2024年4月24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陈绪周先生、李双庆先生为公司副总经理[91] - 2024年2月公司董事长李佐元、董事及总经理李从容、董事会秘书刘网成收到湖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97] - 2024年3月公司董事长李佐元、董事及总经理李从容、董事会秘书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为全资子公司提供融资担保的公告
2025-03-28 11:19
授信额度 - 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拟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不超18亿元[2][4] - 申请授信额度有效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至下一年度股东大会召开[5] 担保事项 - 公司拟为长源朗弘提供不超8亿元融资担保,本次拟增3亿元[2][7]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已为长源朗弘担保余额5亿元[2][7]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8.5%[14] 长源朗弘情况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05,110.92万元,负债总额177,156.74万元[9] - 2024年度营业收入84,211.24万元,净利润4,927.72万元[9] - 资产负债率超70%,担保事项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8]
长源东谷(603950) - 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5-03-28 11:19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对2024年度三位独立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估[1] - 三位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1] 报告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3]
长源东谷(603950)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2025-03-28 11:19
人员数据 - 2024年末中审众环合伙人216人、注册会计师1304人、签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会723人[4] 业绩数据 - 2023年中审众环经审计总收入215466.65万元、审计业务收入185127.83万元、证券业务收入56747.98万元[4] - 2023年度中审众环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01家,审计收费26115.39万元,汽车制造业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7家[4] 其他数据 - 中审众环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8亿元,近三年已审结民事诉讼未担责[4] - 中审众环近3年因执业行为受行政处罚1次、自律监管措施1次、纪律处分1次、监督管理措施12次[4] - 中审众环43名从业执业人员近3年受行政处罚6人次、自律监管措施2人次、纪律处分4人次、监管措施40人次[5] 审计收费 - 2024年度审计收费92万元,年报审计收费60万元,与2023年相同[8] 审计安排 - 2024年4月20日公司股东大会同意聘中审众环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9][10] - 2024年12月30日审计委员会与签字项目合伙人及注会进行审前现场沟通会[14] - 2025年3月审计委员会针对初步审计报告与项目合伙人及注会召开专题电话会议[14]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3-28 11:19
审计机构信息 - 拟续聘中审众环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2] - 2024年末中审众环合伙人216人等[6] - 2023年中审众环经审计总收入215466.65万元等[6] - 2023年度中审众环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01家等[6] - 中审众环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8亿元[7] - 中审众环近3年受多种处罚情况[8] - 中审众环43名从业执业人员近3年受处罚情况[8] 审计费用 - 2024年度审计服务报酬合计92万元[13] - 2025年审计收费总额92万元与2024年持平[13] 续聘流程 - 2025年3月18日审计委员会通过续聘议案[15] - 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通过续聘议案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16]
长源东谷(603950) - 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审计履职情况的评估报告
2025-03-28 11:19
审计机构聘请 - 公司聘请中审众环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1] - 2024年3 - 4月相关会议审议通过该聘请议案[4] 审计机构情况 - 2024年末中审众环合伙人216人、注会1304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注会723人[2] - 2023年中审众环总收入215466.65万元、审计业务收入185127.83万元、证券业务收入56747.98万元[2] - 2023年中审众环上市公司审计客户201家,收费26115.39万元,汽车制造业同行业客户7家[3] 审计工作相关 - 中审众环对公司2024财报及内控报告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5] - 中审众环资质满足公司2024审计要求,执业规范且如期出具报告[7]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
2025-03-28 11:19
关联资金总体情况 - 2024年初其他关联资金往来余额883,212,057.40元[10] - 2024年度累计发生额1,984,673,442.81元[10] - 2024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额1,849,310,162.52元[10] - 2024年末余额1,018,575,337.69元[10] 子公司资金情况 - 襄阳长源东谷物流2024年初余额369,693.25元,偿还369,693.25元[10] - 十堰长源东谷科技2024年初余额986,692.58元,偿还986,692.58元[10] - 襄阳长源朗弘科技2024年初余额860,254,217.90元,年末余额1,007,228,029.35元[10] - 襄阳长源东谷电子科技2024年初余额21,601,453.67元,年末余额8,000,000.00元[10] - 北京长源朗弘科技2024年度发生额1,128,058,077.57元,年末余额1,200,000.00元[10]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3-28 11:19
财报与会议信息 - 公司于2025年3月29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4月8日15:00 - 16:00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3] 会议形式与参与方式 - 业绩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召开[4] - 投资者可在会议时间在线参与,会前可提问[7] 咨询与查看途径 - 联系部门为证券部,有咨询电话和邮箱[8]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9]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报告
2025-03-28 11:19
审计委员会组成 - 2024年度审计委员会由贾华芳、施军、李佐元组成,贾华芳任主任委员[1] 会议情况 - 2024年度审计委员会召开七次会议,全体委员出席[2] 审计相关 - 评估中审众环独立性等,建议续聘其为2024年审计机构[3][4] - 审阅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未发现重大问题[5] - 审阅2023年报、2024年一、二、三季度报告并认可[6] 内控评价 - 认为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设计恰当,无重大缺陷[8] 未来展望 - 2025年审计委员会将继续发挥监督职能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9]
长源东谷(603950) - 襄阳长源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3-28 11:19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无重大和重要缺陷[4][5][16]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和营收占比均为100%[9] 未来展望 - 2025年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发展[19] 其他新策略 - 依据规定开展内控评价,认定标准与以前年度一致[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