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和科技(603256)
icon
搜索文档
宏和科技(603256)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上市保荐书
2025-09-26 11: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13日,2019年7月19日上市,注册资本879,727,500元[9]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55,036.78万元,2024年为83,463.29万元,2023年为66,115.48万元,2022年为61,209.68万元[15] - 2025年1 - 6月营业利润9,367.83万元,2024年为356.18万元,2023年为 - 8,676.72万元,2022年为4,390.18万元[15]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34.14万元,2024年为17,947.96万元,2023年为 - 9,774.95万元,2022年为29,427.74万元[17]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267,105.50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250,871.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3,217.1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0,486.17万元[18] - 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113,312.62万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5,867.84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0,521.4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9,765.85万元[18] - 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1.57倍,2024年12月31日为1.52倍,2023年12月31日为1.55倍,2022年12月31日为1.03倍[20] - 2025年6月30日速动比率1.32倍,2024年12月31日为1.24倍,2023年12月31日为1.15倍,2022年12月31日为0.84倍[20]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42.42%,2024年12月31日为42.20%,2023年12月31日为43.65%,2022年12月31日为42.14%[20] - 2025年1 - 6月应收账款周转率3.16次,2024年为3.09次,2023年为3.09次,2022年为2.76次[20] - 2022 - 2025年1 - 6月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 - 0.63亿元、0.23亿元和0.87亿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金额分别为10112.53万元、14773.12万元、13966.92万元、10701.61万元,占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57.20%、58.49%、63.42%、72.79%[24]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82%、8.84%、17.38%和31.19%,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17641.89万元、5840.64万元、14492.93万元和17071.94万元[29]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7349.30万元、22450.79万元、17557.23万元和16147.5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6.66%、8.87%、7.00%和6.05%[30]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9141.17万元、23642.70万元、30433.33万元和39157.4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7.35%、9.34%、12.13%和14.66%[32]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9427.74万元、 - 9774.95万元、17947.96万元和9634.14万元[33]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104920.12万元、155559.43万元、145923.07万元和150580.5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0.28%、61.43%、58.17%和56.37%[34] 经营风险 - 公司面临行业需求放缓、市场竞争、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等多种经营风险[21][22][23] - 公司募投项目存在产能消化及效益不达预期、实施等风险[35][37]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存在摊薄即期回报、审批、价格波动、认购等风险[38][39][40][41] 股票发行 - 本次发行股票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42]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含),以现金认购[44]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45] - 发行数量不超过263,918,250股(含),未超发行前总股本的30%[48] - 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49] - 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99,460.64万元(含)[50] - 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等项目,拟使用资金分别为63,263.05万元、8,197.59万元、28,000.00万元[51][52]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55] 其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信证券合计持有发行人股份比例为0.16%,持有发行人关联方宏昌电子股份比例为0.13%[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保荐代表人等不存在持有发行人权益或在发行人处任职情况[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保荐人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不存在异常担保、融资及其他关联关系[64][65] - 2025年4月10日,发行人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议案[68] - 2025年7月14日,发行人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议案[69] - 保荐人认为发行人已履行发行决策程序,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和证监会同意注册[70] - 保荐人将在本次发行股票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1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对发行人进行持续督导[71][72] - 保荐人将协助发行人制定防止资源被违规占用、高管损害利益等制度[72] - 保荐人将督导发行人关联交易合规并对重大关联交易发表意见[72] - 保荐人将关注发行人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等情况并发表意见[72] - 中信证券同意推荐宏和电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75] - 保荐代表人是陈静雯、刘梦佳[73]
宏和科技(603256) - 关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豁免版)
2025-09-26 11:01
业绩总结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6.77%,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35%[163] - 2025年上半年高性能电子布收入7412.13万元,占主营业收入比例13.54%[72] - 2025年上半年普通E玻璃布各布种产品单价提升幅度在5% - 19%,年化后预计2025年度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75.02万元[170] - 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61209.68万元、66115.48万元、83463.29万元和24599.51万元[183]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8.82%、8.84%、17.38%和28.06%[183] - 报告期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70万元、 - 8608.00万元、537.14万元和2747.56万元[183] 用户数据 - 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超10年[34]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台光电子、松下电子等全球前十大覆铜板厂商以及中英科技、华正新材等国内知名公司[92] 未来展望 - 2023 - 2026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复合增长率超25%,2023年为118.3万台,预计2026年达236.9万台[95] - 2024 - 2029年全球服务器/数据存储领域PCB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6%,2024年为109.16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189.21亿美元[66] - 2023 - 2028年全球AI手机渗透率复合年增长率达63%,2023年约5%,预计2028年达54%[67] - 2024 - 2028年全球AI PC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44%,预计2028年达2.05亿台[67] - 2024 - 2033年全球低介电玻璃纤维市场规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8%,2024年约2.8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19.4亿美元[69] - 预计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相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月均流量增长超过130倍[9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中心围绕主营业务,对现有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探索石英玻璃纤维研发[21] - 超低介电损耗玻璃纤维纱研发目标:玻璃介电损耗Df≤0.0012(10GHz),实现稳定量产[22] - 超低热膨系数玻璃纤维纱研发目标:200℃时CTE≤2.6,弹性模量达到92GPA,实现稳定量产[22] - 石英玻璃纤维研发目标:石英纤维介电损耗Df≤0.0007(10GHz)[22] - 公司正在开发第三代低介电产品NEZ Glass,并制定了2026 - 2034年研发计划[10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460.64万元,用于三个项目[8] - 募投项目拟新增高性能电子纱年产能1254吨,对应高性能电子布3135万米左右,2025年开始建设,预计2028年上半年产能完全释放[9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基于现有高性能电子纱核心技术持续研发探索和迭代升级[23] - 公司将解决低介电、低热膨胀系数特种玻璃纤维量产技术难点,优化产品性能[21]
宏和科技(603256) - 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回复及募集说明书等申请文件更新的提示性公告
2025-09-26 11:01
公司动态 - 2025年9月1日收到上交所《审核问询函》[1] - 会同中介机构落实并回复问询函问题,更新相关文件[2] - 2025年8月28日披露半年度报告,更新财务数据[2]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结果和时间不确定[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4]
玻璃玻纤板块9月26日跌2.43%,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8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2.43%,领跌个股为宏和科技(跌幅4.50%)[1] - 上证指数下跌0.65%至3828.11点,深证成指下跌1.76%至13209.0点[1] - 板块内10只主要个股中仅九鼎新材(涨1.70%)和旗滨集团(涨0.15%)上涨,其余8只均下跌[1] 个股涨跌情况 - 宏和科技(代码603256)跌幅最大达4.50%,收盘价35.00元,成交额5.02亿元[2] - 中材科技(代码002080)跌幅4.32%居次,收盘价33.63元,成交额8.72亿元[2] - 九鼎新材(代码002201)逆势上涨1.70%,成交量22.05万手,成交额1.73亿元[1] - 中国巨石(代码600176)成交额最高达12.50亿元,跌幅1.64%[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48亿元,游资净流出561.86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53亿元[2] - 九鼎新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642.05万元(占比15.23%),为板块内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3] - 金晶科技(代码600586)主力资金净流出1734.30万元(占比19.01%),散户净流入1476.20万元[3] - 耀皮玻璃(代码600819)主力净流入2121.86万元(占比5.50%),游资净流入1060.24万元[3]
宏和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2.4万股,成交额401.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36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25日宏和科技发生大宗交易成交12.4万股,成交总额401.88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比例0.69% [1] - 成交价格32.41元,较市场收盘价36.65元折价11.57% [1] 交易明细数据 - 两笔交易均以相同价格32.41元成交,单笔成交量6.2万股,单笔成交金额200.94万元 [2] - 买入方分别为公司法案及成為整野宮之和机构专用,卖出方均为BONDER Ka [2] - 交易性质标注为专场交易 [2]
玻璃玻纤板块9月25日涨1.46%,中国巨石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0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45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9月25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46% 领先于上证指数(下跌0.01%)和深证成指(上涨0.67%)[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中国巨石以5.56%涨幅领涨 金晶科技以3.47%跌幅领跌[1][2] 个股价格表现 - 中国巨石收盘价17.08元 成交量154.15万手 成交额25.82亿元[1] - 耀皮玻璃上涨3.58%至7.53元 旗滨集团上涨3.03%至6.81元 宏和科技上涨1.78%至36.65元[1] - 下跌个股中金晶科技跌幅最大达3.47% 再升科技跌2.64% 山东玻纤跌1.86%[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02亿元 游资净流入1.69亿元 散户净流入3326.55万元[2] - 中材科技主力净流出2220.40万元(占比1.89%)但散户净流入1.23亿元(占比10.48%)[3] - 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出3992.54万元(占比11.03%) 游资净流入2719.33万元(占比7.51%)[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出992.61万元(占比12.78%)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419.63万元与572.98万元[3]
宏和科技5个多月暴涨348%,8只基金重仓押注!背后藏着哪些秘密?|掘金百分百
华夏时报· 2025-09-25 08:04
股价表现与资金动向 - 2024年第二季度至2025年9月23日期间股价累计涨幅达348.20% [2] - 8月13日至8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规模一度突破3.56亿元 [2] - 9月24日股价回调收跌约6.5%至36.01元 市值316.8亿元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增持1,087,988股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减持2,619股 [8]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8只基金将公司列为其前十大重仓股 包括诺安恒鑫(第2大重仓)、国寿安保璟珹6个月持有A(第4大重仓)、诺安高端制造A(第4大重仓)等 [2][5][6] - 华商优势行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持股3,581,600股(占流通股0.41%)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持股2,838,600股(0.32%) 易方达信息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持股2,650,800股(0.30%)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亿元 同比增长35% [2] - 归母净利润8737.51万元 同比增长10587.74% [2] - 2024年毛利率达17.37% 同比提升8.54个百分点 [3] 业务与技术优势 - 高性能低介电布、低热膨胀系数电子布实现批量生产并交付 附加值较好 [3] - 子公司黄石宏和具备生产4微米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线能力 为极少数具备极薄布生产能力厂商 [4] - 电子纱、电子布一体化产能释放 通过自研高端原材料电子纱线降低对进口依赖 [3] 产能扩张与资本运作 - 拟以债转股方式对全资子公司黄石宏和增资3亿元 注册资本由7亿元增加至10亿元 [4] - 增资有助于子公司扩大产能规模 提升运营效率 [4] 行业趋势与需求 - 5G设备、AI算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推动电子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5] - 电子布行业向薄型化、功能化方向演进 超薄布、极薄布等高端品种市场增速高于传统产品 [5] - AI服务器和5G基站信号传输对高性能低介电常数电子布需求迫切 能显著降低信号衰减 [3] 市场竞争地位 - 成为极少数能参与全球高端电子布市场竞争的内地企业 此前市场由日企、台企主导 [3] - 在极薄电子布赛道从"追赶者"变为"唯二能量产+敢扩产"的全球玩家 2025-2026年为与日东纺平分高端市场的关键窗口期 [5]
玻璃玻纤板块9月24日跌1.93%,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4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1.93% 但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83%和1.8% 呈现与大盘背离走势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 宏和科技领跌6.47% 而金晶科技以4.86%涨幅居前 [1][2] - 板块资金整体净流出 主力资金净流出1.38亿元 游资净流出1.74亿元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3.12亿元 [2] 个股价格表现 - 金晶科技收盘价5.18元 涨幅4.86% 成交量60.20万手 成交额3.06亿元 [1] - 旗滨集团收盘价6.61元 涨幅3.77% 成交量36.14万手 成交额2.36亿元 [1] - 宏和科技收盘价36.01元 跌幅6.47% 成交量20.66万手 成交额7.46亿元 [2] - 中国巨石收盘价16.18元 涨幅0.75% 成交量62.24万手 成交额9.98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金晶科技主力净流入7761.37万元 占比25.36%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670.56万元和6090.81万元 [3] - 旗滨集团主力净流入4832.30万元 占比20.47% 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1941.19万元和2891.12万元 [3] - 宏和科技虽未直接列出资金流向 但其大幅下跌6.47%且成交额达7.46亿元 显示资金大幅流出 [2] - 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入1152.86万元 占比5.95%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459.87万元和692.99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中国巨石成交量最大达62.24万手 成交额9.98亿元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 [2] - 金晶科技成交量60.20万手 成交额3.06亿元 活跃度居前 [1] - 国际复材成交量172.75万手 成交额4.71亿元 但股价持平 [2] - 凯盛新能成交量仅2.79万手 成交额2899.08万元 活跃度相对较低 [1][2]
建材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周期建材有贝塔,消费建材看阿尔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4 0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周期建材有贝塔机会 消费建材有阿尔法机会 [1] - 建议从行业盈利改善角度把握玻纤+水泥行业投资机会 [3][6] - 建议从个股α角度在消费建材、早周期等板块选股 [3][6] - 水泥与玻纤行业已实现盈利的底部向上修复 [8] - 消费建材和早周期等板块已有诸多个股表现出自身阿尔法 [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样本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775.7亿元 同比下降4.1% 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10.7个百分点 [5][15] - 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 同比增长38.9% 而2024年全年为下降50.8% [5][15] - 行业整体利润率逐步企稳 综合毛利率22.2% 较2024年全年改善1.7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5.7% 较2024年全年改善1.8个百分点 [19] - 单二季度样本公司实现营收1566.5亿元 同比下降4.5% 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 同比增长38.3% [22] 水泥行业表现 - 水泥行业实现营收1188亿元 同比下降7.5% 归母净利润54亿元 同比增长1110.5% [5][28] - 行业盈利能力改善 综合毛利率22.6% 较2024年全年改善2.94个百分点 综合净利率4.7% 较2024年全年改善0.9个百分点 [34] - 单二季度营收684.2亿元 同比下降7.8% 归母净利润55.1亿元 同比增长204.0% [38] - 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 同比下降4.3% 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5.7个百分点 [28] 玻纤行业表现 - 玻纤行业8家样本公司实现营收311.0亿元 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32.9亿元 同比增长127.0% [5][44] - 行业利润率拐点初现 毛利率23.8% 较2024年全年改善4.8个百分点 净利率11.4% 较2024年全年改善4.9个百分点 [47] - 单二季度营收170.2亿元 同比增长17.6% 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同比增长107.2% [50] - 特种布业务开始贡献收入 中材科技、国际复材、宏和科技等企业布局逐步见效 [5][44] 消费建材行业表现 - 消费建材板块实现营收687.6亿元 同比下降2.7% 归母净利润43.5亿元 同比下降13.2% [5][55] - 科达制造营收大幅增长 因长期布局海外建材及陶瓷机械 海外瓷砖价格战改善 [5][55] - 三棵树因渠道优势和新业态布局 营收增长0.97% 利润增长107.53% [55] - 东鹏控股利润2.2亿元 同比增长3.85% 依靠大零售和线上布局实现改善 [55] - 单二季度营收393.6亿元 同比下降3.4% 归母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下降12.8% [62] 玻璃行业表现 - 玻璃行业实现营收246亿元 同比下降17.0% 归母净利润10亿元 同比下降60.3% [5][68] - 光伏玻璃经历阶段性修复 建筑玻璃因地产竣工较弱持续承压 [5][68] - 单二季度营收126.5亿元 同比下降16.5% 归母净利润2.7亿元 同比下降77.7% [76] 早周期行业表现 - 早周期板块实现营收195亿元 同比下降4.8% 归母净利润1.5亿元 同比下降48.3% [83] - 苏博特实现收入与利润双重增长 因加大西部地区重大工程开拓力度 在水电、核电、铁路等领域取得成果 [5][83] 重点公司推荐 - 水泥板块关注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上峰水泥等头部企业 [3][6] - 玻纤板块关注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国际复材等业绩修复+特种布业务增长预期企业 [3][6] - 消费建材和早周期板块关注三棵树、科达制造、东鹏控股、苏博特等具备个股阿尔法属性企业 [3][6]
缺货!从LowDK到Q布:揭秘特种电子布三大升级路径,谁将卡位下一代PCB材料?
材料汇· 2025-09-23 14:18
核心观点 - AI服务器与高端智能手机升级驱动特种电子布需求爆发 高端产品如LowCTE、LowDK-2和石英纤维布(Q布)因技术壁垒高和供给瓶颈 预计紧缺态势将持续至2026年 [2][3][8] - 2026年低介电电子布总需求预计达1.68亿米 其中Q布需求1685万米 对应市场规模约40亿元 LowCTE需求2640万米 市场规模亦有望超40亿元 [3][11][46] - 国产厂商如中材科技、菲利华、宏和科技等正加速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 有望在供需错配期抢占市场份额 但高端织布机依赖进口(如日本JAT910型)和原材料配方仍是扩产瓶颈 [3][6][7] 产品升级路径 - 行业从LowDK-1向LowDK-2升级:LowDK-2介电常数降至4.2-4.3(低于LowDK-1的4.8) 介电损耗因子≤0.002 满足更高信号传输需求 [3][30][36] - 低热膨胀系数(LowCTE)布需求迫切:用于解决芯片封装翘曲问题 热膨胀系数降至2.8x10^-6(普通E-glass为5.4x10^-6) 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将驱动需求 [3][31][36] - 石英纤维布(Q布)成为终极解决方案:介电常数3.7以下 介电损耗≤0.001 适用于1.6T交换机和英伟达Rubin架构 是超高速应用的关键材料 [3][32][36] 市场需求测算 - 算力GPU驱动低介电电子布需求:2025-2027年需求分别为9349万米、16848万米、23960万米 其中Q布需求从0增至7188万米 [11][43][45] - 交换机市场贡献增量:800G及以上交换机2025-2027年需求分别为2492万米、2848万米、3560万米 1.6T交换机采用Q布方案 [40][44][45] - LowCTE需求增长来自智能手机:假设苹果手机单台使用量从0.025米提升至0.1米 2026年LowCTE总需求达2640万米 [46][47] 供给端瓶颈 - 原材料配方壁垒高:LowDK系列需调整氧化物(如B2O3含量提升)和碱土金属比例 石英纤维需99.95%纯度石英砂 生产1亿米Q布需1万吨高纯石英砂 [6][48][85] - 生产工艺难度大:低介电电子纱融化温度比普通E-glass高100-150°C 石英纤维拉丝易断裂 织布需进口日本JAT910型织布机 单台月产仅0.7万米 [6][55][71] - 产能扩张受限:国内厂商截至2025年8月月产能超600万米 但LowDK-2和LowCTE 2026年预计仍存在供给缺口(LowDK-2缺574万米 LowCTE缺124万米) [7][8][86] 国产替代进展 - 中材科技:2025H1销售特种纤维布895万米 覆盖全品类 拟投资53.6亿元扩产9400万米产能 2026-2027年产能持续增长 [7][13][75] - 菲利华:具备石英纤维全产业链能力 是全球少数批量生产石英纤维的企业 若Q布需求放量 公司有望受益 [7][81][85] - 其他厂商:宏和科技定增扩产高性能电子纱 光远新材计划2026年量产LowCTE和Q布 国际复材已实现LDK二代产品量产 [77][78][79]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海外厂商领先:日东纺NE-glass系列主导高端市场 技术覆盖LowDK至Q布 国内厂商正加速认证和量产 [30][74][36] - Q布依赖英伟达Rubin架构:2026年Rubin Ultra采用正交背板设计 预计带动Q布需求放量 但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确定 [38][43][86] - 价格趋势:2026年LowDK-2和LowCTE价格预计高于2025年(LowDK-2从150元/米升至160元/米 LowCTE从150元/米升至170元/米) [45][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