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利科技(603217)

搜索文档
元利科技(603217)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制定和修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2025-08-27 12:34
公司股份与转让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为208,087,600股,均为普通股[3]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同类别股份总数25%[4] - 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股份,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4] 公司章程修订 - 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由执行公司事务董事担任[2][3] - 高级管理人员指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3] - 公司设立共产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并提供必要条件[3] 股东与控股股东规定 - 股东可起诉公司董高,公司可起诉股东、董高[3] - 控股股东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规需赔偿[7]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不得占用公司资金[8]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权限 - 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担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需股东会特别决议[17] - 董事会审议交易事项有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等多方面权限[21][23] - 部分关联交易、融资事项由董事会审议批准[21][22][25] 独立董事相关 - 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比例不应低于三分之一[19] - 独立董事每年自查独立性,董事会每年评估并披露[27] - 独立董事行使部分特别职权需全体过半数同意[28] 公司人员设置 - 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若干、财务负责人1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31][32] - 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每届任期3年,连聘可连任[31][32]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职工代表比例不低于1/3[47] 财务与利润分配 - 会计年度结束4个月内报年度财报,半年度、季度报告有相应报送时间[49] - 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提取10%列入法定公积金[49] - 无重大投资或现金支出时,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15%[50] 制度制定与修订 - 制定《舆情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制度》,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等10项制度[64] - 部分制度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部分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64] - 制定和修订后的部分制度全文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64]
元利科技(603217) -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5-08-27 12:33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9月16日14点30分在潍坊市昌乐县公司会议室召开[3] - 网络投票9月16日进行,交易系统和互联网投票时间不同[6][7]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5项议案,8月28日披露[9] 议案相关 - 特别决议议案为议案1,部分股东应回避表决[10] - 议案3、4、5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且关联股东回避表决[12] 股东登记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9日[16] - 登记时间为9月16日,地点在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9]
元利科技(603217) - 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2
证券代码:603217 证券简称:元利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6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 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以现场及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以电话及电子邮件方式通知全体监事。会议应参加监事 3 人,实际参加表决监 事 3 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黄维君先生召集并主持,董事会秘书列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形成的决议事项合法、有效。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监事会认为: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 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规定的要求,报告内容能够真实、 准确、完整地反映出公司报告期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在提出本意见前,未发现参与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 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行为。 表决结果:3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 具体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 ...
元利科技(603217) - 监事会关于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8-27 12:32
2、公司《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内容符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关于公司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的核 查意见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 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 对公司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发表 如下意见: 1、公司实施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员工与股东的利益共享机 制,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凝 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同时,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水平,促进公司健康长远 可持续发展。 3、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已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征求了员工意见,拟参与对 象遵循依法合规、自愿参与、风险自担的原则,不存在摊派、强行分配等方式强 制员工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情形。 综上所述,我们同 ...
元利科技(603217) - 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0
证券代码:603217 证券简称:元利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5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 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以现场及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8 月 22 日以电话及电子邮件方式通知全体董事。会议应参加董事 9 人,实际参加董事 9 人。会议由董事长刘修华先生召集并主持,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 会议。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形成的决议事项合法、 有效。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二)审议通过了《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表决结果:9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 具体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及《上海证券报》《证券 日报》上刊登的《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制定和修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5-028)。 本议案尚需 ...
元利科技(603217)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8-27 12:30
3、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已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征求了员工意见,拟参与对 象遵循依法合规、自愿参与、风险自担的原则,不存在摊派、强行分配等方式强 制员工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情形。 综上所述,我们同意公司实施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并将 2025 年员工持股 计划相关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 2025 年员工持股 计划相关事项的核查意见 元利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关于上市公司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对 公司 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以下简称"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相关事项发表如 下意见: 1、公司实施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员工与股东的利益共享机 制,健全公司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凝 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同时,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治理水平,促进公司健康长远 可持续发展。 2、公司《2025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的内容符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上海 ...
元利科技(6032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2: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2%[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8%[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18元/股,同比增长0.58%[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8%,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23]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2%,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23] - 利润总额为1.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22] - 营业总收入从11.35亿元略降至11.16亿元,下降1.4%[96] - 净利润从1.07亿元微增至1.075亿元,增长0.2%[9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4%至9.96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8%至9.8亿元[100] - 净利润同比增长38.8%至513万元,所得税费用大幅增长136.9%至180万元[10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2.83亿元,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增加1.08亿元[109][110]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07,201,188.43元,其中净利润贡献107,302,241.20元[11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5,131,982.67元[12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69.62万元[1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41] - 研发费用为4511.5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41] - 研发费用从4902.57万元降至4511.57万元,下降8.0%[97] - 财务费用为负值-1617.93万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97] - 研发费用未列支,2024年同期也无研发费用支出[10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36.5%至5956万元[10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0.7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700.71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4.28%[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60%[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625.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90%[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4908万元改善至701万元[103][10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元,同比恶化124.6%[10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26亿元,现金流量净额为7625万元,同比增长150.9%[10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6.8%至6.43亿元[10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18.3%至5.54亿元[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至7.06亿元,同比增长910%[10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60亿元,同比下降10%[106]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激增至6.25亿元,同比增长10,570%[10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至4.36亿元,同比下降24%[10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亿元,主要由于新增1.50亿元投资支付[106] - 支付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的现金为2,502万元,同比下降12%[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45亿元,同比减少0.9%[10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8.25亿元,较期初增长181%[10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45.2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0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1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0.97%[22] - 货币资金为17.5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38.73%,同比下降4.96%[43] - 在建工程为6.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4%[43]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上期末增加101.23%至6315.8万元,主要因长期资产采购预付款增加[44] - 应付票据较上期末激增409.09%至1.12亿元,主要因票据结算货款增加[44] - 合同负债较上期末增长48.06%至1914.8万元,主要因预收货款增加[44] - 其他流动负债较上期末上升36.1%至2.85亿元,主要因背书转让未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增加[44] - 应付股利较上期末新增7182.3万元,主要因应付现金股利增加[44] - 专项储备较上期大幅增长124.69%至542.1万元,主要因按规定计提的专项储备增加[44] - 公司货币资金为17.5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42亿元下降4.9%[89] - 应收账款为1.7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8亿元增长23.7%[89] - 存货为3.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51亿元增长6.6%[89] - 在建工程为6.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22亿元增长21.5%[89] - 短期借款为5.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10亿元下降13.1%[90] - 应付票据为1.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22亿元增长409.1%[90] - 其他应付款为0.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0.07亿元增长983.2%[90] - 未分配利润为18.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71亿元增长2.0%[9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12.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99亿元增长76.1%[9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为3.8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4亿元增长46.9%[92] - 公司总资产从352.28亿元增长至403.18亿元,同比增长14.4%[93][94] - 流动资产从142.04亿元增至192.40亿元,增长35.4%[93]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从196.53亿元微增至196.90亿元[93] - 应付账款从4.45亿元增至5.36亿元,增长20.5%[93] - 其他应付款从257.26万元激增至6.74亿元,大幅增长261倍[93]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额为4,299,600.00元,使用额为1,291,022.01元,净增加3,008,577.99元[113]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315,572,681.65元,较上年期末增长4.35%[113]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本期减少6,720.00元至208,087,600.00元[113][114] - 公司资本公积增加2,962,908.00元至1,256,119,038.72元[113][114] - 公司未分配利润增加24,832,649.20元至1,671,696,206.71元[113][114] - 公司库存股增加31,464,202.00元至48,284,968.00元[113][114] - 公司盈余公积增加1,837,372.00元至86,328,735.87元[113][114]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038,046.00元[115] - 其他权益工具变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1,546,060.00元[115] - 利润分配总额为82,469,592.00元[115][116]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4,191,600.65元[117]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2,354,228.65元[117]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175,557,506.19元[117] - 期初未分配利润为715,881,928.86元[121] - 所有者权益本期净减少73,925,986.83元[121] - 其他综合收益变动7,235,309.50元[121]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7182.27万元[122]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1.52亿元[122] - 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22亿元[12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03.80万元[12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8246.96万元[123] - 本期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08亿元[124] - 本期期末资本公积为12.56亿元[124] - 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7.14亿元[124]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15亿元[1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4,683.63元[25] - 政府补助金额为2,848,750.88元[25] - 其他营业外支出金额为-525,155.05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412,243.97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1,926,035.49元[25] - 进项税加计抵减金额为5,785,464.22元,原因为与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27] 业务和运营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二元酸二甲酯、脂肪醇及增塑剂三个系列[29] - 公司采用"订单+安全库存"生产模式[30]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品开发[32] - 公司通过多渠道营销策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32] - 35000吨/年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已完成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33] - 公司持续推进3万吨/年二元醇项目和25000吨/年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建设[33] - 境外资产规模为3232.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2%[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2041.8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5.7万元[49] - 子公司山东元利实现净利润6581.2万元,营业收入6.99亿元[51] - 子公司重庆元利实现净利润5022.8万元,营业收入4.54亿元[5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60] - 其他股东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60]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减持比例不超过持股总数25%[60] - 2019年9月2日触发股价条件导致股份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至2022年12月19日[62] - 稳定股价措施中公司单次回购股份资金不低于500万元[67]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比例不超过总股本2%[67] - 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67] - 股份回购资金总额累计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7] - 股份回购资金需从公司税后利润中支出[67] - 控股股东及5%以上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63][65]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且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69] - 董事及高管承诺用于增持股份金额占上年度薪酬比例介于35%至50%之间[69]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上年末持股总数的10%[72] - 公司可暂扣未履行增持义务者的税后薪酬或现金分红[69][70] - 股价稳定措施触发条件包括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68][69] - 发行人未履行股价稳定义务时以最大回购金额为限承担赔偿责任[68] - 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发行价格(除权除息后相应调整)[72] - 董事会未履行义务时以上一年度薪酬为限对股东赔偿[68] - 控股股东增持方案实施完毕后3个月内触发条件将重启增持[68][69]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不包括对子公司)为A[77]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B[77]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为A+B[77]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X%[77] - 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金额为C[77]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D[77]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金额为E[77] - 高风险担保金额合计为C+D+E[77] - 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为全资孙公司潍坊元利提供银行贷款担保[7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276户[81]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商誉确认基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应享有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比较,差额计入商誉或当期损益[135] - 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时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需满足同时订立、达成完整商业结果、交易相互依赖或整体经济性等原则[136] - 一揽子交易处置中,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35]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5][137] - 未丧失控制权的处置,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不足时调整留存收益[137]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需拥有对被投资方权力、享有可变回报且能影响回报金额[138]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需按份额确认共同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3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41] - 外币报表折算中资产/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142]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当期损益[143]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其摊销或减值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6]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条件时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147]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48] -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通常逾期超过30日)时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8] - 金融工具信用减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利息收入计算方法[149] - 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可直接假定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150] - 应收款项及租赁应收款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简化模型,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0] - 应收票据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1年以内损失率5.00%,1-2年10.00%,2-3年50.00%,3年以上100.00%[153] - 应收账款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1年以内损失率5.00%,1-2年10.00%,2-3年50.00%,3年以上100.00%[157] - 其他应收款按账龄计提坏账准备,1年以内损失率5.00%,1-2年10.00%,2-3年50.00%,3年以上100.00%[162] - 应收款项融资中银行承兑汇票组合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59]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类别计提跌价准备[164] - 合同资产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简化模型,按整个存续期计提损失准备[166]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167] - 商业承兑汇票参照应收账款组合划分信用风险特征[152] - 存货发出成本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164]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64]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169]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169] - 应收账款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169] - 持有待售资产按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调整净残值且不超过原账面价值[172] -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再按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比例分摊[172] - 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成本[176] - 长期股权投资非同一控制下极速合并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确认初始成本[176] - 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而对合营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77] -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低于可辨认净资产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差额计提减值准备[180]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并按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方法计提折旧或摊销[181] - 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5-20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4.75%-19.00%[183] - 机器设备折旧年限10年 残值率5% 年极速率9.50%[183] - 运输工具折旧年限4-5年 残值率5%
元利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0.22%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6亿元 同比下降1.69% [1] - 同期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0.22% [1]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光稳定剂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供需规模、竞争格局、代表企业及前景展望:随着下游市场空间持续扩张,光稳定剂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1 01:28
行业定义及特点 - 光稳定剂是抑制或减弱光照对高分子材料降解作用的关键化学物质 通常与抗氧剂协同使用以提升材料耐光性 [1] - 按作用机理分为自由基捕获剂(主要为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紫外线吸收剂(UVA)和猝灭剂三大类 [1] - 紫外线吸收剂中苯甲酮类应用最广 用于聚乙烯 聚丙烯 ABS等材料 是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类别 仅次于HALS [2] -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具有高效率 低色泽 高加工温度适应性和优异广谱性等特点 [2] - 猝灭剂因含重金属易使制品着色 主要限于农业薄膜和烯烃纤维等特定领域 市场份额较低 [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光稳定剂市场规模33.63亿美元 2023年为29.87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4.73亿美元 [5] - 亚洲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2024年占全球55.07% 北美和欧洲分别占17.4%和16.71% [5] - 中国2024年光稳定剂需求量16.24万吨 产量18.99万吨 净出口2.75万吨 [7] - 预计2025年中国需求量增至17.3万吨 产量20.19万吨 净出口2.89万吨 [7] - 下游塑料 涂料 化纤 橡胶等行业需求持续扩张 推动光稳定剂应用场景拓展 [4] 市场规模结构 - 2024年中国光稳定剂市场规模79.25亿元 其中塑料领域41.63亿元 涂料14.44亿元 化纤18.25亿元 橡胶及其他4.93亿元 [9]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48亿元 塑料领域42.96亿元 涂料14.6亿元 化纤18.79亿元 橡胶及其他5.13亿元 [9] - 塑料行业是最大应用领域 国内塑料制品产量涵盖包装 建筑 汽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11]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宿迁联盛以3.71万吨产能领先 利安隆产能3.6万吨 元利科技新建3.5万吨产能进入试生产 [15][17] - 主要企业包括富比亚(1万吨) 杭州帝盛(1.63万吨) 威海金威(0.5万吨) 北京天罡(1.8万吨) 振兴化工(1万吨)等 [17]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引领发展 利安隆2024年光稳定剂业务营收20.86亿元 毛利率33.2% [17] 代表企业动态 - 宿迁联盛主营受阻胺光稳定剂 2024年产量2.14万吨 销量1.88万吨 营收8.86亿元 毛利率15.78% [18] - 元利科技将原规划2.3万吨/年项目变更为3.5万吨/年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 2024年已完成建设 [20][21] - 企业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如聚碳酸酯二元醇 生物基BDO等 [20] 技术发展趋势 - 光稳定剂技术向高分子量化 复合化和反应性方向发展 以降低迁移 挥发和抽出问题 [23] - 技术创新持续拓展新应用领域 行业前景广阔 [23]
2.17亿!广东:关于开展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的通知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3 15:20
广东省合成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项目批复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广东省发改委批复建设合成生物制造中试平台 总投资21733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19459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86万元 预备费88万元 [3] - 项目将建设四大中试子平台:智能微生物中试平台(高附加值生物基产品开发)、功能大分子中试平台(功能性蛋白等)、绿色生物质甲醇中试平台(生物质气化装置)、智能植物中试平台(垂直植物工厂) 改造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 购置仪器设备365台(套) [3] - 资金来源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资金 以及项目单位和省市财政统筹出资 [3]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 [5]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科技成果展示对接等 [5][11][24] - 参会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上海蓝晶微生物等数十家企业和机构 [7][11] 大会议程亮点 - 8月20日:生物制造青年论坛将展示14项创新成果 包括碳碳缩合酶改造、γ-聚谷氨酸合成、芳香族化合物制造等 [13][14] - 8月21日:专题论坛聚焦绿色化工与新材料 议题涵盖聚酰胺单体制造、细胞工厂设计、非粮秸秆糖应用等 [17][19][20] - 8月22日:未来食品&农业专题将探讨功能糖制造、益生菌产业化、甜味蛋白开发等前沿技术 [35][37][42] 合成生物科技成果 - 功能糖制备技术:已实现阿洛酮糖、塔格糖等12种功能糖及母乳低聚糖HMO的生物法制备 [44] - 微藻基硒蛋白:通过基因改造使莱茵衣藻生产人源硒蛋白 已完成小试 [45] - 天然萜类化合物:实现圆柚酮公斤级生产 驱蚊效果达100% 纯度98% [46] - 人源化胶原蛋白:突破克级量产 具有自组装形成4D网状结构特性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