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伍技术(603212)
icon
搜索文档
赛伍技术: 监事会关于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审核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8
监事会审核意见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编制和审核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报告内容和格式符合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 [1] - 报告信息全面真实反映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管理与财务状况 [1] - 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 参与报告编制和审议人员未违反保密规定 [1] 公司治理 - 监事会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及公司章程履行职责 [1] - 监事会对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议案事项进行审核 [1] - 监事会成员包括邓建波、任富钧、沈莹娴三位监事 [1]
赛伍技术: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18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7日通过邮件发出 [1] - 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采用现场与通讯结合方式召开 [1] - 应出席监事3人 实际出席3人 无缺席 [1] - 会议由监事邓建波主持 [1] 监事会会议审议结果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 同意3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1] - 半年度报告于2025年8月28日在上交所网站及指定媒体披露 [1] 公告主体信息 - 公告主体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 - 证券代码603212 证券简称赛伍技术 公告编号2025-034 [1]
赛伍技术(603212.SH)上半年净亏损7209.61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4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52亿元,同比下滑18.1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7209.61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1548.73万元扩大365%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467.85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1738.53万元扩大330% [1]
赛伍技术(603212)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2
会议安排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知和资料于2025年8月17日邮件发出[2] - 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以现场和通讯表决结合方式召开[2] 会议情况 - 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无缺席[2] - 会议由监事邓建波主持[2] 审议结果 - 审议通过《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3]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于2025年8月28日披露[3]
赛伍技术(603212) - 监事会关于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审核意见
2025-08-27 12:32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关于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审核意见 监事签字: 邓建波: 任富钧: 监事会认为: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编制和审核程序符合法律、 法规及《公司章程》的各项规定,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内容和格式符合 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各项规定,所包含的信息能从各方面真实地反映 出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事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参与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无违反保密规定的行 为。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5年8月27日 (本页无正文,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关于第三届监事会第 十一次会议相关事项的审核意见》的签字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 所股票上市规则》和《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我们作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监事会成员, 对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相关议案涉及事项进行了审核,发表意见如下: 一、关于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审核意见 沈莹娴: ...
赛伍技术(603212) -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0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2] - 应出席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3] - 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报告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于2025年8月28日披露[3]
赛伍技术(60321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1: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2,000,000,000 元,同比增长 2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150,000,000 元,同比增长 18%[21] - 营业收入为13.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09.61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扩大[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 0.75 元,同比增长 15%[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上年同期为-0.04元/股[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3%,同比下降2.18个百分点[23] - 公司营业收入13.52亿元,同比下降18.13%[53] - 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7209.6万元[5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13%至13.52亿元,主要因太阳能背板及封装胶膜销售额下降[79] - 营业总收入下降18.1%,从1,651,952,291.90元降至1,352,372,423.13元[145] - 营业亏损扩大143.3%,从-37,570,867.35元增至-91,417,802.62元[14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9%至4.2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23亿元人民币)[14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扩大365.4%至-7209.6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548.7万元人民币)[146] - 基本每股收益恶化至-0.16元/股(2024年同期:-0.04元/股)[146] - 综合收益总额亏损扩大至-7472.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03.8万元人民币)[1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投入人民币 80,000,000 元,同比增长 15%[21] - 毛利率为 20%,同比提升 2 个百分点[21]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1.89%至13.23亿元,与销售收入下降趋势一致[79]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3.42%至1898万元,主因销售佣金及认证费用减少[7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04%至4766万元,系直接投入减少所致[79] - 营业成本下降11.9%,从1,501,239,470.76元降至1,322,811,228.68元[145] - 研发费用下降24.1%,从62,748,999.46元降至47,661,839.56元[145] - 研发费用保持稳定为3108.4万元人民币(同比微降2.2%)[148] - 毛利率下降至8.8%(2025年:8.8% vs 2024年:14.3%)[148]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431.5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73.6万元人民币)[148]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1312万元,计提应收账款等信用减值987万元[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伏胶膜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 1,200,000,000 元,占总收入比重 60%[21] - 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拥有8项全球原创产品和业务,包括Raybo®film光转膜、KPf结构背板、BC组件焊线胶带、MoPro®解决方案等旗舰产品[32] - 公司差异化胶膜产品包括POE、EVA、EPE、TPO结构,覆盖PERC、TOPCon、HJT、XBC和钙钛矿全技术路线[33] - Raybo®光转膜已成为HJT组件标配辅材,并已在TOPCon海外市场实现批量交付[33] - 公司背板产品覆盖KPf、PPf、FPf等主流结构,并推出透明阻水前板、黑色高反光背板、铝箔背板等差异化产品[36] - 铝箔背板具有高阻水效果,重量轻,层压封装效率高,应用于海上光伏领域[37] - 光伏电站维修延寿材料MoPro®业务提供背板修补胶带、阻水胶带、连接器保护盒等产品加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38] - 公司率先推出双玻组件玻璃修复胶带,解决光伏玻璃破裂隐患[38] - 光伏其他材料包括定位胶带、绝缘小条、焊线胶带等,其中焊线胶带已在下游BC组件厂商稳定交付[40] - 焊线胶带具有遮蔽性能好、耐老化、耐高温特性,适用于BC组件[42] - 光伏其他材料业务相对高毛利的创新产品帮助平滑光伏材料业务板块财务曲线[40] - 公司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结构件三大类产品,包括电芯蓝膜、CCS及侧板绝缘膜、水冷板粘接胶带等[43] - 公司消费电子材料业务聚焦OLED、MicroLED、MiniLED显示应用,产品包括OLED切割保护膜、MicroLED封装膜、MiniLED制程针刺UV膜等[47] - 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覆盖晶圆制造封装、MLCC切割、LED&MiniLED领域,产品包括CMP抛光固定胶带、MLCC切割用冷剥离胶带、MiniLED芯片翻膜PVC减粘膜等[50][51] - 公司汽车电力电控业务提供FFC/FCC绝缘胶膜和Busbar绝缘胶膜,具有优异绝缘性、耐水性和电热老化性[43] - 公司整车内外饰件粘接固定业务提供9类泡棉胶带产品,包括车顶轨固定、B柱饰件固定、门防水条固定等应用[45] - 公司声学材料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产品包括扬声器穹顶环氧胶膜和振膜亚克力胶膜/硅胶膜/橡胶膜[47] - 公司模组材料包括TP模组PU保护膜、散热模组石墨/石墨烯超薄胶带、天线模组PET胶带等[47] - 公司半导体新产品包括WBC工艺耐高温UV减粘膜、MiniLED COB直显AG防爆膜、户外显示热熔胶膜,处于客户导入或在研阶段[51] - 公司消费电子板块专注于高端材料进口替代,实现国外同类产品的高性价比优势替代[46] - 公司动力电池包结构件产品包括耐火抗冲击复合材料、热管理导热凝胶、高强度导热结构胶等7类产品[45] - 光伏胶膜出货量同比增长33.06%至16940万平[54][57] - 海外市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51.64%,海外收入占比达25.15%[54] - 非光伏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8.04%,占比达24.35%[54] - 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收入增速48.90%,半导体材料收入增速11.25%[54] - 背板业务营业收入8382万元,同比下降79.36%[60] - TPO胶膜出货量同比增长211.0%[58] - 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出货量574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19%,环比增长26.12%[63] - 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业务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48.90%,环比增长3.57%[63] - 消费电子材料业务出货量4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14%,环比增长10.03%[65] - 半导体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5%,毛利率同比改善14.04个百分点[67] - 公司推出双玻组件玻璃修复胶带,成为国内首家具备该技术的光伏辅材供应商[62] - 海上光伏连接器保护盒产品实现多家客户批量交付[62] - 电芯蓝膜、BUSBAR胶膜、CCS及侧板绝缘膜等主流产品出货量和市占率进一步提升[63] - FFC动力/信号线一体化传输封装胶膜、第三代CCS绝缘胶膜等新产品进入放量阶段[64] - OLED用上/下保护膜处于快速放量期,出货量和收入均快速增长[65] - 晶圆级UV减粘胶带出货量和市占率提升,CMP固定胶带等产品进入放量阶段[67] - 日本赛迈从事偏光膜研发生产应用于消费级光学镜头和眼镜领域[76] - 公司产品覆盖光伏、锂电新能源、消费电子、半导体四大领域客户包括晶科、比亚迪、宁德时代、京东方等[74]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51.64%,海外收入占比达25.15%[54] - 越南工厂一期5GW胶膜产能实现满产[72] - 越南工厂2500万平米涂布产线于2025年2月试生产[72] - 公司海外客户超过70家包括Tesla、Adami、Tata sola等[75] - 越南涂布产线可用于生产背板和3C类胶带产品[72] - 公司国际事业部业务覆盖亚洲、欧洲、北美、非洲等多个地区[75] - 境外资产规模2.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24%[8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技改提升设备线速以最低成本提升产能[72] - 公司推行矩阵式组织架构成立两个事业群六个事业部[71] - 公司通过差异化制造维持KPf光伏背板毛利平稳[72]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偏低主要受行业账期特性及原材料预付款影响[99] - 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业链出现同质化产能过剩[98] - 公司拥有光伏材料8项全球原创及新能源汽车行业5项全球原创技术[9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 180,000,000 元,同比下降 10%[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68.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4%[22]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值为7468万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6.04亿元同比增长6.98%[55][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4%,从8823.7万元降至7468.1万元[15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1653.1%,从2000万元增至3.51亿元[15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17.1%,从5.22亿元增至6.11亿元[1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4亿元,较期初增长15.2%[15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324.7%,从4413.4万元增至1.87亿元[15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2208.2%,从2000万元增至4.62亿元[155][156]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长201.8%,从6000万元增至1.81亿元[15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10.7%,从6127.4万元增至6785.6万元[155]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56.6%,从1.19亿元降至5782.2万元[15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40.4%,从2091.0万元降至1245.3万元[1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2.2%至11.1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40亿元人民币)[151] - 收到税费返还减少28.3%至2754.2万元人民币[15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应收账款为人民币 600,000,000 元,同比增长 20%[21] - 存货余额为人民币 400,000,000 元,同比下降 8%[21] - 公司总资产为43.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0.3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74%[22]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大幅下降69.20%至1.02亿元,因银票到期托收[8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41.70%至7193万元,因结构性存款增加[81] - 合同负债同比大幅增长127.46%至1433万元,反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81] - 受限资产总额1.58亿元,包括货币资金4550万元(保证金)及抵押固定资产3422万元[8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13亿元,本期购买金额3.61亿元[86][89] - 外汇掉期衍生品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7,168.83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2.75%[91] - 报告期内衍生品投资产生实际损益29.93万元[91] - 衍生品投资初始金额为6,207.70万元,期内购入6,599.88万元,售出6,121.30万元[91] - 货币资金为6.5亿元,较期初5.56亿元增长16.9%[138] - 应收账款为14.64亿元,较期初11.74亿元增长24.7%[138] - 应收款项融资为1.02亿元,较期初3.32亿元下降69.2%[138] - 存货为4.35亿元,较期初4.89亿元下降11.1%[138] - 流动资产总额为29.4亿元,与期初29.35亿元基本持平[138] - 短期借款为6.32亿元,较期初6.02亿元增长5.0%[139] - 应付账款为3.83亿元,较期初4.3亿元下降10.9%[13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为3.29亿元,较期初2.52亿元增长30.5%[139] - 未分配利润为4.66亿元,较期初5.38亿元下降13.4%[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6.01亿元,较期初26.74亿元下降2.7%[14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690,208,271.88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648,723,263.20元,减少1.1%[142][143] - 货币资金增长30.1%,从418,256,164.45元增至544,279,708.30元[142] - 应收账款从1,299,114,705.02元略降至1,290,093,009.50元,减少0.7%[142] - 存货保持稳定,从231,594,364.09元微增至232,196,577.85元[142] - 长期股权投资从381,500,000.00元增至443,500,000.00元,增长16.3%[142] - 未分配利润从845,491,870.87元降至826,111,728.44元,减少2.3%[143] - 所得税收益为833.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费用165.5万元人民币)[14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74,729,489.54元,从期初2,682,844,900.34元降至期末2,608,115,410.80元[158][160] - 未分配利润减少72,096,068.15元,从期初538,155,870.11元降至期末466,059,801.96元,降幅13.4%[158][160]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123,559.91元,从期初-3,793,139.73元降至期末-4,916,699.64元[158][160]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509,861.48元,从期初8,568,300.30元降至期末7,058,438.82元,降幅17.6%[158][1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收资本减少2,340,400.00元,从439,831,036.00元变为437,490,636.00元[158][160]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37,540,016.极元,从1,620,006,552.42元降至1,582,387,644.74元[158][160] - 库存股减少39,880,416.00元,从39,880,416.极元降至0元[158][16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4,303.45元,从165,568.04元变为-3,793,139.73元[158][160]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46,986,615.67元,从854,589,288.30元降至538,155,870.11极元[158][160]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2,413,683.56元,从2,995,535,455.56元降至2,682,844,900.34元[158][160]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总额为-39,880,416.00元[161]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金额为-极39,880,416.00元[161] - 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1,499,325.79元[极161]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953,121,772.00元[162]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582,466,536.42元[162]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807,602,672.63元[162] - 其他综合极收益期末余额为5,156,466.54元[162]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369,871.49元[162]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120,035,588.92元[162] -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437,490,636.00元[1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29.6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938万元[1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938万元[16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1938万元至8.261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4.375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15.825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456万元至30
赛伍技术(603212) - 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7 11:31
产品价格 - 2025年Q2太阳能封装胶膜单价5.28元/平米,较2024年Q2降28.66%[1] - 2025年Q2太阳能背板单价7.65元/平米,较2024年Q2增4.71%[1] 采购价格 - 2025年Q2树脂单价9.63元/kg,较2024年Q2降16.19%[1] - 2025年Q2PET基膜单价2.89元/平,较2024年Q2增35.05%[1] - 2025年Q2PVDF薄膜单价1.30元/平,较2024年Q2降27.28%[1] 产销营收 - 2025年Q2太阳能封装胶膜产量8033.39万平,销量8699.78万平,营收45930.13万元[2] - 2025年Q2太阳能背板产量399.36万平,销量520.11万平,营收3981.11万元[2]
赛伍技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209.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2亿元,同比下降18.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09.61万元,亏损同比扩大365.5%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 [1] 盈利能力 - 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同期出现亏损 [1] - 亏损金额从上年同期的-1548.73万元扩大至-7209.61万元 [1]
赛伍技术实控人方拟减持 近一年半均亏损A股募1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5 07:43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苏州苏宇与苏州赛盈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5,762,400股(占总股本1.32%)[1] - 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374,900股(占总股本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762,400股(占总股本1.32%)[1] - 苏州苏宇当前持股21,869,622股(占总股本5%)苏州赛盈持股1,180,378股(占总股本0.27%)均为IPO前取得且已于2023年5月4日解禁[1] 股东背景及控制权 - 减持股东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吴小平夫妇合计持有苏州泛洋100%股权并分别持有苏州苏宇42.51%财产份额和苏州赛盈16.17%财产份额[2] - 苏州泛洋苏州苏宇和苏州赛盈分别持股26.51%5%和0.27%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且不影响治理结构与持续经营[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4月30日上市发行4,001万股发行价10.4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1,850.46万元净额36,655.22万元[2][3] - IPO募集资金用于太阳能背板项目(3,300万平方米)功能材料项目(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等)研发中心及补充流动资金[3] - 发行费用5,195.24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773.58万元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4] 可转债发行情况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债7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70,000万元[4] - 扣除承销保荐费用500万元(含增值税31.13万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69,450万元[4] - 可转债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代表人为郭明安与孙天驰[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0.04亿元同比下降27.89%归母净利润-2.85亿元(上年同期为1.04亿元)扣非净利润-2.86亿元(上年同期8,796.18万元)[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81.36%[5]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200万元至7,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至7,500万元[5] 募集资金汇总 - IPO与可转债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11,850.46万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