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创环保(603177)

搜索文档
德创环保(603177) - 603177:德创环保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2
证券代码:603177 证券简称:德创环保 公告编号:2025-029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2025 年 8 月 26 日,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 公司会议室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本次会议由监事会主席李浙飞女士召 集和主持。本次会议召开前 10 天,监事会就会议时间、地点、议案及其他相关 事项以邮件和电话方式通知了监事。本次监事会会议应到监事 3 名,实到监事 3 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 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 下简称"《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与会监事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研究,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 定,并结合实际情况,现作出决议如下: 1、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根据相关规定,作为公司监事,在全面了解和审核公司 20 ...
德创环保(603177) - 603177:德创环保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2:30
会议审议 - 2025年8月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7名董事全到[2]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3] - 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控股子公司宁波甬德拟6764万元收购华鑫环保40%股权[3][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向宁波甬德增资4058.4万元,宁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增资2705.6万元,合计6764万元[6]
2连板德创环保: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4.47%
格隆汇APP· 2025-08-27 12:0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增长11.24% 主要因在手订单陆续执行导致收入确认增加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3.22万元 同比下降14.47% [1] 经营状况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在手订单陆续执行 收入确认增加所致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市场竞争激烈 订单毛利率下降所致 [1]
德创环保(60317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1: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3.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7%[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54.9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5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股,同比下降20.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2%,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11.24%[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3.22万元,同比下降14.47%[42] - 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1.24%[5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4%至4.92亿元[5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11.2%[105] - 营业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0.20亿元降至0.18亿元,下降10.4%[105] - 公司净利润为1354.28万元,同比下降31.6%[10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3.22万元,同比下降14.5%[106] - 营业收入为3.87亿元,同比下降2.7%[10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同比下降20%[10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14.63%[53]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4.63%至3.77亿元[54] - 研发投入2777.28万元,同比增长11.38%[45] - 销售费用增加因公司加大市场开拓[53] - 财务费用变动因贷款利率降低及海外保函保证金利息收入增加[53] - 营业成本为3.13亿元,同比上升7.7%[109] - 研发费用为1953.35万元,同比上升3.1%[109] - 研发费用从0.25亿元增至0.28亿元,增长11.4%[105] - 财务费用从0.14亿元降至0.13亿元,其中利息收入从51万元增至249万元[105] - 所得税费用为588.69万元,同比上升856.2%[106] - 信用减值损失从盈利18万元转为亏损502万元[105] - 投资收益为-394.6万元,去年同期为8.9万元[10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25.9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22%[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订单执行增加导致购买商品付款增加[5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01.22%至-7026万元[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025.94万元,去年同期为3491.68万元[11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03亿元,同比上升7.6%[1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7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950.05万元下降90.6%[11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58亿元,同比下降14.8%[11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53亿元,同比下降16.1%[115]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对外投资活动较上年同期增加[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2401.31万元,其中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371.18万元[11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为3.88亿元,其中借款取得2.33亿元[11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57亿元,同比增长5.0%[11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53亿元,同比下降3.3%[113]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30.60万元,较期初下降57.6%[116]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0.15%至2.46亿元[5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9.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7.2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8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45%[19] - 货币资金较2024年末增加20.2%,从2.05亿元人民币增至2.46亿元人民币[98] - 应收账款从4.21亿元人民币增至4.92亿元人民币,增长16.9%[98] - 短期借款从5.47亿元人民币增至5.73亿元人民币,增长4.8%[99] - 应付票据大幅增长442.3%,从2012万元人民币增至1.09亿元人民币[99] - 合同负债从5331万元人民币增至6284万元人民币,增长17.9%[9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3436万元人民币增至6806万元人民币,增长98.1%[99] - 长期应付款从237万元人民币增至3338万元人民币,增长1310.8%[99] - 未分配利润亏损从4733万元人民币收窄至3815万元人民币,改善19.4%[100] - 少数股东权益从2652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263万元人民币,下降14.7%[10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4.21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14.46亿元,增长1.8%[102][103] - 货币资金从1.14亿元增至1.75亿元,增长53.2%[102] - 应收账款从4.28亿元增至5.17亿元,增长20.8%[102] - 其他应收款从2.29亿元大幅下降至0.73亿元,减少68.2%[102] - 短期借款维持在4.89亿元高位,仅微增0.4%[102][103] - 应付票据同比激增442.29%至1.09亿元[56] - 长期应付款同比暴涨1310.92%至3338万元[58]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94.28%至5581万元[56]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长107.09%至684万元[56] - 境外资产占总资产比例10.56%达2.08亿元[59] - 受限资产总额5.12亿元(含货币资金2.11亿元质押)[60] 业务线表现 - 大气治理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94.32%[42] - 公司运营库容20万立方米柔性填埋场和20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38] - 公司累计完成6个800MW和4个600MW烟气脱硫EPC项目[44] - 公司千吨级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生产线和煤基负极小试生产线已建设完成[39] - 公司子公司德创钠电从事钠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8] - 公司在印度完成2×660MW燃煤电站首台套板式脱硝催化剂交付[44] - 公司自主研发配套船舶SCR系统的蜂窝40孔催化剂获得四家国际船级社认可[43] - 公司最新研发的FMZ103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正在进行投产前试制[39] - 危废板块业绩较去年同期改善[45] - 公司检测中心通过CNAS扩项评审,新增6项关键检测项目认证[48]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221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49] 子公司业绩 - 绍兴越信环保科技净利润亏损771.04万元,营业收入为1779.52万元[64] - 浙江德拓智控装备净利润为329.31万元,营业收入达9570.12万元[64] - TUNA ENVIROTECH PRIVATE LIMITED净利润为1877.59万元,营业收入为1.47亿元[64] - 宁波甬德环境发展净利润亏损370.92万元,营业收入为985.87万元[64] - 浙江飞乐环保科技净利润为79.47万元,营业收入为985.87万元[64] - 绍兴市环创工业固废处置净利润亏损224.19万元,营业收入为76.90万元[64] - 浙江德创钠电新能源净利润亏损381.84万元,营业收入为0元[64] - 浙江天创环境科技净利润亏损1031.78万元,营业收入为15.04万元[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在手订单陆续执行,收入确认增加所致[20] - 2025年1-6月中国核准煤电装机约31GW[30] - 印度电力公司2024年订购价值330亿美元设备以增加燃煤发电[32] - 印度计划未来十年内建立至少10GW燃煤发电能力[32] - 印尼计划到2031年新建26.7GW燃煤电厂包括6.5GW公共电厂和20.2GW自备电厂[33] - 2024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年销量达5000万辆[36] - 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达350GWh[36] - 2024年钠离子电池在电网储能中渗透率从1%提升至5%[36]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已有197家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公示[31] - 浙江省要求2025年危险废物填埋比控制在5%以内[34] - 全国目标2030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34]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合并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77亿元[11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51.05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923.75万元[1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4.086亿元人民币[119] - 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824.62万元[1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15.35万元[121] - 公司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73.45万元[1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585.54万元[121]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增加36.63万元[121] - 公司未分配利润增加2038.05万元[121] - 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减少59.34万元[1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955亿元[1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末少数股东权益为3050.77万元[1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02.80万元[1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824.62万元[12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净增加80.51万元[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965.07万元[1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通过股份支付增加资本公积573.45万元[125] - 公司实收资本为20615.40万元[127] - 公司2025年期初未分配利润为3116.41万元[124] - 公司2025年期末未分配利润增至3194.59万元[124] - 公司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6683.44万元[126] - 公司2025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5425.41万元[124]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商誉金额为9711.18万元,占总资产4.94%,净资产23.77%[68] -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在坏账风险,公司加强动态管理和司法催收[66] - 公司有3家企业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信用状况良好,无不良诚信记录[78]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8]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7]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77] - 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股份限售承诺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75][76] - 实际控制人金猛、黄浙燕、赵博的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7年2月7日至2020年2月6日[75] - 实际控制人马太余、徐明的股份限售承诺自2017年2月7日起生效[75] - 德能控股、香港融智、德创投资的股份限售承诺履行期限为2017年2月7日至减持完毕[75] - 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由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于2017年2月7日作出[76]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58,166,288.06元[8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231,893,680.74元[84]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子公司)为231,893,680.74元[84]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56.75%[8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231,893,680.74元[84]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27,583,922.41元[84] - 三项担保金额合计(C+D+E)为259,477,603.15元[8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129户[87] - 浙江德能产业控股集团持股87,947,500股,占总股本比例42.66%[89] - 浙江德能产业控股集团质押股份数量为54,050,000股[89] - 浙江德能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87,947,5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未直接披露但推算约为42.7%[90] - 香港融智集團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25,292,0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12.27%[90] - 杭州展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为第三大股东,持有7,850,0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3.81%[90] - 绍兴德忻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有6,094,5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2.96%[90] - 中信保诚多策略基金持有1,640,2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0.80%[90] - 诺安多策略基金持有1,107,7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0.54%[90] -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香港)客户资金持有949,0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0.46%[90] - 自然人股东陈丽雯持有904,200股流通股,占总股本0.44%[90] - BARCLAYS BANK PLC持有837,458股流通股,占总股本0.41%[90] - 德能控股、香港融智、德创投资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存在关联关系[90]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5%的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收回/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收回/转回、核销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等[134]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单项金额超过资产总额10%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134]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资产总额超过集团总资产15%的境外经营实体及子公司[134]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单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过集团净资产15%的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134]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38]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0]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财务担保合同/贷款承诺、以摊余成本计量[14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减值/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1] - 极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属于套期关系[142] - 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2] - 财务担保合同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的较高者计量[14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或摊销时计入损益[14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会计准则规定[143]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的差额计入损益[144] - 公允价值确定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144]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算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145] - 租赁应收款和收入准则规范的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46]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146] - 应收款项和合同资产按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5%,1-2年10%,2-3年20%,3-5年50%,5年以上100%[148] - 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的应收款项预期信用损失率为0%[148] - 应收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未来经济预测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47][148] - 合同资产中质保金按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率与应收账款一致[148] - 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计提跌价准备[165] - 发出存货计价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63]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按一次转销法摊销[164][16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法定抵销权利和净额结算条件时以净额列示[147] - 合同资产与同一合同下的合同负债以极工具投资,股利计入当期损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属于套期关系[142] - 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信用
德创环保: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43.22万元,同比下降14.47%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4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2亿元 同比增长11.24% [1] - 净利润1743.22万元 同比下降14.47% [1]
德创环保跌2.09%,成交额1547.3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0.4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9.85元/股 成交额1547.33万元 换手率0.76% 总市值20.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0.48万元 其中大单买入42.63万元(占比2.75%) 卖出113.10万元(占比7.3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4.5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0.10%/2.50%/15.47%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绍兴袍江新区 成立于2005年9月6日 于2017年2月7日上市 [3] - 主营业务为烟气治理产品及服务 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境治理-大气治理 [3] - 概念板块涵盖微盘股、小盘、节能环保、一带一路及固废处理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1.23万户 较上期增加8.90% 人均流通股16,547股 较上期减少8.17% [3] - 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A(165531)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43.00万股 较上期增持29.90万股 [3] 财务数据与分红记录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0亿元 同比减少1.98%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864.62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4.62万元 [3] 市场活跃度特征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1月22日 [3]
德创环保(603177.SH):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目前正在市场开拓
格隆汇· 2025-07-30 08:33
公司业务进展 - 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1] 行业动态 - 钠电池产业链发展引发市场关注 [1]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18:55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04元,以总股本206,154,00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8,246,160元 [2][4]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实施日期为2025年5月20日 [2][7] 分派对象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3] - 浙江德能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特定股东由公司自行发放现金红利 [9] 分配实施办法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 [5] - 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证券营业部领取红利,未办理的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暂管 [5] 扣税说明 - 自然人股东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缴 [10]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036元 [11] - QFII股东和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036元 [11] - 其他机构投资者自行申报纳税,税前每股0.04元 [12]
德创环保(603177) - 603177:德创环保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7-03 09:15
利润分配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5年5月20日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 - 以206,154,000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04元,共派8,246,160元[5] 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9日,除权(息)和发放日为7月10日[3] 红利发放 - 无限售流通股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发放,部分股东公司自行发放[9][10] 税收政策 - 不同持股情况及股东类型有不同股息红利税负[11][13][14]
2025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产量、产业链、竞争格局、代表企业经营现状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政策红利下,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1:36
行业基本概况 -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用于减少、控制或消除大气污染物排放 旨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应用于工业排放、能源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1][2] - 2024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量为41.4万套[1][8] - 行业按应用场景分为工业烟气治理装备、VOCs治理装备、机动车尾气治理设备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2] 市场规模与政策环境 -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6] -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 连续4年超过90%[6] - 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24年)》等[4][6] - 政策目标包括到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 到2035年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钢铁、陶瓷、铝、活性炭、高端纤维等原材料 脉冲阀、质量流量计、循环泵、电加热器等核心零部件 以及催化剂、还原剂等环保处理剂[10] - 行业中游为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生产制造[10] - 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建材等领域的气体排放[10] - 钢铁是主要原材料之一 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较2023年下降1.7% 钢材产量14.00亿吨 较2023年增长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呈现"多层级、差异化"特点 市场主体包括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14] - 大型国有环保集团资金雄厚、政府资源丰富 主导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的脱硫脱硝、除尘项目 承接大型EPC工程[14] - 民营企业主要专注VOCs治理、监测设备等细分领域 技术灵活性强 服务中小型企业[14] - 主要企业包括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北京清新环境、龙净环保、菲达环保、奥福环保、凯龙高科、德创环保、盛剑科技、雪浪环境、仕净科技、楚环科技、保丽洁、艾可蓝、聚光科技等[2][14] 代表企业业绩 - 龙净环保2024年除尘器及配套设备及安装营业收入49.66亿元 较2023年增加2.44亿元 脱硫、脱硝工程项目营业收入30.53亿元 较2023年减少13.5亿元[16] - 菲达环保2024年除尘器及其配套设备营业收入17.93亿元 较2023年增加0.88亿元 烟气脱硫设备营业收入5.11亿元 较2023年增加2.83亿元 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设备营业收入0.57亿元 较2023年减少0.61亿元[18]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将向"技术高端化、服务综合化、市场全球化"方向发展[1][20] - 在工业化城镇化继续推进背景下 需进一步挖掘污染物减排空间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并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环境差距[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