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煤能源(601898)
icon
搜索文档
炭本溯源系列3:中国煤炭成本十年变迁:刚性抬升重塑安全边际
长江证券· 2025-09-11 05:36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1] 核心观点 - 煤炭行业成本较10年前系统性抬升近50%,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主要由人工成本、折旧费用和安全投入等刚性增长驱动 [6][7][9] - 当前现金成本曲线90%分位对应港口动力煤价格边际支撑约550元/吨,坑口炼焦精煤价格边际支撑约1082元/吨,2015年行业底部低价难再重现 [8][9] - 成本刚性抬升重塑煤价安全边际,盈利及股息安全边际得以夯实,继续看好煤炭基本面困境反转攻守兼备的投资价值 [9] 总体成本变迁 - 2024年样本煤企加权吨煤销售成本300元/吨,加权吨煤完全成本380元/吨,2015-2024年二者CAGR均达4%,累计增长幅度均达47% [6] - 2017年和2021年吨煤成本明显跃升,主因煤价上升导致从价计征资源税增加、前期亏欠成本弥补及政策变化促使矿井投入增加 [6] - 2023年以来煤炭成本有所下行但仍高于十三五时期,主因原材料价格下降及企业降本增效减少非必要支出 [6][29] 成本结构分析 - 2024年加权吨煤销售成本构成:人工成本32%、其他费用30%、原材料14%、折旧费用12%、安全费用9%、制造费用3% [7] - 近十年人工成本累计增长28元/吨,折旧费用累计增长13元/吨,安全费用累计增长9元/吨,占比稳中有升 [7] - 分煤种看,2024年动力煤企业和炼焦煤企业加权吨煤完全成本分别为348元/吨和603元/吨,近十年分别累计上涨近40%和100%以上 [7] 区域成本差异 - 中东部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企业成本持续位于成本曲线右侧,CAGR达7%-11% [7] - 2024年动力煤企业加权吨煤完全成本河南省最高428元/吨,内蒙古最低291元/吨 [60] - 2023年炼焦煤企业加权吨煤完全成本河南省最高758元/吨,河北省最低481元/吨 [78] 成本曲线与价格支撑 - 近十年样本企业动力煤完全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370-423元/吨,现金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327-374元/吨 [8] - 考虑坑口到港口运费后,港口动力煤完全成本和现金成本支撑线分别约597元/吨和550元/吨 [8] - 近十年样本企业炼焦煤完全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760-803元/吨,现金成本曲线90%分位提升至679-717元/吨 [8] - 考虑自产煤成本与炼焦精煤成本关系后,炼焦精煤完全成本和现金成本支撑线分别约1166元/吨和1082元/吨 [8] 投资建议 - 推荐弹性标的:兖矿能源(A+H)、晋控煤业、华阳股份、潞安环能、平煤股份、淮北矿业 [9] - 推荐低估值成长标的:电投能源 [9] - 推荐长久期稳盈利龙头:中煤能源(A+H)、中国神华(A+H)、陕西煤业 [9]
中国中煤在云南普洱成立新能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0:56
公司动态 - 中煤能源集团间接全资持股新成立的中煤普洱新能源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8240万元人民币 [1] -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 [1]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中国中煤能源股份(601898)的母公司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为全资控股关系 [1] 行业布局 - 央企中煤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业务拓展 新设子公司专注于电力产业链相关业务 [1] - 公司进入发电 输电 配电等电力服务领域 显示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趋势 [1]
中国中煤等在湖北麻城成立新能源公司,含供暖服务业务
企查查· 2025-09-10 06:48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中煤电力(麻城)新能源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薛建伟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 [1] - 由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煤电力有限公司与麻城市能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业务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 [1] - 包括水力发电 供暖服务 供冷服务 热力生产和供应 [1] - 供电业务被明确列入经营许可范围 [1] 行业布局与战略方向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通过子公司涉足新能源领域 业务延伸至综合能源服务 [1] - 新增供暖服务与供冷服务 体现能源企业向终端服务市场扩张趋势 [1] - 与地方能源投资公司合资成立新主体 反映央地合作模式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1]
行业深度:煤炭行业2016年供给侧改革梳理
2025-09-09 14:53
行业与公司 * 煤炭行业[1][2][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1][22][23] * 提及公司包括神华[4][6][17][19][22]、中煤[6][22]、陕煤[6][19]、山西焦煤[5][19]、冀中能源[19][20]、潞安环能[19][20]、山西焦化[19][20]、盘江股份[20]、西山煤电[20] 供给侧改革前行业状况(2013-2015年) * 行业经历黄金十年(2003-2012年)后形势急转直下 年新增产能超4亿吨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亿人民币[2] * 利润大幅下滑 吨煤盈利从2013年150元降至2014年100元 2015年底接近零 全行业亏损幅度超95%[1][2] * 煤价腰斩 从2012年七八百元降至2015年底350元左右[1][2] * 企业面临巨大现金流压力和债务违约风险 资产负债率从60%升至70%以上 全行业债务规模超3万亿人民币[1][2] * 社会问题凸显 多数企业职工月薪仅2000-2500元 年收入约3万元[4] * 区域困境:山西因人员负担重亏损幅度更大 动力煤价格最低点220元[5] 陕西陕煤集团价格最低点165元[6] 龙头企业神华于2015年四季度历史性亏损4亿元[4][6] 中煤集团2015至2016年多季度持续亏损[6] 供给侧改革核心措施 * **去产能目标**:3-5年内退出10亿吨产能 到2020年共退出超10亿吨落后产能 占2015年底总量20% 各省份积极响应 如山西淘汰1亿吨 内蒙古淘汰1.8亿吨[8][9] * **淘汰标准**:主要按规模划分 30万吨以下小煤矿被视为落后产能 发生重大事故或手续不全矿井也被列入淘汰范围[8] * **控制新增产能**:停止新建煤矿项目 停建手续不全或违法建设矿井 银行停止对煤炭企业新增产能贷款[8] * **276个工作日政策**:2016年出台的行政手段 强制所有矿井按276个工作日生产 该政策使煤价从300多元迅速翻倍至700元以上 于2017年3月取消[1][13][19] * **价格调控机制**:2016年底提出"绿色区间"概念 设定价格区间为500-570元/吨进行调控 超出600元或低于470元时介入[9][10] * **配套支持政策**:财政部提供结构调整专项基金补助[8][10] 通过减税降费、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等方式帮助企业降成本[1][13] 鼓励大型煤企兼并重组 投资先进大型矿井[8][10] 改革成效与影响 * **对煤价的影响**:改革后煤价迅速回升 从2016年2月提出政策到4月落实276政策期间 动力煤涨幅达17% 焦煤涨幅达30%[14][15] 2016年5月至年底 煤价从400元涨至730元[19] * **对股价的影响**:2016年板块绝对收益约20%[15] 2016-2018年经历四波上涨 指数涨幅超30% 焦煤公司如冀中、潞安、山焦、山西焦化等涨幅达60%-70%甚至130%[19][20] * **对行业结构的影响**:提高了行业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剩余产能集中于国央企控股的先进产能 实现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目标[7][21] * **进口政策影响**:进口限制是调节国内煤价的重要工具 调整进口量会立即反映在国内市场上[18] 2017年5月因限制进口促使煤价再次回升[19] 当前状况与未来展望(2025年) * **行业现状**:2015年底全国总产能57亿吨(含14亿吨在建及非法不合规矿井) 实际产量36.8亿吨[16] 通过持续压缩过剩产能 2016年减少2.9亿吨 2017年减少2.5亿吨 2018年减少约2亿吨[16] 产能利用率提高[16] 2025年7月每吨盈利约45元[17] * **成本变化**:生产成本有所上升 从110-120元/吨增至160-170元/吨 主要因人工成本和安全生产费用大幅增加[17] * **未来预期**:市场走势继续受供需关系及政策调控影响[3][22] 针对超产问题的反内卷措施有望稳定供应端并提升盈利能力[3][22] 推荐焦煤企业及具备红利潜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如中煤和神华[3][22] 预计焦煤板块将迎来显著反弹[3][22][23] 其他重要内容 * 光伏行业作为对比提及 其产能过剩问题存在 但界定和淘汰落后产能标准难以统一[12] * 焦煤相较于动力煤具有更大的价格弹性 其相关公司在行情好转时表现通常更为突出[20]
港股煤炭股普涨,力量发展涨2.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2:29
港股煤炭股表现 - 港股煤炭行业股票普遍上涨 其中力量发展上涨2.6% 中国秦发、兖矿能源、中煤能源、南戈壁涨幅均超过2% 中国神华上涨1.5% 易大宗涨幅超过1% 首钢资源跟随上涨 [1]
煤炭行业2025年半年报回顾:煤价下跌业绩短期承压,看好下半年煤价回升带来业绩修复,煤企逐步增加中期分红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14: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煤炭行业 [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煤价下跌导致煤炭行业业绩短期承压 但看好下半年煤价回升带来业绩修复 煤企逐步增加中期分红 [2][5] - 煤炭行业高股息属性凸显 平均分红率持续提升至56.3% 多家煤企拟进行中期分红 [5][35] - 重点推荐稳定经营高分红高股息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 低估值弹性标的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兖矿能源等 [5][43] 行业表现与市场对比 - 2025年上半年申万煤炭开采指数下跌12.73% 同期上证指数上涨2.76% 创业板指数上涨0.53% [5][8] - 个股方面 2025H1涨幅前五为安源煤业(63.28%)、电投能源(-0.90%)、冀中能源(-0.93%)、中国神华(-5.24%)、盘江股份(-7.08%) [9] - 25Q2单季度涨幅前五为中煤能源(8.10%)、中国神华(7.16%)、冀中能源(6.44%)、电投能源(2.97%)、陕西煤业(2.45%) [11] 煤炭价格走势 - 2025H1港口Q5500动力煤现货均价678元/吨 同比下跌22.57% 25Q2均价633元/吨 同比下跌25.27% 环比下跌12.44% [5][16] - 焦煤方面 25年上半年港口均价1400元/吨 同比下跌38.08% 25Q2单季均价1338元/吨 同比下跌35.88% 环比下跌8.56% [5][16] - 6月末动力煤价格615元/吨 较年初765元/吨下跌150元/吨 焦煤价格1250元/吨 较年初1530元/吨下跌280元/吨 [16] 行业财务业绩 - 2025H1主要23家煤炭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1亿元 同比下降18.9% [5][20] - 归母净利润555亿元 同比下降31.1% 其中动力煤板块净利501亿元(同比下降24.1%) 炼焦煤板块净利53亿元(同比下降63.3%) [5][22] - 25Q2单季度营收2516亿元 同比下降20.0% 环比下降3.8% 归母净利润256亿元 同比下降33.6% 环比下降14.1% [5][22] 费用控制与资产负债 - 2025H1煤炭开采板块期间费用率9.74% 较2024年报上升0.63个百分点 [5][29] - 动力煤板块期间费用率8.43% 炼焦煤板块期间费用率10.95% [5][29] - 截至2025年6月底 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48.05% 较24年底上升0.88个百分点 [5][33] - 动力煤板块平均资产负债率43.99% 炼焦煤板块平均资产负债率51.78% [5][33] 分红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煤炭行业平均分红率56.3% 同比增长11.2个百分点 [5][35] - 2021-2024年行业平均分红率持续保持在40%以上 [5][35] - 2025年上半年多家煤企拟进行中期分红 包括中国神华(79.02%)、兖矿能源(38.84%)、上海能源(31.67%)、中煤能源(28.53%)等 [5][35] 盈利能力指标 - 2019-2024年煤炭行业平均ROE分别为10.5%、9.8%、19.4%、24.4%、15.5%、9.9% [5][40] - 2025H1主要上市煤企平均年化ROE约5.8% [5][40] - 2025半年报ROE年化后靠前的上市公司包括陕西煤业(17.02%)、电投能源(15.83%)、中国神华(11.90%)等 [41] 投资建议与标的推荐 - 重点推荐稳定经营高分红高股息标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 [43] - 推荐低估值弹性标的: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兖矿能源、淮北矿业、电投能源、平煤股份 [43] - 建议关注煤电联营成长标的:新集能源 [43]
煤炭开采行业研究简报:印度政府调整煤炭税收-20250907
国盛证券· 2025-09-07 08: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印度政府将煤炭及相关产品商品和服务税由5%上调至18% 同时取消400卢比/吨补偿附加税 税制调整有利于提升税制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新税制下印度电力企业发电成本预计每千瓦时可降低0.12卢比[2] - 海运煤炭价格小幅调整 欧洲ARA港口煤炭(6000K)到岸价95.75美元/吨较上周下降0.5美元/吨(-0.52%) 纽卡斯尔港口煤炭(6000K)FOB价108.25美元/吨较上周下降3.25美元/吨(-2.91%) IPE南非理查兹湾煤炭期货结算价87.3美元/吨较上周下降2.45美元/吨(-2.20%)[1] - 原油价格回落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65.5美元/桶较上周下降2.62美元/桶(-3.85%) WTI原油期货结算价61.87美元/桶较上周下降2.14美元/桶(-3.34%)[1] - 天然气价格边际上行 东北亚LNG现货到岸价11.292美元/百万英热较上周上涨0.146美元/百万英热(+1.31%) 荷兰TTF天然气期货结算价32.412欧元/兆瓦时较上周上涨0.853欧元/兆瓦时(+2.70%) 美国HH天然气期货结算价3.026美元/百万英热较上周上涨0.01美元/百万英热(+0.33%)[1]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煤炭央企中煤能源(H+A) 中国神华(H+A)[2] - 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的中国秦发[2] - 关注绩优的陕西煤业 电投能源 淮北矿业 新集能源[2] - 关注弹性的兖矿能源 晋控煤业 昊华能源 平煤股份[2] - 关注未来存在增量的华阳股份 甘肃能化[2] - 重点关注前期完成控股股东变更正在办理资产置换的安源煤业[2] 重点标的估值数据 - 中国秦发(00866.HK): 2025E EPS 0.06元 2025E PE 44.73倍[5] - 中煤能源(601898.SH): 2025E EPS 1.21元 2025E PE 9.23倍[5] - 安源煤业(600397.SH): 2025E EPS -0.21元 2025E PE -38.75倍[5] - 晋控煤业(601001.SH): 2025E EPS 1.23元 2025E PE 10.39倍[5] - 中国神华(601088.SH): 2025E EPS 2.53元 2025E PE 15.08倍[5] - 陕西煤业(601225.SH): 2025E EPS 1.65元 2025E PE 12.29倍[5] - 兖矿能源(600188.SH): 2025E EPS 0.99元 2025E PE 13.18倍[5] 全球能源市场动态 - 西班牙7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7.8%达到580万吨[60] - 巴西8月份出口901万桶原油 去年同期为698万桶[60] - 美国能源部长预测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天然气出口量将翻一番[60] - 日本承诺探索新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出口协议[60] - 哥伦比亚2025年天然气行业投资预计增长34.6%至11亿美元[60] - 印度煤炭公司8月产量达5040万吨同比增长9.3% 销量达5670万吨同比增长7.6%[60]
煤炭行业周报(9月第1周):9月长协价格上调,板块左侧布局-20250907
浙商证券· 2025-09-07 06:1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核心观点 - 淡季预期压制煤价 现货逐渐接近长协 9月煤价有望触底反弹 把握左侧布局机会 [6][23] - 9月5500大卡 5000大卡 4500大卡长协价格为674元/吨 613元/吨 551元/吨 [6][23] - 5日CCI指数分别为686元/吨 597元/吨 525元/吨 分别比长协+12元/吨 -16元/吨 -26元/吨 [6][23] - 随着煤价与长协煤不断靠近 下游采购积极性有望提升 [6][23] - 下半年供需有望逐步平衡 [6][23] - 布局高股息动力煤公司和困境反转的焦煤焦炭公司 [6][23] 板块表现 - 截止2025年9月5日 中信煤炭行业收涨0.1% 沪深300指数下跌0.81% 跑赢沪深300指数0.91个百分点 [2] - 全板块整周12只股价上涨 24只下跌 1只持平 [2] - 云煤能源涨幅最高 整周涨幅为4.03% [2] 重点煤矿数据 - 2025年8月29日-2025年9月4日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日均销量为667万吨 周环比增加0.9% 年同比减少1.9% [2] - 动力煤周日均销量较上周增加3.9% 炼焦煤销量较上周减少7.5% 无烟煤销量较上周减少9.9% [2] - 截至2025年9月4日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日均产量为664万吨 周环比减少0.1% 年同比减少1.7% [2] -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库存总量(含港存)2585万吨 周环比减少0.7% 年同比减少9.1% [2] - 今年以来 重点监测企业煤炭累计销量170603.8万吨 同比减少2.7% [2] - 动力煤 焦煤 无烟煤累计销量分别同比-3.7% -3% 7.1% [2] 需求端表现 - 电力行业累计耗煤同比减少2.6% [2] - 化工行业累计耗煤同比增加16.5% [2] - 铁水产量同比增加0.6% [2] 动力煤产业链 - 环渤海动力煤(Q5500K)指数676元/吨 周环比上涨0.75% [3] - 中国进口电煤采购价格指数779元/吨 周环比下跌3.95% [3] - 大同动力煤坑口价环比上涨0.73% 榆林环比上涨1.49% 鄂尔多斯环比上涨1.24% [3] - 澳洲纽卡斯尔煤价周环比下跌1.09% [3] - 全社会库存为16117万吨 周环比减少56万吨 年同比减少236万吨 [3] - 秦皇岛煤炭库存635万吨 周环比增加25万吨 [3] - 北方港口库存合计2208万吨 周环比减少11万吨 [3] 炼焦煤产业链 - 京唐港主焦煤价格为1550元/吨 周环比下跌4.9% [4] - 产地柳林主焦煤出矿价周环比持平 吕梁周环比下跌2.1% 六盘水周环比持平 [4] - 澳洲峰景煤价格周环比下跌1.45% [4] - 焦煤期货结算价格1127.5元/吨 周环比下跌2.51% [4] - 主要港口一级冶金焦价格1670元/吨 周环比持平 二级冶金焦价格1470元/吨 周环比持平 [4] - 螺纹价格3240元/吨 周环比下跌0.92% [4] - 焦煤库存为2538万吨 周环比增加2万吨 年同比减少295万吨 [4] - 京唐港炼焦煤库存149.95万吨 周环比增加1.07万吨(0.72%) [4] - 独立焦化厂总库存808.66万吨 周环比增加4.87万吨(0.61%) 可用天数12.99天 周环比增加0.12天 [4] 煤化工产业链 - 阳泉无烟煤价格(小块)900元/吨 周环比持平 [5] - 华东地区甲醇市场价2308.18元/吨 周环比上涨42.5元/吨 [5] - 河南市场尿素出厂价(小颗粒)1700元/吨 周环比持平 [5] - 纯碱(重质)均价1283.75元/吨 周环比下跌6元/吨 [5] - 华东地区电石到货价2410元/吨 周环比上涨16.67元/吨 [5] - 华东地区聚氯乙烯(PVC)市场价4683.46元/吨 下跌38.46元/吨 [5] - 华东地区乙二醇市场价(主流价)4488元/吨 周环比下跌46元/吨 [5] - 上海石化聚乙烯(PE)出厂价7383.33元/吨 周环比下跌61.67元/吨 [5] 行业综合数据 - 焦炭市盈率1252.6 其他煤化工54.8 炼焦煤21.2 无烟煤17.8 煤炭13.4 动力煤12.3 [8] - 供给环比增加0.9% 库存环比下降0.7% [8] - 日耗维持高位 北港库存下降 [8] - 周度化工用煤量增加 维持高位 [8] - 铁水日产量回落到228万吨 [8] - 水泥库容比下降 [8] - 煤炭市场价格下降 钢价下降 化工品价格涨跌不一 水泥价格指数下降 [8] - 原油价格上涨 美天然气价格上涨 澳洲动力煤价格下降 焦煤期货价格下降 [8] 投资建议标的 - 动力煤公司关注中国神华 陕西煤业 中煤能源 兖矿能源 广汇能源 昊华能源 晋控煤业 华阳股份等 [6][23] - 焦煤公司关注淮北矿业 山西焦煤 潞安环能 平煤股份等 [6][23] - 焦炭公司关注金能科技 陕西黑猫 美锦能源 中国旭阳集团等 [6][23]
煤炭行业2025年中报总结及9月月报:煤价、业绩同步探底,改善可期-20250905
国信证券· 2025-09-05 13:06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2025Q2煤炭行业业绩探底,但下半年需求改善及煤价反弹有望推动业绩修复 [2] - 供应端受降雨及查超产政策影响收缩,7月产量同环比下降,进口量小幅回升但仍处低位 [3][29] - 需求端7月旺季火电显著改善,化工煤需求旺盛,金九银十非电需求及冬储将形成支撑 [4][67] - 各环节库存下降,港口库存低于去年同期,低库存或支撑煤价 [5] - 煤价止跌反弹可期,动力煤受非电需求支撑下跌空间有限,焦煤预计震荡 [5][116][117] 分章节总结 2025Q2业绩总结 - 二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3.6%,环比降0.1%;商品煤消费量环比降11.8% [11][13] - 煤价普遍下跌:秦皇岛Q5500市场煤价同比降25.6%,京唐港主焦煤价同比降37.1% [13] - 板块业绩分化:焦炭板块受益炼焦煤降价,归母净利润环比增36.7%;动力煤/无烟煤/炼焦煤/其他煤化工净利润环比降14.3%/57.9%/21.8%/181.3% [14][20] - 龙头煤企如中国神华(净利润环比增6.2%)、中煤能源(净利润环比降6.3%)因长协占比高及成本控制表现稳健 [21][23] 供给分析 - 7月全国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降3.8%,环比降9.5%;1-7月累计产量27.8亿吨,同比增3.8% [29] - 主产区产量同环比均降:新疆环比降31.7%(同比降13.8%),山西环比降5.9%(同比降5.3%) [30] - 7月进口煤3561万吨,同比降22.9%,环比增7.8%;1-7月累计进口2.6亿吨,同比降13% [3][47] - 进口结构变化:印尼煤环比增155万吨,俄煤环比减17万吨 [55] 需求分析 - 7月商品煤消费量4.5亿吨,同比增1.9%,环比增12.5%;1-7月累计消费29.2亿吨,同比增0.7% [4][67] - 电力需求强劲:7月全社会用电量首破万亿度,同比增8.6%;火电发电量同比增4.3% [4][79] - 化工需求旺盛:煤制甲醇/乙二醇/PVC产量同比增14.4%/12.4%/2.8%;合成氨8月产量同比增14.3% [4][81] - 钢铁需求支撑:铁水日均产量维持240万吨以上;7月钢材出口同比增25.7% [4][93] - 水泥需求疲软:7月产量同比降5.6% [4][95] 库存情况 - 港口库存低于去年同期6.3%;秦皇岛库存605万吨,同比增29% [5][107] - 电厂库存略高:六大发电集团存煤1347万吨,同比增1.32% [107] - 炼焦煤库存分化:港口库存年同比降24.01%,焦化厂及钢厂库存年同比增12.87%/10.54% [108] 价格展望 - 动力煤价从610元/吨底部反弹至702元/吨,当前回落至690元/吨;金九银十非电需求支撑下跌空间有限 [116][117] - 焦煤价受供应收缩及下游提涨支撑,预计短期震荡 [123][125]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成长性标的(电投能源、新集能源)、稳健型标的(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弹性标的(晋控煤业、淮北矿业)及煤机龙头天地科技 [5]
中煤能源(0189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5 09:1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实现收入744亿元,股东应占利润73亿元[6] - 税前利润为116.04亿元,同比下降35.5%[15][18] - 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73.25亿元,同比下降31.5%[15][18] - 收入为744.36亿元,同比下降19.9%[18][21] - 公司整体毛利下降31.8%至145.61亿元,减少67.98亿元[29][30]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9.9%至744.36亿元人民币,对比上年同期929.84亿元[145] - 毛利同比下降31.8%至145.6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3.0%降至19.6%[145]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6.7%至114.05亿元人民币[145] - 本期净利润同比下降35.4%至90.99亿元人民币[145][146]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5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1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744.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175][1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33.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1%[18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为人民币7,325,26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0,695,209千元下降31.5%[192]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5元/股,较2024年同期的0.81元下降32.1%[19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5元/吨[8] - 尿素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44元/吨[8]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减少2.41亿元[8] - 公司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6.4%至598.75亿元,减少117.5亿元[27][28] - 煤炭业务销售成本下降17.7%至498.39亿元,减少106.87亿元[28][35] - 自产商品煤销售成本减少7.25亿元,同比下降3.3%[28][35] - 买断贸易煤销售成本大幅下降26.0%,减少99.83亿元[28][35] - 整体毛利率下降3.4个百分点至19.6%[29][30] - 自产商品煤毛利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至32.6%[30] - 自产商品煤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4元/吨至470元/吨,降幅19.5%[33] - 买断贸易煤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31元/吨至472元/吨,降幅21.7%[33] - 煤炭业务总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7.7%至498.39亿元,减少106.87亿元[37] - 买断贸易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5.8%至269.63亿元,减少93.94亿元[37]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4.6%至316.88元/吨,减少15.38元/吨[40] - 煤炭业务毛利同比下降37.8%至107.29亿元,毛利率下降4.5个百分点至17.7%[40] - 煤化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22.6%至42.12亿元,减少12.32亿元[43] - 煤化工维修保养成本同比上升112.9%至6.09亿元,增加3.23亿元[43] - 煤化工总销售成本同比下降8.2%至80.65亿元,减少7.17亿元[43] - 煤化工业务分部毛利同比下降37.0%至12.95亿元,毛利率下降5.2个百分点至13.8%[45] - 销售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8%至32.49亿元,主要因职工薪酬减少[51]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下降18.9%至10.34亿元,因债务结构优化[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0.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0%[18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5.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8%[19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1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1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期信用损失减值损失为7.6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18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材料耗用及货物贸易成本为338.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187] 煤炭业务表现 - 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7] - 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增加92万吨[7] - 自产商品煤产量为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16]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为316.88元/吨,同比下降15.38元/吨[16] - 煤炭业务实现毛利107.29亿元[16] - 自产商品煤销量增加92万吨至6,711万吨,增幅1.4%[33] - 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长1.3%[83] - 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增长1.4%[86] - 商品煤总销量12868万吨,同比下降3.6%[86] - 山西区域商品煤产量4405万吨,同比增长2.6%[83] - 买断贸易煤销量6091万吨,同比下降5.4%[86] - 华东区域煤炭销量4365万吨,同比增长1.0%[86] - 华南区域煤炭销量1536万吨,同比下降12.6%[86] - 原煤工效35.5吨/工,同比提高0.8吨/工[81] - 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3个,掘进工作面93个[81] - 煤炭分部收入为605.68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81.4%[170] - 公司税前利润为116.04亿元人民币,其中煤炭分部贡献85.99亿元人民币(占74.1%)[170] - 折舊及攤銷費用總計54.53亿元人民币,其中煤炭分部占34.58亿元人民币(63.4%)[170] - 所得稅費用為25.05亿元人民币,煤炭分部承担19.63亿元人民币(78.4%)[170] - 煤炭分部收入569.63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77.6%[178] - 公司税前利润179.83亿元人民币,其中煤炭分部贡献149.74亿元人民币[173] - 折旧及摊销50.79亿元人民币,煤炭分部占比62.9%[173] - 非流动资产增加116.17亿元人民币,煤炭分部占比86.0%[173] - 煤炭分部收入为56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180] 煤化工业务表现 - 煤化工产品产量298.8万吨,同比增加6.1万吨[7] - 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12.95亿元[16] - 煤化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6%至93.60亿元[41] - 聚烯烃销售量同比下降13.2%至66万吨,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9%至6681元/吨[41] - 尿素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9.0%至1756元/吨,销售量同比上升2.6%至121.4万吨[41] - 煤化工业务分部毛利同比下降37.0%至12.95亿元,毛利率下降5.2个百分点至13.8%[45] - 煤化工产品产量298.8万吨同比增长2.1%[87][90] - 煤化工产品销量316.6万吨同比增长2.7%[87][90] - 甲醇产量98.2万吨同比增长13.0%[90] - 甲醇销量99.7万吨同比增长16.1%[90] - 煤化工分部收入为93.6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的12.6%[170] - 非流動資產增加70.94亿元人民币,煤化工分部贡献31.92亿元人民币(45.0%)[170] - 聯營及合營公司利潤貢獻12.33亿元人民币,煤化工分部占5.99亿元人民币(48.6%)[170] - 煤化工分部收入88.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178][179] - 煤化工品分部收入为88.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180] 煤矿装备业务表现 - 煤矿装备业务签订合同总额113.51亿元[7] - 煤矿装备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5.3%至47.67亿元,经抵消分部间销售后收入下降20.9%至39.34亿元[46] - 煤矿装备业务材料成本同比下降29.1%至27.0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0.5%[48] - 煤矿装备业务毛利同比增长10.2%至9.32亿元,毛利率提高4.6个百分点至19.6%[48] - 煤矿装备产值48.2亿元同比下降10.2%[93][95] - 煤矿装备合同总额113.51亿元中高端订单占比超85%[93] - 煤矿装备分部收入3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178][179] - 煤矿装备分部收入为39.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6%[180] 金融业务表现 - 金融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1%至11.68亿元,但毛利率提高8.1个百分点至67.6%[49] - 吸收存款规模828.1亿元同比下降11.3%[96][98] - 存放同业规模608.6亿元同比下降22.0%[96][98] - 自营贷款规模316.1亿元同比增长35.0%[96][98] - 金融业务通过内部贷款节约财务费用2.4亿元[99] - 金融分部税前利润为7.3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达965.99亿元人民币[170] 其他业务表现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9%至45.66亿元,毛利同比增长98.4%至9.68亿元[50] - 海外市场收入2.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8%[175][178]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77亿元,资产负债率45.1%[6]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76.66亿元,同比下降48.5%[18] - 投资现金流净额为-176.03亿元,同比扩大350.9%[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同比减少72.24亿元至76.66亿元[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减少109.79亿元至188.44亿元[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6.8%至188.44亿元人民币[148] - 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665,54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4,890,089千元下降48.5%[154]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603,323千元,主要由于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1,148,707千元[154]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42,655千元,包括借入借款收到人民币11,114,823千元及偿还借款人民币7,188,118千元[1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8,844,316千元,较期初减少人民币10,980,431千元[154] - 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同比增加155.6%,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347,559千元增至人民币11,148,707千元[154] - 支付的所得税为人民币2,914,03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856,793千元下降24.4%[154] 资产和债务 - 付息债务为656.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2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净值1427.2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5%增加21.14亿元[57] - 采矿权净值450.46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1.6%减少7.47亿元[58] - 债务工具净值16.81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43.4%减少12.91亿元[59] - 合同资产净值31.7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3.0%增加7.89亿元[60] - 合同负债余额22.75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33.3%减少11.34亿元[61] - 借款余额572.5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4%增加39.29亿元[62] - 长期债券余额83.98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18.0%减少18.45亿元[63] - 资产总额3567.92亿元较2024年底下降0.3%减少10.02亿元[64] - 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合计48亿元(24中煤K2:20亿/25中煤K1:15亿/25中煤K2:13亿)[70] - 中期票据发行规模35亿元(20中煤能源MTN001B:5亿/21中煤能源MTN001:30亿)[73] - 报告期末担保总额115850.55万元,占净资产比例0.7%[75] - 短期借款增加42.7%至15.92亿元人民币[149] - 长期借款流动部分增加75.6%至208.42亿元人民币[149]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9.5%至92.99亿元人民币[148] - 公司总资产微降0.3%至3567.92亿元人民币[148][151] - 公司总资产为3567.92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607.53亿元人民币[170] - 公司总资产3577.94亿元人民币,负债1657.66亿元人民币[1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人民币142,727,410千元,较期初增加1.5%[193] - 采矿权期末账面净值为人民币45,046,078千元,期内摊销费用为人民币746,476千元[194] - 对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贷款为人民币10,334,615千元,年利率1.70%至3.10%[195][196] - 存货总额为人民币7,215,535千元,较2024年末的7,743,353千元下降6.8%[197] - 存货减值拨备余额为人民币957,678千元,较2024年末的949,371千元增加0.9%[197] - 预付煤炭指标款为人民币519,838千元,用于获取额外煤炭生产配额[195][199] 股东权益和分红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1,707,297千元增至2025年6月末的人民币155,512,821千元[152] - 本期利润为人民币7,325,265千元,非控制性权益利润为人民币1,773,698千元,合计人民币9,098,963千元[152] - 向公司股东分配股息人民币3,420,735千元,向非控股股东分配股息人民币1,550,879千元[152] - 本期其他综合损失扣除税项为人民币106,835千元,去年同期为损失人民币335,848千元[152] - 公司总股本为13,258,663,400股,其中A股占比69.03%为9,152,000,400股,H股占比30.97%为4,106,663,000股[117] - 控股股东中国中煤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为58.42%,共计7,745,556,208股[117] - 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派发0.258元,总计派发3,420,735,157元,已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派发[11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325,265,000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19]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30%派发现金股利2,197,579,500元,每股派发0.166元[119] - 2025年中期股息总额为人民币2,197,579,500元,每股分派人民币0.166元,较2024年同期的2,936,337,600元下降25.2%[191] - 2024年末期股息总额为人民币3,420,735,157元,每股人民币0.258元,较2023年末期股息加特别股息总额7,358,558,000元下降53.5%[191]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613,205,208股A股,占总股本的57.42%[131] - 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829,842,147股H股,占总股本的13.80%[131]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88,961,000股H股,占总股本的2.18%[131] 资本支出和投资 - 2025年资本支出计划总额216.78亿元,上半年完成69.72亿元,完成率32.16%[123][125] - 按业务板块划分:煤化工板块完成投资32.50亿元(完成率37.59%),煤炭板块完成26.18亿元(完成率31.55%)[127] - 按开支项目划分:基本建设项目完成45.48亿元(完成率33.61%),技术改造及更新完成19.55亿元(完成率31.51%)[125] - 具体项目投资:陕西榆林煤化工项目完成24.98亿元,里必煤矿项目完成5.82亿元,液态阳光项目完成4.55亿元[123] - 2025年上半年无对外股权投资事项[128] 公司运营和员工 - 发电量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7] - 公司在岗员工总数为46,293人,其中生产人员29,771人占比64.3%[135] - 技术人员9,742人,占员工总数的21.0%[135] - 行政人员2,845人,占员工总数的6.1%[135] - 销售人员1,088人,占员工总数的2.3%[135] - 财务人员940人,占员工总数的2.0%[135] - 其他人员1,907人,占员工总数的4.1%[135]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起取消监事会[136] - 公司合并总收入为7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