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能源(601898)

搜索文档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向智向新 坚定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文章”
国家能源局· 2025-09-27 01:57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聚焦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 全力锻造绿色转型的科技引擎 系统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路径[3] 科技创新体系 - 打造小内脑加大外脑创新模式 构建项目平台人才投入管理机制六位一体保障体系[4] - 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低碳创新中心 获批工业绿色低碳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 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4] - 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3家 科技型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2家 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家 2家企业获评小巨人称号[4] 核心技术突破 - 高质量完成29项国家级任务及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专项任务 突破深部开采灾害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5] - 成功研制全球首台200吨级纯电矿卡 全球首套8 MW超长运距智能刮板输送装备[5] - 5项成果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3类产品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 建成全球首个架空气膜粮仓 荣膺央企十大超级工程[5] 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 建成生产运营智能管控平台 引入AI人工智能工具 研发150余个算法模型 实现全链协同全程贯通[6] - 建成智能化煤矿48座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203个 9项成果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6] -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2家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加强煤电灵活性改造和深度调峰 打造智慧电厂标杆 1个项目入选5G应用创新典型案例[6] 绿色矿山建设 - 创新应用充填开采减水保水开采等技术 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绿色矿山22座[8] - 平朔矿区完成绿化面积2.3万亩 复垦土地7万余亩 区域植被覆盖率由开采前不足10%提高到95%以上 生态建设成果被列为两山论央企实践典范[8] - 利用采煤沉陷区发展渔光互补高标准农田生态湿地 打造集新能源特色农业生态修复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8] 碳排放标准制定 - 全过程参与煤炭及煤电产品碳足迹因子测算与国际标准制定 编制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9] - 编制现代煤化工行业碳排放基准等多项重要行业标准 1个项目作为央企首个纳入温室气体排放环评典型案例示范项目[9] - 高浓盐水处理煤矸石充填离层注浆等成套环保技术推广至全国60余座矿井 前瞻布局碳资产开发与CCUS前沿领域[9] 循环经济与能效提升 - 充分利用矿区空间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加产业 实施煤改电油改电等绿色改造[10] -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90.9% 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89.9% 远超全国大型煤矿企业平均水平[10] - 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低至3.85千克标煤/吨 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2.7% 树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标杆[10]
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央企要更好助力稳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9-26 16:14
会议背景与参与企业 - 国务院国资委于9月25日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聚焦稳电价 稳煤价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议题 [1] - 中国华电 中国移动 中航集团 中国建筑 中煤集团 保利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参会并介绍经济运行情况 [1] 中央企业经济运行表现 - 中央企业价值创造稳步提升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基础供应保障有力 运行质效持续改善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1] - 国务院国资委将优化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定期沟通交流机制 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1] 国资央企发展战略部署 - 国资央企需保持战略定力 注重提升"五个价值" 助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2] - 企业需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 优化经营策略 向内挖潜 全力降本增效 [2] 投资与产业升级方向 - 优化投资结构 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 [2] - 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和本质安全提升 加快设备更新改造 加强投向管控 动态优化投资布局 [2] 行业竞争生态建设 - 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 强化行业自律 [2] - 引导行业健康 良性 可持续发展 构建竞合并存 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2] 风险管理机制 - 加强风险防范 健全常态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重点业务风险处置 [2] - 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2]
电造探新径 数智启华章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平行论坛在崇礼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6 14:04
论坛概况 - 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电力工程技术经济论坛于9月25日在河北崇礼举办 主题为"电造探新径 数智启华章" [1] - 论坛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建设技术经济咨询中心主办 江西博微新技术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中电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协办 [8] - 来自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 电力企业 高等院校 咨询企业 软件企业 国际机构的约300名代表参会 [8] 核心议题 - 探讨深化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下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与路径 大数据技术赋能工程技术经济等话题 [1] - 聚焦电力技经管理创新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 新型电力系统下成本优化等核心议题 [7] - 17位行业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包括中电联 中价协 北京市京标价协 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中国华能 中国大唐 国家能源集团 中国能建 内蒙古电力集团 高等院校 电力咨询企业等单位代表 [3][7] 行业动态与指数发布 - 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发布2024年度电力建设工程造价指数(ECCI) 该指数由电力工程单位造价指数 电力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价格指数和电力工程造价预测指数三部分构成 [7] - 指数内容涵盖电源工程(火电工程 水电工程 风力发电工程和太阳能发电工程)和电网工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 电缆线路工程 变电站工程和换流站工程) [7] 政策与改革方向 -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代表总结分析我国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成果和难点问题 指出工程造价管理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 数字化思维引领 标准化推进路径 [7] - 能源转型与数字技术为电力工程技术经济带来机遇与挑战 需要立足当下破解难题并凝聚各方智慧共谋长远 [5] -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科学 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学科 在能源安全 行业发展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5]
煤炭扩储行为研究之二:探索扩储周期
山西证券· 2025-09-26 11: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煤炭企业扩储行为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新建煤矿周期通常为5-8年甚至更长 2024年以来诸多煤炭公司选择扩储 [2] - 新建矿井成本呈不断提升趋势 导致煤矿盈亏平衡点有所提升 未来成本有望不断被推升 [4] - 关注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华阳股份、陕西煤业、兖矿能源、新集能源、中煤能源等标的 [4] 扩储方式分析 - 常规扩储主要指获取矿权后建设新矿的方式 收购扩储主要指通过收购或重组方式获取资源 [14] - 常规扩储资源质量普遍优质但过程相对更长 收购扩储周期更短但存在不确定性 [14] - 2024年以来收购扩储以山西区域以外为主 常规扩储以山西区域为主 [15] 探转采流程分析 - 探转采是矿产资源勘查阶段向开采阶段过渡的法定程序 为建设煤矿的前置条件之一 [18] - 勘查阶段主要探求推断资源量和部分控制资源量 详查阶段要求控制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30%-50% [18] - 勘探阶段要求高于勘查阶段 需在确定勘查深度以上探求探明、控制和推断资源量 [20] 煤矿建设成本分析 - 所有样本的平均吨产能投资金额为702.89元/吨 [29] - 近年煤矿单位投资成本不断提升 晋陕蒙新4个主要区域单位投资成本较其他区域相对更低 [29] - 露天开采相较于井工开采单位投资成本更低 井工开采中立井开采单位投资成本最高 [29] - 设计产能高的新建矿在单位投资成本角度具备规模优势 [29] - 山西省样本平均投资成本为1045元/吨 全部为井工矿 [40] - 陕西省样本平均投资成本为900元/吨 全部为井工矿 [42] - 内蒙古样本平均投资成本为595元/吨 其中井工矿640元/吨 露天矿240元/吨 [46] - 新疆样本平均投资成本为719元/吨 其中井工矿803元/吨 露天矿519元/吨 [49] - 其他产区平均投资成本为1029元/吨 [52] 成本敏感性分析 - 每提升100元/吨的单位投资成本 对应提升5元/吨煤炭生产成本摊销 [55] - 每提升10亿矿业权价格 对应提升7元/吨煤炭生产成本摊销 [55] - 若单位建矿成本提升500元/吨、矿业权价格提升30亿元 对应煤炭生产成本摊销提升45元/吨 [55] - 增加新建矿井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矿业权价格提升所带来的单位成本抬升 [58] 投资回报模型 - 煤矿服务年限包括从投产到资源开采完毕的全部时间 收益期内产量影响回报 [60] - 矿井A(山西)设计产能500万吨 若吨煤建矿成本1000元/吨、ROI为8% 需达到年均吨煤盈利189元/吨 [64] - 矿井B(新疆)设计产能600万吨 若吨煤建矿成本400元/吨、ROI为8% 需达到年均吨煤盈利55元/吨 [68]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
新华财经· 2025-09-26 10:08
会议背景与参与企业 -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聚焦稳电价 稳煤价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议题 [1] - 中国华电 中国移动 中航集团 中国建筑 中煤集团 保利集团等6家中央企业介绍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 [1] 企业经营策略 - 企业需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 优化经营策略 注重向内挖潜 全力降本增效 提升经营效益 [2] - 企业应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 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 做好项目对接和要素支撑 [2] - 企业需加快推进设备更新改造 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和本质安全提升 [2] - 企业应持续加强投向管控 动态优化投资布局 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价值增长 [2] 行业竞争生态 - 企业要带头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坚定走差异化发展和品牌竞争路线 [2] - 企业需强化行业自律 引导行业健康 良性 可持续发展 [2] - 企业应构建竞合并存 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2] 风险管控机制 - 企业需进一步健全常态化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重点业务风险处置 [2] - 企业要坚决守住风险防控底线 [2] 政策支持机制 - 国务院国资委将优化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定期沟通交流机制 积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1] - 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 精准助企纾困促发展 [1]
中煤能源跌2.05%,成交额1.6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76.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3:3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5%至11.44元/股 成交1.69亿元 换手率0.16% 总市值1516.7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76.8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83.4万元(占比-2.27%) 大单净卖出1893.41万元(占比-11.2%) [1] - 年内累计下跌4.04% 近5日跌2.64% 近20日涨0.88% 近60日涨3.60% [2]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煤炭业务81.03% 煤化工业务12.48% 煤矿装备业务6.24% 其他业务6.00% 金融业务1.5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煤炭-煤炭开采-动力煤 概念板块包括动力煤、央企改革、中字头、低市盈率、中特估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4.36亿元 同比减少19.9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 同比减少21.28%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50万户 较上期减少12.0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618.58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99.48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3267.25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66.78万股 [3] - 国泰中证煤炭ETF持股2840.61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601.56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2325.01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24.26万股 [3]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8.7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91.85亿元 [3]
动力煤突破700元、焦煤期货涨超七成,煤炭板块后市如何?
新浪财经· 2025-09-25 12:19
煤炭价格反弹 - 秦皇岛港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9月25日报收709元/吨 较6月底涨幅超10% 周环比上涨19元/吨 [1] - 炼焦煤主力期货从6月初725.5元/吨反弹至9月25日1234.5元/吨 涨幅约70% 国产现货价格指数从6月底936.5元/吨反弹至1233.3元/吨 涨幅约30% [1] - 7月以来煤价触底反弹 9月因供给偏弱与节前补库需求推动出现新一轮上涨 [1][6] 供给端收缩因素 - 国家能源局7月22日发布通知 在八省区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 重点查处超公告产能生产行为 [2] - 内蒙古核查299处煤矿(年产能12.36亿吨)发现93处存在超产问题 15家鄂尔多斯煤矿因单月产量超公告产能10%被责令停产整改 [2][3] - 7-8月晋陕蒙主产区遭遇暴雨 鄂尔多斯7月降雨量240.3毫米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 [3][4] - 7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下降3.8% 8月产量3.9亿吨同比下降3.2% [5][6] - 1-8月煤炭进口29993.7万吨同比下降12.2% [6] 库存与运输变化 - 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库存从5月中旬3046万吨降至9月25日2082万吨 [6] - 大秦线秋季检修10月7日开始为期20天 日运量将从120万-130万吨降至100万吨 [6] - 动力煤"北港&下游港口&沿海电厂"整体库存水平低于去年同期 [6] 机构观点与市场表现 - 国盛证券认为核查力度超预期 下半年国内煤炭产量同/环比下降为大概率事件 煤价呈震荡上行走势 [3][7] - 开源证券测算2025年动力煤合理价格为750元/吨左右 [7] - 煤炭板块上周涨幅位列中信行业指数第二 华阳股份累涨10.87% 潞安环能涨9.57% 晋控煤业涨9.19% [7] - 年初至今煤炭板块跌幅2.3% 位列30个行业倒数第一 [7]
3.10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煤炭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3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4日上涨0.83%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28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88%居首 电子行业涨幅2.76%居次 [1] - 银行行业下跌0.36% 煤炭行业下跌0.29% 通信行业下跌0.0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97.25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130.46亿元居首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0.21亿元居次 [1] - 1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汽车行业净流出20.64亿元居首 通信行业净流出16.70亿元居次 [1] - 公用事业 食品饮料 银行等行业净流出资金较多 [1] 煤炭行业表现 - 煤炭行业下跌0.29% 位居跌幅榜第二 [1][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10亿元 [2] - 行业37只个股中16只上涨 19只下跌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16只 净流出个股21只 [2] 煤炭个股资金流向 - 5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兖矿能源净流入4757.40万元居首 中国神华净流入3128.77万元 郑州煤电净流入2446.14万元 [2] - 10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千万元 永泰能源净流出2.13亿元居首 潞安环能净流出6627.72万元 中煤能源净流出3062.80万元 [2] - 永泰能源下跌3.49% 换手率6.97% [2] - 华阳股份上涨2.22% 资金净流入1529.53万元 [3] - 陕西煤业下跌0.53% 资金净流入1465.95万元 [3]
中煤能源20250923
2025-09-24 09:35
公司基本情况 * 中煤能源是中国中煤集团旗下的一家央企,持股比例约57%,2008年在A股上市,并拥有上海能源62%的股份,业务涵盖煤炭生产贸易、煤化工、发电及装备制造四大板块[6] 核心业务与产能 * 公司以动力煤为主,占比超80%,主要矿区位于山西、内蒙古和陕西,控股产能1.63亿吨,权益产能1.45亿吨,平朔矿区占比62%[2][7] * 动力煤占比86%,炼焦煤占14%[7] * 参股矿井包括中天合创、河草沟和华晋焦媒,总计3,200万吨[8] * 两个新建矿井预计于2026年投产:礼毕无烟媒(400万吨)和苇子沟动力媒(240万吨),大海则二期正在规划中[8] 销售结构与成本控制 * 动力煤销售以长协为主,占比80%,稳健性极高,在上半年美债下行期间仍保持较好履约率[2][9] * 自产煤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0%至263元/吨,降本增效显著[2][9] 业绩与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业绩将达约165亿元,当前市盈率约10倍,股息率3.3%[2][5]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业绩平滑,展现出行业领先的稳定性和成长性[2][5] * 市净率(PB)为0.91,处于破净状态,市盈率(PE)约为10倍,显著低于同行业的神华(15-16倍)和陕煤(10-23倍)[14] * 分红率约为35%,显著低于其他主要煤炭企业,如神华的75%和一些地方国企龙头企业60%的水平[15] 业务发展前景 * 低成本矿井产能占比提升,在建矿井提供成长动力,高效产能改善矿井结构,降本增效确保业绩稳定[2][10] * 随着2022年底大海子煤矿投入生产,公司低成本矿井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李咀北至沟煤矿和大海则二期项目的投产将继续推动新型智能化矿井占比上升[10] * 后备资源充足,在当前煤价下行期,公司表现稳中略带弹性,业绩保障较高[10] 镁化工业务 * 具备一体化上下游产业链优势,有助于平抑周期性波动,增强抵御风险能力[2][11] * 主要产品包括甲醇、聚烯烃、尿素和硝铵等,具备规模效应,甲醇年产能313万吨,聚烯烃184万吨,硝铵40万吨,尿素175万吨[11] * 陕西榆林二期项目及鄂尔多斯液态阳光项目在建,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并预计在2026年陆续投产[11] * 随着煤价下跌,公司镁化工项目毛利有所抬升,对整体业务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1] 电力业务 * 电力业务规模较小,仅有两个在建煤电厂,总装机容量2000兆瓦[12] * 集团拥有更大规模的电力装机容量,包括5,057万千瓦控股电力装机,其中4,361万千瓦为煤电装机[12] * 如果集团将更多电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形成煤电、镁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12] 资产优化与减值 * 自2024年以来,公司在降本增效方面表现领先,全行业成本降幅显著[13] * 通过积极进行资产优化消除历史包袱,大规模资产减值计提已基本完成,从2023年开始减值显著减少[13] * 资产结构得到充分优化,为未来估值修复提供空间[13] 行业环境与政策 * 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煤炭行业的供需格局正式结束了自2023年以来的下行周期,进入逐步上行的阶段,需求方面超出预期,供给侧在反内卷政策推动下明显收缩[3] * 动力煤成为推荐重点,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动力煤都受益最大[3] * 中国神华在2024年提出千亿集团资产收购方案,是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作为仅次于中国神华的第二大央企,中煤能源未来拓展空间值得期待[4] * 自2023年起,国资委将中央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由"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一增一稳四提升"的年度经营目标,体现了对央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包括资产优化、降本增效以及提高分红等方面[16] 投资价值与配置建议 * 中煤能源在推荐序列中排名前三,显示其重要性和潜力[4] * 由于80%的长协占比,其业绩稳定性强,下行风险可控,相比神华,中煤更具弹性,拥有约14%的炼焦煤,这部分业务能够贡献向上弹性[17] * 中煤积极降成本,安全储备提供了较高成本储备项,因此未来降本空间也很大[17] * 伴随整个板块及煤价触底回升,中煤能源业绩稳健且带有弹性[17] * 在当前配置点上,维持对中煤能源重点推荐[19]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央企积极布局
第一财经· 2025-09-24 06:40
核心观点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能源转型核心 聚焦清洁化 数字化 柔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以支撑"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 [1][2][5] - 电力行业投资持续增长 国家电网近五年年均投资5740亿元 2025年预计达6770亿元 "十五五"期间投资将进一步增加 [5] - 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占比60% 其中风电光伏16.8亿千瓦已超火电 特高压输电能力超4亿千瓦 [4] 政策部署 - 国家能源局出台《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推进电力系统稳定保障等"九大行动" [2] - 配套4个实施方案和1个指导意见 开展第一批试点和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超150亿元 [3] 装机容量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可再生能源装机20亿千瓦占总装机60% 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 [4] - 中央企业风电光伏并网容量7.8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5% 其中5家中央发电集团装机突破5亿千瓦 [5] 系统挑战 - 新能源成为主体电源后 系统双高峰特性突出 调节能力不足 负荷需求多变 电力电量平衡难度指数级上升 [4] - 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新能源电价持续走低 光伏电价受压 上下游产业链面临投资压力和生存挑战 [6] 企业举措 - 能源央企推进新能源开发 科技创新 系统调节 产业拓展和电力市场建设 [1] - 国家电网攻关先进电工材料 高端电力装备 数字化等前沿技术 加快国产化替代 [6] - 电力行业强化产学研用融合 联合攻关关键共性技术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