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锚链(601890)

搜索文档
航海装备板块9月26日涨0.09%,亚星锚链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856.6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6 08:48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9月26日微涨0.09% 同期上证指数跌0.65% 深证成指跌1.76%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856.65万元 游资净流入3056.55万元 散户净流入6800.1万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亚星锚链领涨板块 收盘价9.87元 涨幅2.71% 成交量49.40万手 成交额4.89亿元 [1] - 中船防务涨幅2.69% 报收26.77元 成交量18.13万手 成交额4.88亿元 [1] - 国瑞科技上涨2.66% 收于15.83元 成交量13.96万手 成交额2.21亿元 [1] - 海兰信跌幅最大 下跌5.32% 收报18.67元 成交量52.91万手 成交额10.04亿元 [1] 资金流向明细 - 亚星锚链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854.00万元 占比11.98% 但遭散户净流出5043.84万元 [2] - 中船防务主力净流入4473.71万元 占比9.17% 游资与散户分别净流出700.26万元和3773.45万元 [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入2964.97万元 占比8.11% 游资与散户资金呈净流出状态 [2] - 中国船舶遭主力净流出6235.31万元 占比2.97% 而散户资金净流入4394.79万元 [2] - 海兰信主力资金净流出2.06亿元 占比达20.51% 但获游资净流入4474.17万元 散户净流入1.61亿元 [2]
亚星锚链20250923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亚星锚链是深海科技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 业务聚焦船舶锚链 海工油服系泊链 漂浮式风电系泊链及矿用链[2][4][5] * 公司受益于船舶和海上油气行业景气度上行 以及漂浮式风电和矿用链带来的增长空间[2][5] **核心业务与优势** * 船舶锚链业务全球市占率超50% 国内市占率更高 通过拓展铸钢件产品(如锚 舵)将单船价值量翻倍 可操作市场空间从20亿元增至40亿元[2][7][10] * 海工油服系泊链业务受益于钻井平台利用率上升和油田投资周期 2025年上半年新接订单达3.95万吨 超2024年全年订单量[2][7] **增长驱动与市场空间** * 漂浮式风电是未来趋势 预计2030年进入商业化 2034年成熟 对应市场规模约140-150亿元人民币 公司作为系泊链供应商将显著受益[2][8][11] * 矿用链国内市场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 目前多由海外企业占据 公司已中标国家能源 中国神华等核心客户订单 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8][12] * 深海科技被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 并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 国家层面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有望受益于政策推动[5][6][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增速15%-20% 利润增速20%-26%[3][13] * 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市盈率30倍 2026年23倍 2027年19倍 处于有性价比阶段[3][4][13] **市场认知差异** * 市场低估了公司高市占率和品类拓展带来的业绩弹性 以及漂浮式风电和矿用链的增长潜力[2][9]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海外崛起-20250924
浙商证券· 2025-09-24 05:11
报告核心观点 - 大制造领域呈现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和海外崛起四大趋势 重点关注工程机械、国防军贸、半导体国产替代、新能源及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 [1][4][6][12][14][16][17]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09月19日当周 A股表现最佳五大行业为煤炭(+4%)、电力设备(+3%)、电子(+3%)、汽车(+3%)及机械设备(+2%) [5][27] - 大制造板块内工业气体指数上涨9% 长江工程机械指数上涨6% 国证新能源车指数上涨4% [5][29] 工程机械与制造业 - 工程机械龙头投资价值凸显 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EPS为1.02元 徐工机械预计2025年EPS为0.67元 [4][25] -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估值达390亿美元 推动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4] 国防与军贸领域 -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 中国军贸出口成长空间打开 [4] - 亚星锚链作为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受益船舶景气周期与漂浮式风电发展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3%) [17][20][25] 半导体与国产替代 - 复旦微电为国产芯片领域佼佼者 主营安全与识别芯片、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及FPGA芯片 [6] - 全球FPGA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33亿美元(CAGR 11%) 中国市场同期从25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 [6] - 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 2023年研制成功十亿门级产品 外资市场份额超90% 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6]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先导智能业绩拐点确立 2025H1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61.19%) [13] - 固态电池设备为全新增长点 公司为全球唯一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 预计年度新增设备市场规模从2025年20.6亿元增至2030年336.2亿元(CAGR 74.8%) [14] - 奥来德与京东方战略合作 聚焦AMOLED蒸发源设备及材料 2025H1材料业务营收2.57亿元(同比增21.99%) 蒸发源设备收入2335.28万元(同比下滑82.28%) [10][11] 消费制造与热管理 - 三花智控2025H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收103.89亿元(同比增25.49%)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58.74亿元(同比增8.83%) [16] - 公司布局IDC液冷及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热泵技术拓展至数据中心及储能热管理场景 [16] 核心标的与盈利预测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横河精密、浙江荣泰、中国船舶等18家公司 [2] - 重点公司2025年预测PE: 三一重工(21X)、徐工机械(15X)、中国船舶(35X)、亚星锚链(30X) [25]
航海装备板块9月22日涨1.67%,海兰信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1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53
板块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整体上涨1.67%,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22%)和深证成指(涨0.67%)[1] - 海兰信以7.51%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19.48元,成交额达14.79亿元[1] - 中国船舶成交最为活跃,成交量99.46万手,成交额34.93亿元,股价上涨1.59%[1] 个股涨跌 - 涨幅居前个股包括中模型(涨3.24%至48.37元)、中国海防(涨2.41%至31.01元)、国瑞科技(涨2.13%至15.82元)[1] - 仅中船防务出现下跌,跌幅0.79%至26.29元,成交额2.01亿元[1] - 天海防务微涨0.48%至6.33元,但成交量达54.20万手,成交额3.39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12亿元,游资净流出1.96亿元,散户净流出1631.69万元[1] - 海兰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9亿元(占比12.77%),但遭游资净流出6306.44万元和散户净流出1.26亿元[2] - 中国船舶获主力净流入1.37亿元(占比3.93%),游资净流出1.26亿元,散户净流出1158.60万元[2] - 天海防务遭遇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出3496.35万元(占比10.30%),但获散户净流入3598.67万元[2]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亚星锚链“买入”评级,船舶、海上油气景气上行
格隆汇APP· 2025-09-22 06:3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业务覆盖船舶锚链 海工油服系泊链和漂浮式风电系泊链 [1] - 公司是船舶板块配置型标的 更是风电零部件公司中具备强阿尔法逻辑的标的 [1] 漂浮式风电项目进展 - 全球已并网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共5个 均为试验示范项目 包括三峡引领号 中船扶摇号 海油观澜号 国能共享号 明阳天成号 [1] - 国内积极推进3个项目:海南万宁商业化项目(100MW) 中海油陆丰油田群清洁能源电力供给改造示范项目(16MW) 三峡16MW漂浮式风电项目 [1] 漂浮式风电市场空间 - 全球风能理事会预估2030年全球漂浮式风电新增装机1.03GW 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70% [1] - 2034年新增装机预计达5.724GW 2024-2034年复合增长率63% [1] - 测算2034年漂浮式风电新增装机对应系泊链市场空间约143亿元 [1] 业务拓展与成长性 - 公司积极拓展漂浮式风电领域产品矩阵 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1] - 此前业务主要依赖船用锚链和海工油服系泊链 市场空间有限 [1] - 看好公司在船舶海工 漂浮式风电和矿用链领域的大发展 [1] 行业景气度 - 船舶和海上油气行业处于景气上行周期 [1]
亚星锚链(601890):推荐报告:“深海科技”核心部件企业,船舶、海上油气、漂浮式风电“三箭齐发”
浙商证券· 2025-09-21 06: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2025年9月19日收盘价对应PE为30倍、23倍、19倍 [6][8] 核心观点 - 公司是"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受益于船舶、海上油气景气上行及漂浮式风电成长空间打开 [1] - 市场对漂浮式风电商业化进度存在认知不足 实际2030年有望进入商业化阶段 公司系泊链产品将直接受益 [2][5] - 2025年上半年海工油服系泊链新接订单约3.95万吨 超过2024年全年订单量 显示行业高景气度 [3] - 船舶板块受益换船周期与环保要求 公司通过品类拓展(如2023年推出船用铸钢件)提升业绩弹性 [3] 行业与市场空间 - 漂浮式风电:全球80%以上海风资源位于水深超60米海域 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预计1.03GW(2024-2030年CAGR=70%) 2034年新增装机达5.724GW(2024-2034年CAGR=63%) 对应系泊链市场空间约143亿元 [2] - 海上油气:布伦特原油价格达67.15美元/桶(截至2025年9月19日) 高油价推动海上油气勘测开发景气复苏 [3] - 船舶制造:行业处于中期景气上升期 受换船周期和环保政策驱动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17亿、3.99亿、4.85亿元 同比增长13%、26%、22%(CAGR=20%) [6] - 预计同期营业收入为23.21亿、27.48亿、31.23亿元 同比增长17%、18%、14% [13] - 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33元 2027年提升至0.51元 [13] 政策与催化因素 - 深海科技被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5] - 催化剂包括深海科技政策超预期、漂浮式风电项目推进超预期、新船造价上涨超预期 [4] 公司定位 - 从船舶板块配置型标的升级为风电零部件领域具备强阿尔法逻辑的企业 产品矩阵拓展打开市场空间 [5]
航海装备板块9月19日跌0.43%,国瑞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9 08:53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3% [1] - 上证指数下跌0.3%至3820.09点 深证成指下跌0.04%至13070.86点 [1] 个股涨跌情况 - 国瑞科技领跌板块 跌幅达4.15% 收盘价15.49元 [1] - 中船防务成为板块唯一上涨个股 涨幅0.84% 收盘价26.50元 [1] - 中国船舶成交额最高达23.83亿元 成交量67.57万手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01亿元 [1] - 游资资金净流入2411.3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77亿元 [1] - 中国海防成交额2.63亿元 成交量8.58万手 [1]
航海装备板块9月18日跌1.74%,中船防务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8 08:52
航海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整体下跌1.74% 领跌个股为中船防务(下跌2.38%)[1] - 上证指数下跌1.15%至3831.66点 深证成指下跌1.06%至13075.66点[1] - 亚星锚链涨幅最大达5.28% 收盘价9.97元[1] 个股涨跌情况 - 上涨个股包括亚星锚链(5.28%) 中科海讯(1.38%) 江龙船艇(0.85%) 中国海防(0.79%)[1] - 下跌个股包括海兰信(-0.59%) 天海防务(-1.55%) 国瑞科技(-1.64%) 中国船舶(-2.27%) 中船防务(-2.38%)[1] - 中国船舶成交额最高达57.97亿元 成交量162.18万手[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 游资净流入1.96亿元 散户净流入9.54亿元[1]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13.05亿元(-22.51%) 但游资净流入2.53亿元(4.37%) 散户净流入10.52亿元(18.14%)[2] - 亚星锚链获得最大主力净流入1.26亿元(14.55%) 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出2582.68万元和9991.68万元[2]
67只股中线走稳 站上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4:1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93.95点 位于半年线之上 单日涨幅0.45% [1] - A股总成交额达17203.25亿元 [1] - 当日共67只A股价格突破半年线 [1] 高乖离率个股表现 - 苏州龙杰(603332)以6.72%乖离率居首 股价15.02元突破半年线14.07元 单日涨幅7.59% 换手率9.42% [1] - 中国汽研(601965)乖离率5.94% 股价19.68元突破半年线18.58元 单日涨幅8.73% 换手率2.87% [1] - 亚星锚链(601890)乖离率5.84% 股价10.08元突破半年线9.52元 单日涨幅6.44% 换手率6.55% [1] 中等乖离率个股特征 - 新诺威(300765)乖离率4.88% 股价52.01元突破半年线49.59元 单日涨幅7.50% [1] - 富乐德(301297)乖离率4.65% 股价42.64元突破半年线40.75元 单日涨幅6.07% 换手率8.19% [1] - 三力士(002224)乖离率3.52% 股价4.72元突破半年线4.56元 单日涨幅3.74% [1] 低乖离率突破个股 - 振华风光(688439)乖离率1.71% 股价58.41元突破半年线57.43元 单日涨幅2.69% [2] - 振华科技(000733)乖离率1.64% 股价50.60元突破半年线49.78元 单日涨幅4.63% [2] - 泽璟制药(688266)乖离率1.61% 股价111.02元突破半年线109.26元 单日涨幅5.61% [2] 特殊标识个股情况 - ST信通(600289)股价6.57元突破半年线6.41元 乖离率2.46% 单日涨幅4.95% [1] - *ST金科(000656)股价1.44元突破半年线1.41元 乖离率1.77% 单日涨幅2.13% [1] - ST易购(002024)股价1.93元突破半年线1.91元 乖离率1.29% 单日涨幅1.58%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深海资源开发行业政策、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战略前景分析:深海资源开发技术迭代加速,万亿产业蓝海正待深度掘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1:11
深海资源开发行业概述 - 深海资源开发聚焦水深超200米区域 涵盖矿产、能源、生物等战略资源勘探利用 是突破陆地资源瓶颈、保障国家安全、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1][2] - 深海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与极地、太空并列构成三维战略空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1][5] - 依据资源属性可分为五大类:深海矿产资源、深海油气资源、深海生物资源、深海能源资源、深海空间资源[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财政部设立500亿元海洋经济特别账户 深海装备首台套补贴从30%提高至45%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1][5] - 一带一路框架新增深海开发条款 要求对外工程承包中深海项目占比不低于20% 推动国内技术与装备出海[1][5] - 工信部发布《深海装备技术图谱》明确要求2026年前实现4500米作业装备100%国产化[8] 资源需求与安全驱动 -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0%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0% 战略矿产进口依赖度超70%[1][5] - 全球34%石油和44%天然气储量分布在深海区域 南海55%油气资源位于深海 深海可燃冰储量可满足人类数百年能源需求[1][5] - 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资源是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工业粮食[1][5] 技术突破与装备国产化 - 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实现万米级下潜 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系列突破海底钻探技术瓶颈 耐压材料国产化率持续提升[6] - AI仿生鱼文鳐优化勘探路径 自主水下航行器将通信延迟从分钟级缩短至毫秒级[6] - 2024年大型深水物探船完成全球首次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采集 璇玥系统实现三项全球首创技术[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2025年上半年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8] - 预计2025年深海科技产业规模达3.25万亿元 占海洋经济总量25% 2030年突破5万亿元[1][9] - 海洋油气业2024年增加值达2542亿元 同比增长5.8% 海洋原油产量6550万吨 占全国原油增产80%以上[10] 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 海洋矿业2020-2024年增加值从190亿元增长至25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7.32%[11] - 深海采矿实现从浅水到超深水重大跨越 2024年上海交大深海重载采矿车完成4102米海试[11]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2020-2024年增加值从451亿元增长至78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4.71%[12] 企业布局与产业链 - 构建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全产业链生态 以中国海油、中集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13] - 在南海建成深海一号等世界级气田 实现可燃冰安全开采技术突破[13] - 海上风电安装船、FPSO等核心装备市占率居首 深海作业机器人、钛合金材料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3] 未来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将深度赋能勘探、开采与监测全流程 推动无人装备替代传统作业模式 量子传感与6G通信提升作业效率[15] - 低扰动采矿技术、封闭式钻井系统等环境友好型装备将广泛应用 山东、广东、海南等区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16] - 开发活动向超深水3000米以上和极地海域延伸 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加强技术合作与资源共探[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