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交建(601800)
icon
搜索文档
建筑装饰行业周报:Q1建筑板块经营承压,静待后续财政发力推动板块业绩修复
天风证券· 2025-05-05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CS建筑下跌1.46%,跑赢沪深300板块0.71pct,AI、机器人、算力相关概念标的涨幅居前[1] - 25Q1建筑板块营收、归母净利润继续承压下滑,但专业工程领域钢结构板块收入实现7.3%的正增长、化工工程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为+7.4%,Q1专业工程板块经营较为稳健[1] - 近期资金面、基建高频数据和建筑公司新签订单均印证基建景气度在持续修复,考虑到关税态势下财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加速推动实物工作量落地[1] - 建议重点关注中西部基建及顺周期专业工程板块的投资机会,新兴业务板块关注与算力、AI、洁净室等相关的投资标的,主题层面建议继续关注西南水电相关品种[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政发力更加积极,稳内需诉求进一步提升 - 24年建筑行业受地产行业下行和地方财政偏紧影响营收、归母净利润承压下滑,CS建筑板块营收同比-4.1%,归母净利润同比-14.4%[13] - 25Q1建筑板块营收同比-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4%,仅钢结构板块收入实现同比7.3%的正增长,仅装饰工程和化工工程归母净利润增速为正,分别为+151.2%、+7.4%[2][15] - 展望Q2以及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资金到位加快,内需刺激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建筑公司基本面或将迎来修复[2] - 本周(4月30日)水泥出货率49.53%,环比+2.13pct,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为28.3%,环比-2.4pct,但相比去年同期仍处在高位,基建景气度仍在修复中[24] - 25Q1传统基建板块景气度回升,中国交建、中国建筑建筑业务新签订单同比增长9.02%、8.37%,中国核建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0.68%,中国化学3月份新签合同同比增长60.71%,地方国企四川路桥、北新路桥、广东建工新签订单同比增长分别为18.87%、20.71%、18.65%[3][25]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0428 - 0430)建筑指数下跌1.46%,沪深300板块下跌0.75%,子版块中除园林工程取得2.11%的涨幅外,其他子版块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园林工程、建筑装修、建筑设计及服务较沪深300分别取得2.86pct、0.62pct、0.35pct的正收益[4][30] - 本周涨幅居前的标的有大千生态(+20%)、东珠生态(+19%)、全筑股份(+18%)、正和生态(+11%)、*ST东易(+9%)[4][30] 投资建议 - **基建实物量改善带来的顺周期机会**:关注水利、铁路和航空等重大交通领域建设,以及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区域性机会,推荐四川路桥、浙江交科等地方国企,中国交建、中国中铁等建筑央企,关注新疆交建、北新路桥等[35] - **顺周期专业工程标的**:推荐鸿路钢构;关注工程总承包、后端硫磺回收装置、前端的粉煤气化装置的需求扩容,推荐三维化学、东华科技、中国化学,关注航天工程[36] - **重视建筑板块转型及新兴业务方向的景气度提升**:算力板块推荐海南华铁,关注甘咨询、宁波建工、城地香江;洁净室板块推荐柏诚股份、圣晖集成,关注亚翔集成[37] - **关注重大水电工程、深海经济、低空经济等主题性投资机会**:重大水电工程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等;深海经济推荐中油工程、利柏特,关注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和海底数据中心应用;低空经济推荐苏交科、华设集团等,关注深城交、中衡设计和中化岩土[38]
中国交建(601800):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工程业务转型效果明显,积极提升分红增强回报
光大证券· 2025-04-30 1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A股维持“买入”评级,当前价8.86元;H股维持“买入”评级,当前价4.88港元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交建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显示,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7%、-1.8%、-8.4%;25Q1同比分别为-12.6%、-11.0%、-10.9%。虽一季度经营承压,但新签合同稳健增长,工程业务转型效果明显,A/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4年综合毛利率因基建建设及疏浚业务毛利率下降、投资净收益下降而小幅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负,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为12.3%/3.9%,同比-0.31/-0.05pct;25Q1毛利率/净利率为11.6%/4.3%,同比-0.35/+0.09pct [2] - 24年基建建设/疏浚业务/基建设计/其他业务营收同比分别为+2.3%、+11.1%、-23.3%、+34.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为-0.48、-0.32、+1.47、+3.97pcts;境内/境外营收同比-0.9%/+16.4%,毛利率较上年同期-0.11/-1.04pct [2] - 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0.4%/2.3%/-0.1%/3.4%,同比+0.07/-0.15/+0.06/-0.23pct;25Q1为0.4%/2.5%/0.7%/2.8%,同比+0.04/-0.04/-0.15/+0.10pct [4] - 20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流入4.3亿元;25Q1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489.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流出92.7亿元 [4] 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出海,境外新签合同持续增长;加大工程项目新业务领域转型升级,能源及水利工程持续快速增长。24年/25Q1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7.3%/9.0%,24年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增长6.1%/12.5%;25Q1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增长7.2%/17.1% [3] - 24年新签水利/能源工程合同同比增长109.8%/146.4%,25Q1新签水利/能源工程合同同比增长29.5%/185.4% [3] 分红规划 - 公司发布现金分红规划(2025 - 2027年度),24年拟分红49.11亿元,分红比例为21%,满足分红条件下,25 - 27年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20%且不低于上年度水平,每年实施不少于两次现金分红 [4] 盈利预测调整 - 受地方政府财政偏紧等因素影响,下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42.8/260.9亿元(下调幅度为9.7%/9.1%),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81.7亿元 [5]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58,676|771,944|815,436|851,432|882,328| |营业收入增长率|5.33%|1.75%|5.63%|4.41%|3.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3,812|23,384|24,281|26,086|28,17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4.64%|-1.80%|3.83%|7.44%|8.01%| |EPS(元)|1.46|1.44|1.49|1.60|1.7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7.89%|7.46%|7.25%|7.28%|7.34%| |P/E(A股)|6|6|6|6|5| |P/E(H股)|3|3|3|3|3| [6]
中国交通建设(018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1: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2006年12月15日H股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3月9日A股在上交所上市[4] - 公司拥有34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遍布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区和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5] - 公司拥有34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遍及中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及港澳特区和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30] - 公司为中国领先交通基建企业,核心业务为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业务[27]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在国务院国资委“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考核中位居央企首位[6] - 公司拥有“三级四类”创新平台177个,包括16个国家级、127个省部 级和34个集团级创新平台[7] - 公司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3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00项(金奖46项)、詹天佑奖126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9项[8] - 公司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96项、行业标准572项[8] - 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7,175项[8] - 中交集团在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19年为A级[10] - 中交集团国务院国资委党建责任制考核连续获评A级[10] - 中交集团连续18年荣膺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资企业首位,位居世界500强排名第63位[10] - 公司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鲁班奖130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00项(金奖46项)、詹天佑奖126项、中国专利金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9项[44] - 公司作为主参编累计参与颁布国家标准196项、行业标准572项,累计拥有授权专利37,175项[44] - 公司拥有63项特级资质,包括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8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39项、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4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项[47] - 公司现有各类主要工程承包资质1,800余项、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资质近300项[47] - 报告期公司取得各类甲级及以上资质9项,其中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1项、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1项[47] - 公司成功落地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1项,形成12项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1项工程设计水利行业甲级资质、8家综合甲级资质新格局[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82.43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238.54亿元,同比下降3.6%;每股收益1.40元,同比下降3.4%[12][16] - 2024年公司年度派息49.11亿元,同比增长3.1%;派息率21%,较2023年增加1个百分点[1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18582.72亿元,同比增长10.3%;总负债13904.57亿元,同比增长13.5%;总权益4678.15亿元,同比增长1.9%[12] - 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18811.85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1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执行未完工合同金额达34867.73亿元[16] - 2024年公司新签合同额为18811.8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5%;营业收入7682.4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4%[54] - 2025年公司新签合同额目标计划同比增速不低于7.1%,收入目标计划同比增速不低于5.0%[55] - 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1881.1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3%,其中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1700.5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1%[112] - 2024年按公司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同比下降38.0%[119] - 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1.7%至7682.43亿元,其中境外收入1347.80亿元,占比17.5%[134][139] - 2024年毛利为926.03亿元,较2023年下降2.1%,疏浚和其他业务毛利分别上升10.1%及108.6%,基建建设和设计业务毛利分别下降3.3%及17.0%[134][141] - 2024年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238.54亿元,较2023年下降3.6%,每股盈利为1.40元,2023年为1.45元[13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增长至74.8%,2023年为72.7%[13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流入125.06亿元,2023年为120.61亿元[13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0.84亿元,2023年为3.25亿元[143] - 2024年销售及营销费用为30.91亿元,较2023年增长21.3%[144] - 2024年管理费用为452.39亿元,较2023年下降4.9%[145] - 2024年营业利润为393.07亿元,较2023年增长0.9%,营业利润率由2023年的5.2%下降至2024年的5.1%[146] - 2024年财务收入为242.41亿元,较2023年增长1.4%,财务费用净额为240.38亿元,较2023年下降1.1%[147][148] - 2024年应占联营企业亏损4.63亿元,2023年为利润4.00亿元[150] - 2024年除所得税前利润371.63亿元,较2023年的375.52亿元下降1.0%[151] - 2024年所得税费用63.44亿元,较2023年的63.99亿元减少0.9%,实际税率由2023年的17.0%升至17.1%[152]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利润69.65亿元,2023年为64.14亿元[154] - 2024年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238.54亿元,较2023年的247.39亿元下降3.6%,利润率由2023年的3.3%降至3.1%[155][156] - 2024年集团总收入7682.43亿元,较2023年的7556.87亿元增长1.7%,营业利润率为5.1%,与2023年基本持平[15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25.06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使用从558.69亿元减至296.19亿元,降幅47.0%,筹资活动现金净产生从503.32亿元减至416.40亿元,降幅17.3%,资本性支出从428.98亿元降至307.51亿元[181][182][183][185] - 2024年平均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期为62天,2023年为56天;2024年平均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期为221天,2023年为206天[187]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拨备)总计140.905亿元,2023年为119.24亿元;2024年减值拨备为285.38亿元,2023年为239.88亿元[190]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总计425.779亿元,2023年为391.835亿元[192] - 2024年质量保证金总计72.552亿元,2023年为56.756亿元[194] - 2024年借款总额为586.323亿元,2023年为511.626亿元[196][197] - 2024年以人民币计价的借款为562.315亿元,2023年为481.310亿元[197] - 2024年负债比率为49.1%,2023年为46.6%[197] - 与客户和分包商纠纷有关的未决诉讼最高赔偿金额2024年为43.47亿元,2023年为28.94亿元[199] - 2024年发行的部分资产支持证券及资产支持票据规模合计为712.54亿元,2023年为725.43亿元[200] - 2024年优先级份额为597.84亿元,2023年为670.89亿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建建设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17005.82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城市建设等业务新签合同额9768.56亿元,同比增长23.2%[12] - 基建设计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526.46亿元,同比下降5.9%[12] - 疏浚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1160.17亿元,同比下降2.7%[12] - 其他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119.40亿元,同比下降39.0%[12] - 报告期公司港航疏浚业务沿海市场占有率超六成,公路业务守住“公路王”地位,房建业务现汇同比增长36%成第一大专业板块[30] - 全年项目投资境内新签合同额1290.47亿元,同比减少33.8%,投资规模得到控制[32] - 报告期公司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3597.26亿元,同比增长12.5%[35] - 道路与桥梁、港口建设等项目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22%、15%等[35] - 非洲、亚洲等地区分别占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的39%、27%等[35] - 报告期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新签合同额384.60亿美元,占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的75%[36] -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累计新签合同额2732.18亿美元[36] - 报告期公司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39] - 公司各业务来自境外地区新签合同额为3597.26亿元(约折合510.3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约占新签合同额19%[65] - 境外新签合同额在3亿美元以上项目总合同额257.67亿美元,占全部境外新签合同额的50%[65] - 公司各业务来自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为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65] - 水利项目新签合同额为764.09亿元,同比增长109.8%[65] - 能源工程项目新签合同额为813.84亿元,同比增长146.4%[65] - 农林牧渔工程项目新签合同额为85.05亿元,同比增长248.3%[65] - 各业务按股比确认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合同额为1293.83亿元,预计可承接建安合同额为1100.84亿元[66] - 海上风电业务报告期新签合同额204.69亿元[68] - 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17005.82亿元,同比增长9.1%,境外新签合同额3446.44亿元(约折合488.94亿美元)[72] - 基建建设业务中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1268.39亿元,预计承接建安合同金额1095.04亿元[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基建建设业务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为29473.41亿元[72] - 港口建设、道路与桥梁、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分别为876.34亿元、2751.88亿元、162.60亿元、9768.56亿元、3446.44亿元,分别占基建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的5%、16%、1%、58%、20%[72] - 港口建设境内新签合同额876.34亿元,同比增长3.7%,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73] - 港口建设中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合同额17.88亿元,预计承接建安合同金额11.82亿元[73] - 公司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新签合同额为2751.88亿元,同比减少21.2%,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6%[76] - 公司境内道路与桥梁建设来自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789.94亿元,预计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778.10亿元[76] - 公司境内铁路建设新签合同额为162.60亿元,占基建建设业务的1%[80] - 公司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新签合同额为9768.56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基建建设业务的58%[82] - 公司境内城市建设等项目来自基础设施等投资类项目确认的合同额为460.58亿元,预计可承接的建安合同金额305.12亿元[82] -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等分别占城市建设新签合同额的42%、17%、6%、4%、2%、2%、2%和25%[82] - 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155.33亿元,获多个海上风电、光伏、储能等项目[87] - 基建建设业务境外工程新签合同额3446.44亿元(约折合488.9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占基建建设业务的20%[88] - 基建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526.46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为28.41亿元(约折合4.03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1792.20亿元[91] - 疏浚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160.17亿元,同比减少2.7%,其中境外新签合同额为111.75亿元(约折合15.84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有在执行未完成合同金额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区间实现双线贯通
齐鲁晚报网· 2025-04-29 09:02
工程进展 -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太站区间右线盾构机精准破壁而出 实现双线贯通 这是该支线首个使用新能源管片的区间[1] - 太站区间全长1465.9米 施工路线复杂 需侧穿住宅厂区 下穿河流道路燃气管线 上跨规划远期12号线区间隧道[3] - 盾构始发接收端地层上软下硬 线路需穿越多种障碍物 施工环境复杂 难度大[3]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试验应用新能源管片 解决地下工程热污染问题 同时为周边建筑提供热(冷)源[5] - 采用超前地质预报 信息化监控 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保证盾构掘进安全平稳[5] - 通过管线探测仪配合穿线器辅助输送探棒 克服下穿非金属深埋燃气管线难题[5] - 研发多项专利成果 包括防止封顶块管片错台的拉紧装置 便携式隧道检修高空作业车 盾构隧道临电检修避险平台等[5] 施工管理 - 项目团队设置定位防溜装置及紧急避险平台 强化作业安全及应急管理[5] - 开展管片拼装 渣土改良 掘进参数 同步注浆等技术攻关 持续提升管片拼装质量[5] - 以班组建设为抓手开展技术创新 推动工程顺利实施[5] 后续计划 - 项目团队将加快区间联络通道施工组织 持续强化技术攻关 严格把控工程质量[5] -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8号线支线建设 助力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升级[5]
中国交建(601800):Q1新签订单开门红 奠定增长基础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35
财务表现 - 25Q1实现营收1546亿同比-12.6%归母净利54.7亿同比-11.0%受季节性和高基数影响短期承压 [1] - 25Q1综合毛利率11.6%同比-0.35pct期间费用率同比-0.05pct至6.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5%/2.45%/2.75%/0.69% [1] - 25Q1减值冲回5.21亿同比多冲回4.0亿归母净利润率同比+0.07pct至3.54% [1] 现金流与负债 - 25Q1经营活动现金净额-489亿同比多流出93亿收现比94.9%同比-1.61pct付现比125.5%同比+3.77pct [2] - 25Q1末有息负债率34.3%资产负债率75.3%同比+0.7/+1.2pct较24年末+0.01/+0.52pct [2]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410亿合同资产2091亿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4156亿合同负债921亿较24年末分别+12/+29/-102/+68亿 [2] 业务发展 - 25Q1新签合同额5530亿同比+9.0%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业务/其他分别新签4935/155/410/30亿同比+6%/+53%/+40%/-15% [2] - 基建建设中城市建设新签2706亿同比+5%境外工程新签1057亿同比+21%港口建设新签321亿同比+12%道路桥梁和铁路新签下滑 [2] - 公司计划25年新签合同额/收入目标增速不低于7.1%/5.0% [1] 股东行动与估值 - 公司计划回购5~10亿A股股份注销并增持2.5~5亿H股股份 [1]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246/259/270亿A/H股25年PE估值8/4.5x目标价12.11元/7.33港元 [3]
中国交建(601800):公司发布三年现金分红规划,Q1订单增速印证基建景气向上
天风证券· 2025-04-28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交建发布三年现金分红规划,Q1订单增速印证基建景气向上,但收入利润小幅承压,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基本稳定,海外业务韧性强,境内大城市业务稳健,传统大交通支柱业务承压,仍处建筑行业领先地位 [1] - 新签订单平稳增长,境外业务增速亮眼,新兴业务领域部分项目订单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 - Q1毛利率小幅承压,减值冲回增厚业绩,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增加 [3] - 公司发布回购增持公告和现金分红规划,提升投资者回报,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及对应PE,按20%分红比例预计2025年A股股息率,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721,887.46、771,944.26、814,221.08、862,633.17、929,186.3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5.02%、6.93%、5.48%、5.95%、7.72% [6]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9,263.30、23,384.09、25,023.34、27,090.40、29,547.46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6.16%、21.39%、7.01%、8.26%、9.07% [6]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1.10、1.39、1.54、1.66、1.82元/股,市盈率分别为8.14、6.44、5.82、5.38、4.93,市净率分别为0.52、0.46、0.44、0.41、0.38,市销率分别为0.20、0.19、0.18、0.17、0.16,EV/EBITDA分别为0.64、0.30、 - 0.05、 - 0.11、 - 0.18 [6]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1,860.14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11,747.24百万股,A股总市值106,148.21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05,137.76百万元 [8] - 每股净资产17.73元,资产负债率75.35%,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12.28/7.07元 [8] 财务预测摘要 - 2023 - 2027E非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424,841.40、521,649.70、517,767.71、527,889.34、542,914.28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1,089,220.97、1,390,457.60、1,306,290.26、1,512,906.02、1,481,060.10百万元 [13] - 2023 - 2027E股本均为16,278.61百万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427,491.63、467,814.99、494,315.50、523,562.06、556,017.58百万元 [13] - 2023 - 2027E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 - 42,660.35、 - 49,800.13、 - 32,508.85、 - 35,451.45、 - 39,203.68百万元,长期投资均为15,053.48百万元,股权融资分别为 - 4,960.34、 - 5,596.64、 - 5,997.34、 - 6,677.58、 - 7,473.48百万元 [13]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113,323.16、142,480.96、162,844.22、172,526.63、185,837.26百万元,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109,374.21、139,770.93、77,354.69、183,831.46、125,897.30百万元等 [14]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721,887.46、771,944.26、814,221.08、862,633.17、929,186.30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637,367.88、677,102.13、714,263.16、756,458.52、814,339.28百万元等 [14]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5,010.04、30,346.61、25,023.34、27,090.40、29,547.46百万元,折旧摊销分别为13,455.45、11,882.37、13,169.37、14,014.79、14,843.52百万元等 [14]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02%、6.93%、5.48%、5.95%、7.72%,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63%、16.56%、10.16%、10.53%、11.04%等 [14]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1.71%、12.29%、12.28%、12.31%、12.36%,净利率分别为2.67%、3.03%、3.07%、3.14%、3.18%等 [14]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81%、74.83%、72.55%、74.29%、72.71%,净负债率分别为83.50%、98.54%、94.29%、93.89%、93.13%等 [14]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68、6.20、7.50、6.61、6.00,存货周转率分别为9.22、8.56、8.56、8.56、8.57等 [14] - 2023 - 2027E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10、1.39、1.54、1.66、1.8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07、0.77、0.83、0.89、0.96元等 [14]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8.14、6.44、5.82、5.38、4.93,市净率分别为0.52、0.46、0.44、0.41、0.38等 [14]
中国交建(601800):Q1新签订单开门红,奠定增长基础
华泰证券· 2025-04-28 0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交建 A 股和 H 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受季节性和高基数因素影响短期承压,但新签订单同比增 9.0%态势良好,随着政策见效 Q2 有望改善;公司 25 年新签合同额/收入目标计划同比增速不低于 7.1%/5.0%,且公告回购和增持计划彰显信心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5Q1 营收 1546 亿,同比降 12.6%,归母净利 54.7 亿,同比降 11.0% [1] - 25Q1 综合毛利率 11.6%,同比降 0.35pct,期间费用率同比降 0.05pct 至 6.3%,减值冲回 5.21 亿,同比多冲回 4.0 亿,归母净利润率同比升 0.07pct 至 3.54% [2] - 25Q1 末有息负债率/资产负债率 34.3%/75.3%,同比升 0.7/1.2pct,较 24 年末升 0.01/0.52pct;经营活动现金净额 -489 亿,同比多流出 93 亿,收现比 94.9%,同比降 1.61pct,付现比 125.5%,同比升 3.77pct;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分别为 1410/2091/4156/921 亿,较 24 年末增 12/29/-102/+68 亿 [3] 订单情况 - 25Q1 新签合同额 5530 亿,同比增 9.0%;其中基建建设/基建设计/疏浚业务/其他新签 4935/155/410/30 亿,同比增 6%/53%/40%/-15%;基建建设合同中城市建设领域新签 2706 亿,同比增 5%,境外工程新签 1057 亿,同比增 21%,港口建设新签 321 亿,同比增 12%,道路桥梁、铁路新签有所下滑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预测为 246/259/270 亿;A/H 股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5/4xPE,给予 A/H 股 25 年 8/4.5xPE,维持 A 股目标价 12.11 元,调整 H 股目标价至 7.33 港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758,676|771,944|810,644|846,305|880,033| |+/-%|5.33|1.75|5.01|4.40|3.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23,812|23,384|24,632|25,869|26,958| |+/-%|24.64|(1.80)|5.34|5.02|4.21|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1.46|1.44|1.51|1.59|1.66| |ROE (%)|8.16|7.60|7.62|7.53|7.39| |PE (倍)|6.34|6.46|6.13|5.84|5.60| |PB (倍)|0.50|0.48|0.45|0.43|0.40| |EV EBITDA (倍)|15.31|15.39|17.19|16.35|15.12|[7] 可比公司估值 - A 股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 PE 为 5.38 倍,中国交建 2025 年 PE 为 6.13 倍 [13] - H 股可比公司 2025 年平均 PE 为 3.82 倍,中国交通建设 2025 年 PE 为 3.05 倍 [14] 盈利预测详细数据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多项指标及相关财务比率 [24]
Q1境外工程高景气,加力城市更新
华泰证券· 2025-04-28 01:20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与工程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 建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0] 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 有利于内需基建投资链、城市更新类建材、一带一路等细分板块[2][13] - 25Q1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86.7亿美元 同比+26.0% 完成营业额341.8亿美元 同比+5.5% 海外工程保持较高景气[2][15] -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有利于稳定一线消费建材品牌龙头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有望从小b和大b不同渠道提供消费建材增量需求[2][13] - 短期继续推荐内需逆周期及供给端约束较强的品种 重点推荐四川路桥、中材国际、中国交建、中国核建、中国建筑国际、海螺水泥、上峰水泥、中材科技、兔宝宝、中国联塑[2][13] 细分行业表现 - 截至4月25日 全国水泥价格周环比-0.7% 水泥出货率47.4% 周环比/同比-1.3%/-2.5pct[3] - 国内浮法玻璃均价71元/重量箱 周环比/同比持平/-22.1% 重点样本企业库存5618万重箱 周环比-0.1% 年同比+2.4% 库存天数约28.9天[3] - 3.2mm/2.0mm光伏玻璃主流订单价格22.3/14.3元/平米 周环比基本持平 行业重点样本企业库存天数约26.85天 周环比增加3.1%[3] - 2400tex缠绕直接纱均价3833元/吨 周环比持平 电子纱/电子布价格环比持平[3] 重点公司动态 - 三棵树2024年实现营收121.05亿元 同比-2.97% 零售业务实现同口径双位数逆势高增长 归母净利润3.32亿元 同比+91.3%[4] - 1Q25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 同比+3.12% 归母净利1.05亿元 同比+123.3%[4] 海外工程订单表现 - 25Q1海外新签工程整体增长较快 中国交建境外新签1069亿元 同比+17.1% 中国能建境外新签1014亿元 同比+10.5%[15] - 中国中铁境外新签657亿元 同比+33.4% 中国建筑境外新签623亿元 同比+178.1%[15] - 中材国际25Q1境外新签209亿元 同比+46.0% 中工国际境外新签7亿美元 同比+30.7%[15] 城市更新政策影响 - 老旧小区改造利好小b渠道占比高的竣工端品类(外墙/涂料/五金等)[24] - 城中村改造利好大b渠道占比高的开工端品类(防水/管材等)[24] - 2019-2024年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 惠及1.2亿群众 加装电梯超过13万部 增设养老托育设施近8万个[24] 新材料行业状况 - 光伏玻璃行业供给在价格小幅反弹后有所增加 截至上周末国内超白压延玻璃在产生产线450条 日熔量为96640吨 环比+1.26%/同比-9.77%[28] - 玻纤行业多数厂商库存环比增加 截至4月24日全国池窑厂在产产线合计110条 在产产能806.4万吨/年 同比+16.90%[29] - 电子纱市场LowDK和LowCTE等高端产品需求缺口明显 价格有提涨预期[29] 原材料价格走势 - 上周国内动力煤市场延续弱势 煤价仍以承压下行为主[39] - 上周轻碱主流终端价格在1330-1500元/吨 国内重碱主流送到终端价格在1350-1550元/吨[41] - 截至4月25日全国PVC均价5018元/吨 周环比-1.3% HDPE均价8453元/吨 周环比-0.3% PPR均价8883元/吨 周环比持平[41] - 全国钛白粉(金红石型)均价为14750元/吨 周环比持平[42]
价值创造+资本赋能 中国交建稳步推进市值管理落地实施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13:06
市值管理体系建设 - 公司3月份发布《市值管理办法》,构建"1+7+N"市值管理工作体系,综合运用7大市值管理工具 [1] - 制定《估值提升计划及市值管理方案》,从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3个环节细化16项工作举措 [1] - 总市值稳定在千亿规模,"十四五"以来增长率达49 8% [3] 主业发展与经营质效 - 巩固大交通、大城市业务优势,港航疏浚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海外业务稳居亚洲国际承包商首位 [1] - 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两年达到股权激励解锁目标 [1] - 新兴产业新签合同额贡献达37%,加速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1] 资本运作与结构优化 - 设计板块分拆为中交设计(600720)独立上市,成为国内最大设计类上市公司,估值较母公司溢价60% [2] - 该项目是全面注册制后首单A+H通过重组方式分拆上市项目和首单多标的资产重组上市项目 [2] - 2022-2023年大股东两轮增持H股,2024年拟动用7 5亿至15亿元实施"A股回购+H股增持"组合策略 [3] 股东回报机制 - 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派发股息22 8亿元,成为首家中期分红的头部建筑央企 [2]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约530亿元,2023-2024年连续提升分红比例 [2] - 制定2025-2027年中长期分红规划,计划逐年提升分红比例并将多期分红常态化 [2] 人才激励与治理提升 - 高管层实施限制性股票计划,考核指标与公司业绩深度挂钩 [3] - 2022年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增强核心团队凝聚力,促进业绩增长 [3] - 通过人才价值与企业价值绑定构建透明管理预期 [3]
晚间公告丨4月27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4-27 12:05
品大事 - 海源复材股票自2025年4月29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海源",日涨跌幅限制为5% [3] - 新莱福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金南磁材100%股份,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将整合金南磁材在永磁、软磁及PM粉末冶金领域的技术优势 [4] - 红宝丽子公司聚氨酯公司聚醚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成功,产出单体聚醚、组合聚醚和特种聚醚合格产品 [5] - 星光股份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且未及时披露退市风险提示,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广东证监局警示函 [6] - 美瑞新材河南子公司聚氨酯产业园一期项目成功打通生产工艺全流程,六种产品均达预定性能指标 [7] 观业绩 - 太钢不锈一季度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5506.92%,营业收入233.1亿元同比下降4.71% [9] - 深深房A一季度净利润7242.11万元,同比增长3718.51%,营业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457.38% [10] - 青达环保一季度净利润6871.27万元,同比增长990.26%,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317.43% [11] - 金财互联一季度净利润1364.73万元,同比增长466.95%,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下降33% [12][13] - 新赛股份一季度净利润1819.07万元,同比增长315.74%,营业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312.03% [14] - 科兴制药一季度净利润2557.72万元,同比增长106.21%,外销收入同比增长84.33% [15] - 捷昌驱动一季度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62.21%,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增长35.59% [16] - 泰禾股份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853.14万元,同比增长50.94%,营业收入10.33亿元同比增长18.5% [17] - 锡业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53.08%,营业收入97.29亿元同比增长15.82% [18] - 华菱线缆一季度净利润3216.14万元,同比增长55.5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1.34% [19] - 东阿阿胶一季度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20.25%,营业收入17.19亿元同比增长18.24% [20] - 中国稀土一季度净利润7261.81万元同比扭亏,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41.32% [21] - 格力电器2024年净利润321.85亿元同比增长10.91%,拟10派20元,一季度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 [22][23] - 泸州老窖2024年净利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拟10派45.92元,一季度净利润45.93亿元同比增长0.41% [24] - 雅克科技2024年净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50.41%,拟10派2.6元,半导体前驱体材料输送设备业务销售大幅增长 [25] - 古井贡酒2024年净利润55.17亿元同比增长20.22%,拟10派50元,一季度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2.78% [26] - 兰州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18.88亿元同比增长1.29%,总资产4862.85亿元同比增长7.25% [27] - 中国电建2024年净利润120.15亿元同比下降7.21%,拟10派1.2695元,制定估值提升计划 [28] - 中国交建一季度净利润54.67亿元同比下降10.98%,营业收入1546.44亿元同比下降12.58% [29] 增减持 - 科威尔董监高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21%股份 [31] - 南亚新材拟减持不超过238.48万股已回购股份,占总股本1% [32] - 祥生医疗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72%股份 [33] 做回购 - 振华重工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回购价格不超过6.93元/股 [35] 签大单 - 深科达拟4737.6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线马科技16.92%股权,完成后持股比例升至80.92% [37] - 金诚信与西部矿业续签锡铁山铅锌矿采矿合同,预估金额约3.77亿元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