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核建(60161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核建:核电单次核准超预期,核建产业链景气进一步验证
华源证券· 2024-08-20 08: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中国核建(601611.SH)的"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本次会议核准数量共11台(10台三代+1台四代),创单次会议核准机组数新高 [6][7] - 碳中和背景下,核电定位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基荷能源,有望破解电力"不可能三角",加速具有必要性 [8] - 根据《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能发电量在总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未来几年新核准核电机组中枢将继续维持高位,此轮核电建设景气周期有望超预期 [8] - 中国核建是全球唯一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根据核电站核准及开工进度,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核电工程业务将开始提速,明年公司将进入产业链爬坡期的收入增速高点,高峰期核电收入或将达到600-800亿 [9] - 公司减值高峰将近,未来潜在风险减值规模约60亿元,保守测算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0、30.57、39.6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8%、26%、30% [10] 财务数据总结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99,138百万元,同比增长18.4% [15] - 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755百万元,同比增长14.5% [1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8,287、135,467、152,882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1%、14.5%、12.9%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0、3,057、3,966百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8%、25.8%、29.7% [13]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10.1%,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将提升至11.4%、11.7%、11.8% [13] - 公司2022年ROE为10.2%,预计2024-2026年ROE将提升至11.4%、12.6%、14.0% [13] - 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0倍、8倍和6倍 [10]
中国核建:行业景气复苏,核建龙头有望乘风而起
长城证券· 2024-08-20 03:08
公司概况 - 公司底蕴深厚,是我国核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托力量 [23] - 公司业务领域主要涵盖核电工程、工业和民用工程 [29]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核集团,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1.58% [32] - 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36亿,同比增长0.37%;归母净利润5.57亿,同比增长9.60% [34]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093.85亿元,同比增长10.34%;归母净利润为20.63亿元,同比增长16.07% [35][36][37] 核电行业 - 中短期受益于建设提速,长期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45][46][54][55] - 核电站建设壁垒极高,主要体现在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投资额高等 [48][49][50] - 我国核电发展经历"起步-收缩-复苏"三个阶段,2019年起政策转向积极 [52][53][54] - 截至2023年末,我国核电发电装机容量为5691万千瓦,同比增长2.49% [64][65] - 核电机组建设周期约5年,预计2024年起资本开支将明显提升 [66][67] 公司业务 - 核电工程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在该领域竞争力极强 [83][84][85][86][87] - 核电工程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达239.26亿元,同比增长42.86% [88] - 核电工程毛利率中枢略有下行,2023年为13.49% [92][93] - 核电工程在手订单充足,未来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96][97][98][99][100] - 工业与民用工程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订单结构持续优化 [105][106][107][110][111] - 工业与民用工程毛利率长期维持8%左右,2023年略有提升至9.52% [118][119] - PPP项目逐步进入运营期,资金压力有望减缓 [121][122] - 公司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打造新增量 [125] 财务分析 - 信用减值损失对公司利润侵蚀较大,且影响明显高于可比公司 [126][127][128][129][130][131][132][133] - 公司应收账款账龄结构较为合理,对低年份账款计提较可比公司相对谨慎 [128][129][130][131][132][13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27.36、30.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5%、13%,对应PE分别为11、9、8倍 [138] - 给予增持评级。核电行业景气度复苏,公司主业护城河深厚,在手订单充足且结构持续优化,短期利润主要受信用减值侵蚀影响,未来有望缓解 [138] 风险提示 -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139] - 核电安全风险 [140] - 政策波动风险 [141]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42]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4-08-19 09:1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19年中核集团收购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持有的中国核建16.2162亿股股份[6] 业绩总结 - 中核七院竞争性业务收入由2019年的915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0万元[12] - 江西核建民用建筑类项目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3366万元下降到2022年的159万元,2023年完全退出[13] - 中核二十五2021年、2022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8%、7.23%,2023年高于公司[14] 其他新策略 - 2023年11月中核岩土产权登记变更,中核集团间接持股18.6%,其他自然人股东持股81.4%[13] - 中核集团拟延期五年解决与成都海光的同业竞争问题[15] 人事变动 - 刘宁先生因工作原因不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19] - 公司股东中国信达推荐梁松涛为公司监事候选人[19] - 梁松涛1981年出生,现任中国信达战略客户三部副处长[23]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经营情况简报的公告
2024-08-16 08:49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7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855.81亿元[3] - 截至2024年7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95.58亿元[3]
中国核建:核电工程景气度加速上行,关注公司中长期业绩弹性
天风证券· 2024-08-08 12:31
公司基本情况概览 - 中国核建是中核集团旗下的核电工程专业化上市龙头,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 [21] - 公司控股股东中核集团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是我国运行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 [22] - 公司拥有多家专业子公司,资质齐全,在核工程、核电工程、国防工程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23][24][25][26]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核电工程和工业与民用工程两大板块,2016年上市以来业绩持续正增长,16-23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8%和14.5% [28] 核电工程行业景气度加速上行 - 2019年起我国核电站核准提速,22-23年均核准机组数量为10台,19-23年核电完成投资CAGR达29.7% [72] - 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是我国核电投资运营的主要主体,两家企业在运核电装机占全国比重达90%以上 [83] - 中国核电资本开支节奏显著提速,23年投资规模较22年增长58.1%,预计2024-2030年核电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约8.76% [84] - 公司核电工程收入和订单增长迅速,22-23年核电工程收入同比增长40%和43% [88]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8、32亿元,同比增长18%、15%、16% [100] - 可比公司24年平均PE为12.4倍,给予公司24年11倍PE,对应目标价8.91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00][102] 风险提示 - 核电站核准及开工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不及预期 [104] - 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 [105] - 应收账款减值风险,公司减值损失占净利润比例较高 [106]
中国核建-20240807
中国饭店协会酒店&蓝豆云· 2024-08-07 22:31
核电行业发展前景 - 核电装机容量未来有望大幅增长,2060年规划达到4亿千瓦,增长8倍[1][2][3] - 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非化石能源,未来发展确定性高于可再生能源[2][3] - 全球各国正在重新重视发展核电,欧盟、美国、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核电发展规划[9][10]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埃及等也有较大的核电建设需求[10][11]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 - 中国核电装机占比目前较低,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11] - 2019年后中国核电审批重启,2020-2023年单年核准机组数量达到10台左右[4][5] - 未来5年内中国核电投资有望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速[14][18] - 中国核电EPC企业市占率超90%,具有较强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7][12] 中国核电公司业绩分析 - 公司核电工程业务收入增速有望达到20%以上,毛利率维持在13%左右[18][19]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较高,但风险水平不高于其他建筑类公司[15][16] - 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潜力较大,毛利率高于国内业务[12][13] - 公司整体业绩有望受益于核电行业景气度提升[19][20]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08-06 08:19
证券代码:601611 证券简称:中国核建 公告编号:2024-058 转债代码:113024 转债简称:核建转债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重要内容提示: 一、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召开的日期时间:2024 年 8 月 27 日 14 点 00 分 股东大会召开日期:2024年8月27日 本次股东大会采用的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 系统 (一) 股东大会类型和届次 2024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二) 股东大会召集人:董事会 (三) 投票方式:本次股东大会所采用的表决方式是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 合的方式 (四) 现场会议召开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召开地点: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 500 号中核科创园 A1 办公楼 (五) 网络投票的系统、起止日期和投票时间。 网络投票系统: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自 2024 年 8 月 27 日 关于召开 2024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至 2024 年 8 月 27 日 采用上海证券交 ...
中国核建:核电建设主力军,拥抱核电高景气
华泰证券· 2024-08-05 13: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4年目标市值291亿元,目标价9.65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核电工程竞争格局优异,有望率先受益。中国核建在核岛建设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截至23年底国内已投运的55台核电机组中,其在核岛土建及安装的市占率超90% [11] - 核电工程收入占比快速提升有望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2022年以来公司新签核电工程订单大增,预计24 - 26年公司核电建设工程收入确认迎高峰期,核电工程平均毛利率高且收款质量好,占比提升将带动整体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改善 [11] - 工民建业务结构优化,PPP项目陆续进入运营期。2011 - 2023年工民建业务收入增长,业务结构多元化及订单结构优化带来成长空间,PPP项目进入运营期将减小资本支出压力,改善毛利率和现金流 [12] - 市场认为公司核电工程收入占比低受核电景气影响小,但实际利润占比高;市场担心应收账款压力大,而公司减值风险有望趋缓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观点及与市场不同之处 核心观点 -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政策带动核电进入新发展阶段,2021 - 2023年核电投资增速超20%,2023年达949亿元创近15年新高。核电工程作为产业链前端,受益于审批及投资加速,且建设市场非完全竞争,中国核建在核岛建设领域领先 [11] - 公司核电工程收入占比提升改善盈利能力及现金流。2022年起新签核电工程订单大增,24Q1新签/在手订单分别达119/956亿元,同比+133.1%/+58.0%。2021 - 2023年核电工程平均毛利率14.4%,预计24 - 26年核电建设工程收入确认迎高峰 [11] - 工民建业务结构优化,PPP项目进入运营期。2011 - 2023年工民建业务收入CAGR为16.4%,业务结构多元化,PPP项目进入运营期减小资本支出压力 [12] 与市场不同之处 - 市场认为公司核电工程收入占比低受核电景气影响小,但测算2023年核电工程净利润占比60.7%,2026年有望提至73.8%,公司作为主力军将充分受益 [13] - 市场担心公司应收账款压力大,而通过分析认为减值风险有望趋缓。测算2024年按组合计提坏账8.3亿元,较2023年减少2.3亿元,随着核电工程占比提升等因素,应收账款质量和现金流有望改善 [13] 核电工程建设国家队,聚焦主业稳步发展 - 中国核建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主力军,发展分三个阶段:前身发展(1956 - 1999)、上市筹备(1999 - 2016)、上市至今(2016 - 至今) [14] - 公司控股股东是中核集团,截至24Q1持股比例达56.7%,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是集团旗下唯一工程建设上市主体 [16] - 2011 - 2023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3.2%/15.0%,24Q1延续增长趋势。2023年工民建业务收入751.2亿元,占比68.7%;核电工程业务收入239.3亿元,占比21.9% [18] - 公司毛利结构与营收结构变化趋势一致,核电工程毛利率领先,2023年达13.5%,整体毛利率稳中有升,2023年达11.4% [20][21] - 2021年以来公司期间费用率逐年上升,2023年达6.9%,主要因研发和财务费用率提升。经营性净现金流受项目周期影响波动大,2023年净流出收窄至3亿元 [24] - 公司资产负债率近年缓慢下降,2023年降至82.1%;2020 - 2023年净负债率由113.3%升至134.4%。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19.1亿元,对归母净利影响大 [29] - 与同行相比,公司ROE及固定资产周转率领先,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差距缩小,2020年后盈利能力差距减小 [30] 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核电工程有望率先受益 - 核电能量密度高、发电小时数多、能源安全、环境影响小、长期经济性好,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可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38][40] - 双碳目标下清洁电力需求增长,我国核电发电占比有望提升。2014 - 2023年核电发电量CAGR为14.1%,占比由2.4%提至4.9%,预计2035年占比达10%左右 [42] - 核电政策导向积极,装机有望增长。2021年政策提出积极发展核电,截至5M24我国核电累计装机量达5691万千瓦,预计2025年在运装机达7000万千瓦左右 [43] - 新增核准有望提速,核电投资持续高增。2019年以来核电新增机组审批常态化,2022 - 2023年每年新增审批10台机组,2021 - 2023年核电投资增速超20%,2023年达949亿元,预计2024 - 2028年每年核准8 - 10台 [44] - 核电建设周期长,工程公司率先受益。核电站建设周期约5年,投入运营前设计、设备、建筑安装公司受益,运营后运营和核燃料供应公司受益 [47] - 核岛建设技术壁垒高,是核电工程投资主要构成。核岛工程是保障核电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难度高,建筑及安装工程占核电建设总投资的61%,核岛占比28% [49] - 核电工程建设市场非完全竞争,中国核建在核岛建设市场领先。行业内竞争企业有限,核岛建设壁垒高,中国核建承建多数核电站核岛工程,截至23年底在核岛建设领域市占率超90% [51] - 公司核电工程收入与核电建设投资相关性高,2021年以来收入明显提速。2023年公司核电工程收入与核电建设完成投资额比值达25%,2022、2023年收入增速分别达40%、43% [56] - 公司核电工程在手订单大幅增长,订单转化率取决于建设进度。2022年以来新签订单大增,2023年转化率由21%提至25% [57] - 核岛工程一般在核准后2 - 3年完成,预计24 - 26年将进入收入确认高峰。随着22年开始核电站审核提速,若24 - 25年保持每年10台以上核准数量,24 - 26年公司核电建设工程收入确认有望迎高峰 [59] - 全球各国核电政策支持重新升温,核电复兴大势所趋。2023年COP28大会22国促成“2050年三倍核能宣言”,2024年G7集团决定强化核电角色优势 [61] - 公司完成巴基斯坦多个核电站建设,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海外核电拓展值得期待。公司子公司积累了海外项目经验,“十四五”提出发展目标,随着全球核电发展,有望在海外项目建设取得进展 [64] 工民建业务结构优化,PPP项目陆续进入运营期 - 工业与民用工程是公司重点业务,已成为收入主要贡献来源。2011 - 2023年业务收入由121亿元增长至751亿元,CAGR为16.4%,2023年业务收入同比 - 0.1%,整体稳定 [66] - 2011 - 2023年公司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毛利率由8.0%增长至9.5%,毛利占比由40%增长至58%,2023年毛利率同比+1.3pct,经营质量提升 [66]
中国核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核建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4-07-25 11:17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371,639,466股,募集资金总额25.09亿元,净额24.97亿元[1] - 募集资金拟投入25.09亿元用于三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5] 资金使用与归还 - 2023年4月同意用不超2.6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2024年5月已归还[3][4] - 2023年1月同意以10.81亿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5] 项目投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宜昌项目投入6.46亿元,德州项目投入5.42亿元等[8] 账户余额与新计划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5.98亿元[9] - 公司拟用不超3.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流,期限12个月[10]
中国核建:中国核建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
2024-07-25 11:14
资金募集 - 非公开发行A股371,639,466股,募集资金总额25.09亿元,净额24.97亿元[4] 资金使用 - 拟用不超3.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流,期限12个月[3] - 2023年曾用不超2.66亿元补流,2024年5月9日归还[4][5] - 2023年以10.81亿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7] 项目投入 - 截至6月末,三项目及补流分别投入6.46亿、5.42亿、1.42亿、5.75亿[7] 资金余额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5.98亿元[10] 审批情况 - 补流事项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保荐机构无异议[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