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

搜索文档
中国核建跌2.08%,成交额1.3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94.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日盘中下跌2.08%至8.94元/股 成交额1.37亿元 换手率0.50% 总市值269.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94.1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275.5万元(买入占比3.30% 卖出占比12.63%) [1] - 大单净流出218.69万元(买入占比23.67% 卖出占比25.27%) [1] - 年内股价微跌0.07% 近5日跌5.89% 近20日跌4.14% 近60日涨0.9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9.03万户 较上期减少1.69% 人均流通股33,359股 较上期增加1.79% [2]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801.01万股 较上期增持256.67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4.72亿元 同比减少2.11% [2] - 归母净利润7.98亿元 同比下滑16.48% [2] 公司基础信息 - 主营业务构成:工业与民用工程61.05% 核电工程28.37% 其他业务9.88% 其他补充0.70% [1] - 行业分类: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基建市政工程 [1] - 概念板块涵盖破净股、水利建设、中特估、央企改革、中字头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84亿元 [3]
中国核建: 中国核建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及"双碳"目标背景下,核电战略地位凸显,2025年4月国务院核准5个工程共10台新机组,延续了核电项目常态化审批节奏,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达112台,装机约1.25亿千瓦,规模全球第一,预计到2035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5亿千瓦[3] - 核能国际合作前景可期,美国加速核能建设,欧盟预计2050年前投资约2410亿欧元提升核电装机,世界银行解除核能项目融资禁令,多国对核能态度转暖,中核集团向全球推介"华龙一号"、"玲龙一号"及高温气冷堆技术[3] - 建筑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限制超高层建筑,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基础设施行业在政策驱动下保持韧性,2025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2.8%[3] - 国际工程市场呈现增长势头,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81.2亿美元,同比增长8.1%,新签合同额达1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分为核电工程建设及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两大板块,是我国核电建设龙头企业,并积极拓展工业与民用建设业务[5] - 核电工程是核心业务,作为全球唯一一家40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具备各种堆型及规格的核电建造技术与能力,国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报告期内实现1台机组完成FCD(陆丰1号机组),1台机组正式商运(漳州1号机组),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建核电机组32台,已建在运核电机组65台[6] - 核电工程报告期内新签合同308.90亿元,同比增长34.67%,营业收入177.54亿元,同比增长17.71%[6] - 工业与民用工程覆盖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新能源、石油化工等领域,具备完整产业链及实施能力,报告期内新签合同535.85亿元,同比下降0.21%,营业收入303.76亿元,同比下降[7] 经营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34.72亿元,同比下降2.11%,营业成本482.26亿元,同比下降2.10%,利润总额14.32亿元,同比下降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8亿元,同比下降16.48%[2]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同比下降13.33%,稀释每股收益0.25元/股,同比下降13.7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7%,减少1.04个百分点[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85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62亿元,同比增长95.93%[2][17] - 总资产2471.97亿元,同比增长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1.86亿元,同比增长8.84%[2] 市场开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累计新签合同额844.75亿元,中标太平岭3/4号、防城港5/6号、徐圩1/2号等核岛安装工程,以及三门5/6号常规岛土建、台山3/4号核岛土建工程,核电项目累计中标金额再创新高[8] - 与法国电力签署《核电先进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及《EPR2特别任务战略性咨询合同补充协议》,承接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陆域取排水工程项目、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等重大项目[8] - 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核电工程建设数智化转型,构建以数字孪生技术和虚拟建造技术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平台,在廉江、漳州、徐圩等核电项目上线应用,中核二二、中核二三、中核华兴后台加工基地实现智能化升级改造[9] -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9项,同比增长25%,完成AI+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编制,1项人工智能高价值场景获得中核集团立项[9] 财务与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184.75亿元,同比增长39.88%,主要系发行可续期公司债收到现金所致,应收账款448.61亿元,同比增长4.30%,合同资产885.27亿元,同比增长22.29%[18] - 短期借款332.14亿元,同比增长75.78%,长期借款399.75亿元,同比增长8.39%,应付账款627.25亿元,同比增长0.95%[18] - 受限资产合计342.39亿元,包括受限货币资金19.41亿元,质押借款受限的应收账款14.73亿元及长期应收款69.03亿元,抵押借款受限的无形资产229.22亿元等[19] - 研发费用12.60亿元,同比增长10.33%,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在核电等重点施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17] 公司治理与战略 - 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台账共193项,完成185项,总体完成率95.8%,深化现代企业管理,卓越绩效贯标全面启动,中核二三、中核华兴两家双百企业连续四年获国资委考核标杆[10] - 持续构建"科技委+科研需求和管理部门+创新研究院+各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体系,拥有多家博士后创新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 - 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五统一"推动国际化经营高质量发展,业务结构多元化,延伸在核电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强大能力和建设经验[15] - 建立健全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推行全级次任期制和契约化考核,构建多维度中长期激励体系,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深化人才自主培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16]
中国核建:核电延续高景气,毛利率同比提升-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06: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81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及25Q1业绩公布,24年收入/归母净利1135.4/20.6亿元,同比+3.8%/+0.1%,25Q1收入/归母净利295.5/5.5亿元,同比+1.8%/-1.0%,25年4月国常会新增核准10台核电机组,核电投资有望延续高景气,公司作为核电工程建设主力军有望持续受益 [1] - 考虑工民建业务订单下滑,下调公司工民建业务收入假设,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为23.5/28.2/32.4亿元(前值25.5/30.4/-亿元,下调8%/7%),给予公司25年目标市值326亿元,目标价10.81元(前值10.93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24年公司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收入322.1/693.2亿元,同比+34.6%/-7.7%,收入占比同比+7pct至29%;毛利率为13.7%/9.8%,同比-0.1/+0.3pct,24Q4毛利率同比+1.0pct [2] 新签合同额 - 24年/25Q1公司新签合同额1634.4/541.8亿元,同比+8.5%/+30.7%,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费用与减值 - 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7.12%,同比+0.24pct,其中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系在核电等重点施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3] - 24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20.5亿元,同比+7.3%,预计随着业务结构改善,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及回款力度有望提升 [3] 核电行业情况 - 25年4月国常会审议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0台机组,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25年1 - 2月核电投资同比+48.8%,新增核准机组落地有望进一步拉动核电投资增长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采用分部估值法,25年核电/工民建可比公司一致预期均值15.4x/6.0xPE(前值15.6x/6.0x),给予核电工程25年20.0亿归母净利15.4xPE,给予工民建及其他业务25年3.5亿归母净利5.0xPE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09,385|113,541|121,927|130,520|140,667| |+/-%|10.34|3.80|7.39|7.05|7.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063|2,064|2,354|2,824|3,242| |+/-%|17.57|0.07|14.02|19.99|14.80|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68|0.68|0.78|0.94|1.08| |ROE(%)|7.67|6.98|7.47|8.35|8.88| |PE(倍)|12.59|12.59|11.04|9.20|8.01| |PB(倍)|0.91|0.85|0.80|0.74|0.69| |EV EBITDA(倍)|9.63|10.10|9.90|11.41|9.10|[7] 可比公司估值 - 2025年4月29日,核电工程可比公司一致预期均值PE为15.44倍,工业与民用工程可比公司一致预期均值PE为6.00倍 [13] 盈利预测详情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5E营业收入121,927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54百万元等 [24]
中国核建(601611):核电延续高景气,毛利率同比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4-30 06: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0.81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及25Q1业绩公布,24年收入/归母净利1135.4/20.6亿元,同比+3.8%/+0.1%,25Q1收入/归母净利295.5/5.5亿元,同比+1.8%/-1.0%,25年4月国常会新增核准10台核电机组,核电投资有望延续高景气,公司作为核电工程建设主力军有望持续受益 [1] - 考虑工民建业务订单下滑,下调公司工民建业务收入假设,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为23.5/28.2/32.4亿元(前值25.5/30.4/-亿元,下调8%/7%),给予公司25年目标市值326亿元,目标价10.81元(前值10.93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收入1135.4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20.6亿元,同比+0.1%,低于预期主要系Q4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多;25Q1收入295.5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5.5亿元,同比-1.0% [1] 业务收入与毛利率 - 24年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收入322.1/693.2亿元,同比+34.6%/-7.7%,收入占比同比+7pct至29%;毛利率为13.7%/9.8%,同比-0.1/+0.3pct,24Q4毛利率同比+1.0pct [2] 新签合同额 - 24年/25Q1公司新签合同额1634.4/541.8亿元,同比+8.5%/+30.7% [2] 费用与减值 - 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7.12%,同比+0.24pct,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系在核电等重点施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24年计提信用减值20.5亿元,同比+7.3% [3] 核电行业情况 - 25年4月国常会审议核准5个核电项目,合计10台机组,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25年1 - 2月核电投资同比+48.8% [4] 公司核电业务优势 - 公司作为我国核电建设主力军,24年新增中标14台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截至24年底在建核电机组32台(相比23年底增加6台)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为23.5/28.2/32.4亿元(前值25.5/30.4/-亿元,下调8%/7%),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予公司25年目标市值326亿元,目标价10.81元(前值10.93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09,385|113,541|121,927|130,520|140,667| |+/-%|10.34|3.80|7.39|7.05|7.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063|2,064|2,354|2,824|3,242| |+/-%|17.57|0.07|14.02|19.99|14.80|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68|0.68|0.78|0.94|1.08| |ROE(%)|7.67|6.98|7.47|8.35|8.88| |PE(倍)|12.59|12.59|11.04|9.20|8.01| |P/B(倍)|0.91|0.85|0.80|0.74|0.69| |EV/EBITDA(倍)|9.63|10.10|9.90|11.41|9.10| [7] 可比公司估值 - 25年核电/工民建可比公司一致预期均值15.4x/6.0xPE(前值15.6x/6.0x) [5] 盈利预测详细数据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详细预测数据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