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岛港(601298)
icon
搜索文档
航运港口板块7月31日跌2%,国航远洋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08:36
板块表现 - 航运港口板块当日下跌2.0%[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1] - 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个股涨跌 - 国航远洋领跌板块 跌幅6.29%至10.58元[1] - 海峡股份下跌6.12%至8.13元[1] - 宁波远洋下跌4.14%至9.5元[1] - 厦门港务下跌3.6%至8.3元[1] - 宁波海运下跌3.43%至3.94元[1] - 南京港下跌3.36%至9.49元[1] - 连云港下跌3.27%至5.91元[1] - 渤海轮渡下跌3.14%至10.18元[1] - 海通发展下跌2.62%至8.54元[1] - 盛航股份下跌2.62%至16.01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49亿元[1] - 游资资金净流入1.63亿元[1] - 散户资金净流入4.86亿元[1] - 上港集团获主力净流入6124.1万元 占比16.89%[2] - 天津港获主力净流入1521.26万元 占比11%[2] - 海航科技获主力净流入838.66万元 占比2.67%[2] - 青岛港获主力净流入359.39万元 占比2.14%[2]
青岛港涨1.03%,成交额1.31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965.36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08: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7月30日股价上涨1.03% 成交额1.31亿元 换手率0.27% 总市值575.1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6.16万元 占成交额0.02% 行业排名第10/35 [3] - 主力持仓占比2.71% 成交额4079.42万元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筹码分布分散 [4] 业务概况与战略定位 - 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物装卸及配套服务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 金融服务 [2] - 收入构成:装卸及相关业务51.90%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9.97% 港口配套服务(销售油电及其他5.01% 租金收入2.09% 工程劳务1.03%) [6] - 地处环渤海与长三角港口群中心 占据东北亚港口沿线中心位置 作为百年老港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是世界第七大港唯一综合运营商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8.07亿元 同比增长8.51% 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 同比增长6.51% [6]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1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0.48亿元 [7] - 股东户数3.12万户 较上期增加2.72% 十大流通股东包括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持股2190.0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926.38万股(较上期减少1738.16万股) [6][8] 概念题材与合作伙伴 - 涉及航运概念、中韩自贸区、一带一路、华为概念、RCEP概念、中特估等多重题材 [2][6] - 中韩自贸协议签署带来区位优势 青岛进出口企业与韩国往来密切 [2] - 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在国内主要大港加速拓展智慧港口业务 [3] 技术指标与资金动向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8.06元 近期减仓程度减缓 股价介于压力位8.92元与支撑位8.74元之间 [5] - 近20日主力净流出1303.55万元 近10日净流出1416.63万元 近5日净流出2135.13万元 近3日净流出965.36万元 [4] - 所属航运港口行业近3日主力净流出5085.83万元 连续3日被减仓 [3]
青岛港7月29日获融资买入1069.44万元,融资余额8375.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30 01:24
市场表现 - 7月29日青岛港股价下跌0 90% 成交额1 2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069 44万元 融资偿还569 98万元 融资净买入499 45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384 34万元 融资余额8375 57万元 占流通市值0 18% [1] - 融资余额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 融券余额8 77万元 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装卸及相关业务(51 90%)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9 97%) 港口配套服务(油电销售5 01% 租金收入2 09% 工程劳务1 0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 07亿元 同比增长8 51% 归母净利润14 02亿元 同比增长6 51% [2] - 股东户数3 12万户 较上期增加2 72% [2] 股东与分红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115 1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60 48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持股2190 02万股(不变)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926 38万股(较上期减少1738 16万股) [3]
浅谈如何以“融合式”党建工作模式推进自动化码头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7-28 21:30
行业背景 - 港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肩负推动国际贸易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使命 [1] - 全球港口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自动化码头面临技术升级、成本控制和服务提升等挑战 [2] - 自动化码头建设和运营涉及智能管控、设备控制和水平运输等关键核心技术 [3] 公司战略 -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通过"融合式"党建模式 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融合式"党建模式打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壁垒 实现二者同频共振 [1] - 公司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 将党建工作贯穿于自动化码头建设和运营的各个环节 [1] 市场应对 - 通过"融合式"党建模式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 [2] - 党员在技术攻关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凝聚创新合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3] - 党建工作增强员工沟通交流 提升企业凝聚力和执行力 [4] 具体举措 - 强化政治引领 抓好"三类教育"和"六项活动" 建立"三个机制"保障思想融合与队伍稳定 [5] - 开展党建攻坚提升"揭榜挂帅"行动 党员职工创出多项生产纪录 建成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7] - 实施"双培养"机制 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7] - 强化党员干部作用发挥 构建含5大类277项考核条目的绩效管理体系 [8] - 创新"机关讲堂"学习培训机制 提升机关管理人员效能 [8] 发展成果 - 自动化码头三期工程提前验收 投用智能控制系统 [7] - 四个党支部获评山东港口"五星党支部" [8] - 建成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7] 未来展望 - "融合式"党建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键路径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9] - 公司将继续探索"智慧党建"新路径 全面推进全球一流自动化码头建设 [9] - 为山东港口转型升级和全国港航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9]
山东重构“海河经济”新版图
经济观察网· 2025-07-27 06:19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核心内容 - 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对未来十年山东沿海和内河的港口、航道总体布局进行全面谋划 [2] - 规划提出至2035年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 [2] - 将形成"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的水运发展总体布局 [2] 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 - 山东拥有3500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1/6,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居全国首位 [4] - 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均居全球沿海港口前十,青岛港是世界第四大港 [4] - 规划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4]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超18亿吨、集装箱量突破4400万标准箱,总量位居全球第一 [5] 内河水运网络发展 - 规划提出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等为辅助的"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 [8] - 内河航道网总里程约3100公里,以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为骨干 [8] - 济宁港2025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5575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153.2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10.4%、6.1% [8] - 济宁港将迈入"亿吨大港",2025年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7%以上 [10] 智慧绿色港口建设 - 规划首次提出智慧、绿色、安全等发展规划内容 [5] -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投用全国首个港口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 [6] - 该项目年产绿氢90吨,每年可消纳绿电500万kWh,降低制氢用电成本165万余元 [6] 多式联运与物流通道 - 山东已布局内陆港54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6条 [6] - 将拓展至中亚、欧洲的集装箱跨境海铁联运,至蒙古、俄罗斯的海陆联运业务 [7] - 济宁智慧新钢临港智慧制造基地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企业物流成本可降低30%以上 [9] 港产融合与临港产业 - 济宁将加快培育"七大百亿临港产业园区",辐射带动腹地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9] - 济宁能源集团推进港产融合,总投资52亿元建设智慧新钢临港智慧制造基地 [9] - 到2027年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建成梁山、主城、微山等航运物流要素集聚区 [10]
山东发布未来十年水运高质量发展“规划图” 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大众日报· 2025-07-26 00:36
港口与航道规划总体布局 - 构建"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 [1] - 形成"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布局,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 [2] - 建设"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里程约3100公里,包括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等国家高等级航道 [2] 港口功能与运输系统 - 构建"三类十种"专业高效运输系统,优化港口运输结构,提升客运和滚装运输服务能力 [2] - 强化青岛港国际枢纽港地位,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一流海港 [1] -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优化内陆港功能,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2] 区域发展战略 - 推动港口与城市、产业融合协调,提升航运服务业辐射能级和港航供应链服务水平 [2] - 拓展至中亚、欧洲的海铁联运及至蒙古、俄罗斯的海陆联运业务 [3] - 加快河南、山西等沿黄省区内陆港布局建设,构建"立足山东、覆盖沿黄、辐射全国"的内陆港集群 [3] 重点城市与港口建设 - 济宁市将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中心等"五大中心",强化京杭运河"骨干航道"和济宁港"核心港"地位 [4] - 青岛市重点建设一流港口基础设施,促进航运物流扩容升级,推动智慧绿色转型 [3] - 加快世界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3]
到2035年形成“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齐鲁晚报· 2025-07-25 21:05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核心观点 - 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明确未来十年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的总体布局,目标是构建"沿海港口辐射东西、内河水运连通南北"的现代水运体系 [1] - 规划提出至2035年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形成"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 [1] - 规划强调突出青岛国际枢纽港地位,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形成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的合力 [2] 沿海港口布局 - 沿海港口群采用"三主四辅"布局,青岛港(601298)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600017)为两翼,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为补充 [2] -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5+5"海上运输通道,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和世界一流海港 [2] - 重点建设日照港转型升级、青岛港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推进疏港铁路、疏港专用公路等集疏运体系建设 [3] 内河港口与航道布局 - 内河港口群采用"一主四辅多点"布局,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 [5] - 内河航道网采用"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布局,总里程约3100公里,新增小清河、新万福河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 [5] - 济宁市将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五大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多式联运中心、临港产业集群中心、航运服务创新中心、绿色船舶制造中心) [5]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 - 大力实施码头泊位功能调整和技术升级改造,持续推进集装箱、煤炭、液体化工品、干散货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 [3] - 推动小清河与潍坊港等港口实现河海直达运输,提升港口设施能级 [3] - 加快建设现代化智慧港口,推进传统码头自动化升级,实施烟台港智慧零碳港区建设等示范工程 [4] 航运服务体系与物流通道 - 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中国北方船舶交易和服务中心、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 [3] - 推动建立全产业链航运金融平台,加快构建辐射东北亚港口群的中转网络 [3] - 济宁将打造8个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融入河江海联运、沿黄陆海大通道、中欧班列和晋鲁大宗商品骨干流通走廊等全国全省物流大通道 [5]
山东擘画未来十年水运蓝图 打造“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3:03
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核心内容 - 山东省发布《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构建"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打造通江达海内河水运网 [1][2] - 规划提出到2035年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威海港等为补充的海洋港口群布局 [2] - 内河港口群将以济宁港为核心,济南港等为辅助,一般港口为补充 [2] - 将建设总里程约3100公里的"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2] 港口发展具体规划 - 沿海港口将突出青岛国际枢纽港地位,加快构建国内国际"5+5"海上运输通道 [2] - 内河航道将新增小清河、新万福河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提升济南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2] - 首次提出智慧、绿色、安全等发展规划 [2] - 青岛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1亿吨(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准箱(全球第五) [3] 国际物流与基础设施建设 - 山东已布局内陆港54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106条 [3] - 将构建"立足山东、覆盖沿黄、辐射全国"的内陆港集群,深化"一带一路"合作 [3] - 青岛港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及多个世界级专业化码头 [3] - 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0亿吨(全国首位),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均居全球前十 [4]
山东规划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齐鲁晚报· 2025-07-25 08:42
规划思路 - 更加注重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战略部署 发挥山东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区域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地带区位优势 [3] - 构建沿海港口辐射东西、内河水运连通南北的现代水运体系 推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将山东省打造成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3] 规划原则 - 突出陆海统筹 海河互济 实现沿海规划与内河规划合二为一 统筹布局全省沿海与内河水运资源 推动海河联运发展 [4] - 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对接合作 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现代水网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衔接 [4] - 首次明确"三类十种"货物运输系统和内河各港口在重要物资运输系统中的定位分工 [4] - 首次在布局规划中提出智慧、绿色、安全等发展规划内容 [4] 规划内容 - 沿海方面突出青岛国际枢纽港地位 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的"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布局 [5] - 内河方面增加小清河、新万福河两条国家高等级航道 提升济南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5] - 形成"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新格局 [5] - 从陆海联动、融合发展、智慧水运、绿色水运、平安水运、现代航运服务等六个方面推动水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5]
2024年青岛港完成货物、集装箱吞吐量7.1亿吨
齐鲁晚报· 2025-07-25 08:42
青岛港发展现状 - 青岛港是国际枢纽港、世界第四大港,在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中发挥龙头作用 [1] - 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087万标准箱,分别位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 [3] - 拥有230余条集装箱航线,数量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 [3] - 2024年完成海铁联运量254.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3%,连续十年位居全国第一 [3]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 形成"一湾两翼辖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3] - 建成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 [3] - 可停靠世界最大2.4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世界最大23.7万总吨邮轮 [3] - 计划开工建设总投资约770亿元的港口重大项目 [4] - 加快董家口港区专业化泊位建设,推进前湾港区集装箱升级改造工程 [4] 航运物流网络发展 - 2024年海运航线数量保持北方第一 [3] - 2024年计划新增10条海运航线 [4] - 2024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目标265万标准箱,力争"十一连冠" [4] 智慧绿色转型 - 2024年岸电接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63%,居北方港口首位 [4] - 自动化码头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2.62自然箱/小时,第十三次刷新世界纪录 [4] - 深化人工智能应用,扩大氢能应用规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