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州通(600998)
icon
搜索文档
首家武汉医药企业落户山南 让西藏同胞享受智慧医疗服务
长江日报· 2025-07-14 00:34
公司成立背景 - 西藏九州通索当科技有限公司由九州通医药集团与乃东区索当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创立,是落户山南的首家武汉医药企业 [1] - 公司作为武汉援藏队重点项目,主营医疗器械销售与信息化建设,这两个板块是九州通医药集团核心业务板块 [1] - 公司成立体现了武汉援藏工作队产业援藏从基础医疗向科技服务升级的新模式探索 [2] 公司业务与优势 - 医疗器械板块2024年实现销售378亿元 [1] - 信息化方面与全国100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医疗物资供应链精益化管理服务 [1] - 公司将依托九州通在信息化和医药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为山南市智慧医疗赋能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推出数字化医疗集成工作站,可在高海拔、高严寒地区正常运行 [1] - 产品能快速完成多项健康检测,自动上传储存数据形成个人健康档案 [1] - 可实现远程医疗,将数据实时传输给远程医疗专业人员 [1] 战略意义 - 公司落户西藏山南是对区域市场的积极拓展 [1] - 是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实际行动 [1] - 通过输送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两地交流合作 [2] 市场影响 - 将带动山南市医药产品走向全国 [1] - 未来西藏同胞可享受到更智慧、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1]
以“三新两化”战略绘就大健康产业新蓝图
中国证券报· 2025-07-13 20:52
公司战略 - 公司推进"三新两化"战略,即新产品、新零售、新医疗、数字化和不动产证券化,旨在重塑发展动能 [1][2] - 战略聚焦上下游协同突破,上游通过获取产品所有权或总代总销模式强化产品端主导权,下游以新零售"万店加盟计划"、新医疗诊所加盟等终端布局构建渠道网络 [2] - 数字化通过降本增效赋能全链条运营,不动产证券化以资产盘活优化重资产结构,共同为产业链整合提供动能 [2] 数字化转型 - 公司通过业务、管理、物流三端数字化协同推进,结合项目制落地模式,实现从技术投入到业务价值的深度转化 [2] - 采用"需求驱动+项目制"模式,2025年计划落地45个项目,拥有1500名左右IT工程师,并与阿里、腾讯、华为等外部企业合作 [3] - 智慧物流方面,出库差错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物流环节的人为差错大幅降低,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2] - 新医疗数字化系统涵盖AI辅助诊断、用药管理、电子病历及健康档案管理等模块,以免费赋能的方式提升诊所服务与管理水平 [2] 产品端布局 - 公司力争在未来三年内,使新产品相关业务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0%,毛利额占比达到50% [3] - 在产品所有权获取上,形成资本整合、自研创新、批文收购、项目合作的立体模式,近期主导参与ST美谷破产重组,并在山东等地参股多家上游企业 [3] - 依托4家西药厂、9家中药饮片厂及4大研究院,聚焦仿制药及改良型创新研发,通过轻度研发快速获取产品所有权 [4] - 加速批文市场化运作,以数百万到数千万元收购与现有渠道匹配的产品批文,再通过自有工厂或委托加工实现量产 [4] 医美业务 - 医美业务增长迅猛,规模从早期的数千万元跃升至数亿元,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兴业务板块 [5] - 医美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渠道,也是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聚焦医美产品、保健品及生物制品等专业品类 [5] - 参与ST美谷的重组,基于其医美业务优势,旨在通过这一载体加大行业布局力度 [5] - 医美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是核心驱动力,公司正积极加码布局以抢占先机 [5] 人才战略 - 公司提出"三化人才战略",明确要花时间、精力和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高级人才 [5] - 2023年引进50多名高级人才,2024年引进近300名,2025年目标仍为300名 [5] - 加大引才力度主要基于战略转型需求和企业发展速度快,年均新增数十家公司、销售额增长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 [6] - 针对高级人才,实行量化筛选标准,配备教练,建立汇报与沟通机制,目标是"找得到、找得准、留得住、发展好" [6] 经营业绩 - 销售收入由2010年上市当年的2118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18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10% [6] - 归母净利润由2010年上市当年的36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88% [6] - 在国内医药批发市场的占有率从2021年的649%提升至2023年的713% [6] 发展愿景 - 公司愿景是"争做中国最专业的大健康服务平台"及"百年老店" [7] - 实施"三年一规划"的战略周期,每年底制定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明确业务板块重点、资源分配方向 [7] - 聚焦大健康主业,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民主集中、分权制衡的决策机制,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战略阶段性落地 [7] - 致力于打造"高速公路"式的大健康服务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为上游提供产品推广支持,为下游提供配送、垫资、数字化赋能等服务 [7]
价值研究所|卷字号!医美玩家开始“资质卡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4:57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迎来产业边界重构的关键时刻,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医疗级研发深度、消费市场敏捷度和全链路整合能力 [2]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4.5% [6] - 医疗器械类敷料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253.8亿元,复合增长率30% [8] 企业动态 - 四大医药流通巨头(国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均已布局医美领域,其中九州通2016年通过投资爱美客切入,2024年合作医美服务机构达10560家(同比+84.81%) [3][5]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合作构建"研发-生产-渠道"全链路,国药与艾尔建美学合作完善产业链,上海医药引入法国VIVACY高端产品 [3][5] - 钟睒睒通过杭州久视和养生堂斥资34亿元战略入股锦波生物,持股比例合计达10.58% [5][6] 业务表现 - 九州通医美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8.51亿元(同比+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11.64% [7] - 美妆企业加速布局"械字号"产品,敷尔佳已上市,福瑞达、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推出医用修复产品,珀莱雅推出首款医用敷料并计划入驻药店渠道 [8][10] 竞争策略 - 美妆企业切入医美领域主要路径包括:投资并购型、技术延伸型、品牌跨界型、渠道融合型、医研共创型 [10] - "械字号"产品因门槛高、溢价能力强(单片售价15-35元)成为企业新增长点,替代"妆字号"低价竞争 [10] - 行业共识认为长期胜出者需打通"医研产销服"全链路生态,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单纯营销 [10][11]
价值研究所|卷字号!医美玩家开始“资质卡位”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8 04:46
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正迎来产业边界重构的关键时刻,药企、美妆企业等不同势力加速入局,未来胜出企业需兼具医疗级研发深度、消费市场敏捷度和全链路整合能力 [1]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6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14.5%,医疗器械类敷料产品市场规模2026年预计达253.8亿元,复合增长率30% [9][12] 药企布局 - 四大医药流通巨头(国药、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均已进入医美领域,其中九州通2016年通过投资爱美客切入,2024年合作医美服务机构达10560家,同比增长84.81%,医美业务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120.47%,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11.64% [3][5][9] - 华润医药与昊海生科合作构建"研产销"闭环,国药与艾尔建美学合作完善产业链,上海医药引入法国VIVACY高端产品 [5] 跨界资本 - 农夫山泉老板钟睒睒通过杭州久视和养生堂战略入股锦波生物,投资34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10.58% [6][7] 美妆企业转型 - 美妆企业从"妆字号"转向"械字号"竞争,医用敷料单片售价15-35元,敷尔佳已上市,福瑞达、巨子生物、华熙生物、贝泰妮等推出医用修复产品,珀莱雅推出首款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贴并布局OTC渠道 [12][13] - 绽妍生物递交新三板公开转让说明书冲刺挂牌 [12] 竞争策略 - 企业切入医美领域主要途径包括:投资并购型、技术延伸型、品牌跨界型、渠道融合型、医研共创型 [15] - 未来行业将更注重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而非营销,全链路生态型玩家有望胜出 [15]
湖北2024年新增5家上市公司 IPO募资额达33.9亿中部居首
长江商报· 2025-07-06 22:35
湖北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截至2024年末湖北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151家,总市值1.46万亿元,数量与市值分别位居全国第10位和第13位 [1] - 2024年新增达梦数据、平安电工等5家上市公司,IPO募资33.9亿元,位居中部省份首位 [1][2] - 上市公司结构优化明显,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占比持续提升,形成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先锋方阵 [2] 研发创新表现 - 2024年全省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额37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3.9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 - 7家公司年度研发投入超10亿元,包括中信特钢、闻泰科技、烽火通信、人福医药等龙头企业 [4] - 全年授权专利6786件,同比增长26.77%,人福医药累计拥有授权专利822项(含407项发明专利) [4] 区域经济贡献 - 上市公司数量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二,IPO募资额领跑中部省份,资本市场"压舱石"地位稳固 [2] - 达梦数据作为国产数据库领军企业上市,标志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 [2] - 上市公司正推动湖北由"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型,产业倍增战略加速实施 [5] 现存挑战与建议 - 面临传统产业占比高、并购重组活跃度不足、证券化率偏低等结构性挑战 [3] - 建议加快培育资本市场主体,打造产业链"链主"企业,健全创新机制体系 [3][5]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全资孙公司投资设立的产业基金完成备案的公告
产业基金设立背景与目的 - 公司全资孙公司北京九州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联合北京楚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谢家芳共同设立北京智汇九州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旨在通过"孵化器+产业基金"模式推动医药大健康及科技领域战略布局 [1] - 产业基金重点投资方向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美、抗衰等细分领域,以强化行业孵化器功能 [1] 产业基金备案进展 - 产业基金于2025年7月4日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取得备案编码SAXH03,备案主体为北京楚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基金托管人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备案后公司将依法持续披露后续进展 [2] 关联信息披露 - 公司此前已于2025年5月17日通过《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媒体及上交所官网披露产业基金设立及关联交易详情,公告编号临2025-035 [1]
九州通(600998) - 九州通关于全资孙公司投资设立的产业基金完成备案的公告
2025-07-04 10: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全资孙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产业基金[1] - 产业基金投资于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1] 其他信息 - 产业基金2025年7月4日完成备案,编码SAXH03[1] - 公告于2025年7月5日发布[4] - 公司将关注产业基金进展并及时披露信息[2]
湖北融资连续三年保持8000亿 储备“金银种子”企业超1300家
长江商报· 2025-07-02 03:58
湖北省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湖北省直接融资总额连续三年保持在8000亿元上下高位运行 [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湖北省共有上市公司192家(境内153家排名全国第10境外38家) [1][2] - 2024年湖北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第6境外上市家数为历年来最多2025年已新增4家境内境外上市公司 [2] 上市公司盈利表现 - 湖北省近八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2025年一季度超七成上市公司盈利 [1][2][3] - 2025年一季度152家湖北A股上市公司中111家实现盈利32家归母净利润超1亿元 [3] - 九州通中信特钢闻泰科技一季度营收分别达420 16亿元268 4亿元130 99亿元中信特钢归母净利润13 84亿元(同比+1 76%)排名第一 [3] 重点企业营收与利润 - 营收前十企业包括兴发集团安道麦A华新水泥人福医药新洋丰三安光电湖北能源均超40亿元 [3] - 长江证券九州通人福医药新洋丰济川药业宏发股份华工科技长江传媒安琪酵母归母净利润均超3亿元 [3]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湖北省累计储备"金银种子"企业1355家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数位居全国前列中部首位 [2][4] - 2025年4月印发《新形势下重塑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供全流程上市服务 [4] - 出台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21条措施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打造基金矩阵 [4]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30年上市公司总数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占比超50% [4] - 规划新三板挂牌企业市州县全覆盖省级"金银种子"企业达1500家后备库入库2500家 [4] - 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目标突破4000家 [4]
九州通(600998) - 九州通关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
2025-06-20 09:45
业绩数据 - 2023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销售额近12亿,同比增59.27%[3] - 2024年医药工业自产及OEM业务收入30.07亿,同比增21.49%[4] - 2024年京丰制药营收5.92亿,同比增26.92%[4] 产品信息 - 2025年子公司下属公司获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1] - 该药品获批将丰富产品管线,提升竞争力[4]
九州通(600998) - 九州通关于股东提前解除股份质押及质押的公告
2025-06-19 09:45
股份持有情况 - 中山广银持有公司股份335,357,275股,占总股本6.65%[1][4] - 上海弘康持有公司股份1,088,326,782股,占总股本21.58%[1][4][8] - 楚昌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316,462,501股,占总股本45.94%[2][7] 股份质押情况 - 中山广银提前解除51,729,000股质押,累计质押188,696,820股,占所持56.27%[1][4] - 上海弘康解除58,000,000股质押,质押64,110,000股,累计质押539,571,892股,占所持49.58%[1][4][5][6][8] - 楚昌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已质押股份总数为1,151,583,748股,占所持49.71%[2][7][8] 其他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具备资金偿还能力,对公司无影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