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新能(600930)

搜索文档
华电新能(600930) -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21 11:00
会议信息 - 华电新能源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7月18日召开[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16日以通讯方式发出[2] - 应出席监事3名,亲自出席3名[2] 决策要点 - 审议通过募投项目实施主体调整及募投金额分配额度确认议案[3] - 同意用155.92亿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4] - 表决情况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5]
华电新能(600930) - 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21 11:00
会议信息 - 华电新能源集团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18日现场召开[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16日以通讯方式发出[2] - 会议由侯军虎董事长主持,部分监事、高管列席[2] 议案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等议案》[3] - 该议案表决情况为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5]
新股发行跟踪(20250721)
东莞证券· 2025-07-21 08:08
上周新股表现 - 上周(7月14 - 18日)1只新股上市,华电新能首日涨跌幅125.79%[2] - 与上上周比,上周上市新股少1只,首发募资多124.64亿元[2] - 上周与上上周均无新股首日破发,上周首日涨幅超100%新股数减少,涨跌幅均值小幅下降[3] 月度新股情况 - 7月1 - 18日,4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197.79亿元,首日破发率0%,涨跌幅均值178.69%[10] - 6月1 - 30日,8只新股上市,首发募资91.23亿元,首日破发率0%,涨跌幅均值237.34%[10] 本周新股动态 - 本周无新股上市[14] - 主板、创业板、北证共3只新股网上申购,分别为悍高集团、汉桑科技、鼎佳精密[17] 风险提示 - 新股发行受市场行情影响,业绩不达标或股本少会影响表现及股价[18] 报告信息 - 本报告风险等级中高风险,信息来自公开信息[4] - 公司评级和行业评级有不同标准,风险与投资者类型有匹配关系[20][22]
甘肃首推省级发电侧容量电价,煤电固定成本全额补偿
国盛证券· 2025-07-20 09: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甘肃首推省级发电侧容量电价,煤电固定成本全额补偿,新能源占比提升催化系统调节电源需求,利好火电灵活调节价值兑现,有助于解决新能源消纳,适应新能源高渗透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业观点 - 甘肃首发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暂行范围包括煤电和网侧新型储能,市场初期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容量电价标准暂按每年每千瓦330元执行2年,执行期满后另行测算确定,容量电费=申报容量×容量电价×容量供需系数;容量需求按当年系统净负荷曲线的最大值所在时刻对应的省内用电负荷、外送容量需求、备用容量之和减去可中断负荷容量计算确定;煤电机组等不同类型机组有效容量有不同核定方式;容量供需系数为容量需求与有效容量的比值,数值大于1时取1 [9][16] - 火电煤价反弹至639元/吨 [17] - 7月18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46.15%,出库流量同比下降58.25% [39] - 绿电方面,截至7.16硅料价格为37元/KG,较上周上升2元/KG,主流品种硅片价格为1.17元/PC,较上周上升0.15元/PC,长期来看光伏项目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50] - 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下降0.53%,本周(7.14 - 7.18)周成交量141.09万吨,周成交额1.04亿元,最高成交价73.59元/吨,最低成交价72.19元/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72.82元/吨,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92.50万吨,周成交额0.67亿元,截至2025.7.18,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6.75亿吨,累计成交额464.07亿元 [57]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7.14 - 7.18)上证指数报收3534.48点,上涨0.69%,沪深300指数报收4058.55点,上涨1.09%,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3016.43点,下跌0.65%,跑输沪深300指数1.74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25位,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超半数下跌,涨幅前五为闽东电力、豫能控股、西昌电力、建投能源、甘肃能源,跌幅前五为韶能股份、华银电力、新能泰山、协鑫能科、兆新股份 [1][2][61][65] 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 上半年我国锂电池、风电机组出口增速超两成,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70][7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并回答提问 [71]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71] - 2025年6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平稳增长,电力增速加快,1 - 6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扣除天数原因,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1.3% [71] - 7月16日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预计募资规模达181.71亿元,是A股市场最大的新能源上市企业和中国华电旗下第一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 [72] - 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交易活跃度显著增强,2024年全年成交额超过180亿元,同比上升近25%,碳排放配额价格在2024年11月曾超每吨100元大关,近期碳价稳定在每吨70 - 80元,较开市初期增加近一倍 [72] 重点公司公告 - 华能国际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上半年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上半年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85.27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69%;上半年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84.64%,比去年同期下降2.27个百分点 [75]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300亿元的公司债券获审核同意并注册,7月15日完成“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发行,发行规模为20亿元,基础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1.93% [75] - 国投电力2025年4 - 6月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80.6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70.7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0.52%和0.59%;1 - 6月累计完成发电量770.5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751.78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0.54%和0.25%;4 - 6月控股企业平均上网电价0.350元/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6%;1 - 6月平均上网电价0.353元/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4% [75]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发行规模为490,000.00万元,向原A股股东优先配售,优先配售后余额部分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认购金额不足部分由主承销商包销 [75] - 明星电力报告期内完成自发上网电量15,891.68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6.16%;售电量245,776.41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4.51%;售水量2,389.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实现营业总收入152,353.3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0%;营业利润9,123.3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74%;利润总额9,040.8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41.5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07.9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19%;基本每股收益0.1340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4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16,309.22万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99,809.19万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0.14%;股本54,786.25万股,较本报告期初无变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5.47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0.18% [75]
华电新能强势登陆A股,IPO开门红!险资扮演“狠角色”?
搜狐财经· 2025-07-18 15:48
华电新能IPO概况 - 华电新能于2025年7月16日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2023年"827"新政后A股规模最大IPO项目,首日开盘价5.5元/股,收盘价7.18元/股,涨幅125.79%,市值达3000亿元[2] - 发行价3.18元/股,公开发行49.69亿股(超额配售前),募资181.71亿元,创近五年主板百亿以上IPO新高[7] - 控股装机容量6861万千瓦(风电3202万千瓦+太阳能3659万千瓦),装机规模行业领先[4] 险资参与情况 - 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2021年12月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局,分别投资20亿元和5.5亿元,中国人寿成为第三大股东[4][5] - IPO阶段中国人寿增持3.01亿股(9.59亿元),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获配3.17亿股(10.07亿元),两者合计占初始战略配售50%[8] - 中国人寿持股增至10.97亿股,按6.65元/股计算浮盈32.93亿元;平安人寿持股2.19亿股,浮盈9.06亿元[2][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83.14亿元、95.43亿元、85.24亿元,营收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7] -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98.05亿元、184.76亿元、241.64亿元[7] 行业政策背景 - 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4月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财政部7月发文强调险资应发挥"耐心资本"作用,支持长期投资[11] - 新能源产业受险资重点关注,如瑞众保险举牌龙源电力、长城人寿增持绿色动力等案例[12] 战略定位 - 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唯一整合平台,覆盖风光资源丰富及电力需求旺盛区域[4] - 中国人寿评价此次投资为ESG/绿色投资典范,符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6][12]
公司研究室IPO周报:塔斯汀或冲刺港股IPO;八马茶业境外上市获证监会备案
搜狐财经· 2025-07-18 10:17
IPO动态 A股 - 本周A股没有上会安排 [1] - 本周共有一只新股上市: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 - 本周共两只新股进行申购:7月14日山大电力(301609)在创业板、技源集团(603262)在上交所主板申购 [3] - 下周新股申购安排:7月21日悍高集团(001221)在深交所主板申购、7月25日汉桑科技(301491)在创业板申购 [3] 港股 - 7月16日奥克斯电气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4] 热点追踪 塔斯汀股权重组 - 6月18日香港注册的Tasting(HK) Holdings Limited完成对福州塔斯汀的全资控股,原股东集体退出 [5] - 公司注册资本从103万元增至1.18亿元,新增股东YAHUIHU [5] - 控股架构显示已搭建开曼群岛-香港双层结构,业内认为是为港股上市做准备 [5] - 塔斯汀定位中式汉堡,客单价15-25元,填补华莱士与肯德基之间的市场空白 [5] - 截至2025年6月覆盖全国29省310城,门店达9600家,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21.16%、20.68%、24.01% [6] 华电新能上市 - 7月16日登陆A股,为年内最大IPO项目,首发募资181.71亿元 [6][7] - 发行价3.18元/股,上市首日收盘价7.18元/股,涨幅125.79%,总市值2941.57亿元 [7] - 控股股东为中国华电集团,业务覆盖31省,截至2024年底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分别为3202.45万千瓦/3659.26万千瓦 [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46.73亿元/295.80亿元/339.6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3.14亿元/95.43亿元/85.24亿元 [8] - 2025年Q1营收96.28亿元(同比+16.19%),归母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5.89%) [8] 八马茶业IPO - 7月17日获证监会备案拟赴港上市,此前三次A股IPO失败 [8]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16.47亿元,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6.77%/0.95%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2.08亿元,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4.05%/5.87% [8] - 销售费用率持续高于30%,2024年前9个月销售费用率达31.55%(同比+0.74个百分点) [9]
华电新能第一季营收96.3亿增16% 募资181.7亿成A股2025年内最大IPO
长江商报· 2025-07-17 23:35
上市表现与募资情况 - 华电新能于7月16日登陆沪市主板,首日盘中两次触发临停,市值一度超4000亿元,收盘涨幅125.79%报7.18元/股 [1][2] - 次日股价回落至6.52元/股(跌幅9.19%),总市值2671亿元 [1][2] - IPO募资规模达181.71亿元,为2025年A股最高募资项目,18家战略投资者合计认购79亿元(占初始发行规模50%) [1][3] 公司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华电旗下唯一新能源整合平台,国内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企业之一 [1][4] - 风电装机容量3202.45万千瓦(市占率超6%),太阳能发电装机3659.26万千瓦(市占率超4%) [4][5] - 总装机容量6861.71万千瓦,覆盖全国23个省区,在运项目1404个 [4][5]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6.28亿元(同比+16.19%),净利润29.22亿元(同比+5.89%) [1][6]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46.73亿元、295.8亿元、339.68亿元,净利润85.22亿元、96.2亿元、88.3亿元 [5] - 2022-2024年税收优惠金额16.11亿元、17.4亿元、16.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5%-16% [5] 资金结构与项目规划 - 合并资产负债率较高(2022-2024年分别为71.13%、73.18%、73.06%),利息支出占营收比例约19%-20% [6] - 募投项目拟新增装机1516.55万千瓦,聚焦风光大基地、就地消纳负荷中心等四大领域 [5]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营收189.5-210亿元(同比+9.84%-21.72%),净利润57.6-66.9亿元(同比-7.19%至+7.79%) [6]
公用事业行业资金流出榜:C华新、韶能股份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3:41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17日上涨0.37%,申万行业中有25个上涨,国防军工和通信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74%和2.41% [2] - 银行和交通运输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42%和0.39%,公用事业行业下跌0.24%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16.62亿元,1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达52.02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入44.55亿元 [2] - 1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公用事业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达12.48亿元,银行行业净流出8.86亿元 [2] 公用事业行业个股表现 - 公用事业行业132只个股中,44只上涨,69只下跌 [3] - 资金净流入个股46只,其中9只净流入超千万元,华光环能净流入3438.19万元居首,乐山电力、晶科科技分别净流入2498.66万元和1878.30万元 [3]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5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C华新净流出2.81亿元,韶能股份、华银电力分别净流出8748.19万元和8711.87万元 [3] 公用事业行业资金流入榜 - 华光环能上涨4.51%,主力资金净流入3438.19万元 [3] - 乐山电力上涨1.85%,主力资金净流入2498.66万元 [3] - 晶科科技平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878.30万元 [3] 公用事业行业资金流出榜 - C华新下跌9.19%,主力资金净流出2.81亿元 [5] - 韶能股份下跌1.42%,主力资金净流出8748.19万元 [5] - 华银电力下跌2.17%,主力资金净流出8711.87万元 [5]
主力动向:7月17日特大单净流入166.2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12:27
市场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特大单净流入166.28亿元,其中2101股净流入,2633股净流出 [1] - 沪指收盘上涨0.37%,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平均上涨7.58%,表现强于大盘 [1][2] 行业资金分布 - 19个申万一级行业特大单净流入,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7.90亿元居首,行业指数上涨1.33% [1] - 电子行业净流入43.18亿元,涨幅2.18%,国防军工、通信行业净流入规模居前 [1] - 12个行业特大单净流出,公用事业净流出8.09亿元最多,银行净流出7.41亿元次之 [1] 个股资金流入 - 44股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常山北明以23.33亿元净流入居首,股价涨停 [2] - 江淮汽车净流入11.93亿元位列第二,润和软件、建设工业、中航沈飞净流入均超7亿元 [2] - 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个股在净流入前20名中占比最高,分别有10只、9只、4只 [2] 个股资金流出 - ST华通特大单净流出3.98亿元居首,阳光电源、中电港分别净流出3.29亿元、3.07亿元 [4] - 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在净流出前20名中出现频率较高,各有3只个股上榜 [4] 股价表现关联性 - 特大单净流入超2亿元个股中43只上涨,满坤科技、金现代等涨停 [2] - 净流出个股普遍下跌,ST华通跌幅4.77%,C华新跌幅9.19% [4]
宁德时代港股吸金百亿,华电新能A股狂揽180亿!福建企业为何承包今年IPO半壁江山?
搜狐财经· 2025-07-17 09:56
华电新能上市表现 - 华电新能以3.18元发行价开盘后股价飙升73%至5.5元,盘中两度触发临时停牌 [1] - 上市首日上午市值突破4000亿元,成为2025年A股最大IPO,募资额达180亿元 [1] - 刷新中策橡胶保持的40.66亿元募资纪录 [1] 华电新能业务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控股装机容量达6861.71万千瓦,相当于4.8个三峡电站规模 [2] - 风电装机3202.45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6.15%,太阳能装机3659.26万千瓦占4.13% [2] - 在建项目包括风光大基地(525万千瓦)、就地消纳负荷中心(362.55万千瓦)等四类合计1516.55万千瓦 [2] 资本运作历程 - 中国华电通过两次资产重组注入26个区域154家单位的1600万千瓦风光资产 [3] - 华电国际斥资212亿元入股,公司2021年更名后启动"A股回归"计划 [3] - 2021-2024年营收从217.4亿元增长至339.7亿元,2024年净利润88亿元 [3] 业务结构 - 风力发电贡献67.52%营收且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 [3] - 太阳能发电营收占比32.48%,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3] - 资产负债率达73%,应收账款超450亿元(其中92%为可再生能源补贴) [3] 福建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福建企业掀起IPO热潮,包括宁德时代港股二次上市、舒宝国际等20余家企业递交申请 [4] - 福建构建"100亿省级基金+1000亿产业基金"资本矩阵,2025年新增百亿并购基金和科创接力S基金 [4] - 宁德时代带动形成锂电产业链集群,吸引20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宁德 [4] 产业升级趋势 - 福建企业上市领域从纺织鞋服转向半导体(如德尔科技)、生物医药(如海西新药)等硬科技 [4] - 舒宝国际借助港股融资抢占俄罗斯纸尿裤市场39.6%份额 [5] - 福建企业年均新增7家境外上市公司,形成集团军作战态势 [5] 政策支持 - 2025年5月出台政策要求政府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5] - 设立两大百亿专项基金支持并购和科创接力,助力企业上市 [5] - 吉宏股份成为首家上市即纳入港股通的"A+H"企业,安井食品港股首日市值破千亿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