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600839)

搜索文档
四川长虹(600839) - 四川长虹关于下属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
2025-05-26 12:00
法律判决 - 一审判决苏宁采购中心支付佳华数字货款本金720,466,948.25元、计至2024年9月13日资金占用损失124,614,074.59元及后续损失[2] - 案件受理费4,444,655元,佳华数字负担32,518元,被告负担4,412,137元[2] 债权情况 - 苏宁采购中心需支付苹果品牌项下货款706,032,450.81元及资金占用损失,戴尔品牌项下货款14,434,497.44元[6] - 佳华数字对第一项债权,有权就包头苏宁抵押物在最高额898,470,000元范围内优先受偿[7] 诉讼统计 - 连续12个月内公司及下属非上市子公司作为被告/被申请人的诉讼/仲裁案件136个,涉案金额约13,007.97万元[11] - 连续12个月内公司及下属非上市子公司作为原告/申请人的诉讼案件11个,涉案金额约6,414.80万元[12] - 连续12个月内未披露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累计约19,422.77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约1.32%[12][13]
四川长虹(600839) - 四川长虹关于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的公告
2025-05-23 11:31
远期外汇交易业务额度 - 业务总额度不超31.36亿美元,任一时点交易金额不超已审议额度[2][6][10][18] 业务审批与时间 - 2025年5月23日董事会通过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0] - 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起12个月[2][6][10][18] 交易相关 - 品种为普通远期、普通掉期、简单期权,简单期权价格锁定区间不超100BP[2][5] - 资金源于自有或自筹,不用募集资金[8] - 期限在3年以内(含3年),对手为金融机构[9] - 外汇敞口产生后7个可交易日内完成100%锁定[13] 风险与管理 - 面临市场、客户违约等多种风险[11][12] - 制定《资金管理制度》,设专员,定风险管理策略[13] - 每笔交易逐级审批,仅与有资质机构交易[14] - 套期保值业务锁定与外币货款回笼匹配,重视应收账款管理[14] 公告信息 - 发布主体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20] - 发布时间为2025年5月24日[20]
四川长虹(600839) - 四川长虹第十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3 11:30
业务交易 - 公司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总额度不超31.36亿美元,有效期12个月[3] - 虹坤公司向关联方转让部分电子设备等资产,转让价分别为57500元、3590元、109440元[9] 项目投资 - 广东长虹自筹约47763万元实施库区厂房改建项目[5] - 中山长虹自筹约29642万元投资建设空调项目[6] 交易相关数据 -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评估值合计170530元,增值35520.06元,增值率26.31%[9] 业务规则 - 外汇敞口产生后7个可交易日内完成100%锁定[1] 表决结果 - 开展远期外汇交易业务表决同意9票[3] - 投资建设空调项目表决同意9票[7] - 转让资产议案表决同意4票,回避5票[10]
跨越33载的守望:一只电视包装箱,印证长虹电视发展前世
中金在线· 2025-05-23 01:31
长虹品牌发展历程 - 1972年成功试制第一台黑白电视机,1976年推出首台彩电,1986年建成首条彩电生产线,1991年长虹系列彩电荣获首届中华国产精品特级金奖 [2] - 1997年长虹第1000万台彩电下线,标志产能规模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 - 从黑白电视到CK53A经典款彩电,再到LED智能大屏和AI电视,产品线持续升级迭代 [9] - 当前产品矩阵已覆盖全品类智能家居,并拓展至智能机器人、X射线FLASH放疗设备等前沿科技领域 [9] 产品品质与用户口碑 - CK53A彩电使用寿命达12年,远超行业8-10年的标准水平 [8] - 包装纸箱采用硬核材料,消费者因质量优异保存33年并捐赠给公司 [4][6] - 用户家庭累计购买十台长虹电视,形成品牌忠诚度 [9] - 最新AI电视850Q10air获用户"极品中的极品"评价,认可其4K画质、环绕音效和智能交互系统 [10] 服务体系与市场地位 - 服务团队提供"零时差响应、零距离服务",快速解决电视故障和调试难题 [8] - 工程师团队以专业高效完成新品安装调试,延续品牌服务优势 [10] - 被用户评价为"占据国人心中的C位",并成为"闪耀世界的中国名片" [11] 消费者情感联结 - 用户将电视视为家庭娱乐核心,承载三代人的共同记忆 [3][8] - 消费者主动捐赠珍藏33年的包装箱,体现对品牌的特殊情感 [4][6] - 品牌与用户形成"双向奔赴"关系,老用户持续关注并购买新品 [9][10] 行业标杆意义 - 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智能科技企业,反映中国家电行业升级路径 [9][11] - 产品生命周期和服务标准成为行业参照 [8] - 案例展示民族品牌如何通过品质坚守获得长期用户黏性 [12]
长虹控股硅碳负极产能突破:2000吨新产能背后的能源革命
搜狐财经· 2025-05-22 13:47
一、破茧成蝶的技术突围 如同雕琢钻石需要精准的切面设计,长虹新材料团队通过"原料选型+化学研磨"这对技术组合拳,在硅碳负极领域 实现了关键突破。据公开资料显示(来源:四川省国资委官网),该技术将材料比容量提升至450-500mAh/g区 间,相当于传统石墨负极3-4倍的储能能力。这种提升相当于把电池的"胃容量"从普通饭盒扩展到全家桶级别,让 每克材料都能存储更多能量。 化学研磨技术如同精密的分子剪刀,通过控制粒径分布与表面形貌,在微观尺度重构材料结构。这种纳米级别的 加工工艺,有效缓解了硅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这个曾让无数科研团队头痛的"膨胀魔咒",在长 虹实验室里找到了破解之道。 二、2000吨产能的战略布局 规划中的2000吨产能绝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若以单吨硅碳负极材料可配套1.5GWh动力电池计算(数据来源:中国 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这批材料足以支撑3GWh电池生产,相当于为6万辆续航500公里的电动汽车提供"心 脏动力源"。在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展开,预计将形成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 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体系。 该项目的落地选址暗藏玄机:300公里半径内聚集了 ...
家用电器行业资金流出榜:四川长虹、深康佳A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09:00
市场表现 - 沪指5月22日下跌0.22% 申万行业中上涨的仅有3个 涨幅居前的为银行(1.00%)、传媒(0.12%)、家用电器(0.04%) 跌幅居前的为美容护理(-2.03%)和社会服务(-1.80%) [2]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30.98亿元 净流入行业仅4个 国防军工(-0.24%)净流入12.28亿元居首 传媒(0.12%)净流入11.57亿元次之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行业达27个 汽车行业净流出36.98亿元最多 电力设备(-35.00亿元)、基础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2] 家用电器行业 - 行业整体上涨0.04% 主力资金净流出1.13亿元 95只成分股中16只上涨(1只涨停) 78只下跌 [3] - 资金净流入个股28只 其中5只净流入超3000万元 美的集团(2.74亿元)、东贝集团(1.45亿元)、日出东方(6676.68万元)居前三 [3]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5只超5000万元 四川长虹(-9958.27万元)、深康佳A(-7945.49万元)、格力电器(-6266.68万元)位列前三 [3] 个股资金流向 - 美的集团(000333)获主力净流入2.74亿元 涨幅0.71% 换手率0.34% [6] - 东贝集团(601956)净流入1.45亿元 涨停(10.03%) 换手率9.58% [6] - 日出东方(603366)净流入6676.68万元 涨幅3.93% 换手率9.88% [6] - 四川长虹(000016)净流出9958.27万元 跌幅5.23% 换手率5.92% [4] - 深康佳A(000016)净流出7945.49万元 跌幅5.23% 换手率5.92% [4] - 格力电器(000651)净流出6266.68万元 涨幅0.45% 换手率0.42% [4] 其他重点个股 - 海尔智家(600690)净流出6382.29万元 微跌0.11% 换手率0.38% [6] - 北鼎股份(300824)净流入2236.02万元 大涨5.99% 换手率8.47% [6] - 海立股份(600619)净流入2996.29万元 微跌0.68% 换手率5.39% [6]
618狂欢大促 长虹全面化AI家电开启生活焕新新范式
中金在线· 2025-05-22 08:21
618促销活动概况 - 618年中大促是半年度最重要的促销节点,品牌厂商和渠道商家高度重视,消费者选择此时"以旧换新" [1] - 家电行业在国补优惠叠加下迎来放量契机,主流厂商如长虹通过国宝赋能、国货撑腰、国补企补惠民让利覆盖家庭AI家电场景 [1]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消费金额超2000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占比超过90% [4] 长虹营销策略 - 以"国宝・国货・国补"为主题,在政府补贴基础上推出"补上加补"企补举措,通过"虹创有品"小程序、电商平台及线下店铺实现双重福利 [5] - 与熊猫IP深度联动,在成都新津·古原茶室举办跨次元直播,结合熊猫周边、8折单品和盲盒福利提升消费者参与度 [3][7] - 在成都东郊记忆、京东MALL等场地搭建"超酷时尚生活""城市购物日常"等熊猫主题场景,强化线下体验 [7] AI技术应用 - 长虹产品全面AI化,AI TV以拟人化智能体"熊猫小白"为核心打造24小时陪伴系统,并搭载熊猫内容频道 [9] - 熊猫懒系列空调采用"一键智享"和"AI自适应技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9] - 美菱大白鲸冰箱配备AI云保湿功能保持果蔬7天脆嫩,如手洗洗衣机通过3倍力洁净技术实现"洁净如手洗" [11] - 逐月系列烹饪中心在1米空间内集成烟灶蒸烤炸多功能,鲜活水2.0茶吧机实现"净水+矿化+消杀"三合一 [11] 产品设计与文化融合 - 熊猫懒系列空调采用经典黑白配色,契合用户"懒"生活方式 [13] - AI TV将熊猫文化融入功能设计,用户可体验AI技术与国宝文化的双重魅力 [15] - 长虹通过绑定熊猫IP强化"国货叙事",与冰雪赛事营销形成高情感价值IP矩阵 [15] 公司战略转型 - 长虹加速从家电制造商向智慧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实现"技术硬核"与"情感价值"双重突破 [15] - 通过"AI+产品""AI+制造""AI+运营"全链条布局构建差异化技术壁垒 [16] - 产品设计强调柔性落地,让用户享受"慵懒"体验,开启全面化AI生活新范式 [17]
长虹空调:用科技创新,让家的温度更懂你
中金在线· 2025-05-22 03:29
行业趋势 - 2025年中国空调行业正经历智能化、低碳化、健康化三重变革,消费趋势呈现智慧家庭焕新、绿色低碳深入人心、健康与空调深度融合三大跃迁 [1] - 空调行业的核心追求是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居家生活幸福感,驱动产业升级 [1] - 长虹空调通过智能渗透、能效升级和场景重构重新定义家的科技温度与生活品质 [1] 技术创新 - 长虹数字化仿真技术攻坚团队构建覆盖风道流场、系统散热、振动噪声、可靠性的全维度数字孪生体系,突破行业"试错式研发"瓶颈 [2][3] - 仿真技术使研发周期缩短、成本降低,外机振动噪声仿真及贯流风道仿真技术达行业先进水平,20年技术沉淀让公司在七大核心指标上领跑 [3][4] - 数字化仿真技术形成计算机仿真技术成果,构建新品开发资源库、模型库、知识库,推动全产业链能级跃升 [4] 产品突破 - 客餐厅Pro共享空调实现1880m³/h巨量风与0.3m/s微距送风的平衡,送风距离提升30%至20米,APF能效比达5.20,年省电759度 [5][6] - AI云节能技术使空调比普通制冷最高节电42%,AI随声控2.0技术实现语音指令控制 [6] - 5A级新风空调推出无尘送风解决方案,满足制冷制热时冷暖量差异化需求 [9] 技术发展历程 - 1995年公司投资10亿元进入空调领域,建立西部最大研发生产基地 [8] - 1999年推出全国首台全直流变频空调,2008年创新"三剑客"过滤装置,2013年首创国风设计空调 [8] - 2022-2025年连续推出远投近柔空调、5A级新风空调及升级版客餐厅Pro,专利保有量年均增长23%,近五年主导修订行业标准11项 [9] 用户互动 - 客餐厅升级计划招募用户作为体验官参与产品优化,实现与用户共同创造 [7] - 通过场景化创新将空调从功能设备进化为懂得呼吸的空间管家 [7]
螺丝钉的数字化之旅:长虹AI守护“零缺陷”制造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04:00
数字化供应链转型 - 长虹智慧供应链信息系统(ISRM)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注册、筛选、准入、审核、评定、淘汰及黑名单管理等环节,并支持商务协议签订、报价、接单、合同处理、发货、库存管理、对账结算及质量管控的一站式完成[1] - ISRM系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时监控螺丝钉生产参数与工序,实现产品质量的顶尖水平管控,成为"零缺陷"制造的核心[1] - 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质量处理记录不可篡改,实现问题来源锁定(如钢卷号、批次号)与责任追溯,供应商可快速提供材质书及生产记录进行整改[3]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数字孪生与区块链融合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阶段,构建动态供应商评分模型,质检信息上链形成不可篡改溯源凭证[4] - 生产制造阶段通过数字孪生模拟产线、监控设备,区块链记录工艺参数形成责任日志,库存管理阶段精确记录存储时间与位置,优化周转[5] - "一物一码"理念贯穿全链条,提升生产质检效率,推动供应商原材料质量稳定性与研发创新加速[3]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 长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构建"1+3+N"服务体系:1个数实融合底座、3类定制化"智改数转"方案、N个典型场景,支持经验快速复制[5] - 平台对内贯通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推动智能工厂转型,对外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方案,打造"销研产供服"一体化生态[6] - 平台实现设备实时数据监控、工艺参数透明化,使生产过程从"黑箱"变为"玻璃房",细节全可见[3] 运营与市场影响 - 数字化技术推动供应链从"黑箱式"转向"透明化",减少库存浪费,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准度[5] - 工业元件数字化使质量管控从抽检升级为全检,产品缺陷率数量级下降,生产响应速度从分钟级提升至毫秒级[6] - 跨行业价值网络加速形成,催生新产业协作范式,增强市场竞争力[6]
深度|一颗螺丝钉的数字化之旅:长虹AI如何守护“零缺陷”制造
中金在线· 2025-05-20 01:22
核心观点 - 长虹控股集团通过数字孪生、区块链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实现从螺丝钉微观元件到全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变革 [1][4][12] 数字编码系统 - ISRM系统实现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注册、筛选、准入、审核、协议签订、报价、库存及质量管控等全流程 [2] - 系统通过钢卷号、批次号或合同号锁定问题来源,供应商可即时提供材质书及生产记录,快速分析并整改质量问题 [2] - 区块链技术确保质量管理记录不可篡改,实现责任清晰可溯 [2] - "一物一码,一码到底"模式提升生产质检效率,帮助供应商提高原材料质量稳定性和研发创新速度 [3] 数字孪生技术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设备实时数据、工艺参数和质检判定依据,构建透明化数字镜像,使生产过程完全可视化 [4] - 数字孪生与区块链融合应用:在采购阶段构建动态供应商评分模型,在合同阶段形成不可篡改记录,在管理阶段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5] - 技术整合使供应链从"黑箱"转为"透明化",减少浪费并提升管理效率,例如通过质量评分推动供应商改进或更换 [6] - 中小企业可借鉴建立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提前识别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 [7]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 - 长虹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覆盖八大行业九大领域,赋能多个工业园区,形成60多个可复制应用场景,包括制造执行、仓储物流和供应链协同 [8] - 平台创新构建"1+3+N"服务体系:1个数实融合底座、3类定制化"智改数转"方案、N个典型场景,提供可快速复制的成功经验 [9] - 对内贯通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到售后服务全生命周期,推动智能工厂转型;对外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方案,打造"销研产供服"一体化生态 [10] - 数字化转型使质量管控从抽检变为全检,缺陷率数量级下降;生产响应速度从分钟级跃升至毫秒级;跨行业价值网络加速形成新协作范式 [10] 制造业转型本质 - 智能制造通过数据穿透和融合实现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重构,使工业元件具备可追溯、可诊断、可预测能力 [11] - 制造业思维根本转变:元件拥有"数字身份证"、产线构建"数字孪生体"、供应链运行于"数字账本",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即资产"模式 [12] - 产业升级始于微小元件的透明化,成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数字共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