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工业(600528)

搜索文档
12死,4失联!特大桥绳索为何突然断裂?
观察者网· 2025-08-22 12:42
事故概述 -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在施工作业时突发钢绞线断裂 造成12人死亡 4人失联[1] - 事故发生于8月22日凌晨3时左右 现场正在进行钢绞线张拉作业[11] - 青海省启动重大突发事件Ⅲ级应急响应 出动救援车辆91辆 舟艇27艘 直升机1架 救援人员806人[1] 工程背景与重要性 - 尖扎黄河特大桥为川青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 是世界最大跨度双线铁路连续钢桁拱桥[9] - 主桥全长648米 采用141米+366米+141米三跨连续钢桁系杆拱桥设计[9] - 桥梁总长1596.20米 宽15米 拱顶距水面约130米[9][14] - 属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关键组成部分 全线建成后成都至西宁仅需4.5小时[13] 施工进度与时间安排 - 原计划2025年7月合龙 后延期至8月[2] - 为加快进度 100多名工人采用"白+黑"两班倒昼夜施工模式[2] - 合龙阶段选择夜间施工因温度要求:夏日正午桥面升温40℃时 648米跨度钢结构变形可达20多厘米[8] 事故原因分析 - 直接原因为单侧吊索塔架上连接的主跨和边跨扣索大多断裂[11] - 断裂导致80-100米桥面坠落[11] - 潜在原因包括绳索质量缺陷或施工误差导致受力不均[15] - 边跨最大索力达1161吨(相当于750辆小汽车重量)[9] 施工质量管控措施 - 项目采用34万套高强螺栓连接 定期按10%比例人工抽检[15] - 运用BIM信息化技术控制误差 通过拱上吊机 塔吊监控元件进行设备状态检测预警[16] - 施工单位与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实时受力及变形监测[16] 工程参与方 - 设计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4] - 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9] - 承建单位:中铁二局(负责青海段双朋西隧道项目)[13] 技术特点与施工方法 - 采用悬臂拼装 斜拉扣挂法辅助架设[14] - 施工通过两侧钢索千吨级拉力精确平衡主跨与边跨悬臂架设受力[9] - 总施工工期44个月[14] 环境影响与地理特征 - 桥址位于青藏高原东缘 海拔约2200米的高原峡谷地貌[14] - 建设需考虑环保 防洪 通航等多重因素[14] - 青海段为全线海拔最高 地质最复杂 施工难度最大路段[13]
中铁工业(600528) - 中铁工业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2 10:54
报告与会议时间 - 2025年8月30日发布半年度报告[3] - 2025年9月1日14:00 - 15:00开业绩说明会[3] - 2025年8月25 - 29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3] 会议信息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3] - 方式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3] 参会人员 - 董事长、总经理等参加业绩说明会[6] 其他 - 联系人王浩,电话010 - 83777888,邮箱ztgyir@crhic.cn[9] - 业绩说明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内容[9]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事故已致10人遇难
新华社· 2025-08-22 09:27
事故概况 -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发生钢绞线张拉作业断裂事故 导致108米钢梁主拱肋垮塌 [1] - 事故发生于22日凌晨3时10分许 由中铁大桥局川青铁路11标项目部承建 [1] 人员伤亡情况 - 截至22日16时 事故造成10人遇难 4人失联 另有2人被困施工塔架且无法确认生命体征 [1] 救援响应 - 当地共出动救援车辆91辆 舟艇27艘 直升机1架 5台机器人 救援人员806名 [1] - 6家医院开放绿色通道 现场正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并开展医疗救治及家属安抚工作 [1]
西安至十堰高铁全线桥隧工程主体工程完工
新华社· 2025-08-18 13:09
工程进展 - 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钢桁梁于8月18日合龙 标志着全线桥隧主体工程完工 [1][2] - 汉江特大桥为西十高铁控制性工程 主跨420米一跨飞越汉江 [2] - 合龙钢桁梁全长840米、宽11米、高9.4米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亚毫米级精度控制 [2] 项目概况 - 西十高铁正线全长255.7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连接西安与十堰 [2] - 项目由武九客专湖北公司建设管理、铁一院勘察设计、中铁十一局承建 [2] - 建成后将接入武十高铁 形成西安至武汉高铁通道 [2] 交通效益 - 西安至十堰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 [2] - 西安至武汉通行时间缩短至约3小时 [2]
中铁工业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654.86万元,居两市第482位
金融界· 2025-08-18 00:31
融资交易情况 - 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654.86万元 位列两市第482位 [1] - 上周融资买入额4.24亿元 偿还额4.08亿元 [1] 资金流动表现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9亿元 区间股价跌幅达11.14% [1] - 近1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23亿元 区间股价跌幅7.97% [1]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 [1] - 注册资本222155.1588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30000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张威 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 业务范畴与概念板块 - 所属概念涵盖交运设备、中特估、破净股、沪股通、中证500、融资融券等18个板块 [1] - 具体包括机器人概念、抽水蓄能、工程机械、磁悬浮、装配建筑、一带一路、央国企改革、铁路基建等细分领域 [1] 企业运营规模 - 对外投资企业28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达5000次 [1] - 拥有商标信息21条 专利信息713条 行政许可77个 [1]
中铁工业股价微涨0.11% 年度分红方案即将实施
金融界· 2025-08-15 21:0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中铁工业股价报8.87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元,涨幅0.11% [1] - 当日成交量为40.3万手,成交金额达3.56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铁路工程装备、隧道施工装备、桥梁施工装备、建筑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 [1] - 公司隶属于交运设备板块,是中字头企业之一 [1] 分红方案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36元(含税)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21日,除权除息日为8月22日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135.4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2.89亿元 [1]
中铁工业: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5 13:41
中铁工业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宣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A股每股现金红利0.1036元(含税)[1] - 股权登记日确定为2025年8月21日[1] - 除权(息)日设定为2025年8月22日[1]
中铁工业: 中铁工业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11:17
分配方案核心信息 - 每股现金红利0.1036元 以总股本2,221,551,588股为基数实施利润分配 [1][2] - 差异化分红送转未实施 [1] 关键时间节点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21日 除权除息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8月22日 [1][2] 分红实施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向登记日收市后持股股东派发 [2]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现金红利由公司直接发放 [2] 税收处理细则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个月内按20%税率征税 1个月至1年按10%税率 超过1年暂免征个人所得税 [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 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9324元 [5] - 沪股通香港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 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9324元 [6] - 居民企业股东自行申报纳税 税前每股派发0.1036元 [6]
中铁工业(600528) - 中铁工业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8-15 10:45
业绩分配 - 2024年度A股每股现金红利0.1036元[3] - 以2221551588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230152744.52元[6]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8/21,除权(息)日和发放日为2025/8/22[3][7] - 利润分配方案于2025年6月27日股东会审议通过[4] 税收政策 - 不同持股时长自然人股东和基金红利所得税率不同[10] - QFII和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税后每股派0.09324元[11][12] - 居民企业含义A股股东自行申报,税前每股0.1036元[13]
重大工程系列报告之三:雄安高铁网建设进度如何了?
华源证券· 2025-08-15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雄安新区高铁网络建设进入集中施工期,三条在建高铁(雄商、雄忻、石雄)总投资约1773亿元,预计2026-2028年陆续建成投运,将形成"四纵两横"高速铁路体系,实现京津冀核心区域全覆盖[5] - 三条高铁建成后将形成"东接京津、南通中原、西联晋陕"的快速通道体系,全面提升雄安新区交通通达性与全国性交通节点能级[5] - 土木工程投资占比48%(约851亿元),2025-2027年预计集中释放超407亿元,产业链订单进入密集兑现期[5] 高铁线路建设进展 雄商高铁 - 全长552公里,总投资864亿元,桥梁占比94%,计划2026年通车,连接雄安与中原城市群[14] - 施工单位包括中铁一局、十四局等,已完成线下工程70%,进入铺轨与站房封顶阶段[20] - 黄河特大桥(全长40.82公里)已于2025年5月贯通,为全线控制性工程[21] 雄忻高铁 - 全长343公里,总投资572亿元,桥隧比88%,计划2027年通车,填补雄安至山西北部高铁空白[22] - 河北段与山西段分别由中铁三局、十二局等承担施工,北太行隧道、五台山隧道等关键工点已进洞[24][25] - 土木工程完成度约50%,剩余投资约137亿元[36] 石雄高铁 - 全长156公里,总投资336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28年通车[30] - 2024年底启动建设,截至2025年7月72个工点已开工,首个桥梁墩身完成浇筑[33] - 土木工程完成度约10%,剩余投资约145亿元[36] 产业链投资机会 施工主体 - 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旗下工程局主导施工,雄商高铁14个标段已全部招标,合同金额合计约300亿元[18][38] 装备制造 - 中铁工业、铁建重工将受益于高桥隧比(雄忻88%)带来的TBM/盾构设备需求[39] 轨道系统 - 铁科轨道(高铁扣件供应商)、银龙股份(轨道板/轨枕)将受益于无砟轨道施工需求释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