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国际(600500)

搜索文档
中化国际: 中化国际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17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83%至243.53亿元,上年同期为258.61亿元[1] - 利润总额大幅恶化至亏损10.1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02亿元[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8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0.12亿元[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8.36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8.25亿元略有扩大[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5%,较上年同期0.08%下降7.33个百分点[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股,上年同期为0.003元/股[2]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增长6.11%至542.80亿元,上年末为511.56亿元[1] - 资产负债率为67.72%,较上年末64.25%上升3.47个百分点[4]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为1.58,较上年同期4.46显著下降[4]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70,608户[2] -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4.30%[2] -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等机构投资者[2] 债券融资情况 - 存续中期票据总额30亿元,包括2025年1月发行的15亿元票面利率1.86%债券[3] - 2025年4月发行两期中期票据,其中10亿元票面利率1.96%、5亿元票面利率2.30%[3] 公司治理 - 三名董事因工作原因未出席会议,委托其他董事行使表决权[1] - 董事会秘书柯希霆、证券事务代表王新影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1]
中化国际: 中化国际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3.53亿元,同比下降5.8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8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81%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5%,同比下降7.33个百分点 [2] - 二季度营收136亿元,环比增长25%,毛利率环比提升1个百分点 [8][9] 业务板块运营情况 -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核心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4%,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 [9] - 高性能材料业务核心产品销量同比下降15%,但毛利率提升5个百分点 [10] - 聚合物添加剂业务核心产品销量同比下降7%,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 [10] - 碳三产业链装置维持高负荷运行,PDH、酚酮等核心装置开工率95%以上 [9] - 扬农瑞恒二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8%,毛利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净利润减亏28% [9] 产品与技术优势 - 环氧氯丙烷产能位居全国第一,拥有全球首套万吨级甘油法装置和15万吨/年双氧水法装置 [3] - 芳纶总产能增至8000吨,工艺水平和性能指标达国际一流 [3][4] - 防老剂6PPD全球市场领先,泰国2.5万吨/年工厂稳定运行 [5] - 开发出高强高模对位芳纶、低密度环氧压裂支撑剂、TCP等多项突破性技术产品 [19]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2.98亿元,同比下降13.08%,聚焦主业优势项目 [16] -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 [14] - 形成以科创中心为牵引的一体化研发组织架构 [14] 资金与融资状况 - 货币资金60.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76% [17] - 银行授信规模848亿元,境内外综合融资成本2.43% [15] - 成功发行两期中期票据共30亿元,发行利率1.86%-2.3% [15] - 获得中诚信AAA、穆迪Baa2、标普BBB+、惠誉A-评级 [15] 成本控制措施 - 销售费用2.26亿元,同比下降6.21% [16] - 管理费用6.55亿元,同比下降4.64% [16] - 维修费用同比降低14%,物流成本同比下降4% [19] - 推行"过紧日子"行动纲领,严控费用支出 [8][16] 产能建设进展 - 圣奥化学Legend项目预转固,导致在建工程减少56.57% [17] - 连云港促进剂项目已实现试生产,在清洁化水平和流程连续化方面具有优势 [5] - 中卫基地4万吨/年尼龙66及2.5万吨/年中间体项目运行平稳,正在推进扩建 [3] 市场环境挑战 - 受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化工行业整体低迷且不确定性较大 [8] - 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同比均呈现持续下跌趋势 [8] - 西欧ABS受欧洲市场低迷、汽车需求下滑等不利影响 [10] - 芳纶行业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主要产品价格降幅明显 [10]
中化国际:上半年亏损8.8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3.53亿元 同比下降5.8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86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1]
中化国际(60050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1: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43.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86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盈利0.12亿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8.36亿元人民币[18]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上年同期为0.003元/股[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25%,同比下降7.33个百分点[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6亿元[34]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136亿元,环比增加25%[35]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4亿元,同比减亏0.69亿元,环比减亏0.08亿元[35] - 营业收入243.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3%[45] - 2025年第二季度扬农瑞恒营业收入环比增加8%,毛利率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净利润环比减亏28%[35] - 扣非净利润亏损8.36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4%[150] - 营业总收入为243.53亿元,较去年同期258.61亿元下降5.8%[160] - 公司合并净利润为亏损9.14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亏损2988万元[161]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85亿元,同比增长43.6%[164] - 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8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3.23亿元[16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8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232万元[16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股,去年同期为0.003元/股[162] - 综合收益总额为-3.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9.6%[1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3.86亿元至98.57亿元,主要因综合收益亏损3.86亿元[1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31.18亿元,较期初增加亏损3.84亿元[177]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22,642,738.75元[17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管理费用同比下降5%[34] - 营业成本234.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4%[45] - 研发费用为2.98亿元,同比下降13.1%[161] - 销售费用为2.26亿元,同比下降6.2%[161] - 财务费用为3.47亿元,同比增长6.6%[161] - 其他收益为4040万元,同比下降76.7%[161] - 上半年维修费用同比降低14%[68] - 总采购节降率达3.8%单吨物流成本同比下降4%[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上半年核心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4%,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35] - 高性能材料业务上半年核心产品销量同比下降15%,毛利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36] - 聚合物添加剂业务上半年核心产品销量同比下降7%,毛利率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37] - 环氧氯丙烷产能位居全国第一,拥有15万吨/年双氧水法生产装置[25] - 尼龙66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工艺,中卫基地产能为4万吨/年尼龙66及2.5万吨/年中间体[28] - 对位芳纶总产能将增至8000吨,包括5000吨满负荷运行项目及2500吨新投产项目[29] - 橡胶防老剂6PPD全球市场领先,圣奥泰国工厂产能为2.5万吨/年[30] - 塑料添加剂产能超过2万吨/年,包括光稳定剂和阻燃剂等产品[30] - 化工品分销业务覆盖152种产品,涉及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31] - 公司上半年主要产品销量169万吨同比增长24%[67] - 公司上半年产量237万吨产能利用率84.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68] - 碳三项目产能负荷逐月提升[67] - 苯酚丙酮等13套主要装置高负荷运行[68] - 公司受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和下游市场消费低迷影响利润增长处于低位[6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1亿元人民币,新产品销售收入达32.62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主要从事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塑料等的进出口及内销贸易,以及仓储运输和货运代理业务[18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1%[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9.33亿元,同比增加69%[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8.81%[45] - 经营现金流系数同比下降自由现金流减少[64] - 因支付项目工程款流出增加[64] - 铺底营运资金增加[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1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5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742.9%[168][1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6倍[16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4%[1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69.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6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43.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6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1.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16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13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180.1%[17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8.1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1.2%[17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43.5%[17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9.3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减少0.74亿元[172] - 存款业务本期净流入资金为16.905亿元人民币(存入1134.672亿 - 取出1117.717亿)[105] - 贷款业务本期净减少0.273亿元人民币(新增14.619亿 - 偿还14.892亿)[107] 资产和债务状况 - 总资产542.8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1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8.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6%[18] - 货币资金6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76%,占总资产11.19%[48] - 境外资产63.2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1.64%[49] - 长期借款15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5%,占总资产27.70%[48] - 应付债券59.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42%,占总资产11.04%[48] - 受限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合计123.8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抵押115.96亿元,无形资产抵押2.66亿元,在建工程抵押2100万元[5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21.34亿元,其中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1.91亿元,较期初增长31.5%[54]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0.81万元,期末账面价值2055.20万元[5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账面价值18.66亿元,本期新增18.66亿元[54] - 光大银行(06818.HK)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1.91亿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4569.34万元[55] - 私募基金投资期末账面价值5400万元,本期投资损益524.53万元[57] - 公司银行授信规模848亿元人民币,境内外综合融资成本2.43%[42] - 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5亿元人民币,利率2.05%;发行两期中票共30亿元人民币,利率分别为1.86%(5年期15亿)和2.3%(10年期5亿)及1.96%(5年期10亿)[42] - 流动比率改善至1.23,较年初提升30.85%[150] - 资产负债率升至67.72%,较年初上升3.47个百分点[150] - EBITDA全部债务比降至0.02,同比下降71.43%[150]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升至3.71,同比提升50.81%[150] - 应收账款增至30.3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7.5%[153] - 公司总负债为367.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28.68亿元增长11.8%[155] - 非流动负债合计218.43亿元,较期初170.93亿元增长27.8%[155] - 所有者权益合计175.24亿元,较期初182.88亿元下降4.2%[155] - 未分配利润为19.02亿元,较期初27.86亿元下降31.7%[15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至41.43亿元,较期初12.05亿元增长243.8%[156]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至2.66亿元,较期初1.71亿元增长55.3%[15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78.73亿元,较期初179.87亿元下降0.6%[157] - 母公司短期借款降至46.45万元,较期初1亿元下降99.5%[157] - 母公司应付债券增至59.92亿元,较期初34.96亿元增长71.4%[15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8.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5.8%[174] - 综合收益总额为净亏损72.42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72.60亿元[174] - 未分配利润减少88.45亿元人民币,降幅达31.8%[174] - 其他综合收益由负转正,增加15.85亿元人民币至-2.52亿元[174] - 少数股东权益减少3949.39万元人民币,降幅0.7%[174] - 专项储备增加154.34万元人民币,增幅4.2%[174] - 资本公积减少6.57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7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4.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8.85亿元(降幅5.4%)[1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12.43亿元人民币,其中其他综合收益亏损1.37亿元[1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专项储备减少570.68万元,主要因本期使用5870.85万元超过提取5300.17万元[1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231.72万元,期末达56.33亿元[17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减少6.57万元,因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177]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上年期末的3,589,351,913.00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3,588,523,593.00元,减少828,320.00元[178] - 资本公积从上年期末的8,378,306,036.02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8,377,850,147.13元,减少455,888.89元[178] - 库存股从上年期末的48,050,122.20元减少至本期期末的5,273,293.20元,减少42,776,829.00元[178] - 未分配利润从上年期末的-739,835,577.07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417,192,838.32元,增加322,642,738.75元[17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上年期末的12,247,036,479.79元增加至本期期末的12,611,171,838.65元,增加364,135,358.86元[178] - 公司(非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130.16亿元,同比增长5.88%[138] - 公司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262.36亿元,同比增长14.51%[140] - 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有息债务比重50.42%(非合并口径)及25.02%(合并口径)[139][142] - 银行贷款占有息债务比重44.21%(非合并口径)及58.08%(合并口径)[139][142] - 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亿元(非合并口径)及33.88亿元(合并口径)[139][142] - 存续公司信用类债券包含公司债券35亿元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30亿元[139][142] - 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15亿元,票面利率1.86%[145] - 2025年第二期中期票据分为两个品种,规模分别为10亿元(利率1.96%)和5亿元(利率2.30%)[145]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60.7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2.8%[153] - 短期借款激增至20.4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36.7%[154] - 长期借款增至150.4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8.1%[154] - 应付债券增至59.9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1.4%[154] - 公司发行23中化K1债券总额5亿元人民币,利率2.90%[125][130] - 公司发行24中化K1债券总额30亿元人民币,利率2.60%[126][130] - 23中化K1募集资金5亿元全部用于偿还有息债务[131][132] - 24中化K1募集资金30亿元中23.5亿元用于偿还有息债务[131] - 24中化K1募集资金中6.5亿元偿还22中化G1公司债券本金[132] - 24中化K1募集资金中12亿元偿还24中化国际SCP004[132] - 24中化K1募集资金中10亿元归还中化财务公司贷款[132] - 24中化K1募集资金中1.5亿元归还子公司扬农集团建行贷款[132] - 两笔债券募集资金实际用途与约定一致且符合合规要求[133] - 两笔债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均为0[130] - 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余额为35亿元人民币[135][136] - 报告期末公司合并口径非经营性往来余额为3.45亿元,占净资产比例1.97%[138] 子公司和关联方表现 - 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净利润亏损4.59亿元,营业收入81.42亿元[61] - 子公司圣奥化学净利润1.62亿元,营业收入15.23亿元[61] - 子公司SINOCHEM INTERNATIONAL (OVERSEAS) PTE.LTD. 净资产为-3.87亿元,营业收入74.82亿元[61]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进入破产程序,公司确认相关处置损失[59] - 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于2025年4月8日被法院裁定进入破产程序[98] - 关联采购交易实际发生额198,012.83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8.44%[100] - 关联销售交易实际发生额119,682.34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4.91%[100] - 关联资金拆借余额实际为4,501.40万元人民币[100] - 关联借款余额实际为417,204.08万元人民币[101] - 关联存款余额实际为443,534.71万元人民币[101] - 关联委托理财余额实际为40.00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业务比例100%[101] - 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27.399亿元人民币,本期存入1134.672亿元人民币,取出1117.717亿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44.353亿元人民币[105] - 存款业务每日最高限额为45亿元人民币,存款利率范围在0.1%至4.8%之间[105] - 与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贷款业务期初余额为34.148亿元人民币,本期新增贷款14.619亿元人民币,偿还14.892亿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33.876亿元人民币[107] - 贷款额度为84.25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范围在2.34%至2.85%之间[107] - 授信业务总额为113.05亿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为24.664亿元人民币[109] - 公司为联营公司合盛公司提供担保,其中一笔永续债担保金额为14.325亿元人民币,期限自2020年11月至2025年11月[112] - 公司为合盛公司提供多笔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单笔金额从660.22万元至2.970亿元不等,期限均在2025年至2027年间[113] - 所有对外担保均为连带责任担保,且均未逾期或履行完毕[112][113] - 报告期内对非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6.81亿元人民币[114] - 报告期末对非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23.09亿元人民币[114]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4711.1万元人民币[极114]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7.12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担保总额(含子公司)30.21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17.24%[114]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金额24.59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为合盛公司提供2亿美元次级永续债担保[114] - 公司为合盛公司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提供不超过2.33亿美元担保[114] - 中化集团于2004年12月10日签署避免同业竞争协议承诺不新设与中化国际业务相同子公司[81][82] - 中化股份于2009年6月24日及2020年11月6日两次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保障中化国际优先权[81][83] - 中化股份2009年极6月24日承诺规范关联交易遵循市场化定价原则[81][84][85] - 中化股份2013年1月出具承诺函确保中化国际在财务公司存款资金安全[82][86] - 中化集团2020年11月6日以实际控制人身份重申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极81][87] - 中化股份2022
中化国际(600500) - 中化国际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5年第三次会议的专项意见
2025-08-27 10:55
风险评估与业务决策 - 独立董事认为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客观公正[1] - 该公司具备业务资质,风控体系无重大缺陷[1] - 公司与该公司开展金融服务业务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 - 业务符合公司与全体股东利益,无损中小股东利益[1] - 独立董事同意相关议案并提交董事会审议[1] 签字确认 - 独立董事程凤朝于2025年8月26日签字[2] - 独立董事蒋惟明于2025年8月26日签字[3] - 独立董事钱明星于2025年8月26日签字[4]
中化国际: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8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3.53亿元 同比下降5.8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亿元 上年同期净利润1231.72万元 [1]
外资巨头发声看好!主力64亿资金疯狂抢筹化工板块,化工ETF(516020)收涨1.39%日线五连阳
新浪基金· 2025-08-26 12:29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盘中价格涨幅一度达2.08%,收盘涨1.39% [1] - 中核钛白涨停,鲁西化工、中化国际涨超6%,君正集团、博源化工、桐昆股份等多股涨超4% [1] - 基础化工板块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4.93亿元,近60日累计净流入1583.72亿元 [2][4] 外资与机构观点 - 高盛上调短期出口预期,认为化工等顺周期板块受益于航运韧性及全球增长超预期 [2] - 摩根士丹利指出A股牛市受流动性改善及政策支持推动,反内卷政策加速石化行业老旧产能退出 [2] - 德邦证券认为化工行业产能扩张步入尾声,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在2021、2022、2023年出现向下拐点 [3]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影响 - 政策引导淘汰低效产能、遏制低价无序竞争成为行业共识 [3] - 需求端受地产企稳、雅下水电工程启动及中美关税缓和推动修复 [3] - 反内卷政策有望使全球化工行业产能扩张大幅放缓,中国化工行业潜在股息率或大幅提升 [5] 估值与配置机会 - 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2.22倍,处于近10年35.42%分位点低位 [3] - 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优化,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5] - 化工标的有望兼具高弹性和高股息优势 [5] 资金流向与板块吸引力 - 基础化工板块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额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 [4] - 近6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5 [4] - 计算机、电子、传媒板块单日主力净流入额分别为116.35亿、108.43亿、71.37亿元 [2] 投资工具与布局策略 - 化工ETF(516020)覆盖化工各细分领域,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龙头股 [5] - 其余仓位布局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 [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参与布局 [5]
中化国际(600500) - 中化国际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6 09:12
报告与会议时间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8月28日发布[4] - 业绩说明会时间为9月3日16:00 - 17:00[6] 投资者互动 - 投资者可在8月27日至9月2日16:00前提问[4] - 投资者可在业绩说明会时在线参与[8] 其他信息 - 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互动[6]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等[8] - 联系人朱女士,邮箱600500@sinochem.com[9]
化学制品板块8月26日涨1.15%,皇马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5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08:30
板块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15% 领涨个股为皇马科技(收盘价17.23元 涨幅10.03%) [1] - 板块内涨幅前五个股包括兴欣新材(27.81元 +10.01%) 自合化(15.10元 +9.98%) *ST全泰(5.66元 +9.48%) 嘉必优(66.62元 +6.88%) [1] - 上证指数当日下跌0.39%至3868.38点 深证成指上涨0.26%至12473.17点 板块表现优于主要股指 [1] 成交情况 - 皇马科技成交量32.91万手居首 成交额5.35亿元 中化国际成交量164.61万手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7.63亿元 [1] - 成交额超3亿元个股包括自合化(3.61亿元) 嘉必优(3.38亿元) 山东赫达(2.78亿元) *ST全泰(2.12亿元) [1] - 福莱惠特成交1.95亿元 嘉澳环保成交1.92亿元 卓越新能成交1.10亿元 兴欣新材成交1.35亿元 [1] 资金流向 - 化学制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5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3.63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9.14亿元 [3] - 资金流向呈现机构资金撤离而散户资金进场的分化态势 [3]
代糖概念股震荡拉升,中化国际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2:51
代糖概念股市场表现 - 代糖概念股出现震荡拉升行情 中化国际涨停 保龄宝涨幅超过5% 华康股份 百龙创园 星湖科技跟随上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