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晟有色(600259)
icon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稀土重磅新规落地 供给侧加速优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2:25
行业政策动态 - 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于2025年8月22日正式发布 加强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 [2] - 明确将进口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纳入总量调控管理 包括独居石精矿等各类稀土矿产品 [2] - 总量控制指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定 报国务院批准 依据因素包括国民经济目标、资源储量、产业发展及生态保护等 [2] 行业供给结构 - 稀土供给侧持续优化 分离厂纳入管理已明确有法可依 供给端加速整合逐步实现 [1] - 稀土生产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 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 行业合规性加强 [3] - 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要求企业每月10日前录入上月度产品流向信息 有效规范行业并杜绝"灰黑稀土" [3] 价格与稀缺性 - 需重视稀土整体价格端弹性 弹性驱动因素包括供需紧缺和出口管制下的稀缺性 [1] - 稀土矿生产和分离厂名单需经核准 凸显大集团的特殊定位价值 [1]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以中长期视角看待稀土上游公司 关注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 SH)、中国稀土(00769)、广晟有色(600259 SH) [1]
稀土:《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供给侧加速优化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7 01:46
政策核心内容 -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于2025年8月22日正式发布 旨在加强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 [1][2] - 政策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稀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1][2] 总量调控管理范围 - 明确将进口稀土矿产品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纳入总量调控管理 [3] - 总量控制指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民经济目标、资源储量、产业需求等因素拟定 报国务院批准 [3] 生产企业准入与监管 - 稀土生产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 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得从事相关活动 [3] - 企业需建立稀土产品流向记录制度 每月10日前将信息录入国家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4] 行业影响与投资方向 - 稀土供给侧持续优化 分离厂管理实现有法可依 供给端加速整合 [4] - 建议关注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广晟有色等上游公司 重视大集团的特殊定位 [4][5]
2025年6月中国稀土进出口数量分别为0.84万吨和0.77万吨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1:25
稀土行业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稀土进口数量0.84万吨 同比下降13.7% [1] - 同期稀土进口金额1.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1% [1] - 进口金额增幅与数量降幅形成背离 反映单位进口成本上升 [1] 稀土出口态势 - 2025年6月稀土出口数量0.77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60.3% [1] - 同期出口金额0.23亿美元 同比下降46.9% [1] - 出口量增价跌现象显著 反映外需结构或定价机制变化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稀土(000831) 北方稀土(600111) [1] - 广晟有色(600259) 盛和资源(600392)位列行业重要企业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支撑 - 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官方统计 [2] - 智研咨询提供产业研究报告及市场预测服务 [2] - 机构专注产业研究领域超十年 提供深度产业解决方案 [2]
广晟有色股价下跌6.15% 稀土行业新规落地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8-26 16:58
股价表现 - 广晟有色股价报62.24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08元,跌幅6.15% [1] - 开盘价为65.52元,最高触及65.67元,最低下探61.49元 [1] - 成交量为247610手,成交额15.56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9亿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79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定位 - 广晟有色主营业务为稀土矿开采、冶炼分离及深加工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 [1] - 公司隶属于小金属及海南自贸等概念板块 [1]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1] - 新规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控制,调整指标下达流程并将管控层级下沉至县级 [1] - 首次将进口稀土矿纳入管理 [1] - 行业分析指出新规可能强化供给端约束,但需关注政策执行中的灵活性 [1]
小金属板块8月26日跌3.09%,中国稀土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73.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08:30
小金属板块整体表现 - 8月26日小金属板块整体下跌3.09%,显著弱于大盘(上证指数跌0.39%,深证成指涨0.2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章源钨业领涨9.34%,中国稀土领跌6.86%[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3.9亿元,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27.37亿元和46.53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章源钨业(002378)收盘价14.63元,涨幅9.34%,成交量254.55万手,成交额33.41亿元[1] - 华锡有色(600301)收盘价30.25元,涨幅4.06%,成交量22.31万手,成交额6.82亿元[1] - 金铜股份(601958)收盘价15.07元,涨幅2.87%,成交量59.26万手,成交额8.85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中国稀土(000831)收盘价46.96元,跌幅6.86%,成交量94.75万手,成交额45.14亿元[2] - 北方稀土(600111)收盘价49.11元,跌幅6.79%,成交量407.28万手,成交额203.02亿元[2] - 广晟有色(600259)收盘价62.24元,跌幅6.15%,成交量24.76万手,成交额15.56亿元[2] 资金流向特征 - 金钼股份主力净流出2412.69万元(占比2.73%),游资净流入2371.71万元(占比2.68%)[3] - 华锡有色主力净流入1861.64万元(占比2.73%),游资净流出626.30万元[3] - 中钨高新(000657)主力净流出2713.51万元,散户净流入7664.71万元(占比3.46%)[3]
稀土永磁板块集体回调,北方稀土跌超7%,广晟有色跌超6%
格隆汇· 2025-08-26 07:08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稀土永磁板块集体回调 多只个股跌幅显著 其中北方稀土跌超7% 包钢股份 奔朗新材 中国稀土 广晟有色跌超6% 华宏科技 新莱福 盛和资源 三川智慧 中科磁业跌超5% [1] - 北方稀土跌幅达7.19% 总市值1768亿 年初至今涨幅130.73% [2] - 包钢股份跌幅6.69% 总市值1264亿 年初至今涨幅50% [2] 相关公司市值与涨跌幅 - 奔朗新材跌幅6.20% 总市值39.10亿 年初至今涨幅174.49% [2] - 中国稀土跌幅6.11% 总市值502亿 年初至今涨幅68.77% [2] - 广晟有色跌幅6.06% 总市值210亿 年初至今涨幅124.02% [2] 板块内其他个股表现 - 华宏科技跌幅5.90% 总市值99.25亿 年初至今涨幅147.95% [2] - 新莱福跌幅5.38% 总市值58.67亿 年初至今涨幅41.86% [2] - 盛和资源跌幅5.33% 总市值414亿 年初至今涨幅131.35% [2] - 三川智慧跌幅5.23% 总市值86.74亿 年初至今涨幅113.21% [2] - 中科磁业跌幅5.13% 总市值91.97亿 年初至今涨幅104.64% [2]
A股稀土永磁板块集体回调,北方稀土跌超7%,广晟有色跌超6%
格隆汇APP· 2025-08-26 05:46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整体回调,多只个股跌幅超过5% [1] - 北方稀土领跌,单日跌幅达7.19% [2] - 包钢股份、奔朗新材、中国稀土、广晟有色跌幅均超6% [1][2] 重点公司股价变动 - 北方稀土总市值1768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30.73% [2] - 包钢股份总市值1264亿元,年初至今涨幅50% [2] - 中国稀土总市值50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68.77% [2] - 广晟有色总市值210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24.02% [2] - 盛和资源总市值414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31.35% [2] 中小市值公司表现 - 奔朗新材总市值39.1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74.49% [2] - 华宏科技总市值99.25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47.95% [2] - 中科磁业总市值91.97亿元,年初至今涨幅104.64% [2] - 九菱科技总市值43.21亿元,年初至今涨幅256.35% [2] - 西磁科技总市值28.62亿元,年初至今涨幅46.52% [2]
管控下沉县级、指标直接下达,稀土行业重磅新规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37
政策发布与市场反应 - 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于8月22日联合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1] - 政策发布后稀土板块走强 北方稀土股价达52.69元/股且单日涨幅9.89% 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均涨超3%[1] - 《办法》制定背景源于2012年发布的稀土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已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1] 政策演变与核心调整 - 《办法》基于2024年6月22日国务院公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制定 该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1] - 相比2月19日的征求意见稿 正式文件在企业范畴界定、指标下达流程、信息上报层级三方面作出核心调整[2] - 正式文件未限定企业必须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改为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稀土生产企业[4] 企业准入与指标管理 - 征求意见稿曾规定仅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等大型集团可获得指标[3][4] - 正式文件取消集团限制 为盛和资源等非集团企业和进口矿加工企业提供准入机会[4][6] - 首次将进口稀土矿及独居石纳入冶炼分离指标管理[7] 管理流程优化 - 指标下达流程从"政府-集团-企业"改为工信部直接细化分解下达至生产企业[4] - 信息上报层级从省级为主改为县级为主 取消集团汇总要求[4][5] - 流程简化使管控更精准高效 县级层面可直接快速反馈问题[5][7] 行业影响与市场展望 - 政策强化总量控制和环保要求 理论上可稳定市场价格避免过度开采引发的波动[8] - 稀土冶炼分离供给端约束实质性显现 冶炼资产重估预期升温[7] - 新能源汽车旺季来临推动补库需求 稀土价格加速上涨动力较强[7] 供应链挑战与建议 - 进口矿纳入控制可能使供应端无法及时响应需求增长 引发价格持续上涨[8] - 缺乏灵活调整机制可能导致市场反应滞后 出现短期供应紧张[8] - 建议企业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建立多元化原材料采购渠道[8][9]
稀土深度点评:供改正式落地叠加多点催化,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国金证券· 2025-08-25 03: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 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上涨幅度超过大盘15%以上 [6][50] 报告核心观点 - 稀土行业供改政策正式落地 国家管控力度显著加强 进口矿业务纳入监管体系 [1][12] - 重稀土加工费快速上涨 从1500元/吨升至15000元/吨 显示行业集中度提升 [2][14] - 出口管制后海外价格大幅溢价 氧化镝/氧化铽海外溢价率达292%/251% [3][22] - 缅甸矿供应扰动可能影响500+吨/月氧化镨钕供应 持续时间或超预期 [4][36] - 配额增长预期平缓 2024年配额增速仅6% 远低于2021-2023年20%+水平 [5][37][38] - 稀土板块迎来估值业绩双升 重点关注资源端和磁材环节龙头企业 [6][43][44][45][46][47] 政策监管变化 - 《暂行办法》将进口矿冶炼业务正式纳入管控 包括独居石精矿等各类稀土矿产品 [1][12] - 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每月10日前需上报流向信息 [12] - 实施主体认定权归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 管控力度大幅提升 [1][12] 供需格局分析 - 重稀土加工费10倍涨幅反映供应收紧 进口离子矿买家减少 [2][14] - 2025年7月氧化铽出口同比-35% 钕铁硼出口同比+6% 出口持续修复 [3][20] - 缅甸矿2024年进口量折REO达3.5万吨 远超国内1.9万吨中重稀土配额 [30][31] - 2025年第一批配额未对外公布 今后可能不再公开配额信息 [5][40] 价格走势研判 - 海外氧化镝价格910美元/公斤 氧化铽3550美元/公斤 较内盘溢价251-292% [3][22] - 氧化镨钕价格触底回升 从历史低点显著回暖 [40][41][42] - 类比锑价走势 稀土有望出现"内外同涨"格局 [3][23][29] 投资标的推荐 - 中国稀土:中重稀土龙头 供改最大受益者 同业竞争解决期过半 [6][43] - 广晟有色:华南稀土龙头 稀土矿产量有望从2000吨增至5000吨 [6][44] - 北方稀土:全球最大稀土企业 具备低成本优势和业绩弹性 [6][46] - 包钢股份:稀土钢铁双轮供改受益 盈利弹性较大 [6][47] - 金力永磁:磁材龙头 机器人贡献增长空间 [6][47]
国金证券:供改正式落地叠加多点催化 稀土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02:10
政策监管框架 -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落地 明确监管主体、管控范围、实施主体和产品追溯范围 将进口矿冶炼业务纳入管控并确立追溯管理系统 [1] - 稀土生产实施主体完全由工信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确定 国家对于稀土行业供应掌控力度显著提高 [1] 供应端动态 - 进口重稀土矿冶炼加工费从1500元/吨快速上涨至15000元/吨 涨幅达900% 反映合规冶炼厂话语权提升及矿商让利 [1] - 缅甸克钦地区要求2025年12月31日起全面停止稀土矿开采 若实施可能影响国内500+吨/月的氧化镨钕供应量 [3] - 2025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及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已下发至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 但未对外公布 业内预计未来配额或不再公开 [4] 价格与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氧化铽出口量同比-35% 钕铁硼材料出口量同比+6% 出口量呈现修复趋势 [2] - 截至2025年8月下旬 海外氧化镝/氧化铽价格达910/3550美元/公斤 较内盘溢价率分别为292%/251% [2] - 高价差叠加供应扰动 重稀土品种存在内外同涨预期 [2] 行业影响与标的 - 稀土板块估值与业绩双升预期强化 资源端关注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及包钢股份 磁材环节关注金力永磁 [1] - 供应改革效果逐步兑现 进口离子矿买家减少推动加工费上涨 [1] - 缅甸矿供应扰动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 类比佤邦锡矿停产经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