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能源(600157)

搜索文档
煤炭开采板块9月30日涨0.05%,盘江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08:51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600395 | 盘江股份 | 5.39 | 2.47% | 30.51万 | | 1.63亿 | | 600397 | 江钨装备 | 6.96 | 1.31% | 26.07万 | | · 1.81亿 | | 600985 | 淮北矿业 | 12.33 | 1.07% | 22.30万 | | 2.74亿 | | 600157 | 永泰能源 | 1.63 | 0.62% | 777.99万 | | 12.69亿 | | 002128 | 电投能源 | 22.57 | 0.49% | 10.22万 | | 2.31亿 | | 601088 | 中国神华 | 38.50 | 0.39% | 23.89万 | | 9.16亿 | | 601101 | 景华能源 | 7.28 | 0.28% | 8.82万 | | 6388.48万 | | 600123 | 兰花科创 | 6.56 | 0.15% | 9.06万 | | 5948.53万 ...
煤炭行业资金流出榜:大有能源等5股净流出资金超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8:4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9日上涨0.90% [1] - 申万行业中26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非银金融(3.84%)和有色金属(3.78%) [1] - 跌幅居前行业为煤炭(-0.84%)和银行(-0.46%) 煤炭行业位居跌幅榜首位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95.27亿元 [1] - 1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23.48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资金29.86亿元 [1] - 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28.11亿元 [1] - 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18.82亿元 医药生物、通信、传媒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煤炭行业资金流向 - 煤炭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90亿元 [2] - 行业37只个股中10只上涨 21只下跌 [2] - 9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永泰能源净流入3585.74万元居首 [2][3] - 山煤国际净流入1993.95万元 中煤能源净流入859.88万元 [2][3] - 5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大有能源净流出8795.45万元最多 [2] - 山西焦煤净流出8353.54万元 中国神华净流出7548.62万元 [2]
永泰能源(600157.SH):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已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格隆汇· 2025-09-29 07:47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新加坡公司Vnergy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储能团队合作推进钒液流电池先进核心技术研发 [1] - 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已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5kW系统产品已进入生产阶段 [1] - 第二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与负极增容材料研发按计划顺利推进 [1] 商业化前景 - 核心技术商业化落地后将实现良好收益 [1] - 技术突破将促进公司估值进一步提升 [1]
煤炭行业周报:动力煤700元之上和焦煤大涨,煤炭布局稳扎稳打-20250928
开源证券· 2025-09-28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动力煤价格已反弹至700元/吨以上,焦煤价格大幅上涨,行业处于拐点右侧,供需基本面持续改善[3][4] - 煤炭板块具备周期弹性和稳健红利的双重投资逻辑,当前持仓低位,已到布局时点[5] - 动力煤价格有望修复至750元(煤电盈利均分点)和860元(电厂盈亏平衡线)目标价;焦煤价格基于与动力煤2.4倍比值关系,目标价分别为1680元、1800元和2064元[4][13] - 非电煤需求(化工、建材等)在金九银十旺季有望接棒电力需求,推动价格上行[3][4] 行业走势与估值 - 煤炭指数本周下跌1.37%,跑输沪深300指数2.44个百分点[8][24] - 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13.49倍,市净率(PB)为1.26倍,均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五位[8][30] 动力煤市场动态 - 秦港Q5500动力煤平仓价701元/吨,周环比下跌0.43%;晋陕蒙产地价格上涨,涨幅1.64%-4.67%[20][36] - 年度长协价格微涨,9月CCTD长协价674元/吨(+0.9%);BSPI、CCTD、NCEI指数均微涨0.15%-0.60%[20][42] - 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大跌5.61%至210.2万吨,库存微涨0.55%,可用天数大涨6.45%至16.5天[20][66] - 环渤海港口库存微涨0.45%,长江口库存大涨4.43%,广州港库存下跌3.73%[20][98] 炼焦煤市场动态 - 京唐港主焦煤报价1750元/吨,周环比大涨4.79%;山西吕梁主焦煤产地价1500元/吨(+7.14%)[21][23][112] - 焦炭现货价下跌2.26%至1300元/吨,螺纹钢现货价下跌1.22%至3240元/吨[23][126] - 独立焦化厂炼焦煤库存大涨6.58%,可用天数大涨6.96%;钢厂铁水产量微涨0.55%至242.4万吨[23][132][133] 无烟煤市场动态 - 晋城无烟中块价格940元/吨(+9.30%),阳泉无烟末煤价格710元/吨(+14.52%)[24][150] 投资建议与主线 - 周期逻辑主线:晋控煤业、兖矿能源(动力煤);平煤股份、淮北矿业、潞安环能(冶金煤)[5][14] - 红利逻辑主线:中国神华、中煤能源、陕西煤业(合计中期分红241.3亿元)[5][15] - 多元化弹性主线:神火股份、电投能源(铝业务弹性)[5][14] - 成长逻辑主线:新集能源、广汇能源[5][14] 数据来源与指标 - 数据来源:聚源、Wind、CCTD、卓创资讯、开源证券研究所[2][20][21][23][24]
永泰能源以“光储融合”促进矿山绿色转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15:40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推动高安全高可靠储能装备体系 包括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1] - 政策特别强调低成本长时液流电池装备体系和本征安全性能提升 恰是矿山储能的关键诉求 [2] - 山西省要求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的井工煤矿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并配备可快速启动的应急电源 为储能应用创造政策窗口 [3]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实施将推动新型储能装机量增长 [5] 矿山储能应用模式 - 传统矿山通过光储融合+技术创新模式探索安全运营与低碳发展协同 [1] - 储能技术解决光伏等新能源间歇性问题 通过平急两用特性保障生产安全 为通风提升等关键设备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成为矿山绿色转型刚需配置 [2] - 南山煤矿光储一体化钒电池储能电站集成2.7MWp分布式光伏与1.5MW/6MWh钒电池储能系统 具备4小时长时储能能力 [3] - 截至今年9月 该项目光伏累计发电达294万千瓦时 储能系统完成186次充放电循环 放电量超76万千瓦时 [3] - 光伏+长时储能模式为矿山利用采空区沉陷区等闲置空间布局新能源项目提供可复制方案 [3] 钒电池技术特性与优势 - 钒电池具备水基电解液不易燃 循环寿命超万次 适应极端温差等特性 适合矿山等高安全要求场景 [3] - 钒电池储能项目通过削峰填谷每年为煤矿节省大量电费 并可提供应急供电 [3] - 固体增容材料可将正极电解液成本降至传统方案的40%至60% 结合短流程工艺后有望再下降40% [4] - 工作温度范围由10℃至40℃拓宽至5℃至70℃ 无需额外温控设备即可适应矿山复杂工况 [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钒电池初始成本约为锂离子电池2倍至3倍 能量密度低占用较多空间 运行温度受限可能需要额外温控设备 [4] - 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用于5千瓦系统产品进入生产阶段 [5] - 第二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研发成功 性能实现翻倍 负极材料研发同步推进 [5] - 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降低50%目标 [5] - 材料创新是推动钒电池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5] 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 - 矿山作为高耗能场所对储能需求较大 光储融合模式符合矿山绿色转型趋势 [5] - 未来几年矿山+储能市场具有较大整体潜力 [5] - 永泰能源凭借钒电池储能全产业链优势着力探索矿山+储能模式 [1] - 头部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破解传统钒电解液成本高温度适应受限容量提升难三大行业痛点 [4]
永泰能源:钒电池储能赋能矿山绿色转型 全产业链布局抢占行业先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13:59
政策指引与行业机遇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 铁基 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并提升储能电池本征安全性能[1] - 政策推动传统矿山绿色转型进入关键机遇期 储能技术成为矿山从高碳运营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刚需配置[1][2] - 钒基液流电池因具备长时储能 安全性高 循环寿命长等优势 天然适配矿山场景 政策重点支持加速了技术向矿山场景的渗透[2] 示范项目运营成效 - 永泰能源南山煤矿光储一体化钒电池储能电站于2024年9月投运 集成2.7MWp分布式光伏与1.5MW/6MWh钒电池储能系统 具备4小时长时储能能力[2] - 截至2025年9月 光伏累计发电量达294万千瓦时 储能系统完成186次充放电循环 放电量超76万千瓦时[3] - 项目通过削峰填谷每年为矿山节省大量电费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同时构建矿山应急供电第三重保险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3] 技术创新与成本突破 - 永泰能源自主研发32kW钒电池电堆于2024年4月通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级检测认证 并在2025年9月完成升级迭代[3] - Vnergy研发全球首创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 将正极电解液成本降至传统方案的40%-60% 结合短流程工艺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40%[4] - 新材料将钒电池工作温度范围由10℃-40℃拓宽至5℃-70℃ 无需额外温控设备即可适应矿山高温低温等复杂工况[4] 商业化进展与产业布局 - Vnergy已与国内外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西南地区10kW/40kWh项目进入立项阶段 北美家庭储能上市公司已开启对接[4] - 公司联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权威机构开展产品认证 全球化技术输出态势初步显现[4] - 永泰能源构建资源+技术+项目钒电池储能全产业链优势 依托优质钒矿资源保障供应 通过自主电堆技术与材料创新筑牢技术壁垒[5] 市场前景与战略定位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推进将带来更大市场空间 公司继续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与煤矿行业深耕经验[6] - 矿山储能领域的先行探索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有望引领行业形成钒资源-储能技术-矿山应用产业闭环[6] - 项目充分利用矿山采空区 沉陷区等闲置空间布局新能源 为国内千万座传统矿山提供即插即用的绿色转型解决方案[3]
动力煤突破700元、焦煤期货涨超七成,煤炭板块后市如何?
新浪财经· 2025-09-25 12:19
煤炭价格反弹 - 秦皇岛港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9月25日报收709元/吨 较6月底涨幅超10% 周环比上涨19元/吨 [1] - 炼焦煤主力期货从6月初725.5元/吨反弹至9月25日1234.5元/吨 涨幅约70% 国产现货价格指数从6月底936.5元/吨反弹至1233.3元/吨 涨幅约30% [1] - 7月以来煤价触底反弹 9月因供给偏弱与节前补库需求推动出现新一轮上涨 [1][6] 供给端收缩因素 - 国家能源局7月22日发布通知 在八省区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 重点查处超公告产能生产行为 [2] - 内蒙古核查299处煤矿(年产能12.36亿吨)发现93处存在超产问题 15家鄂尔多斯煤矿因单月产量超公告产能10%被责令停产整改 [2][3] - 7-8月晋陕蒙主产区遭遇暴雨 鄂尔多斯7月降雨量240.3毫米创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 [3][4] - 7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下降3.8% 8月产量3.9亿吨同比下降3.2% [5][6] - 1-8月煤炭进口29993.7万吨同比下降12.2% [6] 库存与运输变化 - 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库存从5月中旬3046万吨降至9月25日2082万吨 [6] - 大秦线秋季检修10月7日开始为期20天 日运量将从120万-130万吨降至100万吨 [6] - 动力煤"北港&下游港口&沿海电厂"整体库存水平低于去年同期 [6] 机构观点与市场表现 - 国盛证券认为核查力度超预期 下半年国内煤炭产量同/环比下降为大概率事件 煤价呈震荡上行走势 [3][7] - 开源证券测算2025年动力煤合理价格为750元/吨左右 [7] - 煤炭板块上周涨幅位列中信行业指数第二 华阳股份累涨10.87% 潞安环能涨9.57% 晋控煤业涨9.19% [7] - 年初至今煤炭板块跌幅2.3% 位列30个行业倒数第一 [7]
永泰能源:迎接储能黄金十年,执光储“黄金钥”开启绿色矿山新纪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20
政策导向与行业需求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提出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重点推动低成本长时钒基 铁基 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发展[1] - 政策强调储能装备需提升本征安全性能 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特别契合矿山对供电稳定性和极端环境适应性的严苛要求[1] - 山西省要求所有正常生产井工煤矿实现双回路供电并配备应急电源 为储能应用创造政策窗口[1] 公司项目实践与成效 - 南山煤矿光储一体化项目集成2.7MWp分布式光伏与1.5MW/6MWh钒电池储能系统 具备4小时长时储能能力 实现清洁替代与安全兜底双重价值[2] - 截至2025年9月 项目光伏累计发电294万千瓦时 储能系统完成186次充放电循环 放电量超76万千瓦时 通过削峰填谷实现电费节省[4]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32kW钒电池电堆 电流密度达180mA/cm² 电堆能量效率超80% 获中国电科院国家级认证 符合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要求[4]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 Vnergy研发全球首创正极固体增容材料 将正极电解液成本降至传统方案40%-60% 结合短流程工艺可再降40%[6] - 材料使工作温度范围扩至5℃-70℃ 无需额外温控 适应矿山复杂工况 且可无缝接入现有钒电池系统[6] - 第一代材料已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5kW系统产品进入生产 第二代材料性能翻倍 负极材料研发计划2027年底实现钒用量降50%[7] 产业合作与全球化布局 - Vnergy与国内外企业达成合作 西南地区10kW/40kWh项目进入立项 北美家庭储能上市公司开启对接[7] - 联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机构开展产品认证 形成全球化技术输出态势[7] - 公司构建资源+技术+项目全产业链优势 呼应政策对自主可控和低成本长时储能的要求[8] 市场机遇与战略定位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实施将推动钒电池储能在矿山领域迎来新发展机遇[8] - 公司凭借钒电池全产业链和煤矿行业深耕优势 通过政策与技术创新合力促进黑色煤炭向绿色能源转型[8] - 光储融合模式为矿山利用采空区 沉陷区布局新能源提供可复制方案 具备良好推广性[4]
煤炭开采板块9月25日跌0.68%,永泰能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4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5 08:44
板块整体表现 - 煤炭开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68% [1] - 上证指数下跌0.01%至3853.3点,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445.9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43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58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84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新大洲A涨幅4.93%居首,收盘价5.32元,成交量54.72万手,成交额2.95亿元 [1] - 安源煤业涨幅2.47%,收盘价7.88元,成交量40.22万手,成交额3.17亿元 [1] - 究矿能源微涨0.29%,收盘价13.72元,成交额达7.08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永泰能源跌幅3.01%领跌,收盘价1.61元,成交量1199.03万手,成交额19.46亿元 [2] - 晋控煤业与郑州煤电均下跌1.91%,收盘价分别为14.37元和4.11元 [2] - 路安休能下跌1.89%,收盘价14.54元,成交额6.01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安源煤业获主力净流入3238万元,主力净占比10.22% [3] - 新大洲A主力净流入3039.23万元,占比10.29%,游资净流入958.73万元 [3] - 电投能源遭主力净流出298.85万元,游资净流出1217.22万元,散户净流入1516.07万元 [3] 成交活跃度 - 永泰能源成交量达1199.03万手,为板块最高 [2] - 平煤股份成交量16.03万手,成交额1.27亿元 [1] - 淮北矿业成交量15.73万手,成交额1.97亿元 [2]
3.10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煤炭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3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4日上涨0.83%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28个行业上涨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88%居首 电子行业涨幅2.76%居次 [1] - 银行行业下跌0.36% 煤炭行业下跌0.29% 通信行业下跌0.0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197.25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1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130.46亿元居首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50.21亿元居次 [1] - 1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汽车行业净流出20.64亿元居首 通信行业净流出16.70亿元居次 [1] - 公用事业 食品饮料 银行等行业净流出资金较多 [1] 煤炭行业表现 - 煤炭行业下跌0.29% 位居跌幅榜第二 [1][2]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10亿元 [2] - 行业37只个股中16只上涨 19只下跌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16只 净流出个股21只 [2] 煤炭个股资金流向 - 5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兖矿能源净流入4757.40万元居首 中国神华净流入3128.77万元 郑州煤电净流入2446.14万元 [2] - 10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千万元 永泰能源净流出2.13亿元居首 潞安环能净流出6627.72万元 中煤能源净流出3062.80万元 [2] - 永泰能源下跌3.49% 换手率6.97% [2] - 华阳股份上涨2.22% 资金净流入1529.53万元 [3] - 陕西煤业下跌0.53% 资金净流入1465.95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