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业(06069)
icon
搜索文档
盛业(06069):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商等新行业增长
东吴证券· 2025-08-18 12: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H1实现收入405百万元,同比小幅下降7.1%,净利润203百万元,同比增长23% [7] - 轻资产战略导致收入阶段下滑,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占比提升至52% [7] - 净利润快速增长主要因平台客户及放款金额增长,平台累计客户数19,128个,新增1,015个,累计解决资金周转2,780亿元,新增290亿元 [7] - 资金合作方数量和授信额度快速增长,2025H1资金合作方181家,同比增长31%,授信额度38,497百万元,同比增长28% [7] - 供应链资产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自营占比12%,撮合占比88% [7] - 电商业务累计放款超28亿元,覆盖Shopee、Shein、抖音等平台,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2026E/2027E营业总收入预测为1,097.31/1,328.74/1,571.74百万元,同比增速12.4%/21.1%/18.3% [1] - 2025E/2026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7.43/655.01/821.54百万元,同比增速30.8%/31.7%/25.4% [1] - 2025E/2026E/2027E EPS预测为0.49/0.65/0.81元/股,对应PE为22.41/17.02/13.57倍 [1] 财务数据 - 2025H1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194.02百万元,同比下滑29.5% [7] - 2025E/2026E/2027E营业成本预测为290.07/304.58/319.81百万元 [8] - 2025E/2026E/2027E研发费用预测为20.81/25.44/30.30百万元 [8] - 2025E/2026E/2027E ROE预测为10.90%/12.57%/13.63% [8]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2.01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5.26/15.24港元,市净率3.13倍 [5] - 港股流通市值12,118.57百万港元,总股本1,009.04百万股 [5][6] - 每股净资产3.50元,资产负债率66.09% [6]
盛业(06069):2025年中报点评:平台化战略成效显著,高股息凸显价值
国金证券· 2025-08-17 12: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4.05亿元,同比下降7.1% [2] - 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28.7% [2]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1亿元,同比强劲增长37.0%,占总营收比重突破50.0% [3]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升94.1%至0.79亿元 [3]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源于轻资产战略转型,自有资金投放利息收入减少 [3] - 平台累计撮合规模突破2,780亿元,同比增长约29% [3] - 电商领域累计撮合规模超28亿元,同比激增近8倍,覆盖抖音、SHEIN等6家头部平台 [3] -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落地首笔供应链服务创新业务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买入"评级,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长35% [5] - 2025年PE为21.4倍,派息总额9.5亿元,预期股息率高达8.6% [5]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29.5亿元(+10%),2026年增速27%至164.4亿元 [10] - 2025年ROE(摊薄)预计13.1%,2027年提升至37.8% [10]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年预计摊薄每股收益0.51元,2027年升至1.01元 [10] - 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75.13亿元降至2027年的38.54亿元,反映轻资产转型 [11] - 联营公司权益从2023年的5.83亿元增至2025年的15.25亿元 [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年达27.03亿元,2025年预计12.10亿元 [11] 市场评级 - 近6个月内11份报告给予"买入"评级,无"增持"或"减持"建议 [12] - 市场平均投资建议评分为1.00(对应"买入") [13]
盛业按下AI成长“加速键”:2025年中期净利润增长23%,科技服务收入占比超50%
经济观察网· 2025-08-15 10:5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4.05亿元同比下降7.1% 但净利润逆势增长23%至2.03亿元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达2.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 占总营收比重52%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1][3] - 公司连续11年保持盈利 连续7年实施高分红政策 2025年度合计派息总额预计达9.5亿元 [2] 平台生态与客户数据 - 平台累计客户数超19,100家同比增长14.4% 资金合作方数量达181家增长31.2% [1] - 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88%同比增长28.3% 中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超97% 客户留存率超80% [1] - 通过AI Agent技术首次实现信息服务收入超40万元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3.9% [1] 业务结构转型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9.5%至1.94亿元 系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结果 [3] - 轻资产战略显著降低自有资金占用 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3] - 平台链接资金合作方达181家 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高达88% [3] 技术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接近2.7亿元 研发人员占比维持在30%高水平 [4] - 拥有88项国家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覆盖AI、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4] - AI智能客服、合同智能审核等应用推动人均处理业务量增长27% [4] 新兴产业布局 - 电商领域与抖音、SHEIN等6家头部平台合作 撮合资金规模突破28亿元增长近8倍 [5] - 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 落地首笔供应链创新业务 [5]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超1,900亿元 为业务拓展提供空间 [5] AI技术应用与算力资源 - 引入晶泰控股和交个朋友控股作为战略投资者 增强垂直领域AI技术实力 [6] - 接入无锡雪浪算力中心等三大平台 获得超1,000P智算资源支持 [6] - 平台科技服务费率平均约2% 预计未来从2.1%逐步提升至2.7% [5][6] 国际化战略进展 - 2025年7月将新加坡子公司确立为国际总部 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 [7] - 通过投资达达辛巴达参与东南亚、土耳其等海外市场供应链建设 [7] - 成功落地首笔国际资金周转撮合业务 [7] 创新业务布局 - 布局Web3.0和稳定币应用 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跨境支付成本压降至0.1% [7] - 经营现金流净额35.6亿元 平台合作资方总额突破385亿元 [7] - 创新支付工具可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提升亚太区中小微企业跨境贸易效率 [7] 行业发展趋势 - 供应链金融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大领域迎发展机遇 [8] - 行业面临核心企业信息化不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挑战 [8] - 通过AI、大数据技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服务 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率 [8]
盛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2亿元 同比增加28.66%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1:01
盛业2025年中期业绩 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为4 0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 1%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28 66% [1]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分 [1] 收入结构变化 - 收入下降主因深化轻资产战略 引导客户资金需求通过外部合作方满足 [1]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及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收益减少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显著增长 部分抵消收入下降影响 [1]
盛业(06069)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亿元 同比增加28.66%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3:11
业绩概览 - 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4 05亿元 同比减少7 1% [1] - 股东应占溢利2亿元 同比增加28 66% [1] - 每股基本盈利20分 [1] 收入结构分析 - 主要业务总收入和收益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市场 [1]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及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收益持续减少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显著增长 部分抵消了上述收入下降 [1] 战略调整 - 公司持续深化轻资产战略 [1] - 强化科技平台能力建设 [1] - 引导中小微企业客户供应链资金周转需求通过外部资金合作方满足 [1]
盛业(06069.HK)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22.6%至2.04亿元
格隆汇· 2025-08-14 2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 03亿元 同比增加22 9%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22 6%至人民币2 04亿元 [1]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约人民币2 106亿元 同比增长约37 0% 占总营收比重突破50 0% 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3] 平台化战略与AI应用 - 公司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持续推进AI Agent规模化 商业化应用 带动更多平台科技服务业务规模 [1] - 平台深度融合DeepSeek 通义千问 豆包等主流开源大模型 面向生态伙伴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 [2] - 首次实现AI信息服务收入超40 0万元 通过AI Agent协助客户获取订单 [2] 客户与业务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平台累计客户数量超19 100家 中小微客户数量占比超97% 客户留存率超80% 首贷户数量占比超30% [2] - 平台累计处理供应链资产规模约人民币2 780亿元 同比增长约28 7% [2] - 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约88 0% 同比增长约28 3% [3] 产业生态与合作伙伴 - 公司联营公司业绩提升 得益于双方股东大力支持和资源互补 [1] - 平台已与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累计链接资金合作方超180家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 0% [3] 技术赋能与效率提升 - 平台通过AI技术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30%融资成本 [2] - 在基建领域 平台自动化收集招采信息 提供投标文件生成辅助 竞争态势分析 报价策略建议等服务 提升投标效率和中标率 [2] - 盛易通云平台以AI Agent为枢纽 搭建产业端与资金端智能匹配桥梁 推动"轻资产"运营模式快速发展 [3]
盛业(0606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4 22: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除税后溢利同比增长22.9%至人民币203.0百万元[2] - 净利润202,959千元,同比增长22.9%[12] - 每股盈利20分,同比增长25.0%[12]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03.0百万元,同比增加22.9%[2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加22.6%至人民币203.5百万元[22] - 期内溢利为202,9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7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99,8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76] - 每股基本盈利为20分人民币,同比增长25.0%[76]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99,841千元,较2024年的155,322千元增长28.7%[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员工成本同比增加6.6%至人民币73,708千元[20] - 折旧及摊销同比增加27.0%至人民币19,057千元[20] - 其他经营支出同比增加26.1%至人民币30,393千元[20] - 经营支出总额同比增加13.8%至人民币123.2百万元[20] - 研发成本从2024年的人民币8,458千元增至2025年的8,980千元,增长6.2%[95] 业务线表现(平台科技服务)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10.6百万元,同比增长37.0%,占主营业务收入52.0%[2]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10,641千元,同比增长37.0%[12][14] - 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为210,6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平台科技服务总收入为2.1064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377亿人民币增长37%[89] 业务线表现(数字金融解决方案)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194,021千元,同比下降29.5%[12][15] - 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为194,0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7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为1.9402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7503亿人民币下降29.4%[90] 业务线表现(普惠撮合业务) - 平台普惠撮合业务规模占比约88.0%,同比增长28.3%[5] 业务线表现(电商资金撮合) - 电商资金撮合规模超28.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8倍[7] - 电商领域覆盖6家头部电商平台[7] 客户和合作伙伴数据 - 平台累计客户总数超过19,100家,同比增加14.4%,资金合作方由138家增加31.2%至181家[2] - 中小微客户数量占比超97%,客户留存率超80%,首贷户数量占比超30%[4] 供应链资产表现 - 平台累计处理供应链资产总额约人民币2,780亿元,同比增长28.7%[2] - 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时确认的收益同比减少94.1%至人民币0.4百万元[16]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同比减少44.6%至人民币3,166.4百万元[25] - 供应链资产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25笔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894笔,其中大额贷款(≥1,000万元)从173笔增至179笔,中等贷款(100万至1,000万元)从343笔增至543笔,小额贷款(<100万元)从4,609笔增至6,172笔[27] - 供应链资产实际利率区间从2024年的5.00%-15.50%调整为2025年的6.00%-15.50%,期限从7-25个月延长至7-26个月[28]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91,30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66,401千元,其中6个月内到期的资产占比从67.7%降至51.5%[29] - 供应链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同比下降44.6%,从2024年6月的65.7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的36.4百万元[3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供应链资产从2024年的人民币4,891,307千元降至2025年的3,166,401千元,降幅35.3%[100] - 2025年6月30日供应链资产逾期金额为人民币1,91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007千元下降78.7%[101] 借款和融资成本 - 借款总额同比下降19.3%至4,742.1百万元,日均借款余额下降22.4%至4,636.0百万元,融资成本因日均利率从6.2%降至5.3%而减少62.8百万元[31]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185,414千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24,433千元,降幅约32.9%[93] 现金和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12.8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15.6百万元增长38.2%[3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559.5百万元,同比增长人民币2,984.9百万元,增幅519.6%[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5.595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7456亿人民币大幅增长[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9415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987亿人民币显著增加[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7171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811亿人民币大幅上升[8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279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4105亿人民币略有下降[83] 税务相关 - 实际税率从2024年6月的27.3%降至2025年6月的25.1%,主要因适用15%优惠税率的附属公司税前溢利增加[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6月的62.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的68.0百万元[32] - 2025年企业所得税为人民币47,846千元,较2024年的65,801千元下降27.3%[94] 研发和技术投入 - 累计研发投入接近人民币2.7亿元,研发人员占比约30.0%[5] - 首次实现AI信息服务收入超40万元[2] - 数字鲸已储备60多台H800服务器,拥有超1,000P的智算算力[7] - 公司通过"盛易通云平台"整合AI电子签章、OCR、NLP等技术实现交易真实性验证[36]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资,聚焦数据、AI应用及算力领域以推动产业数智化[55] 风险管理和合规 - 风险管理部通过全天候舆情监控、发票状态查验及银行合作账户实现资金闭环管理[37] - 2025年上半年监管框架无重大变动影响公司业务[60] - 公司确认将遵守所有适用法规[61] 股息和股东回报 - 2025年度合计派息总额将接近9.5亿元[6] - 2025年特别股息为每股人民币59.6分,总额达人民币601,149千元,2024年无此项股息[96] - 应付股东股息从2024年的人民币346千元激增至2025年的601,489千元[103] 联营公司和投资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约人民币79.0百万元,同比增长94.1%[4]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加94.1%至人民币79.0百万元[18] - 2025年6月30日联营公司投资账面值为人民币15.25亿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13.52亿元同比增长12.8%[53] - 重大投资无锡国金占公司总资产的7.44%,2025年上半年分占联营公司业绩22,832千元,已收取股息12,422千元[53] - 目标公司名风控股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人民币47.4百万元,经调整净利润为45.6百万元(扣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损益1.7百万元)[51] - 根据业绩承诺,公司已支付收购名风控股的或有代价人民币250百万元(含超出部分50百万元)[52] 资产和负债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之公允价值收益为2,443千元人民币[77] - 物业及设备为247,28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7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为542,19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2,79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7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6,643,40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881,474千元人民币增长12.96%[7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关联方贷款为1,898,63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36,530千元人民币下降15.11%[7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应付贸易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16,36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65,813千元人民币增长225.53%[7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借款为2,660,74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16,219千元人民币下降2.04%[7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3,576,03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4,114,382千元人民币下降13.08%[7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从2024年的人民币810,210千元降至2025年的738,874千元,降幅8.8%[98] - 递延或然代价从2024年的人民币494,685千元降至2025年的98,843千元,降幅80%[99] 担保和借款 - 担保合约产生的负债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11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934千元人民币[104] - 第三方担保合约金额上限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98,69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38,666千元人民币[106] - 联营公司担保合约金额上限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27,110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025,489千元人民币[106] - 银行借款及已贴现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79,14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62,222千元人民币[106] - 委托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0,968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4,304千元人民币[106] - 其他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9,406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896千元人民币[106] - 一年以内到期的借款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16,219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23,730千元人民币[106] 资本和股份 - 公司发行配售新股份17,480,000股,每股11.99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209.2百万港元[108] - 公司已发行股份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8,407,000股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8,639,792股[108] - 公司股本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84,07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86,398港元[108] - 公司已发行股份至少25%由公众持有[68] 其他重要事项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1,900.0亿元[7] - 稳定币支付成本压低至0.1%[10] - 其他亏损录得人民币5.4百万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减少及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亏损增加[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544.3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盈利2715.3万人民币转为亏损[92] - 通过外汇衍生工具管理港元、美元及新加坡元计值的金融工具外汇风险[56] - 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除附注17披露外)[48] - 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任何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收购或出售[50]
浙商早知道-20250811
浙商证券· 2025-08-10 23:30
重要推荐 盛业(06069) - 报告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4%/26%/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3%/46%/33% [4] - 按2026年盈利给予25倍PE估值,目标价21.65港元,现价空间62.9%,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 催化剂包括公司业绩发布和新赛道拓展加快 [4] - 公司是供应链科技龙头,轻资产运作+新赛道拓展打开新的业务成长空间 [7] 百亚股份(00300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4111/5184/6486百万元,增长率26.33%/26.10%/25.11% [5]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69/521/716百万元,增长率28.20%/41.27%/37.43% [5] - 公司是加速全国扩张的区域卫生巾龙头,线上渠道格局拐点+线下渠道规模效应释放驱动业绩增长超预期 [5] - 催化剂包括中高端益生菌新品上市、抖音天猫高频数据修复、财报表现超预期 [5] 日久光电(00301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792/1001/1202百万元,增长率36%/26%/20% [9]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43/226/298百万元,增长率112%/58%/32% [9] - 公司是国内膜材料细分领域龙头,汽车天幕/汽车显示等领域放量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6] - 催化剂包括汽车天幕/汽车显示渗透率提升和公司业绩高增长 [9] 重要观点 宏观深度报告 - 预计2020年至今居民超额储蓄体量约4.25万亿,资本市场或将成为核心外溢方向 [10] - 在存款吸引力下行、资产荒尚未缓解、"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等驱动下,股市可能成为资金主要流向 [10] - 存款搬家将直接扩大股市资金池,提升交易活跃度与股价弹性 [10] A股策略周报 - 市场在中长线上依旧呈"系统性'慢'牛"格局,若有短线扰动引发可观回调可增配 [12] - 行业配置建议采取"1+1+X"均衡配置(大金融中银行、券商+科技成长),同时关注地产补涨可能性 [12] - 短期扰动因素包括上证综指日线MACD顶背离、美国对华关税暂停期限到期、市场成交量收敛 [12]
津恒盛业(天津)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9 08:46
公司成立信息 - 津恒盛业(天津)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华健,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天津世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持股99%,天津江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1%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双鑫工业园区管委会110号,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1] - 公司营业期限从2025年8月8日开始,无固定期限 [1] 股东结构 - 天津世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9% [1] - 天津江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 [1] 经营范围 - 主要业务包括园区管理服务、物业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工程管理服务等 [1] - 科技相关服务包括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咨询、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技术推广等 [1] - 其他服务包括市场营销策划、会议展览服务、信息咨询、品牌管理等 [1] - 许可项目为房地产开发经营,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技术推广服务 [1] - 登记机关为天津市津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1]
盛业(06069) - 有关自愿性公告之补充公告
2025-08-08 12:0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公告设立新加坡国际总部[3] - 设立总部旨在支持国际业务拓展,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拟将稳定币应用整合到现有服务及方案中[7] - 相关计划处初步研究阶段,仅特定场景测试[8] - 探索稳定币应用可提升效率、降成本、改善体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