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集安瑞科(03899)
icon
搜索文档
中集拿下超1.6亿美元大单 签订2+2艘全球最大氨燃料动力运输船建造合同
深圳商报· 2025-07-31 18:11
合同签署与技术突破 - 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与挪威Amon Gas签订2+2艘51000立方米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 两艘船合同总金额超1 6亿美元 [2] - 该船型为全球最大中型气体运输船 标志着中国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的新突破 [2] - 新船为全球首款采用氨燃料动力且容积超51000立方米的中型气体运输船 预计2028年交付 [2][3] 技术创新与行业领先 - 新船首次同步配置氨燃料主发动机与发电机组 较传统设计显著提升能效 [3] - 通过该项目 公司将全面掌握氨燃料动力系统的船舶匹配、安全控制、供气设计及调试流程 [3] - 技术积累为后续氨燃料加注船、氨动力大型气体运输船及配套设备研发奠定基础 巩固公司在绿色航运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3]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氨能协会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3月全球已订造130艘氨燃料船舶 另有225艘氨燃料预留船 [3] - 氨燃料正迈向大规模应用 凸显其作为航运脱碳关键路径的地位 [3] 战略布局与行业认可 - 此次订单彰显公司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国际船东高度认可 [3] - 水上清洁能源业务成为公司布局国际航运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战略的重要基石 [3] - 公司已构建绿色甲醇生产、港口加注等核心能力 持续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 [3]
香港中华煤气与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拓展绿色甲醇及氢能合作
格隆汇· 2025-07-31 08:28
战略合作核心 - 香港中华煤气与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发展绿色甲醇及氢能业务 推动香港绿色能源转型 [1] 绿色甲醇合作 - 双方将在绿色甲醇技术合作、工程服务、产业规范及碳交易合规等领域加强交流 [1] - 香港中华煤气是全国首间获ISCC EU及ISCC PLUS国际认证并大规模生产绿色甲醇的企业 [1] - 公司将通过完善的绿色甲醇供应链网络结合中集安瑞科在清洁能源及海运领域的业务布局 共同探索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1] - 双方将借助香港国际都市优势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实践 [1] 氢能项目合作 - 双方签署另一份合作协议 在香港拓展氢能项目开发及应用 [1] - 合作涵盖氢气提取、纯化、储存及利用等全面环节 [1] - 香港中华煤气在香港供应的燃气中约50%成分为氢气 并拥有覆盖全港超过3700公里的地下燃气管网 [1] - 双方将共同开发高效提氢与储存技术 扩大氢能在交通运输和充电桩等领域的应用 [1] 企业战略方向 - 香港中华煤气将继续投放资源发展洁净能源 利用自身优势及伙伴协作 [1] - 公司致力配合国家"3060"双碳目标及香港特区政府2050碳中和策略 [1] 签约仪式参与人员 - 绿色甲醇协议签署由煤气公司常务董事黄维义、营运总裁岑文辉及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裁杨晓虎见证 [4] - 具体签署由煤气公司绿色燃料及化工营运高级副总裁何建荣、中集安瑞科科技创新共享中心总经理李东及中集工程科技副总经理杨跃平完成 [4] - 氢能协议签署由煤气公司常务董事黄维义、营运总裁郑晓光及中集安瑞科执行董事兼总裁杨晓虎、总裁助理徐永生见证 [7] - 具体签署由煤气公司总经理江绍权及中集安瑞科氢能业务中心南方战略示范拓展总监洪呈忠完成 [7]
研判2025!中国车载储氢瓶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企业格局分析:车载储氢瓶销量下滑,市场格局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6 02:26
车载储氢瓶行业概述 - 车载储氢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储存氢气 [1] - 储氢瓶分为四类:I型(全金属)、II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III型(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IV型(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 [1] - III型和IV型因质量轻、储氢密度高成为车载主流,占比98%和2% [1][19] - 碳纤维是制造关键材料,占总成本60%,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性 [5] 行业发展背景 - 全球主要经济体将氢能上升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配套政策密集出台 [7] - 中国2022年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战略地位,累计出台支持政策80余项 [8] - 地方政策加速落地,如吉林2024年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给予资金补助 [11]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现状 - 2021-2023年产销量持续增长,但2024年因政策空窗期同比下滑12% [1][12] - 2025年1-5月产销仅1176辆/1122辆,同比降幅达25%/26.14% [13] - 商用车占比94.8%,其中货车为主力应用场景 [15] 储氢瓶市场现状 - 2024年出货量4.3万支,同比下降12% [17] - 国内以35MPa III型瓶为主导(98%),70MPa IV型瓶仅占2%,与国外技术路线差异显著 [19] - 行业集中度高,前三家企业市占率69%(2024年提升2个百分点) [21]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中材科技、奥扬绿能、国富氢能,市占率均超20% [23] - 第二梯队:中集安瑞科、科泰克等,市占率1%-10% [23] - 新进入者增加,市场格局将向分散化演变 [21] 未来趋势 - 压力等级向70MPa升级,2030年或形成35MPa与70MPa并存格局 [25] - IV型瓶因轻量化、高储氢密度优势将加速替代,国内企业已完成研发并进入认证阶段 [25] - 标准体系将持续完善以推动商业化进程 [25]
中集集团:中集安瑞科目标到2027年实现总产能达100万吨LNG与20万吨氢气
快讯· 2025-07-22 00:54
中集安瑞科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目标到2027年实现总产能达100万吨LNG与20万吨氢气 [1] - 首个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鞍集(营口)项目已于2024年9月投产并在首年实现盈利 [1] - 业务模式已成功复制至凌钢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单机调试)和首钢水钢项目(预计2026年初投产) [1] 项目进展与合作策略 - 鞍集(营口)项目作为示范项目验证了焦炉气制氢联产LNG技术的商业可行性 [1] - 公司正与大型钢企深化合作,包括凌钢、首钢水钢等,以加速产能布局 [1] - 未来将继续拓展类似合作模式以达成2027年产能目标 [1] 技术路线与行业应用 - 焦炉气制氢联产LNG技术成为公司核心业务方向,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 [1] - 该模式通过整合钢铁行业副产品(焦炉气)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1] - 氢气与LNG双线产能扩张反映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 [1]
跨越储运“最后一公里” 氢能产业蓄势腾飞
证券日报· 2025-07-21 16:29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吉林松原建设中,计划2024年9-10月投产 [1] - 全球最大规模绿氢制绿色甲醇项目在内蒙古兴安盟持续推进 [1] - 氢能兼具能源载体与工业原料双重属性,正成为传统能源转型的关键 [1] - 多家A股上市公司从技术创新、产业协同角度布局氢能产业 [1] 政策支持与资本动向 - 国家能源局2024年6月启动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工作,推进全链条发展 [2] - 福建发布2025-2035年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长期规划 [2] - 武汉发布2025-2027年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2] - 中集安瑞科与江苏中纯氢能签署战略协议,推动绿氢制备与应用示范项目 [3] - 京城机电旗下天海氢能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引入投资者 [3] - 中国石化资本2024年6月和7月两次投资海德氢能 [3] 制氢技术与产能发展 - 2024年全国新建35个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新增年产能4.8万吨,同比增长62% [4] - 电解水制氢技术包括碱性、PEM、AEM和SOEC等多种路线并行发展 [4] - 隆基氢能研发团队超100人,年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占营收20%,拥有177件专利 [4] - PEM制氢技术适用于离网制氢、制氢-加氢一体化等特定场景 [4] 储运与商业化挑战 - 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内蒙古段获批 [5][6] - 液氢槽车运输成本8-10元/公斤,管道运输可大幅降低成本 [7] - 绿氢项目投资规模大,下游消纳不足,项目内部收益率普遍较低 [7] - 行业需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基础设施等方面协同突破 [7] 行业发展建议 - 上下游企业应针对特定用氢场景联动落地项目 [7] - 需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和技术创新协同推动产业化落地 [7]
指数暴涨超100%!8.5万亿赛道,迎多重利好!
券商中国· 2025-07-10 06:28
氢能板块市场表现 - A股氢能概念股突然大涨,美锦能源、京城股份、厚普股份一度涨停,卓越新能、亿华通、致远新能、昇辉科技、华电科工等快速跟涨 [1] - 港股京城机电股份大涨超11%,中国能源等跟涨 [1] - 美股氢能板块狂飙18%,是美股市场涨幅第一的板块,4月底以来氢能指数涨幅已超100% [1] - 美股龙头普拉格暴涨超25%,5月中旬以来涨幅超150% [1] 美股氢能板块暴涨原因 - 美国提议扩大以天然气为基础的航空燃料种类,包括合成煤油燃料和"零排放燃料" [2] - 美国参议院将45V清洁氢气生产税收抵免延长至2027年底,比原版本延长两年 [2] - 7月1日普拉格暴涨28.45%,创三个月新高 [2] A股氢能板块受美股映射 - A股氢能板块受美股刺激大涨,厚普股份一度20%涨停,美锦能源、京城股份等一度涨停 [3] - 截至目前氢能板块市值接近8.5万亿元 [3] 国内氢能产业政策利好 - 中集安瑞科与江苏中纯氢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绿氢制备、储运及终端应用示范项目 [4] - 武汉市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加快氢能装备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4] - 福建、河北、湖南等省近期发布氢能产业规划或试点工作通知 [4] - 高层在山西考察时强调配套发展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5] - 内蒙古氢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8.02亿元 [5] 行业展望 - 2025年是"十四五"氢能政策收官之年,绿氢示范项目招标活跃 [6] - 下半年行业有望迎来政策进一步催化,加速商业化进程和项目落地 [6] - 今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收官之年,业内期待衔接政策 [6]
中集安瑞科申请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耗气量预测方法专利,实现对不同工况下的耗气量的准确预测
金融界· 2025-07-10 01:53
专利技术 - 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联合申请"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耗气量预测方法"专利,公开号CN120278002A,属于油气流动安全保障技术领域 [1] - 专利技术通过采集水合物抑制剂组分、温度压力数据构建样本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耗气量预测,可建立多因素复杂映射关系,提升不同工况下的预测精度 [1] - 该技术能为油气输送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决策支持,涉及复配型水合物抑制剂实验数据建模 [1] 公司背景 - 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1亿人民币,主营建筑装饰装修业,对外投资2家企业,持有111项专利,参与招投标262次 [2]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成立于1980年,注册资本53.9亿人民币,主营金属制品业,对外投资23家企业,持有4903项专利,参与招投标54次 [2] - 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8000万美元,主营科技推广服务业,对外投资25家企业,持有941项专利,参与招投标1次 [2] 知识产权布局 - 三家公司合计持有专利5955项(4903+941+111),其中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专利储备占比达82% [2] - 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商标信息3条,行政许可16个,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商标155条,行政许可25个 [2]
中集安瑞科与江苏中纯氢能达成战略合作 首个共建绿氢项目即将落地新疆
快讯· 2025-07-09 09:40
氢能业务战略合作 - 中集安瑞科旗下能源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与江苏中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氢能业务战略合作协议 [1] - 双方将共同推动绿氢制备、储运及终端应用示范项目的落地 [1] - 合作重点包括共同开发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绿电绿氢)项目 [1] 项目规划 - 新疆共建绿氢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落地 [1] - 内蒙古项目正在有序筹备中 [1] 技术合作 - 双方就采用液驱氢能压缩机在绿氢以及氢交通领域的优势达成一致 [1]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与中集安瑞科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09:47
香港绿色船用燃料生态圈合作 -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与中集安瑞科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绿色船用燃料领域业务,建立沟通合作机制 [1] - 合作内容包括稳定绿色船用燃料供应、建立交易市场、促进相关业务发展等全方位合作 [1] - 根据《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香港计划到2030年实现每年为远洋船舶提供超过60次加注服务,年供应绿色船用燃料超过20万吨 [1] - 香港力争2026年注册船舶碳排放量较2019年减少11%,2050年前后实现国际航运净零排放 [1] 中集安瑞科业务布局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关键装备、核心工艺、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是全球市占率领先的海洋LNG运输加注船制造商 [2] - 已在广东湛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首座绿色甲醇工厂,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投产 [2] - 首期年产能5万吨绿色甲醇,计划2027年达到25万吨总产能 [2] 绿色船用燃料发展计划 - 香港将紧随国际海事组织全球净零排放愿景 [1] - 中集安瑞科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绿色甲醇加注、交易、金融结算等多业务场景 [1] - 香港作为主要国际航运中心,正在大力推动船用燃料绿色变革 [1]
【WGC2025】中集安瑞科鞠晓锋:天然气行业将从“资源规模竞争”转向“低碳服务能力竞争”
新华财经· 2025-05-12 08:04
行业趋势 - 全球能源格局深度重构,能源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成为行业热点词和高频词 [1] - 天然气行业三大核心趋势:区域化贸易深化、脱碳能力成为新护城河、需求分化加剧 [1] - 行业从"资源规模竞争"转向"低碳服务能力竞争",市场集中度可能向兼具灵活供应与脱碳技术的行业巨头倾斜 [1] 国内市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的成立加速"全国一张网"落地,推动"X+1+X"市场格局深化,上下游竞争活力逐步释放 [1] - 天然气进口多元化与国产气增储上产并重,供应链韧性稳步提升 [1] - 低碳融合提速,掺氢试点、生物天然气等探索增多,天然气与新能源协同定位逐渐清晰 [1] 公司战略 - 公司全面打造依托"关键装备+核心工艺+综合服务"的数智化一体产业互动增值业态,致力于成为科技型低碳智慧新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2] - 公司重点关注"废气为宝"和"节能减碳"领域,与鞍钢集团、首钢集团等合作开发焦炉尾气制液化天然气联产氢气项目,打造"H2+LNG"应用生态圈 [4] - 公司利用智能互联数字化平台,结合数智技术,打造资源+储运+应用的"端到端"绿色产业生态,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 [4] 新能源融合 - 公司参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和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为华电、金风科技等企业交付储氢及关联设备 [5] - 新能源与传统燃气的协同发展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高效储能技术在此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5] - 公司推动天然气基础设施升级为综合能源载体,促进天然气成为"低碳协同网络"的枢纽 [6] 行业活动 - 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将于5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赋能可持续未来",议题覆盖全球能源格局、能源转型、数字化与科技创新等行业热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