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集安瑞科(03899)
icon
搜索文档
中集安瑞科公布中期业绩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智通财经· 2025-08-26 10: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益达126.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 [1]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 [1] - 每股基本盈利0.278元人民币 [1] 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14.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4.5% [1] - 清洁能源及液态食品分部毛利率改善推动整体增长 [1] - 化工及环境分部毛利率下跌被其他分部抵消 [1]
中集安瑞科(03899.HK)中期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格隆汇· 2025-08-26 10:30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126.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9% [1]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1] - 每股基本盈利0.278元 [1]
中集安瑞科(03899.HK):王小岩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格隆汇· 2025-08-26 10:25
公司治理变动 - 于玉群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职务 自2025年8月26日起生效 [1] - 王小岩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自2025年8月26日起生效 [1] - 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组成发生变更 涉及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调整 [1]
中集安瑞科(03899)公布中期业绩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中期收益达126.14亿元,同比增长9.9% [1]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62亿元,同比增长15.6% [1] - 每股基本盈利0.278元 [1] 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由2024年同期14.3%提升至14.5% [1] - 清洁能源及液态食品分部毛利率改善推动整体增长 [1] - 化工及环境分部毛利率下降被其他分部抵消 [1]
中集安瑞科(03899):王小岩已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17
公司治理变动 - 于玉群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自2025年8月26日起生效 [1] - 王小岩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自2025年8月26日起生效 [1]
中集安瑞科(0389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0:17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同比增长9.9%至126.14亿元人民币[3] - 净溢利同比增长15.3%至5.81亿元人民币[3] - 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5.6%至5.62亿元人民币[3]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5.4%至0.278元人民币[3]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6.2%至7.46亿元人民币[5] - 2025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人民币5.62132亿元,非控制权益占人民币1891万元,合计人民币5.81042亿元[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6.1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4.80亿元人民币增长9.9%[25] - 公司整体经调整经营溢利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29] - 综合收益同比增长9.9%至126.1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14.80亿元人民币[30] - 综合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10.0%至7.1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51亿元人民币[30]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5.4%至0.278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241元人民币[40] - 净溢利同比增长15.3%至5.81亿元人民币,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15.6%至5.62亿元人民币[4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7.0%至3.0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31亿元人民币[33]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7.0%至4468.1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4806.6万元人民币[32] - 即期所得税同比大幅增长79.2%至2.1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22亿元人民币[35] - 应收账款减值拨备净额同比增长61.3%至4050.7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512.1万元人民币[34] - 存货成本同比下降0.5%至68.4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8.73亿元人民币[33] - 员工总成本达人民币14.340亿元,同比增长5.4%(2024年同期:13.600亿元)[69] 清洁能源分部表现 - 清洁能源分部收益9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是公司最大且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29] - 清洁能源分部经调整经营溢利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9] - 清洁能源分部资产187.7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65.5%,是公司最主要的资产配置领域[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9.9%至126.14亿元人民币,其中清洁能源分部收益增长22.2%至96.26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收益76.3%[47][48][50] - 氢能业务收益减少23.5%至3.41亿元人民币,新签订单4.37亿元[50][52] - 氢能储运业务新签金额达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346%[80] 化工环境分部表现 - 化工环境分部收益1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表现相对疲弱[29] - 化工环境分部收益同比下降14.3%至11.11亿元人民币[47][51] - 化工环境分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94] - 化工环境分部开发撬装型系列罐箱产品及新一代制冷机组罐箱产品[105] - 化工环境分部成功开发高集成小型智能压力监测产品用于罐箱及蒸汽管[105] 液态食品分部表现 - 液态食品分部收益18.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出现显著下滑[29] - 液态食品分部收益下降18.6%至18.77亿元人民币[47][51] - 液態食品分部中集安瑞醇科技完成股票定向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約人民幣1.1億元[110] - 液態食品分部在巴西、蘇格蘭、中國承建多個啤酒、飲料果汁及麥芽威士忌工廠項目[109] - 液態食品分部投資的墨西哥新工廠全面投入運營並取得首個大型儲罐項目[110] - 液態食品分部持續拓展生物發酵市場專業能力[108] - 液態食品分部受惠於國內啤酒、果汁、威士忌及國際烈酒行業強勁需求[108] 工程和销售业务表现 - 工程项目合约收益47.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显示工程业务增长强劲[25] - 销售货品收益78.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基本保持稳定[25] 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 毛利同比增长11.4%至18.23亿元人民币[5] - 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4.3%提升至14.5%,清洁能源和液态食品分部毛利率改善[47][53][55] - 实际税率从22.6%下降至18.8%,主要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贡献增加[56]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增长7.1%至77.80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7.803亿元,较2024年底的72.643亿元增长7.1%[57] - 净现金结余为人民币48.247亿元,较2024年底的42.784亿元增长12.8%[59] - 利息覆盖率达19.0倍,较2024年同期的15.0倍提升26.7%[60]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0.47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2.4%(2024年同期:61.681亿元)[6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49.916亿元,同比转正(2024年同期:流出13.997亿元)[60]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较期初增长4.2%至306.15亿元人民币[10] - 总资产同比增长4.2%至306.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293.82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30] - 总负债同比增长6.6%至173.5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162.77亿元人民币有所上升[31] - 总资产增长4.2%至人民币306.150亿元(2024年底:293.816亿元)[62] - 总负债增长6.6%至人民币173.501亿元(2024年底:162.766亿元)[62] - 可呈报分部总资产286.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5.6%[29] - 合约负债较期初下降5.2%至43.75亿元人民币[12]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较期初增长13.2%至61.48亿元人民币[12]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61.48亿元人民币,其中三个月内到期的占比85%[44] - 未到期采购履约保函大幅增加62.4%至人民币80.308亿元(2024年底:49.450亿元)[63] 订单和项目 - 新签订单总额107.36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分部占比83.5%达89.65亿元[52] - 在手订单总额291.81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分部占比86.4%达252.04亿元[52] - 公司于2025年新签2+1艘20000立方米LNG运输加注船订单[75] - 公司2025年新签7艘新造船造船及船用燃料罐业务全年新签订单金额有望达人民币80亿元[76] - 公司LNG及甲醇动力包新签订单金额超人民币5.0亿元,同比增长超22倍[77] - 公司焦炉气综合利用领域凌钢项目总投资额约人民币8.88亿元建造周期10个月[73] - 公司首个年产5万吨生物质制绿色甲醇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73] 股权和权益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人民币1326.49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10.5038亿元增长约1.2%[19]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6.3367亿元,其中汇兑差额收益人民币5262.6万元[18] - 公司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人民币5.65768亿元[18] - 非控制者权益出资人民币1.13809亿元,其中非控制权益部分为人民币7468.4万元[18] - 以股权为基础的报酬支出人民币3286.2万元[18] - 专项储备–安全生产基金增加人民币979.4万元[18] - 公司于2025年1月1日保留溢利为人民币67.19103亿元,至2025年6月30日变为人民币67.10836亿元[18][19] - 汇兑储备从2025年1月1日的人民币-5.93095亿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40469亿元[18][19] - 非控制权益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6.35059亿元,较2025年1月1日的人民币16.05964亿元增长约1.8%[18][19]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逾期金额达73.0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70.19亿元),其中逾期超过三个月但少于十二个月的金额为22.58亿元[42] 员工情况 - 员工总数增至12,000人,同比增长9.1%(2024年同期:11,000人)[69]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中国2025年上半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2120亿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72] - 中国2025年上半年LNG进口量3011万吨同比下滑20.6%[72] - 全球2025年上半年替代燃料船舶订单总吨位同比增长78%[7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球在役LNG加注船27艘在建订单达34艘[75] - 燃料电池汽车6月销量599辆,同比增长54.4%,环比增长395%[78] - 燃料电池汽车1-6月累计销量1967辆,同比下降22%[78] - 五大示范城市群累计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约人民币51.1亿元,占四年期最高补贴的54.6%[78] - 壳牌预测LNG在全球天然气需求中的市场份额将从2024年的14%升至2050年的25%[82] - IEA预测2025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速约1.3%,2026年亚洲需求增长超4%[83] - IMO新规将覆盖全球海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针对5000吨以上大型船舶[84] - 全球LNG贸易量预计2030年达6.6亿吨,较2023年增长62%[85] - 2025年1-4月全国氢能项目完成备案165个,总投资额约649亿元人民币[87] - 全球化工行业正经历数十年来最为严峻的低谷期[94] - 欧洲化工行业面临居高不下的能源成本构成结构性挑战[94]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接近1100亿元人民币[98]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3%[98] - 全球啤酒市场2025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5%[112] - 全球烈酒市场2025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0.14%[11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完成欧洲首个LPG大型覆土罐项目(4台4,500立方米罐体)施工[91] - 推出国内最大容积51.51立方米无水氨半挂车[91] - 交付全球最大二氧化碳储能电站项目(华电木垒)首批储能装备[91] - 完成国家液氢关键设备研发项目专家验收,支撑国内首条商用液氢全产业链示范项目[92] - 全国首台30MPa氢气运输管束车成功投运[92] - 参与编制三项氢能团体标准(T/CAS 1026–2025、T/CITS 398–2025、车载液氢气瓶技术规范)[92] - 配备自研FGSS系统的双燃料集装箱船首制船下水,采用三联罐设计节省舱容空间[92] - 液氢车载瓶完成性能试验,核心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92] - 公司衍生医疗设备部件业务,基于罐式集装箱制造能力[93] - 能源管理通过精益改善大幅降低喷粉过程能耗并减少酸液用量与废水排放[106] - 自动化焊接应用实现不锈钢罐箱防波板机器人自动焊批量应用[106] - 自动化成型实现多种形状金属材料自动成型极大提高生产效率[106] - 新机械蒸汽再压缩解决方案Briggs Thermodrive可节省蒸馏过程90%以上能源[115] 海外业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海外高端低温装备销售收入增长超9倍新签订单大幅增长131%[74] - 墨西哥新厂已全面投入运营巩固地区竞争优势[114] - 公司积极拓展高增长新兴市场包括生物发酵制药及非酒精饮料[113][114] - 公司持续提升罐箱市场渗透率并拓展新兴市场[99] 运营效率和数字化转型 - 公司加速推进产线智能化与产品智能数字化深度变革[101] - 公司着力构建数据智能决策中枢运用AI算法进行分析挖掘[101] - 公司持续优化罐箱后市场服务布局整合清洗维修检测仓储等多元服务资源[102] - 公司推进SAP系统整合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114] - 公司试点啤酒厂持续优化酿造解决方案[116] - 公司与多所大学及技术机构合作促进知识交流与技术创新[116]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 - 公司致力于实现2030年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转型项目[114]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可持续发展与效率提升技术[115] 高端医疗业务表现 - 公司高端医疗核磁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态势[95]
中集安瑞科(03899) - 董事会成员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26 10:15
公司信息 - 中集安瑞科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3899[1][2] 董事会安排 - 2025年8月26日起董事会成员及角色职能明确安排[3] - 多位董事在各委员会任职,如杨晓虎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3]
中集安瑞科(03899) - 非执行董事变更;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变更
2025-08-26 10:13
人事变动 - 于玉群自2025年8月2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等[3] - 王小岩自2025年8月26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等[6] 新董事信息 - 王小岩52岁,有逾20年管理经验[6] - 任期至2028年8月25日,袍金180,000港元[7] 董事会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6日,董事会成员包括高翔等[10]
中集安瑞科(03899)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6 01:30
业绩总结 -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的清洁能源收入同比增长22.2%,从78.76亿人民币增加至96.26亿人民币[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6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0] - 每股基本收益增加至0.278人民币,净资产值每股增加至6.540人民币,同比增长8.8%[12][15] - 清洁能源报告的调整后营业利润为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9.5%[31] - 新签订单总额为89.7亿人民币,其中清洁能源新签订单为89.7亿人民币[40] 用户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清洁能源的订单积压为2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43] - 2025年上半年,液体食品新签订单达到6.9亿人民币,环比增长62%[40] - 新签船舶建造订单金额为人民币23.4亿元,较上季度增长37%[73] - 船舶建造和海洋燃料罐的积压订单总额达到人民币169.7亿元[69] 未来展望 - 预计到2027年,氢气年产能将达到20,000吨,LNG年产能将达到147,000吨[80] - 2025年7月,安吉项目预计投入生产,年产氢气20,000吨和LNG147,000吨[77] - 全球天然气消费预计在2025年增长约1.3%,2026年将达到创纪录的高点[112] - 预计2026年中国LNG进口将激增约25%(相当于23亿立方米)[11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氢气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和应用方面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107] - CIMC Safeway在罐式集装箱领域继续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135]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订单环比改善,积极开发高端医疗MRI设备作为第二增长引擎[135] - CIMC Safeway的粉末涂料生产线累计交付32,000台,显著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13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新签储存端合同金额达到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346%[109] - 2025年全球罐式集装箱市场将增长3-4%[147] - 2025年全球罐式集装箱船队达到882,023个单位,同比增长3.96%[147] 负面信息 - CIMC Enric Holdings Limited在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未提供具体的财务数据和百分比[180] - 公司声明对本次演示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180] - 本次演示内容为公司严格保密的财务信息,未经授权不得传播或复制[181]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现金转换周期优化至25天,同比减少11天,存货周转天数优化至58天[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56.7%,负债总额为173.5亿人民币[20] - 公司成功交付9艘船舶,包括中国首艘14,000吨LNG罐换船清洁能源河海直干散货船[75] - 90%以上的标准罐式集装箱可回收,几乎100%的气体罐式集装箱和非绝缘罐式集装箱可回收[146] - 通过“能源管理平台+数字双胞胎系统”,显著提升环境管理效率[146] - CIMC Safeway被授予2024年度“国家绿色工厂”和“国家智能制造工厂”荣誉[135]
中集安瑞科:中集醇科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约1.22亿元 同比增加1.4%
智通财经· 2025-08-22 12:0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8.82亿元 同比减少17.3% [1]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增长1.4% [1] - 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1] 业务主体 - 业绩主体为附属公司中集醇科 [1] - 报告期为2025年上半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