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03660)

搜索文档
奇富科技(03660)2025年Q1财报:信贷智能体落地 AI重构金融价值链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23:4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保持高质量增长态势[1] - 平台新增授信用户同比增长6%,撮合放款量同比增长15 8%[1] - 公司连接163家金融机构,为超过5800万授信用户提供数字化信贷服务[1] AI+金融战略实施 - 公司全面推进"AI+金融"战略,打造行业首个赋能信贷核心业务的智能体[1] - 信贷智能体覆盖数据分析、运营、合规、风险策略、财务对账等核心智能模块[2] - AI决策智能模块将跨部门协作数周的分析流程压缩至实时响应[2] - AI营销智能模块提升新增授信用户到新增借款用户的转化率同比提升33%[2] - AI合规智能模块将监管文件解读人工耗时从每份40小时降低至2小时,政策适配准确率从68%提升至99 2%[2] 风控技术升级 - 基于Deepseek对历史决策日志进行强化学习训练,实现AUC提升至0 64[3] - 用户挖掘智能体对用户特征进行一致性校验,准确率达到95%以上[3] 金融科技业务拓展 - 奇富数科新签约3家中大型城商行,金融科技赋能业务规模同比飙升约144%[4] - FocusPRO2 0平台支持的"三段式"小微经营贷产品风险控制表现远超预期[4] - 公司与广东华兴银行签署"AI+金融战略合作协议",聚焦营销获客、风控审批等关键领域[4] 社会责任履行 - 公司推出"奇富帮扶计划"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专项免息贷款服务[6] - 联合工信部对口支援江西省龙南市,通过公益免息金融服务助力当地脐橙产业发展[6] - 公司成为2025年央视财经新媒体金融科技服务合作伙伴[6] 管理层观点 - AI技术是科技金融代际跨越的核心支撑,信贷智能体是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引擎[7] - 信贷智能体将助力传统银行向智能银行跃迁,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商业化效率[7]
QFIN(QFIN)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5-19 23:07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用户达到5840万[13] - 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促成量为88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8%[13] - 2025年第一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19.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7%[13]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为4,691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4,482百万人民币增长了4.7%[65] - 2025年第一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1,926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1,972百万人民币有所下降[64]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借款人达到3550万[27]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提款金额为8600人民币,合同加权平均期限为10.2个月[22] - 2025年第一季度,重复借款人的贷款量贡献达到95.1%[22] 财务指标 - 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余额为1403亿人民币,占平台服务贡献的58.1%[59] - 2025年第一季度用户获取成本为384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312百万人民币增加了23.1%[66]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占贷款促成总额的比例为0.80%[66] - 2025年第一季度一般和行政费用占贷款促成总额的比例为0.22%[66] - 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促成、发起和服务费用占贷款促成总额的比例为0.67%[66] 逾期和回收率 - 2025年第一季度的D1逾期率为6.8%,较2024年第四季度的6.4%有所上升[68] - 2025年第一季度30天回收率为84.0%[68] 股东回报 - 公司累计回购价值为9.05亿美元,股本减少21%[15] - 2024年每股分红为1.30美元,较2021年的0.54美元增长了141%[17]
奇富科技(03660)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19 22:30
平台连接数据及用户数据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台累计连接163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2.682亿名潜在信贷需求消费者,较上年增长11.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获批授信额度用户为5840万人,较2024年同期增长11.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成功提款借款人(含重复借款人)为3550万人,较2024年同期增长13.8%[5] 贷款业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起24401374笔贷款[5]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达8888.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5.8%,较上季度减少1.1%[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贷余额总额为14027.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5%,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2.4%[5]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金融机构发起贷款加权平均合约期限约为10.17个月,2024年同期为10.10个月[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台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90天+逾期率为2.02%[5] - 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复贷量为95.1%[5] 财务关键指标数据(净收入)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69.07亿元(6.464亿美元),上季度为448.23亿元[1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总额4690.7百万元(646.4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4153.2百万元,上季度为4482.3百万元[1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6.9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41.53亿元人民币增长12.94%[45] 财务关键指标数据(营收、利润等综合)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46.9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9.3亿元,成功发行6.9亿美元可转换票据[11] - 2025年第一季度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3110.9百万元(428.7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3016.3百万元,上季度为2889.5百万元[13]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2716.0百万元(374.3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2789.1百万元,上季度为2591.9百万元[1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收益1974.7百万元(272.1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1364.1百万元,上季度为1890.3百万元[18] - 2025年第一季度非公认可会计准则经营收益2104.3百万元(290.0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1408.7百万元,上季度为1950.0百万元[18] - 经营利润率为42.1%,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4.9%[19] - 所得税开支前收益为人民币22.202亿元(3.06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5.262亿元,上季度为人民币19.327亿元[19] - 净利润为人民币17.966亿元(2.476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1.601亿元,上季度为人民币19.127亿元[19] - 每股全面摊薄美国存托股净收益为人民币12.62元(1.74美元)[21] - 净利润率为38.3%,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41.1%[20] - 公司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18.002亿元(2.481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1.643亿元,上季度为人民币19.166亿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7.9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1.60亿元人民币增长54.91%[4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8.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1.64亿元人民币增长54.64%[45]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普通股净收益为6.41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3.73元人民币增长71.85%[46] - 2025年第一季度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38.3%,较2024年的27.9%增长10.4个百分点[51] - 2025年第一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41.1%,较2024年的29.0%增长12.1个百分点[51] - 2025年第一季度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2.1%,较2024年的32.8%增长9.3个百分点[51] 贷款撮合及服务 - 重资本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贷款撮合及服务 - 重资本为429.8百万元(59.2百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243.8百万元,上季度为363.0百万元[13] 逾期及回收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首日逾期率为5.0%,30天回收率为88.1%[11] 新增授信用户渠道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新增授信用户中近半数来自嵌入式金融合作夥伴,该渠道放款量大幅增长[11] 轻资产模式等在贷余额占比数据 - 截至季度末,轻资产模式、智信和全面技术解决方案的在贷余额占比达约56%[11] 股份回购计划数据 - 2025年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自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不超4.5亿美元美国存托股或A类普通股,截至2025年5月19日已回购约440万股,金额约1.78亿美元[28] - 2025年3月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用发售可转换优先票据所得款项净额回购股份,已发售本金总额6.9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定价时回购约510万股,价值约2.27亿美元,预计用剩余约4.5亿美元继续回购[29] 第二季度业绩预计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16.5亿 - 17.5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7.5亿 - 18.5亿元,同比增长24% - 31%[30] 已发行在外普通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发行在外普通股为2.68930496亿股[23] 资产负债权益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55627168千元人民币(7665629千美元)[4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2780568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50412741千元人民币(6947061千美元)[43]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352050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5214427千元人民币(718568千美元)[43]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23886399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32511226千元人民币(4480165千美元)[4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7472209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16377238千元人民币(2256843千美元)[4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414190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16133988千元人民币(2223322千美元)[44]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人民币,2025年3月31日为23115942千元人民币(3185464千美元)[44] 财务指标评估及决策依据数据 - 公司使用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收益等指标评估经营业绩及进行财务和营运决策[39] 前瞻性陈述风险数据 - 公告中的前瞻性陈述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业绩可能与陈述内容有重大差异[41] 现金流量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8.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9.58亿元人民币增长43.27%[48]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4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31.38亿元人民币增长3.25%[48] - 2025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4.4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7.75亿元人民币增长206.98%[48] 汇率换算数据 - 2025年3月31日人民币按7.2567元兑1.00美元的汇率换算为美元[40]
QFIN or SYM: Which Is the Better Value Stock Right Now?
ZACKS· 2025-05-16 16:40
行业分析 - 科技服务行业投资者可关注Qifu Technology Inc (QFIN)和Symbotic Inc (SYM)两只股票的价值投资机会 [1] - 价值投资策略建议结合Zacks Rank评级与价值风格评分系统筛选标的 [2] 公司评级 - QFIN当前Zacks Rank评级为1(强力买入) SYM评级为5(强力卖出) 反映QFIN盈利预测修正趋势更优 [3] - QFIN价值风格评分为A级 SYM为F级 显示前者估值更具吸引力 [6] 估值指标对比 - QFIN远期市盈率6.38倍 SYM高达133.59倍 [5] - QFIN PEG比率0.57(考虑盈利增长率) SYM为4.45 [5] - QFIN市净率2.1倍 SYM达37.63倍 [6] 投资建议 - 综合盈利预测改善与估值指标 QFIN当前展现出更显著的价值投资优势 [7]
QFIN Stock Skyrockets 129% in a Year: Is It Still Worth Buying?
ZACKS· 2025-05-14 14:45
股价表现 - Qifu Technology股票过去一年飙升129%,远超行业36.8%和Zacks S&P 500指数11.4%的涨幅[1] - 过去六个月股价上涨52.4%,超过行业7.3%的涨幅,而竞争对手N-able和NV5 Global分别下跌22.3%和11.3%[4] - 当前股价46.05美元,较52周高点48.94美元下跌6.3%,但仍高于50日移动平均线显示看涨情绪[4] 竞争优势 - 公司30天收款率改善且D1逾期率下降21个基点,81%借款人来自三四线城市[7] - 贷款组合集中在信用卡、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领域,与政府通过银行合作推动消费贷款的政策方向一致[7] - AI技术应用使获客效率提升25.1%,信贷用户平均成本降低10%,自动化广告投放的投资回报增长9%[8][9] 财务状况 - 2024年第四季度现金储备达14亿美元,流动债务1.88亿美元,流动比率2.45远超行业平均1.76[10][11] - 净资产收益率27.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5%,流动比率同比提升22.5%[11][13] - 远期市盈率6.4倍显著低于行业24.2倍,EV/EBITDA比率5.3倍远低于行业30倍[15] 增长前景 - 中国3月推出促进消费政策,重点提高收入和减轻负担[6] - 2025年收入预期24亿美元(增长2.2%),2026年预期27亿美元(增长12.4%)[16] - 2025年每股收益预期6.93美元(增长22.4%),2026年预期7.77美元(增长12%)[16] 投资建议 - 公司基本面强劲且估值具有吸引力,适合长期投资组合[17][18] - 当前获得Zacks Rank 1(强力买入)评级[18]
Qifu Technology to Hold Annual General Meeting on June 30,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5-13 10:0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6月3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更改英文名称、采用修订章程、重新任命审计师和重新选举董事等事项 [1] 分组1:股东大会相关信息 - 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上午10点(北京时间) [1] - 召开地点为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217号陆家嘴金融广场13楼 [1] - 审议事项包括更改公司英文名称、采用修订章程、重新任命审计师、重新选举董事 [1] 分组2:股权登记相关信息 - 公司A类普通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香港时间收盘时 [2] - 美国存托股份持有人若要行使投票权,需在2025年5月27日纽约时间收盘时按要求给出投票指示 [3] 分组3:公司信息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赋能信贷科技平台 [1][5] - 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和数据分析能力提供技术服务,助力贷款全生命周期 [5] - 公司致力于通过信贷科技服务让信贷服务更易获取和个性化 [5] 分组4:其他信息 - 股东大会通知可在公司网站https://ir.qifu.tech查看 [4] - 更多信息可访问公司网站https://ir.qifu.tech [6] - 如需联系公司可发邮件至ir@360shuke.com [9]
研判2025!中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未来前景:市场需求增加,推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9 01:26
行业概述 -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高速发展的细分领域,受益于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技术革新双重驱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3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2.71% [1][18] - 行业可细分为金融信息终端类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三类,服务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但相比国际市场成熟度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3] - 行业已形成从数据采集、处理到智能化信息加工整合的完整产业链,未来市场容量将随居民财富增长和金融信息需求增加持续扩展 [1][18] 发展历程 - 2005年以前为萌芽期,传统金融机构将业务互联网化,出现网上转账、证券开户等业务 [5] - 2005-2012年为起步阶段,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业务形态相继出现,移动支付拓展至生活服务领域 [6] - 2013年进入高速发展期,余额宝上线标志行业爆发,第三方支付成熟化,P2P网贷、众筹、互联网保险等全面兴起 [6] 政策环境 -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及金融科技风险管理 [8][10] - 2025年4月《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5年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机制,完善科技信贷和保险体系 [8][10] - 2023-2024年多项政策推动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绿色金融发展及跨境金融创新,如《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促进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对接 [10]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包括数据供应商(交易所、资讯商)、银行等资金提供方,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2.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55.7万亿元 [11][13] - 下游为个人消费者及企业,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小微商户市场实现资金融通,长尾效应带来巨大发展潜力 [11] -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2024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08.4万亿元+6.4%)为行业提供坚实上游基础 [13] 市场现状 - 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13.73万亿元(+10%),利润1.7万亿元(+8.7%),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 [16] - 主要企业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指南针等,东方财富2024年证券服务收入84.94亿元(+18.07%),金融数据服务收入1.92亿元(-3.03%) [20][23] - 同花顺2024年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收入41.87亿元(+17.48%),受益于AI技术融合及证券市场回暖 [25] 发展趋势 - 技术驱动智能化升级:AI、大数据、云计算深化应用,推动智能投顾、自动化风控等服务,未来5G、区块链将拓展实时数据分析等创新场景 [27] - 监管趋严推动规范化:《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促使企业加强数据治理,反垄断与算法透明化要求推动业务精细化 [28] - 用户需求多元化:从单一数据查询转向综合化场景化服务,社交化投资、视频化投教等新模式兴起,定制化服务成为竞争核心 [29]
奇富科技-S(03660)完成发售6.9亿美元本金以现金结算的可转换优先票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奇富科技完成6.9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发售,计划用所得款项净额回购股份,发售完成后预计立即提高2025年每股美国存托股收益 [1] 分组1:票据发售情况 - 公司完成发售本金总额为6.9亿美元于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包括初始买方增购0.9亿美元票据 [1] - 票据根据1933年证券法第144A条向合资格机构买家发售 [1] 分组2:款项用途 - 公司计划将票据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2025年3月股份回购计划,回购美国存托股及/或A类普通股 [1] - 2025年3月股份回购计划是对2024年11月现有股份回购计划的补充 [1] 分组3:收益预期 - 公司预期发售完成后将立即提高2025年每股美国存托股的收益,原因包括场外私下协商交易回购约2.3亿美元美国存托股及票据现金结算兑换本金机制 [1] 分组4:票据特性 - 票据为公司一般无担保债务,年利率0.50%,自2025年10月1日起每半年支付利息 [2] - 票据将于2030年4月1日到期,除非提前按条款回购、赎回或转换 [2] - 票据初始转换率为每1000美元本金额票据转换16.7475股美国存托股,初始转换价约为每股59.71美元 [2]
QFIN(QFIN)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3-25 12:28
平台连接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2.612亿有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较去年的2.354亿增长11.0%[10] 贷款发放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24,814,923笔贷款,贷款促成和发放总额达898.8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0.4%,较上一季度增长9.0%[10] - 2024年全年,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为3219.69亿元,较2023年下降12.8%;平台服务下的贷款促成量为1705.89亿元,较2023年增长3.8%[15] 未偿还贷款余额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未偿还贷款余额为1370.1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5.7%,较2024年9月30日增长7.3%[10] 净收入数据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71.657亿元,非GAAP净收入为64.15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达93.4亿元[14][15] - 2024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为44.823亿元,净收入为19.127亿元,非GAAP净收入为19.724亿元[15]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71.657亿元(23.517亿美元),较2023年的162.9亿元有所增长[42]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7,165,656千元人民币(2,351,685千美元),较2023年的16,290,02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37%[89]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9.1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08亿元人民币增长约72.61%[93] - 2024年全年净收入为62.4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2.69亿元人民币增长约46.36%[93] 重复借款人贡献数据 - 2024年全年,重复借款人贡献为93.1%,高于2023年的91.6%[15] - 2024年第四季度,重复借款人贡献为93.9%[10] 逾期率与回收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90天以上逾期率为2.09%[10] - 2024年第四季度,首日逾期率为4.8%,30天回收率为88.1%[16] 运营成本和费用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运营成本和费用为25.91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32.159亿元有所下降[25] - 2024年全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96.371亿元(13.203亿美元),较2023年的114.331亿元下降[48] - 2024年全年运营成本和费用为9,637,086千元人民币(1,320,276千美元),较2023年的11,433,063千元人民币下降约15.71%[89] 融资收入数据 - 2024年融资收入为66.365亿元(9.092亿美元),较2023年的51.099亿元增长,主要因资产负债表内贷款平均未偿余额增加[43] 运营收入数据 - 2024年运营收入为75.286亿元(10.314亿美元),较2023年的48.57亿元增长[55] - 2024年全年运营收入为7,528,570千元人民币(1,031,409千美元),较2023年的4,856,96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5.00%[89] 净利润数据 - 2024年净利润归属于公司部分为62.643亿元(8.582亿美元),较2023年的42.853亿元增长[59]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6,248,116千元人民币(855,987千美元),较2023年的4,268,57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6.37%[89] 有效税率数据 - 2024年有效税率为20.4%,较2023年的18.5%增加,主要因股息和股票回购计划的预扣税[58] 股息数据 - 公司董事会批准2024年下半年每股A类普通股0.35美元,或每ADS 0.70美元的半年度股息[68] 股票回购数据 - 2024年4月1日起12个月内公司获授权最多回购3.1亿美元ADS或A类普通股,截至2024年12月30日基本用完额度[69][70] - 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公司获授权最多回购4.5亿美元ADS或A类普通股,截至2025年3月14日已回购约220万份ADS,花费约8600万美元[71][72]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净收入在17.5亿至18.5亿元之间,非GAAP净收入在18亿至19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9% - 58%[73] 总资产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8,132,618千元人民币(6,594,142千美元),较2023年的45,818,57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87] 每股收益数据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1.02元人民币(2.88美元),较2023年的13.36元人民币增长约57.33%[89] - 2024年摊薄每股收益为20.64元人民币(2.83美元),较2023年的13.04元人民币增长约58.30%[89] - 2024年基本每ADS收益为42.04元人民币(5.76美元),较2023年的26.72元人民币增长约57.33%[89] - 2024年摊薄每ADS收益为41.28元人民币(5.66美元),较2023年的26.08元人民币增长约58.28%[89] 汇率数据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按2024年12月31日的7.2993元人民币兑1美元换算[82] 经营活动净现金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30.5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3.52亿元人民币增长约29.78%[91]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93.4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18亿元人民币增长约31.26%[91] 净收入利润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GAAP净收入利润率为42.7%,高于2023年的24.6%[95] - 2024年全年GAAP净收入利润率为36.4%,高于2023年的26.2%[95] 经营利润率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GAAP经营利润率为42.2%,高于2023年的28.5%[95] - 2024年全年GAAP经营利润率为43.9%,高于2023年的29.8%[95] 每美国存托股份净收入数据 - 2024年第四季度摊薄后归属于奇富科技普通股股东的每美国存托股份净收入为13.24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的6.88元人民币[95] - 2024年全年摊薄后归属于奇富科技普通股股东的每美国存托股份净收入为41.28元人民币,高于2023年的26.08元人民币[95]
奇富科技(036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5 12: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660,注册地为开曼群岛[1] - 美国存托股交易代码为QFIN,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交易;A类普通股交易代码为3660,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交易[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283,981,320股每股面值0.00001美元的A类普通股已发行及流通在外[5] - 公司是《证券法》规则405所定义的知名且经验丰富的发行人[6][7] - 公司须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3或15(d)条提交报告[8][9] - 公司已在过去12个月提交《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3或15(d)条规定须提交的所有报告,并在过去90天一直遵守提交规定[10][11] - 公司已在过去12个月以电子方式提交根据规例S - T规则405须提交的每份交互式数据文件[12][13] - 公司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14] - 公司使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14] - 公司并非空壳公司[16][17] - 公司成立于2016年,2018年5月正式推出轻资本模式[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5,656千元人民币(2,351,685千美元),较2023年的16,290,02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59] - 2024年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9,637,086千元人民币(1,320,276千美元),低于2023年的11,433,063千元人民币[59] - 2024年经营收益为7,528,570千元人民币(1,031,409千美元),高于2023年的4,856,964千元人民币[59] - 2024年净利润为6,248,116千元人民币(855,987千美元),高于2023年的4,268,577千元人民币[61]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6,264,314千元人民币(858,206千美元),高于2023年的4,285,336千元人民币[61]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普通股基本净收益为21.02元人民币(2.88美元),摊薄净收益为20.64元人民币(2.83美元)[61]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美国存托股基本净收益为42.04元人民币(5.76美元),摊薄净收益为41.28元人民币(5.66美元)[6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普通股净收益的基本加权平均股数为298,012,150股,摊薄加权平均股数为303,449,864股[61] - 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总计167,613千元人民币(22,963千美元)[62]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2416千元(609978千美元),较2023年的4177890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贷款净额为26714428千元(3659862千美元),较2023年的24604487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6594142千美元),较2023年的45818572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17472209千元(2393684千美元),较2023年的19899619千元有所减少[63] - 2024年末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3321718千美元),较2023年的22009857千元有所增加[63] - 2024年度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43311千元(1280027千美元),较2023年的7118350千元有所增加[66] - 2024年度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94081千元(1095184千美元),较2023年的11147789千元有所减少[66] - 2024年度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14463千元(289680千美元),较2023年的1066458千元有所增加[66] - 2024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受限制现金为6805800千元(932390千美元),较2023年的7558997千元有所减少[66] - 2024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5,656千元,2023年为16,290,027千元,2022年为16,553,930千元[69] - 2024年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9,637,086千元,2023年为11,433,063千元,2022年为12,081,746千元[69] - 2024年经营收益为7,528,570千元,2023年为4,856,964千元,2022年为4,472,184千元[69] - 2024年净利润为6,248,116千元,2023年为4,268,577千元,2022年为4,005,568千元[69] - 2024年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2023年为45,818,572千元[69][71][73] - 2024年负债总额为23,886,399千元,2023年为23,808,715千元[71][73] - 2024年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2023年为22,009,857千元[71][74]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2,416千元,2023年为4,177,890千元[71][73] - 2024年应收贷款净额为29,252,177千元,2023年为27,502,492千元[71][73] - 2024年应付合并信托投资者款项-即期为8,188,454千元,2023年为8,942,291千元[71][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40,343,170千元,负债总额为21,411,873千元,权益总额为18,931,297千元[75][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65,584千元,受限制现金为3,346,779千元[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净额为18,484,656千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43,311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994,081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114,463千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118,350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1,147,789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66,458千元[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22,515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7,355,975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04,068千元[77]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和合约资产流动部分净额分别为2869百万元、2909百万元、2215百万元(303百万美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261百万元、147百万元、27百万元(4百万美元)[155]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金融资产流动部分净额分别为2982百万元、2523百万元、1554百万元(213百万美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689百万元、596百万元、171百万元(23百万美元)[155]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流动部分净额分别为15348百万元、24604百万元、26714百万元(3660百万美元),非流动部分分别为3137百万元、2898百万元、2538百万元(348百万美元)[155]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录得备用担保负债人民币4120百万元、人民币3950百万元及人民币2383百万元(326百万美元)[153]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录得或有担保负债人民币3418百万元、人民币3207百万元及人民币1820百万元(249百万美元)[153]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人民币10.19亿元、人民币10.68亿元及人民币12.06亿元(1.65亿美元)[17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可變利益實體的收入分别佔公司總淨收入的92%、94%及95%[36] - 2022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附属公司提供的资金净额分别为769.8万元人民币、 - 3181.5万元人民币、30.38563亿元人民币[55] - 2022 - 2024年,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可变利益实体提供的资金净额分别为 - 15.88312亿元人民币、 - 2746.27万元人民币、0元[55] - 2022 - 2024年,公司向股东派付的股息分别为1.464亿美元、1.319亿美元、1.788亿美元[56] - 2022 - 2024年,可变利益实体向外商独资企业支付的服务费分别为4.2029亿元人民币、13.06173亿元人民币、30.52595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平台撮合所有贷款的90天+逾期率分别为2.03%、2.35%及2.09%[88] 公司业务相关定义 - 180天+历史逾期率为一个财政季度内由公司撮合且逾期超180天的所有贷款本金总额减去已收回逾期本金总额,除以该季度内公司所撮合贷款的初始本金总额[24] - 30天回收率为截至指定日期逾期本金总额中一个月内偿还的本金金额除以截至该日期的逾期本金总额[24] - 90天+逾期率为公司撮合且逾期91至180个日历日的资产负债表内外贷款的在贷余额除以截至特定日期公司整个平台中由其撮合的资产负债表内外贷款的在贷余额总额[24] - 复贷量为过往至少有一次成功提款的借款人在该期间借入的贷款本金额除以该期间通过公司平台的总贷款撮合规模[26] - 贷款撮合规模指特定期间公司撮合或发放的贷款本金总额,包括通过智能信贷引擎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撮合的贷款规模[26] - 在贷余额指各期末公司撮合或发放的贷款的未偿还本金总额,包括智能信贷引擎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的贷款余额,但不包括逾期超180天的贷款[26] - 可变利益实体指上海淇毓、福州融资担保及上海融资担保[23] - 外商独资企业或上海淇玥指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3] - 轻资本模式指在整个贷款生命周期内的一整套技术支援的助贷服务,公司不承担任何信贷风险[24] 公司面临的监管风险 - 外国投资者一般不得拥有增值电信服务供应商50%以上的股权[36] - 合约安排受中国法律管辖,争议在中国通过仲裁解决,执行效果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且存在不确定性[38] - 现行及未来中国法律对公司与可變利益實體合约安排权利状况的解释及应用存在极大不确定性[40] - 若公司或可變利益實體违反中国法律或法规,可能遭受严重处罚或被迫放弃业务权益[40] - 公司业务运营主要在中国,面临境外发行监管批准、反垄断监管行动等多种风险[41] - 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若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两年未接受PCAOB审查,美国证交会将禁止公司股份或美国存託股交易[41] - 2021年12月16日,PCAOB认定无法全面检查或调查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41] - 2022年5月公司提交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相关报告[41] - 2022年12月15日,PCAOB将中国内地和香港从无法检查或调查完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司法管辖区名单中删除[42] - 公司预期提交20 - F表格年报后不会被认定为HFCAA项下的委员会认定的发行人,若PCAOB未来确定无法全面检查和调查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公司可能被认定,连续两年被认定将受交易禁令约束[42] - 中国政府对公司运营、境外发售及外国投资有重大监管权力,实施法规可能致证券贬值或一文不值[43]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中国附属公司等已取得必要牌照及许可证,未来可能需额外牌照等[44] - 公司日后向外商投资者发行证券,需取得中国证监会许可或完成备案,通过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否则可能受处罚[45] - 奇富科技作为控股公司,向股东派付股息及偿还债务能力可能取决于中国附属公司股息及可变利益实体服务费[46] - 公司附属公司产生债务可能限制其向奇富科技支付股息能力,中国附属公司按中国准则及法规以保留溢利支付股息,且需向法定储备金等拨付[48] - 中国附属公司及可变利益实体向公司派付股息或转让净资产须遵从限制,外商独资企业汇出股息需经银行审查并缴纳预扣税[49]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及可变利益实体及其附属公司在中国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但有资格限制且为暂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