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富科技(03660)
icon
搜索文档
QFIN(QFIN)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3-25 10:02
贷款促成服务收入敏感性分析 - 若贷款促成服务分配的交易价格比例增减1个百分点,2024年贷款促成服务收入将增减约2300万元人民币(320万美元)[676] 应收账款贷款准备金与或有担保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贷款准备金为26.944亿元人民币(3.691亿美元),或有担保负债未偿还余额为18.204亿元人民币(2.494亿美元)[679] - 若违约率整体估计增减0.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贷款准备金将增减3.586亿元人民币(4910万美元),或有担保负债将增减3.354亿元人民币(4590万美元)[679] 收入确认相关 - 公司将贷款促成服务、促成后服务和担保服务视为三项单独服务确认收入[671] 违约率估计方法 - 公司根据历史净违约率、内外部相关因素等估计违约率[678] 单独售价估计方法 - 公司使用预期成本加利润率法估计贷款促成服务和促成后服务的单独售价[674] 金融资产准备金估计方法 - 公司根据预期信用损失估计金融资产的准备金[677] 担保负债公允价值估计方法 - 公司使用折现现金流模型估计担保负债的公允价值[680] 或有担保负债确认依据 - 公司根据ASC 326在2020年1月1日之后单独确认或有担保负债[677] 会计估计相关 - 公司根据历史经验、已知趋势和事件等进行会计估计,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669] 业务指标定义 - 180天以上逾期率指某财季促成贷款逾期超180天的本金总额减去该财季收回的逾期超180天贷款的逾期本金总额,再除以该财季促成贷款的初始本金总额[14] - 30天回收率指截至特定日期逾期本金总额中一个月内偿还的本金金额除以该特定日期逾期本金总额[14] - 90天以上逾期率指促成的表内和表外贷款逾期91至180个日历日的未偿贷款余额除以截至特定日期平台促成的表内和表外贷款的未偿贷款余额总额[14] - 轻资本模式指一套涵盖贷款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贷款促成服务,公司不承担任何信用风险[14] - 重资本贷款指公司承担信用风险的贷款[14] - 信贷科技指利用技术解决方案赋能和增强信贷服务的服务[14] - 贷款促成量指信贷科技平台、传统金融机构或信贷行业其他市场参与者促成或发放的贷款本金总额[14] - 未偿贷款余额指信贷科技平台、传统金融机构或信贷行业其他市场参与者在各期末促成或发放的贷款未偿本金总额[14] - 重复借款人贡献指特定期间内历史上至少成功提款一次的借款人所借贷款本金金额占该期间平台贷款促成总量的百分比[14] - 获批信贷额度用户指各期末提交信贷申请并获批信贷额度的用户[14]
QFIN(QFIN)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7 1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非GAAP净收入同比增长44%,达到创纪录的64.2亿元人民币,Q4非GAAP净收入同比增长71.5%,至19.7亿元人民币,非GAAP摊薄后每股ADS净收入同比飙升91.3%,至13.7元人民币 [9] - 2024年ROE进一步提高至27.9%,显著优于中国多数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公司 [10] - Q4总净收入为44.8亿元,Q4信贷驱动服务收入为28.9亿元,平台服务收入为15.9亿元 [26] - Q4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增长25%,但同比下降5% [28] - Q4 90天逾期率为2.09%,1天逾期率为4.8%,30天回收率为88.1%,CM2指标环比略有改善至0.57% [29] - Q4风险承担贷款新拨备约为20.7亿元人民币,拨备覆盖率达到617%创历史新高 [30] - Q4非GAAP净利润为19.7亿元人民币,非GAAP摊薄后每股ADS净收入为13.66元人民币,有效税率为1% [31] - Q4杠杆率为2.4倍接近历史低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约为30.5亿元 [3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产生非GAAP净收入在18亿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49 - 58%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业务方面,平台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连续两个季度增长,Q4贷款量环比增长9%至899亿元人民币,下半年贷款量较上半年增长约15% [8] - 嵌入式金融业务新增18个渠道,新信用额度用户增加26%,该渠道贷款量增长98%,用户占比达41% [11] - 技术解决方案业务的FocusPRO模式下贷款量在2024年以17%的复合月增长率增长,新增11家合作机构,总数达16家,其中11家已上线平台 [17] - 2024年全年平台服务约占总贷款量的53%和年末贷款余额的58%,预计近期该比例大致稳定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环境略有改善,信贷需求适度复苏 [21] - Q4贷款平均内部收益率(IRR)为21.3%,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定价将围绕该水平波动 [2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一核两翼”战略,以国内信贷业务为核心,技术解决方案业务和国际扩张为两翼,目标是成为全球受尊敬的金融科技公司 [21] - 2025年核心信贷业务将保持高质量发展,技术解决方案业务将通过AI + 战略深化与银行的合作,国际扩张将采取谨慎策略 [22] - 公司是采用资本轻模式的先行者,该模式下贷款量占比在2024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至53%,高于行业同行 [16] - 计划在2025年加大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提高其在资金结构中的占比 [15] - 计划开发AI + 银行代理平台,预计未来一两年内三分之一的核心业务流程将由该平台驱动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有逆风,但公司2024年业务持续发展,未来将采取更开放协作的方式提升业务健康和韧性 [6]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科技创新、促进消费和推进AI + 倡议,公司将观察其对业务的影响 [21] - 虽然用户活动有初步改善迹象,但2025年业务规划仍将谨慎,聚焦提升运营效率 [35]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成功执行4.1亿美元股票回购,回购约12%年初股份数量,董事会批准了2024年下半年每股A类普通股0.35美元或每股ADS 0.7美元的股息 [10][35] - 公司计划逐步提高每股ADS的半年股息 [3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AI集成潜力、效率及进展,以及当前信贷需求恢复情况和2025年展望 - 过去一年在销售、贷款催收、智能营销和研发等方面有AI实践,今年将更多资源投入信贷评估,开展端到端AI驱动风险决策测试;计划构建AI代理平台,预计年底团队达150人,明年三分之一核心业务流程由其驱动 [40][42] - 9月后用户活动有改善,Q4贷款申请率较Q3高10%,1月信贷需求季节性回升,2月下降3月反弹,预计Q1贷款量同比增长超10%,仍将谨慎规划业务 [43][44] 问题2:Q4两项早期资产质量指标变动驱动因素、Q1趋势及展望,以及净费率指引是否调整 - 公司更关注C2M2指标,其风险水平稳定;Q4 1天逾期率和30天回收率略有上升,是因优化还款提醒策略减少早期提醒覆盖30%,不影响实际信用损失,1 - 2月风险表现与Q4一致 [49][50] - 2024年费率呈改善趋势,Q4净应计收入费率接近6%,排除一次性因素今年有望达到略高于5%的费率,有机会将尝试获取增量利润 [51][52] 问题3:新政策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 政策发出积极信号,政府鼓励消费信贷行业发展以促进消费,预计监管环境稳定,公司有更多创新和服务客户空间 [56][58] 问题4:资金成本是否继续下降及最低水平 - 过去几年资金成本持续下降,当前已接近金融机构底线,下降空间有限,今年将继续发行ABS优化资金结构以降低整体资金成本 [61][62] 问题5:股东回报预期、可持续性及未来增长潜力 - 过去几年致力于向股东返还价值,未来几年维持70%以上的派息率,目前优先进行股票回购,同时半年度股息将逐步增加 [68][69] - 长期来看,实现股票回购目标后将重新考虑回购和股息的比例 [70]
奇富科技(036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6 22:43
平台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累计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及2.612亿名具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较上年的2.354亿名增长1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具有获批授信额度的用户为5690万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90万人增长1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成功提款的借款人(包括重复借款人)为3440万人,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40万人增长13.1%[9] 贷款业务数据 - 季度 - 2024年第四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起24814923笔贷款[9] - 2024年第四季度,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达人民币8988.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8956.1亿元增加0.4%,较上季度的人民币8243.6亿元增加9.0%[9]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台中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加权平均合约期限约为10.00个月,2023年同期为11.47个月[9] - 2024年第四季度平台中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复贷量为93.9%[9]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4.823亿元(6.14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4.955亿元,上季度为43.702亿元[15][18] - 2024年第四季度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为28.895亿元(3.959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32.483亿元,上季度为29.01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贷款撮合及服务费-重资本为3.63亿元(0.49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812亿元,上季度为2.587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融资收入为16.673亿元(2.28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4.854亿元,上季度为17.441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解除担保负债收入为7.618亿元(1.04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2.118亿元,上季度为7.946亿元[18]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25.919亿元(3.55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32.159亿元,上季度为20.81亿元[20] - 2024年第四季度主要先行指标中,首日逾期率为4.8%,30天回收率为88.1%[16] 贷款业务数据 - 年度 - 2024年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为32196.9亿元,较2023年的36913.2亿元减少12.8%;平台服务的贷款撮合规模为17058.9亿元,较2023年的16432.1亿元增加3.8%[15] - 2024年全年撮合及发起贷款的加权平均合约期限为10.05个月,2023年为11.21个月;全年复贷量为93.1%,2023年为91.6%[15] - 2024年,来自轻资产模式、智信和全面技术解决方案的在贷余额占比达约58%;第四季度约47%的新增授信用户来自嵌入式金融渠道[14] - 2024年全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57亿元(23.517亿美元),2023年为162.9亿元[25] - 2024年全年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为117.19亿元(16.055亿美元),2023年为117.386亿元[25] - 2024年全年贷款撮合及服务费-重资本为10.165亿元(1.393亿美元),2023年为16.671亿元,同比减少因重资本贷款撮合规模减少[25] - 2024年全年融资收入为66.365亿元(9.092亿美元),2023年为51.099亿元,同比增加因表内贷款平均在贷余额增加[25] - 2024年全年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96.371亿元(13.203亿美元),2023年为114.331亿元[27] - 2024年全年应收贷款拨备为27.733亿元(3.799亿美元),2023年为21.51亿元,同比增加因表内贷款的贷款发起规模增加[29] 在贷余额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贷余额总额为人民币13701.4亿元,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4527亿元减少5.7%,较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人民币12772.7亿元增加7.3%[9] 逾期率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台中金融机构发起贷款的90天+逾期率为2.09%[9] 财务收益及利润率数据 - 2024年总营收为171.7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4.2亿元,全年经营现金流达93.4亿元[16] - 2024年经营收益为18.903亿元(2.59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2.796亿元,上季度为22.892亿元[22] - 经营利润率为42.2%,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3.5%[23] - 净利润为19.127亿元(2.62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077亿元,上季度为17.988亿元[23] - 净利润率为42.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44.0%[24] - 经营利润率为43.9%,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4.8%[31] - 所得税开支前收益为人民币78.924亿元(10.813亿美元),2023年为人民币52.775亿元[31]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6.443亿元(2.253亿美元),实际税率为20.4%,2023年为18.5%[31] - 公司应占净利润为人民币62.643亿元(8.582亿美元),2023年为人民币42.853亿元[31] - 公司应占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64.319亿元(8.812亿美元),2023年为人民币44.709亿元[31] - 每股全面摊薄美国存托股净收益为人民币41.28元(5.66美元)[33] - 2024年全年净收入总额为171.6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2.90亿元人民币增长5.37%[55] - 2024年全年经营收益为75.2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8.57亿元人民币增长55.01%[55]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62.4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2.69亿元人民币增长46.36%[55] - 2024年基本每股普通股净收益为21.02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3.36元人民币增长57.33%[55]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4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71.18亿元人民币增长31.26%[56] - 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9.94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1.30亿元人民币[56] - 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14亿元人民币,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10.66亿元人民币[56]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4.8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4.96亿元人民币下降0.31%[55]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9.1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08亿元人民币增长72.66%[55] - 2024年全年全面收益总额为62.9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2.86亿元人民币增长46.88%[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净利润为19.12667亿元人民币(2.6203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07688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4.6%提升至42.7%[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2387亿元人民币(2.70216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5026亿元人民币,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5.6%提升至44.0%[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奇富科技股东应占净利润为19.16637亿元人民币(2.62578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1174亿元人民币[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奇富科技股东应占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6357亿元人民币(2.7076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54312亿元人民币[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利润为62.48116亿元人民币(8.55987亿美元),2023年为42.68577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6.2%提升至36.4%[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4.15729亿元人民币(8.7895亿美元),2023年为44.54181亿元人民币,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从27.3%提升至37.4%[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奇富科技股东应占净利润为62.64314亿元人民币(8.58206亿美元),2023年为42.85336亿元人民币[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奇富科技股东应占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4.31927亿元人民币(8.81169亿美元),2023年为44.7094亿元人民币[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收益为18.90329亿元人民币(2.58974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2.79561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从28.5%提升至42.2%[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收益为75.2857亿元人民币(10.31409亿美元),2023年为48.56964亿元人民币,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从29.8%提升至43.9%[62] 股息与股份回购数据 - 2024年下半年股息为每股A类普通股0.3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0.70美元[40] - 2024年股份回购计划授权价值不超3.5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0日基本用完;2025年股份回购计划授权价值不超4.5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14日已回购约8600万美元[41] 业绩预测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人民币17.5亿元至18.5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人民币18.0亿元至19.0亿元,同比增长49%至58%[42] 每股收益计算数据 - 用于计算每股美国存托股公认会计准则净收益的加权平均基本美国存托股为1.4901亿股,加权平均摊薄美国存托股为1.5172亿股[35] 汇率数据 - 人民币按7.2993元兑1.00美元的汇率换算为美元,此为2024年12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发布的H.10统计数据所载汇率[51] 资产负债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52416千元人民币(609978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7789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现金为2353384千元人民币(32241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81107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投资为3394073千元人民币(464987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0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净额为26714428千元人民币(365986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60448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42780568千元人民币(5860913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79602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352050千元人民币(733229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2254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为48132618千元人民币(6594142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81857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23886399千元人民币(3272424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8715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54]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24246219千元人民币(3321718千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00985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4]
奇富科技-S:3Q24利润再超预期,宣布新回购计划
华泰证券· 2024-11-21 0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奇富科技 (QFIN US/3660 HK) 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富科技 3Q24 业绩:收入人民币 43.7 亿元,净利润 18.0 亿元,归母净利润好于公司此前指引的 15-16 亿人民币,主因宏观经济企稳以及公司贷款风险充分压降后,放款量环比提升 13.1%且拨备回拨 9.1 亿,同时也得益于轻资本业务占比提升后对表观利润的短期提振 [3] - 公司宣布了 25 年 4.5 亿美元的回购计划,显示对股东回报的持续重视 [3] - 目前贷款质量已经修复至平稳水平,预计公司的经营战略或逐渐回归正常,在放款量上可能不再会刻意收缩,未来关注宏观经济企稳可能带来的规模和盈利的平稳抬升 [3] 3Q24 放款量环比提升 - 3Q24 存续业务放款量 824 亿人民币,贷款余额 1,277 亿人民币,放款量和余额在近几个季度首次环比提升,主因宏观经济企稳且公司贷款质量相对稳定后,不必再刻意控制规模,同时也因公司在平台化转型过程中的客户基础不断丰富 [4] - 3Q24 轻资本放款量为 454 亿人民币,占比 55%,轻资本业务占比在过去几个季度不断提升,短期内将利好净 take rate [4] - 3Q24 收入端 take rate 升至 12.2%,主因资金成本下降以及盈利微薄的业务逐步终止 [4] 3Q24 贷款质量修复至平稳水平,大额回拨推升盈利 - 3Q24 领先指标首日逾期率降至 4.6%,90 天以上逾期率降至 2.72%,30 天收款率升至 87.4%,贷款质量已经修复至相对稳定的水平 [5] - 拨备计提仍然谨慎,3Q24 新计提拨备 16.3 亿,拨备计提率提升至 4.4%,拨备回拨 9.1 亿,是盈利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5] - 丰富的资金供给和 ABS 发行推动资金成本环比降低 30bps,净 take rate 升至 5.9% [5] 盈利预测 - 调整 24/25/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61.5/63.4/66.2 亿元,上调美/港股目标价至 37.2 美元/143.4 港币,基于 PE(25E PE 6x)和 DCF 法(美/港股权益成本:15.25/22.3%)均值 [6]
QFIN(QFIN)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11-20 16:0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净收入:Q3为43.7亿元人民币,Q2为4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8亿元人民币[35] - 非GAAP净利润:Q3达到18.3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54.5%[8] - 平均稀释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的非GAAP净利润:Q3为12.4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4.8%,同比增长71.5%[8] - 净资产收益率(ROE):Q3进一步提高到32.2%[9] - 平均内部收益率(IRR):本季度发起和促成的贷款为21.4%,上季度为21.6%[38] - 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21%[38] - 90天拖欠率:Q3为2.7%,Q2为3.4%[39] - 第一天拖欠率:Q3为4.6%,Q2为4.8%[39] - 30天回收率:Q3为87.4%,Q2为86.3%[39] - 风险贷款的新拨备:Q3约为16.3亿元人民币,Q2为13.1亿元人民币[40] - 前期拨备的转回:Q3约为9.1亿元人民币,Q2为4.8亿元人民币[40] - 拨备覆盖率:Q3为482%,Q2为42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Q3约为23.7亿元人民币,Q2为19.6亿元人民币[45] - 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Q3为97.7亿元人民币,Q2为87.8亿元人民币[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信贷驱动服务(资本密集型) - 收入:Q3为29亿元人民币,Q2为29.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表外贷款大幅下降,尽管表内贷款和其他增值服务贡献强劲[35] 平台服务(资本轻型) - 收入:Q3为14.7亿元人民币,Q2为1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ICE和其他增值服务的强劲贡献,抵消了资本轻型贷款促成量的下降[36] - 排除风险控制SaaS服务(RM SaaS),平台上的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环比增长13.1%[8] - 资本轻型业务在Q3对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的贡献为5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20] 用户相关 - 新信用额度用户:Q3环比增长23.8%,平均单位获取成本下降7.4%[14] - 通过嵌入式金融渠道获取的新信用额度用户比例增加约5个百分点,该渠道的贷款量同比增长85%[15] - 登录转化率:Q3环比增长11.6%[18] - 成功提款的用户数量每月持续增长,月平均较上季度增长约12%[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系统流动性在Q3保持充裕,公司利用稳健的资产质量和与金融合作伙伴建立的长期信任,在资金方面保持谈判优势,资金成本环比下降30个基点[12] - 本季度发行3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成本环比下降超过50个基点[12] - 2024年前三季度ABS发行总额达到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自2024年开始,公司坚持谨慎运营战略,优化风险表现,提高运营效率,这些举措使风险指标大幅改善,并在Q3实现创纪录的盈利[6] - 继续迭代商业模式,构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平台模式为用户和金融机构创造价值,拓宽业务边界,增强运营韧性[7] - 计划动态调整资本轻型和资本密集型业务的组合,以平衡回报和风险,从贷款促成模式向平台模式过渡,构建一个涵盖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综合信贷科技服务平台[21] - 继续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其专有流量以及公司的差异化定价和服务能力,扩大用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16] - 采用基于用户价值和风险状况的差异化运营策略,对现有用户进行管理,为高价值用户推出VIP服务策略,加强长期留存[17] 行业竞争 - 公司所处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有巨大竞争优势[67] - 升级为平台模式后,公司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认为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8][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经营环境 - Q3宏观环境仍具挑战性,但随着更多刺激经济政策在Q3后期发布,用户活动有初步改善迹象,但称可持续复苏为时尚早,公司继续专注于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管理风险敞口[34] - 中国政府自Q3以来推出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各级政府也发布指导方针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加对关键消费场景的资金支持,同时平衡风险和业务可持续性[28] 未来前景 - 对2024年的股东回报预期将接近2023年净收入的100%,是中国美国存托凭证(ADR)中最高的派息率之一[31] - 预计2024年将基本完成3.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并于2025年1月1日开始新的4.5亿美元回购计划[31][47] - 预计Q4非GAAP净利润在18亿元人民币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7% - 65%[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Total Technology Solution业务持续稳步发展,Qifu DigiTech被列入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强名单,今年又与9家金融机构合作,使合作总数达到14家,其中10家已部署和推出解决方案,贷款量复合月增长率在今年前9个月达到14%,还开发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专有解决方案[23][24] - 升级了以效率为重点的AI辅助系统,在贷款催收关键信息提取中召回率达到96.3%,准确率达到98.8%,平均每日使用量自部署以来增加了一倍多[26] - 增强了Qifu报告解读系统,通过将Qifu大语言模型与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集成,可以对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金融知识图谱,可以跟踪30%的中小企业借款人的运营变化[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 **提问者**:Richard Xu(摩根士丹利) - **问题**:Q3贷款量环比增长4.4%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近期的支持措施,公司明年是否会考虑更积极的贷款量增长?有哪些顾虑和前景如何?[53] - **回答**:Q3增长得益于客户需求的轻微复苏和平台战略的积极作用。公司正在从单一贷款服务提供商升级为平台模式,创造了各种解决方案,提高了客户留存率和终身价值,贷款量来自多元化客户渠道,例如嵌入式金融渠道贷款量同比增长85%。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国内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的态度需保持谨慎,首要任务是健康运营和执行平台战略[54][55][56] 问题2 - **提问者**:Alex Ye(瑞银) - **问题**:Q3拨备转回金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可持续性?本季度资本密集型和非资本密集型贷款模型的拨备率情况?公司面临的竞争格局,包括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今年有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公司战略?[59] - **回答** - **拨备转回相关**:公司一直采取谨慎的拨备政策,预订的拨备率高于最终的损失率。Q3新拨备约16.3亿元人民币,占风险贷款量的4.3% - 4.4%,高于正常损失率,风险指标的改善推动了拨备转回。从年度来看,过去几年平均每年有近20亿元人民币的拨备转回。今年前两季度转回较少,下半年仍有较多转回空间。随着向资本轻型模式的转变,风险资产规模可能不会大幅增长,未来可能不需要预订大量拨备,但仍会保持谨慎的预订比例,拨备转回仍将继续[60][61][62][63][64][65][66] - **竞争格局相关**: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公司在自身擅长领域有竞争优势,升级为平台模式后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7][68][69] 问题3 - **提问者**:Emma Xu(美国银行) - **问题**:公司主要资产质量指标在Q3继续改善,请提供资产质量的展望,同时许多银行在零售和信用卡业务面临资产质量压力,为何公司能够改善?[71] - **回答**:从公司战略角度,今年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是风险指标改善的根本驱动因素。公司是最早收紧信贷标准的公司之一,技术层面上,多年建立的综合风险管理系统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不断投入资源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升级风险模型,建立相关业务策略模型,优化中高风险资产配置和分配模型,引入金融合作伙伴,优化风险识别模型,加强贷后管理等,从而实现风险优化目标,预计在宏观环境稳定的情况下,风险表现将保持相对稳定[73][74][75][76][77] 问题4 - **提问者**:Cindy Wang(华兴资本) - **问题**:今年股份回购速度很快,并宣布了4.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能否介绍2025年回购速度以及对回购价格的考虑?[79] - **回答**:公司决心在2024年完成当前回购计划,将花费接近去年利润的100%用于回购股份和支付现金股息,回购将使股份数量减少约12%。2025年将坚定执行新的回购计划。对于回购价格,没有设定目标价格,基于当前预估的前瞻性市盈率仍具吸引力,可能低于5倍,2025年可能会采取与2024年类似的方法,在估值有吸引力时尽可能多回购[80][81][83][84] 问题5 - **提问者**:Yada Li(中金公司) - **问题**:Q3的take rate从上个季度的4.4%继续提高,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信贷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潜在改善,明年是否会进一步提高?如何看待长期可持续的take rate?[86] - **回答**:Q3 take rate提高主要有三个驱动因素,一是风险方面的持续改善,降低了整体信贷成本,体现在拨备转回;二是资金成本,宏观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使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前几个季度的业务组合变化产生的递延影响。Q4的take rate可能与Q3相似,长期来看,风险和资金方面的贡献可能会保持,如果宏观环境没有大幅变化,整体资金环境可能仍然相对友好,但业务组合变化的递延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今年全年的take rate可能约为5%左右,明年可能会有所提高,长期来看取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87][88][89][90][91]
QFIN(QFIN) - 2024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4-11-19 22:15
股份回购计划 - 截至2024年11月19日,公司按股份回购计划在公开市场累计回购约1370万份美国存托股票,总金额约2.98亿美元,平均价格为每份21.7美元[1] - 公司发布2025年4.5亿美元的新股份回购计划[10] - 2024年3月12日,公司董事会批准一项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在2024年4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价值最高达3.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或A类普通股[55] - 2024年11月19日,公司董事会批准一项新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在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回购价值最高达4.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或A类普通股[56] 平台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平台累计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2.543亿有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较去年的2.279亿增长11.6%[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获批信贷额度的用户为5520万,较2023年9月30日的4920万增长12.2%[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成功提款的借款人(包括重复借款人)为3310万,较2023年9月30日的2940万增长12.6%[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2304.2303万笔贷款[11]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服务的贷款促成和发放总额达824.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969.23亿元下降14.9%,较上一季度的728.64亿元增长13.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持续服务的未偿还贷款余额为1277.27亿元,较2023年9月30日的1472.37亿元下降13.3%,较2024年6月30日的1235.51亿元增长3.4%[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发放贷款的90天以上逾期率为2.72%[11]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发放贷款的重复借款人贡献率为93.8%[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ICE”未偿还贷款余额为428.98亿元,技术解决方案总计为15.44亿元[12] 财务关键指标(季度) - 2024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为43.702亿元(6.227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42.81亿元,上一季度为41.601亿元[13][27]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收入为22.892亿元(3.262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3.889亿元,上一季度为19.85亿元[14][47]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收入为23.155亿元(3.3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4.322亿元,上一季度为20.219亿元[15][40] - 2024年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52.4%,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53.0%[16][48]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7.988亿元(2.563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377亿元,上一季度为13.765亿元[17][49] - 2024年第三季度非GAAP净收入为18.251亿元(2.601亿美元),2023年同期为11.81亿元,上一季度为14.134亿元[18][42]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利润率为41.2%,非GAAP净收入利润率为41.8%[19][50] 现金及现金流相关 - 第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7.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约为23.7亿元[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88460元人民币,约合611101美元[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受限现金为2253397元人民币,约合321107美元[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短期投资为3120158元人民币,约合444619美元[73] - 过去三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1243893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371822元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2260922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929892元人民币[76] - 过去九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4766559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6291705元人民币,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从2023年的9262095元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7048470元人民币[76] 贷款组合风险指标 - 第三季度公司贷款组合整体风险指标进一步改善,首日逾期率为4.6%,30天回收率约为87.4%[26] 财务业绩预测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在17.5亿至18.5亿元人民币之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在18亿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7%至65%[57] 公司资产负债及权益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4.5818572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资产为4.6988515亿元人民币,约合6695.808万美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2.38087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总负债为2.4089095亿元人民币,约合3432.669万美元[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00985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为2.289942亿元人民币,约合3263.139万美元[73] 财务关键指标(不同周期对比) - 过去三个月,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1137690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798797元人民币,全面收益从2023年的1141741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695821元人民币[77] - 过去九个月,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3160889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335449元人民币,全面收益从2023年的3181613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236373元人民币[77] - 过去三个月,公司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6.6%增至2024年的41.2%,Non - 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7.6%增至2024年的41.8%[78] - 过去九个月,公司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6.8%增至2024年的34.2%,Non - GAAP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28.0%增至2024年的35.0%[78] - 过去三个月,公司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2.4%增至2024年的52.4%,Non - 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3.5%增至2024年的53.0%[78] - 过去九个月,公司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0.3%增至2024年的44.5%,Non - GAAP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31.5%增至2024年的45.3%[78] - 过去三个月,公司归属于奇富科技股东的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6.94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2.18元人民币,Non - GAAP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7.20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2.35元人民币[78] - 过去九个月,公司归属于奇富科技股东的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19.22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8.22元人民币,Non - GAAP摊薄后每股净利润从2023年的20.08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8.92元人民币[78] 应收贷款净额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净额为26317013元人民币,约合3750144美元[73]
奇富科技(03660)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1-19 22:10
业务连接与用户增长 - 2024年第三季度平台累计连接16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及254.3百万名潜在信贷需求消费者较上年增长11.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具有获批授信额度用户较2023年9月30日增长12.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成功提款借款人较2023年9月30日增长12.6%[4] 贷款业务规模 - 2024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起23042303笔贷款[4]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服务的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较2023年同期减少14.9%较上季度增加13.1%[4] - 2024年第三季度拟终止经营服务的贷款撮合规模较2023年同期减少34.6%较上季度减少24.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持续服务的在贷余额总额较2023年9月30日减少13.3%较2024年6月30日增加3.4%[4]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370.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有所增长[7] - 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798.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7] - 第三季度总营收为43.7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8.3亿元[9] - 2024年第三季度净收入总额为4370.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4281.0百万元增加[11] - 信贷驱动服务净收入为2901.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3071.0百万元减少[11] - 融资收入为1744.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1369.9百万元增加[11] - 经营收益为人民币2,289.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388.9百万元增加[16] - 净利润为人民币1,798.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137.7百万元增加[17] - 净利润率为41.2%[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净利润为1798797千元[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41.2%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41.8%[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净利润为4335449千元[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34.2%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率为35.0%[57] 成本与开支 - 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2081.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2892.2百万元减少[12]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419.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529.6百万元减少[13] - 融资成本为146.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160.2百万元减少[13] - 应收贷款拨备为人民币477.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509.0百万元减少[15] - 2024年9月30日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7045163元[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收益为2289154千元[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52.4%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53.0%[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经营收益为5638241千元[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4.5%非公认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为45.3%[57] 逾期率与回收率 - 首日逾期率为4.6% 30天回收率约为87.4%达到过去三年以来最好水平[9] - 30天+逾期率和180天+逾期率各季度数据展示[24][25] 股份回购计划 - 本季度执行3.5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新批准2025年4.5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9] - 2024年股份回购计划已回购约13.7百万股美国存托股总金额约2.98亿美元[27] - 2025年1月1日起12个月内将进行价值不超4.5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或A类普通股回购计划[28]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预期 - 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净利润为人民币17.5亿元至18.5亿元[29] - 2024年第四季度预计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18.0亿元至19.0亿元[29] 非公认会计准则相关 - 使用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评估经营业绩包括经营收益等多方面[38] - 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计算方式及对理解经营业绩的作用[38] 公告其他信息 - 公告包含人民币按特定汇率换算为美元汇率为7.0176元兑1.00美元[39] - 公告含前瞻性陈述受多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40] - 可通过邮箱ir@360shuke.com联系奇富科技获取更多资料[41] - 有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资产负债表金额以人民币千元及千美元列示[42] 资产负债表相关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77890元2024年9月30日为4288460元[43] 2024年9月30日具体财务数据 - 2024年9月30日信贷驱动服务收入为8829527元[45] - 2024年9月30日平台服务收入为3853877元[45] - 2024年9月30日运营成本及开支总额为7045163元[45] - 2024年9月30日经营收益为5638241元[45] - 2024年9月30日所得税开支前收益为5959713元[45] - 2024年9月30日本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347677元[45] - 2024年9月30日基本每股普通股净收益为14.39元[45] - 2024年9月30日基本每股美国存托股净收益为28.78元[45] - 2024年9月30日用于计算每股普通股净收益的加权平均股数为302088098股[45] 现金流量相关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371822千元较2023年同期1243893千元增长[48]
奇富科技-S:“360借条”奇富科技被质疑财务造假,做空机构称实控人周鸿祎多次“损害公众股东利益”
市值风云· 2024-09-27 12:17
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的投资评级。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被质疑存在财务造假[4][5][6] - 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的财务数据与向SEC递交的财报存在巨大差异[4][5] - 公司可能利用关联方转移成本以及操纵坏账准备来粉饰财报[7][8][9][10][11][12][13][14] 2. 公司实控人周鸿祎在资本市场存在"破坏股东价值和欺诈性指控的历史"[16][17][18][19] - 周鸿祎控制的其他上市公司鲁大师和三六零股价长期表现不佳[16][17][18][19] - 周鸿祎被认为是"一个利用上市公司损害公众股东利益的坏人"[20] 其他内容总结 1. 公司成立于2016年,原名为"360数科",2023年改名为"奇富科技"[1][3] 2. 公司的知名品牌为"360借条",近期改名为"奇富借条"[3] 3. 周鸿祎曾长期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于2024年8月辞职[3]
奇富科技-S:业务出现回暖迹象
华泰证券· 2024-09-16 10:03
奇富科技-S (3660 HK)的投资评级和核心观点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14.3港币 [2] 核心观点 国内头部的消费信贷科技平台 - 奇富科技是国内头部的消费信贷科技平台,2Q24贷款余额达到1,578亿人民币,累计注册用户数达到2.5亿人 [2][12] - 奇富科技主要通过线上渠道获客,包括线上流量平台广告投放、嵌入式金融投放、360集团渠道投放以及线下推广 [13] - 奇富科技的业务包括信贷驱动服务和平台服务,其中轻资本业务占比逐渐增多,2Q24达到65% [14][15][16] 放款规模可能企稳 - 2023年以来,受宏观环境影响,奇富科技放款量和贷款余额持续收缩,2Q24放款量为954亿人民币,环比下滑3.8% [4] - 我们预计2H24奇富科技的放款量可能持平或略高于1H24,主要因为贷款质量好转和获客质量提升 [26][27] 贷款质量好转和轻资本占比上升推动盈利修复 - 2Q24奇富科技的首日逾期率和30天回款率连续两个季度好转,表明贷款质量改善 [31][32][34] - 轻资本业务占比提升和贷款质量好转带动拨备下降,利好盈利 [35][37][40] - 营销效率提升、资金成本下降等因素也推动了净利润take rate的提升 [40] 监管趋于常态化 - 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参与信贷业务的态度和思路越来越清晰,行业整体面临的监管不确定性下降 [42][43]
奇富科技-S:奇富科技2024年半年报点评:融资成本下降和风险改善驱动业绩增长
国泰君安· 2024-08-15 10: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奇富科技-S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奇富科技-S的利润增长得益于take rate提升,融资成本下降和风险改善是take rate提升的主因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52周内股价区间为53.40-84.45港元,当前股本为327百万股,当前市值为27,577百万港元 [6] 财务摘要 - 营业收入在2020年至2022年间的变化分别为47.1%、22.6%和-0.5%,净利润在2020年至2022年间的变化分别为39.8%、58.5%和-30.1% [7] 投资要点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15.43港元,对应2024年6.2xP/E。公司2024H1营收为83.13亿元人民币,同比+10.64%,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6.18亿元,同比+23.33%。调整2024-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6/62/71亿元,同比26%/11%/15% [9] - 融资成本的下降以及风险的改善是利润增长的主因。公司2024Q2营收增长6.29%,主要得益于信贷驱动服务中融资收入同比增长42%至16.9亿元和平台服务中转介服务费同比增长288%至6.24亿。2024Q2经调整净利润为14.13亿,同比23%,take rate达到4.4%,在贷余额为1578亿,同比下滑14.5% [9] - 有质量的增长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回购进度超预期彰显公司信心。公司2024Q2信贷投放规模为954亿元,同比-23.2%,其中约65%的贷款为通过轻资本模式所提供。公司持续推进3.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当前回购进度超预期 [9] 可比公司估值 - 信也科技、陆金所控股和乐信的EPS分别为1.60、7.60和2.36元,PE分别为5.02、12.77和2.5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