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阿姨(02589)

搜索文档
沪上阿姨上市后股价过山车:资本狂欢下的新茶饮生存样本
新浪证券· 2025-06-13 09:14
上市表现与估值波动 - 沪上阿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暴涨74.68%至197.6港元,次日下跌8.78%,一周内累计跌幅超20%,6月初股价跌至125港元较首日高点缩水37% [1] - IPO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超940亿港元,发行价113.12港元(区间上限),首日市值181亿港元,中签者每手盈利超2500港元 [2] - 首日动态市盈率51.95倍(TTM)远超行业,一周内市值蒸发48亿港元缩水26.8%,5月底市盈率回落至36.9倍仍高于行业均值 [2] - 流通盘仅2.3%,首日换手率180%,稀缺筹码被投机资金短时爆炒导致估值泡沫 [3] 商业模式与经营困境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同比下滑1.9%,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5.2%,显著低于同行30%+增速 [4] - 99.7%门店为加盟店,96%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食材设备,2024年单店GMV从155.9万元降至137万元(跌幅12.12%),日均销售额仅3833元 [4] - 2024年关店率12.7%(超1000家),远高于行业健康水平4%,加盟商控诉物料定价过高(水果价达市场两倍)及罚款严苛 [4] - 食材毛利率提升至22.8%反映向加盟商转嫁成本策略,加剧加盟体系恶化 [5] 市场竞争与战略挑战 - 下沉市场布局50.4%覆盖率,但副牌"轻享版"(客单价2-12元)及"茶瀑布"表现不佳,后者304家门店9个月GMV仅7380万元,单店贡献不足主品牌1/3 [5] - 供应链依赖第三方导致成本劣势,蜜雪冰城原料自产使成本低10%-20%,县级市场同类产品售价6元vs蜜雪4元 [5] - 行业增速从2024年8.2%放缓至2025年预计7.5%,价格战中主品牌15-20元价格带受喜茶压制(最低4元)与蜜雪冰城上下夹击 [6] 行业格局与资本反思 - 新茶饮行业从规模崇拜转向盈利本质,蜜雪冰城1800亿港元市值源于供应链壁垒而非单纯万店规模 [6] - 上市募资60%拟投入供应链优化与数字化,目标将食材损耗率从行业均值20%降至古茗水平10% [6]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午后走势分化,布鲁可(00325.HK)涨超24%,蜜雪集团(02097.HK)涨近7%,古茗(01364.HK)涨超5.5%,巨子生物(02367.HK)涨超4%,此前一度跌超4%,老铺黄金(06181.HK)跌近3%,沪上阿姨(02589.HK)跌1.3%。
快讯· 2025-06-09 05:44
港股新消费概念股午后走势 - 布鲁可(00325.HK)涨超24% [1] - 蜜雪集团(02097.HK)涨近7% [1] - 古茗(01364.HK)涨超5.5% [1] - 巨子生物(02367.HK)涨超4%,此前一度跌超4% [1] - 老铺黄金(06181.HK)跌近3% [1] - 沪上阿姨(02589.HK)跌1.3% [1]
杯盏间的刀光剑影:茶饮股的营销博弈之道
金融界· 2025-05-30 12:49
行业模式 - 当前资本竞逐的新贵茶饮品牌如蜜雪集团、霸王茶姬、古茗、沪上阿姨、茶百道均采用轻资产加盟连锁模式快速扩张 [1] - 这些品牌主要收入来源并非传统加盟费,而是向加盟商供应产品原料和设备,与麦当劳等海外快餐连锁的"二房东"模式(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形成差异 [1][2] - 蜜雪等品牌的收入结构显示商品及设备销售占比极高:蜜雪97.50%、古茗79.94%、沪上阿姨80.14%、茶百道94.60%、霸王茶姬86.97% [2] 营销策略 - 蜜雪冰城通过"雪王"IP线上线下联动营销,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达15.99亿元(同比+21.30%),占总收入6.44% [3][4] - 古茗采用手游联名+快闪店策略,2024年营销开支4.79亿元(同比+42.43%),占比5.45% [5][6] - 沪上阿姨构建全渠道营销矩阵,2024年营销开支3.94亿元(同比+9.20%),占比12.0% [7][8][9] - 茶百道通过1.39亿注册会员体系+数字化营销,2024年营销开支3.95亿元(同比+201.64%),占比8.03% [10][11] - 霸王茶姬依托社交媒体+跨界合作,2024年营销开支11.09亿元(同比+323.96%),占比8.94% [12] 门店布局 - 蜜雪全球门店达4.65万家(中国4.16万+海外4,895家),51.33%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13][14] - 古茗80%门店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重点拓展华南/华东/华中17个省份 [15][16][17] - 沪上阿姨9,176家门店中50.4%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已进军马来西亚市场 [18][19][20] - 茶百道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从2023年22.2%提升至2024年25.6%,同步拓展韩国等海外市场 [21][22] - 霸王茶姬6,440家门店中华东地区占比最高(1,945家),但2024Q4同店GMV出现18.4%下滑 [23][24][25] 加盟商生态 - 加盟商流失率显示行业分化:蜜雪2024年前三季流失率约6.97%,而古茗18.88%、沪上阿姨19.47%、茶百道20.66% [28] - 茶饮品牌需持续投入品牌运营支持加盟商成功,否则将面临加盟商因盈利不足退出的风险 [26][27] 行业趋势 - 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通过供应链为核心的加盟生态体系重塑行业,与海外被动租赁模式形成差异 [29] - 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被普遍视为最大增长点,各品牌均加强低线级城市布局 [14][16][18][22] - 蜜雪凭借低价策略和规模优势领先,霸王茶姬激进扩张但同店GMV下滑暴露可持续性风险 [12][25][29]
沪上阿姨成功上市,背后的投资大佬赢麻了
创业家· 2025-05-23 09:59
核心观点 - 国民消费品牌需聚焦下沉市场、中原地区及产品渠道合一 通过人货场策略实现增长 [6][7][8] -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首日涨幅达68.5% 锅圈食汇3年门店数从3000家增至1万家 体现下沉市场扩张能力 [2][4] - 消费品牌需关注淡季运营效率 通过消灭时间维度淡季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7] 下沉市场策略 - 产品下沉需满足低线城市需求 店型需匹配小面积、高频消费特征 管理能力决定扩张上限 [7] - 中原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覆盖3亿人口 是国民品牌必争市场 [7] 运营效率优化 - 淡季管理需覆盖年/周/日三个时间维度 重点提升非高峰时段营收而非强化旺季 [7] - 产品与渠道利润叠加可增强定价灵活性 案例显示锅圈食汇、沪上阿姨均采用该模式 [7] 人货场策略 - 目标人群优先锁定95后、00后年轻消费者 [7] - 商品选择需聚焦相对快消品 具备合法成瘾性特征 实现器材与耗材销售联动 [7] - 渠道偏好电商非友好型业态 通过高频低客单价小店模型强化线下壁垒 [7] 行业趋势 - 消费品牌从网红转向国民品牌 竞争逻辑从性价比升级为价性比 [8] - 供应链需向上游技术端延伸 形成贸易+制造+技术的三位一体结构 [8]
年报盘点|赚最多的蜜雪冰城董事长年薪超千万,古茗、沪上阿姨管理层总薪资腰斩
第一财经· 2025-05-21 10:36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预计到2028年突破4000亿元,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5] - 行业呈现"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趋势,门店数低于3000家的企业可能被淘汰[5] - 加盟模式成为主流,包括奈雪的茶在内的品牌均转向加盟扩张[3] 公司业绩 蜜雪集团 - 2024年净利润44.54亿元(同比增长39.8%),行业第一[3] - 门店数量达46479家,收入248.29亿元(同比增长22.3%)[3] - 商品和设备销售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1.7%),加盟服务收入6.201亿元(同比增长52.8%)[3] 霸王茶姬 - 2024年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行业第一[1][4] - 门店6440家,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67%)[4] - 管理层总薪酬6620万元,居行业首位[2] 古茗 - 2024年净利润15.42亿元(同比增长36.95%),行业第三[4] - 门店9914家(仅次于蜜雪冰城),营收87.91亿元(同比增长14.45%)[4] - 管理层总薪酬515.6万元(同比下降50.4%)[4] 其他企业 - 茶百道: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48.71%),管理层薪酬1654万元(同比增长88%)[2][5] - 沪上阿姨: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5.2%),董事长薪酬60.6万元(同比下降54%)[4][5] - 奈雪的茶:亏损9.17亿元,管理层薪酬487.9万元(同比下降17%)[2][5] 管理层薪酬 - 已披露企业"一把手"年薪区间60.6万-1313万元,差距达21倍[2] - 蜜雪集团管理层总薪酬5314万元(行业第二),董事长薪酬1313万元[2] - 薪酬变动主因:股份支付和花红调整(如古茗、沪上阿姨)[4][5] 商业模式 - 蜜雪冰城核心盈利模式为向加盟商销售物料和设备[3] - 加盟收入增速(52.8%)显著高于商品销售增速(21.7%)[3] - 行业普遍采用加盟扩张,包括原直营品牌奈雪的茶[3]
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增加膳食纤维,新茶饮迈入健康消费新时代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11:00
新茶饮健康升级趋势 - 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健康创新竞争,品牌回归产品研发本质[2] - 公司推出五款"超级果蔬茶系列",每瓶膳食纤维含量超5g,满足成人每日20%-35%需求[3] - 行业发布《中国现制茶饮膳食营养升级白皮书》,提出"每日健康+"理念,推动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2]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馈 - 五款新品针对不同场景设计:羽衣甘蓝纤体瓶含奇亚籽增强饱腹感,暗夜玫瑰发光瓶含抗氧化成分,芭乐树番茄发光瓶富含维C/A[4] - 芭乐树番茄发光瓶单周销量突破200万杯,验证健康茶饮市场热度[4] - 羽衣火龙果高纤瓶含11.9g膳食纤维(相当于1斤西芹),满足成人每日35%-45%需求[3] 消费者需求与行业数据 - 18-35岁群体日均膳食纤维摄入仅11.8g,低于25-30g推荐标准[3] - 63%消费者选择茶饮首要考虑口感,35.3%关注原料健康度,职场女性对营养补充需求突出[6] - 行业案例:星巴克推无糖体系,霸王茶姬咖啡因含量降50%,冰勃朗实现0反式脂肪酸基底乳[6] 供应链与标准化建设 - 《白皮书》建议原料端"增"膳食纤维/维生素/益生菌等,"减"糖/反式脂肪酸/钠等[7]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研发、供应链升级和加盟生态链协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7]
3377倍神话!最强夫妻档揭秘:年轻人的钱,正在撑起港股消费牛市
搜狐财经· 2025-05-18 06:23
港股新茶饮IPO热潮 - 沪上阿姨港股IPO公开募资部分获3377倍超额认购,融资申购额达921.22亿港元[1] - 2025年港股新茶饮赛道形成"五花聚鼎"格局,包括奈雪、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及沪上阿姨[7] - 古茗上市三个月股价上涨160%,蜜雪冰城上市后涨幅达144%,带动板块估值修复[16] 消费企业赴港上市驱动因素 - 港股上市门槛较低,允许亏损企业上市且审核周期短,吸引A股撤回企业转战港股[27] - 政策推动消费升级,企业通过港股融资加速扩张(如蜜雪冰城开拓东南亚市场)[27] - "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股价分别上涨9倍、17倍、144%,树立估值标杆[19][26] 下沉市场与新消费趋势 - 沪上阿姨48.2%收入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从2021年3000家激增至2024年9176家[12][15] - 零食品牌鸣鸣很忙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28个省份所有线级城市[7] - 消费逻辑重构:低价(蜜雪冰城)、文化内涵(老铺黄金)、悦己(泡泡玛特)成为新趋势[20][22][23] 代表性企业成长路径 - 沪上阿姨从25平米夫妻店起步,凭借血糯米奶茶单月营收突破30万,2014年切入下沉市场[10][12] - 老铺黄金上市一年股价涨17倍市值超千亿,泡泡玛特市值达2600亿港元[26] - 新茶饮行业分化显著:奈雪股价较发行价跌94%,茶百道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16]
年入32亿!70后夫妇卖奶茶,干出一家上市企业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5-15 06:57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登陆港交所,成为2025年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发行价113.12港元/股,开盘暴涨68%,收盘涨幅40.03%,市值达166.07亿港元[4] - 公司创始人单卫钧和周蓉蓉夫妇通过三家实体合计控制上市前80.64%投票权,上市后持股78.79%,按市值计算身家超130亿元[7][9] - 2024年新茶饮上市企业股价表现强劲:古茗3个月市值增长近3倍至604.06亿元,蜜雪冰城市值达1810.02亿元,霸王茶姬市值58.77亿美元[22] 业务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采用加盟主导模式,截至2024年底9176家门店中99.7%为加盟店,加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94.3%提升至2024年96.5%,其中80.1%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物[17][18] - 2024年总营收32.85亿元中31.7亿元来自加盟业务,加盟服务费占比16.4%,自营店收入仅占1.5%[19] - 旗下三大品牌中主品牌贡献主要收入,咖啡品牌"沪咖"采用店中店模式覆盖1700家门店但单店日均销售额仅100元,轻享版品牌2024年GMV1.7亿元占比1.6%[12][13][14] 市场布局与竞争策略 - 公司重点布局北方市场,北方门店占比达52.1%,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0.4%,主打适合北方气候的五谷热饮产品[20] - 行业上市企业后续战略聚焦三大方向:出海(蜜雪冰城计划拓展东南亚)、供应链建设(沪上阿姨拟投入30%募资升级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多家企业计划提升运营效率)[24][25][26] - 新茶饮行业已形成6家上市企业格局,上市潮暂告段落,但资本加持下行业竞争将进入新阶段,重点转向全球化、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建设[23][26]
沪上阿姨在港交所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08:33
上市概况 - 沪上阿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每股定价113 12港元,共发行241 13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 95亿港元[1] - 公司预计通过IPO募集净额约1 73亿港元[2] 财务表现 - 2022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 99亿元、33 48亿元、32 85亿元[1] - 同期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 54亿元、4 16亿元、4 18亿元,经营保持相对稳定[1] 品牌与渠道战略 - 公司构建"沪上阿姨""沪咖"与"轻享版"三大品牌概念,形成多层次产品矩阵[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0 4%,体现下沉市场渗透力[1] 募集资金用途 - 约25%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包括会员管理、基础设施及门店系统升级[2] - 约20%投入产品研发与原材料升级,推动热销产品创新[2] - 20%用于强化供应链能力,覆盖生产、仓储与物流体系[2] - 15%用于品牌建设,10%用于市场营销,10%作为营运资金[2]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首日大涨,加盟店平均GMV下滑
金融界· 2025-05-13 23:09
上市表现 - 公司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 每股定价113 12港元 共发行241 13万股 每手30股 [1] - IPO孖展申购倍数接近3400倍 申购额超过920亿港元 是香港证监会抬高IPO打新预付门槛至10%后认购最热的新股之一 [1] - 暗盘交易收盘涨幅达62 48% 上市首日开盘价190 6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超过68% 收盘价158 4港元/股 市值达166亿港元 [1] - 以每手30股计算 不计手续费 一手赚约2100港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起家于上海 因"血糯米奶茶"走红全国 [1] - 旗下三个品牌包括沪上阿姨、沪咖和轻享版 涵盖现制饮料及现磨咖啡 [1]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 公司经营着中国第五及第四大的现制茶饮店网络 [1] - 目前已有超过9000家门店 其中超过一半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2] - 经营模式以加盟为主 2024年加盟相关收入占总营收80% 9176间门店中9152间是加盟店 占比高达99 7% [2] 财务数据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 99亿元、33 48亿元和32 85亿元 [2] - 相应净利润分别为1 49亿元、3 88亿元和3 29亿元 [2] - 2024年营收同比微跌1 9% 主要因加盟相关收入及自营店收入减少 [2]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关闭的加盟店数量分别为393家、370家和987家 [2] 募资用途 - 约25%资金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 优化会员管理体系及门店系统 [2] - 约20%投入产品研发与原材料升级 [2] - 20%用于强化供应链能力 [2] - 15%用于品牌建设 10%用于市场营销 10%作为营运资金 [2] 经营状况 - 2024年每间加盟店平均GMV由2023年的160万元减少至140万元 [3] - 2024年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提升 新一线城市占比下降 一线城市门店最少 [3] - 2024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设海外首家自营店 截至2024年底海外门店仅此一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