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塑能源(02570)
icon
搜索文档
重塑能源(02570)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通告
2025-09-07 10:13
临时股东会信息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9月25日上午10时在上海嘉定区举行[4] - 投票以投票方式进行,计算通过决议案所需多数不包括弃权票[14] 特别决议案 - 拟授予董事会购回不超已发行及未被购回H股数目10%的H股的一般授权[7] 股份过户 - 9月22日至25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 - H股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9月19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登记处[11] 受委代表 - 受委代表委任文据须按规定签署,最迟到9月24日上午10时交回指定地点[15] 其他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上海嘉定区靖远路,电话+86 21 6025 7126,邮箱refire.ir @ refire.com[16] - 若因恶劣天气无法举行临时股东会,将在指定网站公告重新安排情况[17]
重塑能源(02570) - (1) 建议购回H股的一般授权;及(2)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会通告
2025-09-07 10:08
会议信息 - 2025年9月25日上午十时召开第四次临时股东会[3][20][41] - 会议地点在上海嘉定区金园一路655号一栋2层[20] - 若因恶劣天气无法举行将在指定网站公告重新安排[57] 股权登记 -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21][50] - 填妥的H股过户文件及股票9月19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前送达指定登记处[21][50] - 9月25日在册股东有权参会投票[21][54] 代表委任 - 委任受委代表需在2025年9月24日上午十时前交回表格[4][22][54] - 受委代表无需为公司股东[54] 股份情况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发行股份86,162,471股,含40,680,318股H股及45,482,153股内资股[30] - 内资股、H股、股份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9][10][12] 购回授权 - 特别决议案拟审议授予董事会购回不超已发行及未被购回H股数目10%的一般授权[43][44] - 若通过,最多可购回4,068,031股H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10%[33] 股价数据 - 2024年12月至2025年9月,H股每月最高成交价150.40 - 316.20港元,最低成交价118.00 - 272.40港元[35] 股东权益 - 林琦先生于17,852,7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比约20.72%,行使购回权后增至约21.75%[36] 公司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嘉定区靖远路1555号1幢1层1004室[56] - 联系电话为+86 21 6025 7126,邮箱为refire.ir @ refire.com[56]
半年盘点|多数企业净利减亏,上半年氢燃料电池企业第二曲线成效初显
第一财经· 2025-09-04 13:28
行业整体表现 - 氢燃料电池行业从政策示范驱动向场景商业化驱动转型 市场竞争和商业化考验更为严峻 [1] - 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3] - 行业规模缩减导致企业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2] 企业财务表现 - 四家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整体下滑:国鸿氢能收入5888.3万元同比降55.7% 亿华通收入7192.9万元同比降53.25% 国富氢能收入1.09亿元同比降19.2% 重塑能源收入1.07亿元同比降9.9% [2] - 主力产品量价齐跌: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收入5064.2万元同比降52.7% 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收入3665.1万元同比降72% [2] - 三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减亏:减亏幅度在13%-28%之间 亿华通亏损幅度降至近四年同期最低水平 [3] - 国富氢能亏损规模同比减少20%至8924.8万元 主要因收回大额应收账款和政府补助增加 [3] 应收账款改善 - 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下降:亿华通21.3亿元较上年底降3% 重塑能源21.57亿元降7.8% 国鸿氢能16.4亿元降4.9% [3] - 企业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积极与整车厂商合作改善回款状况 [3] 新应用场景拓展 - 企业拓展冷链运输、环卫及重卡等应用场景 同时在船舶、热电联供新领域展开应用 [4] - 重塑能源推动车辆在高速、中长途应用 其重卡产品已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需求 [4] - 行业推动重型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试点应用 [4] 海外市场突破 - 重塑能源海外市场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约160% 营收占比从2%提升至10% [6] - 企业聚焦欧洲、北美、东南亚、中亚、中东及北非市场 发挥海外订单高毛利优势 [6] - 国富氢能确认海外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液态氢设施及水电解制氢项目 [6] 产业链整合 - 亿华通与中国旭阳集团进行双向整合 在氢能制备、储运、消纳环节实现协同 [6] - 重塑能源探索海外绿氢生态项目 推动电解水氢能装备销售 [6] - 国富氢能向印度交付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 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 [6]
俄罗斯重塑能源供给体系,欧洲能源命运已定!
搜狐财经· 2025-09-03 16:01
公司战略转向 -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永久停止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彻底关闭能源再供给余地 [1] - 公司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备忘录 将能源供应全面转向东方 永远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3] - 通过先进管道向东方供应廉价且可靠的天然气 供应成本客观上低于欧洲 [3] 地缘经济影响 - 蒙古国因天然气过境获得巨额利润 乌克兰因选择西方地缘政治角色失去替代机会 [3] - 欧盟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 需支付过高液化天然气费用且缺乏可靠替代源 [3] - 欧洲为政治雄心付出严冬和工业衰退代价 被定位为昂贵且不可靠的买家 [4] 行业格局重构 - 俄罗斯向东方的能源转向被视作对欧洲经济模式的"死刑"判决 且判决已生效 [4] - 世界地缘政治版图重新绘制 欧洲在能源革命边缘徘徊并走向衰败 [3] - 中俄签订世纪合同 形成新的能源供应体系 [3]
重塑能源(0257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54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6,162,471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H股法定/注册股份40,680,318股,股本40,680,318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45,482,153股,股本45,482,153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H股已发行股份40,680,318股,库存股0股[3]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内资股已发行股份45,482,153股,库存股0股[3] 期权与资金 - 截至2025年8月底,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股份期权2,260,818股[4] - 2025年8月行使期权利得资金0元[4]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非库存)增减0股内资股[6] - 2025年8月库存股份增减0股内资股[6]
研判2025!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30 01:09
行业概述 -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 基于电化学反应原理 能量转化效率高且主要产物是水 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 [2] - 根据电解质的不同 氢燃料电池主要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碱性燃料电池(AFC) 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等类型 [4] - PEMFC使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膜 可在较低温度下运行 响应时间短 适用于需要频繁启动和停止的应用 广泛用于车辆和家庭电源等小型应用场景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市场规模为59.9亿元 同比增长52.42% [1] - 行业突破关键材料国产化瓶颈 以亿华通 重塑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实现了膜电极 双极板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生产 显著降低对进口材料的依赖 [1] - 大功率系统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400kW级电堆成功商用 适配重卡等高耗能场景对长续航 高载重的需求 [1]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包括氢气 质子交换膜 催化剂 膜电极 双极板 气体扩散层 储氢瓶 电解槽等原材料和生产设备 [6] - 产业链中游为氢燃料电池生产制造环节 [6]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 固定式电源/电站 天然气掺氢 氢能冶金 微型热电联供等领域 [6] 氢能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氢能产量为3815万吨 同比增长3.50% [8] - 截至2024年中国加氢站累计建成540座 新建134座 [8] - 世界最长输氢管道中石化京蒙千公里输氢管道项目正在建设 [8] 汽车产销情况 - 2024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5548辆 同比下降1.47% [8] - 2024年销量为5405辆 同比下降6.67% [8] - 2019年产量达2833万辆 同比增长74.98% 主要因企业集中在年底加大排产计划 [8] 重点企业分析 - 亿华通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攻克超低温冷启动设计等三项核心技术 [11] - 2024年12月亿华通发布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M30+ 采用国产电堆 零部件国产化率达100% 最高质量功率密度突破900W/kg [11] - 2025一季度亿华通营业收入0.11亿元 同比下降19.92% 归母净利润-0.91亿元 同比下降1.98% [11] - 潍柴动力积极布局燃料电池领域 完成甲醇 氢等替代燃料技术布局 [12] - 2024年潍柴动力营业收入2156.91亿元 同比增长0.81% 研发投入94.07亿元 同比增长4.72% [12] 技术发展趋势 - 材料科学 电化学等领域不断突破 氢燃料电池性能提升 成本逐步降低 [14] - 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 氢气生产 储存 运输等环节成本降低 [14]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从交通运输到固定发电 便携式电源等领域 [15] 政策环境 - 中国政府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 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15] - 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吸引大量资本和技术投入 [15]
百万千瓦级项目启动在即 "绿电直连"将重塑能源消费格局
证券时报· 2025-08-28 05:20
绿电直连项目进展 -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上库130万千瓦光伏项目即将作为西北首个百万千瓦级绿电直连项目启动 [1] - 内蒙古乌兰察布和青海西宁多个数据中心或算力中心已实现绿电直供 [1] - 青海中国联通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二期2025年10月投产 三期已于3月投产 四期投资获批 年底全面投产后将形成超20000P算力规模 [2] 政策支持与地区实践 - 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5月联合发布通知鼓励各类主体投资绿电直连项目 [1] - 新疆、江苏、云南、青海等多地已发布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1][5] - 云南重点支持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新建项目 河北优先支持算力、钢铁、水泥行业 江苏明确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绿电专线 内蒙古允许新能源投资主体建设接入线路 河南要求源荷距离20公里内 青海无距离限制 [5] 项目效益与技术要求 - 上库项目全面落地后每年生产21亿千瓦时绿电 降低40%光伏电站限电率 带动用电企业降低综合能耗36.7% 绿电消纳占比从零提升至60.4% [2] - 绿电直连需配置储能或挖掘负荷灵活性提升调节能力 要求严格限制自发自用比例、上网电量比例和反送电 [5] - 风光储充+算力中心协同调度管理模式成为核心亮点 如青海微电网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和绿电全链直供 [3] 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 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出口外向型企业等绿电需求集中场景可通过配套新能源项目或替代存量自备电厂推动绿电直供 [3] - 绿电直连用户将从化工、数据中心等高载能领域快速渗透至更广泛工商业用户 [6] - 东部出口外向型中小企业可通过园区配电系统集中采购绿电 如江苏园区作为用户向供电公司购买绿电再配电给区内企业 [7] 发展挑战与解决路径 - 项目面临专线建设主体、电价定价方式、适用范围不明确等困境 需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出台细则指导 [6] - 电价定价可采用全额缴纳输配电价方式 或在调节资源/新能源丰富地区借鉴自备电厂做法 [7] - 东部地区10公里以上专线难建 风光资源与负荷难匹配 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待解 [6]
重塑能源战略投资恩泽氢能,产业协同向纵深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8-28 03:03
战略投资与股权结构 - 重塑能源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与恩泽氢能及恩泽基金签订增资协议 以现金方式向恩泽氢能增资1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重塑能源通过子公司持有恩泽氢能30.30%股权 恩泽基金和独立第三方分别持股60.60%和9.10% [1] - 恩泽基金由中石化资本作为最大股权方 重塑能源第二大股东同为中石化资本 [1] 投资动机与战略协同 - 投资旨在拓展制氢市场 强化氢能行业协同发展与产业链整合 [1] - 交易有助于借助股东资本和产业资源 加强制氢装备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实力 [1] - 合作可加速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发展 解决资源错配和产业链堵点问题 [1] 恩泽氢能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 作为中石化氢能领域重要布局 原由康明斯与恩泽基金联合成立 [2] - 2023年在佛山建设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 年产能500MW [2] - 计划2026年前扩产至2GW 并与中石化研究院共建"高温PEM+废热回收"联合实验室 [2] 技术发展与市场进展 - 完成PEM电解槽国产化并获取订单 参与中原油田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等国家级示范项目 [3] - 锁定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哈密三大绿氢示范项目 预计2025-2027年订单不低于1.2GW [3] - 业务模式成熟 涵盖制氢技术本地化研发 生产与销售 深度融入中石化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2][3] 中石化氢能战略规划 - 中石化锚定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 推动氢源向绿氢转变 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经济生态圈 [5] - 通过恩泽基金形成"制加储运用"氢能产业投资超级版图 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 [5] - 采取碱性技术与PEM技术并行策略 以燃料电池为切入点布局制储运氢关键技术 [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重塑能源作为燃料电池龙头企业 拥有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等核心技术及终端场景应用经验 [5] - 合作形成技术协同与业务互补 上游提供制氢设备降本 中游依托中石化加氢站网络 下游供应燃料电池系统 [6] - 从资金 技术 成本 基础设施等多维度打通氢能产业发展堵点 加速商业化进程 [6]
技术协同+资本加持 重塑能源投资恩泽氢能彰显绿氢赛道广阔前景
环球网· 2025-08-28 02:58
公司战略投资 - 旗下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以现金向恩泽氢能注册资本出资1亿元,旨在增加其注册资本 [1] - 投资旨在为公司在制氢领域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战略版图 [1] - 通过此次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展在制氢领域的业务,完善从制氢到用氢的全产业链布局 [1] 制氢市场前景 -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正成为能源领域焦点,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2] -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球制氢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未来十年仍将高速增长 [2] -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约3715万吨,制氢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2] 政策环境支持 - 全球多国出台政策法规支持氢能发展,包括欧盟"欧洲绿色协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和日本氢能战略 [3]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战略地位,各地从审批、土地、资金等方面支持制氢企业 [3] - 政策支持加速制氢产业规模化与商业化进程 [3] 技术创新发展 - 制氢技术向多元化、高效化、低成本化发展,主流技术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 [3] -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质子交换膜和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突破,电解水制氢成本将大为降低 [3] - 制氢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竞争力增强,在交通、工业、能源存储等领域日益受市场青睐 [3]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专注氢能科技领域,布局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全产业链关键技术 [5] - 研发团队成员硕博占比超40%,牵头参与10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氢能相关专利超346项 [5] - 主导或参与制定47项国内外行业标准,研发技术能力稳居行业创新前沿 [5] 产品市场地位 - 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重卡系统输出功率2022-2023年连续两年蝉联榜首 [6] - 已实现从系统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6] - 推出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兆瓦级PEM电解槽等一系列制氢装备产品,核心指标行业领先 [6] 投资协同效应 - 恩泽氢能在制氢市场已积累客户资源与渠道,在特定应用领域和区域市场具备较强影响力 [8] - 投资为双方技术研发深度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将在电解水制氢技术、新型材料研发等核心领域开展联合项目 [8] - 可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整合,完善从制氢到用氢的全链条布局 [9] 产业链布局 - 公司此前在燃料电池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制氢装备领域也有一定积累 [9] - 依托中国石化已有的氢能产业链布局,双方能挖掘更多协同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9] - 投资有助于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9]
重塑能源战略投资恩泽氢能,产业协同向纵深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2:57
战略投资背景 - 重塑能源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与恩泽氢能及恩泽基金签订增资协议 以现金方式向恩泽氢能增资1亿元 增资完成后重塑能源通过子公司获得恩泽氢能30.30%股权 恩泽基金和独立第三方分别持股60.60%和9.10% [1] - 重塑能源投资恩泽氢能旨在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 恩泽氢能本轮增资前由恩泽基金全资持有 恩泽基金最大股权方为中石化资本 重塑能源第二大股东亦为中石化资本 [2] - 行业上下游资源与市场错配 全产业链融通存在堵点 交易意味着氢能行业协同发展走向纵深整合 重塑能源与恩泽氢能借助股东资本和产业资源协同发力 强化制氢装备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实力 加快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发展 [2] 恩泽氢能业务概况 - 恩泽氢能2021年12月注册成立 作为中石化氢能领域重要落子 最初由康明斯和恩泽基金联合成立 2023年在佛山建设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 2023年康明斯退出后恩泽基金全资接手 组织架构调整后继续深耕电解水制氢并融入中石化一体化布局 [3] - 恩泽氢能业务模式成熟 依托恩泽基金从引入PEM制氢技术转向本地化研发生产销售 佛山生产基地现有年产能500MW 计划2026年前扩产至2GW 与中石化大连院 石科院共建"高温PEM+废热回收"联合实验室 [3] - 恩泽氢能已完成PEM电解槽国产化并拿下订单 参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 中国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重大PEM电解水制氢项目建设 已锁定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哈密三大绿氢示范项目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订单不低于1.2GW [4] 中石化氢能战略布局 - 中石化锚定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 计划推动氢源由灰氢 蓝氢向绿氢转变 重点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经济生态圈 以燃料电池为切入点布局制氢 储氢和运氢关键技术 关注加氢站解决方案 在燃料电池端投资重塑能源是重要一步 制氢端采取碱性技术和PEM技术齐步走策略 [5] - 通过恩泽基金 中石化形成氢能产业投资"超级版图" 覆盖"制加储运用"环节 中石化半年报重申积极布局氢能 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目标 [6] 协同效应与产业链整合 - 重塑能源是燃料电池企业龙头 协同中石化等合作方在加氢基础设施布局 在国内外氢能终端应用场景积累市场经验 完成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领域核心技术布局 自主研发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 制氢电源 碱性电解槽电极等关键零部件 探索构建"电-氢-电"新商业模式 [6] - 重塑能源与恩泽氢能形成技术协同与业务互补 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加速氢能商业化进程 [6] - 产业上游依托中国石化及重塑能源布局的绿氢一体化项目 恩泽氢能与重塑能源合作提供先进制氢设备降低绿氢成本 中间环节中国石化凭借补能网络 土地资源 建设经验和运营管理优势主导加氢站整体规划和建设 下游应用端重塑能源为汽车 工程机械 发电 超充等动力装备提供成熟燃料电池系统 [7] - 根植于中石化体系 重塑能源与恩泽氢能合作从资金 技术 成本 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打通氢能产业发展堵点 未来从技术研发协同 产业资源整合及项目合作推进等方面形成全产业链合作值得期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