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塑能源(02570)
icon
搜索文档
重塑能源(02570)拟折让约27.93%配发合共197.18万股内资股 净筹约2.7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08 10:26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决议根据特别授权发行认购股份,与认购方订立认购协议,配发及发行197.18万股内资股,认购价为人民币142元 [1] - 每股认购价较紧接认购协议日期前的交易日联交所所报每股H股收市价215.00港元(约人民币197.03元)折让约27.93% [1] - 认购股份总数相当于已发行内资股总数的约4.34%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2.29% [1] 融资资金用途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8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额约为人民币2.72亿元 [2] - 约34.90%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预计2028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 [2] - 约35.10%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应用于多元化场景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氢能装备的研发活动,预计2028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 [2] - 约30.00%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集团营运资金,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悉数动用 [2]
重塑能源(02570) - (1)建议根据特别授权发行内资股及认购协议;(2)授权董事会处理发行认购...
2025-06-08 10:10
发行认购股份 - 2025年6月7日公司与启源基金及苍南山海泽润订立认购协议,将发行1,971,830股内资股,总账面值197.183万元[3][6][9] - 启源基金和苍南山海泽润分别认购352,112股和1,619,718股内资股[6][9] - 认购股份总数相当于已发行内资股总数约4.34%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29%[9] - 每股认购股份价格为142元人民币(约154.95港元)[8] - 认购价较不同时间段H股收市价折让,较前一交易日折让约27.93%,较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24.38%[10] - 启源基金和苍南山海泽润分别支付认购金额4999.9904万元和22999.9956万元,197.183万元计入注册资本,2780.2803万元计入资本储备[11] - 建议发行认购股份不会产生25%或以上的理论摊薄效应[11] - 认购方须在先决条件达成或豁免后五个工作日内将认购款汇入公司指定账户[12]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23 - 26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45] - 建议发行认购股份及相关事宜须经股东会特别决议案批准及中国证监会批准[3][15] - 公司应于付款日后30个工作日内提交认购方股份登记申请文件[14] - 启源基金及苍南山海泽润自认购事项完成起12个月内不转让认购股份[15] 业绩情况 - 2023和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5.295亿元和7.373亿元[18] - 2023和2024财年公司产生融资成本分别约为4790万元和5760万元[18] - 2023和2024财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流出分别约为7.184亿元和3.932亿元[18] - 2024年非车用场景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收入约5410万元,较约2330万元增长约132.6%[20] 股份发行情况 - 公司按发行价147.00港元完成发行485.11万股H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6.233亿港元[19] - 2024年12月H股全球发售价格为每股147港元(约人民币134.71元),认购价较发售价轻微溢价约5.41%[21] - H股上市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收市价介乎每股126.70 - 283.00港元,平均收市价约198.71港元[21] - 有关期间H股平均日成交量介乎约2060 - 116691股,占当时已发行H股总数约0.01% - 0.29%[21] - 过去12个月公司按147.00港元发行4851100股H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约11.92%,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63%[25] 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62330万港元,为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扩产分配46440万港元,占74.5%[25][2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氢能装备扩产分配9540万港元,占15.3%[2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海外市场业务拓展分配4800万港元,占7.7%[2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分配1560万港元,占2.5%[27]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272.17百万元,约34.90%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约35.10%用于研发活动,约30.00%用于集团营运资金[29] 股权结构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6,162,471股,包括45,482,153股内资股及40,680,318股H股[30] - 认购事项完成后,公司公众持股量约为42.85%[30] - 林琦先生实益持有11,834,272股内资股,认购后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3.43%[31] - 中石化资本实益持有8,738,925股内资股及2,912,975股H股,认购后内资股占比9.92%,H股占比3.31%[31] - 启源基金认购352,112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40%[31] - 苍南山海泽润认购1,619,718股内资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4%[31] - 发行认购股份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变为88,134,301股[31] 其他事项 - 公司将在临时股东大会提呈特别决议案,授权董事会处理发行认购股份相关事宜,授权有效期为12个月[36][37] - 公司建议发行认购股份按非优先基准进行,将在临时股东会提呈特别决议案供股东审议[38] - 公司建议于认购事项完成后,对公司章程第四条和第二十条作出相应修订[39] - 现有公司章程显示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616.2471万元,已发行股份数为8,616.2471万股[40] - 公司章程建议修订后,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813.4301万元,已发行股份数为8,813.4301万股[41]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6日上午十时在上海嘉定区举行临时股东会,供股东审议相关事项[45] - 公告所用汇率为1港元兑人民币0.91642元,为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49] - 认购价为每股人民币142元[52]
重塑能源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快讯· 2025-06-06 11:06
公司动态 - 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 - 公司20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16,369,877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 [1] - 转换后的股份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1]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报1086.4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重塑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6-03 09:30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港股通电力设备综合指数报1086 43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3 49% 近三个月下跌17 28% 年至今下跌16 27% [1] - 指数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3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瑞浦兰钧(13 75%) 中创新航(12 96%) 重塑能源(12 54%) 上海电气(11 31%) 协鑫科技(11 2%) 信义光能(11 2%) 天能动力(6 6%) 金风科技(6 42%) 东方电气(5 69%) 福莱特玻璃(5 04%) [1] - 全部持仓样本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电池行业占比最高达47 01% 光伏设备占28 74% 其他发电设备占17 00% 风电设备占6 42% 电池部件及材料占0 82%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在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调整样本或样本公司发生特殊事件时 会进行相应调整 [2]
基石解禁在即,实际流通筹码仅约3%的重塑能源(02570)何以应对新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5-30 03:1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上市后4个月内从发行价147港元最高涨至316.2港元,累计涨幅达115.1% [1] - 随后13个交易日内股价从316.2港元跌至118港元,跌幅达62.68%,较发行价下跌近20% [3] - 触及118港元低位后再次上涨,不到2个月最高涨至267.4港元,涨幅达115.19% [3] - 近期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20%,跌破10日均线 [3] 流通股情况 - IPO发售股份仅占总股份的5.6%,实际流通筹码约3% [4][5] - 基石投资者九江鼎创持股占已发行股份2.53%,将于6月6日解禁 [4][5] - 流通筹码稀缺导致股价波动远大于恒生指数 [4][5]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系统(50.95%)和零部件(36.31%),合计占比近90% [6] - 2024年海外收入5840万元,同比增长151.7% [9] - 非车用场景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额5410万元,同比增长132.6% [9]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收入复合增速30.77%,经调整净亏损从-6.23亿收窄至-4.71亿 [7] - 2024年收入6.49亿元,同比下降27.5% [7]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4.17亿元,同比收窄11.5%,主要因三费开支减少22.93% [7] 行业环境 - 氢能行业正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补贴收缩导致需求疲软 [8] - 2024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上险量同比下降0.9%至7171辆,12月单月销量同比暴跌68.8% [8] - 行业价格战加剧,企业为争夺订单被迫降价 [8] 客户结构 - 2021-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5%、71.7%、69.3% [8] - 2024年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仍高达50.2%,最大客户占比22.4% [8]
重塑能源(02570) - (1) 2024年度股东会投票表决结果;(2)解散监事会;及(3)修订公...
2025-05-19 13:48
会议与股份信息 - 2025年5月19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已发行股份86,162,471股,含40,680,318股H股及45,482,153股内资股[2][3] - 占已发行股份约75.74%的股东出席股东大会[3] 决议案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普通决议案赞成票100%通过[5][6] - 2025年度财务预算等普通决议案赞成票97.69%通过[6] - 2025年度关联交易赞成票96.81%通过[6] - 2025年度申请银行授信并担保赞成票97.59%、反对票0.10%通过[6] - 建议解散监事会特别决议案赞成票91.44%通过[7] - 建议修订公司章程特别决议案赞成票100%通过[7] - 建议授予董事会发行股份一般授权特别决议案赞成票91.34%通过[7] 后续安排 - 自股东大会日期起,监事会解散,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8][9]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将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9]
“白色黄金”争夺战:天然氢是重塑能源版图新变量还是资本泡沫
智通财经· 2025-04-28 07:00
天然氢行业现状 - 天然氢(又称白色氢、黄金氢或地质氢)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天然氢气,燃烧时仅产生水且不含碳元素 [1] - 近几个月来投资者对天然氢领域的兴趣持续升温,最初由研究型初创企业和初级勘探公司推动的乐观情绪正在蔓延 [1] - 过去一年间该领域已吸引包括力拓、Fortescue等矿业巨头,俄罗斯Gazprom,BP旗下风投部门,以及比尔·盖茨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等重量级投资者 [1] - 根据Rystad Energy研究,全球多个国家正在开展勘探工作,其中加拿大和美国在去年项目数量上处于领先地位 [1] 行业参与者动态 - 澳大利亚HyTerra公司去年8月获得Fortescue公司2190万美元投资,用于全面资助扩展勘探项目 [3] - BP风投领投了英国天然氢勘探初创企业Snowfox Discovery的A轮融资 [3] - 法国初创公司Mantle8近期获得包括比尔·盖茨创立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在内的340万欧元种子资金 [3] - Fortescue发言人表示天然氢技术为加速工业脱碳提供了"充满希望的机会" [3] 技术发展与挑战 - 分析师预计未来一年将是关键转折点,业界希望勘探活动能尽快定位这种难以捉摸的气体 [1] - 国际能源署警告称这种资源可能"过于分散而难以实现经济可行的规模化开采" [1] - 氢能科学联盟指出天然氢勘探仍处于"萌芽阶段",实现工业化生产也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 [4] - 目前马里唯一运营的氢井"日产能甚至不及单个风力涡轮机的零头" [4] 市场前景与投资趋势 - Rystad Energy氢能研究主管表示去年是该领域真正起势的转折点,众多企业启动钻探计划和提取测试 [2] - 投资者兴趣回升可能加速取得实质性成果,随着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开展钻探,有望在今年更快验证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2] - 法国Mantle8公司目标是在2030年前发现1000万吨天然氢储量以支持欧盟能源目标 [3] - 当前绿氢发展遇阻的态势促使资本转向其他解决方案,这对天然氢领域有利 [3] 应用潜力 - 天然氢可能"开启本土清洁能源的新纪元",几乎可以应用于冶金、燃料甚至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 [3] - 勘探已证实六大洲都存在天然氢资源,挑战在于开发高效开采、安全运输和工业应用系统 [3] - 若能发现高压高浓度氢气,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4]
重塑能源(02570) - 2024年股东週年大会通函
2025-04-25 14:57
公司历史与上市信息 - 公司前身于2015年9月18日在中国成立[10] - 2024年10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备案,12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50] 财务数据(2024年) - 营业收入为648,775千元,母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为737,301千元[27] - 年底资产总值为4,692,131千元,负债总额为2,753,042千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36,150千元[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83,356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320,005千元,存货为296,875千元[2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873,823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40,328千元,短期借款为1,054,234千元,长期借款为504,776千元[2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9,485千元,行政开支为454,886千元,研发开支为219,368千元[29]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为393,221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为210,031千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为821,620千元[31] 利润分配与财务决策 - 2024年度母公司股东应占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不进行利润分配[34] - 预计2025年度为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一年的财务支持[40] - 建议2025年度申请银行授信并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授信期限自年度股东会通过至下一年度股东会召开[1] 年度股东大会相关 - 2025年5月19日上午10时在上海嘉定区金园一路655号一栋2层召开年度股东大会[86][94] - 代表委任表格需在2025年5月18日上午十时前交回[5][88][111] - 将提呈15项事项的独立普通或特别决议案供股东批准[18] - 提呈普通决议案续聘安永为2025年外聘核数师,任期至下届年度股东会结束[39] 公司章程修订 - 建议修订公司章程,注册资本修订为人民币8,616.2471万元[48] - 经营范围增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等内容[49]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66] - 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均为3名且应符合组成要求[67] 股份相关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10][12][82][99] - 首次在香港联交所发售境外上市股份,不行使超额配售权为482.792万股H股,行使则为555.21万股H股[50] - 截至H股发行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131.1371万元,已发行股份数为8616.2471万股[50] 会议与通知规则 - 临时股东会公告应于会议召开前15日刊登,年度股东会公告应于会议召开前21日刊登[62]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大约每季一次,会议召开至少14日以前书面通知[65] - 持有公司发行在外有表决权股份10%以上的股东等可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自接到提议后10日内召集和主持[65]
重塑能源(02570) - 年度股东会通告
2025-04-25 14:57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9日举行年度股东大会[3] - 会议将审议2024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普通决议案[4] - 特别决议案包括建议解散监事会、修订公司章程[6] - 年度股东大会表决须以投票方式进行[17] 股份相关 - 授予董事会一般授权,可配、发及处置额外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总数的20%[6]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7] - 2025年5月14日至19日暂停办理H股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4] - 填妥的H股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14] 股东权益及其他 - 委任受委代表文據需由委任人或其代理人簽署,法人需加蓋公司印章或由董事等簽署,代理人簽署需公證授權書[18] - 代表委任表格及相關文件最遲於2025年5月18日上午十時交回指定地點方有效[18] - 2025年5月19日名列股東名冊的股東有權出席年度股東會及投票[18] - 聯名持有人僅排名首位持有人投票有效[18] - 年度股東會因惡劣天氣可能延遲或取消,公司将在指定網站公告[20] - 預計年度股東會不超過半日,股東費用自理[21] 公司信息 - 公司註冊辦事處地址为中国上海市嘉定區靖遠路1555號1幢1層1004室[19] - 公司聯繫電話为+86 21 6025 7126,電郵为refire.ir @ refire.com[19] - 公司H股證券登記處地址为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17M樓[18]
重塑能源(02570) - 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04-25 14:18
上市与发展历程 - 公司202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570.HK[39] - 公司于2024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50] 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公司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输出功率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3.8%[30] - 2023年已售重卡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居中国第一,销售总额超中国重卡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销售总额的40%[30] - 报告期内公司推动超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落地[90] 新产品研发 - 2024年公司发布22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二十二[36] - 2020年公司发布新一代燃料电池系统PRISMA镜星系列,首个燃料电池产业化生产基地星空工厂在江苏常熟投产[37] 项目建设 - 宁夏太阳山绿氢制储输用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年产绿氢1.65万公吨[20][94] - 太阳山项目协同规划超120公里长距离输氢管道[94]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布局PEM和ALK电解水制氢路线,推出多款行业领先的制氢装备产品[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中国内地共有有效专利343件,总数同比增加13.95%[98] - 公司产品除碳纸外的七大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替代[88] 运营与效率 - 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成品下线测试合格率≥95%,准时交付率100%[107] - 2024年准时交付率达100%,报告期内与产品或服务相关投诉0起[110] - 顾客满意度目标≥90分,报告期内调查结果为98.1分[115] 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国际业务覆盖美国、德国等多个市场[31] - 公司与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配套的氢能洗街车发布[128] - 公司联合中国石化完成京沪高速1500公里试运行[129] 标准制定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标准47项,涵盖国际标准1项、市级标准8项、行业标准2项、国家标准8项[118]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4项重要标准,包括1项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120] 气候与减排 - 2024年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758.05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一排放占比0.24%,范围二排放占比85.60%,范围三排放占比14.16%[155] - 范围一排放密度由0.05下降至0.039[158] - 氢能接驳班车全年行驶公里数达3820公里,对比传统油车减少排放1.05tCO₂e,对比新能源电车减少排放0.45tCO₂e[164] 人才与团队 - 公司雇员总数为414人[196] - 64.72%的雇员有氢能行业背景[196] - 公司制定与战略目标匹配的人才战略,明确培养人才类型[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