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铂医药(02142)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中金:首予和铂医药“跑赢行业”评级及目标价13.4港元
格隆汇· 2025-07-30 06:58
核心观点 - 中金首次覆盖和铂医药 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4港元 [1]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源单抗转基因鼠系列核心技术平台 并完成从1.0到2.0的技术升级 [1] - 基于全球唯一专利保护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HCAb和H2L2 开发出HBICE HBICA ADC2.0 HumAtrlx AI平台 [1] - 多个技术平台覆盖多种抗体结构 全面助力新一代全人源抗体疗法研发 [1]
和铂医药-B(02142.HK):预计中期溢利5.32亿至5.79亿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7-30 06:23
公司财务表现 - 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介乎约6800万美元至约7400万美元(相当于约5.32亿港元至约5.79亿港元)[1] 战略合作与收入来源 - 溢利增加主要归因于与全球制药公司(如阿斯利康)持续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 - 已收取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与部分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选择权付款的所得款项总额约1.75亿美元[1] - 新取得的创新产品许可及合作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有重大贡献[1] - 来自业务发展活动的收入已转化为公司的常态化收入[1]
中金:首予和铂医药-B(02142)“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1:48
核心观点 - 中金首次覆盖和铂医药-B(02142)并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134港元 预计2025至2026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09元人民币和002元人民币 [1] 技术平台优势 - 公司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源单抗转基因鼠系列核心技术平台 并完成从10到20的技术升级 [1] - 基于全球唯一专利保护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HCAb和H2L2 开发出HBICE HBICA ADC20 HumAtrlx AI平台 覆盖多种抗体结构 [1] - HCAb平台是全球为数不多可对外授权的抗体开发平台 具有稀缺性 [1] 商业合作进展 - 自2022年以来与多个全球龙头药企达成管线/技术平台授权合作 覆盖双抗 ADC CAR-T等领域 [1]
和铂医药-B(02142)于2025年ESMO大会公布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0:20
核心观点 - 公司将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II期临床数据 [1] -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具有显著增加的Treg细胞清除和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 - 普鲁苏拜单抗通过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提升选择性清除瘤内Treg细胞的潜力,有望克服现有CTLA-4疗法的疗效和毒性瓶颈 [1] - 公司已开展普鲁苏拜单抗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开发计划,在单药治疗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多种癌症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积极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1] 产品特性 -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是开发自HCAb Harbour Mice®平台的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 [1] - 相较于传统抗CTLA-4抗体,普鲁苏拜单抗具有显著增加的Treg细胞清除能力和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 - 该产品通过增强ADCC作用提升选择性清除瘤内Treg细胞的潜力 [1] 临床进展 - 公司将在2025年10月17日至21日公布普鲁苏拜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1] - 已开展针对晚期实体瘤的单药治疗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神经内分泌癌及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 [1] - 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均观察到积极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1] 开发策略 - 公司采用了普鲁苏拜单抗的适应性治疗设计 [1] - 已开展普鲁苏拜单抗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开发计划 [1]
和铂医药-B于2025年ESMO大会公布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智通财经· 2025-07-30 00:19
核心观点 - 和铂医药将于2025年10月在ESMO年会上公布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MSS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1] 产品特性 - HBM4003是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 具有显著增加的Treg细胞清除和优化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1] - 通过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ADCC) 提升选择性清除瘤内Treg细胞的潜力 [1] - 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 [1] 临床进展 - 已开展HBM4003治疗多种实体瘤的全球开发计划 采用适应性治疗设计 [1] - 在单药治疗及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黑色素瘤 结直肠癌 神经内分泌癌及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积极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1]
和铂医药-B(02142.HK):于2025年ESMO大会公布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格隆汇· 2025-07-30 00:03
临床数据发布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公布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普鲁苏拜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数据 [1] 产品研发进展 - 普鲁苏拜单抗(HBM4003)为新一代全人源仅重链抗CTLA-4抗体 [1] - 当前临床研究针对微卫星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适应症 [1] - 采用联合疗法方案与替雷利珠单抗协同作用 [1]
和铂医药(02142) - 自愿公告 - 於2025年ESMO大会公佈HBM4003联合替雷利珠单抗...
2025-07-30 00: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普魯蘇拜單抗是全球首个进临床的全人源仅重链抗体[5] - 开展普魯蘇拜單抗治疗实体瘤全球开发计划[5] 未来展望 - 2025年ESMO大会公布HBM4003联合疗法II期临床数据[3]
和铂医药上半年业绩预增47倍:“BD之王”能否持续盈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07:07
核心交易与业绩表现 - 阿斯利康以1.7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37%溢价入股和铂医药,获得9.15%股权 [1] - 和铂医药预期2025年上半年盈利6800万至7400万美元(约5.32亿至5.79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140万美元盈利同比增长超47倍 [1] - 业绩暴增核心驱动力为与阿斯利康的BD交易首付款,具有偶发性和不可持续性 [1][2] 战略合作与交易结构 - 与阿斯利康合作涵盖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多项目授权,阿斯利康支付1.05亿美元股权投资及1.7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里程碑付款达44亿美元 [3] - 与大塚制药就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HBM7020达成合作,首付款47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高达6.23亿美元 [4] - 两笔交易使公司成为国内BD出海交易最多企业,累计完成17次BD交易 [4] 技术平台与商业模式 - 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含H2L2平台)成为跨国药企合作核心,模式复刻2007年赛诺菲-再生元联盟 [3][6] - 技术平台驱动BD合作转化为常态化收入,上半年收取认购股份及首付款总额约1.75亿美元 [5] - 合作覆盖肿瘤、自免疾病、ADC、mRNA等多领域,与超10家国际药企达成授权 [6] 管线进展与竞争态势 - 核心自研产品巴托利单抗(FcRn单抗)处于国内重症肌无力治疗第一梯队,但面临再鼎医药、石药集团等同赛道竞争 [6] - 自有管线(如巴托利单抗、特那西普)尚未形成显著销售贡献,需持续资金投入并面临临床及市场风险 [7] - 国内差异化技术平台(双抗、ADC、细胞治疗)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合作选择范围扩大 [7] 财务与资金状况 - 2024年公司收入3810万美元(同比降57.43%),净利润270万美元(同比降88%) [7] - 2024年底在手现金1.68亿美元,预计2025年底扩充至4亿至5亿美元 [7] 行业模式与长期挑战 - BD模式为创新药企提供快速成长路径,但存在业绩波动、依赖大药企、资产控制权稀释等挑战 [2][8] - 里程碑付款兑现取决于临床开发进度,后续数十亿美元付款存在不确定性 [6] - 长期价值需依靠成功商业化产品或高质量多频次BD输出能力,而非单次交易 [8]
和铂医药(02142) - 正面盈利警告
2025-07-2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溢利约6800万美元(约5.32亿港元)至约7400万美元(约5.79亿港元)[3] 资金情况 - 公司已收取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与部分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选择权付款所得款项总额约1.75亿美元[3]
【高端访谈】不只是“BD之王” 和铂医药“新基建”模式打造中国Biotech全球化“新样本”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3 09:05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达成超50笔全球合作,总额达484.48亿美元 [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60%,港股创新药板块成为市场最大亮点 [1] - 中国创新药企开始盈利,部分企业海外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过半 [2] - 行业从"管线数量竞争"转向"技术价值竞争",技术平台价值凸显 [4] - 全球生物药占比不断提升,抗体药物平台成为行业核心 [3] 和铂医药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股价上涨超300%,是港股18A企业中为数不多连续两年盈利的公司 [1] - 海外交易总金额突破100亿美元,包括与阿斯利康45.75亿美元、大塚制药6.7亿美元的合作 [1]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4] - 公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0阶段通过收购建立技术平台,2.0阶段成立诺纳生物开放合作,3.0阶段转向行业"新基建" [3][5] 核心技术平台 - 拥有全人源重链抗体HCAb平台及全人源经典抗体H2L2平台,通过收购Harbour Antibodies获得 [3] - Harbour Mice平台能生成双重、双轻链和仅重链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3] - 平台产生的抗体HCAb是双抗/多抗、ADC、CAR-T和mRNA等复杂分子的底层技术 [3] - 已与全球领先企业建立超过300个合作项目 [4] 商业模式创新 - 诺纳生物2024年取得研究服务费834.1万美元,同比增长122.2%,拥有超过100个合作方 [4] - 通过"轻资产"路径实现平台赋能全球药企降本增效,同时通过里程碑分成构建长期收益 [4] - 与跨国药企合作从"简单授权"迈向"深度绑定",如与阿斯利康共建创新中心并获1.05亿美元股权投资 [6] 研发进展与战略布局 - 自研管线加速推进:HBM9161即将商业化,HBM9378将启动哮喘全球二期临床试验,HBM7575加速向IND推进 [8] - 布局AI技术,与英矽智能合作推进AI赋能的抗体发现算法,推出Hu-mAtrIx AI辅助药物发现引擎 [7] - 加强在炎症及免疫领域的深度拓展,同时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等新治疗领域 [7][8]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创新药企面临"造血困境",BD交易收入波动大,部分企业通过出售核心管线权益维持生存 [2] - 行业存在靶点扎堆、同质化竞争问题,部分企业因缺乏商业化团队陷入困境 [8] - 需要不同发展模式的企业共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矩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