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联塑(0212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联塑(0212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13:4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聯塑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128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0 | HKD | | 0.05 |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 ...
中国联塑(02128)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适用之回条—中期报告2025之发布通知
2025-09-29 09:42
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有中英文版,已上载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2][9] 通讯方式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3][10] - 未来通讯中英文版将在公司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11] 非登记股东 - 想收通讯应联系中介提供邮箱,未提供需主动查网站[5][6][11][12] - 想收印刷版可填回条或发邮件说明[7][12]
中国联塑(02128)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适用之回条—中期报告2025之发布通知
2025-09-29 09:37
报告发布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已发布,有中、英文版本,可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查看[2][9] 通讯方式 - 无纸化上市制度及电子通讯自2023年12月31日生效,未来通讯提供网上版本[3][10] - 建议股东提供邮箱确保及时接收通讯,未提供则邮寄通知和印刷本[5][6][12] - 股东若要印刷版可填回条或邮件说明,有效期一年[7][12]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工作日9 - 18时致电股份过户处(852) 2862 8688查询[8][12]
中国联塑(0212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09: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124.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7]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24.75亿元,同比下降8.0%[19][26][27][28] - 收入同比下降8.0%至124.75亿元人民币[137]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35.63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4.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176][179] - 毛利为35.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7] - 毛利同比下降5.7%至35.14亿元人民币[137] - 除息税折摊前盈利(EBITDA)为24.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7] - 除息税折摊前盈利为人民币24.67亿元,除息税折摊前盈利率为19.8%[29][31]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2.0%至13.08亿元人民币[137] - 除税前溢利为13.0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83亿元人民币增长2.0%[14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3%[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微增0.3%至10.46亿元人民币[138]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8.0%至9.35亿元人民币[137] - 净利润率维持在7.5%,与2024年上半年持平[29][31] - 每股基本盈利保持稳定为人民币0.34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8.9%至89.61亿元人民币[137] - 融资成本为3.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7%[7] - 利息开支为3.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84亿元人民币下降22.7%[144] - 利息支出总额从5.2925亿元人民币降至4.0356亿元人民币,下降23.7%[184]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同比减少75.2%至3506万元人民币[137]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7.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8.76亿元人民币下降10.4%[144] - 折旧及摊销总额下降10.5%至7.85亿元人民币(2024年:8.76亿元)[186] - 研发成本下降16.0%至4.49亿元人民币(2024年:5.35亿元)[186] - 政府补助及补贴从7926.6万元人民币降至3236.7万元人民币,下降59.2%[182] - 所得税开支同比大幅增长39.9%至3.73亿元人民币[137] - 所得税支出为2.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32亿元人民币增长5.3%[144] - 当期所得税支出增长33.4%至4.18亿元人民币(2024年:3.13亿元)[188] - 中国地区所得税支出增长38.6%至4.02亿元人民币(2024年:2.90亿元)[188] 塑料管道系统业务表现 - 塑料管道系统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8.56亿元,同比下降3.2%,占总收入87.0%[26] - 塑料管道系统业务收入108.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占总收入87%[40][41] - 产品总销量同比增长3.9%至1,249,393吨,平均售价同比下降6.9%至每吨8,689元人民币[40][41] - PVC产品销量891,430吨(同比+0.4%),收入60.23亿元人民币(同比-7.1%),平均售价下降7.4%[40][41] - 非PVC产品销量357,963吨(同比+13.7%),收入48.33亿元人民币(同比+2.0%),平均售价下降10.3%[40][41] - 毛利率维持在29.4%的健康水平(2024年上半年:29.5%)[40][41] - 供水类产品收入45.92亿元人民币(同比+4.1%),占比提升至42.3%[38] - 排水类产品收入37.87亿元人民币(同比-8.3%),电力通讯类收入14.64亿元人民币(同比-10.8%)[38] - 年度设计产能337万吨,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3.2%[42][46] - 建材家居业务已售存货成本为83.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2024年:86.95亿元)[186] 其他业务线表现 - 建材家居产品收入为人民币8.58亿元,同比下降20.6%,占总收入6.9%[26] - 建材家居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58亿元,同比下降20.6%,占集团总收入6.9%[49][51] - 建材家居业务商品销售收入从121.415亿元人民币降至117.396亿元人民币,下降3.3%[176] - 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61亿元,同比下降39.8%,占总收入6.1%[26] - 环保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59亿元,同比增长21.4%[52][55] - 供应链服务平台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0亿元,同比下降81.8%[53][55] - 新能源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6亿元,同比增长5.7%[54][56] - 新能源业务收入为1.65亿元人民币,华南地区贡献42.5%(7033万元),华南以外地区贡献45.9%(7602万元),中国境外地区贡献11.6%(1913万元)[166] - 新能源业务商品销售收入从1.5716亿元人民币增至1.6548亿元人民币,增长5.3%[176] - 新能源业务成本增长23.8%至2.07亿元人民币(2024年:1.68亿元)[186] - 装修安装工程收入2.96亿元人民币,华南地区占比48.8%(1.44亿元),华南以外地区占比44.5%(1.32亿元),中国境外地区占比6.7%(1967万元)[166] - 装修安装工程合约收入从4.1599亿元人民币降至2.9569亿元人民币,下降28.9%[176] - 环境工程服务收入1.59亿元人民币,三大区域分布相对均衡(华南30.8%/4904万元,华南以外34.7%/5527万元,境外34.6%/5516万元)[166] - 物业租赁服务收入8955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境外业务占比91.2%(8166万元),显著高于境内业务[166] - 物流及相关服务收入从6.3436亿元人民币大幅降至2071.9万元人民币,下降96.7%[176] - 物流服务直接成本大幅下降96.6%至1815万元人民币(2024年:5.34亿元)[186]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区收入为人民币57.77亿元,同比下降4.8%,占总收入46.3%[19][23] - 华南地区收入50.40亿元人民币(同比-2.9%),占比46.4%[36] - 中国境外收入为人民币10.55亿元,同比下降20.2%,占总收入8.5%[19] - 中国境外收入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占比提升至6.2%[3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建材家居业务销售收入达117.4亿元人民币,其中华南地区占比46.7%(54.86亿元),华南以外地区占比45.8%(53.75亿元),中国境外地区占比7.5%(8.78亿元)[166] - 公司总营业收入124.75亿元人民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100%,分部间收入已全额抵销[166] - 分部业绩显示华南地区贡献最大达18.49亿元(52.6%),华南以外地区14.47亿元(41.2%),中国境外地区2.70亿元(7.7%)[1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135.635亿元人民币,其中华南地区收入60.682亿元,华南以外地区61.727亿元,中国境外地区13.226亿元[170] - 中国境内收入从122.2765亿元人民币降至114.075亿元人民币,下降6.7%[179] - 中国境外收入从12.5234亿元人民币降至9.735亿元人民币,下降22.3%[1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一级经销商数量增至3,061名,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70名[23][24] - 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9.72亿元,主要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58][63] - 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减少37.6%,从2024年上半年的15.585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725亿元[168][172] - 公司获得双币银团融资额度6亿美元(可增至8亿美元),港元贷款利率为HIBOR加1.44%,美元贷款利率为SOFR加1.51%[125][128] - 融资协议要求黄联禧家族须共同持有至少51%公司股份及表决权[126][128] - 融资协议原定到期日为首次动用日期后48个月,可延长12个月[125][128] - 公司于2023年9月13日签订融资协议涉及7家贷款机构和7家牵头安排人[125][128] - 最终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20港元,总额6.16亿港元(等值人民币5.66亿元)[197]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上半年:无)[96] - 公司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96]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盈利比率为6.59倍,同比有所改善[7] - 集团资产负债率降至43.4%[60] - 集团资产负债率降至43.4%[64] - 流动比率从2024年底的0.91提升至1.02[61] - 速动比率从2024年底的0.62提升至0.68[61]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86.25亿元,流动负债为人民币182.60亿元[61] - 流动资产人民币186.25亿元,流动负债人民币182.60亿元,流动比率1.02,速动比率0.68[6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49.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7%[7] - 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受限制现金)为人民币49.36亿元[65][70] - 债务净额为141.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5%[7] - 集团总债务为人民币190.48亿元,其中人民币债务占比72.3%[60] - 债务总额为人民币190.48亿元,其中72.3%以人民币计值,12.1%以美元计值,13.0%以港元计值[64] - 权益总额增至人民币247.93亿元[64]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36,747,37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637,771千元,增长5.1%[139] - 现金及银行存款由6,642,551千元减少至4,935,964千元,下降25.7%[139] - 流动负债总额由21,581,685千元减少至18,260,019千元,下降15.4%[139] - 非流动借款由10,672,102千元增加至12,242,499千元,增长14.7%[140] - 公司权益总额由24,415,375千元增至24,792,706千元,增长1.5%[140] - 存货由5,815,011千元轻微减少至5,714,910千元,下降1.7%[139]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由3,938,504千元增加至4,672,945千元,增长18.7%[139] - 非控制权益由571,051千元减少至475,430千元,下降16.8%[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4,311,078千元[143] - 非控制权益部分为人民币807,595千元[143] - 保留溢利(储备)为人民币20,408,075千元[143] - 法定储备余额为人民币2,862,310千元,期内增加人民币2,575千元[143] - 资本储备减少人民币91,756千元至人民币2,943千元[143] - 可换股贷款权益储备为人民币25,290千元[143] - 汇兑波动储备为人民币999千元,期内减少人民币1,004,304千元[143] - 公允价值储备为负人民币1,305,499千元,期内减少人民币182,553千元[143] - 雇员界定福利储备为人民币551千元[143] - 合并储备为人民币5,515千元[143] - 经营所用现金净额为3.3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经营所得现金净额6.23亿元人民币恶化154.2%[144]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增加7.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4.31亿元人民币增长80.1%[144] - 合约负债减少18.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12.67亿元人民币扩大43.4%[144]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为0.9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收益0.32亿元人民币恶化393.3%[144] - 存货减少1.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2.16亿元人民币改善186.0%[144]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亏损0.3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0.23亿元人民币扩大48.7%[14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0.4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51.4亿元显著改善73.3%[145]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人民币8.14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8.18亿元基本持平[145] - 出售其他无形资产和物业所得款项为人民币3.2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63亿元增长98.4%[145] - 新增银行借款为人民币520.1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99.5亿元下降52.7%[145] - 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为人民币580.5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72.22亿元下降40.3%[14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03.0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流入77.25亿元[1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47.6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03.22亿元下降30.9%[145] - 定期存款余额为人民币2.9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75亿元增长7.9%[146]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344.7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00.47亿元下降31.1%[146] - 联营公司股息收入为人民币9.9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45亿元增长54.7%[145]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39亿元人民币(2024年:亏损3233万元)[186]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减值净额下降59.4%至3697万元人民币(2024年:9115万元)[186] - 汇兑收益带来1.86亿元人民币其他全面收益[137] - 分部资产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48.142亿元微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42.603亿元,减少1.2%[168][172] - 折旧及摊销费用同比下降10.5%,从2024年上半年的8.764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847亿元[168][172] - 存货拨回净额大幅改善,从2024年上半年的234万元净撇减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2825.8万元净拨回[168][172]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减值净额减少59.4%,从2024年上半年的9115.2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696.8万元[168][172] - 其他应收款项减值净额大幅改善99.7%,从2024年上半年的4834.2万元净减值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13.1万元净减值[168][172] - 因业务合并产生的资本开支增加152.0%,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0.9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2.7万元[168][172][169][173]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833亿元,主要得益于出售附属公司获得1.235亿元收益及分占联营公司业绩2252.6万元[171] - 融资成本(租赁负债利息除外)为4.692亿元,汇兑亏损达9983.3万元,对盈利能力造成压力[17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林少全博士于2025年5月20日退任公司执行董事[94][99] - 黄展雄先生自2025年5月20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94][9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已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阅[89] - 公司确认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规定[97][102] - 公司董事会持续检讨企业管治常规以追求卓越标准[93][98] - 公司资源消耗、健康与安全等关键指标已融入经营管理要求[90] - 公司致力于保持高水平的企业管治常规及商业道德[92][98] - 公司董事及行政总裁于股份及相关证券的权益记录截至2025年6月30日[103][104] - 黄联禧与左笑萍被视为共同拥有公司2,142,48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9.13%[105][113] - 左满伦直接及通过Zhan Hua Limited持有公司102,696,088股好仓,占股本3.31%[105] - 左满伦通过Zhan Hua Limited与UBS进行项圈交易涉及96,654,088股淡仓,占股本3.12%[105] - 罗建峰直接持有公司1,927,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06%[105] - 左满伦持有江苏永葆环保科技公司3,840,000股股份,占其注册资本4.80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一周观点:消费建材基本面与预期兼具,玻纤全系列涨价周期-20250922
海通证券· 2025-09-22 06:50
行业投资评级 - 消费建材基本面与预期兼具,玻纤全系列涨价周期 [1] - 水泥行业政策执行和治理改善有潜力,海外拓展带来成长机会 [5] - 光伏玻璃9月新单有望大幅提价 [5] - 玻纤粗纱产销分化,电子布保持景气 [5] - 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修复,Q2盈利改善确定性较高 [5] 核心观点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Q3营收企稳改善预期增强 [1][15][20] - 玻纤全系列涨价启动,粗纱价格稳中偏强,电子布10月提价预期达10%以内 [2][6][49] - 美联储降息利好流动性、出口修复及红利方向,内需政策发力预期强化 [6] - 反内卷政策超预期,水泥和光伏玻璃行业供给优化成效显著 [7][27] - AI需求催化低介电布迭代,头部企业全产品布局优势凸显 [9][51] 细分行业总结 消费建材 - 地产链营收基数走低、价格战缓和及降本成效推动Q3企稳改善 [1][15][20] - 防水行业首次在原材料未涨价背景下集体提价,东方雨虹、三棵树盈利修复领先 [21] - 悍高集团2025-2026年预期净利润6.5亿、7.5亿,渠道多元与自动化生产提升竞争力 [16][17] - 濮耐股份氧化镁业务放量,格林美采购50万吨,2025年末产能达17万吨 [18] 水泥 - 本周全国水泥价格上涨0.5%,长三角提涨30元/吨,云南、陕西分别提价100元/吨、70元/吨 [4][28][57] - 华新水泥尼日利亚项目年化盈利超1亿美金,2026年贡献利润预计超10亿人民币 [11][12][31][32] - 反内卷政策推动产能优化,海螺水泥25H1吨毛利同比+18元/吨 [29][37] 玻璃纤维 - 粗纱淡季库存控制良好,旺季后价格稳中偏强;电子布10月提价预期明确 [6][49] - AI需求推动低介电布迭代,一代布池窑法成本比坩埚法低40% [9] - 中国巨石25Q2粗纱单吨净利超900元,电子布单平盈利约0.6元/米 [53] 光伏玻璃 - 9月新单提价至13元/平,头部企业单平净利修复至1-1.5元 [46][47] - 出口退税调整催化抢出口,海外布局成中长期胜负手 [46][47] 建筑玻璃 - 本周浮法玻璃均价1207.95元/吨,环比上涨10.94元/吨,库存高位压力仍存 [39][61] - 环保标准提升加速冷修,行业平均现金亏损加剧 [39][40] 碳纤维 - 风电需求环比修复,原丝价格维稳,民用市场盈利压力偏高 [55] - 吉林碳谷原丝价格稳定,产业链降价风险可控 [55] 区域与海外机会 - 新疆西藏基建确定性高,中吉乌铁路等工程催化需求 [14] - 华新水泥海外资产独立上市计划提振估值,尼日利亚产能扩至1500万吨/年 [12][13][33] 公司投资建议 - 玻纤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菲利华 [10] - 水泥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 [29][33] - 光伏玻璃推荐福莱特、信义光能、旗滨集团 [47]
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揭晓 广东8家组织获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8 04:44
大会概况 - 中国质量大会于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在南京举办 主题为"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 [1] - 大会由市场监管总局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主办 正式代表约600人 其中国外嘉宾占三分之一 [1] - 旨在分享国际质量发展趋势 交流全面质量管理经验 加强国际质量合作 [1] 质量奖项评选 - 开幕式颁发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广东省8家组织获奖 总数居全国第一 [1] - TCL科技集团获中国质量奖 另有7家广东组织获提名奖包括广汽集团 迈瑞医疗等 [1] - 广东累计4家组织获中国质量奖 23家组织和1位个人获提名奖 [1] 质量建设成果 - 广东1家企业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培育库 [2] - 9个项目纳入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2] - 出台全国首个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工作指南 [2] - 7个县级城市入选2025年度全国百城质量提升活动 [2] - 3个县级城市被列入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创新试点 [2]
广东8家组织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 数量居全国第一 较上届增加3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17 07:54
获奖情况 - 广东获奖总数达8家 较第四届增加3家 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授奖总数8.5% [1] - 中国质量奖1家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提名奖7家包括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 [1] 企业类型特征 - 获奖组织包含民营企业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业组织及一线班组 [1] - 体现广东市场化程度高 市场主体活跃 民营经济发达特点 [1] 产业覆盖范围 - 获奖名单覆盖汽车产业 超高清视频显示 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 [1] - 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 - 彰显获奖组织支撑重点产业质量协同 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1] 质量管理实践 - TCL科技质量管理模式已推广至生态链内超过2000家企业 [2] - 将携手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运用AI大模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2] 产业体系发展 - 广东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 [2] - 质量强链成为质量强省与制造强省建设重要抓手 [2] - 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含质量 含新量 含金量持续提升 [2]
中国联塑(2128.HK):销量增长 盈利稳定
格隆汇· 2025-09-09 03: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75亿元 同比下降8% [1] - 实现净利润9.35亿元 同比下降8% [1] - 归属净利率为7.5% 同比基本持平 [2] 业务结构分析 - 塑料管道业务收入下降3.24% 建材家居业务下降20.56% 其他业务下降39.84% [1] - 管材销量同比增长3.9% 其中PVC管增长0.4% 非PVC管增长13.8% [1] - 管材售价同比下降6.9% 其中PVC管下降7.4% 非PVC管下降10.3% [1] 区域与领域表现 - 国内华南地区收入下降2.9% 华南以外地区下降6.6% 海外业务增长29.5% [1] - 管道业务中供水管道增长4.1% 燃气管道增长1.1% 排水管道下降8.3% 电力管道下降10.8% [1] 盈利能力 - 上半年毛利率28.2%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2] - 管道业务毛利率29.4%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 - 期间费用率19.83%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2] 资本开支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9.7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 去年同期为15.59亿元 [3] - 预计2025年净利润约19.5亿元 对应PE为7.1倍 [3] - 非PVC管占比不断提升 公司致力于打造家居综合平台 [2]
中国联塑(02128):销量增长,盈利稳定
长江证券· 2025-09-07 10: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75亿元,同比下降8.0% [2][4] - 净利润9.35亿元,同比下降8.0% [2][4] - 归属净利率7.5%,同比基本持平 [7] - 毛利率28.2%,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19.8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7] 业务分项表现 - 塑料管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24% [7] - 建材家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56% [7]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9.84% [7] - 管材总销量同比增长3.90%(其中PVC管增长0.4%,非PVC管增长13.8%) [7] - 管材售价同比下降6.9%(其中PVC管下降7.4%,非PVC管下降10.3%) [7] - 海外业务收入增长29.5% [7] - 国内华南地区收入下降2.9%,华南以外地区下降6.6% [7] 产品结构与成本控制 - 管道业务毛利率29.4%,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7] - 财务费用因利息支出减少下降0.57个百分点 [7] - 资产减值0.35亿元,同比减少1.06亿元 [7] - 资本开支9.7亿元,同比大幅减少(去年15.59亿元) [7] 细分领域需求表现 - 供水管道收入增长4.1% [7] - 燃气管道收入增长1.1% [7] - 排水管道收入下降8.3% [7] - 电力管道收入下降10.8% [7] - 其他管道收入下降3.1% [7] 未来展望与估值 - 预计2025年净利润约19.5亿元,对应PE 7.1倍 [7] - 农业、工业管道及海外业务有望提供增量 [7] - 非PVC管占比持续提升 [7] - 外延投入大幅减少,聚焦主业海外建设 [7]
中国联塑(02128.HK):聚焦管道主业 回归核心优势
格隆汇· 2025-09-05 19: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实现收入124.75亿元,同比下降8.39% [1] - 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0.27%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28.62% [1] 业务结构分析 - 塑料管道业务收入108.56亿元,同比下降3.24%,占比87%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 [2] - 建材家居业务收入8.58亿元,同比下降20.56%,占比6.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2] - 其他业务收入7.61亿元,同比下降39.84%,占比6.1%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2] - 海外管道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30.42%,占管道总收入比例达6.2% [2] 多元化业务优化 - 信用减值规模降至0.35亿元,应收账款持续减少 [2] - 光伏业务收入1.6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减值规模可控 [2] - 环保业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21.37%,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2] 财务与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43.4%,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3] - 海外资本开支9.72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基地建设 [2] - 有息负债持续压降,财务费用压力有望缓解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65.48亿元,同比下降1.77%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07亿元,同比增长1.4% [3] - 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增长21.52%和12.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