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银行(02066)

搜索文档
盛京银行拟从H股退市
新华财经· 2025-08-27 05:02
要约收购方案 - 盛京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发起全面现金要约 拟以29.67亿港元收购全部流通H股 同时以39.29亿元收购内资股 [2] - 收购完成后 盛京银行拟从港交所H股退市 [2] 要约理由 - 为股东提供更好的投资变现机会 要约收购价相较停牌前市价有大幅溢价 [2] - 从2025年开始到公告发布前H股最后一个交易日(2025年8月14日) 恒生指数上涨30.05% 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上涨28.39% 但同期盛京银行股价下跌4.20% [2] - H股成交量极低 截至最后交易日的90个交易日 180个交易日及36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每日H股成交量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0.0025% 0.0345%及0.0196% [2] - 较低成交量导致盛京银行从股权市场有效融资的能力极为有限 目前的上市地位不再为银行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2] 退市影响 - 有利于节省维持上市地位相关的成本 并将相关资源重新分配至业务运营 [3] - 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有利于聚焦业务发展方向 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3]
盛京银行将申请退市 盛京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拟收购全部已发行的H股及内资股
财经网· 2025-08-27 02:43
要约收购 - 盛京金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发起现金要约 收购盛京银行其余全部已发行的H股及内资股 [1] - H股要约价为每股1.32港元 内资股要约价为每股人民币1.20元 [1] - 预计收购总耗资66.52亿元 其中H股收购耗资29.67亿港元 内资股收购耗资39.29亿元 [1] 退市安排 - 取决于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 公司将申请退市 [1] - 退市需经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及独立H股股东于类别股东大会批准 [1] 交易安排 - 盛京银行H股于8月27日上午九时起复牌并恢复买卖 [1]
盛京银行(02066.HK)获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溢价约15.79%提全面现金要约 8月27日复牌
搜狐财经· 2025-08-27 01:36
要约收购 - 要约人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提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 收购所有已发行H股和内资股 [1] - H股要约价为每股1.32港元 内资股要约价为每股人民币1.20元 [1] - 中金公司代表要约人执行H股收购事宜 [1] 市场表现 - 公司港股市值26.68亿港元 在银行行业中排名第29位 [1] - 港股流通市值26.68亿港元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1681.56亿港元 [1] - 90天内无投行对该股给出评级 [1] 财务指标 - 净资产收益率(ROE)为0.77% 远低于行业平均的6.44% 行业排名38/39 [1] - 营业收入85.77亿 低于行业平均的1251.89亿 行业排名32/39 [1] - 净利率7.5%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28.06% 行业排名35/39 [1] - 危信率92.86% 略高于行业平均的91.51% 行业排名31/39 [1]
盛京银行(02066)获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溢价约15.79%提全面现金要约 8月27日复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0:55
要约收购核心条款 - 中金公司代表要约人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对盛京银行所有已发行H股和内资股发起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 [1] - H股要约价为每股1.32港元 较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1.14港元溢价15.79% [1] - 内资股要约价为每股人民币1.20元 [1] 要约背景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至最后交易日 恒生指数上涨30.05% 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上涨28.39% 但公司股价下跌4.20% [2] - H股要约价较最后交易日及前5/30/60/90/120/18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均存在溢价 [2] - 该要约为股东提供以现金对价变现投资的机遇 [2] 退市决策依据 - H股流动性严重不足 过去90/180/360个交易日平均日成交量仅占已发行H股的0.0025%/0.0345%/0.0196% [3] - 较低成交量导致公司从股权市场有效融资的能力极为有限 [3] - 上市地位不再为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3] 退市预期效益 - 节省维持上市地位相关成本 将资源重新分配至业务运营 [3] - 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使公司能聚焦业务发展方向 促进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3] 后续安排 - 退市取决于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 包括股东大会批准退市 [1] - 公司将根据上市规则第6.12条申请退市 [1] - H股将于2025年8月27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 [3]
盛京银行获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溢价约15.79%提全面现金要约 8月27日复牌
智通财经· 2025-08-27 00:54
要约收购方案 - 中金公司代表要约人提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H股收购要约 每股H股要约价1.32港元 [1] - 同时提出内资股现金收购要约 每股内资股要约价人民币1.20元 [1] - H股要约价较2025年8月14日收市价1.14港元溢价15.79% [1] 股东回报表现 - 2025年初至最后交易日恒生指数上涨30.05% 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上涨28.39% [2] - 同期公司H股股价下跌4.20% 显著跑输大盘指数 [2] - 要约价为股东提供较长期历史交易均价有吸引力的溢价变现机会 [2] 退市决策背景 - H股流动性严重不足 最近90/180/36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量仅占已发行H股总量的0.0025%/0.0345%/0.0196% [3] - 极低成交量导致公司无法通过股权市场进行有效融资 [3] - 上市地位已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3] 退市后发展策略 - 退市可节省维持上市地位相关成本 将资源重新分配至业务运营 [3] - 有利于公司发挥区域优势 推动高质量发展 [3] - 使公司能更灵活聚焦业务发展方向 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3] 交易安排 - 退市取决于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及股东大会批准退市决议 [1] - 公司将根据上市规则第6.12条申请退市 [1] - H股自2025年8月27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 [3]
盛京银行赴港上市十年终退市,国资66亿收购全股
搜狐财经· 2025-08-26 22:31
退市计划与收购方案 - 盛京银行宣布从港交所退市 沈阳市国资机构盛京金控将以66.52亿元人民币总代价全面收购其H股和内资股 [1] - 收购方盛京金控为沈阳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平台 已与多家沈阳市属国企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3] - 要约收购价较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有15.79%溢价 为股东提供更好的投资变现机会 [3] 退市原因分析 - 港股市场成交量低迷导致通过股权市场有效融资的能力受限 上市地位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 [1][3] - 尽管恒生指数及恒生内地银行指数显著增长 公司股价仍呈现下跌趋势 [3] - 退市后可节省维持上市地位的成本 将资源重新投入业务发展 [1] 经营业绩表现 - 营收自2019年历史最高值210.02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85.77亿元 [5] - 净利润自2017年峰值75.80亿元连续大幅下滑 [5] - 2024年末员工总数8555人较上年略减 成本收入比攀升至64.28%远超监管要求 [5] 后续安排与条件 - 退市需满足股东投票批准、足够股东接受收购、监管部门豁免和批准等条件 若未满足将继续保持上市 [5] - 公司明确无在A股市场上市计划 盛京金控也无意向其他市场上市股份 [1][5]
盛京银行公告将退市,此前中国恒大为其股东
新浪财经· 2025-08-26 13:40
要约收购方案 - 中金公司代表要约人提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 H股要约价为每股1.32港元 内资股要约价为每股人民币1.20元 [1] - 假设要约获全数接纳 总现金代价约为29.67亿港元(H股)及39.29亿元人民币(内资股)[2] - 若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 公司将申请退市 [2] 股权结构演变 - 恒大2016年通过收购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9年增持至32亿股 2020年末持股比例达36.4% [3] - 恒大2021年下半年开始出售股权 先以99.93亿元转让19.93%股权给沈阳国资委附属公司 [4] - 恒大2022年通过拍卖转让剩余12.82亿股(成交价73.07亿元 折合5.7元/股) 至此完全退出持股 [4][5] 资产重组与资本运作 - 2023年9月公司与辽宁资产订立协议 出售资产代价约1760亿元人民币 [5] - 代价以定向发行专项票据方式支付 票据期限15年 年利率2.25% 初始确认公允价值为1760亿元 [5] 公司背景与经营概况 - 公司为东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总部银行 前身为沈阳市商业银行 2007年更名 [2] - 2014年12月在港上市 2019年资产规模达10214.81亿元人民币 首次突破万亿元 [3]
盛京银行(02066) - 联合公告 (1)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代表要约人就收购本行全部已...
2025-08-26 13:24
要约价格与代价 - H股要约价每股1.32港元,内资股要约价每股1.20元人民币[7][28][89][90] - 假设要约获全数接纳,H股要约应付现金代价约29.67亿港元,内资股要约应付现金代价39.29亿元人民币[15][43] 要约条件 - H股要约须独立H股股东在H股类别股东大会以至少75%表决权批准退市决议,反对票数不超10%[8][31] - 临时股东大会需以不少于三分之二表决权通过批准退市特别决议案[8][31] - 要约截止日期前,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需持有银行50%以上投票权[8][33] - 要约截止日期前,需收到有效H股要约接纳书,H股数目不少于独立H股股东所持已发行H股的90%[11][33] - 执行人员需批准豁免遵守收购守则规则2.2(c)规定[11] - 执行人员需批准就内资股要约豁免遵守收购守则规则20.1规定的申请[11] - 内资股要约需H股要约除条件(i)外所有条件达成或豁免方可作实[9][32] 时间安排 - H股要约初步接纳期为综合文件日期起至少21个日历日,截止前会延长至宣布无条件后的28个日历日[14][36] - 综合文件预计不迟于公告日期起计21日内或执行人员同意的较后日期寄发给股东[74] - 要约完成最后截止日期为2026年5月26日,或要约人与公司可能协议或执行人员可能同意的较后日期[88] 股权结构 - 公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796,680,200股,其中H股2,340,742,500股,占26.61%;内资股6,455,937,700股,占73.39%[65][67][89] - 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内资股3,182,081,027股,占内资股49.29%,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6.17%[67] - 独立内资股股东持有3,273,856,673股,占内资股50.71%,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7.22%[67] - 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H股92,784,000股,占H股3.96%,占已发行股本总额1.05%[67] - 独立H股股东持有2,247,958,500股,占H股96.04%,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5.55%[67] - 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共持有股份3,274,865,027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37.23%[67] 公司相关安排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会,由王沫等五人组成,就要约和退市提供推荐意见[21][75] - 嘉林资本受聘为独立财务顾问,就要约和退市向独立董事会提供意见[22][76] 市场表现 - 2025年至最后交易日,恒生指数上升30.05%,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上升28.39%,公司股价下跌4.20%[56] - 截至最后交易日,90个、180个及360个交易日内平均每日H股成交量分别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0.0025%、0.0345%及0.0196%[56] 其他 - 2025年1月2日中科院沈阳分院将96,680股内资股无偿划转至沈阳恒信,4月完成股份变更登记[72] - 公告日期发改委及外管局有关要约备案等已完成且具效力[10] - H股于2025年8月15日上午九时起暂停买卖,申请自2025年8月27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23][86] - 若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且获相关批准,公司将申请退市[18] - 若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反对退市的票数超独立H股股东持有的所有H股附票数的10%,要约将不成无条件,公司继续上市[20][39] - 要约人控股股东为沈阳市国资委,直接及间接控制约91.51%股份[45] - 沈阳盛金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直接持有要约人约4.81%股份[45] - 辽宁省财政厅直接持有要约人约3.68%股份[45] - 要约人及已承诺一致行动人士于2025年8月25日签订一致行动协议[46][88] - H股要约价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1.14港元溢价约15.79%[40] - H股要约价较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约1.12港元溢价约17.44%[40] - H股要约价较前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约1.27港元溢价约4.35%[40] - H股要约价较前6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约1.19港元溢价约10.52%[40] - H股要约价较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折让约86.49%[41] - 前六个月H股最高收市价为2025年7月15日的1.44港元,最低为2025年4月7日的0.91港元[42] - 中金公司信纳要约人有足够财务资源履行付款责任[44] - 接纳H股要约,卖方从价印花税按接纳H股要约产生的代价价值或相关要约股份市值的0.10%计算,由H股股东支付[59] - 要约人承担接纳H股要约的买方从价印花税,并负责向香港印花税署申报H股买卖应付的所有印花税[59] - 接纳内资股要约产生的中国印花税,相关股东及要约人按接纳内资股要约相关代价的0.05%税率分别缴纳[59] - 董事会(独立董事委员会成员除外)认为要约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55] - 要约实施后,要约人目前无意将股份于其他市场上市[57] - 汇率为1港元兑人民币0.91164元[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