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桂园(02007)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香港物业管理与服务主题指数报409.8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碧桂园服务等
金融界· 2025-08-05 12:24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物业管理与服务主题指数报409.8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63% 近三个月上涨1.58% 年初至今上涨13.57% [1] 指数构成 - 选取香港市场30只业务涉及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100%:保利物业(10.97%)、绿城服务(10.69%)、万物云(10.21%)、永升服务(9.87%)、恒大物业(9.86%)、碧桂园服务(9.84%)、融创服务(9.79%)、雅生活服务(9.75%)、中海物业(9.66%)、华润万象生活(9.36%) [1] 市场与行业分布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2] - 房地产管理行业占比100.00%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新上市物业管理与服务公司发行市值排名前二十时 在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碧桂园7月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 27.7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04 12:04
销售业绩表现 - 2025年7月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27.7亿元人民币 [1] - 同期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 [1] - 销售数据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 [1]
碧桂园(02007)7月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 27.7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2:03
销售业绩 - 2025年7月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27.7亿元 [1] - 2025年7月单月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1] - 销售数据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 [1]
碧桂园:7月公司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7.7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8-04 10:54
公司销售业绩 - 2025年7月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7.7亿元 [2] - 同期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2] 数据披露来源 - 销售数据通过港交所公告披露 [2] - 信息来源为第一财经报道 [2]
碧桂园(02007.HK)7月归属股东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27.7亿元
格隆汇· 2025-08-04 10:53
碧桂园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单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7.7亿元 [1] - 2025年7月单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1]
碧桂园(02007) - 於2025年7月份之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2025-08-04 10:44
业绩总结 - 2025年7月公司及其附属、合营和联营公司单月归属股东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27.7亿元[3] - 2025年7月公司及其附属、合营和联营公司单月归属股东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3]
信用债市场周观察:信用债正在进入调整后的配置窗口期
东方证券· 2025-08-04 03:45
核心观点 - 信用债市场经历短暂调整后进入配置窗口期,预计8月中旬是潜在配置时机 [8] - 市场对下半年经济预期偏弱,PPI转正难度大,流动性保持宽松,风险偏好回落 [8] - 配置策略建议3年以内城投债多下沉挖掘,后续可拉长久期,品种以二永债和强区域城投债为主 [8] 城投债策略 - 维持短端做底仓+挖掘收益率曲线"凸点"的配置策略 [9] - 3年以内尽量多下沉挖掘,5年优质区域拉久期 [9] - 财政部通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案例,下半年预计维持严管控 [9] - 各省城投信用利差整体走阔1bp左右,青海走阔5bp [29] 产业债策略 - 估值主要依赖央国企信用背书而非基本面 [11] - 关注票息收益偏厚的中大体量主体,预计8月有利差压缩机会 [11] - 煤炭、钢铁等主体债券收益率未显著下行,利差压缩有限 [11] - 房地产行业利差环比走阔5bp [29] 市场表现 - 上周信用债发行量1792亿元,环比缩减49% [18] - 各等级信用债估值全面修复,下行幅度中枢约3bp [23] - 3Y-1Y、5Y-1Y期限利差全面走阔,中枢约2bp [25] - 信用债换手率环比下行0.05pct至1.80% [32] 负面信息 - 贵州花溪农商行主体评级从A+下调至A [16] - 贵阳白云工业投资公司主体评级从AA下调至AA- [16] - 正荣地产新增重大被执行信息17.23亿元 [17] - 阳光城已到期未支付债务本金合计665.99亿元 [17]
7月百强房企业绩回落,千亿房企只剩4家
36氪· 2025-08-01 02:28
楼市整体表现 - 7月重点30城新房成交规模836万平方米,前7月累计成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TOP100房企7月销售操盘金额2111.6亿元,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 [2] - 前7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18638.4亿元,同比下降12.5%,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5个百分点 [2] 房企梯队分化 - 前7月千亿房企数量仅4家,同比减少1家 [1][2] - TOP100门槛值同比下降22.4%至31.9亿元,TOP30/TOP50门槛降幅分别为3.1%和2.7% [5] - TOP21-30房企累计销售1578.5亿元(同比-6.3%),TOP31-50房企累计销售2089.8亿元(同比-7.2%),降幅小于TOP10房企 [8] - TOP10房企累计销售9392.7亿元,占百强总额50%,但TOP3/TOP4-10降幅分别达14.4%和15.2% [8] 区域市场趋势 - 8月新房成交预计延续低位波动,累计同比降幅或维持在5%以内 [1][11] - 核心一二线城市因优质供应短缺或现阶段性成交回落,天津/武汉/南京等二线有望复苏 [11] - 城市内部分化加剧,核心区域优质项目保持高热,高得房率新规产品推动局部市场回暖 [11] 房企销售排名 - 操盘口径:保利发展(165亿元)、招商蛇口(147亿元)、绿城中国(146.9亿元)居前三 [12][13] - 全口径:保利发展(180.3亿元)、招商蛇口(156.3亿元)、万科地产(134.5亿元)领先 [16][17] - 权益口径:保利发展(141.8亿元)、束润置城(111亿元)、中海地产(108.7亿元)位列前三 [20][21]
大湾区23家企业上榜 广东地区企业表现突出
搜狐财经· 2025-07-31 23:17
全球500强榜单概况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收总和达41.7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但员工总数同比下降 [2] - 沃尔玛连续第十二年位居榜首,亚马逊排名第二,前十名中有三家中国企业(国家电网第三、中石油第五、中石化第六) [3] - 美国以138家上榜企业居首,中国130家蝉联第二,日本38家排名第三,三国企业数量、营收和利润合计占比超六成 [3]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上榜企业总数减少3家至130家,但平均利润逆势增长7.4%至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比亚迪首次进入前100强(第91位,上升52位),立讯精密(第423位,上升65位),腾讯、华为、美的排名分别上升25位、20位、31位,碧桂园重返榜单第460位 [3] - 粤港澳大湾区上榜企业总数达23家,其中广东18家(深圳9家、广州6家、佛山2家、东莞1家),香港5家 [4] 区域与行业亮点 - 广东上榜企业增至18家,占中国总数的14%,覆盖汽车、电子、家电、金融等领域 [4] - 广药集团连续五年上榜(总榜第459位),并连续三年入选制药分行业榜单(第14位),是制药行业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4]
房企前7月销售数据出炉,这7家逆势上升→
第一财经· 2025-07-31 15:4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730.1亿元,同比下降13.3%,降幅较1~6月扩大1.5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8.2%,楼市供求呈现季节性回落 [1][2] - 各阵营房企销售规模均下降: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1010.3亿元(同比-13.6%),TOP11~30(-15.2%)、TOP31~50(-7.8%)、TOP51~100(-13.5%) [2] 房企分化格局 - 仅7家前20房企实现销售同比增长:中建东孚(307亿元,+25.3%)、国贸地产(236亿元,+24.86%)、中国金茂(618亿元,+23.1%)增幅超20%,越秀地产(677亿元,+11.9%)等增幅为个位数 [2] - 头部房企普遍下滑:金地集团、新城控股跌幅超50%,万科(821亿元,-43.95%)、龙湖集团(410亿元,-30%)、碧桂园(239亿元,-36.26%)跌幅超30% [3] - 保利发展(1632亿元)、中海地产(1319亿元)等跌幅10%~20%,业绩调整与行业趋势一致 [4] 排名变动情况 - TOP20房企中9家排名上升:绿城中国、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中建东孚从去年第14升至第15 [4] - 6家排名下滑:中海地产、万科、碧桂园等,保利发展以1632亿元保持行业第一 [4] - 千亿房企数量减少至5家(保利发展、绿城中国等),500亿~1000亿房企6家(万科、建发房产等) [4] 后市展望 - 政策或继续加力推动市场止跌回稳,聚焦已出台政策的落实 [5] - 8月新房成交或维持低位波动,二线城市可能阶段性复苏,高得房率产品将带动部分市场热度 [5] - 城市与项目分化加剧,核心区域优质项目将保持高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