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方达控股(01521)
icon
搜索文档
方达控股(0152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09: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1.266亿美元,同比下降1.5%[3] - 总收益为126.57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5%[15] - 公司总收益为128,475千美元,其中北美及欧洲贡献99,414千美元(77.4%),中国贡献29,061千美元(22.6%)[22] - 公司总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8.5百万美元下降1.5%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6.6百万美元[47]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0.9百万美元,收益为57.1百万美元[48]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3.8百万美元,收益69.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7.8%[48]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28.5百万美元下降1.5%至2025年上半年的126.6百万美元[58]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益69.5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64.5百万美元增长7.8%[58] - 净利润扭亏为盈达290万美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30万美元),净利润率为2.3%[71] - 经调整纯利为770万美元,同比增长26.2%[3] - 经调整纯利增长26.2%至774万美元,经调整纯利率从4.8%提升至6.1%[72][7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014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0001美元[3] - 每股基本亏损0.117千美元,加权平均股数2,028,389,387股[34] - 税前利润5.107百万美元,北美及欧洲分部盈利6.773百万美元[20] - 中国分部亏损1.666百万美元[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服务成本同比下降2.5%至913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9360万美元)[63]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8.5%至43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470万美元)[66]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5.1%至2080万美元,调整后降幅为12.1%至1600万美元[67] - 研发开支减少21.4%至22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280万美元)[68] - 财务成本下降2.3%至42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430万美元)[69] - 财务成本4,295千美元,其中银行借款利息开支2,755千美元(64.1%)[28] - 员工成本总额64,636千美元,含薪金福利58,503千美元(90.5%)及股份支付开支1,663千美元[29] - 员工成本为52.9百万美元,同比下降58.5百万美元[91] - 所得税开支从70万美元增至220万美元[70] - 所得税开支总额697千美元,美国联邦税占1,618千美元(232.1%),中国企业所得税403千美元[30] - 公司实际所得税率26.7%,美国联邦及州税率为27.05%[3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实验室检测业务收益最高达66.87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0.9%[15][17] - 药物开发业务收益41.73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5%[15] - 实验室检测业务收益最高,达66,255千美元,占总收益51.6%[22] - 实验室检测服务收益66.876百万美元,较上年同期66.255百万美元略有增长[61] - 研发开支为2,772千美元,全部发生在中国区域[22] 各地区表现 - 北美及欧洲市场收益占比77.9%达98.585百万美元[20] - 中国市场收益27.993百万美元,占总收益22.1%[20] - 北美及欧洲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9.4百万美元下降0.8%至2025年上半年的98.6百万美元[58] - 中国业务收益(剔除汇率影响)从2024年上半年的206.5百万元人民币下降2.7%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9百万元人民币[58] - 北美及欧洲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53.4百万美元,较第一季度45.2百万美元增长18.1%[59] - 中国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收益115.3百万元人民币(约16.1百万美元),较第一季度85.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4.7%[59] - 美国及加拿大客户收益占比从73.8%提升至78.7%,达99.649百万美元[61] - 毛利率从27.1%提升至27.9%,北美及欧洲区域毛利率由29.4%增至30.4%[65] - 非流动资产总额398,445千美元,北美及欧洲占322,132千美元(80.8%),中国占76,313千美元(19.2%)[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第二季度业绩回升得益于生物制药公司外包业务增加及运营效率提升[48] - 公司合约未来收益于2025年6月30日达到404.7百万美元,较2024年6月30日的374.0百万美元增长8.2%[47] - 全球合同研究机构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922.7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75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未披露[94] 运营和设施 - 新启用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46,300平方英尺CRDMO设施,使该地总面积超过200,000平方英尺[46][49] - 全球运营站点总数达25个,覆盖北美、中国和欧洲市场[47] - CRDMO设施配备9处GMP设施(含2处高活性药物设施、2处无菌设施、5处非无菌设施)及5间实验室[49] - 北美及欧洲设施通过FDA、DEA等监管检查,并取得ISO/IEC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重新认证[53] - 全球实验室服务整合Alamar NULISA及Fujirebio Lumipulse G1200平台增强生物标志物诊断能力[52] - 公司在北美及欧洲拥有14处设施,在中国拥有11处设施(上海4处/苏州4处/郑州1处/武汉2处)[57][60]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66万美元,较期初减少1043万美元[8] - 资本开支为3.7百万美元,同比16.4百万美元下降77.4%[85] - 资本承担从369千美元大幅增至3,479千美元,增幅843%[44] 债务和借款 - 银行借款为4452万美元,较期初减少671万美元[8] - 银行借款减少23.2%至34.112百万美元[9] - 银行借款总额从95,670千美元降至78,628千美元,减少17.8%[41] - 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占比56.6%(44,516千美元/78,628千美元)[41] - 银行借款总额为78.6百万美元,较期初95.7百万美元下降17.9%[86] - 资产负债比率为30.2%,较期初33.0%下降2.8个百分点[90] 资产和负债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7381万美元,较期初增加472万美元[8] - 客户垫款为2837万美元,较期初减少197万美元[8] - 公司资产净值341.435百万美元,较期初增长2.1%[9] - 租赁负债48.145百万美元,较期初下降1.3%[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59,828千美元增至63,379千美元,增长5.9%[36] - 90日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77.4%(49,074千美元/63,379千美元)[36] - 客户垫款从30,336千美元降至28,369千美元,减少6.5%[40] - 贸易应付款项从8,659千美元增至10,388千美元,增长20.0%[39] - 90日内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占比98.7%(10,253千美元/10,388千美元)[39] - 使用权资产减少至51.6百万美元,较期初54.3百万美元下降5.0%[78] - 无形资产减少至26.6百万美元,较期初30.0百万美元下降11.3%[7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增至73.8百万美元,较期初69.1百万美元增长6.8%[80] - 未开票收入增至21.0百万美元,较期初18.9百万美元增长11.1%[8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至21.1百万美元,较期初19.3百万美元增长9.3%[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3.7百万美元,较期初44.1百万美元下降23.6%[84] - 受限银行存款中包含387千美元(2024年12月:382千美元)的辐射许可证押金[38] 客户和合同 - 前十大客户收益从27.0百万美元增长1.9%至27.5百万美元,占比从21.0%提升至21.7%[62] 其他财务数据 - 毛利为3530万美元,同比增长1.4%[3] - 毛利率为27.9%,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3]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7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9%[3]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13.9%至2700万美元,利润率从18.4%提升至21.4%[74] - 汇兑收益净额502千美元,占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248.5%[28]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相同为零[35] - 公司未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进行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95]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97] - 公司未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的标准[99] - 公司遵循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100]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审阅并信纳中期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101]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及报告通过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公布[102]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3347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347[106]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8]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19年5月30日[106]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香港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06]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01美元[108]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06] - 公司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8日[107] - 公司注册货币为港元[106] - 公司存在2008年及2015年股份激励计划[106]
港股生物技术股普跌,科伦博泰生物跌超6%
格隆汇APP· 2025-08-27 05:41
港股生物技术板块表现 - 港股市场生物技术股普遍下跌,三叶草生物跌幅最大达14.13%,北海康成跌8.33%,银诺医药和科伦博泰生物均跌超6% [1][2] - 康诺亚、创胜集团、嘉和生物及药明巨诺跌幅均超过5%,分别下跌5.98%、5.03%、5.50%和5.14% [1][2] - 板块内其他公司如正大企业国际跌5.22%,基石药业跌4.80%,巨子生物跌4.58%,金斯瑞生物科技跌4.16% [2]
方达控股(01521.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09:14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 [1]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事宜 [1] - 审议内容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半年财务表现 [1]
方达控股(01521)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5 08:40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会定于2025年8月28日开会[3] - 会议将审议公司及附属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构成 - 截至2025年8月15日董事会有3执2非3独董[3]
方达控股(01521) - 修订有关经重续服务框架协议的年度上限
2025-08-06 22:1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FRONTAGE HOLDINGS CORPORATION 方達控股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521) 持續關連交易 修訂有關經重續服務框架協議的年度上限 概要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2024年8月28日的公告,內容有關本公司與杭州泰格訂立 的經重續服務框架協議。 鑒於本集團與杭州泰格之間的企業需求不斷增加,董事會預期,經重續服務框 架協議的原有年度上限將不足夠。於2025年8月6日,董事會議決修訂截至2027 年12月31日止三個年度各年、就本集團根據經重續服務框架協議提供相關服務 的持續關連交易的年度上限。 上市規則之涵義 於本公告日期,杭州泰格為控股股東,故為本公司的關連人士。因此,根據上 市規則第十四A章,經重續服務框架協議項下擬進行的交易構成本公司的持續關 連交易。 根據最高經修訂購買年度上限,由於本集團根據經重續服務框架協議就泰格集 團提供相關服務將支付的費用的年度 ...
方达控股(0152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09:06
股本与股份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35,724,910股[2] 股份激励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为17,250,000股[3] - 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本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目为17,048,500股,较上月底减少102,000股[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股份购回 - 2024年5月28日以不同价格购回多批股份[4]
港股收盘 | 三大指数涨跌互现 恒瑞医药125亿美元大单引爆医药股
新浪财经· 2025-07-28 08:4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8%至25562.13点,早盘冲高至25660.54点后震荡 [2][4] - 恒生科技指数跌0.24%至5664.02点,盘中最高5703.98点 [2][4] - 国企指数涨0.29%至9177.15点 [2] 行业板块表现 保险行业 - 友邦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分别上涨4.96%、3.91%、3.49% [6]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传统险及分红险利率上限或分别降至2.0%、1.75% [7]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盘中创24.45港元、51.45港元新高 [7] 医药行业 - 方达控股、昭衍新药、维亚生物分别上涨10.39%、6.76%、5.45% [8][9] - 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125亿美元合作,股价涨24.54%至84.75港元 [9] 券商行业 - 国泰君安国际、申万宏源香港、兴证国际分别上涨9.45%、7.32%、5.08% [11][12]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13] 周期行业 - 飞尚无烟煤、南戈壁、蒙古焦煤分别下跌15.28%、7.90%、6.73% [14][15] - 焦煤期货主力合约跌超10%,焦炭跌近8% [16][17] - 中远海运港口、中远海发、中远海控分别下跌10.99%、4.72%、2.85% [18][19] - 欧线集运主力期货跌1.84% [20] 光伏行业 - 顺风清洁能源、协鑫科技、信义玻璃分别下跌8%、4.88%、4.53% [20][21] - 多晶硅主力合约盘中跌停,收盘报49405元/吨 [22] 个股异动 - 玄武云涨28%至1.92港元,与韩国LG Uplus达成战略合作 [23] - 浙江联合投资涨116.67%至0.039港元,预期年度盈利101万港元 [24]
港股异动 | CRO概念股早盘走强 海外CRO企业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机构称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03:19
CRO概念股表现 - CRO概念股早盘走强 方达控股涨14 49%报1 58港元 康龙化成涨7 9%报19 4港元 金斯瑞生物科技涨7 17%报18 24港元 昭衍新药涨7 06%报22港元 凯莱英涨4 08%报98 15港元 药明生物涨3 21%报28 9港元 [1] - 海外CRO企业Medpace股价跳空高开逾44% 早盘涨幅一度扩大到62 3% 收涨近54 7%创收盘最高纪录及上市近九年最大单日涨幅 [1] - Medpace二季度营收和EBITDA均同比增超10% 较分析师预期高逾11% 并将今年营收和盈利指引提高至少11% [1] CRO行业基本面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 1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CRO CDMO板块自2024Q4海外降息周期开启带来投融资逐步恢复 2025Q2地缘谈判带来悲观预期改善 2025年以来国内创新药大型BD落地及重磅政策出炉推动需求端逐步恢复 [2] - 过去三年供给端持续出清 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与估值同时提升的"戴维斯双击" [2]
港股医药股走强 方达控股涨超20%
快讯· 2025-07-23 01:53
港股医药股表现 - 方达控股(01521 HK)股价上涨23 19% [1] - 三叶草生物-B(02197 HK)股价上涨17 65% [1] - 乐普生物-B(02157 HK)股价上涨11 25% [1] - 药明合联(02268 HK)股价上涨9 41% [1] 公司业绩预期 - 药明合联预计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7% [1]
方达控股(0152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09:2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约2.549亿美元,较2023年的约2.599亿美元减少1.9%[9][14] - 2024年公司毛利约6981.1万美元,毛利率为27.4%[9]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约274.4万美元,纯利约61.9万美元,经调整纯利约1324.3万美元[9] - 2024年公司纯利率为0.2%,经调整纯利率为5.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5.536亿美元,权益总额约3.343亿美元,总负债约2.193亿美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409.1万美元[9] - 2024年公司合约未来收益约3.906亿美元,较2023年的约3.422亿美元增加14.1%[14]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约259.9百万美元减少1.9%至2024年约254.9百万美元[26] - 公司合约未来收益于2024年12月31日达约390.6百万美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342.2百万美元增加14.1%[26] - 北美及欧洲业务收益由2023年约199.1百万美元减少0.5%至2024年约198.2百万美元[62] - 撇除货币换算影响,中国业务收益由2023年约60.8百万美元减少5.9%至2024年约56.7百万美元[62] - 公司收益由2023年约259.9百万美元减少1.9%至2024年约254.9百万美元[62] - 2024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2.54907亿美元,较2023年的2.59855亿美元有所下降,其中美国及加拿大收益1.88187亿美元占比73.9%,中国收益4519.7万美元占比17.7%,世界其他地区收益2152.3万美元占比8.4%[64] - 前五大客户收入从2023年的430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3720万美元,减少13.5%,占2024年总收入的14.6%[65] - 前十大客户收入从2023年的599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5250万美元,减少12.4%,占2024年总收入的20.6%[65] - 服务成本从2023年的1.81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851亿美元,增加2.0%[67] - 毛利从2023年的784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6980万美元,减少11.0%,毛利率从30.2%降至27.4%[68]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48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430万美元,减少10.4%[69]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82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850万美元,增加3.7%[7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4460万美元增至2024年的4710万美元,增加5.6%[72]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60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560万美元,减少6.7%[73] - 纯利从2023年的1070万美元降至2024年的60万美元,纯利率从4.1%降至0.2%[77]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3年的0.0053美元降至2024年的0.0004美元,每股摊薄盈利从2023年的0.0052美元降至2024年的0.0004美元[82] - 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从2023年的0.0118美元降至2024年的0.0066美元,降幅44.1%;经调整每股摊薄盈利从2023年的0.0116美元降至2024年的0.0066美元[84] - 2024年使用权资产约5430万美元,较2023年的约5910万美元减少8.1%[86] - 2024年无形资产约3000万美元,较2023年的约3720万美元减少19.4%[8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6130万美元增加12.7%至2024年的约6910万美元[8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约3870万美元减少50.1%至2024年的约1930万美元[90] - 2024年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4410万美元,2023年约为5320万美元[92] - 2024年资本开支约2590万美元,较2023年的约2120万美元增加22.2%[94] - 2024年银行借款总额为9570万美元,2023年为8140万美元,2024年实际利率介乎2.75%至6.73%[96] - 2024年及202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3.0%及26.2%[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剔除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约为1.146亿美元,2023年约为1.122亿美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总额约为1.073亿美元[143] - 报告期集团向五大客户的销售约占总收益的14.6%,向最大客户的销售约占总收益的5.0%[148] - 报告期集团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约占总采购额的17.2%,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约占总采购额的4.8%[1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药物发现收益31225千美元,2023年为33456千美元[63] - 2024年药物开发收益81868千美元,2023年为95132千美元[63] - 2024年医药产品开发收益9272千美元,2023年为7615千美元[63] - 2024年实验室测试收益132542千美元,2023年为123652千美元[6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初公司任命高峻先生为亚太区总裁及首席财务官,分别自2024年1月2日及2月1日起生效[15] - 2025年1月6日,Wentao Zhang博士和Zhongping Lin博士晋升为公司联席行政总裁[16] - 李松博士67岁,于2021年2月10日获委任为董事及被调任为执行董事兼主席,2023年1月3日不再担任公司行政总裁[104] - 李志和博士70岁,于2018年4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2022年7月1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06] - Yin Zhuan女士59岁,于2022年6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3年5月23日起不再担任杭州泰格的执行董事[107] - 吴灏先生57岁,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自2020年1月起担任杭州泰格的执行董事兼联席总裁[108] - 李轶梵先生57岁,于2018年4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亦为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09] - 李先生于2021年4月 - 2022年3月任Human Horizons财务总监,2022年3月 - 2023年12月任首席财务及投资顾问[111] - 李先生自2013年10月 - 2021年4月任吉利副总裁,负责战略投资及新业务[111] - 刘先生于1999年12月 - 2012年7月任美林香港区董事总经理[113] - 刘先生于1992年 - 1994年任Goldman Sachs Group中国区投资银行部主管[113] - 王博士于2011年11月 - 2015年12月任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研发主管[116] - 王博士自2016年12月起任和铂医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总裁[116] - Zhang博士于2021年7月 - 2024年8月任Frontage Labs执行副总裁,负责全球药物发现服务[118] - Zhang博士自2024年8月起任Frontage Labs首席策略官[118] - Zhang博士于1999年 - 2001年在Genelabs Technologies任研究员[119] - Zhang博士于1997年 - 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119] - Lin博士61岁,2025年1月6日获委任为公司联席行政总裁,自2023年1月起担任Frontage Labs总裁[120] - 高先生49岁,自2024年2月起获委任为公司及Frontage Labs的首席财务官,拥有逾25年相关经验[122] - Fischetti先生42岁,于2020年3月获委任为Frontage Labs副总裁兼首席法律顾问,执业超十年[123] - Mutlib博士64岁,2023年1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2025年1月6日起辞任该职,担任顾问角色[126] - 张女士61岁,于2018年6月20日获委任为公司的公司秘书[128] - 李志和博士、Yin Zhuan女士及吴灏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Yin Zhuan女士及吴灏先生有意重选连任,李志和博士不参选连任[150] 公司业务拓展与运营 - 2024年公司继续拓展全球能力及业务版图,扩大客户基础,为多家全球制药20强公司提供服务[14] - 2024年,公司扩大美国总部,在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增设46,300平方呎生命科学空间,使总占地面积超200,000平方呎[17] - 2024年,公司位于中国武汉的研发基地建立高通量筛选实验平台[17] - 2024年1月,公司完成收购Accelera的生物分析及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业务[18] - 2024年,公司获Pharma Tech Outlook选为前20大合同研究机构[19] - 2024年,公司组织多次美国红十字会献血活动并向切斯特县食品银物捐款[20] - 公司近年重组,成立全球药物发现及开发服务部与全球实验室服务部[22] - 2024年,公司客户基础扩大,为多家全球20强制药公司等跨国公司提供服务[25] - 2024年北美在全球合同研究机构服务市场占比35%,公司在该市场保持行业领先[28] - 报告期内公司位于加拿大温哥华的动物实验室规模扩大50%[28] - 报告期内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埃克斯顿新增46300平方呎生命科学空间,使该地总面积超200000平方呎[33] - 2024年公司新泽西州临床设施支持下,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部成功进行多项人体吸收、代谢和排泄研究[29] - 报告期末公司中国团队经营11个专业实验室及生产基地,总面积超810000平方呎[38] - 报告期内公司位于美国的安全性及毒理学部在多个领域扩展能力[32] - 报告期内实验室检测业务部门加强运营团队并提升多方面能力及容量[32]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收购Accelera业务将业务扩展至欧洲[33] - 公司目标是拓宽全球市场产品种类、增加产能,投资新技术和改善设施[34] - 苏州临床样本生产设施面积为89,000平方呎,配备智能生产线并设立闭环服务体系,高标吹灌封滴眼液生产线投产[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北美及欧洲拥有13处设施,在中国拥有11处设施[43] - 集团在美国及加拿大的设施接受FDA等检查,未发现重大不利问题[45] - NMPA对集团在中国的设施检查,未导致重大不利事宜[46] - 报告期内,集团成功获得ISO 27001数据安全认证[48] - 集团实施广域网络(SDWAN)连接北美及欧洲网站,方达中国实验室设独立SDWAN网络[48] - 集团就项目管理部署NetSuite及Salesforce系统[48] - 报告期内,集团未收到USDA及FDA的任何不合规报告[49] - 集团支持完成全球首个PRMT5抑制剂的跨物种药代动力学研究,交付中美双报关键数据包[40] - 集团为全球首个脂质体T细胞接合剂药物建立脂质体复合物结构分析系统,助其获临床批准[40] - 2024年Frontage Labs获Pharma Tech Outlook选为前20大合同研究机构[53] - 2023年6月16日公司订立协议,以约683.5万欧元收购Accelera业务,2024年1月1日完成收购[55] 公司股东与股权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2,035,724,910股[165][167][171] - 2024年12月31日,李松博士拥有177,541,320股股份,占比8.72%;李志和博士拥有17,451,632股股份,占比0.86%;Abdul Ezaz Mutlib博士拥有10,352,520股股份,占比0.51%[165]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泰格拥有1,079,664,090股股份,占比53.04%;杭州泰格拥有1,305,684,090股股份,占比64.14%[167] - Frontage Labs董事可根据2008年和2015年股份激励计划分别授出最多9,434,434份和12,000,000份购股权[17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4,035,000股股份[172] - 2019年2月28日,公司根据2015年股份激励计划授出7,99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2.00美元[172] - 2019年5月1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授予一名雇员的购股权数目调整为原数目十倍,行使价调整至原行使价的10%[173]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