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01299)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回购指数报992.4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腾讯控股等
金融界· 2025-06-03 09:17
中证港股通回购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回购指数报992 47点 近一个月上涨7 47% 近三个月上涨6 64% 年至今上涨16 06% [1]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回购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以2018年12月28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汇丰控股(10 68%) 友邦保险(10 64%) 腾讯控股(9 81%) 美团-W(7 89%) 快手-W(7 46%) 东岳集团(5 98%) 石药集团(5 17%) 恒生银行(5 14%) 太古股份公司A(4 99%) 中远海控(3 59%) [1] - 所有持仓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26 46% 其次为通信服务(17 84%) 可选消费(14 80%) 医药卫生(13 53%) 房地产(8 29%) [2] - 其他行业包括工业(6 27%) 原材料(6 13%) 能源(3 31%) 信息技术(1 93%) 主要消费(1 44%)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3 6 9 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会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或丧失互联互通资格时将被剔除 [2]
中证香港300金融指数报1896.8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友邦保险等
金融界· 2025-06-03 07:47
中证香港300金融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金融指数报1896 84点[1] - 近一个月上涨8 25% 近三个月上涨6 41% 年至今上涨15 78%[1] 指数编制规则 - 在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中按中证行业分类标准分类 以进入各一、二、三级行业的全部证券作为样本编制指数[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 0点为基点[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临时调整包括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调整或样本公司行业归属变更[2]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3 01% 其中汇丰控股25 81% 建设银行12 91% 友邦保险11 04% 香港交易所7 78% 工商银行7 58%[1] - 行业分布:银行65 91% 保险22 47% 资本市场11 38% 其他金融0 25%[2] - 全部持仓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1] 样本调整机制 - 退市样本将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2] - 权重因子在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2]
39家港股公司出手回购(6月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01:12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2日共有39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3536.18万股,金额达12.7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和快手-W分别以3.54亿港元和3.12亿港元紧随其后 [1][2] - 石四药集团以755.00万股成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快手-W和友邦保险分别以600.00万股和544.80万股位列其后 [1][2]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101.30万股,价格区间为490.000-498.4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65.31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当日回购544.80万股,价格区间为64.150-65.7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10.09亿港元 [1][2] - 快手-W当日回购600.00万股,价格区间为50.300-52.5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8.09亿港元 [1][2] - 恒安国际为年内首次回购,当日回购70.00万股,金额1488.73万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石四药集团年内累计回购金额4128.37万港元,时代电气累计回购13.60亿港元 [2][3] - 蒙牛乳业、阅文集团、中国旭阳集团当日回购金额分别为522.50万港元、517.86万港元和495.78万港元 [2][3] - 名创优品、碧桂园服务、威高股份当日回购金额均低于200万港元,分别为196.25万港元、188.40万港元和161.48万港元 [2][3]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6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01:11
2025年6月2日港股公司回购活动概览 - 共计38家港股上市公司于2025年6月2日执行股份回购操作[1]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金额达5.01亿元位列榜首[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金额3.54亿元排名第二[2] - 快手-W单日回购金额3.12亿元排名第三[2] 单日回购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 - 腾讯控股回购101.30万股耗资5.01亿元[2] - 友邦保险回购544.80万股耗资3.54亿元[2] - 快手-W回购600.00万股耗资3.12亿元[2] - 石四药集团回购755.00万股耗资2098.38万元[2] - 恒安国际回购70.00万股耗资1488.73万元[2] - 时代电气回购32.07万股耗资1052.81万元[2] 年度累计回购比例显著的公司 - 时代电气年累计回购5330.16万股占总股本9.823%[2] - 中远海发年累计回购1.96亿股占总股本5.323%[2] - 固生堂年累计回购751.45万股占总股本3.067%[2] - 快手-W年累计回购1.23亿股占总股本2.826%[2] - 乐华娱乐年累计回购2155.80万股占总股本2.473%[2] - 思派健康年累计回购1383.92万股占总股本1.815%[3] - 名创优品年累计回购1871.36万股占总股本1.486%[2] - 中国东方航空年累计回购6608.80万股占总股本1.277%[2] 单日回购金额低于100万元的公司 - 骏杰集团控股回购10.00万股耗资8.40万元[3] - 滨海投资回购5.60万股耗资5.66万元[3] - 玄武云回购2.90万股耗资2.62万元[3] - 天福回购3000股耗资9530元[3] - 清科创业回购3600股耗资5300元[3] - 彩客新能源回购7000股耗资4910元[3] - 华检医疗回购2000股耗资4260元[3]

友邦保险(01299.HK)连续17日回购,累计回购4632.72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30 14:30
友邦保险回购动态 - 5月30日以每股65.050港元至65.700港元回购815.38万股,金额达5.34亿港元,当日收盘价65.650港元,上涨1.00%,成交额37.13亿港元 [2] - 自5月8日起连续17日回购,累计回购4632.72万股,金额29.69亿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上涨8.50% [2] - 今年以来共进行54次回购,合计回购1.89亿股,累计金额106.55亿港元 [2] 回购明细数据 - 5月30日回购金额最高达5.34亿港元,单日回购股数815.38万股 [2] - 5月29日回购566.58万股,金额3.66亿港元,回购价区间63.750港元至65.200港元 [2] - 5月28日回购818万股,金额5.21亿港元,回购价区间63.150港元至64.950港元 [2] - 4月29日回购625.92万股,金额3.43亿港元,回购价区间54.250港元至55.350港元 [3] - 2月7日回购721.42万股,金额3.83亿港元,回购价区间52.650港元至53.450港元 [3] 股价表现与回购关联 - 5月30日收盘价65.650港元,较回购最低价65.050港元高出0.92% [2] - 连续回购期间(5月8日至5月30日)股价累计涨幅达8.50% [2] - 单日回购金额与股价波动呈正相关,如5月28日回购5.21亿港元后次日股价上涨 [2][3]
Are Finance Stocks Lagging AIA (AAGIY) This Year?
ZACKS· 2025-05-28 14:46
公司表现 - AIA在金融板块857家公司中表现突出 今年以来回报率达15.7% 远超行业平均5.6%的回报率 [1][4] - Apollo Commercial Finance同样表现优异 今年以来回报率为13.2% [4] - AIA所属的人寿保险行业(16家公司)平均回报率为1.8% 公司显著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5] - Apollo Commercial Finance所属的REIT和股权信托行业(33家公司)今年以来下跌4.1% [6] 评级与预期 - AIA获得Zacks买入评级(2) 过去三个月全年盈利预期上调3.1% [3] - Apollo Commercial Finance同样获得Zacks买入评级(2) 过去三个月全年EPS预期大幅上调61% [5] 行业排名 - 金融板块目前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7 [2] - 人寿保险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160 [5] - REIT和股权信托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第153 [6]
跨行人才加速涌入,当卖保险成为精英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行业生态
北京商报· 2025-05-28 13:58
职场精英转行保险业趋势 - 中信证券前传媒行业首席分析师唐思思于2024年8月加入友邦保险 从券商首席转为保险代理人 并在自媒体展示行业荣誉 [1] - 社交平台涌现大量高学历保险代理人 包括大厂经理、设计师、银行经理、精算师等 转行主因涉及职业瓶颈、行业改革、身体状况等 [1] - 头部险企招聘代理人时更倾向高学历、有金融背景的求职者 行业吸引力包括发展前景、灵活工作模式及高回报潜力 [2] 行业转型与代理人素质提升 - 人身险公司个险营销员数量从2019年912万人峰值降至2024年264.07万人 减少约648万人 行业转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模式 [3] - 平安人寿、太平人寿、友邦保险等头部公司发布高端招募计划 推动代理人队伍向综合化、精英化转型 [3] - 跨行业人才涌入带来互联网思维创新 如运用社交媒体打造个人IP 打破传统营销局限 [4] 人才留存与行业机制优化 - 保险公司需构建完善激励机制 包括薪酬福利、职业发展通道及持续学习机会 以留住高流动性精英人才 [5] - 监管部门2024年4月推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 要求优化代理人管理机制 建立长期服务支持体系及职业荣誉评价制度 [5] - 精英代理人需持续学习产品知识与社会经济动态 投入较高时间成本以维持专业竞争力 [4]
友邦保险(01299.HK)5月28日回购818.00万股,耗资5.2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8 13:07
公司回购活动 - 5月28日以每股63.150港元至64.950港元回购818.00万股,金额达5.21亿港元,当日收盘价63.450港元下跌0.69%,成交额19.30亿港元 [2] - 自5月8日起连续15日回购合计3250.76万股,累计金额20.69亿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上涨4.86% [2] - 今年以来进行52次回购合计1.76亿股,累计金额97.55亿港元 [2] 近期回购明细(2025年5月) - 5月27日回购32.50万股,价格区间64.500-65.400港元,金额2112.68万港元 [2] - 5月26日回购32.50万股,价格区间64.100-65.500港元,金额2102.91万港元 [2] - 5月23日回购116.84万股,价格区间64.400-65.300港元,金额7556.86万港元 [2] - 5月22日回购32.50万股,价格区间64.850-65.850港元,金额2122.25万港元 [2] - 5月21日回购54.38万股,价格区间65.550-67.300港元,金额3605.29万港元 [2] - 5月20日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5.650-67.650港元,金额13363.56万港元 [2] - 5月19日回购233.84万股,价格区间64.750-66.400港元,金额15356.89万港元 [2] - 5月16日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5.450-66.200港元,金额13188.86万港元 [2] - 5月15日回购40.66万股,价格区间65.650-65.750港元,金额2673.34万港元 [2] - 5月14日回购267.78万股,价格区间62.350-64.950港元,金额17226.02万港元 [2] - 5月13日回购371.76万股,价格区间61.750-63.200港元,金额23119.29万港元 [2] - 5月12日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2.050-63.700港元,金额12538.88万港元 [2] - 5月9日回购150.00万股,价格区间60.900-61.750港元,金额9219.15万港元 [2] - 5月8日回购500.00万股,价格区间60.600-61.600港元,金额30599.42万港元 [2] 历史回购明细(2025年1-4月) - 4月30日回购377.36万股,价格区间56.450-57.900港元,金额21716.84万港元 [2] - 4月29日回购625.92万股,价格区间54.250-55.350港元,金额34256.50万港元 [2] - 4月25日回购450.00万股,价格区间55.100-56.600港元,金额25173.05万港元 [3] - 4月24日回购500.00万股,价格区间55.250-56.700港元,金额27940.08万港元 [3] - 4月23日回购248.10万股,价格区间55.000-55.900港元,金额13828.77万港元 [3] - 4月22日回购450.00万股,价格区间53.750-54.650港元,金额24423.00万港元 [3] - 4月17日回购450.00万股,价格区间53.000-54.250港元,金额24380.41万港元 [3] - 4月16日回购360.00万股,价格区间51.850-52.850港元,金额18893.91万港元 [3] - 4月14日回购488.00万股,价格区间51.200-52.600港元,金额25444.27万港元 [3] - 1月16日回购667.40万股,价格区间53.650-54.600港元,金额36223.93万港元 [3] - 1月15日回购671.18万股,价格区间52.050-53.300港元,金额35551.22万港元 [3] - 1月14日回购630.88万股,价格区间51.800-53.050港元,金额33155.88万港元 [3]
5月28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于05月22日从6.03%降至5.90%。



快讯· 2025-05-28 09:06
贝莱德减持友邦保险 - 贝莱德在友邦保险的持股比例从6 03%降至5 90% [1]
友邦保险(01299):首次覆盖:泛亚高品质寿险标杆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6 15: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友邦保险“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每股 97.8 港元 [2][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友邦保险是泛亚地区最大独立上市人寿保险集团,优势在于精英代理人模式、伙伴分销渠道、多区域布局、优质客户和产品结构及稳健盈利能力,持续看好友邦多渠道多区域发展潜力 [3][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亚太保险市场的领军者 - 友邦保险是泛亚最大独立上市人寿保险集团,截至 2024 年底,总资产 3050 亿美元,税后营运利润 66.05 亿美元(同比增 6.3%),新业务价值 47.12 亿美元(同比增 18%),价值率 54.5%,资本充足率 257%,服务超 4300 万个人保单持有人及逾 1600 万团体保险计划参与成员 [9] - 覆盖亚太 18 个市场,2024 年友邦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贡献集团 59%新业务价值,分别按年增长 20%和 23% [10] - 产品种类丰富,覆盖多领域,形成传统保险产品矩阵,实现全生命周期层覆盖,主打长期保障型产品,价值率高且盈利稳定,聚焦中高端客户,忠诚度和复购率持续提高,死差和费差是利润主要来源 [15][18][20] 渠道分析:以代理人渠道为核心,多渠道共同发力 - 坚持以代理人渠道为核心,多渠道共同发展,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从 2010 年的 32.6%升至 2024 年的 57.0% [23] - 代理人渠道是主要新业务价值来源,2024 年按年增长 16%,贡献集团 74%新业务价值,百万圆桌人数连续十年高居全球第一,中国代理人收入近行业平均两倍、教育程度较高,渠道质态继续改善,为开拓中产及富裕客户带来显著优势 [24][26][29] - 伙伴分销渠道包括银行保险和中介伙伴分销渠道,增长迅速,2024 年 NBV 同比增长 28%,银保渠道 2021 - 2024 年新业务价值增长逾一倍,新业务价值率超 40%,与亚太多家银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中邮客户群高度互补,带来额外新业务增量 [31][32][36] 区域布局:核心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 - 截至 2024 年覆盖亚太 18 个市场 [37] - 友邦中国优势在于卓越代理人策略、快速增长银保渠道、积极区域扩张、产品更新迭代满足中高端客户群,2024 年营销员渠道新业务价值双位数增长,银保渠道占新业务价值 13%,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高,平均单保单保费超 20000 美元,省级经营区域从 5 个拓展至 14 个,未来计划每年新增 1 - 2 家省级分公司 [38][39][42] - 友邦香港 2024 年新业务价值增长 23%,占集团 35%,内地访客和本地需求贡献平均,香港保险对内地游客有长期吸引力 [49] - 友邦东盟地区 2024 年贡献集团 34%新业务价值,新马泰为发展重点,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增长 14%/15%/9%,印度市场或成长期机遇 [52][53] 公司主要经营指标稳健 - 新业务价值常年稳中有升,过去十年(2014 - 2024)持续增长且增速较同业稳定,ROE 基本维持在 10% - 15%之间 [54] - 税后营运利润(OPAT)增长率目标 9 - 11%(23 - 26 年),2014 - 2022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13.4%,2023 年同比下滑 3.2%,2024 年创新高,同比 + 6.3%至 66.05 亿元 [56] - 关注提升股东价值,2025 年 2 月完成 120 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3 月宣布开启新一轮 16 亿美元股份回购,重申审慎渐进股息支付 [57] - 投资组合以固收产品为主,稳定性更高,2024 年固收类资产占比 69%,权益类资产占比 24%,不动产配置占比 3% [58] - 利率敏感度较低,市场利率上升/下降 50bp,对内含价值产生 - 0.8%/+0.7%的影响,对新业务价值产生 + 2.0%/-2.5%的影响 [60] - 股东结构分散,截至 2024 年末,前 4 大股东均为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 19.64%,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61] 目标价每股 97.8 港元 - 预计 2025 - 2027 年新业务价值(NBV)为 54.2/59.3/65.1 亿美元,对应 7% - 10%的同比增速,内含价值(EV)分别 737.7/797.2/862.7 亿美元,对应 3 - 8%的同比增速和 EVPS 分别为 6.85/7.40/8.01 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2.1/78.4/82.1 亿美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67/0.73/0.76 美元 [62] - 采用绝对估值法,假设 2034 年后 NBV 永续增长率为 2.5%,EV 不透明折价为 75%,得到每股评估价值 12.5 美元,对应 97.8 港元,目标价对应的 PEV 为 1.75,PEV 估值相对同业溢价合理 [63]